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行動決定命運

行動決定命運

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有記取這個最大的教訓,結果將自己淪為平庸之輩,看看那些普通人,你就會發現,他們都在被動地活著,他們說的遠比做的多,甚至只說不做。但他們幾乎個個都是找藉口的行家,他們會找各種藉口拖延,直到最後他們證明這件事不應該做、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與這類人相比,我似乎聰明、狡猾了許多。積極行動是我身上的另一個標識,我從不喜歡紙上談兵或流於空談。因為我知道,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缺乏行動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維持現狀,

拒絕改變。我認為這是一種深具欺騙性和自我毀滅效果的壞習慣,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一個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會讓自己失望,並能增加自己控制命運的機會。聰明人只會促使事情發生。人生中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過於想做的事太多,以致一事無成,我們必須承認,時間有限,任何人都無法做完所有的事情,要吃掉大象需要一口一口的吃,做事也是一樣,想完成所有的事情,只會讓機會溜掉。我的座右銘是:洛克菲勒對緊急事件採取不公平待遇。

要想變成“我現在就去做”的那種人,就是停止一切白日夢,時時想到現在,從現在就開始做。諸如“明天”、“下禮拜”“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的意義相同。

那些在工商界、政府、軍隊中的領袖,都是很能幹又肯幹的人、百分之百主動的人。那些站在場外袖手旁觀的人永遠當不成領導人物。

不論是自動自發者還是被動的人,都是習慣使然。習慣有如繩索,我們每天編織一根繩索,最後它粗大得無法折斷。習慣的繩索不是帶領我們到高峰就是引領我們到低谷,這就得看好習慣或壞習慣了,壞習慣能擺佈我們,左右成敗,它很容易養成,但是卻很難伺候,好習慣很難養成,但很容易維持下去。

要有現在就做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有積極主動的精神,戒除精神散漫的習慣,要決心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做事,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會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培養行動的習慣,

不需要特殊的聰明智慧或專門的技巧,只需要努力耕耘,讓好習慣在生活中開花結果即可。

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戰役,為了勝利,你需要行動,再行動,永遠行動!!

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
拿著自己的問題到處去問人,病急亂投醫,到處拿別人的藥方來醫自己的病,就像是拿著指往別人家的地圖在找自己回家的路一樣荒謬。
記得自己小時候至今,如果遇到人生重大問題,我鮮少問別人意見。都儘量自己去找答案,因為別人給的答案不一定對自己的問題有效,所以我除了思考、研究、觀察、實驗之外,我還會大量看書、上網搜資訊,讓自己成為自己問題的唯一解答者。
當我成為作家與老師後,我每天被成百上千的問題包圍了,

問題包括:我該去考研還是去找工作?我該選擇在家鄉還是到大城市?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工作,還是聽爸媽的話去考律師?我該選擇娶A還是娶B?我明天要考廣告學。請問我該讀哪些書?我該怎麼讓自己有成就?我要如何一天讀一本書?……
所有五花八門的問題,其實歸結只有一種:就是他們不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決定自己的人生。為自己做全權的決定,因為自小父母與老師就幫他們把生活與人生方向都定好了,一旦長大成人,發現自己可以做決定時,卻開始害怕自己做的決定會有錯、會受傷、會失敗,所以拿著自己的問題到處去問人,病急亂投醫,到處拿別人的藥方來醫自己的病,就像是拿著指往別人家的地圖在找自己回家的路一樣荒謬。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場大學演講之後。有位學生興興沖沖跑來問我:“老師,我下個月就要去巴黎了。你能告訴我你對巴黎的看法嗎?”我還記得當時我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她說:“天啊,這是你第一次去巴黎,你怎麼捨得把你對巴黎的‘首度定義權’交給我?你擁有最寬廣、對巴黎探索後的首度定義權,這是你生命專有的,不該讓任何別人的看法阻擋在你與巴黎之間!”
一如我在《十堂量子創意課》書中提到的: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已經多到無可數計。似乎大家都把我當成了活的搜尋引擎,包括“我下周要去印度了,你能推薦我去哪些地方嗎?請問我應該搭哪家航空公司?我該住在哪裡?”諸如此類的。
我只覺得很奇怪,現在網路資訊這麼發達,怎麼不自己上網好好查、好好比較?把找資料的過程也當成是旅行的一部分?而不是連旅程細節都要聽別人的意見,吃喝玩住都跟著我的足跡,那你的旅程就跟我的沒兩樣。
“創意”是一種態度,一種對生命的主動、積極、自主、負全責的態度,“創意”不是某類行業、某項職業或是某種環境,不要做一個“老跟別人要現成答案”的人,這樣就像“老吃成藥卻不自己想辦法改善體質”,久了自己都失去自愈力。我自己就是個不愛向人要現成答案的人,因為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能解決,所有的解答都藏在問題裡。(經典語錄 )我當然也希望讀者、學生也都是自己探索答案的主動者,如果我輕易地給了答案,就剝奪了他們探索的樂趣——這包括跟我要現成書單(有的還問我這本書跟那本書有什麼差別)。
要我在書上簽一句座右銘的讀者,如果當場時間允許,我都會苦口婆心跟他們說:“自己的書單得自己找,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的主專長是什麼、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人生打算往哪個方向發展。你得自己去從第一本有興趣的書開始讀起,然後從這本書再去延伸閱讀下一本書……你得有自己的圖書分類系統,就像你無法搬一堆不適合你家風格的傢俱往家裡放,你得清楚知道你自己的體質,為自己點菜,而不是照本宣科吃別人推薦的東西。”
千萬不要做意見或是現成答案的乞討者,請做自己生命的拓荒者、先鋒部隊,請去探尋自己知識與智慧的上游。如此你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走出不一樣的第一步。

