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在貧窮中掙扎的父親
文/馬德
在貧窮中掙扎的父親。沒錢看病,甚至沒錢買一包鹽,借錢都被人冷冷拒絕,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窮人,所要面對的一切,所要承受的一切。
父親是在他生命的第49個年頭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學。
父親得的是肺氣腫,一說是肺穿孔,到底是什麼病,至死也沒有搞清楚,只說是和肺有關。父親跑了一趟官廳的醫院,沒幾天就回來了。父親說,那個地方,貴巴巴的,咱們住不起。
父親回來後,批發了些青黴素,每天在家裡輸液。開始的時候,是村裡的醫生給他紮液,時間久了,
我一咬牙,手哆嗦著,順著他的血管紮了進去。第一針,紮深了,拔出來,重紮。第二針,紮透了,針尖從血管的旁邊出來,血紅紅的,也跟著滲出來。我滿頭是汗,都急得快哭了。父親用藥棉捂住針眼,說,沒事,沒事。說完後,長長地歎了一聲。
一個人,一個家,無助到了這樣的地步。
父親說,我的這個病,有一萬塊錢就能治好,窮人沒錢,只好拿命扛了。那個時候,家裡為了給父親治病,以及為我上學,已經是債臺高築了,別說是一萬塊錢,就是一塊錢,也不好拿出來。有一次家裡沒鹽了,沒錢去買,只好白水煮菜吃了一頓飯,
但,淚都在心裡。
我小的時候,父親正年輕,是遠近聞名的木匠,三村五裡的人們,多請他去打傢俱或者蓋房。我記得,那時候,父親幹一天的工錢是2塊錢,還有一盒官廳煙。煙,父親捨不得抽,一盒一盒地藏在櫃裡,留待過年的時候抽。2元工錢呢,父親也不急著要,人家什麼時候有了什麼時候給。
我記得,過年的時候,父親常常買很少的炮仗。買鞭炮只買一掛,僅買200響的。我捨不得放,今天拆一個,明天拆兩個。有一次,我忍不住問父親,為什麼不多買點呢。父親回過頭來,眼一睜,憤怒地看著我,說,那是錢啊,劈啪一響,就沒了,你想敗家啊?!
我很怕父親,趕緊一扭頭,灰溜溜地走開。
快上初中的時候,
終於盼到父親回來了。幫父親卸了車,飲了牲口,喂上草料。我心“咚咚咚”直跳,惴惴地問父親,鋼筆買回來沒有。(感恩 )哪料,父親淡淡地說了一句,哦,回來的時候,人家商店都關門了。然後,便旁若無人地做他手頭的事,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在旁邊,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心裡悄悄地罵:誰相信你的話,你是摳門,不願給我買!
正是因為這樣省吃儉用,父親才把我家的房從3間翻蓋成5間。
早年間,
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很晚了,一家人正準備睡覺,一個人“篤篤”地敲門,開門一看,是李老師。李老師是村小學的民辦教師,要參加轉正考試,正在複習。他聽說我回來了,
父親激動得又是一宿未睡。
然而,前路蒼茫,我是經過複習才考上大學的。父親拉著我的手,說,這兩年,你考上不,村裡人風言風語的,說你根本考不上,好多不三不四的話,我聽了很不舒服,但我心裡知道,你能行!說完,一行濁淚從他病得有些瘦削的顴骨上滑下來,洇濕在枕頭裡。我的眼淚,也像斷了線的珠子,劈哩啪啦地跟著落。
父親說完,又含混地唉了一聲。人們都說,人死的時候,是沒淚的,你說,我這是快死的人嗎?父親說完,將頭扭過去,半天沒說一句話。
父親是在將家裡的5間土坯房翻蓋成磚瓦房的時候得病的。
起地基的時候,父親的痰中就帶血絲。問村裡的醫生,醫生說,沒事,可能是毛細血管破裂,並無大礙。一家人都相信了醫生的話,以為真無大礙。然而,不久,父親就不行了,體力嚴重不支,虛弱得連路都走不了,虛汗常常濕透全身。
一輩子沒有坐過火車的父親,因為鬧病,坐了一回火車,但對它,這次旅行,卻是一次痛苦的夢魘。車廂裡,混濁的氣味,以及嗆人的煙味,讓他咳嗽得上氣不接下氣。好容易捱到了官廳,下了車,父親蹲在地上,半天沒起來。
他說,他在車上,好像死了一次。
