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觀後感
有人說如果讓他選擇一部電影在臨死之前看,那他一定會選擇《第七封印》。這部片子被封為“男人必看十部電影”的壓軸之作,在我看來,應該是所有會思考的人都應該看的一部電影,雖然我也不太懂。
對於中世紀的歐洲,我總是感覺很神秘,無論是哲學史上的經院哲學,還是福柯所說的“愚人船”,還有“十字軍東征”,和那場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瘟疫,總讓我產生撲朔迷離的感覺。
《第七封印》的故事就是從兩個從十字軍東征的戰場回來的戰士在路上的遭遇開始的。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瘟疫,
布洛克,一個一直在思考的不屈的鬥士。面對著信仰的虛無,死神的到來,他在精神上很坦然,但他終究明白上帝已死,“信仰真是一種刑罰,就像你愛一個人,而那個人總躲在暗處,任你怎麼叫喚,他就是不出來。”自己已經沒有再為了信仰而死去的義務,他不是亞伯拉罕,不會輕易地獻出以撒。所以他提出要跟死神下棋,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利用這最後的時間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最後他是做到了,讓純潔無暇的人逃避死神的魔掌,
而延斯,布洛克的同行,則是完全的玩世不恭,面對這信仰的死去,靈魂的虛無已經死神的逼近,他把自己放到自己營造的氛圍當中去,為自己做一個不願醒來的夢。他不斷地唱歌,面對著死亡,他表現地不在乎,他深知世界本來就是荒謬的,人也應該活在荒謬裡。“人們正在風傳著的一些凶兆和異象,似乎都有些可怕:兩匹馬在夜裡互相吞噬;教堂墓地的墳墓被掘開,死屍的骨骸撤滿地;還有天上出現的四個太陽……”對於延斯來說,上帝死了,關我鳥事?
而道貌岸然的神父,在最後卻淪為了盜竊死人財物的賊,最後在身染瘟疫的痛苦折磨中死去。親人盡喪的姑娘,()則在受盡折磨後面對著死神說出了她唯一的一句話:“It is finished!”的確,
在死亡的陰影籠罩下,人性畢竟還存在著一絲絲的陽光。約瑟夫和他妻子米亞以及那一歲的兒子,他們的生活還是那麼的虔誠,上帝已經永遠地活在他們的心中,他見見到聖母瑪利亞,他們夫妻熱愛生命,歌頌春天,他們的靈魂永遠都沒有黑暗的角落,永遠都不會感到恐懼,那是生命最本質的真是,這也讓布洛克知道了人性還有陽光的所在,並最終幫助他們穿過森林,
《第七封印》拍攝於1956年,轉眼間將半個世紀的時間過去了,人們陶醉在所謂的科學的突飛猛進的同時,也越來越喪失了自己的信仰,而除了理性的潮流殺死上帝外,人們的麻木和喪失童真也讓自己的靈魂永遠到達不了救贖的彼岸。而電影讓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刻,知道了所有人都是無力的,只有保持靈魂的本真,才有可能在春天的陽光裡享受聖母的微笑。
弟子規觀後感(一)
閱讀弟子規我們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New就是“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為嗎?是呀!在這個資訊時代,
在這個時代裡,父母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卻認為父母不太關心我們,其中父母所付出的是我們一生也報答不了的恩情。傳說孟子的母親為孟子的成長尋找一個好的環境居住,曾三次遷居。這不正是父母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叫你去幫他們倒點垃圾或掃點地,你還能說不嗎?父母教我們學習,是為了我們的未來,父母責怪我們,是為了讓我們記住錯誤並改正。讀到這些,我們大概都為自己有一個好父母而感到幸福。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這樣才對得起父母的良苦用心。
傳說大孝子董永,寒窗苦讀,父親病了就砸鍋賣鐵給年邁患病的父親買藥,最後父親身亡後沒錢安葬,他賣身葬父。這種精神是可貴的,試問我們看到這一幕,誰能不受感動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新一代的道路,也少不了坎坷不平,需要我們努力地去創造奇跡來造福人民。
華夏歷史源遠流長,文明成果輝煌燦爛,傳世經典數不勝數,古老的真諦,豐富的知識,經過了歲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檢驗。使不孝子臭名遠揚千里,成為世代人們的笑柄。在這裡,我提倡大家尊老愛幼,保存中華美德,那精神最大的精神財富。
弟子規觀後感(二)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弟子規。使我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的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就要守規矩,有禮貌,尊老愛幼,講誠信。首先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
《弟子規》這一本書內容非常簡單,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和朋友們互相友愛,以及生活對親人和朋友的禮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不到的太多了,有一些人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生活如同行屍走肉等現象。我覺得缺的是沒有養成良好品德形成。讀了《弟子規》這一本書的人,都會走出陰影。《弟子規》一書深刻地教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
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為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為規範。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為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弟子規一書使我們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充分保證執行能力,為創建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和諧家庭,乃至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弟子規觀後感(三)
最近父母讓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閒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
細讀《弟子規》後,我才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至內心,而後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後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後無法無天。《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説明,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一)