做什麼都會有前途的

文/吳建宏

有位元在自助餐廳上班的吧台員說他工作很枯燥無聊,他問我:“這樣幹下去有前途嗎?”我反問他:“你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誰不會?榨果汁也很簡單,笨蛋也會的。”好!那我問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出名堂來了嗎?”

工作中你不能傻幹

有的人賣水果,賣了一輩子還是守在那個小攤子,有的人賣水果就可以成為月營業額上千萬的水果批發商,因為他很懂水果,他也在工作中去瞭解“產地來源”,所以他看出“門路”,也改變了“經營方式”,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因此,你同樣在做這份工作,你是心不在焉的傻幹,還是天天在研究“這件事情的深度在哪裡?”

當老闆來問你工作累不累時,你卻能夠告訴他:“老闆,今天的水果不好,是你換了進貨商嗎?”當有同仁來替代你工作時,你可以用老師的口吻告訴他:“切一個蘋果要十秒鐘,切一個鳳梨要十五秒鐘,切十分鐘時手會發抖,站著三十分鐘時,腳會發麻。”他會驚訝:“你怎麼都知道!”這就是一個成功者的工作態度,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記錄及分析”,而不是傻幹!

一樣的起跑點,有的先到終點了

以前我認識一家小服飾店的女店員,她的同事都做沒幾個月就離職了,理由都一樣,就是說“枯燥無味,在小公司裡的這種小工作能幹出什麼前途?”只有她默默地做,當她工作時,她不斷思考每位顧客的消費者習性跟心態,並且記錄分析哪一種商品比較好賣。

在工作滿一年時,有位常來的顧客跟她說:“我一直很欣賞你的工作態度,而且你好內行喔!我最近想開一家服飾店,你來幫我,我給你當店長,並且給你幹股。”就這樣,這位小店員就開始走入她的另一個人生了。

後來她老闆又開了三家店,就請她擔任營業部經理,不再親自顧店,而且經常要去國外採購,當她滿四十歲時,她已經是一家業績上億元的服裝公司總經理。

聽說她以前的同事,還在服飾店當店員,為何站在一樣的起跑點,命運會不同呢?你看出“關鍵”了嗎?

你想成功的決心有多強

一樣在做電子代工廠,為何郭台銘就可以從小代工廠變成臺灣首富?有的人才做一半就大喊“這行業不能做了”,然後就等著“虧損”,在他關廠時,他還自以為神氣地說“我早就說過這行業不能做”。切!原來你早就想好“失敗的藉口”?

最近有人常說:“餐飲業不能做了,因為服務員越來越難找。”因為都跑去“王品集團”了啊!餐飲業不是不能做了嗎?為何有人生意越來越好,他們能,你為何不能?你不檢討自己是能力有問題嗎?