父親臨終的時候,把帳本拿出來,借了誰家多少錢,是怎麼回事,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我。末了,他說,這些錢,你一定要還了人家,這樣,我就是死了,也心安了。咱人窮志不窮,別讓人家罵咱們!說完,他把帳本給了我,又極為深情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中,包含著失敗、無奈、歉疚、無力回天以及難以言說的痛苦,總之,人生百味,盡在其中。
我知道這帳本背後有多少辛酸與悲苦。記得,父親去世之後,我和一個人借錢埋葬父親,那個人冷冷地說,借給你可以,可是,你拿什麼還我?!在他看來,一個窮人,是會永遠窮下去的。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窮人,所要面對的一切,所要承受的一切。
感恩:因為母愛,我們永遠都是娃
她的心,幾度丟失
十多歲的時候,聽姥姥講過這樣的事:15歲的母親帶著兩歲的小弟弟出去玩,結果弟弟走失了,再也沒有回來。姥姥還告訴我:“你媽弄丟了弟弟,躲在外面兩天不回家,回到家裡幾乎兩個月不說話,大家都以為她變啞巴了……”
想一想,一個15歲的女孩承受了怎樣的心理壓力!在那樣的環境下,年少的孩子可能會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地討好每個人。當她長大後,她才有力量抗議了,便以暴躁的脾氣來反擊曾經讓她壓抑的環境。
在她的心裡,那個走失的小弟弟就是她的第一個兒子吧。命運實在捉弄人,10年之後,她又一次丟失了自己的兒子!
我本應該有個哥哥,那是個早產兒,生於1972年5月,生下的第二天就死了。母親後來的兩胎都是女兒,而且母親身體不好,生下妹妹後就做了結紮。奶奶很生氣,一直和母親彆扭著。
母親從未和我們提及她的“兒子”,我也以為粗心的她不會太在意那個早逝的生命。有一天,供電公司一個小夥子上門收電費,和母親閒聊,說他是1972年5月生的,母親的眼睛一亮:
“1972年5月?真的嗎?”母親對那小夥子特別熱情,還留他在家吃晚飯,弄得小夥子不知所措。
我終於明白,母親一直惦記著她的兒子。可是。有誰讀懂了她的心呢?
工作後,別人給我介紹了程。第一次見到我母親,程就阿姨前阿姨後地叫著,還和母親拉家常,幫母親做飯,母親歡喜得嘴也合不攏,不停地給我灌耳邊風:“這個孩子不錯!”也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不多久,我就和程結婚了。
可是,程這個“兒子”辜負了母親!婚後第四年,他背叛了我,我咽不下這口氣,馬上和他辦了離婚手續。端午節,我帶女兒回老家,母親才知道發生了大事。她呆呆地坐著,滿面的淚水。長這麼大,我從來沒看見母親流過淚。她的心再一次被“兒子”帶走!
她的夢,幾度破碎
那天,母親坐在花壇邊,端詳著一朵小花,唱歌,一個四十來歲的女子遲疑著走過來,叫道:“方老師,是您……”
一聲“方老師”讓我突然憶起母親那亮麗動人的青春:她曾是一名受人仰慕的多才多藝的女教師,一個人既教語文和算術,也帶音樂、美術和體育課。姥姥說,村裡姑娘們要繡花,都是先拿布讓母親畫,母親最愛畫薔薇、菊花和牡丹。
這些都是我10歲以後,陸陸續續聽到的。自我記事起,我只知道母親是紡織廠的女工,經常要上夜班,回到家直喊累,總是給我們兩姐妹訓話。(感恩 )父親說,母親生了我以後,為了照顧家庭,調到了離家近的紡織廠。
高考時,母親堅持讓我填某個師範學院,她說出來的理由是:她的一位同學在該校當副校長,關鍵時刻會幫我。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我故意和她對著幹,將志願表進行廠大塗改。當某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通知書送到我手中時,母親氣得直跺腳,而我卻有一種叛逆者的快感。
我大二那年,母親所在的紡織廠改制,45歲的她下崗辦內退。她感慨:“當年的同事現在還是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呢。”我說:“人家還羡慕您這麼早就退休呢!”
在母親未患病之前,我一直沒有認真去想過母親的內心。她本希望女兒能延續她的夢,但是年少輕狂的我輕易地給了她一擊,直到晚年,她仍然放不下三尺講臺的心結,可是,沒人理會她。現在,在她錯亂的幻影裡,不知是否還有那份執著?
