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王對兒子的賭場修煉: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小哈利說:“等你到了23歲,我就將公司的財政大權交給你。”誰想,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美元,讓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倆,並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錢輸光。
小哈利連連點頭,老哈利還是不放心,反復叮囑兒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小哈利拍著胸脯答應下來。然而,年輕的小哈利很快賭紅了眼,把父親的話忘了個一乾二淨,最終輸得一分不剩。走出賭場,小哈利十分沮喪,說他本以為最後那兩把能賺回來,
老哈利說,你還要再進賭場,不過本錢我不能再給你,需要你自己去掙。小哈利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打工,掙到了700美元。當他再次走進賭場,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只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只剩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
然而,小哈利又一次失敗了。當他輸掉一半的錢時,腳下就像被釘了釘子般無法動彈。他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再次把錢全都壓了上去,還是輸個精光。老哈利則在一旁看著,一言不發。走出賭場,小哈利對父親說,他再也不想進賭場了,因為他的性格只會讓他把最後一分錢都輸光,他註定是個輸家。誰知老哈利卻不以為然,他堅持要小哈利再進賭場。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第三次走進賭場,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這一次,他的運氣還是不佳,又是一場輸局。但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時,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賭場。雖然他還是輸掉了一半,但在心裡,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這一次,他戰勝了自己。
老哈利看出了兒子的喜悅,他對兒子說:“你以為你走進賭場,是為了贏誰?你是要先贏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從此以後,小哈利每次走進賭場,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界線,在輸掉10%時,他一定會退出牌桌。
這時,站在一旁的父親警告他,現在應該馬上離開賭桌。可頭一次這麼順風順水,小哈利哪兒捨得走?幾把下來,他果然又贏了一些錢,眼看手上的錢就要翻倍——這可是他從沒有遇到過的場面,小哈利無比興奮。誰知,就在此時,形勢急轉直下,幾個對手大大增加了賭注,只兩把,小哈利又輸得精光。
從天堂瞬間跌落地獄的小哈利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這才想起父親的忠告。()如果當時他能聽從父親的話離開,他將會是一個贏家。可惜,他錯過了贏的機會,又一次做了輸家。
一年以後,老哈利再去賭場時,小哈利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老手,
老哈利激動不已,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上,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老哈利毅然決定,將上百億的公司財政大權交給小哈利。
聽到這突然的任命,小哈利倍感吃驚:“我還不懂公司業務呢。”老哈利卻一臉輕鬆地說:“業務不過是小事。世上多少人失敗,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老哈利很清楚,能夠控制情緒和欲望,往往意味著掌控了成功的主動權。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關於欲望的名言 剪去欲望的雜草,擁有寧靜的心靈誰阻擋了我的優秀
文/深林
誰阻擋了我的優秀,誰阻擋了我的幸福?此時的心情如此沉痛!
故人說我的那套沒有論據的心理學說就是泡烏龍,我想此刻證明給他看,因為我信任自己不會消沉,此時的失落僅是難得的一刻,要好好珍惜。從佛性角度說,煩惱即是智慧。本著一切隨緣的心態,我不該浪費此時的智慧,因此我打算用筆記錄下我此時的“智慧”,此時的我煩透了。
回憶今天的所為,我做得並不成功。早上起床我就告誡自己不要向壞習慣妥協,上午一直在努力工作,儘管時時有偷窺論壇的心,但能夠忍住就是在困難中前行,工作就是不斷地克服障礙,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可以。午後忍不住分享了自己對待生活的太度:
是你欺騙了世界,還是世界欺騙了你?
是別人對不起你,還是你欺騙了別人?
是環境影響了你,
是你完成了工作,還是工作成就了你?
是煩惱和你作對,還是你找上了煩惱?
是凡事不利於你,還是凡事有利於你?
是問題老難為你,還是你不會想問題?
是你被習慣左右,還是你在左右習慣?
是你找到了敵人,還是敵人找到了你?
是我影響了環境,還是環境影響了我?
