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需特別注意的問題
職場如戰場,充滿了各種競爭,緊張,很自然的會有很多潛規則和顯規則需要遵守和注意,小編總結了職場你需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職場朋友的感覺有敏感的感受力。在什麼場合下、用什麼方式、談什麼樣的話題都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僅憑自己想當然而行事。
2、在伸出你的橄欖枝之前,先問自己,在別人眼裡自己的強項是什麼?弱項是什麼?脾氣秉性特徵是什麼?別人看重你的是什麼?簡而言之,缺乏自我意識及認知他人的人際交往行為,都可能在好心好意的本意下無形產生使他人不舒服的感覺。
3、要想他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他人好。真誠相待但不要刻意相求。不能說職場上交私人朋友都帶有目的,要因人而異。但他人對你的反應最終是由你的行為所導致,換言之,要想他人怎樣待你,首先是你怎樣對待他人。
4、無論是和上司的友好,和同事的友誼,還是與客戶的私交,一項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想著利用這種關係而達到個人在職場的目的,也不要被這種關係所利用。曾經見到過一個年輕職員,因為工作能力突出而非常受上司賞識,關係也比其他同事要近許多,漸漸地,他就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會成為上司的接班人。結果上司為了顯示自己的公平而提拔了別的同事,而他落得連在公司都待不下去的下場。
5、即使是職場的朋友之間,也要把競爭看作是一個正常自然積極、任何人無法回避的客觀事物。競爭的結果總是導致工作有效性地提高。參與競爭促進了能力的提高,謙讓但不是退讓,積極應對競爭或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仁不讓。
6、職場上交到的一些朋友是階段性的,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如果你的人品和能力都被他人稱道,即使在很久沒有聯繫之後,大家重聚時依然可以馬上找回友誼的融洽感覺。
7、在職場裡因為人際關係而被“剝削”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當你覺得你是在幫朋友的忙的時候,你可能是在分擔自己不必要承擔的責任。如果這種事情做多了,要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從中到底得到了什麼。
8、職場上,不要把負面情緒傳遞給他人。自己處於情緒低潮時在與他人交往當中不斷釋放出來,使他人感到壓抑而不是感到享受。這首先要覺察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進一步要爭取做到關注他人的情緒,並積極調動他人的積極情緒。
小編提醒注意事項
1、對職場上的朋友不能用私人朋友的期望值去要求對方。畢竟你與公司內部的同事或上司之間還有許多工作上的接觸,與外部同行存在公司間的商業敏感話題,切不可用私交的感情因素替代公事準則,否則日久必生事端,不僅朋友關係難以維繫,也許還會使自己或朋友的職業生涯受連累。
2、該說“不”的時候就說“不”。職場上的朋友目的是分享資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友誼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現為你對他人的影響力,這樣在獲取或利用他人資源或做成生意方面會有些便利條件。但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做違背公司價值觀及商業倫理的事。
3、不同的朋友圈子不必“打成一片”。職場人需要不同的社交圈,工作中認識的朋友是一個圈子,私生活的朋友是另一個。即使同是工作中的朋友圈,也會因為行業或其他原因各成一體。當你想讓他們互相認識的時候,先問自己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職場交際法則
1、發展夥伴關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你的同事即將是換工作,甚至改做別的行業時更是如此。
2、結交朋友時,既不要高攀也不要低就,選擇與自己水準相當的人做朋友,是最合適和最容易的。在辦公室裡,與上司或下屬交朋友並非絕不可行,但是,當你與上司成為好友時,必須當心被人指責為“詢媚”;而當你與下屬成為好友時,則要小心他在無形中危及你的地位。
3、當朋友成了同事,在開始共事之前,你們最好預先設想一下你們的友誼可能會引發哪些衝突,並商討解決這些衝突的辦法。這樣一來,作為好友兼同事,你們一起工作時就會順利得多了。
4、與同性同事做朋友,要比與異性同事做朋友容易得多。
5、如果你擁有強大的人際關係網,那麼,在結識某個新朋友之前,它就能為你提供關於此人一些資訊,而這些資訊對你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實際運作中經常不太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6、走進一個充滿陌生人的房間後,迅速而準確地與他們建立起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就可以使業務展示或會議變為進行積極的商業交流的機會。與一個非常信任你的能力、甚至可以為你推薦新工作的朋友,保持一份長久的夥伴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長遠來看,以上兩點對於你的事業發展都是很關鍵的。
7、在建立夥伴關係時,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觀察,傾聽,盡可能正確地弄清朋友能幫你做些什麼。不要背叛,如果判斷失誤,你也許為此要付出失去工作、生活無著的巨大代價。
8、請把你的夥伴關係從發生地移向別處。比如,你應該把在辦公室裡建立起的友誼、在行業協會每月例會上發展出的友誼,一步步地轉變成經過檢驗而靠得住的真正的友誼。
9、如果你認為將工作與友誼截然分開最適合自己,那就順其自然吧。不過,千萬不要發佈諸如在家裡舉辦同事聚會之類混合型通知,而最好選擇去飯店聚會,或者下班後利用一下公司的會議室。
10、不要高攀高官和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明目張膽地利用工作中的朋友得到提升。如果有同事主動幫助你,你也應該三思是否應該接受他們的幫助。
告訴你職場發展10個障礙
要在職場中有所發展,一方面要發揮個人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移除不少障礙,才可以在職場中扶搖直上。
以下10項是一些企業主管,針對未能有出色表現的員工,而歸納出來的職場障礙,你會否遇到其中一項呢?