看了《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后,我改變了對生活的一些看法。
孫小傲在家裡是寂寞孤單的,他在家裡很難和小朋友交流,也見不到忙碌的爸爸媽媽,他最後憤怒地離家出走。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的怨恨和寂寞,我同情無數像孫小傲一樣的留守兒童。
我非常喜歡孫小傲的優秀品質。當他用工具扭開貓眼把鑰匙吸出時,我知道他善於研究,當他用彈弓把壞人打中時,我知道他是神射手,當他把油倒在路面上阻礙壞人的車前進時,我知道他是智慧的象徵,當他混入卡車時,我知道他有007間諜的潛質。我最欣賞孫小傲的智慧、沉著和誠實。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邪惡的壞蛋,保護了蘭蘭;他被壞人抓住之後沉著、冷靜,沒有一絲恐慌,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憑藉自己的誠實而贏得了津門五俠的信任,從而得到了救助。
從孫小傲身上我看到了他寂寞孤單的眼神,也看到了他優秀的品質和無窮的潛力。對比我現在的生活,我真感到幸福。在家裡,每天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學校,有很多同學一起學習,我要珍惜現在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日子,我要珍惜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日子。我要發奮讀書,挖掘自己的潛力,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優秀的孩子。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二)
今天,我和媽媽去王府井五樓的橫店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叫《憤怒的小孩》。
這個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叫孫小傲,因為孫小傲的父母去國外工作了,家裡只有爺爺在照顧他,爺爺每天就只會說八個字:起床,吃飯,上學,睡覺。突然有一天爺爺病了,請來了一個恐龍保姆,又胖又凶。到了小傲生日的時候,說好要回來的爸爸媽媽卻變卦沒有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帶好了所有裝備瞞過了門衛的監控,離家出走了。一路上他遇到了被拐賣要飯逃跑的姐姐,兩人結伴逃過一次次壞人的追捕,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壞人玩的團團轉,最後終於幫助員警抓到了這幾個壞人。並且平安的見到了爸爸媽媽,還讓爸爸媽媽領養了這個姐姐。
看完這個電影我瞭解到,全世界有二千四百多萬留守兒童,因為爸爸媽媽都忙著工作,忙著掙錢,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顧,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後就變成了“憤怒的小孩”,一不小心就會做出傻事來。所以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多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三)
今天上午,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觀看《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孫小傲因為父母在國外打工,他跟爺爺一塊生活,他的父母答應暑假的時候一塊回來給小傲過生日,可是因為工作忙,沒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一個人在外面過著流浪的生活。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命運也很悲慘,她是剛剛從一個拐賣小孩的壞人手中逃出來,而那個壞人一直在追蹤這個小女孩。他們兩個相依為命,互相幫助,一次次的從壞人的手裡逃脫出來,這兩個小孩機智又聰明,不但從容逃脫,而且還作弄對手,讓人捧腹大笑。他們勇敢又善良,最後被一個麵點老闆收養。
每每看到那些留守兒童期盼父母的眼神,內心中都為之震顫。同樣的童年,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生活。城裡的孩子能有父母陪在一起歡樂地過新年,而農村的孩子卻不能跟父母團聚顯得是那麼的令人心疼。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運,這個命運從一出生就開始註定。出身不同人生際遇就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質極其豐富但卻缺乏親子之情的逆反孩子選擇逃跑的故事,()影片的主創卻讓孩子在廣闊的世界裡,找到了同伴,尋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誠信考驗,更不要說挫敗壞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絕對對得起孩子們的期盼。
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蘭蘭卻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裡的照片,這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有些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只不過我們作為孩子的也要體諒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不但給予了我們生命,使我們快樂的成長,工作再累還要照顧號我們。父母的工作也是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才不知疲憊的幹。如果沒有他們在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工作,我們的生活會如此幸福嗎?父母們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的都時時刻刻愛護著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不關心我們呢?
看完《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我想對天下所有父母說:“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但也一定不要忽略我們。”我還要對孫小傲說:“即使爸爸媽媽不能陪你,你也要體諒父母,不能私自離家出走哦!”