我想告訴世人的是我們欺騙了生活,卻覺得是生活欺騙了我們。因為我們覺得生活無聊,所以生活就變得無聊。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我講一個故事:有三人去泉邊喝水,第一個人用金碗喝水,第二個人用泥碗喝水,第三個人用自己的雙手捧水喝。用金碗喝水整天提心吊膽,害怕把金碗丟了;用泥碗喝水非常自卑,整天鬱鬱寡歡;用手捧水喝的人輕鬆自在,既沒擔心,也沒自卑,每天快快樂樂。現實中的我們與故事中的人何其相似,能夠喝到水才是主要的,其他都是生活的贈品。但得到生活特殊照顧有碗盛水的兩個人,反而沒有那個用手喝水的人生活的快樂。我現在的老闆一年有7——8個月呆在國外,回國也只在公司呆1——2個月,在旁人眼裡也算成功人士了,但我覺得他並不幸福,因為他對員工的態度比較刻薄,沒有容人的度量。我相信一個生活幸福的人是不會刁難員工,也不會人前人後兩種態度。
在寫下上面這寫文字後,我的心已經逐漸靜下來,不再彷徨。但我仍想用事實告訴故事,我的格言不是泡烏龍,我要用我內心的經歷來證明不是環境影響了我,是我要影響環境。凡事發生,必有利於我。
今天下午的生活有些無聊,因為我提出的知行合一被故人說是不切實際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解釋清楚什麼是知行合一,也沒有資料論證知行合一在日本的影響。網上尋找的一個對知行合一解釋的文章,還被sly61(思文群裡的辯論高手)批判不懂王學精髓,誤人子弟。我是不認可他們這些說法的,但沒有論據證明他們不對,我更不想為一個聊天的話題影響了我工作的心情。可是無論如何調整自己,鬱悶始終沒有揮去。
晚上是故事會時間,我在鬱悶和救場的複雜心情中將自己工作中的無奈串成幽默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心情很失落。後面網友卡薩又分享了一個很悲慘的故事,情緒更是低落到了極點!我甚至覺得自己不該加入這個群,因為現實是如此地殘酷,我那顆冰冷的心久久不能恢復。
睡前泡腳的時候,我問自己:難道我每天都要被這樣的生活擊潰?得到肯定的回答:這種生活不屬於我。我仿佛看到了故人在內心深處輕蔑我又在泡烏龍,看到sly61在嘲笑我不懂知行合一,網友們在蔑視我墮落。一句話,所有這些我不甘心。
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打消他們輕蔑我的氣焰。我又想起自己的格言:不是煩惱和我作對,是我找上了煩惱。難道這一切不是我那顆小小自私的心在作怪嗎?別人哪有心情來琢磨我,哪有時間記得我,我也沒有讓他們蔑視的資格。人在煩惱中成長,在解決困難中增加能力。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難都是我成長的動力,沒有煎熬就沒有智慧。
想想,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我自編自演的一場小電影。陽明先生說的對:心外無物!我信奉他的至善與知行合一,能如此深刻剖析自己,不向邪惡思想低頭,可謂做到了至善,能邊整理自己的思想邊記錄過程,就是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而我相信:凡事發生的,必有利於我。為我所用,哪怕是煩惱!我也相信:我不會成為聊天和故事的奴隸,也不會做習慣的奴隸。我還相信:向心外尋在幸福,幸福離我原來越遠,向心內尋的幸福,幸福觸手可及。生命沒有意義,我賦予它意義,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正是它的意義所在,一切都會受限,一切皆有可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笛卡爾的方法是“我思故我在”。
是誰阻擋了我的幸福,我再一次問自己。答案是誰也阻擋不了我的幸福,除非我自己!佛家說:一念迷,佛成人,一念覺,人成佛。此時的我就是一尊佛。故人若在又會說我泡烏龍了,那就讓他說去吧。
十句話讓你變得更優秀 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原本優秀的我們是怎樣滑向平庸的牛人總結的8個好習慣,讓你受用一生
1、長期的任務,要儘早開始
一般來說,長期任務總是比較煩人,也有難度,而人心裡總有逃避困難的趨勢,最後的結果或者是最後乾脆放棄,或者是剩下一點點時間手忙腳亂地趕工;我自己之前也有這樣的教訓,自欺欺人地說“要輕鬆生活,拋開煩擾”,到最後幾天才著急辦理,搞得狼狽不堪。
後來,我發現這做法其實是事與願違的,如果調整好心理狀態,儘早瞭解情況並不必然帶來的心理壓力,反而因為時間充裕,有信心把握進度,即便中間遇到突發的問題,也留有時間解決;更重要的是,儘早著手,可以充分利用邊角餘料的時間。
比如說,接到一份文檔,需要在三天后給出意見,我一定會在當天大致流覽一遍,下面的三天裡,就能在坐車、走路等等零碎的時間來思考,而且效果不錯,如果沒有儘早瞭解,這些時間就浪費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也沒幹(阿基米德若不是之前遇到了問題,在澡盆裡泡一萬年也想不出辦法檢測皇冠的真偽)。
