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最危險的三種心態
不管是追求成功,還是追求幸福,只要有所追求,人生就必須要奮鬥。多年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過很多事,也解決了很多事,靜下來一想,發現在人生的路上,有三種心態最為危險,不管這個人本身多麼厲害,一旦有了這三種心態中的一種,都會在追求的道路上留下太多的隱患,都會極大的影響成功和幸福,甚至會讓一個天才成為無知者。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給所有有機會讀到的朋友有所幫助,並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
人生路上最危險的三種心態,
首先說說抱怨,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抱怨永遠是一劑毒藥。生活中的抱怨會讓妻子變成怨婦,會讓大丈夫變成懦夫,會讓人不敢面對生活中的一點點曲折,從而影響整個家庭關係,現在大多數的離婚也是因為抱怨而引起的;工作中的抱怨會讓人無心工作,會讓人看不到機會,看不到成功,從而影響人際關係,雖努力而無工作業績,無所作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抱怨者是一種不自信心的表現,因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改變環境,能改變周邊的人,所以,常會在遇到事情時的第一個想就是如何把責任從自己身上消除掉,所以會一直把責任怪到別人身上,會怪身邊的所有人,
抱怨的人一般情況下都責任心喪失,因為在長期的抱怨之中,這樣的人不會自省,
所以經常會有夫妻之間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相互抱怨,最終離婚;這些人就從來沒有想過,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作為一個人,是應該要想辦法解決的,而不是抱怨對社會的不公平,或是抱怨對方的不理解,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說一些簡單的例子,現在社會上經常抱怨說房價高而結不起婚,
抱怨者心裡往往是沒有陽光的,也看不到世界的美好,更別說追求到成功和幸福了。
其次是盡力而為,所謂的盡力而為,就是可為可不為,而且在很多時候,就是無所作為。本質很簡單,所有說盡力而為的人,哪怕什麼事也沒有做,也會覺得自己盡力而為了。常有朋友和同事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找我聊天,我也總喜歡問一句:“你真的盡力了嗎?”沒有多少人敢給我肯定的回答,因為從他們的回復中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可以看出根本就沒有盡力,而且大多數人連努力都沒有做到。
個人以為,盡力而為帶來的結果在大多數時候就等於繳械投降,
盡力而為也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託辭,也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根本不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提前給自己找個藉口,萬一不成功,就告訴自己已經盡力,沒有成功是因為其它的原因。對於人生而言,不管解決什麼事情,都應該告訴自己要像戰士一樣,不成功便戰死沙場,雖敗猶榮;而不能像懦夫一樣,根本就不敢盡全力去拼搏,根本就不敢有去戰鬥。事情是拼出來的,如果不去拼,誰也幫不能,誰也沒有辦法讓問題解決。
盡力而為就是可為可不為,就是無所作為;盡全力而為,不如不成功,便成仁,這才是成事之道。
最後是顧影自憐,很多人由於不同的人生經歷,總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總會在心理上覺得自己應該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從而變得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時時設防,產生過分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這樣的人,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會強調自己個人的能力,對他人拒之千里;另一方面又喜歡依賴別人,希望別人幫自己成功,覺得別人都應該幫自己,覺得別人都欠自己的。
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在判斷事物和與人相處時變得過於敏感,從而出現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周邊事物,完全生活在自己所構築的一個封閉空間之內,會讓交流變得困難,也會在很多問題上出現一些過於自私或是讓大部分的人無法理解的想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心態的產生,在於這個人本身無法面對現實,只能生活在過去的經驗與陰影之中,不敢真正的面對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更沒有膽量以創新的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深層次的來說,就是一種由內在的自卑怕被發現,從而在外內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有這種心態的人多數會表現為自負或自傲,不過這種表現都是假的,只是為了掩示自卑。
以上的這些心態,無論哪一種,都會極大的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都會阻礙人的成功,都會讓看無法清楚的看清自己與身處的環境。如果有其中的兩種或三種都有,就會更嚴重,甚至到頭來不光是一事無成,家庭無法幸福,而且很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借用《心經》裡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人生中必須面對的十個問題
