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勵志:確保任何人取得成功的十個步驟
你可以在別人落敗的地方取得成功,你可以形成新習慣或突破舊習慣,你在今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你是否希望戒除毒癮或毒癮,通過節食減輕體重,不再吸煙,擺脫對咖啡的依賴,不再對著孩子大呼小叫,改變花錢如流水的惡習,在職業上更有效率,或變得更加堅決果斷?你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保留或摒除那些習慣?多數人在開始形成新習慣的時候沒能將下面十個步驟都照顧到,而無論忽視了哪一個步驟,都會為你的敗局埋下伏筆。反之,
1、識別習慣。
儘量具體。比如說,你是否希望減輕體重?盡可能瞭解清楚你希望減掉的重量,以及在多長的時間內達成目標(如6個月內減掉30磅)。稍微做些研究。例如,如果你希望節食,就可先計算出合理的預期減肥量。理論上你可以在每個星期內安全的減下1到2磅,所以6個月減掉30磅就是個合理的目標,並且容易達到。為什麼容易?因為只要你按步驟進行,成功就是有保障的。沒有技巧,不講噱頭,成功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你是不是為此趨之若鶩呢?
2、形成或改掉習慣的欲望。
你需要真心去嚮往,那是一種促使你達到目標的欲望。
3、瞭解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或為什麼不做)。
你從自己的當前狀況中得到了些什麼?這種狀況填補了哪些需求(這樣你就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填補)。你的習慣只是一種應付差事的辦法麼?只能幫你緩解壓力或者從生活的痛苦中暫且逃避出來麼?事實上,你可以用健康的方式處理壓力,並通過一次健康的轉變找到真正的幸福。你的習慣只是一些針對特定事件的條件反射麼?只是為了在沮喪和挫折到來時藉以尋求立竿見影的滿足感麼?你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若需要看到遠景,不妨找位朋友聊聊。
4、用正面訊息取代負面訊息。
一旦你放棄舊習慣或開始新習慣時,你就已經改變了。記得提醒自己,
5、力求明確:為成功做出計畫。
要達到成功你需要細節。要啟動一個鍛煉計畫,就該定出準確的鍛煉日數和次數。你是否需要購買健身器材或加入一個體操隊?你需要別人幫忙照看孩子麼?預先為整周做計畫,並確保你的鍛煉計畫不要達到損害健康的程度(如果需要可諮詢你的家庭醫生)。要停止吸煙,制定一個詳細的計畫。調查一下你可能會需要的非處方藥品,用internet查找與戒煙相關的支援小組,或查閱相關資料。若需減輕體重,千萬不要選中一個不健康的減肥計畫。某些飲食風潮(feddiets)會花掉你大把的錢,卻把你的新陳代謝搞得亂七八糟。如果你得到短時間內減掉大量體重的承諾,如果事情聽起來太動聽而不像是真的,它很可能就是蒙人的。那種計畫會用掉你的錢,使你迅速減肥,但在快速的減掉幾磅之後,你又會很快的增肥到比原來還厲害的程度。與其那樣,還不如選擇一種健康而平衡的飲食計畫,列出你每週所需的膳食和雜品。現在想想看,對自己全新生活的第一周,你需要考慮哪些具體細節呢?
