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夜未眠影評(一)
這篇影評正如這部電影一樣,溫情且讓人感動,非常羡慕筆者有這樣細膩的心思,記錄下看這部電影的點點滴滴,正道出了我所受到的感動和喜悅。
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這也是篇好影評。
“讓柴米油鹽、家庭瑣事都暫且消匿在世界上吧。
愛情就是需要浪漫、需要夢、需要心動的感覺。”
或許有人認為,白頭攜老方是真正的愛情,我想這沒有錯。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摩天之宇。基礎必牢。
只有真正擦燃愛之火花的戀人,才能享受愛情的浪漫自由之美。
電影所表達的愛情觀,就是女主角媽媽和男主角都說過的那段話:
當你看到他(她)第一眼,說了第一句話,你就知道那人可能會是你一生的伴侶。你牽著他(她)的手,希望和他(她)一起走到永遠。
姑且不說這種一見鍾情的愛情觀是否正確,至少戀愛時有一種感覺是無法不被承認的,這種感覺就是心動。
女主角(梅格里安)和她的未婚夫缺少這種感覺,她的未婚夫是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並且對女主角很專情,但是他缺少一些對生活本質的訴求。他的生活嚴肅、理智、正統。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好,但這種生活態度對愛情是致命的。
男主角(我們的湯姆漢克斯)和他8歲兒子的生活,則始終充滿著自由、溫情的氣息。而且男主角念念不忘死去的前妻,更是顯出一片深情,
女主角隔著茫茫人海,僅僅在收音機前聽到了男主角的心聲,便情不自禁投入到一段奇妙的單相思中。
但有時,愛情來的就是這樣奇妙不可思議。
有時是一篇文章,有時是一個側影,有時是一首歌曲,有時是不經意的一個笑容。於是愛情便來臨了,就是這樣一些看似細小不足道的東西,猛然間敲動了你的心。
你發現那不是人生的程式,你發現那不是長輩的規言,你發現那不是周圍人的褒貶,你發現那不是功利的現實。
你如同疲憊的沙漠旅客,被一縷清泉沁灌心脾。
你如同立刻回到童年歲月,捧起你心愛的童話。
是誰在揪住你敏感的心靈?是誰讓春天充滿著不一樣的悸動?
選擇現實還是選擇浪漫?
愛情平時到底都躲藏在哪裡?
它恰恰就像《西雅圖夜未眠》中那樣,可能躲藏在收音機裡,或者一封信裡,或者像《電子情書》那樣,躲藏在電腦網路中,或者就躲藏在你身邊。
當一個男人中規中矩地拼命工作,待到事業有成、氣宇翩翩,他不可能發愁找不到姑娘。可是他可能會發愁找不到愛情。
當一個女人習慣于遵從長輩和朋友的聲音,一味地尋求著那種得到公允的優秀伴侶,那麼她很可能會實現願望,卻又很可能找不到愛情。
愛情在現實生活中的何處呢?
你可曾看見過少女臉上的羞暈?你可曾聽見過少年心跳的頻速?
當你第一次感覺到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的時候,那種興奮和快樂是多麼難以表達!
《西雅圖夜未眠》的愛情,不是在講巧合,也不是在講緣分,更不是在講不負責任。它要表述的愛情,就是那種最純淨最初始最真摯的美好相戀。
我該怎樣去表述這樣的人類情感呢?
西雅圖夜未眠影評(二)
每部電影就像是一個朋友,你認識他之前覺得可能這人沒什麼,但當你自己深入接觸過後,才發現他遠比你想像的更有內容。終於掃蕩了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全部電影,最後一部是名字最沒有吸引力的《西雅圖夜未眠》。從名字不難看出這是一部愛情片,本來打算跳過的,可是看到影評還是忍不住想看。
過年也許不適合看這種名字略帶憂傷的電影,可是翻到昨晚沒看完看的《寂靜嶺2》之後我對自己說還是看看愛情片吧…
這並不是一部轟轟烈烈浪漫到死的片子,但卻以其內在的某種淡淡的又不可名狀的氣質讓人印象深刻。
自從妻子瑪姬病逝後,山姆就一直帶著8歲的兒子約拿默默地生活著。他謝絕了朋友的安慰和再婚的介紹他相信真正的愛只有一次,他永遠不會再找到象瑪姬一樣的女人了。為了調整心情,他決定離開芝加哥,到西雅圖去過一種新的生活。時隔一年半後八歲的兒子約拿非常擔心痛苦的父親,於是在聖誕夜他撥通了廣播電臺的電話,說出了自己的新年心願,他想為爸爸尋再找一個妻子為自己找一個媽媽。
山姆在接到電臺的電話後,十分生氣,但是在兒子和主持人的耐心勸導下,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電影的女主人公安妮,在和男友訂婚去往他家過聖誕的路上無意間聽到了電臺裡約拿的願望,同時深深的為山姆傷感的故事所打動,過完聖誕後身邊所有人都在討論“西雅圖未眠人”的故事,很奇怪的是安妮雖然和男友訂婚了並且告訴自己她愛的是沃爾特,但內心卻為山姆所牽動。於是安妮內心便有了給山姆寫信並去找他的衝動,她約山姆在情人節這一天在紐約的帝國大廈頂樓見面。而這時山姆在同事的勸導下已經開始和另一個女子開始了約會,在收到安妮的信時並沒有當真,兒子約拿卻對安妮的來信卻感覺十分親近。
安妮決定去西雅圖見山姆父子,在機場送人的山姆父子剛好巧遇了安妮,而安妮卻沒有看到他們。當時山姆並不知道這就是給他寫信的安妮,但他對安妮有很強烈的感覺,他試著去追上安妮卻沒能找到她。安妮去找山姆父子時,一直跟隨在他們後面不敢上去打招呼,終於她要鼓起勇氣向山姆說明一切時,卻撞到山姆父子和山姆的朋友蘇茜熱情擁抱。安妮死心了,立刻飛回了紐約。安妮回來後決心徹底抹掉自己之前古怪的想法而去愛自己的男友。
約拿一直不滿意和爸爸約會的女子並從中搗亂,在爸爸拒絕去紐約赴約時,約拿自己偷偷的訂了機票橫跨整個美國跑去紐約,爸爸無奈只好尾隨而來。在帝國大廈等待了一天的約拿心灰意冷,最後爸爸找到了他,父子倆緊緊的擁抱。安妮在遠處和男友用餐,看著帝國大廈時想起了自己的約會,她內心不允許自己不去赴約,於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男友和盤托出。兩人和平分手,安妮趕到帝國大廈跑去樓頂。父子倆剛進入電梯,安妮便從上升的電梯中出來三人陰差陽錯沒有見到。已經很晚了大廈頂上只有安妮一個人,她發現了約拿遺落的背包,知道他們來過。就在這時,約拿帶著父親回來尋找背包,山姆和安妮再次相遇。
此時山姆才得知原來安妮就是在幾場讓自己怦然心動的那個女子,而安妮也對山姆一見鍾情。在約拿給做過介紹後,兩人自然牽手。最後通往電梯的路上兩人卻一直欣喜的對望。直到三人一起進入了電梯故事結束,新的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更不用多說。
終於一部精彩的電影在我的累贅描述下又拖遝無趣了,但我卻樂此不疲。影評是殺死一部電影的最佳方式,像我這樣畫蛇添足的人卻一直層出不窮,也是出於對電影的喜愛。影片在讓人感動流淚的同時又不乏詼諧幽默,劇情看似荒誕但又深深將觀眾吸引其中。在安妮尾隨山姆父子、山姆沒能追到安妮以及最後三人在帝國大廈頂端的陰差陽錯,都讓人激動的想去拉住其中一方將真像告訴他們,我想這就是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湯姆·漢克斯扮演的山姆在電臺中的臺詞意味深長:我知道當我頭一次接觸到她的時候我就知道,就像回家卻是前所未知的家,而我只是牽她的手,我就知道。就像是…“魔力”。也許這就是故事要表達的主題,當你面對真愛的時候,身體會做出選擇高興和欣喜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對方對你的吸引以及你的怦然心動,就是這所謂的“魔力”。回看電才注意到這部電影又名《緣分的天空》,原來緣分也要靠自己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以及諸多的陰差陽錯和那敢於為了真愛打破常規的勇氣。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西雅圖夜未眠影評(三)
