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寒假中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
你好!週末因為清掃房間沒有去看望你,這兩天處理完節前事務後忍不住給你寫下這封信,希望你閒暇之餘能夠閱讀。
1月31日你們已經進行完期末考試,考試結果如何目前尚不得知,但從31日晚與你通電話過程中初步獲悉,考試基本上屬正常發揮,各科都存在審題不清的問題。你是知道的,爸媽並不特別看重你平時的考試成績與排名,更多的是提醒你做好考後的反思與總結,但今天破個例,爸爸想對你談談自己對考試的一些看法。
爸媽認為,考試只是對前一階段所學知識的檢驗,
根據31日晚上你的電話描述,這次期末考出現問題最多是審題不清,而審題不清又集中出現在一些簡單易做題型上,究其因,這與你輕視和大意有關。爸爸在考前曾對你講過,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對會做之題一定要慢做穩做,不要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個別難題上,確保會做之題不丟分,現在看來,你還是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無論是平時考試還是高考,大約80%都屬於送分題,而只有不足20%屬難題,因此,如何把握好這80%,確實值得你重視,爸媽建議你,無論難題易題,一定要在戰術上高度重視,讀題要仔細、審題要謹慎、答題要留神,會做之題一定要慢做穩做,難題怪題一定要穩定情緒,不慌亂不緊張,
因為長期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很大,所以爸媽一直不贊成你開夜車,平時提醒你最多的就是晚上早點休息。爸媽希望你能調整好生物鐘,將興奮點集中到白天課堂上,高效學習。(勵志一生 )雖然現在已是假期,但爸媽仍然要提醒你,晚上儘量在12點前上床,早上8點前必須起床,堅持午休不超過半小時(可要求阿姨到點提醒),如果感覺睡眠不足,可以在吃完晚飯後立即上床休息,儘量不要在白天睡大覺,這樣要求的目的就是希望你早早調整好生物鐘,將興奮點調整到白天,切記切記。
爸媽對你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是希望你不要在一些無謂的細節上產生遺憾,
好,就此,希望你永遠健康快樂!
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
2010年2月3日
父母的惠贈
今天是我的生日,臘月二十。接到的第一個電話是母親打來的。
走了這麼長的人生路,最關心最疼愛我的,仍然是母親。
母親是非常守舊的傳統女人,但她在家庭生活中又是非常民主平和的人。她終生信奉佛教,從沒傷害過任何一個人,善良到只要在家門口見到一個要飯的就要請進屋門,贈衣贈物,像待貴客一樣招待人家吃喝。毫無設防之心,一直到現在。
她愛我的父親,愛到從沒讓他洗過一次碗,從沒讓他穿過一次髒衣服,從沒讓他吃過一次冷飯。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她幾乎日日給我的父親做小灶吃,
我的母親還非常非常的樂觀勤奮,在我的記憶裡,從未見過她有過低落和頹廢的情緒出現,那時候,即使是一個鐵火爐,也被母親擦得放出光亮。過年過節不許我們說半句喪氣灰心話。(勵志一生 )小時候家裡的日子不寬裕,但聰明能幹節儉的母親非常會打點生活,即使是再困難也要拿出錢來給孩子們每人做一身新衣服,稱幾斤白麵,殺一口自己餵養起來的並不肥壯的豬。
所以在許多同齡人談論挨餓滋味的時候,我卻一點都尋找不到這樣的記憶。我所有的記憶都是別人拿著口袋到我家去借米借面和母親資助別人的鏡頭。
而現在母親把她的這份過日子的聰慧傳遞給了我們,
所以我永遠感激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母親,她不僅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把她生活的智慧傳遞給了我。
父親也給予我很多很多,比如樂觀和堅強的精神,寬容大度的處事態度。
越到春節,父親的影子就越清晰。
我的父親一生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疼吃疼穿,但他對春節所貼掛的東西頗為講究,很捨得花費。在臘月的最後一個集市上,他總是從街西跑到街東,選那刻得最豔最藝術最美觀的紅紅綠綠蘭蘭的紙掛聯,買最紅最厚質地最好的大紅紙。然後高高興興地回家,很莊重地鋪開,認認真真地寫。
這些聯子父親總是在年三十的上午才貼到牆上的,抹上漿糊以後,父親便把它遞給哥哥,自己站在遠處左右地觀察,直到端端正正的才行。
吃了年三十的下午飯,母親便翻箱倒櫃地給孩子們找衣服,自己也穿一件大紅的襖子,父親便刮鬍子,一家人都喜滋滋樂融融的。
父母的這種樂觀的精神現在想來那才真格的叫窮樂觀呢,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迷惑著我,不知他們的那種精神從何而來,是從那種貧窮困苦的生活中而來嗎?還是他們天生就具有那種不屈不撓的品性?