6、擔負責任。
如果你認為自己應當堅持,就一定會堅持下去。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人,但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本文所述的十個步驟能夠保證你取得成功,但只有你才能保證自己會按這些步驟做下去。無論你為什麼在保持或者避免某個習慣,控制權始終在你自己。為了達到成功,你可能需要在冰箱上貼上一張便簽,提醒自己保持樂觀的正面態度;你也可能需要朋友幫忙,每天早上打電話給你,提醒你按計劃中的細節進行;你甚至需要住院或服藥以保證治療,但選擇權始終在你手上,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生活。和自己達成契約吧,今天你就可以過上不同的生活。
伊萬·彼得洛維奇·巴浦洛夫,一位20世紀九十年代的俄國科學家,曾因著名的"巴浦洛夫的狗"實驗而榮膺諾貝爾獎(nobelprize.org參見維琪百科)。此例常見諸於談話中,用以指代那些只會衝動的做出反應而不肯使用批判思維的人。在實驗中,巴浦洛夫發現小狗在見到食物時會流口水,於是採用多種實驗手段修改了這一反應,包括吹口哨,敲音叉,以及一些特定的視覺刺激等等(非常有趣的是,儘管在傳說中此實驗是用鈴鐺完成,卻沒有實際的證據支持,甚至從未有人在他的實驗室中發現鈴鐺)。當反復的讓小狗在看到食物的同時受聲音刺激之後,小狗就會在僅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流口水。這個訓練過程在建立了一種反應模式的同時停止了另一種反應模式,而你的肢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相同方式工作的。改變反應條件,你的習慣也會跟著改變。停止你現有的反射動作,便可建立自己的反應機制。你該做的是對自己的行動和反應逐漸變得有所知覺,學會隨機應變而不是僅僅做條件反射。只要選擇伴隨某一事件的後果和獎勵方式,就可以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
7、加強你的行為。
在使用或克制一種習慣時,你會如何獎勵自己?你會為自己的行為設置那些後果?這一過程正是巴浦洛夫的狗反應實驗的條件重建部分。改變自己的獎勵系統。向成功的方向調節自己,你就會取得成功!你是否每天早上起床後就在為生活奔忙?是什麼促使你起床並開始忙碌?你不希望家裡的用電被切斷,你希望居有定所,希望車子裡一直有汽油。為了養成或克服一種習慣,你需要構建同樣的獎勵/後果系統。若希望減肥或戒煙,你可以每一天將原先花在垃圾食品和香煙上的錢存入罐子裡,然後每個星期給自己一次獎勵;也可以啟用一個儲蓄帳號,看著(用於獎勵的)錢不斷增長;還可以拿這些錢買件新衣服,看場電影,或做另外一些有意思(非破壞性)的事情。
除了違背自己的諾言之外——如果你對自己的言語很重視的話,那可能是嚴重的事情——你還能夠製造出哪些實實在在的後果?不要對自己太粗暴或者太刻薄。要自信,但更要堅定。例如,是否會有一個你很希望參加的有趣的活動?讓這活動成為你的習慣(它的養成或者克服)的觸發條件吧。確保這活動不會是與孩子的玩耍之類(那可能傷害到孩子感情),而是某些你真心期待的事,例如一場音樂會,一次沒有孩子在身邊的約會,或一個與朋友共度的夜晚。一旦你能夠看到獎勵到來的跡象,那件事就能幫助你更加聚精會神。要記得你可能會失去什麼。
8、問責制度與支持體系。
建立你的習慣,句號。沒有多餘的藉口。找到一位朋友,一位資助人,或一個支持小組(有專門應對悲傷、沉迷和其它問題的支持小組)。停止那些陰謀破壞你計畫的事,用成功者的故事來激勵自己。無論是面對面,打電話還是上網,都要敢於承擔問責。在上帝與你同在的安靜時刻,默默禱告,禱告時要為自己的決定做出承諾,得到力量。最後,要擁有防止失敗的行動計畫。
9、只要在退出前有一項應急計畫,你就永遠不會退出。
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你需要在與自己建立的協約中做出承諾,並在企圖退出之前開始照應急計畫執行。製作一個聖經經文的列表,並通過閱讀來帶給自己力量吧,到一些私人的地方去閱讀它們(浴室就比較合適)。寫下一些正面的、樂觀的斷言並對著自己慢慢讀出來,直到失敗的恐慌和衝動減輕。若企圖退出的壓力仍然繼續,就寫下一份朋友們的電話清單,在需要時打電話給他們,告訴他們你當前的想法。絕不要將自己的失敗合理化,必要的時候,回到本文再次閱讀,並隨時提醒自己:我可以做得到!
