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更要做到讀後感(一)
這本書對知道更要做到的破解之謎很簡單,就是習慣!“習慣”這二個字,對我們來說太過熟悉,所以很多人沒有深究過它的確切定義、科學內涵、內在規律——“最厲害的就是習慣”周士淵教授告訴我們千萬別忽略這句話,我也有同感。世界上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命運和前程,而命運當然是有你的行為造成的。好的行為造就好的命運,壞的行為造就壞的命運,習慣是影響我們命運諸多因素中“最厲害”的一種。
習慣問題不是一個新話題,人類對它的研究和探討大概一直未曾中斷過,
對於成功,很多人止於“知道”一些觀念和行動準則,然後就把它們當作一種“知識”來瞭解、記憶和談論,不知不覺地跌入了一個“成功學陷阱”——那就是一種“我已經很卓越”或是“我一定會很成功”的錯覺,而事實上你還是以前的你,
知道更要做到讀後感(二)
一直以來,我們都生活存在怪異現象,就是大家努力學習,拼命的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習各種各樣的道理,到最後,大家都知道道理,說起道理來大家都引征別論,但卻很少人真正的按照道理去行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知道做到》這本書是一名國外著名作家,從問題本身入手,分析問題存在的三個原因:資訊超載、消極過慮、缺少跟進。並詳細分析此三個原因的形成原因、如果改進,最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學到做到,不在是空話連篇,而是務實的指導人們真正的做到知道做到。
現將本書中相關觀點陳列如下:
造成人們沒有從學習後,馬上去行動,
現實中的我不也是如此,想學的太多,所以東學學,西學學,造成學到的東西都知道一點,而不能精通,深化,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其它知識的吸收,
原因之二是消極過濾,是指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挫折,造成對自己的不自信,對他人和事情的懷疑,遇到事情會消極逃辟,或者是在自己的內心中存在一個過濾系統,會對一些有難度的事情進行自動過濾,在考慮事情時,總是考慮不利的一面,消極的對待事情,最終讓想法或事情不了了知。本書針對消極過濾,作者建議從兩點入手,一是積極聆聽,敞開心胸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將自己變為綠燈思考者,
個人感悟:現實中的我不也是個消極過濾者嗎?每想一個計畫或準備做一件事情時,總是想到會有什麼困難,存在什麼不利方面,而對現實事情產生退縮,放棄,我感覺本書中的綠燈思考不錯,每次遇到事情時,先想有利面和積極面,並列出表來,到最後,自己再來找不利面時,發現有利面多於不利面,積極聆聽也很重要,在現實中聆聽本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促進人際交往,聽到別人好的觀點。
原因之三是缺少跟進,沒有有效的跟進計畫,會使你的計畫或者想法遺失在角落裡。建立良好的跟進系統十分有必要,
想要做到成功人,必需學習,而學習必須的是堅持,接受別人的指導。掌握好的跟進計畫,達到必要的重複,重複,重複,使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實際工作當中。
重複的力量,學習完畢後,至少回讀筆記六次,才能達到目標。
知道更要做到讀後感(三)
週末讀了周士淵的《知道更要做到——打造超級行動力》這本書,書中主要圍繞行動力這個話題討論,人們往往知道很多卻沒有付諸行動,以至於好的想法只是想想,缺少行動。作為清華園、未明湖走出的大眾演講家,習慣研究學家的周士淵認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習慣”。
在本書的第六章,主要講到習慣“五動”理論,是關於超級行動力的提升。在開始講“五動”理論之前,周士淵先分析了“知”與“行”的關係。良好的習慣,就是一個人終生的財富,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對自己人生所做的最好的投資,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是一定能讓你終生獲益的投資。對於人生的成功而言,“行動”比“知道”更為關鍵。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知道更要做到。
第一動——起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有好的觀念做先導,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起動便是及時的播種,()即一旦我們下了決心要養成某個習慣,就要去行動,即起動,千萬不能明日複明日,千萬不能中在腦子裡轉。就像種地一樣,當播種之後,就需要我們燒水、施肥,直到收穫的那一天。如果僅僅把種子種上就不管的話,那麼金秋收穫的季節裡,只能觀望別人的收穫。
第二動——百動。主要是在起動之後,不斷的動,足夠的動,以至於養成習慣。全球最傑出的職業經理人傑克·韋爾奇一句經典名言“一旦你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堅定的想法,只有你不斷地重複,終會使之成為現實;提煉、堅持、重複,這是你成功的法寶;持之以恆,終將達到最高值。”就像燒水一樣,只有100度的時候,水才會沸騰。而要想達到100度,必須從冷水燒到30度、40度、50度,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堅持、重複。只有不斷地加熱,水才會最終達到100度這個沸騰點。所以當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就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便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我們也要努力到成功的那一天。
