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後,你希望如何總結你的人生?
文/董潔林
未來三十年,對於讀大學的你們可能比永遠還要遠;過去三十年,對於年近半百的我們則化作了幾張照片和點點閃爍的記憶。
2008年是我們77級入學30年。77級是文革後高考恢復的第一屆大學生,1978年春季入學。當年也曾無比的意氣風發,畢業時有人發出“十年後世界屬於我們77級”的狂語。幾十年後,是我們征服了世界,還是世界征服了我們?
我們班的同學最近有一個紀念三十年的聚會。每位同學都要求寫點個人經歷和人生感悟。每個人的經歷都非常不同,現在也分處世界各地,
“人生有幾個三十年?答案可能因人而異。從上大學起算的三十年應該是每個人最精彩的時光,這結論較少爭議。因此入學三十年後的聚會,便成為人生的重大節日。
……
人的一生如同隨著一條河順流而下。人不能兩次站在同一條河流,更不可能同時暢遊兩條河流。我有時候想,如果我當時選擇了文科而不是理科,那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如果我沒有出國而留在了國內,那今天又在做什麼?
有時也想,如果人生從頭來過,我最想做什麼?最不想做什麼?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追求和目標,而人的最愛則取決於其本性。
生命之河有太多的分岔口,逼著人在不停地做選擇題,一次次的選擇,讓你遊了這條河而不是那條河。但每一條河最終都將歸於大海,太陽將海水蒸成雲,雲隨雨飄入山谷,再匯入河流。命運載我進入了我的河,盡情地遊,也欣賞河岸的風景。一路甚好。”
今天的孩子們可能由於高中時考大學拼得太苦,
同學們,三十年後,你希望如何總結你的人生?
在墜落中長出翅膀
每個人都是一隻可以飛向長天的鷹,儘管我們已經將這一事實忘記,但與生俱來的能力不會因此消失掉。我們發現自己的狀況越來越糟糕,如同被扔進了萬丈深淵,耳邊風聲四起。失落與絕望中,你奮力一搏,墜落中的身體開始平衡,一對翅膀將自己拯救。
人生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生命沒有墜落,因為即使墜落,信念也可以讓自己在墜落中長出翅膀。
成敗可以掌握,一切都在我們的堅持中。
人生不會墜落,只要我們還在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肯德基速食店老闆是山德士上校,他65歲開始創業。起初他只是向人推銷自己的炸雞秘方,目的就是賺點小錢。沒想到,實驗了1029次都沒有把自己的炸雞秘方賣出去。最後,他被逼無奈,只得橫下心來,自己創業。這就是流傳至今的肯德基神話。
生命是平等的,呈現在每個生命面前的世界也都是平的。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用它在黑夜中找到黎明。艱難困苦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就算在失控中墜落,只要不灰心、不放棄,我們就能浴火重生。
牽一髮而動全身,錯一子而亂全域。人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縱橫交錯、互為因果,而將各個環節均衡協調,和諧一體,使人生達到均衡狀態則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以種種失控為代價,在千回百轉的曲折中方能將一切有機協調、和諧完美。
在墜落中長出翅膀,我們的生命將變得更加頑強。
想向前跳得更遠,向後退幾步就會變得理所當然,
失控算什麼,墜落又如何?那一切只不過是生命的熔爐,在那裡,我們心中藏有的恐懼、畏縮、軟弱、自卑將熔化殆盡;在那裡承受生命的鑄煉,我們的生命將變得更加堅強。
人生失控了,我們開始苦苦思索:如何從目前所在的位置走向另一個地方;如何沿著看不見盡頭的道路前進;如何越過恐懼、懊悔、悲傷、困惑的溝壑,離開黑暗,找到出去的路;如何在死路中尋找希望。
在墜落中我們不斷追問,開始燃起駕馭的渴望。我該走這條路,還是那條路?我該開這扇門,還是那扇門?我該拋下這部分的自我、這種生活方式、這個人,還是帶著一起走?我該更新我的現實,還是整個脫離它,重新開始?當我們走到所知一切的邊緣,必須在兩個信念中選擇一個;相信必有土地在腳下,或是相信必有翅膀能飛翔。
每個生命都難免墜落。當我們經歷危機、挑戰、自我懷疑時,特別渴望有人可以給自己指出正確的方向,告訴自己問題的答案。這個時候,我們就像一堆沒有自我的碎片,頭腦中亂糟糟的,並開始懷念過去,想擁抱自己曾經的影子。
當生命墜落時,內心的潛能是推動我們前行的力量。很多時候,我們的意識會隱隱約約感覺它的存在,然而我們不敢相信,甚至認為自己哪裡出了問題,以致更為迷亂,簡直有種要崩潰的感覺。
相信潛能的呼喚吧!印度詩人卡比爾說:“我的內心,聽我說,最偉大的靈,這位導師,就在附近,醒來吧,醒來吧!跑到他腳前,此刻他就站在你頭頂附近。你已經沉睡幾億年。今晨何不醒來?”
