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讀後感(一)
《浮士德》這個故事含有強烈的悲劇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舊時代更迭期的各種衝突:宗教與科學,理智與情感,因循與追求。
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想魔發屈服,借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裡。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針對我學的不良現象,面對浮士德,我們應當感到慚愧,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讀後感(二)
文/崔媛媛
榮格曾經這樣評價“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它與《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我看的晦澀難懂的幾部書之一。經過讀了三遍原文,查閱了一些解析,我才看明白了一些。《浮士德》是歌德根據16世紀一個民間傳說寫成的詩體悲劇。它描寫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
主人公浮士德被塑造成有血有肉,善良與邪惡的矛盾體。他對學識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向魔法屈服,借助精靈之口,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裡。他還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所以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他的精神是向上的,對學的追求和熱愛還有希望,都是我們學生應該學習的,我們要和他一樣,善學、樂學、愛學。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上進的人,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斷追求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歌德認為,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善良與惡相生相剋,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時,其實我們已經變成了天使。
浮士德讀後感(三)
開始看了《浮士德》。認認真真推敲每一句話的意思,看了兩個鐘頭,才把書的序言、獻詩、舞臺序幕和天上序曲給看完。
這書是難懂的,曾經看過一遍,是大二的時候,喜歡打手電熬夜看書,
這個《浮士德》其實滿神奇的,首先它的寫作方式是舞臺劇本的形式。其次,故事非常具有想像力,完全天馬行空。第三,“歌德”這個名字很能滿足某種小小的虛榮心。第四,看著看著,就會發現裡面有好多似曾相識的看法、觀點或者景象。所以,儘管很艱深,我依然憧憬著再一次閱讀它。()去年暑假把書買回來一直擱置著,趁著最近立志讀書的機會決定先把它給啃下來。
一開始看小說喜歡把自己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這些被我相中的,多數都不是什麼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的,而僅僅是在內容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鳴的。比如在看貝多芬的書籍時,一般把貝多芬誇張的描述成神靈的語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頭看這些摘抄的時候覺得當時自己很幼稚,一頁書看看不過1、2分鐘,有時為了抄幾句話就要花費5分鐘的樣子,這樣等到再回過來讀的時候,常常已經沒有先前那種激情和如饑似渴的感覺了。所以之後開始改成某偉大領袖的做法,在書邊做批註,比如哪一句好,自己怎麼想的,或者是看到某個很文學的字詞去查字典,然後在書邊寫上拼音與解釋。這樣做似乎還不錯。可缺點是僅僅適用于自己的書本。到後來偷懶了,什麼都不寫,習慣看書的時候拿只木頭鉛筆,看到喜歡的就劃下來,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不費力,所以每每有一點點的感動就摘下來,以至等讀完一本書以後,發現每一頁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換來了,這麼糟蹋,以後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為0了。總不能哪天心血來潮真的拿塊橡皮把所有的鉛筆印統統擦去吧?哎,可憐了我那本……了。而且更主要的是,習慣邊劃邊看的過程後,自己對於內容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為句句都是“重點”,我又何須體會文章的內涵,結構呢?於是,讀書的時候,思考就少了。
現在看這個《浮士德》,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一頁書上一半是內容,下一半是很多小字體的解釋,而通常這些解釋又和種種聖經故事、希臘文化聯繫起來,一看就是一大串。這種情況下,不看就無法瞭解作者的意思,看了又容易打斷自己的思路,真的是很麻煩。所以只好這樣,每看一章之前先把解釋全部看一遍,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呢,等看正文的時候就能夠比較通暢的理解內容,也不用再回過來看討厭的注釋了。
好啦,晚了,看來今天是補不出個讀後感了,明天繼續。這篇麼,就當是個“讀書有感”吧,呵呵,本來因為故事情節,取名叫“今天心情相當沉重”的。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一)
這些天,我讀了19世紀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這部偉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以及人與人之冷酷的金錢關係,讀來讓人震撼,同時也為巴爾扎克對社會的深刻揭露而慨歎。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二)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不禁想起了自己,當自己向父母索要零花錢的時候,我竟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有時父母給少了的時候,我竟發脾氣,說他們小氣。仔細想想,他們定量給的零花錢並不是小氣,而是讓我從小知道勤儉節約,不養成大手大腳的壞習慣,我犯的錯誤是多麼不可原諒。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三)
讀了高老頭之後我看到,在這樣社會裡,人們已經成了物質的奴隸,金錢的俘虜,衍生的是一些麻木不仁、冷漠、嘲笑、六親不認的卑鄙情感。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真正的感情,所有的一切情感都是表面上的掩人耳目的,騙人的,浮誇的,自欺欺人的。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四)
在資本主義金錢統治下,塑造了高老頭的悲劇故事,從高老頭臨終前的或許是一點點地醒悟吧,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父女之間那種金錢與感情之間的罪惡關係,揭露了人欲橫流的社會現實。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五)
《高老頭》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時代小說,這部小說深刻的反映了復辟時期的法國社會,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和萬惡的資產階級社會。()巴爾扎克描繪出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欲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六)
我們應該從高老頭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這些至理名言中學習孝順父母。須知道,能跟父母一起生活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要記得:生養之恩大於天!從現在開始吧,珍惜陪伴父母的一分一秒,莫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上演!