1、沒有創意:
只會做機械性的工作,不停地模仿他人,不會追求自我創新,自我突破;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2、難以合作:
沒有絲毫團隊精神,不願與別人配合及分享自己的能力,也無視他人的意見,自顧自地工作。
3、適應力差:
對環境無法適應,對市場變動經常無所適從或不知所措,只知請教上級,也不能接受職位調動或輪班等工作的改變。
4、浪費資源:
成本意識很差,常無限制地任意申報交際費、交通費等,不注重生產效率而造成許多浪費。
5、不願溝通:
出現問題時,不願意直接溝通或不敢表達出來,總是保持沉默,任由事情惡化下去,沒有誠意帶出問題,更不願意通過溝通共同找出解決方案。
6、沒有禮貌:
不守時,常常遲到早退;服裝不整,不尊重他人;做事散漫或剛愎自用,在過分的自我中心下,根本不在乎他人。
7、欠缺人緣:
易嫉妒他人,並不欣賞別人的成就,更不願意向他人學習,以致在需要同事説明的時候,沒有人肯伸手援助。
8、孤陋寡聞:
凡事需要別人的照顧及指引,獨立工作能力差,需要十分清晰及仔細的工作指引,否則幹不好。(創業 )對社會問題及行業趨勢也從不關心,不肯充實專業知識,很少閱讀專業書籍及參加各種活動。
9、忽視健康:
不注重均衡生活,只知道一天到晚地工作;常常悶悶不樂,工作情緒低落;自覺壓力太大,並將這種壓力傳染給同事。
10、自我設限:
不肯追求成長、突破自己,不肯主動接受新工作的挑戰,抱著“打工仔”的心態,認為公司給什麼就接受什麼,自己只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小職員。
以上10個障礙值得逐一跨越,只要對態度、知識、技巧等作出檢討,並且肯思考、判斷、分析,與時並進地學習,就是移除障礙的基本方法。
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員工
文/劉英團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我們夠用心,也夠勤懇,卻沒有被提拔,甚至連讚賞也沒得到。我們可能牢騷滿腹:“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每一個員工的升職加薪都會經過一個考核期,如果做得夠好,卻沒有得到升職加薪,那肯定是處在被考核期。所以,還是耐心地再等上一段時間吧。如果連等待的勇氣都沒有,就只能被替代了。
職場競爭慘烈,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變成個人端的“終身就業”,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即將或剛出校門走向職場的大學生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穩操勝券,乃至無可替代。人的學識、修養、經歷、地位不同,在這個充滿競爭的職場裡,誰能做到無可替代,誰就是王者。
經濟學裡有個“替代效應”。生活中,替代效應非常普遍。如蘿蔔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買不起LV,用仿LV替代。H7N9瘋狂,不吃禽肉禽蛋,吃牛羊肉來替代禽肉禽蛋。在職場,既不要不平CEO拿百萬元年薪,更不要慨歎“老闆翻臉比翻書快”。如果不想被替代,只有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實現在職場中的價值,也只有讓自己變身成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員工。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於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要成為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人,至少要“敢想”。如果連想的勇氣都沒有,還會有行動?俗話說:“天使之所以能飛得很高,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上進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本性。只有“敢想”的人,只有有目標的人才會全力以赴地拼搏。哪怕這個目標只是個短期計畫,還是一個僅僅兩三個月的短期計畫,也比沒有計劃的碌碌無為強得多。
職場如戰場。任何機會都不會光顧庸人,也不會光顧只做大事的牛人。工作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小事,大到“盒飯”小到“拖布”皆是“文化”和“規則”,都必須學會。卡耐基說過:“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自我分析,徹底地搞清楚“我能幹什麼”。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與潛力達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時候,小事之中見修養。所以,必須要克服“不值得定律”這一人性的弱點。也不要自詡自己多麼有個性,“90後”的個性和脾氣,“80後”、“70後”、“60後”也有,不要拿“二”當個性,“拒訂盒飯”沒錯,但它有悖常理。職場不是校園,從大學校園走向職場,既要學會隱忍,也要學會付出,不經意地付出也能“好風憑藉力”,送你上青雲。否則,只能被淘汰出局。