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涯規劃要找准三個支點
在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先要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為什麼工作。
當年比爾-蓋次大學沒讀完就去闖蕩江湖,結果以他獨特的才智獲得成功,顯示了自身價值。比爾-蓋茨的職業規劃支點就是事業的發展。
鄰居家的工程師老夏,退了休還整天去郊區合資廠發揮餘熱。每週五我見他回來就要勸他:“看穿一點,退休享享福,出去旅遊旅遊。”而老夏總是回答:“工作就是享受,不工作我就會生病。”老夏的工作支點是尋找快樂。
職業生涯規劃有三個層次的支點:生存支點、發展支點和興趣支點
如果立足生存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
如果立足發展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會以自身的進步作為導向。即使所從事的職業並不特別喜歡,薪酬也並不特別高,
如果是立足興趣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會以快樂作為導向。並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將來能獲得什麼地位與榮譽,能找到喜歡的職業,能享受工作的過程,就會對工作投入極大熱情,忘卻疲倦,甚至感到生命變得燦爛多彩。就像鄰居老夏那樣,工作成為享受,成為娛樂,不知不覺中就出了成績。(創業夢想 )喜歡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
不過,現在職場競爭激烈,你有興趣的工作常常別人也感興趣,你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採取合適的策略去獲取。
結合內外部因素確定支點
職業規劃既要考慮外部因素,諸如就業環境、家庭狀況、自身發展情況等,又要考慮內部因素,諸如能力、專業知識、愛好、性格等。
根據外部因素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支點。如果目前知識、經驗及能力儲備豐厚,可以以發展支點或快樂支點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職場選擇有潛力的職業或感興趣的職業。如果初出茅廬,經濟拮据,不妨以生存支點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從一些簡單的職業做起,不要好高騖遠,等待職場修煉到某種程度後,
根據內部因素來確定一個合適的職業。職業選錯會影響成功概率,美國專家曾做過統計,內向型的人從事銷售職業,成功的概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可通過專業的人才測評,實現對自身特質的系統瞭解。
我們在做職業規劃時,還要根據自己的職場修煉程度適時改變職業規劃支點。當解決了溫飽問題後,就要將原來的生存支點轉移到發展支點上來,重新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即使目前的工作能獲取高薪,但知識及技術含量不高,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該多留戀。或者以興趣支點來重新規劃,找一份原來夢寐以求的工作,也許薪酬並不一定比原來高,但只要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即可,
除了上述單一支點以外,在做職業規劃時也可以採用多支點策略,如將生存支點與發展支點結合考慮,或者將發展支點與興趣支點結合考慮等等。支點複合越多,職業規劃的難度也就越大。一般說來,職業規劃應該先從單一支點起步,隨著知識、技能、經驗等的積累,再逐步採用複合支點。職業規劃應該一直伴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即使是在一個你認為值得終身從事的職業上,也還存在著是繼續努力,還是滿足現狀的選擇——是將職業生涯放在生存的支點上呢,
人生的目標在於追求生活的快樂。快樂地工作是我們的追求,而這種快樂並非貧窮的快樂,而是建立在無衣食之憂的基礎之上。老夏還在工作,比爾。蓋茨的錢多得用不完也還在工作。工作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為了生存,而是一種快樂,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終極目標。
願大家都能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職業規劃範文 畢業前合理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中找准那盞夢想的明燈
白領必看的十種職場致命毒藥
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可能需要3到15個月不等的時間——然而丟掉飯碗只需要幾天或幾周。下面是10種職場毒藥的特點:
1、人際交往技能不佳
討人喜歡會大有幫助。研究均表明和那些能力強而呆板的人相比,人們一致而且不可遏制地更喜歡和那些可愛的、工作不那麼熟練的同事工作。研究發現如果員工不被喜歡,那麼他們是否擅長自己的工作就顯得無關緊要了,因為其他員工都會回避他們。