電子郵件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常看到有人討論電子郵件是馬上回好還是過一段再回好,我的經驗是,收了電子郵件要儘快看,至少瞭解郵件裡說了什麼,如果不是著急的,等想清楚了再回。
2、時常想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一般來說,我們做的工作總是有一個目的和意義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體的,忙起來往往就鑽到死胡同裡,忘記了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想不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
前幾天,我需要搭建一個演示環境,手上有兩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計要半小時,方案B估計要一小時,於是我選擇了方案A,可是動手之後才發現伺服器缺乏一個必要的元件,於是先費勁添加好這個元件,再編譯自己需要用到的軟體,又發現在64位環境下會編譯出錯(以前我只在32位機器上編譯過),上網查發現需要打一個補丁,於是又四處去尋找這個補丁……
此時已經用掉一個多小時了,下面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問題;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正要做的無非是演示程式,解決打補丁、找軟體之類的問題雖然很有意思,但其實從任務的角度考慮,是浪費時間,於是果斷選擇方案B,一小時後就順利解決了。
據我觀察,很多技術人員都熱衷解決純技術問題,溫伯格稱之為“hacking (神遊)”;神遊很好玩,容易上癮,但我們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要想真正做點事情,就不能放任神遊。
關於這一條,還要補充一點:哪怕忙得昏天黑地,也不能沒有頭緒。工作的壓力很大,忙得焦頭爛額是常有的事情,許多人就在這種忙碌中失去了方向,往往忙了整天,下班了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幹了什麼,有什麼意義。
我的經驗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打起精神想想(雖然這樣很難):自己究竟要幹什麼,目前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做些調整……持續的思考,才會產生感悟,才能有改觀,否則,有可能一直陷入“瞎忙”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3、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
我承認自己也喜歡玩,沒事的時候上Twitter、看看論壇、聊聊天,確實很有意思,資訊不斷更新,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冒出來,可是這樣守在電腦前,大量的時間就浪費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也沒有做,即便做了,效率也很低——專注才能保證效率。
摸索反思之後,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比如現在八點二十,我可以告訴自己,上網玩二十分鐘,八點四十開始學英語。因為有了明確的時間界限,反而會想在這二十分鐘之內,盡可能高效地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都看了,而不會慢慢“流覽”;到設定的時間點,一定要令行禁止,專注地做之前決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從小事開始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對培養執行力很有好處——如果許多小事都能做到“說做就做”,慢慢的,複雜一些大一些的任務,也能夠“說做就做”了,有慣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4、寫日記
正規一點的網站,都有詳細的訪問日誌(記錄),即便不做資料採擷,一旦網站的訪問出現異常波動,就會在日誌上體現出來,而且檢查日誌,可以發現問題所在;網站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我從08年翻譯溫伯格的《技術領導之路》開始,也開始每天記日記,發現日記和網站的訪問日誌有相同的功能。
比如我一般到公司都在8:35左右,前後誤差不超過5分鐘,但上周有幾天都在9:00左右,檢查日記,就可以發現這種變化,而且可以找出變化的原因——是早上做事的順序改變了。而且,根據日記,我還可以觀察評估這種變化的影響,是好是壞。
