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讀後感(一)
做一個盲孩子是非常痛苦的,在他的世界裡沒有光亮,沒有色彩,永遠生活在黑夜裡。他無法親近別的小夥伴,只能靜靜地坐在一旁,聽他們說說笑笑。其實,他是多麼地想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多想看看這精彩而美麗的世界。他的日子過得非常的寂寞。後來,他認識了他的影子,在影子的陪伴下,日子過得非常的快樂。最後,他還在影子的悉心照顧和幫助下終於看到了美麗的世界。
這僅僅是一篇童話,可是在現實中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殘疾人、生理上有缺陷的小朋友,
以前,我總是不太友愛同學,跟同學鬧彆扭,總認為自己有理,把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當作理所當然,對需要幫助的人也熟視無睹。比起影子來,我真是太慚愧了。影子理解盲孩子的痛苦千方百計地去幫助他,在他的細心照顧下,盲孩子的眼睛終於可以看到美麗的世界了。而影子在幫助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快樂,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他和盲孩子成了最親密的朋友。從中我明白了,
現在,每次在街頭看到殘疾人、老人或小孩在乞討時,我心裡就非常的難受,無比痛恨那些拋棄他們的人。我真希望自己是個醫生,精通醫術,為他們治好病;也希望自己是一名員警,不放過任何一個拋棄父母和子女的傢伙。我最大的願望是建一所好大的房子,讓那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和小朋友們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們就再也不會孤獨和痛苦了,我用我所有的力量去幫助他們,使老人們安度晚年,小朋友們茁壯成長……
我知道要實現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單靠我一個的力量還不夠,但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讀後感(二)
故事的主人公——一個盲孩子,用自己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和他的影子一起分享快樂、分享收穫。他是一個一心追求光明的孩子。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既為盲孩子遭到的不幸感到悲傷,又為他得到光明而快樂。盲孩子雖然失去光明,但他並沒有感到生活是多麼無趣,他倒覺得他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有一個影子朋友的陪伴,還有象螢火蟲這些小動物也在幫助盲孩子尋找快樂。他們在一起玩耍,一起遊戲。也許是他們的愛和善良感動了上天的緣故吧,有一天,盲孩子的眼睛重見了光明!他為自己而高興,影子也為他高興。從今以後,影子每時每刻都陪伴著盲孩子,盲孩子也每時每刻陪伴著影子朋友。
讀完了這篇文章後,令我深有感觸。我知道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我們身邊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該樂觀面對,痛苦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堅強,成功就在我們的面前!從這以後,我覺得自己也堅強了好多。只要我們努力去做,沒有什麼辦不到的!這篇文章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影子是在關愛別人的時候獲得新生的,這就說明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同時,自己也會擁有幸福啊。 對於像盲孩子一樣需要關愛的人,我們應該付出我們的愛心,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實際上在關愛他們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幸福。讓我們人人獻出一分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讀後感(三)
愛,永遠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
“他是一個盲孩子”,似乎永遠生活在黑暗裡;“他無法親近別的小夥伴”,似乎永遠生活在孤獨裡。但不是,因為,在他的生命中,出現了影子和螢火蟲這兩個愛的化身。影子伴隨盲孩子快樂地度過一天又一天,使他沒有了寂寞感;螢火蟲在暴風雨中組合成美麗明亮的燈光,引著盲孩子走向回家的路。這兩者都獻出自己的愛心,才能讓盲孩子走出黑暗,看見光明,感受溫暖,找回自我。
也許,有些殘疾人受到的不是關愛和幫助,而是刺心的嘲笑與責駡,他們可能天天都獨自在忍饑挨餓、吹風迎雨。
我們要知道,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盲孩子在影子的幫助中,看到了光明,在他看到光明的同時,影子也獲得了生命,變成了美麗的孩子。我們也應在生活中多多真誠地幫助別人,不說快樂是別人的回報,至少自己的內心會充滿快樂。
這篇美麗的童話,又是詩一般的境界,“愛”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愛不只是親情、友情、師生情,還是指相互幫助時傳遞的一種情誼,它們幫助著我們的成長,為世間鋪上一條光明之路。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一)
自古以來,人類對茫茫的宇宙就充滿遐想。《漫遊宇宙空間》這本書展現了各種宇宙觀從幼稚到成熟,從神話到科學的過程。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煉石補天,銀河隔斷牛郎和織女等。這些美麗的傳說,反映了宇宙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和古人對宇宙的認識。宇是無限的空間,宙是無限的時間,茫茫宇宙曾引起古人無限的遐想,從而產生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千百年來,人們不斷探索,終於揭開了所謂“天地”之謎,宇宙正被人們逐步認識。
宇宙是廣闊無限的。其中,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裡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夏季的夜空,星光燦爛。由數千億個太陽系這樣的恒星系組成的銀河系,在我們看來是那樣得遼闊無比,而在茫茫宇宙中卻顯得又是“滄海一粟”啊!那麼,人呢?這個自以為最偉大的物種在這浩渺深邃的宇宙中,又算得了什麼呢?然而,這渺小的人類的確有偉大的力量,他們能憑著智慧和能力,製造出許多大型超級望遠鏡,看到離我們上百萬光年的星系。宇宙是無限的,人的認知能力也是無限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說:“天地者,乃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李白把大地比作萬物棲息的旅舍,把時間比作匆匆來往的過客,他引出了時間的概念,並把時間與空間相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宇宙。將一個個體的人放在宇宙中,真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人的生命與其相比,何其短暫啊!