第三動——自動。自動就是在起動和百動的基礎上更高的層次,不用監督、無須壓力,自己就會動。這是積極主動的表現。如果帶著壓力,在別人監督下才能完成工作的話,效率也不會太高。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喜歡自己的工作時,你會積極的、主動的去完成它,也說是所謂的自動。
第四動——永動。聞名於世的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曾說過“世界上毅力是無法替代的,天賦無法替代,有天賦去失敗的人比比皆是;才能無法替代,有才能卻失敗的人時時可見;教育無法替代,受教育卻失敗的人處處可聞;只有毅力是無所不能的,所向披靡的”。周士淵的一生可以說是平淡卻不平凡的一生,他經歷過人生的很多磨難,最終使他走向成功的不是才能,也不是天賦,而是堅持不懈、努力追求的毅力。
第五動——樂動。好習慣養成,樂在其中。一個好習慣養成後,你這樣做就會舒服,不這樣做內心就不安。當你養成好習慣後,人生會變得十分充實。樂動是五動中的最高境界,在經歷了以上四動之後,樂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如果能達到樂動的境界,可以享受充實的人生,你所做的一切都會自己快樂,成功也就在不遠處了。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卻沒有執行,機會擦肩而過。而成功是在起動之後,堅持不懈的努力,當達到樂動的時候,成功就在向自己招手了。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一定要“知道更要做到”,打造超級行動力!
直面苦難讀後感(一)
威爾斯曾經說過“全部人類歷史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歷史。”時世之變遷另多少昔日的榮耀和輝煌隨風而逝,只有思想,人類不懈的偉大思想傲然獨立。它們給我們帶來高貴的尊嚴、深沉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氣;能窮透那些頑固的世俗之牆,讓我們那些蒙塵的心靈清新自然、光潔明亮。寒假期間,我得以靜下心來沿著《人類思想的足跡》,去品味人類歷史文化的的博大精深,領略著它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價值。
其中周國平的《面對苦難四題》一文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這是一篇富於精神性的哲理散文。它不是追求分析論證的層層相扣,而是採用詩一般跳躍的思維,充滿哲理意味的句子,來直接點明思考的主題。它告訴我們:什麼是苦難;應該用一種尊嚴的方式去面對苦難;我們不應該把苦難當作人生旅程中不應該存在的;苦難並不是那麼可悲,相反往往交織著幸福。
第一部分:論述人生中“苦難”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第一句便開門見山點明主旨:“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接下來,便對“苦難”進行定義,並以具體例子加以說明。在這樣的基礎上,作者進而指出:“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因為“人生在世,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難,世上並無絕對的幸運兒”。這就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道出了苦難的普遍性。唯其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去思考。從寫作的角度看,這一部分側重於立論。
人的一生,總會遭受各種各樣的苦難。沒錯,誰都得學著面對人生的苦難。逃避不了的現實,就要學著坦然面對。苦難之于人生,既然無法改變,不如想著怎麼去解決。
第二部分:介紹了苦難的價值
苦難與幸福是相反的東西,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直接和靈魂有關,並且都牽涉到對生命意義的評價。苦難的價值,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你覺得有意義,你就會坦然,你覺得黯然,苦難就無限擴大。學會怎麼樣去面對,與其說是一種做法,不如說是一種心態。這個過程,方向遠比你的努力重要:看不看得開,決定了你的前路!幸福是生命意義得到實現的鮮明感覺。一個人在苦難中也可以感覺到生命意義的實現乃至最高的實現,因此苦難與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人們在苦難中感覺到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這樣,只要沒有被苦難徹底擊敗,苦難仍會深化一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
第三部分: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
