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谷歌招聘專家的八個求職秘訣
噓!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嗎?實際上,我可以與你分享從一位穀歌(GOOGLE)招聘人員聽到的八種求職秘密嗎?你可以從一位見過幾千份簡歷,負責這家互聯網巨頭的招聘人員那裡,挖到內部資料。
2012年的就業前景將更明亮,但高失業率仍然是個問題。一個職位上收到幾千份申請,這對公司來說並不鮮見。如果你是這幾千位求職者之一,你如何能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如何能讓期望中的雇主注意到你?在2012年,怎樣才能得到工作?
如果你的申請失敗了,那還有希望。你可以去排名前25位的公司工作(至少是媒體的排名),
BryanPower是一位招聘專家,他曾在各種領域中工作,在穀歌負責招聘工作已有六年。在我最近對Bryan的採訪中,他談到大公司在申請者中尋找什麼,以及如何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
無論你失業,還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你目前的工作不開心,通過這八個求職秘訣,你可以學到怎樣能被聘用,接下來可以聽完整的”穀歌求職秘訣訪談”。
秘訣1:如何脫穎而出
Robert:你見過的求職者如何突破噪音的干擾?請與我們分享一點。你常常聽到公司招聘一個職位,
Bryan:這是個很好的問題。與網際網路有關的很多事都改變了,其中之一就是,關於工作,你會感到與大量資訊更接近了。如果你只是看到與公司有關的事情在如何變化,這些公司現在能在網上發佈所有職位空缺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在10到15年之前很難得到。而且,現在你可以在一天之內向幾千家公司遞交求職簡歷,而這在15到20年前,大概需要你寄送一千個信封。
在今天,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感覺–今天只要輕鬆點擊”發送”,就能寄出你的簡歷。人們可以花很多時間一遍又一遍這樣做,向互聯網發佈的每個職位寄出他們的簡歷。
我所見過的”脫穎而出”的人,就像你說的,他們縮小選擇範圍,針對更少的機會,專注地投入更多精力。考慮事情的要點是,肯定有一些公司或特定的職位是我真的很擅長的。你應當圍繞這一小群公司和職位,投入更多精力,而不是試圖讓自己吸引更廣泛的人群。
離線後回到現實世界,我住在曼哈頓中心區。如果我是一個求職者,已經敲過一千扇門,我不知道,讓我的腳再踏進這些門中的任何一個,是不是一個正確的策略。但是如果我選定10到20家我願意進入的公司–我強烈感覺我會很適合這些職位–然後花更多的時間,努力進入這些公司。比起努力嘗試盡可能多的公司,
秘訣2:如何建立人際關係
Robert:一間像穀歌或其他大型企業一樣的公司,都有完整的招聘部門。但要讓我說的話,我更有興趣在小一點的公司工作。通過研究,我知道它們目前還沒有招聘計畫,甚至缺乏招聘部門。即使他們現在還沒有招聘計畫,向公司裡的某個人伸出手–比如,請他吃午飯–建立某種人際關係,對我來說,這不是很有價值嗎?
Bryan:你想深思熟慮地使用人的時間和注意力。在一家不招聘的公司裡工作的人,很可能都忙著做事。如果你能通過你的人際關係請他吃午飯,或者聯繫到他,那將會更好。但挑戰是,如果在那裡你一個熟人都沒有,你該怎樣建立人際關係?這是個普遍問題。
謝天謝地,現在的互聯網有很多資訊。今天很少有哪個公司不打算參與某種類型的行業活動。你可以去那裡,在不同的背景中遇到他們,跟他們建立初次接觸,從那裡入手,逐漸深入。
一般來說,你也想把儘量多的精力盡可能投注到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當人們開始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常見的錯誤是說:”我不知道誰能給我一份工作。”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煩呢?這種想法的問題是,一般不是你認識的那個人會幫你找到工作–而是他們的熟人以某種你無法預料的方式幫了你一把。
舉例來說,假如你的鄰居是位教授,你說:”實際上我不想在大學裡找工作,那麼為什麼我還要告訴他,我正在找哪種類型的機會?”儘管如此,
秘訣3:品質vs數量
Robert:許多人已經失業很久了。這很容易讓求職者沮喪。他們發出幾百份、甚至上千份簡歷,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正是在這一時刻,他們可能被迫去嘗試一些不同的途徑。這樣明智嗎?