日記也可以不斷提醒鞭策自己,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時常處於無事可幹的狀態,如果沒有日記,我多半隻覺得“這段時間總是無事可幹”,但日記裡會寫下“今天是感覺無事可幹的第八天了”,這樣,對自己督促壓力會大很多,動力也會強得多。
關於日記還要多說一點,我以前總不理解,記了多年日記的人,日記為什麼那麼簡單?只記錄哪天做了什麼,附加一點簡單評論,而沒有太多抒情。我從翻譯《技術領導之路》開始到現在記了一年多的日記,逐漸明白了,持續的日記就需要這樣記錄:當天的主要行為,加上一點評論和反思。日記不太適合作為抒情的載體,更合適的功能是真實記錄生活的痕跡,用以分析、反思,然後自己才有可能提高。
5、培養預見/規劃能力
古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很對的。拿軟體專案來說,儘管專案的開發時間很難預測,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往往能進行更準確的判斷,從而做出更合適的規劃,這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預見能力:能預見到開發中會遇到的問題,據此作出的安排,時間上更充裕(也就能保證效率),心理上也更有準備。
另一方面,我也親眼見到許多技術人員,只管完成手上本階段的任務就萬事大吉,從來不去預見這些問題:自己的程式能夠負載多大的規模和壓力,超出這個負載能力,會出現怎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大概多久會出現……
結果就是,等到問題真正出現了,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反覆運算開發”就成了“拆遷開發”——到某個時間點就要推倒全部重來過一次,品質無法保證不說,自己也累得苦不堪言。
軟體行業有本名著叫《重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軟體需要不停地重構,要不就會僵化(decay),如果僅僅滿足於眼下沒有問題,不進行預見和規劃,持續的重構也無從說起。
6、樹立大局觀
前些天有個朋友與我討論跳槽的事情,眼下有兩個選擇,很難決定;我聽了他的詳細描述說,這樣吧,你暫時不看薪水、職位這些,你這樣想:十年,或者五年之後,你希望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拿著這個答案來衡量你現在的兩個選擇,看看會怎樣。結果,過會兒他就很痛快地做了決定。我想,這就是大局觀的作用。
我自己也會遇到許多取捨、抉擇的問題,比如我總覺得自己關於電腦的基礎還不夠扎實,我的英語還不夠好,書也讀得太少,我的照片拍的還不夠好……於是想去補習基礎、去學英語、去讀書、去看大師的照片……
做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會給人成就感,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顧;()在需要做出選擇的很多時候,我都會努力擺脫一本書、一門知識、一件事的局限,跳出來想一想,宏觀看來自己現在究竟在怎樣的狀態,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將來希望做一個怎樣的人……
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才可以從容抉擇,即便放棄了一些看來還不錯的機會也不可惜——況且,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誘惑許多時候是偽裝成機會出現的,拿著大局觀的照妖鏡,許多誘惑才會顯出原形。
大局觀不僅對個人成長有用,對工作也有用:無論手頭的事情多麼細小、瑣碎,思維總可以跳出工作的限制,嘗試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怎樣的價值,應該如何改進;這樣,自己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與同事的配合也會更加默契。
7、在生活中細心觀察
我每個週末要去麥德龍買購物一次,最開始的幾周,我會選擇不同的時間點去:早上八點,上午十一點,下午一點,下午四點……這樣就能大概地知道,什麼時候購物最省時間。這一點,光靠想是很難判斷準確的,因為人多的時候有可能結帳視窗也多,人少的時候結帳視窗也少。
有了這點瞭解,就可以妥善安排,儘量減少購物時排隊的時間。此外,還可以知道停車場在不同時段的狀況,下雨天,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段去購物,把車停在有遮擋的車位。
再比如,從家到公司的路不止一條,開始的時候我會嘗試每一條路,看看是否擁堵,是否平坦,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如此,遇到各種情況,都可以迅速地選擇相對來說最合適的路徑;如果只走一條路,或者不留意觀察,就不會瞭解這些情況,遇到情況也就沒有這麼多選擇。