《sleeplessinseatle》這部影片應該是被稱作《緣分的天空》/《西雅圖夜不眠》。電影的主線是個小男孩(約拿*鮑文),是山姆鮑文(hanks)的兒子。男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拿起家中的電話,撥出一個電臺中的熱線電話,想為家中的單身父親尋找一位伴侶,為自己找一個新媽媽。儘管山姆在初次連線的時候表現得十分窘迫和被逼,話語中透露出真誠和真情,被眾多聽眾所記憶和注意。而安妮*瑞德(梅格瑞恩主演)也是其中之一,而此時安妮是一個有個男朋友的人。但是男朋友只是一個能夠照顧她生活,陪她的人,但是沒有心靈的碰撞和心動的感覺。但是安妮只是通過了broadcast,覺得山姆性☆禁☆感的聲音,真情的表白,動人的故事,和可愛的孩子是那麼的熟悉,仿佛已經認識了很久。()工作中領導派其寫一篇關於電波中這個男人的故事,安妮帶著這個牽強的理由和內心的好奇,和對這個男人的好感來到了山姆和約拿住的地方,隔著一條街,安妮看見了山姆,山姆同時看見安妮,但是在此出現了山姆當時的女朋友,而女朋友並不是很對約拿的路數,拿著不當回事,也總是在山姆和女朋友談戀愛的時候製造一些困難。安妮跟著山姆,看著山姆和約拿的父子二人世界是那麼的溫馨,充滿了愛意,只是匆忙的和山姆大聲招呼,說了一聲“hi”,就飛回家中。令人十分的不解,但是內心有點擔心,有點期盼的他,真的是有點害怕。安妮想寫一封信,給山姆,但是沒有總氣,同事將其寄出,兒子在回信中約定在紐約的帝國大廈頂樓見面。兒子孤獨一人來到頂樓,並未見到夢想中的安妮,安妮此時終於衝破內心的牢籠,尊重內心的選擇,與未婚夫徹底分手,是多麼的令人鼓舞。山姆的追隨兒子而來終於見面,達成了完美的結局,實在是令人羡慕的。
故事老套,沒有懸念的;但是細節表現得張力十足,兒子與父親的相互依靠,溫馨和諧的畫面令人感動,兒子的聰明和幽默,調皮和感性讓人覺得十足可愛,安妮的表現則是他那標準的笑容,她對愛情的充滿了浪漫的期望和對愛的不放棄,不放手,讓我們實在是汗顏。
只要我們勇於跟隨心動,不受感動,只讓我們控制愛情的那個開關在合適的時候,在合適的地方對合適的人打開,就好了。在此之前,我們保持對愛情的信心和理想,我們一定會讓愛情來到我們的身邊。
超時空接觸影評(一)
《超時空接觸》是艾莉獨自的探尋之路,孤獨、倔強、不無迷惘的堅持。喜歡這部影片的人,與其說被艾莉癡迷的事業所吸引,不如說被她執著的信念所感染。聆聽,是我們多數人已經丟失的生存本能、已經喪失的心靈感應。浮躁無處不在,甚至侵入學術界,艾莉導師所代表的“實用派”就是一個例證。這類把科學界當成職場來混的老科學家,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曾形象地揶揄:“這‘老’字的位置非常為難,可以形容科學,也可以形容科學家。不幸的是,科學家跟科學不大相同;科學家像酒,愈老愈可貴,而科學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錢。”為了“保值”片中這位老先生可謂大膽老臉,先是取消艾莉不切實際、“無異於職業自殺”的項目經費,後又在艾莉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後橫插一杠,成為新型飛行器的首位乘客。但我們不能因此說他人格卑劣,缺乏起碼的科學素養。他屢次勸戒艾莉實際點兒也是為她好,作為國家科研經費分配方面有發言權的人士之一,他必需考慮投資回報率問題,而不僅僅聽憑興趣,畢竟這是納稅人的錢,取之於民就該用之於民,投放在看不到一點希望的渺茫項目上無疑是說不過去的極大浪費。美國一向是個實用主義的國家,對理想主義又抱有折衷的寬容甚至宣導態度,這正是其科技一直保持領先的原因(說訣竅也行)之一。金錢作為一項“原罪”是需要被洗刷的,所以社會上的富人熱衷於扶持科學專案,建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類機構,給天才科學家們提供一個“智者休憩的旅店”,等人類思想火花的綻放。艾莉為籌集研究經費四處碰壁,幸虧她遇到海頓,這位壟斷工業巨頭、億萬資金隨心所欲的操縱者,卻有一個不滅的科學夢和開闊的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艾莉互相成全。理想主義高若廟堂,可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科幻小說寫到一定程度,無法避免地會涉及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問題,甚至可以說,好的科幻小說即是較好解答二者關係問題的小說。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挑戰人類原有“神”的概念的權威;另一方面無論科技怎樣發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類始終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興嘆、束手無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超時空接觸》也不例外,作者卡爾·薩根在接受《首映》雜誌採訪時,這樣解答美國人的“外星人情結”:“外星生命的問題是可想見的最深切的哲學和科學問題之一,洞見著我們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僅如此,它還是一面往往以相當宗教的方式反映我們的希望和恐懼的絕佳鏡子。”原著中的探討,在影片中變本加厲成為左右情節發展的中心。神學家彭馬,就是為這個中心而設置的關鍵人物,而我恰恰覺得,本想成于蕭何,反而敗于蕭何,用力過猛導致彭馬這個人物、及人物背後所代表的宗教追問相當牽強,他和艾莉之間的親密關係所象徵宗教與科學的矛盾統一,簡直造作,消解了一段情感起碼的自然美感。當然這只能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意見,也許我無法欣賞馬修·麥康納的表演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招牌式的“大舌頭”嗓音究竟性☆禁☆感在哪裡,並且也不相信裘蒂·福斯特扮演的艾莉會“臣服”於如此淺薄的性☆禁☆感。
摒除這些主觀的偏見,彭馬這個人物在影片中“十處打鑼九處在”的作用也使人困惑。哪怕他的身份是總統的宗教顧問,外星生命傳來資訊的解讀會議也是相當專業的科學討論,輪不著一個外行指手畫腳。他對艾莉沒有信仰的指責非常狹隘,從而拖累了整部影片,使其成為美國價值觀的鼓吹手,而不是整個人類仰望星空的憧憬之作。假若不信God就被輕易扣上沒有“信仰”的帽子,那這世界上沒信仰的人多了去了。很顯然艾莉有自己的信仰,對太空智慧生命執著地聆聽、追尋,就是她的信仰。影片中二人關於信仰問題曾進行過這樣的交鋒:
艾莉:知道奧坎氏簡化論嗎?
彭馬:不知道。
艾莉:就是說,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正確的。想想看,以下兩種情況哪個更有可能: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還是神根本不存在,我們創造了神,好讓我們不感到那麼孤單和渺小?