在墜落中我們漸漸覺醒,此時有一種巨大的力量進入我們心中,在裡面湧動。似曾熟悉,卻又似乎很久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了。也許我們從沒有感受過這種力量,此時我們更容易令自己困惑不安。於是,內心的焦慮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有點惴惴不安了。
如果它已在我們內心湧現,請不要質疑它、拒絕它。欣然接受它吧,因為此時的我們已經開始覺醒了。慢慢熟悉它,習慣它,這樣我們混亂的心靈系統就會漸漸恢復平靜,不安的感覺也會漸漸消退。一切就像在墜落中長出了翅膀,我們會感覺到生命在向上飛翔,會體驗到新層次的滿足、成就感、創造力。
我們不要讓自己停留在這種感覺中,覺醒後需要馬上付出行動。就像一個受傷的人,已經感覺到疼痛了,如果對傷口進行酒精消毒,疼痛會加劇。不要因此而否定行動的必要性,痛苦不一定代表做錯了,有時它意味著你做對了。
有個農夫喝醉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他醉倒在一叢荊棘上。當他還沒有醒來時,就不會察覺身體被荊棘刺傷的疼痛。但是,當他慢慢從醉酒中逐漸醒來,會發覺自己從頭到腳都劇烈地疼痛。
然而,當他想爬起來離開荊棘時,身體的疼痛加劇了。即使稍稍挪動,也會疼痛難忍。此時,他是掙扎著站起來,還是繼續躺下來,一動也不動呢?
這很容易回答。但對那些在失控中覺醒的人來說,就未必如此容易了。從一種失控的不良狀態中走出來,會讓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與覺醒相比,行動起來似乎顯得更難。當把覺醒融入行動,我們要忍耐住內心產生種種不適、不安、騷動。
就像剛剛做完手術的牙齒,手術過後,感覺不舒服、疼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疼痛說明你在復原。當知道這些後,我們心中的憂慮就會漸漸消失。這是一種積極的信號,昭示著我們的康復。
做什麼都會有前途的
文/吳建宏
有位元在自助餐廳上班的吧台員說他工作很枯燥無聊,他問我:“這樣幹下去有前途嗎?”我反問他:“你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誰不會?榨果汁也很簡單,笨蛋也會的。”好!那我問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出名堂來了嗎?”
工作中你不能傻幹
有的人賣水果,賣了一輩子還是守在那個小攤子,有的人賣水果就可以成為月營業額上千萬的水果批發商,因為他很懂水果,他也在工作中去瞭解“產地來源”,所以他看出“門路”,也改變了“經營方式”,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因此,你同樣在做這份工作,你是心不在焉的傻幹,還是天天在研究“這件事情的深度在哪裡?”
當老闆來問你工作累不累時,你卻能夠告訴他:“老闆,今天的水果不好,是你換了進貨商嗎?”當有同仁來替代你工作時,你可以用老師的口吻告訴他:“切一個蘋果要十秒鐘,切一個鳳梨要十五秒鐘,切十分鐘時手會發抖,站著三十分鐘時,腳會發麻。”他會驚訝:“你怎麼都知道!”這就是一個成功者的工作態度,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記錄及分析”,而不是傻幹!