積極的向自己傳遞新的訊息,以便取代舊的。例如,若你正在努力減肥卻感覺自己像要死掉一樣,事實真的如此嗎?你確信自己真的是完全按照醫囑咐計畫執行嗎?如果你遵循了本文第5條,就可以回答“是的”。重新解釋你的饑餓吧,就算你的身體感覺餓,你仍然可以堅持到下一餐的。但想想看你是否僅僅是在情感上覺得饑餓呢:你是否感到生氣,孤獨,或者疲憊?應該想辦法緩解這些情感,而不是用食物來解決問題。
早一些劃清界線,將成功機會最大化。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戒酒的酗酒者,不要允許自己進入酒吧。當你碰到最大的壓力並且發現你已經在酒吧裡面,這就是一個警戒性標誌。它標誌著你已經越過安全線進入了危險區域,但酒癮尚未復發。你可以為自己保留一個危險區域,但要早些意識到它,並應盡力避免進入它。可以將這個區域看作你的最後庇護所,但要保證它不會損害你自己或其他人。(處於危險區域的)你的脾氣會不會失控?你沒有任何理由借此對別人(或自己)發洩。要學會控制危險區域,當你感到自己的怒火開始升騰時,你的危險區域尚處於早期。無論發生什麼,對你的警告永遠是:離開這種處境。立刻就做,按照應急計畫進行,冷靜下來。盡最大努力絕對不要進入危險區域,但可以保留一個。
當你被失敗的念頭誘惑時,數到十,深呼吸,然後按照應急計畫進行。堅持盡可能長時間,至少要留出十分鐘的活動期。如果在十分鐘之後你仍然處在返回過去習慣的邊緣,就再一次開始你的應急計畫。如此重複直到你的誘惑期過去。太多的人聲稱“復發是康復過程的一部分”。這僅僅是他們想一直重頭做起的藉口,這樣下去他們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不過,你也不必因為曾經的失敗而深深譴責自己,那僅僅是因為當時你還不具備相應的工具和解決方案。但現在你可以做到了,這一次只要按照本文所述的十個步驟去做,就會變得完全不同。絕不要認為自己有什麼內在的瑕疵,或者沒有脫胎換骨的能力。你和任何人一樣有能力,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現在就開始做吧,長期堅持做。你需要什麼樣的危險區域和行動計畫?現在就將它們建立起來吧。
10、為你的悲傷時段留出空間。
無論習慣的改變讓你感到多麼愉悅,無論失落感只出現幾分鐘還是一次出現老半天,你發現自己總有需要悲傷的時候。新習慣形成(或舊習慣停止)的前20-30天是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你會為自己的改變感到悲傷。非常悲傷。對於哪些嚴重的癮頭,你可能在戒除一年之後仍然會感到悲傷。你會為很多事情感到悲傷:這習慣讓你付出多少代價,你怎樣因這習慣傷害了自己和別人,你因這習慣失去了哪些東西(這是令自己麻木並進入顧影自憐狀態的最快方式)。這些情況在局外人聽來可能覺得驚奇,但當你在生活中真正做出了相當大改變時,一定會有懷戀舊習慣的時段出現。
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當你失敗的時候,總希望將失敗用歸罪於自己習慣,而不是歸罪於頭腦中某個有問題的想法。難道你的習慣(或某種習慣的缺乏)只是“我相信自己是個失敗者,並且從不努力取得成功”的藉口麼?你是否只是在用習慣讓自己感覺安全?或是使自己與批評絕緣麼?例如,在生意場上,某些人習慣於在任何事情上都責備別人,放棄調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拒絕承擔領導職責,這樣他就可以永遠不面對別人的責難。但這樣就徹底拒絕了成功的機會,因為只有勇往直前並敢於承擔失敗的風險才是創造成功的唯一途徑。
你是不是已經為改變做好準備?今天就開始行動吧。
十三個很勵志的心理暗示
1、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2、情緒定律
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
3、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結果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結果。
4、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5、重複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它們都會在潛意識裡變成事實。
6、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
7、輻射定律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只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
8、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人手,而不只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
9、專精定律
專精定律告訴我們,只有專精在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做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
10、替換定律
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面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
11、慣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持續不斷去加強它,(勵志名言 )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
12、顯現定律
顯現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持續尋找、追問答案的時候,它們最終都必將顯現。
13、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一種需求。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我們的需求。
不能改變自己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文/泉四
這篇文章的標題,脫胎自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沒有在深夜哭泣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但是哭泣人生這一句,僅僅是具備文藝氣質的小清新,也許在感情上擊中了很多人的心,但從現實角度看,深夜哭泣與參透人生沒有必然因果,這句話實則沒有任何意義。更有現實意義、能夠真的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一句話,應該是:
不能改變自己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改變自己非常重要,人無完人,只有持續改變自己,才能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改變自己非常難,身在廬山中的每個個體,要審慎客觀地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能夠在自己身上開山破斧破和立,是身心的血淚洗禮;
也正是因此,能夠改變自己的人,因其愈加優秀,因其決心、魄力和行動力,才能夠相對於變化前的自己,更無限近的趨近于成功。一個連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何談控制自己的人生——正是這個道理。
那麼,如何改變自己?