作者先將苦難和人格聯繫起來,指出“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面對苦難的態度最能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內在的尊嚴”。雖然苦難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質,甚至有的苦難可以將一切價值毀掉,即便如此,我們仍應以尊嚴的方式采承受苦難,就如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唱起了《歡樂頌》。因此,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人類的一項巨大成就,它所顯示的不只是一種個人品質,還是整個人性的高貴的尊嚴。接下來,文章又具體描述了現實社會中的苦難和大自然降之於人類的各種苦難。的確,在許多苦難特別是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脆弱的。因而人類的反抗註定要失敗,然而人類未必就因此倒下。在大自然,在神的面前,人類仍然有自己的尊嚴。所以,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因為“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第四部分:不美化苦難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經歡樂的滋潤的心靈太硬,它缺乏愛和寬容。所以,我們不去美化苦難,誰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樂的,生活是幸福的。但也一定記住,當苦難來臨時,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戰勝它,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誠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或甘或苦,或香或澀,經歷人生就如品茶的過程一樣是一個感悟的過程。只有那些經歷磨難的人,才如那沸水沖沏的茶,在滄桑歲月裡幾度沉浮,才會散發出人格的魅力。所以說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那就讓我們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吧!在苦難中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
直面苦難讀後感(二)
直面苦難,勇往直前!
看周國平的文章,有一種震撼的感覺,看他的文章,使我渾身發熱,他的文章百讀不厭,他的文章,值得深思。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看《直面苦難》時,不知為何,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生活的哲理,時時發人深省,處處蘊藏內涵,它使我明白了人是多麼的渺小,人是多麼的脆弱。人是沒有資本驕傲的。然而,即使再脆弱,再渺小,人都要活出風采,活出人的尊嚴,活出人的本性!
的確,或許我們會遇到失敗,遭遇厄運,然而我們要知道人生歷程逆境多,順境少,挫折和苦難是人生難免的,()甚至是必須的。一切太順利,那就不叫人生了!
故而不平之路十有八九,然而我們要踏著厄運前行,即使是大自然的,上帝安排的,我們也決不低頭,我們要活出人的尊嚴,僅僅是人的尊嚴而已,而且上帝只救自救的人!靠自己,別人靠不住的!我們的路還得自己走!
直面苦難,勇往直前!踏著厄運前行!
直面苦難讀後感(三)
想必周國平必定擁有一個坎坷的人生,一個一帆風順的人不可能寫出如此直面苦難的人生直白,這正如一個豐衣足食的曹雪芹不可能灑出那一把心酸淚,吐出那一紙荒唐言。兀用質疑。
我相信周國平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一切,我也堅信他敢於深入到悲劇的核心,《直面苦難》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見證!然而,正如他所說生命中那些做深刻的體驗缺乏世俗的對應物,不可避免的會被淹沒。或者誤解。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這是周國平一則人生寓言中落難的王子講的一席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這個曾經連聽都聽不得可怕故事的王子,在經歷了一場災難後卻說出這樣一番話,是否讓人深思?難道厄運真的能使人堅強?人真的應該主動去尋找磨難,以此來使自己成長嗎?苦難真的淨化心靈,悲劇真的能使人崇高嗎?
是嗎?
落難的王子的難道渴望落難以使自己堅強起來嗎?再者,經歷了災難王子是真的堅強起來了,還是看破紅塵了呢?如果你本人也像那個王子一樣遭受那麼大的苦難,你還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輕鬆心態去誇誇其談,去情文並茂的唱出一份苦難頌歌來嗎?
其實我完全相信那個王子就是周國平本人。他只不過說出了內心最深刻的,然而也是最直白的苦難體驗。事實上,他也沒有因為厄運而變的堅強、積極、乃至灑脫。他說;“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舊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起尋常苦難——|這就是周國平,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由此可見,苦難絕不是一個好東西,更不必去尋找苦難來成長自己。當然,如果有人有自虐傾向的話,也不必反對——而當苦難臨門,無法避免時,既然害怕沒有,那就坦然面對吧。既然無須強笑,那就自然痛哭吧!人生也就那麼一回事,指不定哪天苦難就來了。
曾看《人與社會》播過這樣一期節目:一個正值青春壯年、陽光帥氣的小夥子,不幸得了一種怪病。三年時間內,從一個運動場上叱吒風雲的強健少年淪落到癱坐到輪椅上,連進食都成問題的人。而他面臨的是在他大腦完全清醒的情況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由四肢一部部往上癱瘓,一步步邁向死亡之地。
這樣的一份悲劇,這樣的一份苦難,上天給過他借苦難而成長的機會嗎?有嗎?