在今天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裡,在許許多多的穿金戴銀卻愁眉不展的人群中,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命品質的高低,活得幸福與困苦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勵志一生 )只要他擁有一顆樂觀而積極的心,他就能得到一份快樂而充實的生活,無論富貴與貧窮。
這也是父母給予我的。
因得了父母這一份寶貴的惠贈,我們兄妹幾人都壯壯實實樂樂觀觀地成長起來,對生活對生命對家庭都有極強的責任感和永不枯竭的愛心,從不曾被困難和挫折嚇倒過。
一九九三年農曆十月,父親病逝對母親的打擊很大,她一下子從一個健康樂觀的人變成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頭髮白了很多,但她卻拒絕了兒女們善意的勸慰和邀請,仍然堅持自己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願意給任何一個人增加麻煩。
這就是孕育了我的父母,我的堅強的,良善的樂觀的父母,從未被困難和痛苦所壓垮的父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感恩勵志:馬加爵的懺悔] [感恩勵志:父親我拿什麼還您]
心結
文/于月
母親給病重父親換下濕衣服,他突然全身一挺,醫生抱怨母親私自活動。父親的死成了我心裡的烙鐵…
(一)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父親的死。
那天,我和媽媽匆匆趕到碼頭的時候,父親正在地上劇烈地抽搐,周圍圍滿了不相關的人……媽媽臉色慘白,她一把摟過地上的父親,而我驚呆在一邊不知所措。
有醫院的救護車趕過來,然後我和媽媽一起護送著昏迷的父親到了醫院。
醫院的最後診斷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用藥過後,父親的抽搐停了,只是持續40℃以上的高燒,護士們在父親身體的四周佈滿了直接從冰箱裡取出的冰塊降溫。
當體溫下降後,父親的神志有點恢復過來,他不能言語,但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大顆大顆的眼淚往下淌。我沒有見過流淚的父親,所以我的心很慌很疼也很無助。
媽媽在醫生的催促下一直在忙碌,一會兒交錢一會兒領東西一會兒被喊去交代病情……當她能夠停下來的時候,她就坐到父親的旁邊,不停地揩父親臉上滾落的淚水。父親四周的冰塊逐漸被父親的體溫融化了,然後父親的衣服就濕漉漉地貼在父親的身上。媽媽吩咐我到附近的商場去買內衣,然後和我一起動手給父親更換。她說:父親不喜潮,我們不能讓他難受。
然而,換過新內衣的父親突然全身一挺……
醫生們搶救無效後有人就抱怨:“誰叫你們私自給病人換衣服的,這種病症最忌大幅度動作!”
嘈雜的搶救室內,醫生的這句話像塊沉沉的烙鐵從遠處隨意地擲過來,然後落進了我十二歲的心臟。
(二)
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一起過,無數的艱辛酸楚和苦痛。
我和弟弟跟著單薄的母親過,無盡的冷落嘲笑和孤寂。
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棵亂草,在或欺侮或憐惜的目光裡,弟弟忽然長成了亂蓬蓬尖利利的樣子。半大的他像一頭小雄獅,隨時準備著應對各種傷害,包括憐憫。他野馬般的不馴令老師頭疼令母親傷心,在大家一片“壞孩子”的責怪聲中他更加抗拒一切,包括家裡人對他的好。
他常常粗暴地打斷母親不耐煩地沖出家門,他脾氣發作的時候會撕扯我的頭髮會搶走我的課本……
即使如此,我一點也不恨弟弟,我明白他這樣的原因。
我曾經親眼看到他被好多男孩壓在身下掙扎。當我哭喊趕退那幫小子的時候,站起來的弟弟卻狠狠地揩掉嘴角的鮮血沖著我叫嚷:“誰要你用眼淚來救我!你們就知道哭!哭!哭!!”