Bryan:好吧,我們稍稍談談這件事。你知道,如果你打算把簡歷投給廣泛的潛在雇主,那麼你的簡歷必須很寬泛。你陳述事情的方式必須旨讓很多不同的人感興趣。這就返回到前面提到的問題,我看到那些努力想要脫穎而出的人,他們專注地讓他們的簡歷使一小群人產生興趣。但如果你想同時取悅幾千個觀眾,這根本辦不到。
想想你在郵件夾中收到的信件,那些寫給幾千人的信件,還有那些寫給你、標著你的名字而且有一段個人資訊的來信,實際上你會讀後面這者。所以說,如果你把簡歷一起寄給一個機會或五個機會,這會成功,因為你將關注這些少量公司的細節問題。但如果你要一次再一次地使用同樣的求職信,希望它能吸引更廣泛的人群,你的希望將變得越來越渺茫。這種方法的問題是,你的簡歷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夠有趣,無法起效。
如果你打算花三個或四個小時準備簡歷,尋找工作機會,那麼最好縮窄目標範圍。如果你花五六個小時準備簡歷,只花5到10秒的時間來發送電子郵件,那或許會有效。但如果你用兩三個小時,盡可能多瞭解在這個公司你能做什麼,而且實際上努力找到某個可以幫助介紹你的熟人,這將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然而從根本上講,它會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秘訣4:如何用簡歷有效推銷自己
Robert:在看過幾千份簡歷之後,你想跟求職者分享哪些可以改進簡歷的辦法?
Bryan: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或者申請人的多少,你需要看著你的簡歷,問問自己,它是否包含正確的資訊。這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上:簡歷的具體明確為什麼那麼重要。如果你的簡歷非常寬泛,它讀起來就像一個工作描述,跟那些能夠清楚明白說明他們的成績的人相比,你的簡歷的說服力不會那麼強。
例如,通常你簡歷會從”你做過什麼”以及一些工作描述開始。譬如,我管理過十個員工。我曾負責區域銷售。我曾負責這條生產線。但是如果你停在這裡,你仍然沒有回到更重要的問題:通過你曾承擔過的這些職責,你完成了什麼?
所以,如果你管理過八名員工,那麼這個團隊實際上取得了什麼業績?你曾監督某個銷售區域–那麼在那裡,你能提高多少利潤?恰好是這種層次的具體性,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提供的。在你的工作中,從你被要求做的事情開始。如果你這那個職位上工作了一兩年,或者即使是六個月,在此期間,在面臨挑戰和有限資源的情況下,你完成了什麼?
我們再次強調,作為應聘者,你對你所做的事情–包括你的成就和特長–描述地越具體,人們對你會越有興趣。事實是,你越想盡可能取悅更多的人,人們就越是對你不感興趣。
秘訣5:避免這些簡歷錯誤
Robert:你見到的求職者簡歷中常見的錯誤是什麼?
Bryan:我發現求職簡歷中有兩個常見的錯誤。一是人們只是記下他們做過的所有事情。他們的簡歷看著就像乾洗店的清單,列著每種職責,還有你如何度過你的所有人生歷程。真正使你與眾不同的是你取得的成就,對嗎?所以,如果你的簡歷讀起來像工作描述,這沒法讓你脫穎而出。如果你專注於你的成就–這樣做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量化你過去完成的工作–這就是使你與相似角色的人區別開來的方法。
比如說,銷售人員有時害怕寫下他們所產生的利潤有多少,或者他們每季度的收入。他們覺得他們的”數量”太小。問題是,閉口不談銷售數字,會讓招聘人員無法決定,你是否合適。所以,你應該做的,是怎樣使你的銷售數字引起一小群人的興趣。假如你創造了一百萬美元的銷售額,但你擔心一千萬才是公司要找的人。但有些人想要雇傭創造五十萬到一千五百萬美元利潤的職員,他們會對你的數字感興趣。而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你只需要一個工作,所以請關注那些會被你的業績吸引的人。
我常遇見的第二種簡歷錯誤–這是在所有領域都會遭到挫折的錯誤–關於基本訓練。你必須明白,在應聘過程的開始,公司沒有你的很多個人資料。你的簡歷是他們繼續進行下去的唯一資料。所以,像拼寫錯誤、語法錯誤、格式這類小錯誤–正好是完全不可原諒的。(創業)在缺乏更多你的資訊的情況下,一個拼寫錯誤就意味著其他污點。它象徵你的邋遢或者忽視細節。也許這只是個簡單的錯誤,但或許它表明更大的問題。坦白地說,請別人檢查你的簡歷,看看有沒有基本錯誤,這事很簡單。但基本的就是至關重要的。
秘訣6:如何把面試的機會
Robert:一旦應聘人得到面試機會,此刻她該想些什麼?她應當如何準備?
Bryan:最重要的是保證基本的東西正確。這意味著要做好準備。例如用穀歌地圖查找地點,迷路沒有任何藉口。你應該事先知道如何到達那裡,而且你應該準時或稍早一點到達。
第二個點跟對簡歷的要求一樣。你應當做你自己。要把自己盡可能放在最好的燈光下,表達的時候展示你的信心:”這就是我。”揣摩面試官在尋找什麼樣的人,然後努力以那種方式表現自己,這是錯誤的方式。很難預見某人正在尋找什麼。想要簡單地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表現你自己,而不被公司的需求所引誘,在面試中其實很難做到。
Robert:許多招聘人員會問”弱點”問題,應聘者應當如何處理?比如”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或者”你最大的職業挑戰是什麼?”