8、培養分寸感
分析事物,除了定性之外,還有定量,而且定量分析往往更有意義——世界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問題太少了。可惜,許多時候我們卻不自覺地在用定性的思維看待世界,往往喪失了很多機會。
舉個例子吧,《把時間當作朋友》裡提到了一本傳記《奇特的一生》,作者詳細描述了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管理時間的做法——柳比歇夫每天對時間的把握可以精確到分鐘,他每天認真記錄自己花多少時間做多少事情:寫作35分鐘,讀書50分鐘……雖然“精確到像一座鐘”,但傳記作者也承認,自認為“還充實”的生活比起柳比歇夫,確實差了太多。我讀《奇特的一生》感觸很深,我也深知自己雖然無法做到柳比歇夫那麼精確,但至少可以偷學一招半式,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效率更高。
但是給一些朋友推薦時,我遇到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活那麼精確,都成機器人了,多可怕!潛臺詞就是根本不想瞭解,不願意瞭解。但我想說的是,認真瞭解柳比歇夫的生活,並不要求我們都像他那樣做到極致,而只是提供一個機會借鑒他人的經驗和生活習慣(如果不知道,連借鑒都無從說起),至於借鑒幾分,這個分寸是可以也需要自己把握的。
我深以為,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讓我們淡定看待各種情況:看到不好的,提醒自己保持距離,看到好的,告訴自己努力借鑒,至少不要被拉大差距。這樣才能坦然面對生活,找到自己所處的座標。
化用我喜歡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的說法,我們的自我感覺良好,必須是建立在比較和判斷的基礎上的——越是瞭解這個世界,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當然也要把握、自我克制的越多),這種感覺才真正越“良好”(關起門來固步自封的“良好”,其實很脆弱很黯淡)。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在臨終前說的話:“多幸福啊,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他說那句話,是有底氣的。
溺愛孩子將會成為你一生的負擔 四個足以警醒你一生的故事 十個問題讓你幸福一生整天鬱鬱寡歡;用手捧水喝的人輕鬆自在,既沒擔心,也沒自卑,每天快快樂樂。現實中的我們與故事中的人何其相似,能夠喝到水才是主要的,其他都是生活的贈品。但得到生活特殊照顧有碗盛水的兩個人,反而沒有那個用手喝水的人生活的快樂。我現在的老闆一年有7——8個月呆在國外,回國也只在公司呆1——2個月,在旁人眼裡也算成功人士了,但我覺得他並不幸福,因為他對員工的態度比較刻薄,沒有容人的度量。我相信一個生活幸福的人是不會刁難員工,也不會人前人後兩種態度。在寫下上面這寫文字後,我的心已經逐漸靜下來,不再彷徨。但我仍想用事實告訴故事,我的格言不是泡烏龍,我要用我內心的經歷來證明不是環境影響了我,是我要影響環境。凡事發生,必有利於我。
今天下午的生活有些無聊,因為我提出的知行合一被故人說是不切實際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解釋清楚什麼是知行合一,也沒有資料論證知行合一在日本的影響。網上尋找的一個對知行合一解釋的文章,還被sly61(思文群裡的辯論高手)批判不懂王學精髓,誤人子弟。我是不認可他們這些說法的,但沒有論據證明他們不對,我更不想為一個聊天的話題影響了我工作的心情。可是無論如何調整自己,鬱悶始終沒有揮去。
晚上是故事會時間,我在鬱悶和救場的複雜心情中將自己工作中的無奈串成幽默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心情很失落。後面網友卡薩又分享了一個很悲慘的故事,情緒更是低落到了極點!我甚至覺得自己不該加入這個群,因為現實是如此地殘酷,我那顆冰冷的心久久不能恢復。
睡前泡腳的時候,我問自己:難道我每天都要被這樣的生活擊潰?得到肯定的回答:這種生活不屬於我。我仿佛看到了故人在內心深處輕蔑我又在泡烏龍,看到sly61在嘲笑我不懂知行合一,網友們在蔑視我墮落。一句話,所有這些我不甘心。
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打消他們輕蔑我的氣焰。我又想起自己的格言:不是煩惱和我作對,是我找上了煩惱。難道這一切不是我那顆小小自私的心在作怪嗎?別人哪有心情來琢磨我,哪有時間記得我,我也沒有讓他們蔑視的資格。人在煩惱中成長,在解決困難中增加能力。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難都是我成長的動力,沒有煎熬就沒有智慧。