然而這就是現實,一個無法面對而又無法逃避的現實。苦難本身是殘酷的,真的不應該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讓我們去掉苦難週邊所人為包裹的糖衣,直取最本質的核心吧!
朋友們,人生在世,當笑則笑,姿態不虛不作;當哭則哭,聲音不悲不苦。無須強裝那份堅強,不必強行那份虛偽。哭過,笑過,如果還有機會的話,繼續趕路,千萬不要錯過下一道彩虹,以及路旁那些美的風景!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一)
讀完《紙牌的秘密》你有怎樣的感想呢?同樣的書籍,不同人閱讀,或同一人不同時間段閱讀,都會折射出不同的理解,我想你對書中的情節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也一定有很多問題要問媽媽。
現在讓我們再一次回顧故事的梗概。
《紙牌的秘密》是一部文藝風味濃郁的哲學作品。小說的主角漢斯湯瑪士的小男孩。跟隨父親,展開一趟漫長的穿越整個歐洲的旅程。透過這樣一個故事,表達作者對歐洲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些看法。作者向讀者們提出——連串有關生存的根本問題。前往雅典的旅途中,漢斯獲贈一本奇異的小書。故事的主人翁是個名叫佛洛德的水手。船沉沒後,他漂流到加勒比海的—座荒島上,獨居五十二年;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是隨身攜帶的—副撲克牌。後來這五十三張紙牌竟然變成了五十三個有血有肉、活蹦亂跳的侏儒。除了—個侏儒外,他們都無法解釋自己究竟是誰、來自何方。唯—知道奧秘的侏儒,就是撲克牌中的那張“丑角牌”。小丑是個永恆的小孩,永遠都不會對人生失去好奇。
冬冬,你是否也想得到放大鏡和小圓麵包書呢?其實生活中不缺乏故事中的情形,還記得漢斯的父親講述的故事嗎?他說有一個神秘的星球被發現,它上面住著數以百萬計具有智慧的高等生物。他們用兩條腿行走。小漢斯聽得很興奮,當知道父親說的是地球又感到失望,父親的結論是“天文學家若是發現另一個擁有生命的星球,大家都會感到非常興奮,可是,我們對自己的地球所具有的神奇,卻視若無睹。”這個故事,是讓你知道我們存在這個世上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情---因此我們更要珍惜存在的自己。
還記得你5歲大的時候,向媽媽要兩個鏡子,說對著照就會看到無數個鏡中的自己。看著你玩鏡子,你說:“有好多的我呀”!刹時,媽媽想到一句話“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意識是兩鏡對舉,前鏡後鏡,此來彼去,演化出無數個幻象,而哪裡的你是真實的又怎說得清?。這很像書中小丑說的:“我們全都是佛洛德幻想出來的東西,佛洛德則屬於另一副撲克牌。沒有人知道,那副牌中到底總共有幾張牌。”小小的你是不是用兒童的方式像大人提出這個問題---我從何而來?