2、缺乏團隊精神
跟自視甚高的人在一起,沒有人會感覺舒服。而且公司有辦法對付那些破壞團隊的員工。只要問問費城鷹隊的邊接球員特雷爾·歐文斯就知道了。在反復抨擊和公開對其隊友和管理層發表攻擊性言辭後,他在2005賽季被停賽。要表現得你是一個好的團隊成員並表明你心裡想著公司更大的利益。
3、錯過最後期限
如果最後期限是週三,把它作為週四第一要事已毫無意義。公司需要他們可以信賴的人。錯過最後期限不僅不專業;也會嚴重破壞別人的排程並讓你老闆臉色難看。做出承諾的時候,最好留有餘地,然後出色完成。然後,如果實在不行就開夜車。那真的很重要。
4、在上班時間處理私人事務
公司的郵件和電話系統是為了公司業務服務的。私人電話最好少而短——並且永遠不要打那種用掉一盒紙巾才能打完的電話。同樣,永遠不要在郵件裡鍵入任何你不想被你的老闆看到的東西;許多系統將刪除的消息保存到一個管理員資料夾。並且我們無法告訴你多少可憐的傢伙已經因為點擊“回復所有”按鈕導致低俗笑話四處傳播——或更糟的是——怒駡老闆的話被所有人看到而被炒魷魚的。
5、孤立自己
不要孤立你自己。發展並利用你與公司和行業內其他人的關係。那些有效溝通的人對於資源和資訊佔據更有利地位,能更快地越過機構政治藩籬。(創業 )研究表明有效溝通的人往往供職于更成功的團隊,得到更好的績效評價,受到更多的提升和更高的報酬。
6、開始辦公室戀情
除非你們在不同的地點辦公,否則辦公室戀情是個糟糕的主意。如果你和你老闆戀愛,你的成就和晉升機會就會被懷疑;如果你和下屬談戀愛,你可能會遭遇性騷擾的指控。如果戀情不愉快地結束,可能每個人都會知道並眼看著你經受失戀之苦。
7、害怕風險或失敗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沒有別人會相信你。保持一個“能行”的態度,敢於冒險。不要說,“我從沒做過那個,”要說,“我會學著做。”不要害怕失敗或犯錯。如果你真的把事情弄糟了,承認之,然後繼續。總之,在每個工作中找到學習機會。記住,隨著時間的推移,規避風險比犯錯對你的職業生涯更具危害性。
8、沒有目標
失敗並不在於沒達到你的目標,而在於沒有目標去努力。設定目標並為實現它而計畫你每日的活動。你百分之八十的效益來自你百分之二十的行動。明白自己要做的重點,把精力集中於那些與你目標一致的任務上。
9、忽視個人形象
不管公平與否,外表真的很重要。人們從你的展現自己的方式中對你做出各種評價。因此,不要不梳洗或穿不適合的衣服來上班。要坦誠,用語得當,並避免俚語和粗話。你應該建立一種有能力、有個性並且有責任的形象。
10、不慎重
小隔間、走廊、電梯、衛生間——甚至通勤火車——都不是你的私人領地。要注意你說話的地點以及你說話的內容和物件。不要講低俗的笑話、洩露公司機密、講同事的閒話,也不要宣揚你關於種族、宗教的觀點或對你老闆性格的看法。因為儘管有言論自由這回事,但如果以失去你的工作為代價那它就不這麼自由了。
“職業理想”不等於高薪
很多求職者被問到“職業理想”的時候,給出的答案是:月薪過萬,或者進入全球500強企業。
我們常認為,理想就是實現某些物質利益,比如錢、名譽或者地位。我的一位同事,在認為自己賺夠了錢之後,說了聲“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環球旅行了。當時他才三十多歲。然而幾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錯的,他不用擔心溫飽,但並不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工作的過程,而不是由它獲得的報酬。
所以,在確立職業理想時要考慮到這個前提:高薪並不等於職業理想。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還有一些研究告訴我們,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後比那些只追求金錢的人會賺到更多錢。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求職者都記住一句話:事業比金錢重要,機會比安穩重要,未來比今天重要。
用大學四年做職業規劃
很多求職者說,剛開始找工作時還有目標,現在是越找越沒有標準,感到很迷茫。我想說的是,如果大學四年(甚至更長的求學時間)裡沒有培養起自己的理想,那麼,迷茫是正常的。
求學十幾年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這是家長為你們樹立的“理想”。而現在大學畢業了,面對求職,沒人告訴你該做什麼了,於是迷茫產生了。那麼,如何擺脫這種迷茫呢?當然是做人生規劃,讓自己有個目標。但是,這不是一步登天的過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樹立的。
我一直建議大學四年的時間應該用來做人生規劃,當然也包括樹立職業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過程:你喜歡什麼,適合做什麼,這些問題應該得到解決。我大學時選了很多不務正業、奇奇怪怪的課,都跟自己的專業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課讓我知道了自己的興趣在哪裡,這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我確立職業理想的基礎。