因此,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就要守規矩,有禮貌,尊老愛幼,講誠信。首先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弟子規》這一本書內容非常簡單,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和朋友們互相友愛,以及生活對親人和朋友的禮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不到的太多了,有一些人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生活如同行屍走肉等現象。我覺得缺的是沒有養成良好品德形成。讀了《弟子規》這一本書的人,都會走出陰影。《弟子規》一書深刻地教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
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為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為規範。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為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為,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弟子規一書使我們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充分保證執行能力,為創建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和諧家庭,乃至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弟子規觀後感(三)
最近父母讓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閒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
細讀《弟子規》後,我才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至內心,而後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後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後無法無天。《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説明,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一)
看了《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后,我改變了對生活的一些看法。
孫小傲在家裡是寂寞孤單的,他在家裡很難和小朋友交流,也見不到忙碌的爸爸媽媽,他最後憤怒地離家出走。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的怨恨和寂寞,我同情無數像孫小傲一樣的留守兒童。
我非常喜歡孫小傲的優秀品質。當他用工具扭開貓眼把鑰匙吸出時,我知道他善於研究,當他用彈弓把壞人打中時,我知道他是神射手,當他把油倒在路面上阻礙壞人的車前進時,我知道他是智慧的象徵,當他混入卡車時,我知道他有007間諜的潛質。我最欣賞孫小傲的智慧、沉著和誠實。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邪惡的壞蛋,保護了蘭蘭;他被壞人抓住之後沉著、冷靜,沒有一絲恐慌,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憑藉自己的誠實而贏得了津門五俠的信任,從而得到了救助。
從孫小傲身上我看到了他寂寞孤單的眼神,也看到了他優秀的品質和無窮的潛力。對比我現在的生活,我真感到幸福。在家裡,每天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學校,有很多同學一起學習,我要珍惜現在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日子,我要珍惜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日子。我要發奮讀書,挖掘自己的潛力,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優秀的孩子。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二)
今天,我和媽媽去王府井五樓的橫店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叫《憤怒的小孩》。
這個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叫孫小傲,因為孫小傲的父母去國外工作了,家裡只有爺爺在照顧他,爺爺每天就只會說八個字:起床,吃飯,上學,睡覺。突然有一天爺爺病了,請來了一個恐龍保姆,又胖又凶。到了小傲生日的時候,說好要回來的爸爸媽媽卻變卦沒有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帶好了所有裝備瞞過了門衛的監控,離家出走了。一路上他遇到了被拐賣要飯逃跑的姐姐,兩人結伴逃過一次次壞人的追捕,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壞人玩的團團轉,最後終於幫助員警抓到了這幾個壞人。並且平安的見到了爸爸媽媽,還讓爸爸媽媽領養了這個姐姐。
看完這個電影我瞭解到,全世界有二千四百多萬留守兒童,因為爸爸媽媽都忙著工作,忙著掙錢,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顧,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後就變成了“憤怒的小孩”,一不小心就會做出傻事來。所以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多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三)
今天上午,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觀看《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孫小傲因為父母在國外打工,他跟爺爺一塊生活,他的父母答應暑假的時候一塊回來給小傲過生日,可是因為工作忙,沒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一個人在外面過著流浪的生活。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命運也很悲慘,她是剛剛從一個拐賣小孩的壞人手中逃出來,而那個壞人一直在追蹤這個小女孩。他們兩個相依為命,互相幫助,一次次的從壞人的手裡逃脫出來,這兩個小孩機智又聰明,不但從容逃脫,而且還作弄對手,讓人捧腹大笑。他們勇敢又善良,最後被一個麵點老闆收養。
每每看到那些留守兒童期盼父母的眼神,內心中都為之震顫。同樣的童年,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生活。城裡的孩子能有父母陪在一起歡樂地過新年,而農村的孩子卻不能跟父母團聚顯得是那麼的令人心疼。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運,這個命運從一出生就開始註定。出身不同人生際遇就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質極其豐富但卻缺乏親子之情的逆反孩子選擇逃跑的故事,()影片的主創卻讓孩子在廣闊的世界裡,找到了同伴,尋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誠信考驗,更不要說挫敗壞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絕對對得起孩子們的期盼。
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蘭蘭卻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裡的照片,這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有些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只不過我們作為孩子的也要體諒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不但給予了我們生命,使我們快樂的成長,工作再累還要照顧號我們。父母的工作也是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才不知疲憊的幹。如果沒有他們在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工作,我們的生活會如此幸福嗎?父母們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的都時時刻刻愛護著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不關心我們呢?
看完《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我想對天下所有父母說:“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但也一定不要忽略我們。”我還要對孫小傲說:“即使爸爸媽媽不能陪你,你也要體諒父母,不能私自離家出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