想想,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我自編自演的一場小電影。陽明先生說的對:心外無物!我信奉他的至善與知行合一,能如此深刻剖析自己,不向邪惡思想低頭,可謂做到了至善,能邊整理自己的思想邊記錄過程,就是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而我相信:凡事發生的,必有利於我。為我所用,哪怕是煩惱!我也相信:我不會成為聊天和故事的奴隸,也不會做習慣的奴隸。我還相信:向心外尋在幸福,幸福離我原來越遠,向心內尋的幸福,幸福觸手可及。生命沒有意義,我賦予它意義,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正是它的意義所在,一切都會受限,一切皆有可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笛卡爾的方法是“我思故我在”。
是誰阻擋了我的幸福,我再一次問自己。答案是誰也阻擋不了我的幸福,除非我自己!佛家說:一念迷,佛成人,一念覺,人成佛。此時的我就是一尊佛。故人若在又會說我泡烏龍了,那就讓他說去吧。
十句話讓你變得更優秀 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原本優秀的我們是怎樣滑向平庸的牛人總結的8個好習慣,讓你受用一生
1、長期的任務,要儘早開始
一般來說,長期任務總是比較煩人,也有難度,而人心裡總有逃避困難的趨勢,最後的結果或者是最後乾脆放棄,或者是剩下一點點時間手忙腳亂地趕工;我自己之前也有這樣的教訓,自欺欺人地說“要輕鬆生活,拋開煩擾”,到最後幾天才著急辦理,搞得狼狽不堪。
後來,我發現這做法其實是事與願違的,如果調整好心理狀態,儘早瞭解情況並不必然帶來的心理壓力,反而因為時間充裕,有信心把握進度,即便中間遇到突發的問題,也留有時間解決;更重要的是,儘早著手,可以充分利用邊角餘料的時間。
比如說,接到一份文檔,需要在三天后給出意見,我一定會在當天大致流覽一遍,下面的三天裡,就能在坐車、走路等等零碎的時間來思考,而且效果不錯,如果沒有儘早瞭解,這些時間就浪費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也沒幹(阿基米德若不是之前遇到了問題,在澡盆裡泡一萬年也想不出辦法檢測皇冠的真偽)。
電子郵件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常看到有人討論電子郵件是馬上回好還是過一段再回好,我的經驗是,收了電子郵件要儘快看,至少瞭解郵件裡說了什麼,如果不是著急的,等想清楚了再回。
2、時常想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一般來說,我們做的工作總是有一個目的和意義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體的,忙起來往往就鑽到死胡同裡,忘記了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想不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
前幾天,我需要搭建一個演示環境,手上有兩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計要半小時,方案B估計要一小時,於是我選擇了方案A,可是動手之後才發現伺服器缺乏一個必要的元件,於是先費勁添加好這個元件,再編譯自己需要用到的軟體,又發現在64位環境下會編譯出錯(以前我只在32位機器上編譯過),上網查發現需要打一個補丁,於是又四處去尋找這個補丁……
此時已經用掉一個多小時了,下面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問題;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正要做的無非是演示程式,解決打補丁、找軟體之類的問題雖然很有意思,但其實從任務的角度考慮,是浪費時間,於是果斷選擇方案B,一小時後就順利解決了。
據我觀察,很多技術人員都熱衷解決純技術問題,溫伯格稱之為“hacking (神遊)”;神遊很好玩,容易上癮,但我們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要想真正做點事情,就不能放任神遊。
關於這一條,還要補充一點:哪怕忙得昏天黑地,也不能沒有頭緒。工作的壓力很大,忙得焦頭爛額是常有的事情,許多人就在這種忙碌中失去了方向,往往忙了整天,下班了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幹了什麼,有什麼意義。
我的經驗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打起精神想想(雖然這樣很難):自己究竟要幹什麼,目前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做些調整……持續的思考,才會產生感悟,才能有改觀,否則,有可能一直陷入“瞎忙”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3、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