彭馬:你愛你父親嗎?那麼證明一下。
艾莉:……
多年前看這一段似懂非懂,仿佛也跟艾莉一樣,被彭馬催眠了、說服了。這次重溫,我卻感到自己被得罪了,也就是說,邏輯思維能力被嘲笑了。顯然彭馬在此偷換了概念,艾莉無法證明對父親的愛,和神的存在沒有證據,完全不是一檔子事兒,不能用一個推導另一個。艾莉的父親的確存在過,留下了無窮多的證據和記憶,正是這些導致艾莉對父親的懷念和愛無法磨滅。反諷的是,經歷一場在人們眼中子虛烏有“太空旅行”的艾莉在聽證會上,也面臨同樣窘境:無法證明。於是她說了一段極富“宗教感”的辯解詞:“我無法證實,甚至無法解釋,但我知道這是真的,關於宇宙、幻想。作為人類,我們是多麼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同時我們的存在又是多麼地可貴。我們必須有所敬畏地活著,敬畏著一個比我們更偉大的存在。因為我們並不孤單。”
從表面上看,事實終於“教育”了艾莉,使她和宗教達成了和解,原先在信仰方面與她有重大分歧的彭馬,反而最能理解她,也堅定地相信她,實際這裡面又存在一個偷換概念的邏輯問題:
第一步: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步:艾莉的太空旅行無法證明,但確實存在;
第三步:得出結論,神確實存在。
用邏輯推理可以證明神,同樣也能否定神,“上帝萬能,能否造出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是古往今來最讓教徒們頭疼的問題。所以說,邏輯無法解釋神,你只需信仰。而科學始終需要解決一個“第一推動”的問題:那便是宇宙大爆炸是有目的的還是偶發事件?說到底,宗教和科學都是對終極真理的追問,歸根結底“意義”二字——人類存在的意義,宇宙演進的意義。在人類能力尚且微薄的“蒙昧時代”,最好宗教的歸宗教,科學的歸科學。
設想一下,假若真有主宰宇宙命運全知全能的神存在,他們將會怎樣看待恒河沙數中的一粒沙?地球上現存所有的宗教都太自高自大,以為“神”關心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亞瑟·克拉克在其短篇小說《星》中,對此有過辛辣諷刺。不開拓思路(象影片中的神秘人物海頓一樣),人類的身體擺脫了地心引力的束縛,心靈也擺脫不了——哪怕外星智慧給你打開了時空之門。反觀阿西莫夫在《最後的問題》中,把宗教和科學結合得多麼完美,殊途同歸極有可能,但這裡面有個前提條件:你必須放棄“人形神”的概念,轉而想像自然神的偉力。
遺憾的是,卡爾·薩根在影片製作過程中去世了,否則作為副製片人的他,或許會奉獻給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結局,至少不會那麼矛盾。小說原著裡艾莉不是獨自進行這趟吉凶未蔔的太空旅行,世人眼中一瞬的跌落,實際走了十八個小時,不是孤證。對各國科學家來說,時空之門打開的同時,強大的電磁場導致儀器全部失控,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很好解釋,何至於非要艾莉去國會接受一幫無知政客咄咄逼人的詰問,還百口莫辯!
以上種種因素決定了我的矛盾心態,這部影片我常重溫,卻不能放上“推薦”名單。導演在主旨把握上的失衡,或者說野心過大,放眼星空的同時又妄圖探究人類的內心,給出一個關乎信仰的終極答案,顧此失彼,導致一部概念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多地“淪為”一部勵志片。但艾莉畢竟不是阿甘,艾莉意志堅定的追尋和阿甘無意識的率性之間,從因到果都有本質區別,相同的演繹方式成就一個,不可能成就另一個。
迷失、隔絕和孤寂,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靈桎梏,只有彼此“接觸”,這種空虛才可以忍受。因此才有了”太空漫遊“的系列故事;才有了無數艾莉堅持枯燥的聆聽;才有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巨人之眼“,面朝星空,捕捉無垠的宇宙間穿梭著、任何一點微弱的訊息,碰巧掠過我們的地球。
生命的形式不斷進化,突破肉身限制達到意念的自由境界,無數科幻小說都為我們想像了這一前景。遠眺宇宙深處的心靈會湧起怎樣的感受,“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面對幾個太陽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熱淚盈眶、語無倫次,恨自己不是個詩人,無法描述這一“神跡”。
我總反省自己不該這樣苛刻,以至於人為減少觀影樂趣,每部影片都有可取之處——至少一點。比如這部影片的開頭段落:地球上傳來嘈雜的無線電波,隨鏡頭拉遠年代愈久,漸至無聲;太陽系、銀河系、仙女座大星雲,一一遠去,抵達宇宙荒蕪地帶,絕對的靜寂……
還是庫布裡克那句話:“核心裡有神的概念——可是,那並非傳統神人同一論中神的形象。”
超時空接觸影評(二)
當稚嫩卻充滿力量的聲音:"CQ,thisisW-9GFO"不斷重複的時候,我已經被吸引了。當夢想照進現實,從最小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到大的天線裝置,到27個無線電陣列,世界在她面前已經展開。當那個像心跳一樣的信號被搜索到,所有無線電陣列齊齊轉向,各國電視臺爭相報導時,她成功了,儘管只是第一步。
那個狂放不羈的男人,從事著神學事業的他與信仰科學的她不期而遇。巨大的差異掩蓋不了他們共同對真理的追求,以各種形式。當他像當年她父親般說出"浩瀚太空,如果什麼都沒有,是不是太浪費了?"仿佛回到了那一刻,一個小小的她,與慈愛的父親,一起觀察天文的美好時光。
留有電話的紙條終被留在了那個房間,連同記憶。她的事業,他的事業,如兩條平行線蜿蜒。
體味了她失去父親時巨大的悲傷,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體味了她幼小身軀裡蘊藏著的堅強,一句輕輕的"是",訴盡了成長的艱辛;當資金被抽掉時,她憤怒地爆發,而什麼都無法改變;當她的成果被總統科學顧問輕而易舉地竊取或者說佔有,她的不忿被壓抑著,轉身繼續投入研究。
當她穿越蟲洞來到織女星,外星人的形象幻化成她的父親,這個處理很成功也很溫馨。它向我們傳達了這個訊息:"我們是沒有惡意的".星雲可以在她指尖的輕觸下蕩起漣漪,周圍的一切都很美。
政治的複雜與醜惡不時穿插。當她在全人類面前被審問時,讓她承認所謂去過織女星的18個小時只不過是她的幻想,她沒有屈服。她只相信真實。
這個曾在評審宇航員過程中拋出致命問題使她落選的男人,這個在她臨進飛行艙前與她深情告別的男人,這個在最後,向圍觀的人群說出:"我們信仰不同,但我們都尋求真理,我相信她"的男人,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後記:我看到中間才想起這片我曾經看過,就在大一的時候,是心理協會放的。不得不說,它很成功,第二次看依然有頭次看的感動與震撼,至於這麼好而我卻忘記了,只能是我記性太差。
超時空接觸影評(三)
單看名字,會以為是一部科幻作品,可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覺得上當,因為“幻想”的部分只占很少部分,而且其情景與想像的“第三類接觸”也很不一樣。然而,就題材與內容而言,這又是一部最純粹的科幻電影,純粹到“原教旨”的程度。
因為,本片觸及了一切科學研究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真相?
一般來講,科學是探究真相的最有力工具。科學揭穿了無數被宗教掩蓋的真相,從而造成一種科學與宗教對立的想法。而事實上,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卻又是虔誠的信仰者,如牛頓,如愛因斯坦。這個矛盾怎麼解釋呢?