合上書,閉上雙眼,仿佛置身於煙繁浩渺的宇宙中。我不禁開始了對宇宙的思考。渺小的人的生,本身就是一個偶然;渺小的人的死,終將成為必然。生與死之間的距離該如何丈量?生與死的意義何在?宇宙給了我答案。坦然的面對生與死,真實而充實的利用生死之間的時間,生命的長度能與宇宙相比。宇宙不滅,精神的價值不消。
宇宙是一首永恆的詩篇,它的主題是神秘的無限。孔子曾望著滔滔東去的江水,感慨萬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宇宙,自然的永恆和無限,映襯出人生的短暫和有限,激勵人們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而執著追求。初唐詩人陳子昂登上幽州台,極目遠眺,只見茫茫宇宙,天地長久。他俯仰古今,不禁感到悲從中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禮贊天地之無窮,感慨人生之短促,體會宇宙精神的悲涼慷慨之情。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浮”。唐代詩人李賀就使勁讓自己站到天上去,俯仰人間今古。有人曾計算,10的9次方米,月亮從我們的身邊擦肩而過,而站在10的10次方米外,地球已經變成一片黑暗中的一個小顆粒。宇宙空間是無限的,地球也只是一粒可以忽略不計的塵埃,那麼你在哪裡?如果一切都是上帝操弄的話,在上帝眼中,人和螞蟻又有什麼不同呢?都一樣渺小!驟然不知今夕何夕,日常生活為之煩惱的事情是多麼卑微瑣碎。
《漫遊宇宙空間》這本書展示了真正的宇宙。而我,處於宇宙之中的一粒微茫,對其只有敬畏!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二)
一切關乎物質的東西,都是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物質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但一個純粹的,豐富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人類,這一在宇宙變化中衍生進化出的生物,就成為了思維的載體。一個沒有了思想,沒有了意識形態的世界,會是多麼的可怕,多麼的蒼白。況且,那樣的世界,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宇宙的運動,造就了地球,充足的陽光,給予了一切生命開始的養料。生物從海洋匍匐向了陸路,在不斷的適應性進化過程中,出於赤道附近的森林古猿最終被選擇。它們是人類的祖先。迫于生存,它們開始用後肢走路,前肢來拿起樹枝或者石塊來抵禦敵害。四肢的分開運用,長時間的進化,慢慢的變化成了手和腳。於是,這樣子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目前所知的唯一的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生物。脫離了宇宙的人類,脫離了宇宙的生命,都是一種空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後周圍的其他事物和過程聯繫著;每一事物和過程的各個要素和環節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環節聯繫著;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和過程,任何事物和過程都是普遍聯繫之網上的一個部分、環節或階段;孤立的、不與其它事物和過程相聯繫的事物和過程是不存在的。
人類,既然能夠在宇宙中存在,在地球上生存,就應該來研究宇宙的發展歷程,關注其由來和走向。這樣,加之利用我們智慧的高科技產物,主觀的扭轉宇宙的變遷,來更好的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的深入,拓展的更遠。這樣一個永恆發展的宇宙,正在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掀起它神秘的面紗。讓我們懷著這種憧憬,一如既往的探索吧。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三)
這本書不僅有豐富的知識,()還有許多笑話、謎語、名言,讓我在輕鬆娛樂的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每當我學習不耐煩時,只要想起書上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便仿佛看到了古人的孜孜不倦,我這時也仿佛有了繼續學習下去的力量。“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每當老師家長批評我時,我總會想起這句話,我知道他們全都是為我好,關心我才會這樣對我,所以我也會虛心接受。平常我有了煩惱,只要看了書上的笑話、名人名言,心情便會好很多,這本書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宇宙間的奧秘,還學到了許多道理。宇宙中有許多星星比太陽要大得多、亮得多,但是我卻看不到,不是因為它們不夠大不夠亮,而是因為我目光短淺啊。我暗下決心,以後要努力多讀這類有趣的科普書,開擴眼界,增長見識。“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終有一天我要插上知識的翅膀翱翔於太空!