浮士德讀後感2000字
《浮士德》是我迄今為止看的最為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為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歷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煉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理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為,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為,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並不因此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因此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為“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為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為,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著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己“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才使造化臻於完形。
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想魔發屈服,借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裡。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這些被我相中的,多數都不是什麼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的,而僅僅是在內容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鳴的。比如在看貝多芬的書籍時,一般把貝多芬誇張的描述成神靈的語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頭看這些摘抄的時候覺得當時自己很幼稚,一頁書看看不過1、2分鐘,有時為了抄幾句話就要花費5分鐘的樣子,這樣等到再回過來讀的時候,常常已經沒有先前那種激情和如饑似渴的感覺了。所以之後開始改成某偉大領袖的做法,在書邊做批註,比如哪一句好,自己怎麼想的,或者是看到某個很文學的字詞去查字典,然後在書邊寫上拼音與解釋。這樣做似乎還不錯。可缺點是僅僅適用于自己的書本。到後來偷懶了,什麼都不寫,習慣看書的時候拿只木頭鉛筆,看到喜歡的就劃下來,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不費力,所以每每有一點點的感動就摘下來,以至等讀完一本書以後,發現每一頁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換來了,這麼糟蹋,以後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為0了。總不能哪天心血來潮真的拿塊橡皮把所有的鉛筆印統統擦去吧?哎,可憐了我那本……了。而且更主要的是,習慣邊劃邊看的過程後,自己對於內容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為句句都是“重點”,我又何須體會文章的內涵,結構呢?於是,讀書的時候,思考就少了。現在看這個《浮士德》,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一頁書上一半是內容,下一半是很多小字體的解釋,而通常這些解釋又和種種聖經故事、希臘文化聯繫起來,一看就是一大串。這種情況下,不看就無法瞭解作者的意思,看了又容易打斷自己的思路,真的是很麻煩。所以只好這樣,每看一章之前先把解釋全部看一遍,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呢,等看正文的時候就能夠比較通暢的理解內容,也不用再回過來看討厭的注釋了。
好啦,晚了,看來今天是補不出個讀後感了,明天繼續。這篇麼,就當是個“讀書有感”吧,呵呵,本來因為故事情節,取名叫“今天心情相當沉重”的。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一)
這些天,我讀了19世紀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這部偉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以及人與人之冷酷的金錢關係,讀來讓人震撼,同時也為巴爾扎克對社會的深刻揭露而慨歎。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二)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不禁想起了自己,當自己向父母索要零花錢的時候,我竟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有時父母給少了的時候,我竟發脾氣,說他們小氣。仔細想想,他們定量給的零花錢並不是小氣,而是讓我從小知道勤儉節約,不養成大手大腳的壞習慣,我犯的錯誤是多麼不可原諒。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三)
讀了高老頭之後我看到,在這樣社會裡,人們已經成了物質的奴隸,金錢的俘虜,衍生的是一些麻木不仁、冷漠、嘲笑、六親不認的卑鄙情感。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真正的感情,所有的一切情感都是表面上的掩人耳目的,騙人的,浮誇的,自欺欺人的。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四)
在資本主義金錢統治下,塑造了高老頭的悲劇故事,從高老頭臨終前的或許是一點點地醒悟吧,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父女之間那種金錢與感情之間的罪惡關係,揭露了人欲橫流的社會現實。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五)
《高老頭》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時代小說,這部小說深刻的反映了復辟時期的法國社會,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和萬惡的資產階級社會。()巴爾扎克描繪出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欲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
高老頭讀後感100字(六)
我們應該從高老頭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這些至理名言中學習孝順父母。須知道,能跟父母一起生活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要記得:生養之恩大於天!從現在開始吧,珍惜陪伴父母的一分一秒,莫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上演!
浮士德讀後感2000字
《浮士德》是我迄今為止看的最為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為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歷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煉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理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為,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為,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並不因此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因此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為“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為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為,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著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己“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才使造化臻於完形。
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想魔發屈服,借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裡。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