到了大三大四,你們的疑惑就不該指向自己了,而應該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這個行業現在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關工作機會?如果要得到這些工作機會,我需要做哪些準備?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就逐漸樹立了自己的職業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條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業再擇業不是妥協
鑒於緊張的就業形勢,我建議求職者“先就業再擇業”。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決定終生。一個人一生換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時候,職業理想需要一個曲折實現的過程。
很多人說:“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實現目標,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試。”其實這不見得是件好事。我建議大家採用“兩步計畫”來實現職業理想。假如你設定了一個目標,不要一畢業就想馬上實現,好像做不到這輩子就算完了。你應該告訴自己:這個理想很好,我實現它的可能性有多高。(職業規劃 )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麼我應該做些什麼讓我能夠離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在美國讀大學的學生,他所在的學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績還算可以。他立志進入Google工作,問我有沒有這個可能。在問了他一些基礎知識後,我發現他很聰明,但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我不認為目前的他有機會進入Google。因此我對他說:“現在還很難,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繼續問:“我能做些什麼事讓這個可能性最大化呢?”於是,我建議他去讀碩士,並向他推薦了Google很喜歡的一所大學——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因為它的電腦學院教學務實,而且入學還算容易,學費也不貴。兩年後他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已經進入Google工作。
2、缺乏團隊精神
跟自視甚高的人在一起,沒有人會感覺舒服。而且公司有辦法對付那些破壞團隊的員工。只要問問費城鷹隊的邊接球員特雷爾·歐文斯就知道了。在反復抨擊和公開對其隊友和管理層發表攻擊性言辭後,他在2005賽季被停賽。要表現得你是一個好的團隊成員並表明你心裡想著公司更大的利益。
3、錯過最後期限
如果最後期限是週三,把它作為週四第一要事已毫無意義。公司需要他們可以信賴的人。錯過最後期限不僅不專業;也會嚴重破壞別人的排程並讓你老闆臉色難看。做出承諾的時候,最好留有餘地,然後出色完成。然後,如果實在不行就開夜車。那真的很重要。
4、在上班時間處理私人事務
公司的郵件和電話系統是為了公司業務服務的。私人電話最好少而短——並且永遠不要打那種用掉一盒紙巾才能打完的電話。同樣,永遠不要在郵件裡鍵入任何你不想被你的老闆看到的東西;許多系統將刪除的消息保存到一個管理員資料夾。並且我們無法告訴你多少可憐的傢伙已經因為點擊“回復所有”按鈕導致低俗笑話四處傳播——或更糟的是——怒駡老闆的話被所有人看到而被炒魷魚的。
5、孤立自己
不要孤立你自己。發展並利用你與公司和行業內其他人的關係。那些有效溝通的人對於資源和資訊佔據更有利地位,能更快地越過機構政治藩籬。(創業 )研究表明有效溝通的人往往供職于更成功的團隊,得到更好的績效評價,受到更多的提升和更高的報酬。
6、開始辦公室戀情
除非你們在不同的地點辦公,否則辦公室戀情是個糟糕的主意。如果你和你老闆戀愛,你的成就和晉升機會就會被懷疑;如果你和下屬談戀愛,你可能會遭遇性騷擾的指控。如果戀情不愉快地結束,可能每個人都會知道並眼看著你經受失戀之苦。
7、害怕風險或失敗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沒有別人會相信你。保持一個“能行”的態度,敢於冒險。不要說,“我從沒做過那個,”要說,“我會學著做。”不要害怕失敗或犯錯。如果你真的把事情弄糟了,承認之,然後繼續。總之,在每個工作中找到學習機會。記住,隨著時間的推移,規避風險比犯錯對你的職業生涯更具危害性。
8、沒有目標
失敗並不在於沒達到你的目標,而在於沒有目標去努力。設定目標並為實現它而計畫你每日的活動。你百分之八十的效益來自你百分之二十的行動。明白自己要做的重點,把精力集中於那些與你目標一致的任務上。
9、忽視個人形象
不管公平與否,外表真的很重要。人們從你的展現自己的方式中對你做出各種評價。因此,不要不梳洗或穿不適合的衣服來上班。要坦誠,用語得當,並避免俚語和粗話。你應該建立一種有能力、有個性並且有責任的形象。
10、不慎重
小隔間、走廊、電梯、衛生間——甚至通勤火車——都不是你的私人領地。要注意你說話的地點以及你說話的內容和物件。不要講低俗的笑話、洩露公司機密、講同事的閒話,也不要宣揚你關於種族、宗教的觀點或對你老闆性格的看法。因為儘管有言論自由這回事,但如果以失去你的工作為代價那它就不這麼自由了。
“職業理想”不等於高薪