我承認自己也喜歡玩,沒事的時候上Twitter、看看論壇、聊聊天,確實很有意思,資訊不斷更新,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冒出來,可是這樣守在電腦前,大量的時間就浪費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也沒有做,即便做了,效率也很低——專注才能保證效率。
摸索反思之後,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比如現在八點二十,我可以告訴自己,上網玩二十分鐘,八點四十開始學英語。因為有了明確的時間界限,反而會想在這二十分鐘之內,盡可能高效地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都看了,而不會慢慢“流覽”;到設定的時間點,一定要令行禁止,專注地做之前決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從小事開始給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點,對培養執行力很有好處——如果許多小事都能做到“說做就做”,慢慢的,複雜一些大一些的任務,也能夠“說做就做”了,有慣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4、寫日記
正規一點的網站,都有詳細的訪問日誌(記錄),即便不做資料採擷,一旦網站的訪問出現異常波動,就會在日誌上體現出來,而且檢查日誌,可以發現問題所在;網站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我從08年翻譯溫伯格的《技術領導之路》開始,也開始每天記日記,發現日記和網站的訪問日誌有相同的功能。
比如我一般到公司都在8:35左右,前後誤差不超過5分鐘,但上周有幾天都在9:00左右,檢查日記,就可以發現這種變化,而且可以找出變化的原因——是早上做事的順序改變了。而且,根據日記,我還可以觀察評估這種變化的影響,是好是壞。
日記也可以不斷提醒鞭策自己,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時常處於無事可幹的狀態,如果沒有日記,我多半隻覺得“這段時間總是無事可幹”,但日記裡會寫下“今天是感覺無事可幹的第八天了”,這樣,對自己督促壓力會大很多,動力也會強得多。
關於日記還要多說一點,我以前總不理解,記了多年日記的人,日記為什麼那麼簡單?只記錄哪天做了什麼,附加一點簡單評論,而沒有太多抒情。我從翻譯《技術領導之路》開始到現在記了一年多的日記,逐漸明白了,持續的日記就需要這樣記錄:當天的主要行為,加上一點評論和反思。日記不太適合作為抒情的載體,更合適的功能是真實記錄生活的痕跡,用以分析、反思,然後自己才有可能提高。
5、培養預見/規劃能力
古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很對的。拿軟體專案來說,儘管專案的開發時間很難預測,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往往能進行更準確的判斷,從而做出更合適的規劃,這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預見能力:能預見到開發中會遇到的問題,據此作出的安排,時間上更充裕(也就能保證效率),心理上也更有準備。
另一方面,我也親眼見到許多技術人員,只管完成手上本階段的任務就萬事大吉,從來不去預見這些問題:自己的程式能夠負載多大的規模和壓力,超出這個負載能力,會出現怎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大概多久會出現……
結果就是,等到問題真正出現了,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反覆運算開發”就成了“拆遷開發”——到某個時間點就要推倒全部重來過一次,品質無法保證不說,自己也累得苦不堪言。
軟體行業有本名著叫《重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軟體需要不停地重構,要不就會僵化(decay),如果僅僅滿足於眼下沒有問題,不進行預見和規劃,持續的重構也無從說起。
6、樹立大局觀
前些天有個朋友與我討論跳槽的事情,眼下有兩個選擇,很難決定;我聽了他的詳細描述說,這樣吧,你暫時不看薪水、職位這些,你這樣想:十年,或者五年之後,你希望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拿著這個答案來衡量你現在的兩個選擇,看看會怎樣。結果,過會兒他就很痛快地做了決定。我想,這就是大局觀的作用。
我自己也會遇到許多取捨、抉擇的問題,比如我總覺得自己關於電腦的基礎還不夠扎實,我的英語還不夠好,書也讀得太少,我的照片拍的還不夠好……於是想去補習基礎、去學英語、去讀書、去看大師的照片……