1、 面對欺詐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話所說“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防止上當受騙了,因為騙子往往是一些“貌則人,其心則禽獸”的偽君子。騙子是最好對付的,因為存在一個規律:永遠是騙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騙子。騙子找你——無論是推銷還是奉送什麼——你不理采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話故事所說的那樣,小兔兒不開門,大灰狼無可奈何。
2、 面對威脅
面對威脅,最需要的是冷靜與機智。應該清楚:被歹徒威脅,你固然恐懼,歹徒更恐懼;你固然緊張,歹徒更緊張。在心理上,永遠是受害者一方佔優勢。巧妙地利用這一優勢,冷靜機智地加以應對,也許會擺脫險境。一旦你比歹徒還恐懼,比歹徒還緊張,那就離禍不遠了。
3、 面對騷擾
時下流行“性騷擾”,其實騷擾的形式是各種各樣的。客人賴在你家不走;親戚朋友找你借錢,這同樣是一種騷擾。面對諸如此類的騷擾,除了直接擺脫,別無良策。礙於面子採取間接擺脫——無論多麼巧妙——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間接擺脫,有效期很短,直接擺脫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4、 面對高傲
如果你恨一個不可救藥的高傲者,想予以回擊,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設法讓他更高傲些,促其早些衰敗。這個原理,幾百年前的古人就闡釋過了:“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衰後罪孽,都是盛時造的。故持盈履滿,君子猶兢兢焉”(《菜根譚·呻吟語》)。作如是觀,高傲者的狂傲不敬,傷害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你何不洗耳恭聽,拭目以待呢?
5、 面對吹牛
吹牛是國民劣根性之一種。無論是誰,時時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發洩的一種方式,朋友大吹大侃,你不妨裝熊,以成人之美。但是,需知,吹牛可不是心理發洩的正常手段。與其出此下策,還不如罵一句娘或摔個杯子什麼的。因為吹牛無法一人為之,必須找一個聽家,誰願意當聽家呢?
6、 面對自私
“自私”特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人。這種人不接受“黃金法則”(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不講德則。遇到這種人最棘手,縱容也不是,以牙還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這樣一條路可走了,不與這種人共事,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7、 面對冷漠
人們不喜歡接受別人的冷漠,但往往喜歡把冷漠送給別人,強制別人接受這個面目可憎的禮物。當這個禮物送到你面前的時候,你應該坦然接受它,但千萬不要像傳彩球那樣把它再傳到別人那裡。讓它傳到你那裡戛然而止,這是最佳的選擇。這樣做的人多了,冷漠就少了。
8、 面對偏激
如果你一輩子也沒有遇到過一個偏激者,那說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輩子也沒有偏激過一次,說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魯迅是個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愛,但他遠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價值些。問題是,還有另一類毫無價值的盲目偏激,遇到這類人,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9、 面對無知
無知分為兩種:善無知與惡無知。“夏蟲不知冷冰”即屬於前者,夏蟲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無可厚非。明知而裝不知道、該知而故意不知,這是惡無知。惡無知是通往錯誤與罪惡的橋樑。面對惡無知者,不能和他們一起跨上罪惡之橋,他們非要上橋只好與他們決裂,哪怕曾經是朋友。惡無知以無良知、無道德最可怕。拉欠萊說:“學術無良知就是靈魂的毀滅,政治無道德就是社會的毀滅”,誠哉斯言。
10、面對無理
不講道理,耍混耍無賴,其實質是否認業已公認的準則、契約或價值標準,另立自己的一套,並把這一套強加於人。有大無理者、小無理者之分。對於大無理者,靠一個人的力量實在難以改變他;對於小無理者存在兩種策略:忍讓與討說法。和不講理的人討說法很難,所以往往需要通過法律程式。忍讓還是討說法,需要算計,選擇比較合算的方案。
不爭,是人生至境
昨天在路上遇到的一幕讓我感慨,不知道是自己老了心態變得平和了,還是這個社會讓一些人變得浮躁不安。事情是這樣的:兩個騎電動車的人撞到一起發生爭執,因為在小巷子裡,車速不快,人也沒有傷著,車子也沒有壞,但就是互不相讓,吵得你死我活的,這個小巷本來就擁堵,車多人多,這下好了,小巷堵得水泄不通,誰都無法通行,只好堵在路上等著事態平息。沒有耐心的人就特別著急,開始罵罵咧咧,也有的人急著趕路,往裡擠來擠去,場面混亂不堪。
生活中最紛擾的一個字:爭。在這個世界裡的吵鬧、喧器、摩擦、嫌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都是因為爭的結果。明裡爭,暗裡爭,大利益爭,小便宜爭,昨天爭,今天爭,你也爭,我也爭,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小的塵世,只能容得下一顆自私的心了。