1、正確認識自己
改變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變、為什麼需要改變。
真實的自己其實要比鏡子裡的難看30%——連外表這麼一種易被辨別的現象、輔以鏡子這樣真實客觀的工具,人仍然會誤判自己的美貌程度,那麼在性格、品質等其他判斷難度遠高於外貌的維度,又並沒有天然說真話的魔鏡在,想要正確認識自己,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鏡子仍然是客觀觀察自己外貌的好工具,所以在其他維度上,也可以為自己找到一面鏡子,從而幫助自己找到不足,尋求提升。具體做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1)主動尋求回饋。
在我之前的工作團隊中,有一種工作習慣,叫做“提出&吸收回饋”。大致的方式是,每次有重要的專案或會議結束後,由另一位成員,對owner進行1對1回饋。回饋的內容,包括觀察到的優點、不足;為什麼覺得這是優點、這是不足;從協力廠商角度,對於不足給予建議。事實證明,這個工作規則非常有效,團隊成員都在持續進步。但是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固定工作規則,很少有人會坐下來對你進行中肯且全面地回饋,因為給予回饋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得罪人的工作。所以,要自己更主動地去尋求回饋,誠懇地找到可能會給自己建議的1-3個人,提出希望對方給予回饋,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認知。
(2)角色扮演。
並不是所有的會議我們自己都是主持人,也並不是所有的項目裡我們都是owner。但是,作為參與者,我們仍然能夠去觀察owner本身。我們可以在內心上演OS戲碼:這裡她做得非常好,值得學習;這裡她做得不是很好,未來我要規避;這裡她是以A方式處理的,而我會以B方式處理,為什麼她採取了A而不是B?如果A方式更好,是她看到了我沒有看到的?想到了我沒有能想到的內容?未來當我要做類似的決定時,如何靈活使用A方式?等等,不一而足。角色扮演需要具有細緻的觀察力和強大的反思自省能力。其好處是,能主動看到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從而改變自己。
(3)察言觀色。
溝通、項目等過程中,觀察其他人的反應:為什麼這裡她皺眉,為什麼那裡他慍怒,為什麼自己興致高昂而對方心不在焉?觀察周圍環境和人的反應,這是一種無聲的回饋。在觀察到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反應後,要思考:為什麼對方的反應如此,我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和改變?
2、接受消化現實
事實上,在認識到別人眼中的更真實的自己之後,並不一定就能夠愉快順暢地進入“改變”階段。當瞭解到自己比預期的醜30%時,隨之而來的,其實是不願相信、逆反、充耳不聞,會因預期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充滿挫敗感、沮喪感,會因此而對自己失望,甚至覺得羞恥,覺得未獲得認可,想要逃離。良藥苦口,難以下嚥一定是人之常情。所以,當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這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對自己有所期待、對未來有所追求的上進的人,並不能更加說明你差勁、你無能。
因此,要給自己留一段時間,反復思量,實現對改變自己的必要性及其帶來的情緒的接受和消化。如果不能接受和消化,那就是諱疾忌醫,固步自封。
在這個過程中,感情上再痛苦,也要在理智上時刻警醒自己:
(1)無論對方看到的自己是否就是真實客觀的自己,當對方產生負面認知時,要麼是自己真的可以做得更好,要麼就是自己讓對方產生了誤解,而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說明自己尚需努力;
(2)不要辯解,辯解只能證明自己心虛,在找藉口,同時也會讓鏡子們認為回饋被反彈,從而不再繼續給予回饋。在心裡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感激所有回饋,甚至批評。回饋是gift,要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消化之後,可能有的一種情況是矯枉過正。有些人在明白“原來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之後,會在失望、沮喪情緒下,滑向“原來我竟然這麼差”的極端。不到90分與只有10分是完全不同的情況,沒必要自暴自棄,妄自菲薄。要知道,能得到回饋,說明在他人心中有一席之地,在他人眼中是可塑之才。
3、採取改變行動
既然知道哪裡不足、有決心和動力改善不足,接下來就是採取行動,真的讓自己發生改變。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分析原因,找到問題。
針對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如果只看到不足這個現象,卻沒有找到背後的原因,那麼計畫一定是不可執行、不可落地的,是一個無用的計畫。例如,溝通效率很低,這其實是一個表現出來的結果或者說現象;進一步分析,溝通效率低背後的原因,是表述無邏輯,無法有條不紊地向別人陳述自己的觀點、羅列依據。問題到了這一步非常明晰,後續如何解決,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2)設定目標,制定計劃。