《超時空接觸》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以女主人公的遭遇說明了一個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道理:現有的科學並不能解釋一切。至少,女主人公無法解釋她的時空旅行、無法解釋她與亡父(實際上是外星人)的接觸,因為她在已知的科學系統中找不出證據。她只能“堅信”她是有過時空旅行的。但怎麼能證明她的“堅信”不是一場夢呢?這是一個“莊周夢蝶”般的困境。
科學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與信仰混為一體了。因為在這個程度,科學認知上的“真相”充當了宗教系統中“先知”的角色:你怎麼向後知後覺們解釋你的先知先覺呢?到了這個份上,“時空旅行見外星人”和“碰見上帝”已經沒有任何本質區別了。
原著作者卡爾薩根(美國著名天文學家與天文物理學家)借助這個故事,讓我們同時認清了科學與信仰的本質:科學是總結已知探究未知的途徑,信仰是對未知的崇拜與尊重。那個著名的“圓周”比喻大家都是聽過的:圓周內是已知的知識,圓周外是未知的領域,圓周越大,表明科學的認知範圍越大;但同時,能夠接觸到的未知領域也更多了。對待未知的茫然、特別是在窮盡科學之後仍然覺得茫然的情緒,會激發出“宇宙真他媽的神奇”的自然想法,從而發展出對神奇宇宙的無限崇拜。但是,這種崇拜,不是以一個“人格化的神或上帝”作為訴求物件的,它純粹是一種最原始但有最徹底的尊重感悟——這種感悟正是最原始宗教的本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是“信教”的,但他信仰的不是人格化的基督,而是一個隻存在他腦海中的完整神秘的宇宙本體。
對於信仰的狂熱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什麼人最虔誠?回答是:最不懂科學的人,以及最懂科學的人。只是,這兩類人信仰的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舉個簡單的類比:很多人信佛是求得佛祖保佑,而極少數人信佛,是想從佛法中探究生命及存在的本相。前者是無知者的茫然恐懼,後者是求知者的鑽研,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信仰也是有不同層次的。科學本身不僅存在信仰問題,還存在如何“科學地信仰”的問題。對宇宙萬物保持必有的敬畏心態,這不是無知與懦弱,恰恰是真正的科學探索精神。正所謂“無知無畏不算勇,有知有畏方成聖”。
當然,電影在用故事與圖像表現這種辯論的時候,個人認為,還是存在硬傷的。例如相對論的原理,科學界的同志們都是懂得一些的。那麼,這群懂得相對論的同志們,怎麼可能在最後的聽證會上集體質疑女主角所說的地球一秒鐘內所經歷的10小時地外旅行呢?這幫傢伙怎麼能否定瞬間空間旅行的可能性呢?最關鍵的是,如果不相信相對論的時空穿梭推論,那憑啥相信外星人的穿梭器管用而不惜投入鉅資呢?在這個意義上,劇本頗有些自相矛盾。很明顯,最後的這種局面,只是為了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劇本在邏輯上的嚴謹性。
其實不止邏輯問題,劇本在橋段設計方面,也有些庸俗化的跡象。最典型的就是那個混進發射台搞恐怖爆炸的“宗教原教旨”人士。很難想像,如此重大級別的機密場所,會讓他堂而皇之的混進來。這也只能說是劇本為了製造轉折而搞的噱頭了。
不過,在另外的劇情元素上,本片的確做得異常真實,例如關於宇航員資格的問題。挑選代表最前沿科學研究的宇航員卻要求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這看起來非常矛盾,實際上是對現實世界的最真實寫照。作為科學家的卡爾薩根沒有想當然地唯科學化,他在故事中盡可能地引進了真實的政治與社會因素。在美國這樣自命民主的國家,大眾思維的確會很慎重考慮“代表性”問題。因為“外星接觸計畫”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項目,它還帶有濃厚的政治與文化意味,各種勢力的參雜也就毫不奇怪了。
影片在特效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當年還不算太出名的WetaDigital有參與),儘管那個外星人提供圖紙的發射台在遠景的時候顯得特別“單薄”——明顯是作為背景疊加上去的。但在影片其他很難意識到的地方,導演則米司機同學還是痛玩了一把蠱惑特效。片中有一段當時克林頓總統的電視講話畫面,其實是根據真實的錄影重新剪輯然後更改嘴型而成,原始素材是克林頓同學在火星登陸計畫方面的演講。()另外有一些則是需要對鏡頭特別敏感才能發現的。例如當少女時期的主人公發現父親倒在地下室時,有一個她從地下室一直跑上兩層樓到洗手間拿藥物的長鏡頭,鏡頭始終對準、跟隨她的身影,最後現出的卻是從洗手間玻璃窗上映出的圖像——這在實際拍攝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乃後期數碼合成的產物。有了數碼合成這件利器,現在的確可以明確地說:沒有什麼鏡頭是不能實現的了。
憑藉真正的科學精神與探討勇氣,《超時空接觸》成了最特別的科幻電影。它將科學探索中最前沿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觀眾;雖然為了情節犧牲了小部分嚴謹性,但仍然可算作好萊塢製作的、最具科學性的科幻片。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一)
化比較嚴重,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個富足,福利優越,文明的石油國家。但是看完了三部曲和《櫻桃的滋味》,除了面目荒涼和一輛很破的車,絲毫看不出富足文明來。這部《我在伊朗長大》,更是把伊朗“妖魔化”了。我有點懷疑這些導演,是不是伊朗的“張藝謀”。
片子裡圖畫的風格我很喜歡的,一部黑白動畫片,卻史詩般的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歷史,輕鬆的表現了極其殘暴的政治,和人們的掙扎,讓人笑中充滿了無奈和同情。
有人說看過《我在伊朗長大》,相當於複習了近30年來的伊朗現當代史,它同時也是導演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自傳性質的成長史。影片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出國前、奧地利、回國後三個部分。德黑蘭的瑪贊一家本是帝王之後,從小她就受到各種思想的耳濡目染,勇於發表己見。在經歷了暴風驟雨般的衝突內亂、伊斯蘭革命後,兩伊戰爭隨即爆發,伊朗更趨禁錮保守;考慮到瑪贊的將來,父母將她送出了國。異鄉的孤苦、女孩的發育並沒有讓瑪贊忘記自己伊朗人的身份。一段跌跌撞撞的奧地利生涯後,她重返伊朗。可新的生活沒能持續多久,由於國內政治氛圍沒能好轉,她又再次離開,並被告知永遠不要回來。
電影到此結束,但真實生活中的瑪贊自此居住在法國,先後出版了四冊漫畫,並有了由漫畫改編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在伊朗長大》。整部影片只有極少的現實場景是彩色的,大篇幅的回憶部分只用黑白兩色,可以附會說它們是這個國家常見的兩種顏色,或者只是為了突出明暗差異與二元對立。影片的畫風也極為簡單質樸,是那種極為傳統的黑白動畫效果。在這種描繪下,封閉與開放、自身成長與祖國命運、宗教專制與民主自由的衝突更顯激烈。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二)
這是看完《我在伊朗長大》之後最為之感動的幾句話。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點是沒變的:這部影片寫的是在伊朗動亂的大背景下一個女人的史詩,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靈之旅。瑪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雖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以及所講的話都是舉足輕重的,她教給瑪姬以及觀眾許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畫也有懷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達的就是“永遠別忘了你是誰,也別忘了你的家鄉”。
其實影片可以分為兩部分:以瑪姬第一次出國為界,前部分是以瑪姬的眼睛看世界,後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瑪姬。由於影片是以黑白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的,且小瑪姬天真活潑,讓觀眾透過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戰爭等問題時,沒有任何緊張感,反倒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人笑中帶淚。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無自由、人權、幸福可言,就連最平常的聚會、喝酒、牽手甚至聽音樂都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讓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並沒有放棄追求,他們秘密地享受那一切,與政府做著無硝煙的鬥爭。看著瑪姬在衣服上寫著“punkisnotdead”時,我知道,自由和權利是人們永遠追求的,政府無權剝奪,也剝奪不了的。