Bryan:一個處理辦法是,以那種你能在你的團隊背景中談論的方式,恰當地命名你所認為的弱點。對某些人來說可以這樣回答,”我不是那種擅長處理資料的人,因此我要確保我的團隊中有這方面的專家。這樣,通過在團隊中處理我的弱點,讓團隊更加強大。”
如果談話被設計圍繞你的失誤展開,在面試中這是一個困難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像這樣談論失誤–這些都是我面臨的挑戰,我是這樣來克服它們的–你可以把建設性的觀點帶入討論。它表明你不僅有自知之明,而且你能在增強你的隊伍同時處理自己的弱點。
秘訣7:你太相信了嗎?
Robert:面試中表現出過強的信心好不好?比方說,應聘者走進房間,給人的感覺就像只要他願意,這份工作就是他的一樣。這會給他加分,還是使他失去機會?
Bryan:沒有人喜歡那種態度。你應該表現出信心,而不是傲慢。無論你有多麼優秀,即使你認識在那裡工作的每個人,而且你真的覺得這份工作已經垂手而得,在公司即將做出雇傭決定之前,表現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態度都會毀了你的機會。一點謙遜絕不會讓你受傷。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感到舒適,沉著地表現你自己,比如這樣說:”實際上我很擅長這項工作。”知道你能做好這份工作,與你覺得公司應該早就決定要雇用你之間,有一個界線。你必須尊重和敬重招聘程式。
人們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當我在面試中感到緊張時,如何變得有信心?”你需要為面試做好準備,做好家庭作業,但也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來獲得舒適的感覺。直到走進面試大門還在研究公司,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在最後一個小時前後,你最好去散步,整理你的思路,這樣在你走進面試房間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
秘訣8:最重要的建議。
Robert:您還有其他幫助求職者找到工作的技巧嗎?
Bryan:在面試中,你應該確保,在回答每個問題之前,深呼吸一口氣。這大概是我給任何人的最好建議,因為面試環境畢竟讓人非常緊張。你會像上了發條一樣,你會被腎上腺素驅動著,這時他們會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深呼吸,這會幫助你更好地回答。這會讓你安靜下來,你的血流不再那麼快,你會更加自信,更加淡定從容。實際上比這確保做出正確回答來得更重要。
如果面試前你就感到很緊張,那就聽聽音樂,出去走走,去拿一杯咖啡,向別人問好。進入一種讓你感覺良好的對話模式。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職場裡需特別注意的問題
職場如戰場,充滿了各種競爭,緊張,很自然的會有很多潛規則和顯規則需要遵守和注意,小編總結了職場你需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職場朋友的感覺有敏感的感受力。在什麼場合下、用什麼方式、談什麼樣的話題都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僅憑自己想當然而行事。
2、在伸出你的橄欖枝之前,先問自己,在別人眼裡自己的強項是什麼?弱項是什麼?脾氣秉性特徵是什麼?別人看重你的是什麼?簡而言之,缺乏自我意識及認知他人的人際交往行為,都可能在好心好意的本意下無形產生使他人不舒服的感覺。
3、要想他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他人好。真誠相待但不要刻意相求。不能說職場上交私人朋友都帶有目的,要因人而異。但他人對你的反應最終是由你的行為所導致,換言之,要想他人怎樣待你,首先是你怎樣對待他人。
4、無論是和上司的友好,和同事的友誼,還是與客戶的私交,一項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想著利用這種關係而達到個人在職場的目的,也不要被這種關係所利用。曾經見到過一個年輕職員,因為工作能力突出而非常受上司賞識,關係也比其他同事要近許多,漸漸地,他就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會成為上司的接班人。結果上司為了顯示自己的公平而提拔了別的同事,而他落得連在公司都待不下去的下場。
5、即使是職場的朋友之間,也要把競爭看作是一個正常自然積極、任何人無法回避的客觀事物。競爭的結果總是導致工作有效性地提高。參與競爭促進了能力的提高,謙讓但不是退讓,積極應對競爭或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仁不讓。
6、職場上交到的一些朋友是階段性的,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如果你的人品和能力都被他人稱道,即使在很久沒有聯繫之後,大家重聚時依然可以馬上找回友誼的融洽感覺。
7、在職場裡因為人際關係而被“剝削”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當你覺得你是在幫朋友的忙的時候,你可能是在分擔自己不必要承擔的責任。如果這種事情做多了,要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從中到底得到了什麼。這不自私,因為感情上的平衡是維持一種健康良好的關係的關鍵。
8、職場上,不要把負面情緒傳遞給他人。自己處於情緒低潮時在與他人交往當中不斷釋放出來,使他人感到壓抑而不是感到享受。這首先要覺察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進一步要爭取做到關注他人的情緒,並積極調動他人的積極情緒。
小編提醒注意事項
1、對職場上的朋友不能用私人朋友的期望值去要求對方。畢竟你與公司內部的同事或上司之間還有許多工作上的接觸,與外部同行存在公司間的商業敏感話題,切不可用私交的感情因素替代公事準則,否則日久必生事端,不僅朋友關係難以維繫,也許還會使自己或朋友的職業生涯受連累。
2、該說“不”的時候就說“不”。職場上的朋友目的是分享資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友誼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現為你對他人的影響力,這樣在獲取或利用他人資源或做成生意方面會有些便利條件。但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做違背公司價值觀及商業倫理的事。