在明確了問題到底是什麼之後,就是如何解決、解決到什麼程度。仍然舉上文的例子。針對表述無邏輯,目標就是在三個月後,能夠有邏輯地表達觀點。第一個月,進行專業的邏輯訓練,建立邏輯思維;第二個月,在構架的邏輯表達結構下,填充內容,先寫再說;第三個月,溝通中按照之前的訓練,先想再說。隨後逐漸提升運用的熟練程度,實現這一項改變。
(3)定期review,尋求回饋。
在提升邏輯能力的過程中,小到每一次溝通結束、大到一個改變週期結束,都可以主動找到其他人,看看自己的改變是否發揮成效、是否可以讓其他人感知。同時,也可以持續地獲得建議,調整自己的改變策略和節奏。真悟空和假悟空,佛祖一看便知。
(4)相信自己,持之以恆。
人的習慣、性格是經多年沉澱養成的,要使其發生變化,尤其是發生那些會讓自己異常痛苦的變化,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有些量變短期內難以讓人感知,但不代表沒有發生變化。一旦放棄,就是真的沒有變化,前功盡棄;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恆,量變終會引起質變。
在火中燃盡而後生,方為涅盤的鳳凰;在臨死邊界掙扎而破繭,蝶才成蝶。勇敢地改變自己,更好地追求成功。
如果可以的話,把你的誓願張貼在你可以看到的地方。你必須銘記在心的是,對成功的堅定信念是成功的必要因素。5、力求明確:為成功做出計畫。
要達到成功你需要細節。要啟動一個鍛煉計畫,就該定出準確的鍛煉日數和次數。你是否需要購買健身器材或加入一個體操隊?你需要別人幫忙照看孩子麼?預先為整周做計畫,並確保你的鍛煉計畫不要達到損害健康的程度(如果需要可諮詢你的家庭醫生)。要停止吸煙,制定一個詳細的計畫。調查一下你可能會需要的非處方藥品,用internet查找與戒煙相關的支援小組,或查閱相關資料。若需減輕體重,千萬不要選中一個不健康的減肥計畫。某些飲食風潮(feddiets)會花掉你大把的錢,卻把你的新陳代謝搞得亂七八糟。如果你得到短時間內減掉大量體重的承諾,如果事情聽起來太動聽而不像是真的,它很可能就是蒙人的。那種計畫會用掉你的錢,使你迅速減肥,但在快速的減掉幾磅之後,你又會很快的增肥到比原來還厲害的程度。與其那樣,還不如選擇一種健康而平衡的飲食計畫,列出你每週所需的膳食和雜品。現在想想看,對自己全新生活的第一周,你需要考慮哪些具體細節呢?
6、擔負責任。
如果你認為自己應當堅持,就一定會堅持下去。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人,但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本文所述的十個步驟能夠保證你取得成功,但只有你才能保證自己會按這些步驟做下去。無論你為什麼在保持或者避免某個習慣,控制權始終在你自己。為了達到成功,你可能需要在冰箱上貼上一張便簽,提醒自己保持樂觀的正面態度;你也可能需要朋友幫忙,每天早上打電話給你,提醒你按計劃中的細節進行;你甚至需要住院或服藥以保證治療,但選擇權始終在你手上,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生活。和自己達成契約吧,今天你就可以過上不同的生活。
伊萬·彼得洛維奇·巴浦洛夫,一位20世紀九十年代的俄國科學家,曾因著名的"巴浦洛夫的狗"實驗而榮膺諾貝爾獎(nobelprize.org參見維琪百科)。此例常見諸於談話中,用以指代那些只會衝動的做出反應而不肯使用批判思維的人。在實驗中,巴浦洛夫發現小狗在見到食物時會流口水,於是採用多種實驗手段修改了這一反應,包括吹口哨,敲音叉,以及一些特定的視覺刺激等等(非常有趣的是,儘管在傳說中此實驗是用鈴鐺完成,卻沒有實際的證據支持,甚至從未有人在他的實驗室中發現鈴鐺)。當反復的讓小狗在看到食物的同時受聲音刺激之後,小狗就會在僅有聲音刺激的情況下流口水。這個訓練過程在建立了一種反應模式的同時停止了另一種反應模式,而你的肢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相同方式工作的。改變反應條件,你的習慣也會跟著改變。停止你現有的反射動作,便可建立自己的反應機制。你該做的是對自己的行動和反應逐漸變得有所知覺,學會隨機應變而不是僅僅做條件反射。只要選擇伴隨某一事件的後果和獎勵方式,就可以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
7、加強你的行為。
在使用或克制一種習慣時,你會如何獎勵自己?你會為自己的行為設置那些後果?這一過程正是巴浦洛夫的狗反應實驗的條件重建部分。改變自己的獎勵系統。向成功的方向調節自己,你就會取得成功!你是否每天早上起床後就在為生活奔忙?是什麼促使你起床並開始忙碌?你不希望家裡的用電被切斷,你希望居有定所,希望車子裡一直有汽油。為了養成或克服一種習慣,你需要構建同樣的獎勵/後果系統。若希望減肥或戒煙,你可以每一天將原先花在垃圾食品和香煙上的錢存入罐子裡,然後每個星期給自己一次獎勵;也可以啟用一個儲蓄帳號,看著(用於獎勵的)錢不斷增長;還可以拿這些錢買件新衣服,看場電影,或做另外一些有意思(非破壞性)的事情。
除了違背自己的諾言之外——如果你對自己的言語很重視的話,那可能是嚴重的事情——你還能夠製造出哪些實實在在的後果?不要對自己太粗暴或者太刻薄。要自信,但更要堅定。例如,是否會有一個你很希望參加的有趣的活動?讓這活動成為你的習慣(它的養成或者克服)的觸發條件吧。確保這活動不會是與孩子的玩耍之類(那可能傷害到孩子感情),而是某些你真心期待的事,例如一場音樂會,一次沒有孩子在身邊的約會,或一個與朋友共度的夜晚。一旦你能夠看到獎勵到來的跡象,那件事就能幫助你更加聚精會神。要記得你可能會失去什麼。
8、問責制度與支持體系。
建立你的習慣,句號。沒有多餘的藉口。找到一位朋友,一位資助人,或一個支持小組(有專門應對悲傷、沉迷和其它問題的支持小組)。停止那些陰謀破壞你計畫的事,用成功者的故事來激勵自己。無論是面對面,打電話還是上網,都要敢於承擔問責。在上帝與你同在的安靜時刻,默默禱告,禱告時要為自己的決定做出承諾,得到力量。最後,要擁有防止失敗的行動計畫。