很多求職者被問到“職業理想”的時候,給出的答案是:月薪過萬,或者進入全球500強企業。
我們常認為,理想就是實現某些物質利益,比如錢、名譽或者地位。我的一位同事,在認為自己賺夠了錢之後,說了聲“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環球旅行了。當時他才三十多歲。然而幾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錯的,他不用擔心溫飽,但並不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工作的過程,而不是由它獲得的報酬。
所以,在確立職業理想時要考慮到這個前提:高薪並不等於職業理想。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還有一些研究告訴我們,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後比那些只追求金錢的人會賺到更多錢。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求職者都記住一句話:事業比金錢重要,機會比安穩重要,未來比今天重要。
用大學四年做職業規劃
很多求職者說,剛開始找工作時還有目標,現在是越找越沒有標準,感到很迷茫。我想說的是,如果大學四年(甚至更長的求學時間)裡沒有培養起自己的理想,那麼,迷茫是正常的。
求學十幾年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這是家長為你們樹立的“理想”。而現在大學畢業了,面對求職,沒人告訴你該做什麼了,於是迷茫產生了。那麼,如何擺脫這種迷茫呢?當然是做人生規劃,讓自己有個目標。但是,這不是一步登天的過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樹立的。
我一直建議大學四年的時間應該用來做人生規劃,當然也包括樹立職業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過程:你喜歡什麼,適合做什麼,這些問題應該得到解決。我大學時選了很多不務正業、奇奇怪怪的課,都跟自己的專業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些課讓我知道了自己的興趣在哪裡,這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我確立職業理想的基礎。
到了大三大四,你們的疑惑就不該指向自己了,而應該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這個行業現在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關工作機會?如果要得到這些工作機會,我需要做哪些準備?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就逐漸樹立了自己的職業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條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業再擇業不是妥協
鑒於緊張的就業形勢,我建議求職者“先就業再擇業”。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決定終生。一個人一生換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時候,職業理想需要一個曲折實現的過程。
很多人說:“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實現目標,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試。”其實這不見得是件好事。我建議大家採用“兩步計畫”來實現職業理想。假如你設定了一個目標,不要一畢業就想馬上實現,好像做不到這輩子就算完了。你應該告訴自己:這個理想很好,我實現它的可能性有多高。(職業規劃 )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麼我應該做些什麼讓我能夠離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在美國讀大學的學生,他所在的學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績還算可以。他立志進入Google工作,問我有沒有這個可能。在問了他一些基礎知識後,我發現他很聰明,但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我不認為目前的他有機會進入Google。因此我對他說:“現在還很難,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繼續問:“我能做些什麼事讓這個可能性最大化呢?”於是,我建議他去讀碩士,並向他推薦了Google很喜歡的一所大學——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因為它的電腦學院教學務實,而且入學還算容易,學費也不貴。兩年後他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已經進入Google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