3、不同的朋友圈子不必“打成一片”。職場人需要不同的社交圈,工作中認識的朋友是一個圈子,私生活的朋友是另一個。即使同是工作中的朋友圈,也會因為行業或其他原因各成一體。當你想讓他們互相認識的時候,先問自己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職場交際法則
1、發展夥伴關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你的同事即將是換工作,甚至改做別的行業時更是如此。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唯有堅持不懈地用心經營,才能在工作上和生活中擁有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
2、結交朋友時,既不要高攀也不要低就,選擇與自己水準相當的人做朋友,是最合適和最容易的。在辦公室裡,與上司或下屬交朋友並非絕不可行,但是,當你與上司成為好友時,必須當心被人指責為“詢媚”;而當你與下屬成為好友時,則要小心他在無形中危及你的地位。
3、當朋友成了同事,在開始共事之前,你們最好預先設想一下你們的友誼可能會引發哪些衝突,並商討解決這些衝突的辦法。這樣一來,作為好友兼同事,你們一起工作時就會順利得多了。
4、與同性同事做朋友,要比與異性同事做朋友容易得多。而如果朋友中的一方或政方在工作關係之外擁有各自的伴侶,那麼,異性同事之間的友誼也是可以長久的。如果你與某位異性同事是好朋友,那麼,你應該有意識地避開那些煽風點火的流言螢語,並謹慎安排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和地豆。(創業 )同時,千萬不要說對方的伴侶的壞話,並為對方告訴過你的隱私守口如瓶。否則,你很可能在無意中就“出賣”了自己的朋友。而如果你與同事成了情侶,就另當別論了。
5、如果你擁有強大的人際關係網,那麼,在結識某個新朋友之前,它就能為你提供關於此人一些資訊,而這些資訊對你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實際運作中經常不太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6、走進一個充滿陌生人的房間後,迅速而準確地與他們建立起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就可以使業務展示或會議變為進行積極的商業交流的機會。與一個非常信任你的能力、甚至可以為你推薦新工作的朋友,保持一份長久的夥伴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長遠來看,以上兩點對於你的事業發展都是很關鍵的。
7、在建立夥伴關係時,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觀察,傾聽,盡可能正確地弄清朋友能幫你做些什麼。不要背叛,如果判斷失誤,你也許為此要付出失去工作、生活無著的巨大代價。
8、請把你的夥伴關係從發生地移向別處。比如,你應該把在辦公室裡建立起的友誼、在行業協會每月例會上發展出的友誼,一步步地轉變成經過檢驗而靠得住的真正的友誼。
9、如果你認為將工作與友誼截然分開最適合自己,那就順其自然吧。不過,千萬不要發佈諸如在家裡舉辦同事聚會之類混合型通知,而最好選擇去飯店聚會,或者下班後利用一下公司的會議室。
10、不要高攀高官和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明目張膽地利用工作中的朋友得到提升。如果有同事主動幫助你,你也應該三思是否應該接受他們的幫助。
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員工
文/劉英團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我們夠用心,也夠勤懇,卻沒有被提拔,甚至連讚賞也沒得到。我們可能牢騷滿腹:“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每一個員工的升職加薪都會經過一個考核期,如果做得夠好,卻沒有得到升職加薪,那肯定是處在被考核期。所以,還是耐心地再等上一段時間吧。如果連等待的勇氣都沒有,就只能被替代了。
職場競爭慘烈,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變成個人端的“終身就業”,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即將或剛出校門走向職場的大學生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穩操勝券,乃至無可替代。人的學識、修養、經歷、地位不同,在這個充滿競爭的職場裡,誰能做到無可替代,誰就是王者。
經濟學裡有個“替代效應”。生活中,替代效應非常普遍。如蘿蔔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買不起LV,用仿LV替代。H7N9瘋狂,不吃禽肉禽蛋,吃牛羊肉來替代禽肉禽蛋。在職場,既不要不平CEO拿百萬元年薪,更不要慨歎“老闆翻臉比翻書快”。如果不想被替代,只有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實現在職場中的價值,也只有讓自己變身成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員工。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於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要成為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人,至少要“敢想”。如果連想的勇氣都沒有,還會有行動?俗話說:“天使之所以能飛得很高,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上進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本性。只有“敢想”的人,只有有目標的人才會全力以赴地拼搏。哪怕這個目標只是個短期計畫,還是一個僅僅兩三個月的短期計畫,也比沒有計劃的碌碌無為強得多。