9、只要在退出前有一項應急計畫,你就永遠不會退出。
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你需要在與自己建立的協約中做出承諾,並在企圖退出之前開始照應急計畫執行。製作一個聖經經文的列表,並通過閱讀來帶給自己力量吧,到一些私人的地方去閱讀它們(浴室就比較合適)。寫下一些正面的、樂觀的斷言並對著自己慢慢讀出來,直到失敗的恐慌和衝動減輕。若企圖退出的壓力仍然繼續,就寫下一份朋友們的電話清單,在需要時打電話給他們,告訴他們你當前的想法。絕不要將自己的失敗合理化,必要的時候,回到本文再次閱讀,並隨時提醒自己:我可以做得到!
積極的向自己傳遞新的訊息,以便取代舊的。例如,若你正在努力減肥卻感覺自己像要死掉一樣,事實真的如此嗎?你確信自己真的是完全按照醫囑咐計畫執行嗎?如果你遵循了本文第5條,就可以回答“是的”。重新解釋你的饑餓吧,就算你的身體感覺餓,你仍然可以堅持到下一餐的。但想想看你是否僅僅是在情感上覺得饑餓呢:你是否感到生氣,孤獨,或者疲憊?應該想辦法緩解這些情感,而不是用食物來解決問題。
早一些劃清界線,將成功機會最大化。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戒酒的酗酒者,不要允許自己進入酒吧。當你碰到最大的壓力並且發現你已經在酒吧裡面,這就是一個警戒性標誌。它標誌著你已經越過安全線進入了危險區域,但酒癮尚未復發。你可以為自己保留一個危險區域,但要早些意識到它,並應盡力避免進入它。可以將這個區域看作你的最後庇護所,但要保證它不會損害你自己或其他人。(處於危險區域的)你的脾氣會不會失控?你沒有任何理由借此對別人(或自己)發洩。要學會控制危險區域,當你感到自己的怒火開始升騰時,你的危險區域尚處於早期。無論發生什麼,對你的警告永遠是:離開這種處境。立刻就做,按照應急計畫進行,冷靜下來。盡最大努力絕對不要進入危險區域,但可以保留一個。
當你被失敗的念頭誘惑時,數到十,深呼吸,然後按照應急計畫進行。堅持盡可能長時間,至少要留出十分鐘的活動期。如果在十分鐘之後你仍然處在返回過去習慣的邊緣,就再一次開始你的應急計畫。如此重複直到你的誘惑期過去。太多的人聲稱“復發是康復過程的一部分”。這僅僅是他們想一直重頭做起的藉口,這樣下去他們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不過,你也不必因為曾經的失敗而深深譴責自己,那僅僅是因為當時你還不具備相應的工具和解決方案。但現在你可以做到了,這一次只要按照本文所述的十個步驟去做,就會變得完全不同。絕不要認為自己有什麼內在的瑕疵,或者沒有脫胎換骨的能力。你和任何人一樣有能力,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現在就開始做吧,長期堅持做。你需要什麼樣的危險區域和行動計畫?現在就將它們建立起來吧。
10、為你的悲傷時段留出空間。
無論習慣的改變讓你感到多麼愉悅,無論失落感只出現幾分鐘還是一次出現老半天,你發現自己總有需要悲傷的時候。新習慣形成(或舊習慣停止)的前20-30天是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你會為自己的改變感到悲傷。非常悲傷。對於哪些嚴重的癮頭,你可能在戒除一年之後仍然會感到悲傷。你會為很多事情感到悲傷:這習慣讓你付出多少代價,你怎樣因這習慣傷害了自己和別人,你因這習慣失去了哪些東西(這是令自己麻木並進入顧影自憐狀態的最快方式)。這些情況在局外人聽來可能覺得驚奇,但當你在生活中真正做出了相當大改變時,一定會有懷戀舊習慣的時段出現。
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當你失敗的時候,總希望將失敗用歸罪於自己習慣,而不是歸罪於頭腦中某個有問題的想法。難道你的習慣(或某種習慣的缺乏)只是“我相信自己是個失敗者,並且從不努力取得成功”的藉口麼?你是否只是在用習慣讓自己感覺安全?或是使自己與批評絕緣麼?例如,在生意場上,某些人習慣於在任何事情上都責備別人,放棄調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拒絕承擔領導職責,這樣他就可以永遠不面對別人的責難。但這樣就徹底拒絕了成功的機會,因為只有勇往直前並敢於承擔失敗的風險才是創造成功的唯一途徑。
你是不是已經為改變做好準備?今天就開始行動吧。
十三個很勵志的心理暗示
1、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2、情緒定律
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
3、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結果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結果。
4、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5、重複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它們都會在潛意識裡變成事實。
6、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
7、輻射定律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只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
8、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人手,而不只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