整個故事中小丑是讓媽媽感到最心酸的。掩卷那一刻,我的耳邊還縈繞他的話:“主公啊,你瞧,我跟別的牌不一樣。我沒有明確的身分和歸屬:我既不是國王或侍從,也不是方塊、梅花、紅心或黑桃。小丑是孤獨的,因為他與眾不同。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人生真相。這樣的心酸在你牙牙學語時就在伴隨媽媽,不忍心將你變成紅心、方塊、梅花、或是黑桃,但又不想你是那個小丑。因為”看透命運的人必將承受命運的折磨“。如何教你學會在萬物中尋求事物的”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一直是我困惑的。因此在讀這本書中,我一直在等作者最後的詮釋,在人生體驗中,哪種人是適合社會的,這個傻念頭,一直到漢斯洩露小圓麵包書秘密時才打住,他洩露了秘密,打破了”家族詛咒“,我松了一口氣,以後不在需要一個孤獨的人來保守孤獨的秘密。
冬冬,媽媽想告訴你的是,你屬於哪類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顆”赤子之心“,保持一顆好奇心,你就不會在成長中迷失自己。總有一天,在你的內心也會跳出一個小丑,告訴你他的孤獨,同時也會向你提出各種問題。那時媽媽會很開心,因為你感受到真實自己的存在。如書中給我的啟迪,珍惜你的存在,你會覺得生活充滿了生機,認識自我,善於發現,勤於思考,掌握命運。
很高興,我們存在這個世上,並彼此擁有。很高興,在這個寒假我們一起分享這部書,讓媽媽再次回到孩提時代。很期待,聽到你對這部書的看法與評價。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二)
寫完作業,終於把那本《紙牌的秘密》搓了出來。接著就坐在電腦旁”絮叨“起來了。
這本書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整個故事是有關於一副紙牌,一個丑角,一本小圓麵包中的書,一趟去雅典的旅行的。當然,看完這本書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小丑“。它在所有的紙牌裡是最特別的(所以最後幾乎要被黑桃、梅花、紅桃和方塊驅逐了)。但同樣,它也是唯一一個能夠看清整個世界,或是說是整個牌局的人。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這個不斷擴大的”魔幻島“不就是我們整個心靈的寫照嗎?想像一下,我們就是那些各種花色的撲克牌,整日徘徊在這個世界上,不去發現,不去思考。我們本是無知,卻總是用一些自以為聰明的話語與行為去掩蓋,去搪塞。而那個伴隨我們看清一切的小丑,卻因為獨特的眼光,早已經被我們趕出了心靈那篇神奇的島嶼……吧。
這本書裡暗示了小丑的許多特點,比如說”小丑不會受傷“”對周遭事物都充滿好奇“”所有的紙牌都無法談論牌局,只有他能“”它的思想永遠都不合乎邏輯“等等。這也給了我非常非常多的思考。綜合以上的特點,我忽然覺得小丑的這些性格和我記憶中裡某個小小的部分非常相像,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就是那些充滿讓人”難為情、覺得幼稚“的故事、無與倫比的”孩童時代“。其實,只要仔細思索就會發現,真的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曾經有過一個小丑。但他是否早就被遺忘了呢?是否早就被我們驅趕了呢?這個問題你能夠回答嗎?的確,也正如這本書的前言中所說的那樣,”人生原本是一則美妙的童話故事,而長大後變得“世故”的我們,竟然剝去它那襲神秘的外衣,把它看成——個枯燥無味的“現實”。但我們每個人都還有復活的希望,因為我們全都是丑角的後裔。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活蹦亂跳、睜著一隻大眼睛、對人生充滿好奇的孩子在活著。儘管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渺小瑣碎,但是,切莫忘了,我們每個人的肌膚下面都隱藏著一小塊黃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一個潔淨無塵、心如明鏡的赤子……“
你一定很驚訝吧:每個人都曾經被帶進一則童話故事中,這個童話比我們在孩提時代聽過的童話都要美妙驚險動聽。可是,沒多久,我們就把周圍的一切視為當然,不再好奇,並為以前自己那獨特的眼光感到羞辱。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自願退出了那個美麗的童話世界,總願意相信一切都是原本就在那裡的,生活也就漸漸的失去了原有的、聖潔的光彩。如今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在那嬰兒床後,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發生。就在那兒——嬰兒床的欄杆後面,世界正在被創造。其實,如果你真的試著去瞭解孩子,就會發現每當那些孩子剛剛進入這則偉大的童話故事的時候,他們通常會睜著清澈澄淨的眼睛,責備我們把這個世界看成”現實“,離它愈來愈遠。
然而,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這世界上的一切,包括所有人的一生,不就是隨著自己的那個小丑開始的一趟旅行嗎?我們經歷了那麼那麼的多,最終會不會在自己的心靈裡與那個小丑開戰,而原因只是因為它太過”不成熟、不事故“,眼光太過”簡單、稚嫩“了嗎?然而,真正幼稚與簡單的人,究竟是誰呢?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三)