然後,他恨恨地轉身離去,丟下獨自抽泣的我。
弟弟需要一種堅實的安全,而這,是柔弱的母親所無法給予的。在失去了父親的曠野中,弟弟一定感受到了這無盡的孤單,孤單中他只好插滿尖刺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所以,我不恨弟弟,相反,卻遷怒于被弟弟的蠻橫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著的母親。
在三個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衝突裡,我越發沉默越發喜歡書籍,我下決心要學懂好多好多的知識,我不要成為母親那樣因為無知而葬送了父親生命的女人。
母親只能默默地不停地操勞,不是在地裡就是在家中。我看到了她忙碌裡的重重心事,我看到了她蒼白臉龐下鬱鬱的苦;我常常從讀書的間隙裡望過去,四十歲的母親全身寫滿了傷心疲憊和憔悴……給予她打擊的也許不僅僅是父親的死,也許還有她不聽話的兒子和她不怎麼講話的女兒。
我不忍看也不忍想,我總是躲進被窩裡任淚水在臉上恣意奔流,我知道我是不應該這樣對待母親的,可是十二歲時那嘈雜的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怎麼也揮之不去:父親拽住我的小手不能言語。母親給父親換過衣褲,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如果,沒有母親的輕舉妄動,我們是不是依然活在父親的綠陰裡?這個疑問像夢魘一樣緊緊地盯牢我,使我總是透不過氣來。
(三)
弟弟初中畢業後就到外面學了烤麵包的手藝,然後在集鎮上開了個小小的麵包房。還是桀驁不馴的樣子,還是滿不在乎的神情,只是他後來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在外面讀書,從大學讀到研究生,因為弟弟生活的安頓,我的讀書生涯越發安心自在。
在書本的薰陶下我長大了,知道父親的死不能責怪母親,醫生的那句話也許僅僅是不負責任的推辭——他們應該告訴母親那樣的父親是不能動的,母親是個農村婦女,她不懂醫學,我為什麼要對她有那麼高的要求呢?
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回家。我承認少年時的壓抑已經深深地埋在我心臟裡了,回到家,它們就會從心底下冒出來,衝破我浮在表面的快樂。
那是種我無法說得清道得明的根深蒂固的東西,註定了我回家的旅程裡充滿了憂鬱的陰森。
弟弟為母親裝了電話,所以我經常打電話回家,知道母親很安靜,知道弟弟很忙碌,而我的學業也一直很緊張(這一直是我不歸家的藉口)。
(四)
快畢業那一年的五一節,我還是回家了,學識告訴我,我應該回家,應該陪陪自己不再年輕的母親。
當我突然出現在母親視野裡的時候,母親愣住了,然後她就站在那裡反復擦眼睛,似乎不相信遠處站著的是她的女兒。
她還是醒悟過來了,急急地走出麥地打開那兩扇虛掩的家門。
堂屋家什櫃上,父親依然在靜謐地微笑,和照片上父親的年輕相比,母親的花白頭髮恍若隔世。歲月就這樣不在意地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我有種很沉重的感覺。
我不看父親,也不想父親,我故意用輕鬆的口吻對母親說:“我坐了一天的車,餓死了!”
母親蹲在地上掏櫥櫃深處的備用碗碟——這是家裡來人了才用的碗——上面落滿的灰塵說明母親已經閒置它們很久!想好了不傷心的,但我的鼻子還是忍不住發酸,整整三年了,我沒回一次家,母親就是用那一大一小的兩個碗默默地進行著她簡單的一日三餐,她的日子也如那兩隻疊著的碗,寂靜沉默而又缺乏生氣。那麼,靠這邊的弟弟呢?他也沒回來過嗎?