9、專精定律
專精定律告訴我們,只有專精在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做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
10、替換定律
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面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
11、慣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持續不斷去加強它,(勵志名言 )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
12、顯現定律
顯現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持續尋找、追問答案的時候,它們最終都必將顯現。
13、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一種需求。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我們的需求。
不能改變自己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文/泉四
這篇文章的標題,脫胎自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沒有在深夜哭泣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但是哭泣人生這一句,僅僅是具備文藝氣質的小清新,也許在感情上擊中了很多人的心,但從現實角度看,深夜哭泣與參透人生沒有必然因果,這句話實則沒有任何意義。更有現實意義、能夠真的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一句話,應該是:
不能改變自己的人,不足以談成功。
改變自己非常重要,人無完人,只有持續改變自己,才能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改變自己非常難,身在廬山中的每個個體,要審慎客觀地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能夠在自己身上開山破斧破和立,是身心的血淚洗禮;
也正是因此,能夠改變自己的人,因其愈加優秀,因其決心、魄力和行動力,才能夠相對於變化前的自己,更無限近的趨近于成功。一個連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何談控制自己的人生——正是這個道理。
那麼,如何改變自己?
1、正確認識自己
改變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變、為什麼需要改變。
真實的自己其實要比鏡子裡的難看30%——連外表這麼一種易被辨別的現象、輔以鏡子這樣真實客觀的工具,人仍然會誤判自己的美貌程度,那麼在性格、品質等其他判斷難度遠高於外貌的維度,又並沒有天然說真話的魔鏡在,想要正確認識自己,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鏡子仍然是客觀觀察自己外貌的好工具,所以在其他維度上,也可以為自己找到一面鏡子,從而幫助自己找到不足,尋求提升。具體做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1)主動尋求回饋。
在我之前的工作團隊中,有一種工作習慣,叫做“提出&吸收回饋”。大致的方式是,每次有重要的專案或會議結束後,由另一位成員,對owner進行1對1回饋。回饋的內容,包括觀察到的優點、不足;為什麼覺得這是優點、這是不足;從協力廠商角度,對於不足給予建議。事實證明,這個工作規則非常有效,團隊成員都在持續進步。但是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固定工作規則,很少有人會坐下來對你進行中肯且全面地回饋,因為給予回饋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得罪人的工作。所以,要自己更主動地去尋求回饋,誠懇地找到可能會給自己建議的1-3個人,提出希望對方給予回饋,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認知。
(2)角色扮演。
並不是所有的會議我們自己都是主持人,也並不是所有的項目裡我們都是owner。但是,作為參與者,我們仍然能夠去觀察owner本身。我們可以在內心上演OS戲碼:這裡她做得非常好,值得學習;這裡她做得不是很好,未來我要規避;這裡她是以A方式處理的,而我會以B方式處理,為什麼她採取了A而不是B?如果A方式更好,是她看到了我沒有看到的?想到了我沒有能想到的內容?未來當我要做類似的決定時,如何靈活使用A方式?等等,不一而足。角色扮演需要具有細緻的觀察力和強大的反思自省能力。其好處是,能主動看到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從而改變自己。
(3)察言觀色。
溝通、項目等過程中,觀察其他人的反應:為什麼這裡她皺眉,為什麼那裡他慍怒,為什麼自己興致高昂而對方心不在焉?觀察周圍環境和人的反應,這是一種無聲的回饋。在觀察到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反應後,要思考:為什麼對方的反應如此,我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和改變?