做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會給人成就感,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顧;()在需要做出選擇的很多時候,我都會努力擺脫一本書、一門知識、一件事的局限,跳出來想一想,宏觀看來自己現在究竟在怎樣的狀態,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將來希望做一個怎樣的人……
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才可以從容抉擇,即便放棄了一些看來還不錯的機會也不可惜——況且,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誘惑許多時候是偽裝成機會出現的,拿著大局觀的照妖鏡,許多誘惑才會顯出原形。
大局觀不僅對個人成長有用,對工作也有用:無論手頭的事情多麼細小、瑣碎,思維總可以跳出工作的限制,嘗試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怎樣的價值,應該如何改進;這樣,自己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與同事的配合也會更加默契。
7、在生活中細心觀察
我每個週末要去麥德龍買購物一次,最開始的幾周,我會選擇不同的時間點去:早上八點,上午十一點,下午一點,下午四點……這樣就能大概地知道,什麼時候購物最省時間。這一點,光靠想是很難判斷準確的,因為人多的時候有可能結帳視窗也多,人少的時候結帳視窗也少。
有了這點瞭解,就可以妥善安排,儘量減少購物時排隊的時間。此外,還可以知道停車場在不同時段的狀況,下雨天,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段去購物,把車停在有遮擋的車位。
再比如,從家到公司的路不止一條,開始的時候我會嘗試每一條路,看看是否擁堵,是否平坦,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如此,遇到各種情況,都可以迅速地選擇相對來說最合適的路徑;如果只走一條路,或者不留意觀察,就不會瞭解這些情況,遇到情況也就沒有這麼多選擇。
8、培養分寸感
分析事物,除了定性之外,還有定量,而且定量分析往往更有意義——世界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問題太少了。可惜,許多時候我們卻不自覺地在用定性的思維看待世界,往往喪失了很多機會。
舉個例子吧,《把時間當作朋友》裡提到了一本傳記《奇特的一生》,作者詳細描述了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管理時間的做法——柳比歇夫每天對時間的把握可以精確到分鐘,他每天認真記錄自己花多少時間做多少事情:寫作35分鐘,讀書50分鐘……雖然“精確到像一座鐘”,但傳記作者也承認,自認為“還充實”的生活比起柳比歇夫,確實差了太多。我讀《奇特的一生》感觸很深,我也深知自己雖然無法做到柳比歇夫那麼精確,但至少可以偷學一招半式,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效率更高。
但是給一些朋友推薦時,我遇到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活那麼精確,都成機器人了,多可怕!潛臺詞就是根本不想瞭解,不願意瞭解。但我想說的是,認真瞭解柳比歇夫的生活,並不要求我們都像他那樣做到極致,而只是提供一個機會借鑒他人的經驗和生活習慣(如果不知道,連借鑒都無從說起),至於借鑒幾分,這個分寸是可以也需要自己把握的。
我深以為,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讓我們淡定看待各種情況:看到不好的,提醒自己保持距離,看到好的,告訴自己努力借鑒,至少不要被拉大差距。這樣才能坦然面對生活,找到自己所處的座標。
化用我喜歡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的說法,我們的自我感覺良好,必須是建立在比較和判斷的基礎上的——越是瞭解這個世界,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當然也要把握、自我克制的越多),這種感覺才真正越“良好”(關起門來固步自封的“良好”,其實很脆弱很黯淡)。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在臨終前說的話:“多幸福啊,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他說那句話,是有底氣的。
溺愛孩子將會成為你一生的負擔 四個足以警醒你一生的故事 十個問題讓你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