貓的天堂讀後感(一)
依偎在暖暖的爐灰邊,吃帶血的鮮肉,睡在羽絨褥墊和三層毯子上。然而受到如此優厚待遇的貓卻幻想可以在佈滿陽光的屋頂上、在這安穩的房屋外享受自由,尋找所謂的真正的幸福。但在外度過崎嶇的一天后,它卻信誓旦旦地認為,爐火、鮮肉,富足的生活,才是它想要的幸福,它根源的天堂。
貧窮易使人自立,富裕易使人墮落。這只在富裕中墮落的肥貓,在外界的打磨下,沒有變得更加堅強,而是臣服于現實的淫威之下,寧願過空虛油膩的生活也不願再離家冒險。本應在牆磚之間匍匐,在屋脊上跳躍的貓卻成為魚肉吃食的階下囚,甘願始終受此待遇而不求上進,追求這種欲望概念上的天堂,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老雄貓說,“享受自由帶來的充滿艱辛的歡樂”。自由不是幸福,自由地生存才是幸福。肥貓正因流連屋中的食宿溫飽,舉步卻難以逃出那張溫柔的網,猶豫在自由與禁錮之間,有了比較,才會厭惡起外面顛沛流離的生活。
這只肥貓是幸福的嗎?它有一個美好的家,一個寵溺它的姑媽,永遠不用擔心溫飽,每天按時都有帶血的鮮肉吃。它的生活,愜意而舒適,無憂且無慮。
它是不幸福的嗎?它失去了貓的本性,失去了野性和自由,終日束縛在屋內,碌碌無為;難嘗世間冷暖,也經歷不到生為貓應經歷的挑戰。一成不變的生活,褪去表面的浮華後,只剩下空洞和無望。
“貓的天堂”究竟是怎樣的天堂?是浸泡在食欲中慢慢腐爛,還是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地與惡劣的現實鬥爭?是在寒冬有溫暖的爐灰包裹胸膛,還是在饑寒交迫時感受到投射到後背的一縷曙光?是終日躺在毛毯上無所事事,堆積脂肪,還是快樂地迎接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挑戰,充實自己的一生?
“貓的天堂”究竟是誰的天堂?是屬於安於現狀者的,還是創造生活者的?是屬於不食人間煙火者的,還是識盡人情世故者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者的,還是勞作不止自力更生者的?
貓的天堂讀後感(二)
這本書是講一隻退化的貓的故事,我告訴你們哦!不要以為主角是一隻退化的貓就不看下去哦!這本書可是由野貓和家貓共同演出的作品哦!故事的最後,家貓被他的姑媽打,居然還覺得自己很幸福,我相信大家一定不瞭解其中原因吧,所以我現在要開始講了,請睜大眼睛看吧!
《貓的天堂》是法國作家左拉的作品。作者透過從家貓的角度讓我們看見貓的天堂是什麼意思。有一天,有一隻貓看到一大堆野貓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而那只家貓太想要獲得自由了,所以就趁機跑到屋頂過生活,但到了故事最後,他受不了外面自由卻痛苦的生活,所以就又跑回家了。
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我是我,你是你,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太羡慕別人,自由卻痛苦的生活有它的優點,也有缺點,所以要想清楚才去羡慕別人。
貓的天堂讀後感(三)
“我親愛的主人,真正的幸福,()那天堂,就是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挨打。”
——題記
有這麼一隻貓,它肥胖、頭腦簡單卻相當自命不凡,它在櫥裡有一間真正的臥室,鋪著鴨絨褥子和三層被;飲食水準也和臥具不相上下,什麼麵包啦,湯啦,那是從來不吃的,要吃就是肉,新鮮的帶血的肉。
當它胖的自己感到噁心,當它對舒適的環境感到膩煩,貓的本性開始使這只肥胖的安哥拉貓的心裡開始嚮往一種除了帶血的肉、鴨絨褥和火爐之外的奇妙的、藏在甜蜜的廚房之外的東西——那是一種怎樣難忘的感覺啊!