2、接受消化現實
事實上,在認識到別人眼中的更真實的自己之後,並不一定就能夠愉快順暢地進入“改變”階段。當瞭解到自己比預期的醜30%時,隨之而來的,其實是不願相信、逆反、充耳不聞,會因預期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充滿挫敗感、沮喪感,會因此而對自己失望,甚至覺得羞恥,覺得未獲得認可,想要逃離。良藥苦口,難以下嚥一定是人之常情。所以,當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這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對自己有所期待、對未來有所追求的上進的人,並不能更加說明你差勁、你無能。
因此,要給自己留一段時間,反復思量,實現對改變自己的必要性及其帶來的情緒的接受和消化。如果不能接受和消化,那就是諱疾忌醫,固步自封。
在這個過程中,感情上再痛苦,也要在理智上時刻警醒自己:
(1)無論對方看到的自己是否就是真實客觀的自己,當對方產生負面認知時,要麼是自己真的可以做得更好,要麼就是自己讓對方產生了誤解,而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說明自己尚需努力;
(2)不要辯解,辯解只能證明自己心虛,在找藉口,同時也會讓鏡子們認為回饋被反彈,從而不再繼續給予回饋。在心裡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感激所有回饋,甚至批評。回饋是gift,要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消化之後,可能有的一種情況是矯枉過正。有些人在明白“原來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之後,會在失望、沮喪情緒下,滑向“原來我竟然這麼差”的極端。不到90分與只有10分是完全不同的情況,沒必要自暴自棄,妄自菲薄。要知道,能得到回饋,說明在他人心中有一席之地,在他人眼中是可塑之才。
3、採取改變行動
既然知道哪裡不足、有決心和動力改善不足,接下來就是採取行動,真的讓自己發生改變。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分析原因,找到問題。
針對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如果只看到不足這個現象,卻沒有找到背後的原因,那麼計畫一定是不可執行、不可落地的,是一個無用的計畫。例如,溝通效率很低,這其實是一個表現出來的結果或者說現象;進一步分析,溝通效率低背後的原因,是表述無邏輯,無法有條不紊地向別人陳述自己的觀點、羅列依據。問題到了這一步非常明晰,後續如何解決,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2)設定目標,制定計劃。
在明確了問題到底是什麼之後,就是如何解決、解決到什麼程度。仍然舉上文的例子。針對表述無邏輯,目標就是在三個月後,能夠有邏輯地表達觀點。第一個月,進行專業的邏輯訓練,建立邏輯思維;第二個月,在構架的邏輯表達結構下,填充內容,先寫再說;第三個月,溝通中按照之前的訓練,先想再說。隨後逐漸提升運用的熟練程度,實現這一項改變。
(3)定期review,尋求回饋。
在提升邏輯能力的過程中,小到每一次溝通結束、大到一個改變週期結束,都可以主動找到其他人,看看自己的改變是否發揮成效、是否可以讓其他人感知。同時,也可以持續地獲得建議,調整自己的改變策略和節奏。真悟空和假悟空,佛祖一看便知。
(4)相信自己,持之以恆。
人的習慣、性格是經多年沉澱養成的,要使其發生變化,尤其是發生那些會讓自己異常痛苦的變化,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有些量變短期內難以讓人感知,但不代表沒有發生變化。一旦放棄,就是真的沒有變化,前功盡棄;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恆,量變終會引起質變。
在火中燃盡而後生,方為涅盤的鳳凰;在臨死邊界掙扎而破繭,蝶才成蝶。勇敢地改變自己,更好地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