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詩詞名句

柳永:迷神引

《迷神引》

柳永

一葉扁舟輕帆卷,
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
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賞析:

此詞是柳永晚年游宦時羈旅行役之作。作者仕途不得志,直到仁宗景佑元年(1034)才進士及第,此時年已約五十歲,此後長期任地方小官,久經輾轉,四處遊宦。這首詞是他行役途中寫作的。上片寫晚景。孤城上響起黃昏的號角,像胡笳吹奏出古老的悲怨。

江水茫茫,平曠的沙灘上落滿了大雁,忽而驚得四散。霧靄從空中收斂,顯露出一簇簇寒秋的樹林,猶如畫屏展現。遼闊的天邊,遠山那麼微小,就像淡淡的黛色描出蛾眉彎彎。下片抒愁情。只覺得客遊他鄉,旅程勞煩,一年光陰又近歲晚。異鄉的風光景物,怎忍看蕭條、冷落,遮住憂愁的雙眼。京城遙遠歸路難,佳人遠阻難相見,攪得詞人客旅神魂迷亂。芳草連綿,伸延到空闊的天邊,夕陽殘照的餘暉將大地鋪滿,佳人音信皆無,像扯斷的彩雲越飄越遠。全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語言哀愁纏綿,氣韻含蓄沉鬱,完全呈現出遊宦失意的淒涼晚景。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

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
歸思難收。
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凝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幹處,
正恁凝愁?

賞析:

此詞抒寫羈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約作于游宦江浙時。上片寫景。以暮雨、霜風、江流描繪了一幅風雨急驟的秋江雨景:“瀟瀟”狀其雨勢之狂猛;“灑江天”狀暮雨鋪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風淒緊”以下寫雨後景象:以關河、夕陽之冷落、殘照展現驟雨沖洗後蒼茫浩闊、清寂高遠的江天境象,內蘊了蕭瑟、峻肅的悲秋氣韻。而“殘照當樓”則暗示出此樓即詞人登臨之地。“是處”二句寫“紅衰翠減”的近景細節,詞人情思轉入深致低回,以“物華休”隱喻青春年華的消逝。

“長江水”視野轉遠,景中見情,暗示詞人內心惆悵、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由景入情的過渡,引發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對登樓臨遠的反應,詞人便層層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遙望故鄉,觸發“歸思難收”;二是羈旅萍蹤,深感遊宦淹留;三是憐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層層剖述,婉轉深曲,特別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懸想佳人癡望江天,誤認歸舟的相思苦況;不僅如此,還轉進一層反照自身,哀憐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欄凝望!這篇《八聲甘州》,早被蘇東坡巨眼識得,說其間佳句“不減唐人高處”。須知這樣的讚語,是極高的評價,東坡不曾以此許人的。

《竹馬子》

柳永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
靜臨煙渚。
對雌霓掛雨,

雄風拂檻,
微收煩暑。
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
素商時序。
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
故人難聚。
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
極目霽靄霏微,暝鴉零亂,
蕭索江城暮。
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登高望遠,憶昔懷人的詞。上片寫登上孤立的營壘滿目荒涼,從高聳的亭台遠望,靜默地俯視著沙洲。面對著一彎虹霓掛起陶幕,一陣雄猛的大風吹拂欄杆,微微收斂了煩躁的暑熱。漸漸驚覺到一片飄零的落葉送來了秋寒,幾隻殘喘的秋蟬鳴噪著日暮的悲楚,開始了寒秋時節的冷肅。覽景生情,不由追憶往昔在帝京時的歡樂,指點京都,在那似煙非煙、似霧非霧的彩雲深處。下片感歎愁懷難遣,

故人難聚,極目處雨後晴雲,薄霧彌漫像迷蒙的細雨,黃昏裡歸巢的烏鴉亂紛紛聚在一起,蕭條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離。城南角樓吹響的號角,又送走一抹殘陽沉入大地。全詞景淒情哀,鋪敘有致,意境開闊,格調清雅,悲楚動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