職場如戰場。任何機會都不會光顧庸人,也不會光顧只做大事的牛人。工作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小事,大到“盒飯”小到“拖布”皆是“文化”和“規則”,都必須學會。卡耐基說過:“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自我分析,徹底地搞清楚“我能幹什麼”。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與潛力達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時候,小事之中見修養。所以,必須要克服“不值得定律”這一人性的弱點。也不要自詡自己多麼有個性,“90後”的個性和脾氣,“80後”、“70後”、“60後”也有,不要拿“二”當個性,“拒訂盒飯”沒錯,但它有悖常理。職場不是校園,從大學校園走向職場,既要學會隱忍,也要學會付出,不經意地付出也能“好風憑藉力”,送你上青雲。否則,只能被淘汰出局。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其大意就是在潛意識中,人們習慣於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個值得或不值得的評價,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這是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性的弱點。從家庭到校園的20多年,不少大學畢業生一直是“享用”者,被“呵護”者,以至仍有“驕子”的期許。進入職場,作為社會人,人人都得學著有所擔當。尤其是剛進入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一定要從最瑣碎、最基礎的“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想幹,還由內而外的“狂傲”,說好聽點是年少輕狂,說難聽點是自以為是。
職場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幾個人能一步登天,也沒有幾個職業如想像中或外人看起來那麼美好。更莫說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最不容易適應的並不是業務,而是處理各種職場人際關係的方法。()有時候,領導在提拔某個員工之前往往會用幾件小事來考察他的工作作風、辦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這其中有一個從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假如某一天,領導把你叫進辦公室說,某人那個計畫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你來幫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絕對不能懊喪,你的機會來了。反之,一個不屑幹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領導也不會放心讓他獨當一面。
學寫議論文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擺事實、講道理”。但是,許多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只習慣于用道理來說明問題,而忽略了“事實”。大學生活固然構造了堅實的知識結構,然而課堂裡所學的東西沒有經過現實的打磨,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構成,具體的工作細節、流程,還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積累,並獲得成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不要趾高氣揚地告訴別人,“讀那麼多年的書,就是要獨當一面”!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常與其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係。孤身為事業闖蕩的大學生們,初入職場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多少會感覺到有點不適應。但是,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改變自己的人,一種是別人要求他改變的人。我們大多數人屬於後者,屬於碌碌無為的後者。而主動改變自己的那些人,因為敢於擔責而成長最快,也最受用人單位和老闆喜歡。他們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這就返回到前面提到的問題,我看到那些努力想要脫穎而出的人,他們專注地讓他們的簡歷使一小群人產生興趣。但如果你想同時取悅幾千個觀眾,這根本辦不到。想想你在郵件夾中收到的信件,那些寫給幾千人的信件,還有那些寫給你、標著你的名字而且有一段個人資訊的來信,實際上你會讀後面這者。所以說,如果你把簡歷一起寄給一個機會或五個機會,這會成功,因為你將關注這些少量公司的細節問題。但如果你要一次再一次地使用同樣的求職信,希望它能吸引更廣泛的人群,你的希望將變得越來越渺茫。這種方法的問題是,你的簡歷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夠有趣,無法起效。
如果你打算花三個或四個小時準備簡歷,尋找工作機會,那麼最好縮窄目標範圍。如果你花五六個小時準備簡歷,只花5到10秒的時間來發送電子郵件,那或許會有效。但如果你用兩三個小時,盡可能多瞭解在這個公司你能做什麼,而且實際上努力找到某個可以幫助介紹你的熟人,這將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然而從根本上講,它會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秘訣4:如何用簡歷有效推銷自己
Robert:在看過幾千份簡歷之後,你想跟求職者分享哪些可以改進簡歷的辦法?
Bryan: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或者申請人的多少,你需要看著你的簡歷,問問自己,它是否包含正確的資訊。這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上:簡歷的具體明確為什麼那麼重要。如果你的簡歷非常寬泛,它讀起來就像一個工作描述,跟那些能夠清楚明白說明他們的成績的人相比,你的簡歷的說服力不會那麼強。
例如,通常你簡歷會從”你做過什麼”以及一些工作描述開始。譬如,我管理過十個員工。我曾負責區域銷售。我曾負責這條生產線。但是如果你停在這裡,你仍然沒有回到更重要的問題:通過你曾承擔過的這些職責,你完成了什麼?
所以,如果你管理過八名員工,那麼這個團隊實際上取得了什麼業績?你曾監督某個銷售區域–那麼在那裡,你能提高多少利潤?恰好是這種層次的具體性,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提供的。在你的工作中,從你被要求做的事情開始。如果你這那個職位上工作了一兩年,或者即使是六個月,在此期間,在面臨挑戰和有限資源的情況下,你完成了什麼?
我們再次強調,作為應聘者,你對你所做的事情–包括你的成就和特長–描述地越具體,人們對你會越有興趣。事實是,你越想盡可能取悅更多的人,人們就越是對你不感興趣。
秘訣5:避免這些簡歷錯誤
Robert:你見到的求職者簡歷中常見的錯誤是什麼?