我離婚後,母親擔心外孫女無人照顧,毅然將老家的房子賣掉來了省城。他們攥著一生的積蓄轉悠了半個月後,終於買下了一套80年代修建的小房子。沒有陽臺,母親只好在那狹小的窗臺上種上牽牛花、金銀花等藤蔓型植物,父親卻嫌它招惹蚊蟲,扯掉了。春天,女兒學校發了一包花籽,讓孩子們觀察種子發芽和生長的情況。母親每天都要去看那花盆好幾次。一天上午,我正在上班,母親突然打來電活,很驚喜的語調:“發芽了!一點點乳白色的芽從土裡鑽出來了!”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很不友好:“就這事啊?”母親訕訕地說:“是的,就這事。”
母親所住的社區老人們大都是退休幹部,母親自覺與別人有差距,很少和他們來往。母親最大的愛好就是每天蹲在花壇旁,認真觀察那一株玫瑰、一朵山茶花怎樣經歷一年四季。她的人生經歷了怎樣的春夏秋冬?除了她自己,我們都沒有好好去體會。
她的愛,無處安放
我離婚後,母親非常著急我的個人問題。我並不拒絕新的愛情。也嘗試著結交過一些人。但是我從來不和母親談這方面的事,每次她問起,我都會不耐煩地回一句:“我就是一個人過,怎麼啦?你就別管閒事了!”誰都聽得出,這話裡有無限的怨氣。我對母親的怨源於她對我的冷漠。在我的記憶裡,她從來沒有抱過我、拉過我的手、摸過我的頭,包括青春期的發育,她也從來沒有和我討論過。我在跌跌撞撞中自己摸索著長大,也慢慢形成了冷漠、強硬的性格。
我平時很少去母親家,偶爾去,母親就像過節般高興,做很多菜,忙忙碌碌。每次走的時候,她都會準備很多水果、副食讓我帶上。我開口就是“不!不要!”但最後往往還是會帶上一些東西。
不僅僅是我,家人大都拒絕她。因為母親脾氣壞,愛嘮叨。而且說得又不靠譜,大家就認為她是一個沒什麼主意的老太婆。直到她患病後,我才猛然醒悟:一次次的拒絕帶給她多大的傷害!
雜誌上有一條獲得特等獎的短信:“趁著您還能聽到,讓我多喊幾聲媽媽;趁著您還能微笑,讓我的目光駐留在您的面頰;趁著您依舊愛美,讓我梳理您漸稀的白髮。媽媽,有您在,我才是真正的娃!”
有些事,永遠不可能了,比如,和您回憶青春、回憶夢想、回憶滿院子的薔薇花,您已基本失憶,我的愧疚無法再表達。但是我叫您,您一定能聽到;我握著您的手,和您輕語,您一定能知道那是女兒。有我在,您幻影的世界就不會孤單吧!而倔強多年、堅硬多年的我,也需要在您的陪伴下羽化成一個有著柔軟的心的女人。即使您的手冰涼,您的眼神漠然,我知道,有您在,我才是真正的娃!
心結
文/于月
母親給病重父親換下濕衣服,他突然全身一挺,醫生抱怨母親私自活動。父親的死成了我心裡的烙鐵…
(一)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父親的死。
那天,我和媽媽匆匆趕到碼頭的時候,父親正在地上劇烈地抽搐,周圍圍滿了不相關的人……媽媽臉色慘白,她一把摟過地上的父親,而我驚呆在一邊不知所措。
有醫院的救護車趕過來,然後我和媽媽一起護送著昏迷的父親到了醫院。
醫院的最後診斷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用藥過後,父親的抽搐停了,只是持續40℃以上的高燒,護士們在父親身體的四周佈滿了直接從冰箱裡取出的冰塊降溫。
當體溫下降後,父親的神志有點恢復過來,他不能言語,但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大顆大顆的眼淚往下淌。我沒有見過流淚的父親,所以我的心很慌很疼也很無助。
媽媽在醫生的催促下一直在忙碌,一會兒交錢一會兒領東西一會兒被喊去交代病情……當她能夠停下來的時候,她就坐到父親的旁邊,不停地揩父親臉上滾落的淚水。父親四周的冰塊逐漸被父親的體溫融化了,然後父親的衣服就濕漉漉地貼在父親的身上。媽媽吩咐我到附近的商場去買內衣,然後和我一起動手給父親更換。她說:父親不喜潮,我們不能讓他難受。
然而,換過新內衣的父親突然全身一挺……
醫生們搶救無效後有人就抱怨:“誰叫你們私自給病人換衣服的,這種病症最忌大幅度動作!”
