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馬的詩意
《房兵曹胡馬》
作者:杜甫
原文: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注釋:
1、兵曹:兵曹參軍的省稱,是唐代州府中掌官軍防、驛傳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詳為何人。胡:此指西域。
2、大(yuān)宛:漢代西域國名,其地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盛產良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馬。
3、鋒棱:鋒利的棱角。形容馬的神駿健悍之狀。
4、竹批:形容馬耳尖如竹尖。峻:尖銳。“雙耳峻”是良馬的特徵之一。
5、堪:可以,能夠。托死生:馬值得信賴,對人的生命有保障。
6、驍(xiāo)騰:健步賓士。
詩意:
房兵曹的這一匹馬是產自大宛國的名馬,
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鋒一樣突出分明。
它的兩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樣尖銳,
跑起來四蹄生風,好像蹄不踐地一樣。
這馬賓士起來,從不以道路的空闊遼遠為難,
騎著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馳騁沙場,
甚至可托生死。
擁有如此奔騰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馬,
真可以橫行萬里之外,為國立功了。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注家一般認為作於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遊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于進取的精神。
詩分前後兩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寫馬,是實寫。詩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
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後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用虛寫手法,由詠物轉入了抒情。頸聯承上奔馬而來,寫它縱橫馳騁,曆塊過都,
南朝宋人宗炳的《畫山水序》認為通過寫形傳神而達於“暢神”的道理。
反七步詩的詩意
《反七步詩》
作者:郭沫若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詩意:
鍋裡煮著豆子,豆莖在鍋下燃燒,
等豆子熟透了的時候,
豆萁早已化為了灰燼。
熟了的豆子變成席上的佳餚,
變成灰燼的豆萁則成了田中的肥料。
如果不是同一條根長出來的,
怎麼會願意犧牲自己呢?
賞析: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的不滿與厭惡。千百年來,《七步詩》讓千餘年來人們對曹植抱著深切的同情,同時對曹丕則多懷厭棄的情緒,曹丕也因為這首詩招致後人的惡罵。而現代學者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對“抑丕揚植”的看法不甚贊同,他認為曹丕在文藝批評和七言詩的發展史上佔有開山地位,為三國時期重要的詩人,他還舉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所說:“文帝以位尊減才,子建以勢窘益價”,他認為這是較公允的評價。
郭沫若先生1943年寫了一篇宏文《論曹植》,為曹丕鳴抱不平,文中對《七步詩》是否曹植所作提出了質疑:“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多因後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做詩為藉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做成了也依然可以殺,何至於僅僅受了點諷刺而便‘深慚’?所以這首詩的真實性比較少。然而就因為這首詩,曹植卻維繫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顯然,從《七步詩》的構思立意來說,曹植是站在“豆”位的立場(自己的立場)寫“萁”的煎迫(曹丕的迫害)未免過火和無情。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從“萁”的方面來思考,“萁”那種成全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不也是很可貴的嗎?
因此,基於這種理解,郭沫若仿《七步詩》寫下了一首立意相反的“翻案剝皮詩”——《反七步詩》,詩歌這樣寫道:“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在郭先生看來,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為火燒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的精神的表現嗎?()豆萁燃燒自己正是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它身上有一種“零落成泥輾作塵”“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這不正是兄弟一場,互助友愛的生動寫照嗎?
曹植的《七步詩》用比喻手法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兄弟骨肉相殘的悲哀指責,情真意切,十分感人。郭沫若的《反七步詩》則一反曹植《七步詩》的詩意,變為讚頌甘願自我犧牲的精神。郭老的《反七步詩》反其意而作,詩以新旨,另鑄新詞,給人以全新的感受。華羅庚的《贈諸弟》與郭沫若詩異曲同工:“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樂。不惜身成灰!願弟早成熟。”“成熟”一語雙關,讚揚甘為人梯的精神。
逢入京使的詩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原文: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釋:
1、入京使:進京的使者。
2、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3、龍鍾: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鍾。”這裡是沾濕的意思。
4、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詩意: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
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
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賞析:
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欲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詩人已經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
“雙袖龍鍾淚不幹”,意思是說思鄉之淚怎麼也擦不幹,以至於把兩支袖子都擦濕了,可眼淚就是止不住。這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一個很高的鋪墊。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於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淨俐落,但簡淨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充滿了濃郁邊塞生活氣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餘味深長,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於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裡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是有這一特色。
子建以勢窘益價”,他認為這是較公允的評價。郭沫若先生1943年寫了一篇宏文《論曹植》,為曹丕鳴抱不平,文中對《七步詩》是否曹植所作提出了質疑:“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多因後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做詩為藉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做成了也依然可以殺,何至於僅僅受了點諷刺而便‘深慚’?所以這首詩的真實性比較少。然而就因為這首詩,曹植卻維繫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顯然,從《七步詩》的構思立意來說,曹植是站在“豆”位的立場(自己的立場)寫“萁”的煎迫(曹丕的迫害)未免過火和無情。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從“萁”的方面來思考,“萁”那種成全他人,犧牲自我的精神不也是很可貴的嗎?
因此,基於這種理解,郭沫若仿《七步詩》寫下了一首立意相反的“翻案剝皮詩”——《反七步詩》,詩歌這樣寫道:“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在郭先生看來,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為火燒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的精神的表現嗎?()豆萁燃燒自己正是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它身上有一種“零落成泥輾作塵”“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這不正是兄弟一場,互助友愛的生動寫照嗎?
曹植的《七步詩》用比喻手法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兄弟骨肉相殘的悲哀指責,情真意切,十分感人。郭沫若的《反七步詩》則一反曹植《七步詩》的詩意,變為讚頌甘願自我犧牲的精神。郭老的《反七步詩》反其意而作,詩以新旨,另鑄新詞,給人以全新的感受。華羅庚的《贈諸弟》與郭沫若詩異曲同工:“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樂。不惜身成灰!願弟早成熟。”“成熟”一語雙關,讚揚甘為人梯的精神。
逢入京使的詩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原文: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釋:
1、入京使:進京的使者。
2、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3、龍鍾: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鍾。”這裡是沾濕的意思。
4、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詩意: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
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
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賞析:
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欲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詩人已經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
“雙袖龍鍾淚不幹”,意思是說思鄉之淚怎麼也擦不幹,以至於把兩支袖子都擦濕了,可眼淚就是止不住。這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一個很高的鋪墊。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於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淨俐落,但簡淨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充滿了濃郁邊塞生活氣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餘味深長,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於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裡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是有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