母親說弟弟很忙,她也偶爾去幫幫忙,弟弟忙起來就很暴躁,有時為了不惹他生氣,母親就趁他出去送貨的時候幫弟的女朋友忙忙。
“媽媽,你縱容他!都有女朋友了,你還這樣遷就他,將來你在媳婦面前怎麼做人?”
母親深深地歎了口氣:“我知道他的脾氣,為娘的怎會計較他,要不是你爸走得早,你弟又怎會變得這樣……”母親盯著灶膛裡的火:“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老想起你爸臨走前的情景……他抓我的手摸他濕漉漉的身子……我不應該聽他話的,我不應該替他換衣服……”母親狠狠地抹著眼睛,可是淚水還是一個勁兒地滾下來,我想起十八年前那揪心的一句怨言——這句怨言讓母親沉沉地背負了十八年!為了這,她一直在我們姐弟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我的爺爺、奶奶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親戚們面前低頭做人……可是母親,我的善良厚道的母親,她不知道這不是她的錯,她不知道要怪也只能怪不負責任的醫生!
我情不自禁地抱住傷心的母親,十八年來我第一次離母親這麼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苦的,我一直馱著那個沉重的心結在苦讀,通過讀書找到了打開心結的鑰匙,而我的母親呢?(感恩 )沒有書本告訴她她沒罪,也沒有人告訴她應該去責怪誰……於是,她把那個負疚背在自己身上,整整十八年……
(五)
我用我所有的知識勸解母親,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懂,但我希望她心中的那塊死結能打開一些,哪怕僅僅是被我理順了一點兒也好。
我還決定拿出姐姐的身份跟弟弟做一次長談,他還不知道母親心中的負疚,我要告訴他母親這麼多年來承擔著不應承擔的重壓,我們不懂事的抗拒只會讓母親的負疚感越來越重……
所以,弟弟,請你別再對母親蠻橫無理!
這些聯子父親總是在年三十的上午才貼到牆上的,抹上漿糊以後,父親便把它遞給哥哥,自己站在遠處左右地觀察,直到端端正正的才行。
吃了年三十的下午飯,母親便翻箱倒櫃地給孩子們找衣服,自己也穿一件大紅的襖子,父親便刮鬍子,一家人都喜滋滋樂融融的。
父母的這種樂觀的精神現在想來那才真格的叫窮樂觀呢,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迷惑著我,不知他們的那種精神從何而來,是從那種貧窮困苦的生活中而來嗎?還是他們天生就具有那種不屈不撓的品性?
在今天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裡,在許許多多的穿金戴銀卻愁眉不展的人群中,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命品質的高低,活得幸福與困苦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勵志一生 )只要他擁有一顆樂觀而積極的心,他就能得到一份快樂而充實的生活,無論富貴與貧窮。
這也是父母給予我的。
因得了父母這一份寶貴的惠贈,我們兄妹幾人都壯壯實實樂樂觀觀地成長起來,對生活對生命對家庭都有極強的責任感和永不枯竭的愛心,從不曾被困難和挫折嚇倒過。
一九九三年農曆十月,父親病逝對母親的打擊很大,她一下子從一個健康樂觀的人變成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頭髮白了很多,但她卻拒絕了兒女們善意的勸慰和邀請,仍然堅持自己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願意給任何一個人增加麻煩。
這就是孕育了我的父母,我的堅強的,良善的樂觀的父母,從未被困難和痛苦所壓垮的父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感恩勵志:馬加爵的懺悔] [感恩勵志:父親我拿什麼還您]
心結
文/于月
母親給病重父親換下濕衣服,他突然全身一挺,醫生抱怨母親私自活動。父親的死成了我心裡的烙鐵…
(一)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父親的死。