一樣的起跑點,有的先到終點了
以前我認識一家小服飾店的女店員,她的同事都做沒幾個月就離職了,理由都一樣,就是說“枯燥無味,在小公司裡的這種小工作能幹出什麼前途?”只有她默默地做,當她工作時,她不斷思考每位顧客的消費者習性跟心態,並且記錄分析哪一種商品比較好賣。
在工作滿一年時,有位常來的顧客跟她說:“我一直很欣賞你的工作態度,而且你好內行喔!我最近想開一家服飾店,你來幫我,我給你當店長,並且給你幹股。”就這樣,這位小店員就開始走入她的另一個人生了。
後來她老闆又開了三家店,就請她擔任營業部經理,不再親自顧店,而且經常要去國外採購,當她滿四十歲時,她已經是一家業績上億元的服裝公司總經理。
聽說她以前的同事,還在服飾店當店員,為何站在一樣的起跑點,命運會不同呢?你看出“關鍵”了嗎?
你想成功的決心有多強
一樣在做電子代工廠,為何郭台銘就可以從小代工廠變成臺灣首富?有的人才做一半就大喊“這行業不能做了”,然後就等著“虧損”,在他關廠時,他還自以為神氣地說“我早就說過這行業不能做”。切!原來你早就想好“失敗的藉口”?
最近有人常說:“餐飲業不能做了,因為服務員越來越難找。”因為都跑去“王品集團”了啊!餐飲業不是不能做了嗎?為何有人生意越來越好,他們能,你為何不能?你不檢討自己是能力有問題嗎?
為何有的人切水果就能夠變成果雕大師?因為他有研究,他有看書進修,他自己有目標,覺得自己要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技術,所以他先有了意志力,然後才開始付諸行動去努力,也終於成功了。
不要抱怨自己做的工作是什麼,那是看你在工作中抱持哪種態度,及你想要“勝人一截”的決心有多強烈!
還是帶著一起走?我該更新我的現實,還是整個脫離它,重新開始?當我們走到所知一切的邊緣,必須在兩個信念中選擇一個;相信必有土地在腳下,或是相信必有翅膀能飛翔。每個生命都難免墜落。當我們經歷危機、挑戰、自我懷疑時,特別渴望有人可以給自己指出正確的方向,告訴自己問題的答案。這個時候,我們就像一堆沒有自我的碎片,頭腦中亂糟糟的,並開始懷念過去,想擁抱自己曾經的影子。
當生命墜落時,內心的潛能是推動我們前行的力量。很多時候,我們的意識會隱隱約約感覺它的存在,然而我們不敢相信,甚至認為自己哪裡出了問題,以致更為迷亂,簡直有種要崩潰的感覺。
相信潛能的呼喚吧!印度詩人卡比爾說:“我的內心,聽我說,最偉大的靈,這位導師,就在附近,醒來吧,醒來吧!跑到他腳前,此刻他就站在你頭頂附近。你已經沉睡幾億年。今晨何不醒來?”
在墜落中我們漸漸覺醒,此時有一種巨大的力量進入我們心中,在裡面湧動。似曾熟悉,卻又似乎很久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了。也許我們從沒有感受過這種力量,此時我們更容易令自己困惑不安。於是,內心的焦慮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有點惴惴不安了。
如果它已在我們內心湧現,請不要質疑它、拒絕它。欣然接受它吧,因為此時的我們已經開始覺醒了。慢慢熟悉它,習慣它,這樣我們混亂的心靈系統就會漸漸恢復平靜,不安的感覺也會漸漸消退。一切就像在墜落中長出了翅膀,我們會感覺到生命在向上飛翔,會體驗到新層次的滿足、成就感、創造力。
我們不要讓自己停留在這種感覺中,覺醒後需要馬上付出行動。就像一個受傷的人,已經感覺到疼痛了,如果對傷口進行酒精消毒,疼痛會加劇。不要因此而否定行動的必要性,痛苦不一定代表做錯了,有時它意味著你做對了。
有個農夫喝醉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他醉倒在一叢荊棘上。當他還沒有醒來時,就不會察覺身體被荊棘刺傷的疼痛。但是,當他慢慢從醉酒中逐漸醒來,會發覺自己從頭到腳都劇烈地疼痛。
然而,當他想爬起來離開荊棘時,身體的疼痛加劇了。即使稍稍挪動,也會疼痛難忍。此時,他是掙扎著站起來,還是繼續躺下來,一動也不動呢?