瑪姬出國後的生活是讓我感受比較深刻的:
縱使身處人群之中,還是會感覺孤獨;當適著說服自己已經找到歸宿時,還是會顯得格格不入。瑪姬試圖融入那個新環境,但作為一個伊朗人,她被當作野人,只是一個來自狂熱的宗教徒國家的野人。她學會吸煙、蹦迪這些年輕又近乎墮落的生活,她本應不是這樣的女孩,她放棄了自己的本性勉強自己學著別人生活,最後卻還是一個另類。
1、家是永遠包容我們的地方,受傷了,唯有父母會不加追問只求你能平安回家。當瑪姬打電話給父母時,電話那頭的父母搶著講話,千叮萬囑,母親最後說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讓我潸然淚下,往往他們都是從最微小的地方關心著我們。
2、永遠忠於自我,作為一個女人就應該有她的氣節,而不是靠外表贏取別人的喜愛,靠裝可憐贏取別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選擇,但萬萬不可選擇陷害別人而滿足自己,那樣只會讓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愛你的家人。
3、婚姻永遠都不能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如果你確定自己一個人會比跟那個混蛋一起更幸福,那麼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敗是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心。
4、“是恐懼讓我們失去自我意識,還把我們變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麼,有膽量的人別人更欣賞。
5、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自己的家鄉,自己是誰,“姑娘,你從哪裡來?”“伊朗”,電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給人們的是感動、回憶與贊許。
瑪姬的成長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她也告訴了每個人,自由是有代價的。茉莉人生,有了親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與的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三)
《我在伊朗長大》是根據伊朗女漫畫家瑪嘉·莎塔碧自傳漫畫改編的,帶有強烈自傳色彩,回憶了女作家上世紀70至80年代期間,在伊朗的成長經歷。該片由伊朗和法國合作,莎塔碧和法國導演文森特·巴羅納共同執導,法國女星凱薩琳·德納芙為影片配音。它以8歲小女孩為視角,講述這個帶有皇室血統的伊朗女孩的成長過程。
小女孩瑪嘉被父母送到奧地利讀書。在奧地利的她,並不能適應歐洲的生活環境,在獨自流浪兩個月後,她要求回國。回國後,受到歐洲思想影響的她,卻又不能全部融入伊朗的生活,對其身份深感迷惑。她不知道她是伊朗人還是外國人。在自我封閉一陣後,開始覺悟。她有了第一段婚姻、有勇氣面對親密朋友的意外死亡。她最終的選擇是,再次遠走他鄉,奔赴法國。而漂泊的代價是她的外婆在其離開後過世,而她未能再見外婆一面。
在法國,這部動畫片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迄今的票房已經達到900多萬美元。
亮點:2D線條勾勒人物
這部動畫片完全是瑪嘉本人的真實寫照。瑪嘉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在風雲變幻的上世紀70年代,她曾到維也納讀書,後回到伊朗結婚又離婚,最後到法國定居,從事漫畫藝術多年。《我在伊朗長大》卻與時下流行的3D動畫不同,該片僅僅以簡單的2D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外型,影片的整體也更多地採用了黑白亮色來烘托事件的發展。
影片分為回憶和現實兩條主線,回憶的部分和漫畫一樣都是黑白二色,顏色濃重,適時地表現女孩孤獨的狀態;現實部分則是有顏色的,但在顏色的運用也較為單一。導演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
這部畫面簡單的動畫片之所以受到觀眾追捧,是其在深刻的人性關懷故事中。充滿了幽默、調侃的風格,出其不意地讓觀眾笑中帶淚。導演瑪嘉通過這部動畫片勇敢地面對自己成長中的諸多問題,不僅是身份認知的迷惑,還包括對祖國的認同,從在異國不敢說自己是伊朗人到大聲說出自己的出生地;對恐懼的認知,從“陷害”他人到直面恐懼再到徹底掙脫恐懼的威脅。
她約山姆在情人節這一天在紐約的帝國大廈頂樓見面。而這時山姆在同事的勸導下已經開始和另一個女子開始了約會,在收到安妮的信時並沒有當真,兒子約拿卻對安妮的來信卻感覺十分親近。安妮決定去西雅圖見山姆父子,在機場送人的山姆父子剛好巧遇了安妮,而安妮卻沒有看到他們。當時山姆並不知道這就是給他寫信的安妮,但他對安妮有很強烈的感覺,他試著去追上安妮卻沒能找到她。安妮去找山姆父子時,一直跟隨在他們後面不敢上去打招呼,終於她要鼓起勇氣向山姆說明一切時,卻撞到山姆父子和山姆的朋友蘇茜熱情擁抱。安妮死心了,立刻飛回了紐約。安妮回來後決心徹底抹掉自己之前古怪的想法而去愛自己的男友。
約拿一直不滿意和爸爸約會的女子並從中搗亂,在爸爸拒絕去紐約赴約時,約拿自己偷偷的訂了機票橫跨整個美國跑去紐約,爸爸無奈只好尾隨而來。在帝國大廈等待了一天的約拿心灰意冷,最後爸爸找到了他,父子倆緊緊的擁抱。安妮在遠處和男友用餐,看著帝國大廈時想起了自己的約會,她內心不允許自己不去赴約,於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男友和盤托出。兩人和平分手,安妮趕到帝國大廈跑去樓頂。父子倆剛進入電梯,安妮便從上升的電梯中出來三人陰差陽錯沒有見到。已經很晚了大廈頂上只有安妮一個人,她發現了約拿遺落的背包,知道他們來過。就在這時,約拿帶著父親回來尋找背包,山姆和安妮再次相遇。
此時山姆才得知原來安妮就是在幾場讓自己怦然心動的那個女子,而安妮也對山姆一見鍾情。在約拿給做過介紹後,兩人自然牽手。最後通往電梯的路上兩人卻一直欣喜的對望。直到三人一起進入了電梯故事結束,新的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更不用多說。
終於一部精彩的電影在我的累贅描述下又拖遝無趣了,但我卻樂此不疲。影評是殺死一部電影的最佳方式,像我這樣畫蛇添足的人卻一直層出不窮,也是出於對電影的喜愛。影片在讓人感動流淚的同時又不乏詼諧幽默,劇情看似荒誕但又深深將觀眾吸引其中。在安妮尾隨山姆父子、山姆沒能追到安妮以及最後三人在帝國大廈頂端的陰差陽錯,都讓人激動的想去拉住其中一方將真像告訴他們,我想這就是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湯姆·漢克斯扮演的山姆在電臺中的臺詞意味深長:我知道當我頭一次接觸到她的時候我就知道,就像回家卻是前所未知的家,而我只是牽她的手,我就知道。就像是…“魔力”。也許這就是故事要表達的主題,當你面對真愛的時候,身體會做出選擇高興和欣喜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對方對你的吸引以及你的怦然心動,就是這所謂的“魔力”。回看電才注意到這部電影又名《緣分的天空》,原來緣分也要靠自己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以及諸多的陰差陽錯和那敢於為了真愛打破常規的勇氣。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西雅圖夜未眠影評(三)
《sleeplessinseatle》這部影片應該是被稱作《緣分的天空》/《西雅圖夜不眠》。電影的主線是個小男孩(約拿*鮑文),是山姆鮑文(hanks)的兒子。男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拿起家中的電話,撥出一個電臺中的熱線電話,想為家中的單身父親尋找一位伴侶,為自己找一個新媽媽。儘管山姆在初次連線的時候表現得十分窘迫和被逼,話語中透露出真誠和真情,被眾多聽眾所記憶和注意。而安妮*瑞德(梅格瑞恩主演)也是其中之一,而此時安妮是一個有個男朋友的人。但是男朋友只是一個能夠照顧她生活,陪她的人,但是沒有心靈的碰撞和心動的感覺。但是安妮只是通過了broadcast,覺得山姆性☆禁☆感的聲音,真情的表白,動人的故事,和可愛的孩子是那麼的熟悉,仿佛已經認識了很久。()工作中領導派其寫一篇關於電波中這個男人的故事,安妮帶著這個牽強的理由和內心的好奇,和對這個男人的好感來到了山姆和約拿住的地方,隔著一條街,安妮看見了山姆,山姆同時看見安妮,但是在此出現了山姆當時的女朋友,而女朋友並不是很對約拿的路數,拿著不當回事,也總是在山姆和女朋友談戀愛的時候製造一些困難。安妮跟著山姆,看著山姆和約拿的父子二人世界是那麼的溫馨,充滿了愛意,只是匆忙的和山姆大聲招呼,說了一聲“hi”,就飛回家中。令人十分的不解,但是內心有點擔心,有點期盼的他,真的是有點害怕。安妮想寫一封信,給山姆,但是沒有總氣,同事將其寄出,兒子在回信中約定在紐約的帝國大廈頂樓見面。兒子孤獨一人來到頂樓,並未見到夢想中的安妮,安妮此時終於衝破內心的牢籠,尊重內心的選擇,與未婚夫徹底分手,是多麼的令人鼓舞。山姆的追隨兒子而來終於見面,達成了完美的結局,實在是令人羡慕的。
