一個情感記實故事中,有一段兩個年輕時尚女人的對話:一個被薄幸男友的感情欺騙了的女子,仍然迷茫地相信,“他是愛我的呀”,女友問她,他是什麼時候說的,在床上跟我說的,“男人在床上的話更不能相信了……”
作為一個男人,我看後是很愕然地為我的同性悲哀的。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世界上有三樣東西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感情、男人的理由。這未免絕對。但這個真實故事,真的印證了這句話是真理?然而,現實就是如此。在我對這“愛”思索的時候,我正好看到了香港才女作家李碧華的妙論,
那真是人情練達,參透世故人心之語。她說,有些話人們說得爽快,因為不易遇上考驗。但凡遇不上考 驗的,便無從 辨證真偽。永不識破的“假”也就等於“真”了。像“我永遠愛你”——“愛”比較容易,但“永遠”是什麼?“我願為你赴湯蹈火!”——當然願意,世上哪有湯和火讓你犧牲,非常非常偉大的人物才得此際遇……
看來,“愛”的態度和行為在生活裡,真的是像許多東西一樣,被異化了,變了味,成了托詞。我頗喜讀的詹姆士·裡德所著《基督的人生觀》中說:“愛這個字……在語言中幾乎沒有一個字像愛這個字一樣具有各種各樣的歧義。奧爾德斯·赫胥黎博士說到,這個字‘油污太多,因為每一代人都用髒手接過這個字。因此,應該用某種方式把這個字洗淨消毒。
愛、純潔、善、精神——這一大堆佈滿污垢的亞麻布正等待著洗衣婦。’確實可以這樣說,完全需要洗淨附著在這個詞上的污垢,因為這個字已經充斥于古代小說家所寫的愛情故事中,被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濫用誤用!”真是太精闢了,我第一次讀到,感到真是痛快淋漓,情感仿佛被洗刷了一遍,靈魂受到強烈的觸動和撞擊,思想受到如霹靂般的震撼!我想,豈止在文學作品中,“愛”這個字,在我們現實人生中已是污垢累累!
愛如花,多姿多彩,但愛之花擎在我們人類的手裡,它的馨香葉片卻在慢慢地凋零,繁複色彩卻漸漸黯淡。我相信,人類最初意識到愛的生命能力,是最為純正、自然、至上的,那些開在人類歷史記憶之中的最燦爛的愛情之花,
就是如此芳香;但是,人類最禁不起考驗的,也是愛。有時“愛”,真的就是成了一種名目,母愛成了兒女的束縛,父愛代表著對兒子的原則和法律,變成了金錢和美貌的交換,今日單身貴族中的“愛無力”者,恐怕更不知愛為何物了。 愛人則近于施捨,愛物則似佔有……而今天美女作家作品中愛則完全被棄之如敝履了,再看那精神界英雄詩人,“然而經過了這麼多年之後,我突然發現,其實我早已經把故鄉丟失,雖然我還在那麼深情地寫著獻給故鄉的詩。我知道我是在用一種虛幻的感覺安慰著自己。”精神的家園之愛,也在變了的呀!
愛,這種我們天生稟賦的一種美好的、善的情感和行動,已經異化了,被扭曲了,——如今支撐愛的大廈的東西,
不再是關切、責任感、給予、共用、忍耐、承擔、尊重和理解,而更多的是戴著“愛”的假面具的私欲和功利。所以,尤其是在今天,我們是否還能毫無私利地說出“愛”這個字眼?當我們說,我愛某個人,我愛一種生活,我愛一項事業,是不是底氣不足?是不是含著些許虛偽做作的意味?真是可憐,我們的情感怎會變成這樣?我們還真正懂得愛的含義嗎?說得嚴重一點,我們現代人已無真愛可言。
愛,無疑是神聖的情感,是人性最美之花,是心靈真正的珍寶。然而,我們卻把愛變成了一種流俗的情感,我們不是因著這種感情,把我們的人格、靈魂昇華到這種崇高的精神品位,而是我們根本不去以意志去攀上這個情感的高峰,
而甘願讓我們的愛之情感,世俗化,低俗化,這種異化的愛,造成了不正常的結果,就是驅動著你對愛只有進行偏曲的領會才算正常,“愛因而產生了許多疑問,令人痛心的根本原因不是為曲解,而是為冒瀆……”所以,這種愛也成了非愛了。
愛,“這在一切德性及精神的品格中是最偉大的;因為它是上帝底特性;並且如沒有這種德性,人就成為一種忙碌的,為害的,卑賤不堪的東西,比一種蟲豸好不了許多。”(培根語)今天,已是欲望化十足的時代,愛在今天的精神性,恐怕是沒有人去重視了,甚或提一下,都是奢侈的,都可能遭到譏誚吧?愛,正向欲望化的方向滑去,在欲望面前,愛真是脆弱得很,不堪一擊……
然而,沒有愛的世界,是冷酷的。
沒有愛的生活,是悲哀的。沒有愛的心靈,生命是不完美的,是殘缺的。“愛”字,它的含量是沉重的,可以重如磐石巨岩;愛,也是輕柔的,猶似行雲流水,鳥語花香;愛也是單純的,是一句話,一首詩,一朵花,或晶瑩溫暖如春雨,高尚、神聖如波瀾大海……不管愛的分量如何,它完全取決於我們對愛的態度。所以,為了“使我們從迷惑心靈的表面價值的把戲之中解脫出來”,看來我們真的要對生命的真愛關注和呼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