生活中可以有無數個不爭的理由。心胸開闊一些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一些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些爭不起來;功利心淡一些爭不起來;為別人考慮多一些爭不起來。這個世界不會厚此薄彼。你沒必要去爭什麼,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其實,權錢爭到手了,幸福不見了;名聲爭到手了,快樂不見了。那些非分的東西雖然爭到手了,但心安不見了。也就是說,你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甚至你死我活爭到手的,不是快樂,幸福和心安,而是煩惱,痛苦和仇怨,以及疲倦至極的身心。
不爭,是人生至境。哪怕是少爭一點,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就會一下子變寬,世界就會一下子變大。因為這少爭,笑臉多了,握手多了,禮讓多了,真誠多了,熱情多了,友誼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話就是情濃了,意厚了,愛也多了。喧器人世,霎那間,萬噪俱寂,恬靜出世。
萬一不成功,就告訴自己已經盡力,沒有成功是因為其它的原因。對於人生而言,不管解決什麼事情,都應該告訴自己要像戰士一樣,不成功便戰死沙場,雖敗猶榮;而不能像懦夫一樣,根本就不敢盡全力去拼搏,根本就不敢有去戰鬥。事情是拼出來的,如果不去拼,誰也幫不能,誰也沒有辦法讓問題解決。盡力而為就是可為可不為,就是無所作為;盡全力而為,不如不成功,便成仁,這才是成事之道。
最後是顧影自憐,很多人由於不同的人生經歷,總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總會在心理上覺得自己應該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從而變得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時時設防,產生過分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這樣的人,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會強調自己個人的能力,對他人拒之千里;另一方面又喜歡依賴別人,希望別人幫自己成功,覺得別人都應該幫自己,覺得別人都欠自己的。
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在判斷事物和與人相處時變得過於敏感,從而出現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周邊事物,完全生活在自己所構築的一個封閉空間之內,會讓交流變得困難,也會在很多問題上出現一些過於自私或是讓大部分的人無法理解的想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心態的產生,在於這個人本身無法面對現實,只能生活在過去的經驗與陰影之中,不敢真正的面對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更沒有膽量以創新的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深層次的來說,就是一種由內在的自卑怕被發現,從而在外內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有這種心態的人多數會表現為自負或自傲,不過這種表現都是假的,只是為了掩示自卑。
以上的這些心態,無論哪一種,都會極大的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都會阻礙人的成功,都會讓看無法清楚的看清自己與身處的環境。如果有其中的兩種或三種都有,就會更嚴重,甚至到頭來不光是一事無成,家庭無法幸福,而且很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借用《心經》裡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人生中必須面對的十個問題
1、 面對欺詐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話所說“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防止上當受騙了,因為騙子往往是一些“貌則人,其心則禽獸”的偽君子。騙子是最好對付的,因為存在一個規律:永遠是騙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騙子。騙子找你——無論是推銷還是奉送什麼——你不理采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話故事所說的那樣,小兔兒不開門,大灰狼無可奈何。
2、 面對威脅
面對威脅,最需要的是冷靜與機智。應該清楚:被歹徒威脅,你固然恐懼,歹徒更恐懼;你固然緊張,歹徒更緊張。在心理上,永遠是受害者一方佔優勢。巧妙地利用這一優勢,冷靜機智地加以應對,也許會擺脫險境。一旦你比歹徒還恐懼,比歹徒還緊張,那就離禍不遠了。
3、 面對騷擾
時下流行“性騷擾”,其實騷擾的形式是各種各樣的。客人賴在你家不走;親戚朋友找你借錢,這同樣是一種騷擾。面對諸如此類的騷擾,除了直接擺脫,別無良策。礙於面子採取間接擺脫——無論多麼巧妙——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間接擺脫,有效期很短,直接擺脫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4、 面對高傲
如果你恨一個不可救藥的高傲者,想予以回擊,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設法讓他更高傲些,促其早些衰敗。這個原理,幾百年前的古人就闡釋過了:“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衰後罪孽,都是盛時造的。故持盈履滿,君子猶兢兢焉”(《菜根譚·呻吟語》)。作如是觀,高傲者的狂傲不敬,傷害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你何不洗耳恭聽,拭目以待呢?