嘈雜的搶救室內,醫生的這句話像塊沉沉的烙鐵從遠處隨意地擲過來,然後落進了我十二歲的心臟。
(二)
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一起過,無數的艱辛酸楚和苦痛。
我和弟弟跟著單薄的母親過,無盡的冷落嘲笑和孤寂。
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棵亂草,在或欺侮或憐惜的目光裡,弟弟忽然長成了亂蓬蓬尖利利的樣子。半大的他像一頭小雄獅,隨時準備著應對各種傷害,包括憐憫。他野馬般的不馴令老師頭疼令母親傷心,在大家一片“壞孩子”的責怪聲中他更加抗拒一切,包括家裡人對他的好。
他常常粗暴地打斷母親不耐煩地沖出家門,他脾氣發作的時候會撕扯我的頭髮會搶走我的課本……
即使如此,我一點也不恨弟弟,我明白他這樣的原因。
我曾經親眼看到他被好多男孩壓在身下掙扎。當我哭喊趕退那幫小子的時候,站起來的弟弟卻狠狠地揩掉嘴角的鮮血沖著我叫嚷:“誰要你用眼淚來救我!你們就知道哭!哭!哭!!”
然後,他恨恨地轉身離去,丟下獨自抽泣的我。
弟弟需要一種堅實的安全,而這,是柔弱的母親所無法給予的。在失去了父親的曠野中,弟弟一定感受到了這無盡的孤單,孤單中他只好插滿尖刺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所以,我不恨弟弟,相反,卻遷怒于被弟弟的蠻橫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著的母親。
在三個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衝突裡,我越發沉默越發喜歡書籍,我下決心要學懂好多好多的知識,我不要成為母親那樣因為無知而葬送了父親生命的女人。
母親只能默默地不停地操勞,不是在地裡就是在家中。我看到了她忙碌裡的重重心事,我看到了她蒼白臉龐下鬱鬱的苦;我常常從讀書的間隙裡望過去,四十歲的母親全身寫滿了傷心疲憊和憔悴……給予她打擊的也許不僅僅是父親的死,也許還有她不聽話的兒子和她不怎麼講話的女兒。
我不忍看也不忍想,我總是躲進被窩裡任淚水在臉上恣意奔流,我知道我是不應該這樣對待母親的,可是十二歲時那嘈雜的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怎麼也揮之不去:父親拽住我的小手不能言語。母親給父親換過衣褲,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如果,沒有母親的輕舉妄動,我們是不是依然活在父親的綠陰裡?這個疑問像夢魘一樣緊緊地盯牢我,使我總是透不過氣來。
(三)
弟弟初中畢業後就到外面學了烤麵包的手藝,然後在集鎮上開了個小小的麵包房。還是桀驁不馴的樣子,還是滿不在乎的神情,只是他後來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在外面讀書,從大學讀到研究生,因為弟弟生活的安頓,我的讀書生涯越發安心自在。
在書本的薰陶下我長大了,知道父親的死不能責怪母親,醫生的那句話也許僅僅是不負責任的推辭——他們應該告訴母親那樣的父親是不能動的,母親是個農村婦女,她不懂醫學,我為什麼要對她有那麼高的要求呢?
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回家。我承認少年時的壓抑已經深深地埋在我心臟裡了,回到家,它們就會從心底下冒出來,衝破我浮在表面的快樂。
那是種我無法說得清道得明的根深蒂固的東西,註定了我回家的旅程裡充滿了憂鬱的陰森。
弟弟為母親裝了電話,所以我經常打電話回家,知道母親很安靜,知道弟弟很忙碌,而我的學業也一直很緊張(這一直是我不歸家的藉口)。
(四)
快畢業那一年的五一節,我還是回家了,學識告訴我,我應該回家,應該陪陪自己不再年輕的母親。
當我突然出現在母親視野裡的時候,母親愣住了,然後她就站在那裡反復擦眼睛,似乎不相信遠處站著的是她的女兒。
她還是醒悟過來了,急急地走出麥地打開那兩扇虛掩的家門。
堂屋家什櫃上,父親依然在靜謐地微笑,和照片上父親的年輕相比,母親的花白頭髮恍若隔世。歲月就這樣不在意地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我有種很沉重的感覺。
我不看父親,也不想父親,我故意用輕鬆的口吻對母親說:“我坐了一天的車,餓死了!”