Bryan:我發現求職簡歷中有兩個常見的錯誤。一是人們只是記下他們做過的所有事情。他們的簡歷看著就像乾洗店的清單,列著每種職責,還有你如何度過你的所有人生歷程。真正使你與眾不同的是你取得的成就,對嗎?所以,如果你的簡歷讀起來像工作描述,這沒法讓你脫穎而出。如果你專注於你的成就–這樣做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量化你過去完成的工作–這就是使你與相似角色的人區別開來的方法。
比如說,銷售人員有時害怕寫下他們所產生的利潤有多少,或者他們每季度的收入。他們覺得他們的”數量”太小。問題是,閉口不談銷售數字,會讓招聘人員無法決定,你是否合適。所以,你應該做的,是怎樣使你的銷售數字引起一小群人的興趣。假如你創造了一百萬美元的銷售額,但你擔心一千萬才是公司要找的人。但有些人想要雇傭創造五十萬到一千五百萬美元利潤的職員,他們會對你的數字感興趣。而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你只需要一個工作,所以請關注那些會被你的業績吸引的人。
我常遇見的第二種簡歷錯誤–這是在所有領域都會遭到挫折的錯誤–關於基本訓練。你必須明白,在應聘過程的開始,公司沒有你的很多個人資料。你的簡歷是他們繼續進行下去的唯一資料。所以,像拼寫錯誤、語法錯誤、格式這類小錯誤–正好是完全不可原諒的。(創業)在缺乏更多你的資訊的情況下,一個拼寫錯誤就意味著其他污點。它象徵你的邋遢或者忽視細節。也許這只是個簡單的錯誤,但或許它表明更大的問題。坦白地說,請別人檢查你的簡歷,看看有沒有基本錯誤,這事很簡單。但基本的就是至關重要的。
秘訣6:如何把面試的機會
Robert:一旦應聘人得到面試機會,此刻她該想些什麼?她應當如何準備?
Bryan:最重要的是保證基本的東西正確。這意味著要做好準備。例如用穀歌地圖查找地點,迷路沒有任何藉口。你應該事先知道如何到達那裡,而且你應該準時或稍早一點到達。
第二個點跟對簡歷的要求一樣。你應當做你自己。要把自己盡可能放在最好的燈光下,表達的時候展示你的信心:”這就是我。”揣摩面試官在尋找什麼樣的人,然後努力以那種方式表現自己,這是錯誤的方式。很難預見某人正在尋找什麼。想要簡單地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表現你自己,而不被公司的需求所引誘,在面試中其實很難做到。
Robert:許多招聘人員會問”弱點”問題,應聘者應當如何處理?比如”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或者”你最大的職業挑戰是什麼?”
Bryan:一個處理辦法是,以那種你能在你的團隊背景中談論的方式,恰當地命名你所認為的弱點。對某些人來說可以這樣回答,”我不是那種擅長處理資料的人,因此我要確保我的團隊中有這方面的專家。這樣,通過在團隊中處理我的弱點,讓團隊更加強大。”
如果談話被設計圍繞你的失誤展開,在面試中這是一個困難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像這樣談論失誤–這些都是我面臨的挑戰,我是這樣來克服它們的–你可以把建設性的觀點帶入討論。它表明你不僅有自知之明,而且你能在增強你的隊伍同時處理自己的弱點。
秘訣7:你太相信了嗎?
Robert:面試中表現出過強的信心好不好?比方說,應聘者走進房間,給人的感覺就像只要他願意,這份工作就是他的一樣。這會給他加分,還是使他失去機會?
Bryan:沒有人喜歡那種態度。你應該表現出信心,而不是傲慢。無論你有多麼優秀,即使你認識在那裡工作的每個人,而且你真的覺得這份工作已經垂手而得,在公司即將做出雇傭決定之前,表現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態度都會毀了你的機會。一點謙遜絕不會讓你受傷。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感到舒適,沉著地表現你自己,比如這樣說:”實際上我很擅長這項工作。”知道你能做好這份工作,與你覺得公司應該早就決定要雇用你之間,有一個界線。你必須尊重和敬重招聘程式。
人們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當我在面試中感到緊張時,如何變得有信心?”你需要為面試做好準備,做好家庭作業,但也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來獲得舒適的感覺。直到走進面試大門還在研究公司,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在最後一個小時前後,你最好去散步,整理你的思路,這樣在你走進面試房間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
秘訣8:最重要的建議。
Robert:您還有其他幫助求職者找到工作的技巧嗎?
