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文/鼴鼠的土豆

週末給小侄子選志願,親戚一直說讓他報某某專業,考公務員,出人頭地之類的話。親戚走了以後,我把哥哥和嫂子叫進來,跟小侄子說:“你想考什麼就考什麼,你想做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家裡不指著你養活,你爸媽我們都不希求你出人頭地、揚名立萬。你想幹嘛就幹嘛。”他媽趕緊補充:“對對,你自己能養活你自己就行了。”

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我始終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個人覺得如果做不到這兩點,不就變成了放羊的孩子,過著放羊、賣錢、娶媳婦、生娃、再放羊的生活了嗎?!我們都是要生兒育女的人,

自己過的苦呵呵的,又拿什麼說服孩子熱愛生活呢?!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些人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比如我一直說要兩個孩子,不只一個人說:“國家讓你生嗎?生了你養得起嗎?”我心想,你管得著嗎?這是我自己的事!後來一大姐教了我一個萬能回復五個字:“嗯,攢夠錢了!”

之前有個友鄰跟我討論關於工作的事,我說我都選喜歡的工作,工作這事圖名、圖利、圖樂意。對名利沒有過高要求,就圖樂意選喜歡的工作。另外一位友鄰批評我,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不努力賺錢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物質環境,孩子發展不好,不能成為成功人士是做父母的失敗。

我就有點迷惑,是不是真的對孩子不負責任,我是不是真的不是合格的媽媽。我就跟一長輩討論這事,他說:“你爸是個性的人,別人吃大鍋飯,他單幹;別人去外地,他回家;別人宣導計劃生育,他要兩孩子;別人都打工,他種地。你們家的價值觀就跟別人不一樣。”

後來我一想還真對,我都沒要求自己成為成功人士,我幹嘛把我都不想做的事,強加于孩子。我就想擁有自己的幸福,讓孩子幸福,那就教孩子熱愛生活,過的幸福就行了。物質生活這事,沒有標準,沒有盡頭,想過多好就能過多好,追求這個就沒邊了。

我們無法控制會發生什麼事,只能隨遇而安。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自己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態度。誰也不能安排你的生活,

只有你自己能決定你的生活,只有你同意自己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才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自己可以選被推著走,還是自己在能選擇的時候,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竹久夢二的《出帆》裡有這麼一段話:你是什麼人便會遇上什麼人;你是什麼人便會選擇什麼人。總是掛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說出的話所催眠。我多怕你總是掛在嘴上的許多抱怨,將會成為你所有的人生。

其實快樂的秘密就是成為你自己,如果你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做自己喜歡的事,工作效率很高。你把什麼做通了,做透了,都有機會取得好回報。()之前有個友鄰嘲笑我工作這麼多年還是小職員,我問領導我用不用升個職,

領導說你如果想發展可以,但是如果因為他的話完全沒必要,你可以問問他當經理掙多少錢,你會發現他還沒你收入高呢。我一打聽果然是,他名片上職位印那麼高,還沒我收入高。

早上微信上一小夥子問,有沒有工作以後快速升職的攻略推薦,我回復了領導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你不用模仿任何人,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有前提條件的,你只需要把你擅長的發揮到極致!”

PS:我沒有說賺錢不對,我沒有說考公務員不對,我沒有說經商不對的意思。我也沒有覺得物質和精神衝突,金錢和自己的快樂衝突。我只是想表達,人一定要趁年輕時,儘量長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別匆促接受眼前的限定,而忘記了自己從少年時就最希望實現的事。

不奮鬥,憑什麼過上舒服生活

文/傅春勝

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個人都非常期盼的。去年年底,一部電影《等風來》又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這一話題上。影片裡,女主角拿著兩千元的工資卻要指導月薪兩萬的人該如何生活,男主角背負著“富二代”的包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部電影讓不少人產生共鳴。

追求理想是好事,但理想的實現卻是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加上如今社會浮華,物欲橫流,不少人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偏離了航道,被焦急和浮躁帶得越來越遠。許多職場人總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苦,過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隨著一些國外思潮的過度宣揚,很多人的內心躁動起來,開始“追逐內心的聲音”。

他們動不動就招呼著辭職去旅行,不受窩囊氣;工作的事能推就推,8小時之外卻尋找賺錢快的小門路;下班回家就看電視,不願好好學點東西……更有甚者,面對周圍努力工作著的人,他們還會嗤之以鼻:“心靈導師說了,人不要活得太用力。”然而,越是這麼想,就越容易脫離實際,之後就是無盡的抱怨。

人總以為幸福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人和東西,能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做想做的事,所以一生都在追求這些所謂想要的,同時想辦法對抗和消除不想要的那些。實際上,這些所謂自己想要的生活,大都是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比如幻想遇到一個富二代,給自己一大筆錢去環遊世界;但一提到努力工作去賺錢,就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浮躁的心態除了與年輕人剛步入社會、心存迷茫有關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上改革初期,不少人一夜暴富,讓後來者總是幻想能有這樣的機會。()其次,不少媒體對成功人士過分渲染,讓很多人對現實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將成功、暴富當作普遍存在的事情。殊不知,成功除了能力和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還要靠運氣。最後,學校和家長不停灌輸“上了大學就有光明未來”的思想,讓孩子把人生路簡單化、理想化,上了大學就放慢了奮鬥的步伐。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的大學志願是父母選的,你大學裡的課程是挑好過的選的,那你憑什麼要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抱怨、不放棄才是每個人追逐理想最根本的精神狀態。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低點,不要總認為現在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面對讓我們痛苦、不如意的事物,不要對抗,而要與之和平共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總之,如果真想為自己的內心做點事,那就從現在開始奮鬥吧!

這種浮躁的心態除了與年輕人剛步入社會、心存迷茫有關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上改革初期,不少人一夜暴富,讓後來者總是幻想能有這樣的機會。()其次,不少媒體對成功人士過分渲染,讓很多人對現實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將成功、暴富當作普遍存在的事情。殊不知,成功除了能力和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還要靠運氣。最後,學校和家長不停灌輸“上了大學就有光明未來”的思想,讓孩子把人生路簡單化、理想化,上了大學就放慢了奮鬥的步伐。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的大學志願是父母選的,你大學裡的課程是挑好過的選的,那你憑什麼要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抱怨、不放棄才是每個人追逐理想最根本的精神狀態。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低點,不要總認為現在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面對讓我們痛苦、不如意的事物,不要對抗,而要與之和平共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總之,如果真想為自己的內心做點事,那就從現在開始奮鬥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