故事老套,沒有懸念的;但是細節表現得張力十足,兒子與父親的相互依靠,溫馨和諧的畫面令人感動,兒子的聰明和幽默,調皮和感性讓人覺得十足可愛,安妮的表現則是他那標準的笑容,她對愛情的充滿了浪漫的期望和對愛的不放棄,不放手,讓我們實在是汗顏。
只要我們勇於跟隨心動,不受感動,只讓我們控制愛情的那個開關在合適的時候,在合適的地方對合適的人打開,就好了。在此之前,我們保持對愛情的信心和理想,我們一定會讓愛情來到我們的身邊。
超時空接觸影評(一)
《超時空接觸》是艾莉獨自的探尋之路,孤獨、倔強、不無迷惘的堅持。喜歡這部影片的人,與其說被艾莉癡迷的事業所吸引,不如說被她執著的信念所感染。聆聽,是我們多數人已經丟失的生存本能、已經喪失的心靈感應。浮躁無處不在,甚至侵入學術界,艾莉導師所代表的“實用派”就是一個例證。這類把科學界當成職場來混的老科學家,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曾形象地揶揄:“這‘老’字的位置非常為難,可以形容科學,也可以形容科學家。不幸的是,科學家跟科學不大相同;科學家像酒,愈老愈可貴,而科學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錢。”為了“保值”片中這位老先生可謂大膽老臉,先是取消艾莉不切實際、“無異於職業自殺”的項目經費,後又在艾莉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後橫插一杠,成為新型飛行器的首位乘客。但我們不能因此說他人格卑劣,缺乏起碼的科學素養。他屢次勸戒艾莉實際點兒也是為她好,作為國家科研經費分配方面有發言權的人士之一,他必需考慮投資回報率問題,而不僅僅聽憑興趣,畢竟這是納稅人的錢,取之於民就該用之於民,投放在看不到一點希望的渺茫項目上無疑是說不過去的極大浪費。美國一向是個實用主義的國家,對理想主義又抱有折衷的寬容甚至宣導態度,這正是其科技一直保持領先的原因(說訣竅也行)之一。金錢作為一項“原罪”是需要被洗刷的,所以社會上的富人熱衷於扶持科學專案,建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類機構,給天才科學家們提供一個“智者休憩的旅店”,等人類思想火花的綻放。艾莉為籌集研究經費四處碰壁,幸虧她遇到海頓,這位壟斷工業巨頭、億萬資金隨心所欲的操縱者,卻有一個不滅的科學夢和開闊的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艾莉互相成全。理想主義高若廟堂,可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科幻小說寫到一定程度,無法避免地會涉及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問題,甚至可以說,好的科幻小說即是較好解答二者關係問題的小說。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挑戰人類原有“神”的概念的權威;另一方面無論科技怎樣發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類始終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興嘆、束手無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超時空接觸》也不例外,作者卡爾·薩根在接受《首映》雜誌採訪時,這樣解答美國人的“外星人情結”:“外星生命的問題是可想見的最深切的哲學和科學問題之一,洞見著我們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僅如此,它還是一面往往以相當宗教的方式反映我們的希望和恐懼的絕佳鏡子。”原著中的探討,在影片中變本加厲成為左右情節發展的中心。神學家彭馬,就是為這個中心而設置的關鍵人物,而我恰恰覺得,本想成于蕭何,反而敗于蕭何,用力過猛導致彭馬這個人物、及人物背後所代表的宗教追問相當牽強,他和艾莉之間的親密關係所象徵宗教與科學的矛盾統一,簡直造作,消解了一段情感起碼的自然美感。當然這只能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意見,也許我無法欣賞馬修·麥康納的表演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招牌式的“大舌頭”嗓音究竟性☆禁☆感在哪裡,並且也不相信裘蒂·福斯特扮演的艾莉會“臣服”於如此淺薄的性☆禁☆感。
摒除這些主觀的偏見,彭馬這個人物在影片中“十處打鑼九處在”的作用也使人困惑。哪怕他的身份是總統的宗教顧問,外星生命傳來資訊的解讀會議也是相當專業的科學討論,輪不著一個外行指手畫腳。他對艾莉沒有信仰的指責非常狹隘,從而拖累了整部影片,使其成為美國價值觀的鼓吹手,而不是整個人類仰望星空的憧憬之作。假若不信God就被輕易扣上沒有“信仰”的帽子,那這世界上沒信仰的人多了去了。很顯然艾莉有自己的信仰,對太空智慧生命執著地聆聽、追尋,就是她的信仰。影片中二人關於信仰問題曾進行過這樣的交鋒:
艾莉:知道奧坎氏簡化論嗎?
彭馬:不知道。
艾莉:就是說,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正確的。想想看,以下兩種情況哪個更有可能: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還是神根本不存在,我們創造了神,好讓我們不感到那麼孤單和渺小?
彭馬:你愛你父親嗎?那麼證明一下。
艾莉:……
多年前看這一段似懂非懂,仿佛也跟艾莉一樣,被彭馬催眠了、說服了。這次重溫,我卻感到自己被得罪了,也就是說,邏輯思維能力被嘲笑了。顯然彭馬在此偷換了概念,艾莉無法證明對父親的愛,和神的存在沒有證據,完全不是一檔子事兒,不能用一個推導另一個。艾莉的父親的確存在過,留下了無窮多的證據和記憶,正是這些導致艾莉對父親的懷念和愛無法磨滅。反諷的是,經歷一場在人們眼中子虛烏有“太空旅行”的艾莉在聽證會上,也面臨同樣窘境:無法證明。於是她說了一段極富“宗教感”的辯解詞:“我無法證實,甚至無法解釋,但我知道這是真的,關於宇宙、幻想。作為人類,我們是多麼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同時我們的存在又是多麼地可貴。我們必須有所敬畏地活著,敬畏著一個比我們更偉大的存在。因為我們並不孤單。”
從表面上看,事實終於“教育”了艾莉,使她和宗教達成了和解,原先在信仰方面與她有重大分歧的彭馬,反而最能理解她,也堅定地相信她,實際這裡面又存在一個偷換概念的邏輯問題:
第一步: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步:艾莉的太空旅行無法證明,但確實存在;
第三步:得出結論,神確實存在。
用邏輯推理可以證明神,同樣也能否定神,“上帝萬能,能否造出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是古往今來最讓教徒們頭疼的問題。所以說,邏輯無法解釋神,你只需信仰。而科學始終需要解決一個“第一推動”的問題:那便是宇宙大爆炸是有目的的還是偶發事件?說到底,宗教和科學都是對終極真理的追問,歸根結底“意義”二字——人類存在的意義,宇宙演進的意義。在人類能力尚且微薄的“蒙昧時代”,最好宗教的歸宗教,科學的歸科學。
設想一下,假若真有主宰宇宙命運全知全能的神存在,他們將會怎樣看待恒河沙數中的一粒沙?地球上現存所有的宗教都太自高自大,以為“神”關心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亞瑟·克拉克在其短篇小說《星》中,對此有過辛辣諷刺。不開拓思路(象影片中的神秘人物海頓一樣),人類的身體擺脫了地心引力的束縛,心靈也擺脫不了——哪怕外星智慧給你打開了時空之門。反觀阿西莫夫在《最後的問題》中,把宗教和科學結合得多麼完美,殊途同歸極有可能,但這裡面有個前提條件:你必須放棄“人形神”的概念,轉而想像自然神的偉力。
遺憾的是,卡爾·薩根在影片製作過程中去世了,否則作為副製片人的他,或許會奉獻給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結局,至少不會那麼矛盾。小說原著裡艾莉不是獨自進行這趟吉凶未蔔的太空旅行,世人眼中一瞬的跌落,實際走了十八個小時,不是孤證。對各國科學家來說,時空之門打開的同時,強大的電磁場導致儀器全部失控,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很好解釋,何至於非要艾莉去國會接受一幫無知政客咄咄逼人的詰問,還百口莫辯!