於是,它趁主人忘了關窗的好機會鑽到了房子外面:它逃跑了!
這只逃家的貓幸運的遇見一隻好心的老雄貓,這只老雄貓對它關照入微。這只得到自由的貓在飽足的狀態下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細軟的稀泥、熱烘烘的陽光、可愛的同伴……雖然它傻胖的體形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但它仍感到無比愜意。
夜幕慢慢降臨了,下了霧的夜晚凍得它渾身冰涼,一天的流浪讓它又餓又累——一隻天天生活在有鮮肉吃的暖房中的貓怎能忍受這些?
最終,好心的老雄貓把這只疲憊不堪的肥貓送回了家。當它熱情的邀請老雄貓與它共用床鋪和肉時,老雄貓憤怒了:
“……你那種富足的生活對沒出息的雜種貓是合適的,自由的貓決不肯以牢獄的代價去換取你的肉食和鴨絨墊子……再見吧!”
當這只懶貓挨著主人的打的時候,它心裡樂滋滋的想:她馬上要給我肉吃了。
當我讀完左拉的這篇短篇小說時,我深深的為文中的這只貓感到悲哀。貓的本性是嚮往自由的,可主人的寵溺使貓淪為人類的“寵物”,甘願放棄自由,情願被關在有肉的暖房裡,哪怕是挨打,也是“幸福”的。這又使我聯想到我們人類身上:有些人就像那只貓,經不起風雨,受不了艱苦,他們寧願選擇得意洋洋、一事無成地畏縮在溫室中,向生活宣告自己的失敗。
現在許多小孩也像文中的那只安哥拉貓一樣,屬於他們的只是精緻的食物、安逸的生活環境、緊閉的家門……
“我親愛的主人,真正的幸福,那天堂,就是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挨打。”文中的安哥拉貓說。
“不!只有那些無知的懶漢,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說。
我決不會像文中的那只貓,也希望沒人學它。
從神話到科學的過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煉石補天,銀河隔斷牛郎和織女等。這些美麗的傳說,反映了宇宙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和古人對宇宙的認識。宇是無限的空間,宙是無限的時間,茫茫宇宙曾引起古人無限的遐想,從而產生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千百年來,人們不斷探索,終於揭開了所謂“天地”之謎,宇宙正被人們逐步認識。
宇宙是廣闊無限的。其中,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裡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夏季的夜空,星光燦爛。由數千億個太陽系這樣的恒星系組成的銀河系,在我們看來是那樣得遼闊無比,而在茫茫宇宙中卻顯得又是“滄海一粟”啊!那麼,人呢?這個自以為最偉大的物種在這浩渺深邃的宇宙中,又算得了什麼呢?然而,這渺小的人類的確有偉大的力量,他們能憑著智慧和能力,製造出許多大型超級望遠鏡,看到離我們上百萬光年的星系。宇宙是無限的,人的認知能力也是無限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說:“天地者,乃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李白把大地比作萬物棲息的旅舍,把時間比作匆匆來往的過客,他引出了時間的概念,並把時間與空間相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宇宙。將一個個體的人放在宇宙中,真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人的生命與其相比,何其短暫啊!