那天,我和媽媽匆匆趕到碼頭的時候,父親正在地上劇烈地抽搐,周圍圍滿了不相關的人……媽媽臉色慘白,她一把摟過地上的父親,而我驚呆在一邊不知所措。
有醫院的救護車趕過來,然後我和媽媽一起護送著昏迷的父親到了醫院。
醫院的最後診斷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用藥過後,父親的抽搐停了,只是持續40℃以上的高燒,護士們在父親身體的四周佈滿了直接從冰箱裡取出的冰塊降溫。
當體溫下降後,父親的神志有點恢復過來,他不能言語,但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大顆大顆的眼淚往下淌。我沒有見過流淚的父親,所以我的心很慌很疼也很無助。
媽媽在醫生的催促下一直在忙碌,一會兒交錢一會兒領東西一會兒被喊去交代病情……當她能夠停下來的時候,她就坐到父親的旁邊,不停地揩父親臉上滾落的淚水。父親四周的冰塊逐漸被父親的體溫融化了,然後父親的衣服就濕漉漉地貼在父親的身上。媽媽吩咐我到附近的商場去買內衣,然後和我一起動手給父親更換。她說:父親不喜潮,我們不能讓他難受。
然而,換過新內衣的父親突然全身一挺……
醫生們搶救無效後有人就抱怨:“誰叫你們私自給病人換衣服的,這種病症最忌大幅度動作!”
嘈雜的搶救室內,醫生的這句話像塊沉沉的烙鐵從遠處隨意地擲過來,然後落進了我十二歲的心臟。
(二)
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一起過,無數的艱辛酸楚和苦痛。
我和弟弟跟著單薄的母親過,無盡的冷落嘲笑和孤寂。
沒有父親的孩子是一棵亂草,在或欺侮或憐惜的目光裡,弟弟忽然長成了亂蓬蓬尖利利的樣子。半大的他像一頭小雄獅,隨時準備著應對各種傷害,包括憐憫。他野馬般的不馴令老師頭疼令母親傷心,在大家一片“壞孩子”的責怪聲中他更加抗拒一切,包括家裡人對他的好。
他常常粗暴地打斷母親不耐煩地沖出家門,他脾氣發作的時候會撕扯我的頭髮會搶走我的課本……
即使如此,我一點也不恨弟弟,我明白他這樣的原因。
我曾經親眼看到他被好多男孩壓在身下掙扎。當我哭喊趕退那幫小子的時候,站起來的弟弟卻狠狠地揩掉嘴角的鮮血沖著我叫嚷:“誰要你用眼淚來救我!你們就知道哭!哭!哭!!”
然後,他恨恨地轉身離去,丟下獨自抽泣的我。
弟弟需要一種堅實的安全,而這,是柔弱的母親所無法給予的。在失去了父親的曠野中,弟弟一定感受到了這無盡的孤單,孤單中他只好插滿尖刺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所以,我不恨弟弟,相反,卻遷怒于被弟弟的蠻橫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著的母親。
在三個人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衝突裡,我越發沉默越發喜歡書籍,我下決心要學懂好多好多的知識,我不要成為母親那樣因為無知而葬送了父親生命的女人。
母親只能默默地不停地操勞,不是在地裡就是在家中。我看到了她忙碌裡的重重心事,我看到了她蒼白臉龐下鬱鬱的苦;我常常從讀書的間隙裡望過去,四十歲的母親全身寫滿了傷心疲憊和憔悴……給予她打擊的也許不僅僅是父親的死,也許還有她不聽話的兒子和她不怎麼講話的女兒。
我不忍看也不忍想,我總是躲進被窩裡任淚水在臉上恣意奔流,我知道我是不應該這樣對待母親的,可是十二歲時那嘈雜的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怎麼也揮之不去:父親拽住我的小手不能言語。母親給父親換過衣褲,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如果,沒有母親的輕舉妄動,我們是不是依然活在父親的綠陰裡?這個疑問像夢魘一樣緊緊地盯牢我,使我總是透不過氣來。
(三)
弟弟初中畢業後就到外面學了烤麵包的手藝,然後在集鎮上開了個小小的麵包房。還是桀驁不馴的樣子,還是滿不在乎的神情,只是他後來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在外面讀書,從大學讀到研究生,因為弟弟生活的安頓,我的讀書生涯越發安心自在。
在書本的薰陶下我長大了,知道父親的死不能責怪母親,醫生的那句話也許僅僅是不負責任的推辭——他們應該告訴母親那樣的父親是不能動的,母親是個農村婦女,她不懂醫學,我為什麼要對她有那麼高的要求呢?