以上種種因素決定了我的矛盾心態,這部影片我常重溫,卻不能放上“推薦”名單。導演在主旨把握上的失衡,或者說野心過大,放眼星空的同時又妄圖探究人類的內心,給出一個關乎信仰的終極答案,顧此失彼,導致一部概念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多地“淪為”一部勵志片。但艾莉畢竟不是阿甘,艾莉意志堅定的追尋和阿甘無意識的率性之間,從因到果都有本質區別,相同的演繹方式成就一個,不可能成就另一個。
迷失、隔絕和孤寂,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靈桎梏,只有彼此“接觸”,這種空虛才可以忍受。因此才有了”太空漫遊“的系列故事;才有了無數艾莉堅持枯燥的聆聽;才有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巨人之眼“,面朝星空,捕捉無垠的宇宙間穿梭著、任何一點微弱的訊息,碰巧掠過我們的地球。
生命的形式不斷進化,突破肉身限制達到意念的自由境界,無數科幻小說都為我們想像了這一前景。遠眺宇宙深處的心靈會湧起怎樣的感受,“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面對幾個太陽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熱淚盈眶、語無倫次,恨自己不是個詩人,無法描述這一“神跡”。
我總反省自己不該這樣苛刻,以至於人為減少觀影樂趣,每部影片都有可取之處——至少一點。比如這部影片的開頭段落:地球上傳來嘈雜的無線電波,隨鏡頭拉遠年代愈久,漸至無聲;太陽系、銀河系、仙女座大星雲,一一遠去,抵達宇宙荒蕪地帶,絕對的靜寂……
還是庫布裡克那句話:“核心裡有神的概念——可是,那並非傳統神人同一論中神的形象。”
超時空接觸影評(二)
當稚嫩卻充滿力量的聲音:"CQ,thisisW-9GFO"不斷重複的時候,我已經被吸引了。當夢想照進現實,從最小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到大的天線裝置,到27個無線電陣列,世界在她面前已經展開。當那個像心跳一樣的信號被搜索到,所有無線電陣列齊齊轉向,各國電視臺爭相報導時,她成功了,儘管只是第一步。
那個狂放不羈的男人,從事著神學事業的他與信仰科學的她不期而遇。巨大的差異掩蓋不了他們共同對真理的追求,以各種形式。當他像當年她父親般說出"浩瀚太空,如果什麼都沒有,是不是太浪費了?"仿佛回到了那一刻,一個小小的她,與慈愛的父親,一起觀察天文的美好時光。
留有電話的紙條終被留在了那個房間,連同記憶。她的事業,他的事業,如兩條平行線蜿蜒。
體味了她失去父親時巨大的悲傷,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體味了她幼小身軀裡蘊藏著的堅強,一句輕輕的"是",訴盡了成長的艱辛;當資金被抽掉時,她憤怒地爆發,而什麼都無法改變;當她的成果被總統科學顧問輕而易舉地竊取或者說佔有,她的不忿被壓抑著,轉身繼續投入研究。
當她穿越蟲洞來到織女星,外星人的形象幻化成她的父親,這個處理很成功也很溫馨。它向我們傳達了這個訊息:"我們是沒有惡意的".星雲可以在她指尖的輕觸下蕩起漣漪,周圍的一切都很美。
政治的複雜與醜惡不時穿插。當她在全人類面前被審問時,讓她承認所謂去過織女星的18個小時只不過是她的幻想,她沒有屈服。她只相信真實。
這個曾在評審宇航員過程中拋出致命問題使她落選的男人,這個在她臨進飛行艙前與她深情告別的男人,這個在最後,向圍觀的人群說出:"我們信仰不同,但我們都尋求真理,我相信她"的男人,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後記:我看到中間才想起這片我曾經看過,就在大一的時候,是心理協會放的。不得不說,它很成功,第二次看依然有頭次看的感動與震撼,至於這麼好而我卻忘記了,只能是我記性太差。
超時空接觸影評(三)
單看名字,會以為是一部科幻作品,可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覺得上當,因為“幻想”的部分只占很少部分,而且其情景與想像的“第三類接觸”也很不一樣。然而,就題材與內容而言,這又是一部最純粹的科幻電影,純粹到“原教旨”的程度。
因為,本片觸及了一切科學研究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真相?
一般來講,科學是探究真相的最有力工具。科學揭穿了無數被宗教掩蓋的真相,從而造成一種科學與宗教對立的想法。而事實上,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卻又是虔誠的信仰者,如牛頓,如愛因斯坦。這個矛盾怎麼解釋呢?
《超時空接觸》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以女主人公的遭遇說明了一個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道理:現有的科學並不能解釋一切。至少,女主人公無法解釋她的時空旅行、無法解釋她與亡父(實際上是外星人)的接觸,因為她在已知的科學系統中找不出證據。她只能“堅信”她是有過時空旅行的。但怎麼能證明她的“堅信”不是一場夢呢?這是一個“莊周夢蝶”般的困境。
科學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與信仰混為一體了。因為在這個程度,科學認知上的“真相”充當了宗教系統中“先知”的角色:你怎麼向後知後覺們解釋你的先知先覺呢?到了這個份上,“時空旅行見外星人”和“碰見上帝”已經沒有任何本質區別了。
原著作者卡爾薩根(美國著名天文學家與天文物理學家)借助這個故事,讓我們同時認清了科學與信仰的本質:科學是總結已知探究未知的途徑,信仰是對未知的崇拜與尊重。那個著名的“圓周”比喻大家都是聽過的:圓周內是已知的知識,圓周外是未知的領域,圓周越大,表明科學的認知範圍越大;但同時,能夠接觸到的未知領域也更多了。對待未知的茫然、特別是在窮盡科學之後仍然覺得茫然的情緒,會激發出“宇宙真他媽的神奇”的自然想法,從而發展出對神奇宇宙的無限崇拜。但是,這種崇拜,不是以一個“人格化的神或上帝”作為訴求物件的,它純粹是一種最原始但有最徹底的尊重感悟——這種感悟正是最原始宗教的本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是“信教”的,但他信仰的不是人格化的基督,而是一個隻存在他腦海中的完整神秘的宇宙本體。
對於信仰的狂熱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什麼人最虔誠?回答是:最不懂科學的人,以及最懂科學的人。只是,這兩類人信仰的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舉個簡單的類比:很多人信佛是求得佛祖保佑,而極少數人信佛,是想從佛法中探究生命及存在的本相。前者是無知者的茫然恐懼,後者是求知者的鑽研,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信仰也是有不同層次的。科學本身不僅存在信仰問題,還存在如何“科學地信仰”的問題。對宇宙萬物保持必有的敬畏心態,這不是無知與懦弱,恰恰是真正的科學探索精神。正所謂“無知無畏不算勇,有知有畏方成聖”。
當然,電影在用故事與圖像表現這種辯論的時候,個人認為,還是存在硬傷的。例如相對論的原理,科學界的同志們都是懂得一些的。那麼,這群懂得相對論的同志們,怎麼可能在最後的聽證會上集體質疑女主角所說的地球一秒鐘內所經歷的10小時地外旅行呢?這幫傢伙怎麼能否定瞬間空間旅行的可能性呢?最關鍵的是,如果不相信相對論的時空穿梭推論,那憑啥相信外星人的穿梭器管用而不惜投入鉅資呢?在這個意義上,劇本頗有些自相矛盾。很明顯,最後的這種局面,只是為了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劇本在邏輯上的嚴謹性。
其實不止邏輯問題,劇本在橋段設計方面,也有些庸俗化的跡象。最典型的就是那個混進發射台搞恐怖爆炸的“宗教原教旨”人士。很難想像,如此重大級別的機密場所,會讓他堂而皇之的混進來。這也只能說是劇本為了製造轉折而搞的噱頭了。
不過,在另外的劇情元素上,本片的確做得異常真實,例如關於宇航員資格的問題。挑選代表最前沿科學研究的宇航員卻要求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這看起來非常矛盾,實際上是對現實世界的最真實寫照。作為科學家的卡爾薩根沒有想當然地唯科學化,他在故事中盡可能地引進了真實的政治與社會因素。在美國這樣自命民主的國家,大眾思維的確會很慎重考慮“代表性”問題。因為“外星接觸計畫”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項目,它還帶有濃厚的政治與文化意味,各種勢力的參雜也就毫不奇怪了。
影片在特效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當年還不算太出名的WetaDigital有參與),儘管那個外星人提供圖紙的發射台在遠景的時候顯得特別“單薄”——明顯是作為背景疊加上去的。但在影片其他很難意識到的地方,導演則米司機同學還是痛玩了一把蠱惑特效。片中有一段當時克林頓總統的電視講話畫面,其實是根據真實的錄影重新剪輯然後更改嘴型而成,原始素材是克林頓同學在火星登陸計畫方面的演講。()另外有一些則是需要對鏡頭特別敏感才能發現的。例如當少女時期的主人公發現父親倒在地下室時,有一個她從地下室一直跑上兩層樓到洗手間拿藥物的長鏡頭,鏡頭始終對準、跟隨她的身影,最後現出的卻是從洗手間玻璃窗上映出的圖像——這在實際拍攝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乃後期數碼合成的產物。有了數碼合成這件利器,現在的確可以明確地說:沒有什麼鏡頭是不能實現的了。