母親蹲在地上掏櫥櫃深處的備用碗碟——這是家裡來人了才用的碗——上面落滿的灰塵說明母親已經閒置它們很久!想好了不傷心的,但我的鼻子還是忍不住發酸,整整三年了,我沒回一次家,母親就是用那一大一小的兩個碗默默地進行著她簡單的一日三餐,她的日子也如那兩隻疊著的碗,寂靜沉默而又缺乏生氣。那麼,靠這邊的弟弟呢?他也沒回來過嗎?
母親說弟弟很忙,她也偶爾去幫幫忙,弟弟忙起來就很暴躁,有時為了不惹他生氣,母親就趁他出去送貨的時候幫弟的女朋友忙忙。
“媽媽,你縱容他!都有女朋友了,你還這樣遷就他,將來你在媳婦面前怎麼做人?”
母親深深地歎了口氣:“我知道他的脾氣,為娘的怎會計較他,要不是你爸走得早,你弟又怎會變得這樣……”母親盯著灶膛裡的火:“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老想起你爸臨走前的情景……他抓我的手摸他濕漉漉的身子……我不應該聽他話的,我不應該替他換衣服……”母親狠狠地抹著眼睛,可是淚水還是一個勁兒地滾下來,我想起十八年前那揪心的一句怨言——這句怨言讓母親沉沉地背負了十八年!為了這,她一直在我們姐弟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我的爺爺、奶奶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親戚們面前低頭做人……可是母親,我的善良厚道的母親,她不知道這不是她的錯,她不知道要怪也只能怪不負責任的醫生!
我情不自禁地抱住傷心的母親,十八年來我第一次離母親這麼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苦的,我一直馱著那個沉重的心結在苦讀,通過讀書找到了打開心結的鑰匙,而我的母親呢?(感恩 )沒有書本告訴她她沒罪,也沒有人告訴她應該去責怪誰……於是,她把那個負疚背在自己身上,整整十八年……
(五)
我用我所有的知識勸解母親,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懂,但我希望她心中的那塊死結能打開一些,哪怕僅僅是被我理順了一點兒也好。
我還決定拿出姐姐的身份跟弟弟做一次長談,他還不知道母親心中的負疚,我要告訴他母親這麼多年來承擔著不應承擔的重壓,我們不懂事的抗拒只會讓母親的負疚感越來越重……
所以,弟弟,請你別再對母親蠻橫無理!
他說,他在車上,好像死了一次。
父親臨終的時候,把帳本拿出來,借了誰家多少錢,是怎麼回事,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我。末了,他說,這些錢,你一定要還了人家,這樣,我就是死了,也心安了。咱人窮志不窮,別讓人家罵咱們!說完,他把帳本給了我,又極為深情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中,包含著失敗、無奈、歉疚、無力回天以及難以言說的痛苦,總之,人生百味,盡在其中。
我知道這帳本背後有多少辛酸與悲苦。記得,父親去世之後,我和一個人借錢埋葬父親,那個人冷冷地說,借給你可以,可是,你拿什麼還我?!在他看來,一個窮人,是會永遠窮下去的。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窮人,所要面對的一切,所要承受的一切。
感恩:因為母愛,我們永遠都是娃
她的心,幾度丟失
十多歲的時候,聽姥姥講過這樣的事:15歲的母親帶著兩歲的小弟弟出去玩,結果弟弟走失了,再也沒有回來。姥姥還告訴我:“你媽弄丟了弟弟,躲在外面兩天不回家,回到家裡幾乎兩個月不說話,大家都以為她變啞巴了……”
想一想,一個15歲的女孩承受了怎樣的心理壓力!在那樣的環境下,年少的孩子可能會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地討好每個人。當她長大後,她才有力量抗議了,便以暴躁的脾氣來反擊曾經讓她壓抑的環境。
在她的心裡,那個走失的小弟弟就是她的第一個兒子吧。命運實在捉弄人,10年之後,她又一次丟失了自己的兒子!
我本應該有個哥哥,那是個早產兒,生於1972年5月,生下的第二天就死了。母親後來的兩胎都是女兒,而且母親身體不好,生下妹妹後就做了結紮。奶奶很生氣,一直和母親彆扭著。
母親從未和我們提及她的“兒子”,我也以為粗心的她不會太在意那個早逝的生命。有一天,供電公司一個小夥子上門收電費,和母親閒聊,說他是1972年5月生的,母親的眼睛一亮:
“1972年5月?真的嗎?”母親對那小夥子特別熱情,還留他在家吃晚飯,弄得小夥子不知所措。
我終於明白,母親一直惦記著她的兒子。可是。有誰讀懂了她的心呢?