在各種各樣的哲學書中,我最喜歡《蘇菲的世界》和《紙牌的秘密》。也許大家並不特別熟悉後者,但是我卻最喜愛它,從一個童話故事裡折射出了人生的哲學。
五十三張撲克牌裡,你最喜愛哪一張?我會選擇方塊么,有人會選擇紅桃十,也許還會有人選擇梅花四……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會選擇小丑牌。也許它已經不算是一張真正的撲克牌,但無論是最開始的占卜,還是現在形形色色的撲克牌賭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果五十三張牌對應五十三種人生,那麼小丑牌所代表的一定是那些科學家、哲學家和孩子。他們永遠睜大那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世界。為什麼人就不可以飛翔?如果你去問一位普普通通的大人,他也許會認為你是一個白癡或者神經病。如果你去問一位科學家,他也許會用一串經過精心研究的資料明確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飛翔,並且告訴你,人類其實只需借助一些工具,便能夠飛翔。而你去問那些哲學家和孩子,他們也許會和你一樣會去問科學家,為什麼不可以飛翔。
其實改變人類的並不是他們的智慧,而是他們的思考方式。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我是一隻牛氓,叮在雅典這只駿馬的屁股上,是為了讓它跑得更快一些。“其實偉大學者不只是只擔任著重大使命的牛氓,使渾渾噩噩的人民清醒,他也是一個”小丑“,看得比誰都要深,都要遠。當所有人都被家常瑣事纏住頭腦時,只有他一個人傳授知識,讓弟子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向著宇宙的深處眺望。也許沒有誰嘗過”鶴立雞群“和被別人排斥的感覺,但當你急於和別人傾吐有關《堂·吉柯德》的看法,卻聽到的是一大堆關於某個明星的評價時,也許你只能很悲哀地去當那麼一個卓爾不群、試圖讓別人從俗物中脫離出來的”小丑“了。是的,小丑也許是可笑的,他孤獨地站在那裡,表演著各種各樣的雜技,只能讓無聊的世人增添一點耍笑的把柄。而現實生活中的小丑或許更可笑,他甚至不瞭解那些流行到極點的歌曲和言情小說,但是他站在那個世界的眼前,急切地打量著它。當世人都被美麗的夢境迷住雙眼,並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世上的一切時,也許也只有那些”小丑“,願意去探索這個世界上的奧秘,去勞其心智苦其筋骨,而不是過渾渾噩噩又溫暖的、不用麻煩腦筋地生活。
其實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人,就在於他是一個高等生物,並且善於運用自己的腦子去探索、發現,去苦苦思索那些也許其他生物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一個高等生物的標誌,是有腦子,能夠思考。有時候,也許只有天真無邪的孩童和那些善於思索的大人才能稱之為”人“,因為只有他們才有如此旺盛的好奇心,願意去探索塵世的奧秘。他們會為自己是一個生物而感到驚奇與迷惑,而不是為怎樣更好地生活發愁。生活,有的時候必須要去學會探索自己的身外之物,而不是只盯著自己的眼前。
人生,其實並不只是一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世界,也不應只是金錢、榮譽與成功的世界,它更應該是一個充溢著理想與奮鬥、追求與夢想、好奇與探索的世界。不要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為什麼紙張便是白的?你又是誰?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麼來的?世界上第一個細胞是怎麼誕生的?從無到有,這本身便是一種不可能。一切都充塞著無窮無盡的問題。
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習慣”。在本書的第六章,主要講到習慣“五動”理論,是關於超級行動力的提升。在開始講“五動”理論之前,周士淵先分析了“知”與“行”的關係。良好的習慣,就是一個人終生的財富,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對自己人生所做的最好的投資,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是一定能讓你終生獲益的投資。對於人生的成功而言,“行動”比“知道”更為關鍵。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知道更要做到。
第一動——起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有好的觀念做先導,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起動便是及時的播種,()即一旦我們下了決心要養成某個習慣,就要去行動,即起動,千萬不能明日複明日,千萬不能中在腦子裡轉。就像種地一樣,當播種之後,就需要我們燒水、施肥,直到收穫的那一天。如果僅僅把種子種上就不管的話,那麼金秋收穫的季節裡,只能觀望別人的收穫。