憑藉真正的科學精神與探討勇氣,《超時空接觸》成了最特別的科幻電影。它將科學探索中最前沿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觀眾;雖然為了情節犧牲了小部分嚴謹性,但仍然可算作好萊塢製作的、最具科學性的科幻片。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一)
化比較嚴重,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個富足,福利優越,文明的石油國家。但是看完了三部曲和《櫻桃的滋味》,除了面目荒涼和一輛很破的車,絲毫看不出富足文明來。這部《我在伊朗長大》,更是把伊朗“妖魔化”了。我有點懷疑這些導演,是不是伊朗的“張藝謀”。
片子裡圖畫的風格我很喜歡的,一部黑白動畫片,卻史詩般的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歷史,輕鬆的表現了極其殘暴的政治,和人們的掙扎,讓人笑中充滿了無奈和同情。
有人說看過《我在伊朗長大》,相當於複習了近30年來的伊朗現當代史,它同時也是導演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自傳性質的成長史。影片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出國前、奧地利、回國後三個部分。德黑蘭的瑪贊一家本是帝王之後,從小她就受到各種思想的耳濡目染,勇於發表己見。在經歷了暴風驟雨般的衝突內亂、伊斯蘭革命後,兩伊戰爭隨即爆發,伊朗更趨禁錮保守;考慮到瑪贊的將來,父母將她送出了國。異鄉的孤苦、女孩的發育並沒有讓瑪贊忘記自己伊朗人的身份。一段跌跌撞撞的奧地利生涯後,她重返伊朗。可新的生活沒能持續多久,由於國內政治氛圍沒能好轉,她又再次離開,並被告知永遠不要回來。
電影到此結束,但真實生活中的瑪贊自此居住在法國,先後出版了四冊漫畫,並有了由漫畫改編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在伊朗長大》。整部影片只有極少的現實場景是彩色的,大篇幅的回憶部分只用黑白兩色,可以附會說它們是這個國家常見的兩種顏色,或者只是為了突出明暗差異與二元對立。影片的畫風也極為簡單質樸,是那種極為傳統的黑白動畫效果。在這種描繪下,封閉與開放、自身成長與祖國命運、宗教專制與民主自由的衝突更顯激烈。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二)
這是看完《我在伊朗長大》之後最為之感動的幾句話。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點是沒變的:這部影片寫的是在伊朗動亂的大背景下一個女人的史詩,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靈之旅。瑪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雖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以及所講的話都是舉足輕重的,她教給瑪姬以及觀眾許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畫也有懷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達的就是“永遠別忘了你是誰,也別忘了你的家鄉”。
其實影片可以分為兩部分:以瑪姬第一次出國為界,前部分是以瑪姬的眼睛看世界,後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瑪姬。由於影片是以黑白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的,且小瑪姬天真活潑,讓觀眾透過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戰爭等問題時,沒有任何緊張感,反倒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人笑中帶淚。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無自由、人權、幸福可言,就連最平常的聚會、喝酒、牽手甚至聽音樂都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讓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並沒有放棄追求,他們秘密地享受那一切,與政府做著無硝煙的鬥爭。看著瑪姬在衣服上寫著“punkisnotdead”時,我知道,自由和權利是人們永遠追求的,政府無權剝奪,也剝奪不了的。
瑪姬出國後的生活是讓我感受比較深刻的:
縱使身處人群之中,還是會感覺孤獨;當適著說服自己已經找到歸宿時,還是會顯得格格不入。瑪姬試圖融入那個新環境,但作為一個伊朗人,她被當作野人,只是一個來自狂熱的宗教徒國家的野人。她學會吸煙、蹦迪這些年輕又近乎墮落的生活,她本應不是這樣的女孩,她放棄了自己的本性勉強自己學著別人生活,最後卻還是一個另類。
1、家是永遠包容我們的地方,受傷了,唯有父母會不加追問只求你能平安回家。當瑪姬打電話給父母時,電話那頭的父母搶著講話,千叮萬囑,母親最後說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讓我潸然淚下,往往他們都是從最微小的地方關心著我們。
2、永遠忠於自我,作為一個女人就應該有她的氣節,而不是靠外表贏取別人的喜愛,靠裝可憐贏取別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選擇,但萬萬不可選擇陷害別人而滿足自己,那樣只會讓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愛你的家人。
3、婚姻永遠都不能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如果你確定自己一個人會比跟那個混蛋一起更幸福,那麼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敗是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心。
4、“是恐懼讓我們失去自我意識,還把我們變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麼,有膽量的人別人更欣賞。
5、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自己的家鄉,自己是誰,“姑娘,你從哪裡來?”“伊朗”,電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給人們的是感動、回憶與贊許。
瑪姬的成長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她也告訴了每個人,自由是有代價的。茉莉人生,有了親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與的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三)
《我在伊朗長大》是根據伊朗女漫畫家瑪嘉·莎塔碧自傳漫畫改編的,帶有強烈自傳色彩,回憶了女作家上世紀70至80年代期間,在伊朗的成長經歷。該片由伊朗和法國合作,莎塔碧和法國導演文森特·巴羅納共同執導,法國女星凱薩琳·德納芙為影片配音。它以8歲小女孩為視角,講述這個帶有皇室血統的伊朗女孩的成長過程。
小女孩瑪嘉被父母送到奧地利讀書。在奧地利的她,並不能適應歐洲的生活環境,在獨自流浪兩個月後,她要求回國。回國後,受到歐洲思想影響的她,卻又不能全部融入伊朗的生活,對其身份深感迷惑。她不知道她是伊朗人還是外國人。在自我封閉一陣後,開始覺悟。她有了第一段婚姻、有勇氣面對親密朋友的意外死亡。她最終的選擇是,再次遠走他鄉,奔赴法國。而漂泊的代價是她的外婆在其離開後過世,而她未能再見外婆一面。
在法國,這部動畫片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迄今的票房已經達到900多萬美元。
亮點:2D線條勾勒人物
這部動畫片完全是瑪嘉本人的真實寫照。瑪嘉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在風雲變幻的上世紀70年代,她曾到維也納讀書,後回到伊朗結婚又離婚,最後到法國定居,從事漫畫藝術多年。《我在伊朗長大》卻與時下流行的3D動畫不同,該片僅僅以簡單的2D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外型,影片的整體也更多地採用了黑白亮色來烘托事件的發展。
影片分為回憶和現實兩條主線,回憶的部分和漫畫一樣都是黑白二色,顏色濃重,適時地表現女孩孤獨的狀態;現實部分則是有顏色的,但在顏色的運用也較為單一。導演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
這部畫面簡單的動畫片之所以受到觀眾追捧,是其在深刻的人性關懷故事中。充滿了幽默、調侃的風格,出其不意地讓觀眾笑中帶淚。導演瑪嘉通過這部動畫片勇敢地面對自己成長中的諸多問題,不僅是身份認知的迷惑,還包括對祖國的認同,從在異國不敢說自己是伊朗人到大聲說出自己的出生地;對恐懼的認知,從“陷害”他人到直面恐懼再到徹底掙脫恐懼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