合上書,閉上雙眼,仿佛置身於煙繁浩渺的宇宙中。我不禁開始了對宇宙的思考。渺小的人的生,本身就是一個偶然;渺小的人的死,終將成為必然。生與死之間的距離該如何丈量?生與死的意義何在?宇宙給了我答案。坦然的面對生與死,真實而充實的利用生死之間的時間,生命的長度能與宇宙相比。宇宙不滅,精神的價值不消。
宇宙是一首永恆的詩篇,它的主題是神秘的無限。孔子曾望著滔滔東去的江水,感慨萬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宇宙,自然的永恆和無限,映襯出人生的短暫和有限,激勵人們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而執著追求。初唐詩人陳子昂登上幽州台,極目遠眺,只見茫茫宇宙,天地長久。他俯仰古今,不禁感到悲從中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禮贊天地之無窮,感慨人生之短促,體會宇宙精神的悲涼慷慨之情。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浮”。唐代詩人李賀就使勁讓自己站到天上去,俯仰人間今古。有人曾計算,10的9次方米,月亮從我們的身邊擦肩而過,而站在10的10次方米外,地球已經變成一片黑暗中的一個小顆粒。宇宙空間是無限的,地球也只是一粒可以忽略不計的塵埃,那麼你在哪裡?如果一切都是上帝操弄的話,在上帝眼中,人和螞蟻又有什麼不同呢?都一樣渺小!驟然不知今夕何夕,日常生活為之煩惱的事情是多麼卑微瑣碎。
《漫遊宇宙空間》這本書展示了真正的宇宙。而我,處於宇宙之中的一粒微茫,對其只有敬畏!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二)
一切關乎物質的東西,都是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物質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但一個純粹的,豐富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慧。人類,這一在宇宙變化中衍生進化出的生物,就成為了思維的載體。一個沒有了思想,沒有了意識形態的世界,會是多麼的可怕,多麼的蒼白。況且,那樣的世界,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宇宙的運動,造就了地球,充足的陽光,給予了一切生命開始的養料。生物從海洋匍匐向了陸路,在不斷的適應性進化過程中,出於赤道附近的森林古猿最終被選擇。它們是人類的祖先。迫于生存,它們開始用後肢走路,前肢來拿起樹枝或者石塊來抵禦敵害。四肢的分開運用,長時間的進化,慢慢的變化成了手和腳。於是,這樣子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目前所知的唯一的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生物。脫離了宇宙的人類,脫離了宇宙的生命,都是一種空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後周圍的其他事物和過程聯繫著;每一事物和過程的各個要素和環節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環節聯繫著;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和過程,任何事物和過程都是普遍聯繫之網上的一個部分、環節或階段;孤立的、不與其它事物和過程相聯繫的事物和過程是不存在的。
人類,既然能夠在宇宙中存在,在地球上生存,就應該來研究宇宙的發展歷程,關注其由來和走向。這樣,加之利用我們智慧的高科技產物,主觀的扭轉宇宙的變遷,來更好的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的深入,拓展的更遠。這樣一個永恆發展的宇宙,正在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掀起它神秘的面紗。讓我們懷著這種憧憬,一如既往的探索吧。
漫遊宇宙空間讀後感(三)
這本書不僅有豐富的知識,()還有許多笑話、謎語、名言,讓我在輕鬆娛樂的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每當我學習不耐煩時,只要想起書上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便仿佛看到了古人的孜孜不倦,我這時也仿佛有了繼續學習下去的力量。“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每當老師家長批評我時,我總會想起這句話,我知道他們全都是為我好,關心我才會這樣對我,所以我也會虛心接受。平常我有了煩惱,只要看了書上的笑話、名人名言,心情便會好很多,這本書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宇宙間的奧秘,還學到了許多道理。宇宙中有許多星星比太陽要大得多、亮得多,但是我卻看不到,不是因為它們不夠大不夠亮,而是因為我目光短淺啊。我暗下決心,以後要努力多讀這類有趣的科普書,開擴眼界,增長見識。“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終有一天我要插上知識的翅膀翱翔於太空!
貓的天堂讀後感(一)
依偎在暖暖的爐灰邊,吃帶血的鮮肉,睡在羽絨褥墊和三層毯子上。然而受到如此優厚待遇的貓卻幻想可以在佈滿陽光的屋頂上、在這安穩的房屋外享受自由,尋找所謂的真正的幸福。但在外度過崎嶇的一天后,它卻信誓旦旦地認為,爐火、鮮肉,富足的生活,才是它想要的幸福,它根源的天堂。
貧窮易使人自立,富裕易使人墮落。這只在富裕中墮落的肥貓,在外界的打磨下,沒有變得更加堅強,而是臣服于現實的淫威之下,寧願過空虛油膩的生活也不願再離家冒險。本應在牆磚之間匍匐,在屋脊上跳躍的貓卻成為魚肉吃食的階下囚,甘願始終受此待遇而不求上進,追求這種欲望概念上的天堂,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老雄貓說,“享受自由帶來的充滿艱辛的歡樂”。自由不是幸福,自由地生存才是幸福。肥貓正因流連屋中的食宿溫飽,舉步卻難以逃出那張溫柔的網,猶豫在自由與禁錮之間,有了比較,才會厭惡起外面顛沛流離的生活。
這只肥貓是幸福的嗎?它有一個美好的家,一個寵溺它的姑媽,永遠不用擔心溫飽,每天按時都有帶血的鮮肉吃。它的生活,愜意而舒適,無憂且無慮。
它是不幸福的嗎?它失去了貓的本性,失去了野性和自由,終日束縛在屋內,碌碌無為;難嘗世間冷暖,也經歷不到生為貓應經歷的挑戰。一成不變的生活,褪去表面的浮華後,只剩下空洞和無望。
“貓的天堂”究竟是怎樣的天堂?是浸泡在食欲中慢慢腐爛,還是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地與惡劣的現實鬥爭?是在寒冬有溫暖的爐灰包裹胸膛,還是在饑寒交迫時感受到投射到後背的一縷曙光?是終日躺在毛毯上無所事事,堆積脂肪,還是快樂地迎接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挑戰,充實自己的一生?