Bryan:在面試中,你應該確保,在回答每個問題之前,深呼吸一口氣。這大概是我給任何人的最好建議,因為面試環境畢竟讓人非常緊張。你會像上了發條一樣,你會被腎上腺素驅動著,這時他們會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深呼吸,這會幫助你更好地回答。這會讓你安靜下來,你的血流不再那麼快,你會更加自信,更加淡定從容。實際上比這確保做出正確回答來得更重要。
如果面試前你就感到很緊張,那就聽聽音樂,出去走走,去拿一杯咖啡,向別人問好。進入一種讓你感覺良好的對話模式。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職場裡需特別注意的問題
職場如戰場,充滿了各種競爭,緊張,很自然的會有很多潛規則和顯規則需要遵守和注意,小編總結了職場你需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職場朋友的感覺有敏感的感受力。在什麼場合下、用什麼方式、談什麼樣的話題都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僅憑自己想當然而行事。
2、在伸出你的橄欖枝之前,先問自己,在別人眼裡自己的強項是什麼?弱項是什麼?脾氣秉性特徵是什麼?別人看重你的是什麼?簡而言之,缺乏自我意識及認知他人的人際交往行為,都可能在好心好意的本意下無形產生使他人不舒服的感覺。
3、要想他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他人好。真誠相待但不要刻意相求。不能說職場上交私人朋友都帶有目的,要因人而異。但他人對你的反應最終是由你的行為所導致,換言之,要想他人怎樣待你,首先是你怎樣對待他人。
4、無論是和上司的友好,和同事的友誼,還是與客戶的私交,一項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想著利用這種關係而達到個人在職場的目的,也不要被這種關係所利用。曾經見到過一個年輕職員,因為工作能力突出而非常受上司賞識,關係也比其他同事要近許多,漸漸地,他就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會成為上司的接班人。結果上司為了顯示自己的公平而提拔了別的同事,而他落得連在公司都待不下去的下場。
5、即使是職場的朋友之間,也要把競爭看作是一個正常自然積極、任何人無法回避的客觀事物。競爭的結果總是導致工作有效性地提高。參與競爭促進了能力的提高,謙讓但不是退讓,積極應對競爭或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仁不讓。
6、職場上交到的一些朋友是階段性的,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如果你的人品和能力都被他人稱道,即使在很久沒有聯繫之後,大家重聚時依然可以馬上找回友誼的融洽感覺。
7、在職場裡因為人際關係而被“剝削”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當你覺得你是在幫朋友的忙的時候,你可能是在分擔自己不必要承擔的責任。如果這種事情做多了,要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從中到底得到了什麼。這不自私,因為感情上的平衡是維持一種健康良好的關係的關鍵。
8、職場上,不要把負面情緒傳遞給他人。自己處於情緒低潮時在與他人交往當中不斷釋放出來,使他人感到壓抑而不是感到享受。這首先要覺察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進一步要爭取做到關注他人的情緒,並積極調動他人的積極情緒。
小編提醒注意事項
1、對職場上的朋友不能用私人朋友的期望值去要求對方。畢竟你與公司內部的同事或上司之間還有許多工作上的接觸,與外部同行存在公司間的商業敏感話題,切不可用私交的感情因素替代公事準則,否則日久必生事端,不僅朋友關係難以維繫,也許還會使自己或朋友的職業生涯受連累。
2、該說“不”的時候就說“不”。職場上的朋友目的是分享資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友誼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現為你對他人的影響力,這樣在獲取或利用他人資源或做成生意方面會有些便利條件。但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做違背公司價值觀及商業倫理的事。
3、不同的朋友圈子不必“打成一片”。職場人需要不同的社交圈,工作中認識的朋友是一個圈子,私生活的朋友是另一個。即使同是工作中的朋友圈,也會因為行業或其他原因各成一體。當你想讓他們互相認識的時候,先問自己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職場交際法則
1、發展夥伴關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你的同事即將是換工作,甚至改做別的行業時更是如此。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唯有堅持不懈地用心經營,才能在工作上和生活中擁有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
2、結交朋友時,既不要高攀也不要低就,選擇與自己水準相當的人做朋友,是最合適和最容易的。在辦公室裡,與上司或下屬交朋友並非絕不可行,但是,當你與上司成為好友時,必須當心被人指責為“詢媚”;而當你與下屬成為好友時,則要小心他在無形中危及你的地位。
3、當朋友成了同事,在開始共事之前,你們最好預先設想一下你們的友誼可能會引發哪些衝突,並商討解決這些衝突的辦法。這樣一來,作為好友兼同事,你們一起工作時就會順利得多了。
4、與同性同事做朋友,要比與異性同事做朋友容易得多。而如果朋友中的一方或政方在工作關係之外擁有各自的伴侶,那麼,異性同事之間的友誼也是可以長久的。如果你與某位異性同事是好朋友,那麼,你應該有意識地避開那些煽風點火的流言螢語,並謹慎安排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和地豆。(創業 )同時,千萬不要說對方的伴侶的壞話,並為對方告訴過你的隱私守口如瓶。否則,你很可能在無意中就“出賣”了自己的朋友。而如果你與同事成了情侶,就另當別論了。
5、如果你擁有強大的人際關係網,那麼,在結識某個新朋友之前,它就能為你提供關於此人一些資訊,而這些資訊對你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實際運作中經常不太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6、走進一個充滿陌生人的房間後,迅速而準確地與他們建立起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就可以使業務展示或會議變為進行積極的商業交流的機會。與一個非常信任你的能力、甚至可以為你推薦新工作的朋友,保持一份長久的夥伴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長遠來看,以上兩點對於你的事業發展都是很關鍵的。
7、在建立夥伴關係時,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觀察,傾聽,盡可能正確地弄清朋友能幫你做些什麼。不要背叛,如果判斷失誤,你也許為此要付出失去工作、生活無著的巨大代價。
8、請把你的夥伴關係從發生地移向別處。比如,你應該把在辦公室裡建立起的友誼、在行業協會每月例會上發展出的友誼,一步步地轉變成經過檢驗而靠得住的真正的友誼。
9、如果你認為將工作與友誼截然分開最適合自己,那就順其自然吧。不過,千萬不要發佈諸如在家裡舉辦同事聚會之類混合型通知,而最好選擇去飯店聚會,或者下班後利用一下公司的會議室。