為何有的人切水果就能夠變成果雕大師?因為他有研究,他有看書進修,他自己有目標,覺得自己要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技術,所以他先有了意志力,然後才開始付諸行動去努力,也終於成功了。

不要抱怨自己做的工作是什麼,那是看你在工作中抱持哪種態度,及你想要“勝人一截”的決心有多強烈!

如果我輕易地給了答案,就剝奪了他們探索的樂趣——這包括跟我要現成書單(有的還問我這本書跟那本書有什麼差別)。
要我在書上簽一句座右銘的讀者,如果當場時間允許,我都會苦口婆心跟他們說:“自己的書單得自己找,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的主專長是什麼、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人生打算往哪個方向發展。你得自己去從第一本有興趣的書開始讀起,然後從這本書再去延伸閱讀下一本書……你得有自己的圖書分類系統,就像你無法搬一堆不適合你家風格的傢俱往家裡放,你得清楚知道你自己的體質,為自己點菜,而不是照本宣科吃別人推薦的東西。”
千萬不要做意見或是現成答案的乞討者,請做自己生命的拓荒者、先鋒部隊,請去探尋自己知識與智慧的上游。如此你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走出不一樣的第一步。

做什麼都會有前途的

文/吳建宏

有位元在自助餐廳上班的吧台員說他工作很枯燥無聊,他問我:“這樣幹下去有前途嗎?”我反問他:“你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誰不會?榨果汁也很簡單,笨蛋也會的。”好!那我問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出名堂來了嗎?”

工作中你不能傻幹

有的人賣水果,賣了一輩子還是守在那個小攤子,有的人賣水果就可以成為月營業額上千萬的水果批發商,因為他很懂水果,他也在工作中去瞭解“產地來源”,所以他看出“門路”,也改變了“經營方式”,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因此,你同樣在做這份工作,你是心不在焉的傻幹,還是天天在研究“這件事情的深度在哪裡?”

當老闆來問你工作累不累時,你卻能夠告訴他:“老闆,今天的水果不好,是你換了進貨商嗎?”當有同仁來替代你工作時,你可以用老師的口吻告訴他:“切一個蘋果要十秒鐘,切一個鳳梨要十五秒鐘,切十分鐘時手會發抖,站著三十分鐘時,腳會發麻。”他會驚訝:“你怎麼都知道!”這就是一個成功者的工作態度,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記錄及分析”,而不是傻幹!

一樣的起跑點,有的先到終點了

以前我認識一家小服飾店的女店員,她的同事都做沒幾個月就離職了,理由都一樣,就是說“枯燥無味,在小公司裡的這種小工作能幹出什麼前途?”只有她默默地做,當她工作時,她不斷思考每位顧客的消費者習性跟心態,並且記錄分析哪一種商品比較好賣。

在工作滿一年時,有位常來的顧客跟她說:“我一直很欣賞你的工作態度,而且你好內行喔!我最近想開一家服飾店,你來幫我,我給你當店長,並且給你幹股。”就這樣,這位小店員就開始走入她的另一個人生了。

後來她老闆又開了三家店,就請她擔任營業部經理,不再親自顧店,而且經常要去國外採購,當她滿四十歲時,她已經是一家業績上億元的服裝公司總經理。

聽說她以前的同事,還在服飾店當店員,為何站在一樣的起跑點,命運會不同呢?你看出“關鍵”了嗎?

你想成功的決心有多強

一樣在做電子代工廠,為何郭台銘就可以從小代工廠變成臺灣首富?有的人才做一半就大喊“這行業不能做了”,然後就等著“虧損”,在他關廠時,他還自以為神氣地說“我早就說過這行業不能做”。切!原來你早就想好“失敗的藉口”?

最近有人常說:“餐飲業不能做了,因為服務員越來越難找。”因為都跑去“王品集團”了啊!餐飲業不是不能做了嗎?為何有人生意越來越好,他們能,你為何不能?你不檢討自己是能力有問題嗎?

為何有的人切水果就能夠變成果雕大師?因為他有研究,他有看書進修,他自己有目標,覺得自己要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技術,所以他先有了意志力,然後才開始付諸行動去努力,也終於成功了。

不要抱怨自己做的工作是什麼,那是看你在工作中抱持哪種態度,及你想要“勝人一截”的決心有多強烈!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