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其大意就是在潛意識中,人們習慣於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個值得或不值得的評價,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這是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性的弱點。從家庭到校園的20多年,不少大學畢業生一直是“享用”者,被“呵護”者,以至仍有“驕子”的期許。進入職場,作為社會人,人人都得學著有所擔當。尤其是剛進入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一定要從最瑣碎、最基礎的“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想幹,還由內而外的“狂傲”,說好聽點是年少輕狂,說難聽點是自以為是。
職場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幾個人能一步登天,也沒有幾個職業如想像中或外人看起來那麼美好。更莫說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最不容易適應的並不是業務,而是處理各種職場人際關係的方法。()有時候,領導在提拔某個員工之前往往會用幾件小事來考察他的工作作風、辦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這其中有一個從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假如某一天,領導把你叫進辦公室說,某人那個計畫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你來幫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絕對不能懊喪,你的機會來了。反之,一個不屑幹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領導也不會放心讓他獨當一面。
學寫議論文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擺事實、講道理”。但是,許多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只習慣于用道理來說明問題,而忽略了“事實”。大學生活固然構造了堅實的知識結構,然而課堂裡所學的東西沒有經過現實的打磨,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構成,具體的工作細節、流程,還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積累,並獲得成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不要趾高氣揚地告訴別人,“讀那麼多年的書,就是要獨當一面”!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常與其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係。孤身為事業闖蕩的大學生們,初入職場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多少會感覺到有點不適應。但是,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改變自己的人,一種是別人要求他改變的人。我們大多數人屬於後者,屬於碌碌無為的後者。而主動改變自己的那些人,因為敢於擔責而成長最快,也最受用人單位和老闆喜歡。他們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迅速而準確地與他們建立起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就可以使業務展示或會議變為進行積極的商業交流的機會。與一個非常信任你的能力、甚至可以為你推薦新工作的朋友,保持一份長久的夥伴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長遠來看,以上兩點對於你的事業發展都是很關鍵的。7、在建立夥伴關係時,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觀察,傾聽,盡可能正確地弄清朋友能幫你做些什麼。不要背叛,如果判斷失誤,你也許為此要付出失去工作、生活無著的巨大代價。
8、請把你的夥伴關係從發生地移向別處。比如,你應該把在辦公室裡建立起的友誼、在行業協會每月例會上發展出的友誼,一步步地轉變成經過檢驗而靠得住的真正的友誼。
9、如果你認為將工作與友誼截然分開最適合自己,那就順其自然吧。不過,千萬不要發佈諸如在家裡舉辦同事聚會之類混合型通知,而最好選擇去飯店聚會,或者下班後利用一下公司的會議室。
10、不要高攀高官和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明目張膽地利用工作中的朋友得到提升。如果有同事主動幫助你,你也應該三思是否應該接受他們的幫助。
告訴你職場發展10個障礙
要在職場中有所發展,一方面要發揮個人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移除不少障礙,才可以在職場中扶搖直上。
以下10項是一些企業主管,針對未能有出色表現的員工,而歸納出來的職場障礙,你會否遇到其中一項呢?