工作後,別人給我介紹了程。第一次見到我母親,程就阿姨前阿姨後地叫著,還和母親拉家常,幫母親做飯,母親歡喜得嘴也合不攏,不停地給我灌耳邊風:“這個孩子不錯!”也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不多久,我就和程結婚了。
可是,程這個“兒子”辜負了母親!婚後第四年,他背叛了我,我咽不下這口氣,馬上和他辦了離婚手續。端午節,我帶女兒回老家,母親才知道發生了大事。她呆呆地坐著,滿面的淚水。長這麼大,我從來沒看見母親流過淚。她的心再一次被“兒子”帶走!
她的夢,幾度破碎
那天,母親坐在花壇邊,端詳著一朵小花,唱歌,一個四十來歲的女子遲疑著走過來,叫道:“方老師,是您……”
一聲“方老師”讓我突然憶起母親那亮麗動人的青春:她曾是一名受人仰慕的多才多藝的女教師,一個人既教語文和算術,也帶音樂、美術和體育課。姥姥說,村裡姑娘們要繡花,都是先拿布讓母親畫,母親最愛畫薔薇、菊花和牡丹。
這些都是我10歲以後,陸陸續續聽到的。自我記事起,我只知道母親是紡織廠的女工,經常要上夜班,回到家直喊累,總是給我們兩姐妹訓話。(感恩 )父親說,母親生了我以後,為了照顧家庭,調到了離家近的紡織廠。
高考時,母親堅持讓我填某個師範學院,她說出來的理由是:她的一位同學在該校當副校長,關鍵時刻會幫我。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我故意和她對著幹,將志願表進行廠大塗改。當某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通知書送到我手中時,母親氣得直跺腳,而我卻有一種叛逆者的快感。
我大二那年,母親所在的紡織廠改制,45歲的她下崗辦內退。她感慨:“當年的同事現在還是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呢。”我說:“人家還羡慕您這麼早就退休呢!”
在母親未患病之前,我一直沒有認真去想過母親的內心。她本希望女兒能延續她的夢,但是年少輕狂的我輕易地給了她一擊,直到晚年,她仍然放不下三尺講臺的心結,可是,沒人理會她。現在,在她錯亂的幻影裡,不知是否還有那份執著?
我離婚後,母親擔心外孫女無人照顧,毅然將老家的房子賣掉來了省城。他們攥著一生的積蓄轉悠了半個月後,終於買下了一套80年代修建的小房子。沒有陽臺,母親只好在那狹小的窗臺上種上牽牛花、金銀花等藤蔓型植物,父親卻嫌它招惹蚊蟲,扯掉了。春天,女兒學校發了一包花籽,讓孩子們觀察種子發芽和生長的情況。母親每天都要去看那花盆好幾次。一天上午,我正在上班,母親突然打來電活,很驚喜的語調:“發芽了!一點點乳白色的芽從土裡鑽出來了!”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很不友好:“就這事啊?”母親訕訕地說:“是的,就這事。”
母親所住的社區老人們大都是退休幹部,母親自覺與別人有差距,很少和他們來往。母親最大的愛好就是每天蹲在花壇旁,認真觀察那一株玫瑰、一朵山茶花怎樣經歷一年四季。她的人生經歷了怎樣的春夏秋冬?除了她自己,我們都沒有好好去體會。
她的愛,無處安放
我離婚後,母親非常著急我的個人問題。我並不拒絕新的愛情。也嘗試著結交過一些人。但是我從來不和母親談這方面的事,每次她問起,我都會不耐煩地回一句:“我就是一個人過,怎麼啦?你就別管閒事了!”誰都聽得出,這話裡有無限的怨氣。我對母親的怨源於她對我的冷漠。在我的記憶裡,她從來沒有抱過我、拉過我的手、摸過我的頭,包括青春期的發育,她也從來沒有和我討論過。我在跌跌撞撞中自己摸索著長大,也慢慢形成了冷漠、強硬的性格。
我平時很少去母親家,偶爾去,母親就像過節般高興,做很多菜,忙忙碌碌。每次走的時候,她都會準備很多水果、副食讓我帶上。我開口就是“不!不要!”但最後往往還是會帶上一些東西。
不僅僅是我,家人大都拒絕她。因為母親脾氣壞,愛嘮叨。而且說得又不靠譜,大家就認為她是一個沒什麼主意的老太婆。直到她患病後,我才猛然醒悟:一次次的拒絕帶給她多大的傷害!