這很容易回答。但對那些在失控中覺醒的人來說,就未必如此容易了。從一種失控的不良狀態中走出來,會讓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與覺醒相比,行動起來似乎顯得更難。當把覺醒融入行動,我們要忍耐住內心產生種種不適、不安、騷動。
就像剛剛做完手術的牙齒,手術過後,感覺不舒服、疼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疼痛說明你在復原。當知道這些後,我們心中的憂慮就會漸漸消失。這是一種積極的信號,昭示著我們的康復。
做什麼都會有前途的
文/吳建宏
有位元在自助餐廳上班的吧台員說他工作很枯燥無聊,他問我:“這樣幹下去有前途嗎?”我反問他:“你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誰不會?榨果汁也很簡單,笨蛋也會的。”好!那我問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出名堂來了嗎?”
工作中你不能傻幹
有的人賣水果,賣了一輩子還是守在那個小攤子,有的人賣水果就可以成為月營業額上千萬的水果批發商,因為他很懂水果,他也在工作中去瞭解“產地來源”,所以他看出“門路”,也改變了“經營方式”,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因此,你同樣在做這份工作,你是心不在焉的傻幹,還是天天在研究“這件事情的深度在哪裡?”
當老闆來問你工作累不累時,你卻能夠告訴他:“老闆,今天的水果不好,是你換了進貨商嗎?”當有同仁來替代你工作時,你可以用老師的口吻告訴他:“切一個蘋果要十秒鐘,切一個鳳梨要十五秒鐘,切十分鐘時手會發抖,站著三十分鐘時,腳會發麻。”他會驚訝:“你怎麼都知道!”這就是一個成功者的工作態度,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記錄及分析”,而不是傻幹!
一樣的起跑點,有的先到終點了
以前我認識一家小服飾店的女店員,她的同事都做沒幾個月就離職了,理由都一樣,就是說“枯燥無味,在小公司裡的這種小工作能幹出什麼前途?”只有她默默地做,當她工作時,她不斷思考每位顧客的消費者習性跟心態,並且記錄分析哪一種商品比較好賣。
在工作滿一年時,有位常來的顧客跟她說:“我一直很欣賞你的工作態度,而且你好內行喔!我最近想開一家服飾店,你來幫我,我給你當店長,並且給你幹股。”就這樣,這位小店員就開始走入她的另一個人生了。
後來她老闆又開了三家店,就請她擔任營業部經理,不再親自顧店,而且經常要去國外採購,當她滿四十歲時,她已經是一家業績上億元的服裝公司總經理。
聽說她以前的同事,還在服飾店當店員,為何站在一樣的起跑點,命運會不同呢?你看出“關鍵”了嗎?
你想成功的決心有多強
一樣在做電子代工廠,為何郭台銘就可以從小代工廠變成臺灣首富?有的人才做一半就大喊“這行業不能做了”,然後就等著“虧損”,在他關廠時,他還自以為神氣地說“我早就說過這行業不能做”。切!原來你早就想好“失敗的藉口”?
最近有人常說:“餐飲業不能做了,因為服務員越來越難找。”因為都跑去“王品集團”了啊!餐飲業不是不能做了嗎?為何有人生意越來越好,他們能,你為何不能?你不檢討自己是能力有問題嗎?
為何有的人切水果就能夠變成果雕大師?因為他有研究,他有看書進修,他自己有目標,覺得自己要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技術,所以他先有了意志力,然後才開始付諸行動去努力,也終於成功了。
不要抱怨自己做的工作是什麼,那是看你在工作中抱持哪種態度,及你想要“勝人一截”的決心有多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