1、沒有創意:
只會做機械性的工作,不停地模仿他人,不會追求自我創新,自我突破;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2、難以合作:
沒有絲毫團隊精神,不願與別人配合及分享自己的能力,也無視他人的意見,自顧自地工作。
3、適應力差:
對環境無法適應,對市場變動經常無所適從或不知所措,只知請教上級,也不能接受職位調動或輪班等工作的改變。
4、浪費資源:
成本意識很差,常無限制地任意申報交際費、交通費等,不注重生產效率而造成許多浪費。
5、不願溝通:
出現問題時,不願意直接溝通或不敢表達出來,總是保持沉默,任由事情惡化下去,沒有誠意帶出問題,更不願意通過溝通共同找出解決方案。
6、沒有禮貌:
不守時,常常遲到早退;服裝不整,不尊重他人;做事散漫或剛愎自用,在過分的自我中心下,根本不在乎他人。
7、欠缺人緣:
易嫉妒他人,並不欣賞別人的成就,更不願意向他人學習,以致在需要同事説明的時候,沒有人肯伸手援助。
8、孤陋寡聞:
凡事需要別人的照顧及指引,獨立工作能力差,需要十分清晰及仔細的工作指引,否則幹不好。(創業 )對社會問題及行業趨勢也從不關心,不肯充實專業知識,很少閱讀專業書籍及參加各種活動。
9、忽視健康:
不注重均衡生活,只知道一天到晚地工作;常常悶悶不樂,工作情緒低落;自覺壓力太大,並將這種壓力傳染給同事。
10、自我設限:
不肯追求成長、突破自己,不肯主動接受新工作的挑戰,抱著“打工仔”的心態,認為公司給什麼就接受什麼,自己只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小職員。
以上10個障礙值得逐一跨越,只要對態度、知識、技巧等作出檢討,並且肯思考、判斷、分析,與時並進地學習,就是移除障礙的基本方法。
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員工
文/劉英團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我們夠用心,也夠勤懇,卻沒有被提拔,甚至連讚賞也沒得到。我們可能牢騷滿腹:“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每一個員工的升職加薪都會經過一個考核期,如果做得夠好,卻沒有得到升職加薪,那肯定是處在被考核期。所以,還是耐心地再等上一段時間吧。如果連等待的勇氣都沒有,就只能被替代了。
職場競爭慘烈,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變成個人端的“終身就業”,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即將或剛出校門走向職場的大學生唯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方能穩操勝券,乃至無可替代。人的學識、修養、經歷、地位不同,在這個充滿競爭的職場裡,誰能做到無可替代,誰就是王者。
經濟學裡有個“替代效應”。生活中,替代效應非常普遍。如蘿蔔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買不起LV,用仿LV替代。H7N9瘋狂,不吃禽肉禽蛋,吃牛羊肉來替代禽肉禽蛋。在職場,既不要不平CEO拿百萬元年薪,更不要慨歎“老闆翻臉比翻書快”。如果不想被替代,只有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實現在職場中的價值,也只有讓自己變身成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員工。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一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於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要成為有價值的、不可替代的人,至少要“敢想”。如果連想的勇氣都沒有,還會有行動?俗話說:“天使之所以能飛得很高,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上進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本性。只有“敢想”的人,只有有目標的人才會全力以赴地拼搏。哪怕這個目標只是個短期計畫,還是一個僅僅兩三個月的短期計畫,也比沒有計劃的碌碌無為強得多。
職場如戰場。任何機會都不會光顧庸人,也不會光顧只做大事的牛人。工作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小事,大到“盒飯”小到“拖布”皆是“文化”和“規則”,都必須學會。卡耐基說過:“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自我分析,徹底地搞清楚“我能幹什麼”。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與潛力達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時候,小事之中見修養。所以,必須要克服“不值得定律”這一人性的弱點。也不要自詡自己多麼有個性,“90後”的個性和脾氣,“80後”、“70後”、“60後”也有,不要拿“二”當個性,“拒訂盒飯”沒錯,但它有悖常理。職場不是校園,從大學校園走向職場,既要學會隱忍,也要學會付出,不經意地付出也能“好風憑藉力”,送你上青雲。否則,只能被淘汰出局。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其大意就是在潛意識中,人們習慣於對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個值得或不值得的評價,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這是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性的弱點。從家庭到校園的20多年,不少大學畢業生一直是“享用”者,被“呵護”者,以至仍有“驕子”的期許。進入職場,作為社會人,人人都得學著有所擔當。尤其是剛進入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一定要從最瑣碎、最基礎的“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想幹,還由內而外的“狂傲”,說好聽點是年少輕狂,說難聽點是自以為是。
職場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幾個人能一步登天,也沒有幾個職業如想像中或外人看起來那麼美好。更莫說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最不容易適應的並不是業務,而是處理各種職場人際關係的方法。()有時候,領導在提拔某個員工之前往往會用幾件小事來考察他的工作作風、辦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這其中有一個從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假如某一天,領導把你叫進辦公室說,某人那個計畫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你來幫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絕對不能懊喪,你的機會來了。反之,一個不屑幹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領導也不會放心讓他獨當一面。
學寫議論文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擺事實、講道理”。但是,許多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只習慣于用道理來說明問題,而忽略了“事實”。大學生活固然構造了堅實的知識結構,然而課堂裡所學的東西沒有經過現實的打磨,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構成,具體的工作細節、流程,還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積累,並獲得成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不要趾高氣揚地告訴別人,“讀那麼多年的書,就是要獨當一面”!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常與其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係。孤身為事業闖蕩的大學生們,初入職場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多少會感覺到有點不適應。但是,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改變自己的人,一種是別人要求他改變的人。我們大多數人屬於後者,屬於碌碌無為的後者。而主動改變自己的那些人,因為敢於擔責而成長最快,也最受用人單位和老闆喜歡。他們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