雜誌上有一條獲得特等獎的短信:“趁著您還能聽到,讓我多喊幾聲媽媽;趁著您還能微笑,讓我的目光駐留在您的面頰;趁著您依舊愛美,讓我梳理您漸稀的白髮。媽媽,有您在,我才是真正的娃!”
有些事,永遠不可能了,比如,和您回憶青春、回憶夢想、回憶滿院子的薔薇花,您已基本失憶,我的愧疚無法再表達。但是我叫您,您一定能聽到;我握著您的手,和您輕語,您一定能知道那是女兒。有我在,您幻影的世界就不會孤單吧!而倔強多年、堅硬多年的我,也需要在您的陪伴下羽化成一個有著柔軟的心的女人。即使您的手冰涼,您的眼神漠然,我知道,有您在,我才是真正的娃!
心結
文/于月
母親給病重父親換下濕衣服,他突然全身一挺,醫生抱怨母親私自活動。父親的死成了我心裡的烙鐵…
(一)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父親的死。
那天,我和媽媽匆匆趕到碼頭的時候,父親正在地上劇烈地抽搐,周圍圍滿了不相關的人……媽媽臉色慘白,她一把摟過地上的父親,而我驚呆在一邊不知所措。
有醫院的救護車趕過來,然後我和媽媽一起護送著昏迷的父親到了醫院。
醫院的最後診斷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用藥過後,父親的抽搐停了,只是持續40℃以上的高燒,護士們在父親身體的四周佈滿了直接從冰箱裡取出的冰塊降溫。
當體溫下降後,父親的神志有點恢復過來,他不能言語,但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大顆大顆的眼淚往下淌。我沒有見過流淚的父親,所以我的心很慌很疼也很無助。
媽媽在醫生的催促下一直在忙碌,一會兒交錢一會兒領東西一會兒被喊去交代病情……當她能夠停下來的時候,她就坐到父親的旁邊,不停地揩父親臉上滾落的淚水。父親四周的冰塊逐漸被父親的體溫融化了,然後父親的衣服就濕漉漉地貼在父親的身上。媽媽吩咐我到附近的商場去買內衣,然後和我一起動手給父親更換。她說:父親不喜潮,我們不能讓他難受。
然而,換過新內衣的父親突然全身一挺……
醫生們搶救無效後有人就抱怨:“誰叫你們私自給病人換衣服的,這種病症最忌大幅度動作!”
嘈雜的搶救室內,醫生的這句話像塊沉沉的烙鐵從遠處隨意地擲過來,然後落進了我十二歲的心臟。
(二)
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一起過,無數的艱辛酸楚和苦痛。
我和弟弟跟著單薄的母親過,無盡的冷落嘲笑和孤寂。
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棵亂草,在或欺侮或憐惜的目光裡,弟弟忽然長成了亂蓬蓬尖利利的樣子。半大的他像一頭小雄獅,隨時準備著應對各種傷害,包括憐憫。他野馬般的不馴令老師頭疼令母親傷心,在大家一片“壞孩子”的責怪聲中他更加抗拒一切,包括家裡人對他的好。
他常常粗暴地打斷母親不耐煩地沖出家門,他脾氣發作的時候會撕扯我的頭髮會搶走我的課本……
即使如此,我一點也不恨弟弟,我明白他這樣的原因。
我曾經親眼看到他被好多男孩壓在身下掙扎。當我哭喊趕退那幫小子的時候,站起來的弟弟卻狠狠地揩掉嘴角的鮮血沖著我叫嚷:“誰要你用眼淚來救我!你們就知道哭!哭!哭!!”
然後,他恨恨地轉身離去,丟下獨自抽泣的我。
弟弟需要一種堅實的安全,而這,是柔弱的母親所無法給予的。在失去了父親的曠野中,弟弟一定感受到了這無盡的孤單,孤單中他只好插滿尖刺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所以,我不恨弟弟,相反,卻遷怒于被弟弟的蠻橫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著的母親。
在三個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衝突裡,我越發沉默越發喜歡書籍,我下決心要學懂好多好多的知識,我不要成為母親那樣因為無知而葬送了父親生命的女人。
母親只能默默地不停地操勞,不是在地裡就是在家中。我看到了她忙碌裡的重重心事,我看到了她蒼白臉龐下鬱鬱的苦;我常常從讀書的間隙裡望過去,四十歲的母親全身寫滿了傷心疲憊和憔悴……給予她打擊的也許不僅僅是父親的死,也許還有她不聽話的兒子和她不怎麼講話的女兒。
我不忍看也不忍想,我總是躲進被窩裡任淚水在臉上恣意奔流,我知道我是不應該這樣對待母親的,可是十二歲時那嘈雜的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怎麼也揮之不去:父親拽住我的小手不能言語。母親給父親換過衣褲,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如果,沒有母親的輕舉妄動,我們是不是依然活在父親的綠陰裡?這個疑問像夢魘一樣緊緊地盯牢我,使我總是透不過氣來。
(三)
弟弟初中畢業後就到外面學了烤麵包的手藝,然後在集鎮上開了個小小的麵包房。還是桀驁不馴的樣子,還是滿不在乎的神情,只是他後來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在外面讀書,從大學讀到研究生,因為弟弟生活的安頓,我的讀書生涯越發安心自在。
在書本的薰陶下我長大了,知道父親的死不能責怪母親,醫生的那句話也許僅僅是不負責任的推辭——他們應該告訴母親那樣的父親是不能動的,母親是個農村婦女,她不懂醫學,我為什麼要對她有那麼高的要求呢?