5、 面對吹牛
吹牛是國民劣根性之一種。無論是誰,時時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發洩的一種方式,朋友大吹大侃,你不妨裝熊,以成人之美。但是,需知,吹牛可不是心理發洩的正常手段。與其出此下策,還不如罵一句娘或摔個杯子什麼的。因為吹牛無法一人為之,必須找一個聽家,誰願意當聽家呢?
6、 面對自私
“自私”特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人。這種人不接受“黃金法則”(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不講德則。遇到這種人最棘手,縱容也不是,以牙還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這樣一條路可走了,不與這種人共事,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7、 面對冷漠
人們不喜歡接受別人的冷漠,但往往喜歡把冷漠送給別人,強制別人接受這個面目可憎的禮物。當這個禮物送到你面前的時候,你應該坦然接受它,但千萬不要像傳彩球那樣把它再傳到別人那裡。讓它傳到你那裡戛然而止,這是最佳的選擇。這樣做的人多了,冷漠就少了。
8、 面對偏激
如果你一輩子也沒有遇到過一個偏激者,那說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輩子也沒有偏激過一次,說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魯迅是個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愛,但他遠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價值些。問題是,還有另一類毫無價值的盲目偏激,遇到這類人,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9、 面對無知
無知分為兩種:善無知與惡無知。“夏蟲不知冷冰”即屬於前者,夏蟲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無可厚非。明知而裝不知道、該知而故意不知,這是惡無知。惡無知是通往錯誤與罪惡的橋樑。面對惡無知者,不能和他們一起跨上罪惡之橋,他們非要上橋只好與他們決裂,哪怕曾經是朋友。惡無知以無良知、無道德最可怕。拉欠萊說:“學術無良知就是靈魂的毀滅,政治無道德就是社會的毀滅”,誠哉斯言。
10、面對無理
不講道理,耍混耍無賴,其實質是否認業已公認的準則、契約或價值標準,另立自己的一套,並把這一套強加於人。有大無理者、小無理者之分。對於大無理者,靠一個人的力量實在難以改變他;對於小無理者存在兩種策略:忍讓與討說法。和不講理的人討說法很難,所以往往需要通過法律程式。忍讓還是討說法,需要算計,選擇比較合算的方案。
不爭,是人生至境
昨天在路上遇到的一幕讓我感慨,不知道是自己老了心態變得平和了,還是這個社會讓一些人變得浮躁不安。事情是這樣的:兩個騎電動車的人撞到一起發生爭執,因為在小巷子裡,車速不快,人也沒有傷著,車子也沒有壞,但就是互不相讓,吵得你死我活的,這個小巷本來就擁堵,車多人多,這下好了,小巷堵得水泄不通,誰都無法通行,只好堵在路上等著事態平息。沒有耐心的人就特別著急,開始罵罵咧咧,也有的人急著趕路,往裡擠來擠去,場面混亂不堪。
生活中最紛擾的一個字:爭。在這個世界裡的吵鬧、喧器、摩擦、嫌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都是因為爭的結果。明裡爭,暗裡爭,大利益爭,小便宜爭,昨天爭,今天爭,你也爭,我也爭,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小的塵世,只能容得下一顆自私的心了。
生活中可以有無數個不爭的理由。心胸開闊一些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一些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些爭不起來;功利心淡一些爭不起來;為別人考慮多一些爭不起來。這個世界不會厚此薄彼。你沒必要去爭什麼,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其實,權錢爭到手了,幸福不見了;名聲爭到手了,快樂不見了。那些非分的東西雖然爭到手了,但心安不見了。也就是說,你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甚至你死我活爭到手的,不是快樂,幸福和心安,而是煩惱,痛苦和仇怨,以及疲倦至極的身心。
不爭,是人生至境。哪怕是少爭一點,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就會一下子變寬,世界就會一下子變大。因為這少爭,笑臉多了,握手多了,禮讓多了,真誠多了,熱情多了,友誼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話就是情濃了,意厚了,愛也多了。喧器人世,霎那間,萬噪俱寂,恬靜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