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回家。我承認少年時的壓抑已經深深地埋在我心臟裡了,回到家,它們就會從心底下冒出來,衝破我浮在表面的快樂。
那是種我無法說得清道得明的根深蒂固的東西,註定了我回家的旅程裡充滿了憂鬱的陰森。
弟弟為母親裝了電話,所以我經常打電話回家,知道母親很安靜,知道弟弟很忙碌,而我的學業也一直很緊張(這一直是我不歸家的藉口)。
(四)
快畢業那一年的五一節,我還是回家了,學識告訴我,我應該回家,應該陪陪自己不再年輕的母親。
當我突然出現在母親視野裡的時候,母親愣住了,然後她就站在那裡反復擦眼睛,似乎不相信遠處站著的是她的女兒。
她還是醒悟過來了,急急地走出麥地打開那兩扇虛掩的家門。
堂屋家什櫃上,父親依然在靜謐地微笑,和照片上父親的年輕相比,母親的花白頭髮恍若隔世。歲月就這樣不在意地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我有種很沉重的感覺。
我不看父親,也不想父親,我故意用輕鬆的口吻對母親說:“我坐了一天的車,餓死了!”
母親蹲在地上掏櫥櫃深處的備用碗碟——這是家裡來人了才用的碗——上面落滿的灰塵說明母親已經閒置它們很久!想好了不傷心的,但我的鼻子還是忍不住發酸,整整三年了,我沒回一次家,母親就是用那一大一小的兩個碗默默地進行著她簡單的一日三餐,她的日子也如那兩隻疊著的碗,寂靜沉默而又缺乏生氣。那麼,靠這邊的弟弟呢?他也沒回來過嗎?
母親說弟弟很忙,她也偶爾去幫幫忙,弟弟忙起來就很暴躁,有時為了不惹他生氣,母親就趁他出去送貨的時候幫弟的女朋友忙忙。
“媽媽,你縱容他!都有女朋友了,你還這樣遷就他,將來你在媳婦面前怎麼做人?”
母親深深地歎了口氣:“我知道他的脾氣,為娘的怎會計較他,要不是你爸走得早,你弟又怎會變得這樣……”母親盯著灶膛裡的火:“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老想起你爸臨走前的情景……他抓我的手摸他濕漉漉的身子……我不應該聽他話的,我不應該替他換衣服……”母親狠狠地抹著眼睛,可是淚水還是一個勁兒地滾下來,我想起十八年前那揪心的一句怨言——這句怨言讓母親沉沉地背負了十八年!為了這,她一直在我們姐弟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我的爺爺、奶奶面前低頭做人,一直在親戚們面前低頭做人……可是母親,我的善良厚道的母親,她不知道這不是她的錯,她不知道要怪也只能怪不負責任的醫生!
我情不自禁地抱住傷心的母親,十八年來我第一次離母親這麼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苦的,我一直馱著那個沉重的心結在苦讀,通過讀書找到了打開心結的鑰匙,而我的母親呢?(感恩 )沒有書本告訴她她沒罪,也沒有人告訴她應該去責怪誰……於是,她把那個負疚背在自己身上,整整十八年……
(五)
我用我所有的知識勸解母親,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懂,但我希望她心中的那塊死結能打開一些,哪怕僅僅是被我理順了一點兒也好。
我還決定拿出姐姐的身份跟弟弟做一次長談,他還不知道母親心中的負疚,我要告訴他母親這麼多年來承擔著不應承擔的重壓,我們不懂事的抗拒只會讓母親的負疚感越來越重……
所以,弟弟,請你別再對母親蠻橫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