“貓的天堂”究竟是誰的天堂?是屬於安於現狀者的,還是創造生活者的?是屬於不食人間煙火者的,還是識盡人情世故者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者的,還是勞作不止自力更生者的?
貓的天堂讀後感(二)
這本書是講一隻退化的貓的故事,我告訴你們哦!不要以為主角是一隻退化的貓就不看下去哦!這本書可是由野貓和家貓共同演出的作品哦!故事的最後,家貓被他的姑媽打,居然還覺得自己很幸福,我相信大家一定不瞭解其中原因吧,所以我現在要開始講了,請睜大眼睛看吧!
《貓的天堂》是法國作家左拉的作品。作者透過從家貓的角度讓我們看見貓的天堂是什麼意思。有一天,有一隻貓看到一大堆野貓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而那只家貓太想要獲得自由了,所以就趁機跑到屋頂過生活,但到了故事最後,他受不了外面自由卻痛苦的生活,所以就又跑回家了。
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我是我,你是你,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太羡慕別人,自由卻痛苦的生活有它的優點,也有缺點,所以要想清楚才去羡慕別人。
貓的天堂讀後感(三)
“我親愛的主人,真正的幸福,()那天堂,就是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挨打。”
——題記
有這麼一隻貓,它肥胖、頭腦簡單卻相當自命不凡,它在櫥裡有一間真正的臥室,鋪著鴨絨褥子和三層被;飲食水準也和臥具不相上下,什麼麵包啦,湯啦,那是從來不吃的,要吃就是肉,新鮮的帶血的肉。
當它胖的自己感到噁心,當它對舒適的環境感到膩煩,貓的本性開始使這只肥胖的安哥拉貓的心裡開始嚮往一種除了帶血的肉、鴨絨褥和火爐之外的奇妙的、藏在甜蜜的廚房之外的東西——那是一種怎樣難忘的感覺啊!
於是,它趁主人忘了關窗的好機會鑽到了房子外面:它逃跑了!
這只逃家的貓幸運的遇見一隻好心的老雄貓,這只老雄貓對它關照入微。這只得到自由的貓在飽足的狀態下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細軟的稀泥、熱烘烘的陽光、可愛的同伴……雖然它傻胖的體形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但它仍感到無比愜意。
夜幕慢慢降臨了,下了霧的夜晚凍得它渾身冰涼,一天的流浪讓它又餓又累——一隻天天生活在有鮮肉吃的暖房中的貓怎能忍受這些?
最終,好心的老雄貓把這只疲憊不堪的肥貓送回了家。當它熱情的邀請老雄貓與它共用床鋪和肉時,老雄貓憤怒了:
“……你那種富足的生活對沒出息的雜種貓是合適的,自由的貓決不肯以牢獄的代價去換取你的肉食和鴨絨墊子……再見吧!”
當這只懶貓挨著主人的打的時候,它心裡樂滋滋的想:她馬上要給我肉吃了。
當我讀完左拉的這篇短篇小說時,我深深的為文中的這只貓感到悲哀。貓的本性是嚮往自由的,可主人的寵溺使貓淪為人類的“寵物”,甘願放棄自由,情願被關在有肉的暖房裡,哪怕是挨打,也是“幸福”的。這又使我聯想到我們人類身上:有些人就像那只貓,經不起風雨,受不了艱苦,他們寧願選擇得意洋洋、一事無成地畏縮在溫室中,向生活宣告自己的失敗。
現在許多小孩也像文中的那只安哥拉貓一樣,屬於他們的只是精緻的食物、安逸的生活環境、緊閉的家門……
“我親愛的主人,真正的幸福,那天堂,就是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挨打。”文中的安哥拉貓說。
“不!只有那些無知的懶漢,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說。
我決不會像文中的那只貓,也希望沒人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