10、不要高攀高官和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明目張膽地利用工作中的朋友得到提升。如果有同事主動幫助你,你也應該三思是否應該接受他們的幫助。
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員工
文/劉英團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我們夠用心,也夠勤懇,卻沒有被提拔,甚至連讚賞也沒得到。我們可能牢騷滿腹:“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每一個員工的升職加薪都會經過一個考核期,如果做得夠好,卻沒有得到升職加薪,那肯定是處在被考核期。所以,還是耐心地再等上一段時間吧。如果連等待的勇氣都沒有,就只能被替代了。
職場競爭慘烈,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變成個人端的“終身就業”,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即將或剛出校門走向職場的大學生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穩操勝券,乃至無可替代。人的學識、修養、經歷、地位不同,在這個充滿競爭的職場裡,誰能做到無可替代,誰就是王者。
經濟學裡有個“替代效應”。生活中,替代效應非常普遍。如蘿蔔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買不起LV,用仿LV替代。H7N9瘋狂,不吃禽肉禽蛋,吃牛羊肉來替代禽肉禽蛋。在職場,既不要不平CEO拿百萬元年薪,更不要慨歎“老闆翻臉比翻書快”。如果不想被替代,只有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實現在職場中的價值,也只有讓自己變身成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員工。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於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要成為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人,至少要“敢想”。如果連想的勇氣都沒有,還會有行動?俗話說:“天使之所以能飛得很高,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上進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本性。只有“敢想”的人,只有有目標的人才會全力以赴地拼搏。哪怕這個目標只是個短期計畫,還是一個僅僅兩三個月的短期計畫,也比沒有計劃的碌碌無為強得多。
職場如戰場。任何機會都不會光顧庸人,也不會光顧只做大事的牛人。工作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小事,大到“盒飯”小到“拖布”皆是“文化”和“規則”,都必須學會。卡耐基說過:“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自我分析,徹底地搞清楚“我能幹什麼”。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與潛力達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時候,小事之中見修養。所以,必須要克服“不值得定律”這一人性的弱點。也不要自詡自己多麼有個性,“90後”的個性和脾氣,“80後”、“70後”、“60後”也有,不要拿“二”當個性,“拒訂盒飯”沒錯,但它有悖常理。職場不是校園,從大學校園走向職場,既要學會隱忍,也要學會付出,不經意地付出也能“好風憑藉力”,送你上青雲。否則,只能被淘汰出局。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其大意就是在潛意識中,人們習慣於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個值得或不值得的評價,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這是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性的弱點。從家庭到校園的20多年,不少大學畢業生一直是“享用”者,被“呵護”者,以至仍有“驕子”的期許。進入職場,作為社會人,人人都得學著有所擔當。尤其是剛進入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一定要從最瑣碎、最基礎的“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想幹,還由內而外的“狂傲”,說好聽點是年少輕狂,說難聽點是自以為是。
職場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幾個人能一步登天,也沒有幾個職業如想像中或外人看起來那麼美好。更莫說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最不容易適應的並不是業務,而是處理各種職場人際關係的方法。()有時候,領導在提拔某個員工之前往往會用幾件小事來考察他的工作作風、辦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這其中有一個從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假如某一天,領導把你叫進辦公室說,某人那個計畫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你來幫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絕對不能懊喪,你的機會來了。反之,一個不屑幹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領導也不會放心讓他獨當一面。
學寫議論文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擺事實、講道理”。但是,許多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只習慣于用道理來說明問題,而忽略了“事實”。大學生活固然構造了堅實的知識結構,然而課堂裡所學的東西沒有經過現實的打磨,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構成,具體的工作細節、流程,還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積累,並獲得成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不要趾高氣揚地告訴別人,“讀那麼多年的書,就是要獨當一面”!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常與其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係。孤身為事業闖蕩的大學生們,初入職場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多少會感覺到有點不適應。但是,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改變自己的人,一種是別人要求他改變的人。我們大多數人屬於後者,屬於碌碌無為的後者。而主動改變自己的那些人,因為敢於擔責而成長最快,也最受用人單位和老闆喜歡。他們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