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回家。我承認少年時的壓抑已經深深地埋在我心臟裡了,回到家,它們就會從心底下冒出來,衝破我浮在表面的快樂。
那是種我無法說得清道得明的根深蒂固的東西,註定了我回家的旅程裡充滿了憂鬱的陰森。
弟弟為母親裝了電話,所以我經常打電話回家,知道母親很安靜,知道弟弟很忙碌,而我的學業也一直很緊張(這一直是我不歸家的藉口)。
(四)
快畢業那一年的五一節,我還是回家了,學識告訴我,我應該回家,應該陪陪自己不再年輕的母親。
當我突然出現在母親視野裡的時候,母親愣住了,然後她就站在那裡反復擦眼睛,似乎不相信遠處站著的是她的女兒。
她還是醒悟過來了,急急地走出麥地打開那兩扇虛掩的家門。
堂屋家什櫃上,父親依然在靜謐地微笑,和照片上父親的年輕相比,母親的花白頭髮恍若隔世。歲月就這樣不在意地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我有種很沉重的感覺。
我不看父親,也不想父親,我故意用輕鬆的口吻對母親說:“我坐了一天的車,餓死了!”
母親蹲在地上掏櫥櫃深處的備用碗碟——這是家裡來人了才用的碗——上面落滿的灰塵說明母親已經閒置它們很久!想好了不傷心的,但我的鼻子還是忍不住發酸,整整三年了,我沒回一次家,母親就是用那一大一小的兩個碗默默地進行著她簡單的一日三餐,她的日子也如那兩隻疊著的碗,寂靜沉默而又缺乏生氣。那麼,靠這邊的弟弟呢?他也沒回來過嗎?
母親說弟弟很忙,她也偶爾去幫幫忙,弟弟忙起來就很暴躁,有時為了不惹他生氣,母親就趁他出去送貨的時候幫弟的女朋友忙忙。
“媽媽,你縱容他!都有女朋友了,你還這樣遷就他,將來你在媳婦面前怎麼做人?”
母親深深地歎了口氣:“我知道他的脾氣,為娘的怎會計較他,要不是你爸走得早,你弟又怎會變得這樣……”母親盯著灶膛裡的火:“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老想起你爸臨走前的情景……他抓我的手摸他濕漉漉的身子……我不應該聽他話的,我不應該替他換衣服……”母親狠狠地抹著眼睛,可是淚水還是一個勁兒地滾下來,我想起十八年前那揪心的一句怨言——這句怨言讓母親沉沉地背負了十八年!為了這,她一直在我們姐弟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我的爺爺、奶奶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親戚們面前低頭做人……可是母親,我的善良厚道的母親,她不知道這不是她的錯,她不知道要怪也只能怪不負責任的醫生!
我情不自禁地抱住傷心的母親,十八年來我第一次離母親這麼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苦的,我一直馱著那個沉重的心結在苦讀,通過讀書找到了打開心結的鑰匙,而我的母親呢?(感恩 )沒有書本告訴她她沒罪,也沒有人告訴她應該去責怪誰……於是,她把那個負疚背在自己身上,整整十八年……
(五)
我用我所有的知識勸解母親,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懂,但我希望她心中的那塊死結能打開一些,哪怕僅僅是被我理順了一點兒也好。
我還決定拿出姐姐的身份跟弟弟做一次長談,他還不知道母親心中的負疚,我要告訴他母親這麼多年來承擔著不應承擔的重壓,我們不懂事的抗拒只會讓母親的負疚感越來越重……
所以,弟弟,請你別再對母親蠻橫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