第二動——百動。主要是在起動之後,不斷的動,足夠的動,以至於養成習慣。全球最傑出的職業經理人傑克·韋爾奇一句經典名言“一旦你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堅定的想法,只有你不斷地重複,終會使之成為現實;提煉、堅持、重複,這是你成功的法寶;持之以恆,終將達到最高值。”就像燒水一樣,只有100度的時候,水才會沸騰。而要想達到100度,必須從冷水燒到30度、40度、50度,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堅持、重複。只有不斷地加熱,水才會最終達到100度這個沸騰點。所以當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就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便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我們也要努力到成功的那一天。
第三動——自動。自動就是在起動和百動的基礎上更高的層次,不用監督、無須壓力,自己就會動。這是積極主動的表現。如果帶著壓力,在別人監督下才能完成工作的話,效率也不會太高。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喜歡自己的工作時,你會積極的、主動的去完成它,也說是所謂的自動。
第四動——永動。聞名於世的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曾說過“世界上毅力是無法替代的,天賦無法替代,有天賦去失敗的人比比皆是;才能無法替代,有才能卻失敗的人時時可見;教育無法替代,受教育卻失敗的人處處可聞;只有毅力是無所不能的,所向披靡的”。周士淵的一生可以說是平淡卻不平凡的一生,他經歷過人生的很多磨難,最終使他走向成功的不是才能,也不是天賦,而是堅持不懈、努力追求的毅力。
第五動——樂動。好習慣養成,樂在其中。一個好習慣養成後,你這樣做就會舒服,不這樣做內心就不安。當你養成好習慣後,人生會變得十分充實。樂動是五動中的最高境界,在經歷了以上四動之後,樂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如果能達到樂動的境界,可以享受充實的人生,你所做的一切都會自己快樂,成功也就在不遠處了。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卻沒有執行,機會擦肩而過。而成功是在起動之後,堅持不懈的努力,當達到樂動的時候,成功就在向自己招手了。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一定要“知道更要做到”,打造超級行動力!
直面苦難讀後感(一)
威爾斯曾經說過“全部人類歷史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歷史。”時世之變遷另多少昔日的榮耀和輝煌隨風而逝,只有思想,人類不懈的偉大思想傲然獨立。它們給我們帶來高貴的尊嚴、深沉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氣;能窮透那些頑固的世俗之牆,讓我們那些蒙塵的心靈清新自然、光潔明亮。寒假期間,我得以靜下心來沿著《人類思想的足跡》,去品味人類歷史文化的的博大精深,領略著它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價值。
其中周國平的《面對苦難四題》一文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這是一篇富於精神性的哲理散文。它不是追求分析論證的層層相扣,而是採用詩一般跳躍的思維,充滿哲理意味的句子,來直接點明思考的主題。它告訴我們:什麼是苦難;應該用一種尊嚴的方式去面對苦難;我們不應該把苦難當作人生旅程中不應該存在的;苦難並不是那麼可悲,相反往往交織著幸福。
第一部分:論述人生中“苦難”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第一句便開門見山點明主旨:“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接下來,便對“苦難”進行定義,並以具體例子加以說明。在這樣的基礎上,作者進而指出:“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因為“人生在世,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難,世上並無絕對的幸運兒”。這就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道出了苦難的普遍性。唯其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去思考。從寫作的角度看,這一部分側重於立論。
人的一生,總會遭受各種各樣的苦難。沒錯,誰都得學著面對人生的苦難。逃避不了的現實,就要學著坦然面對。苦難之于人生,既然無法改變,不如想著怎麼去解決。
第二部分:介紹了苦難的價值
苦難與幸福是相反的東西,但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直接和靈魂有關,並且都牽涉到對生命意義的評價。苦難的價值,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你覺得有意義,你就會坦然,你覺得黯然,苦難就無限擴大。學會怎麼樣去面對,與其說是一種做法,不如說是一種心態。這個過程,方向遠比你的努力重要:看不看得開,決定了你的前路!幸福是生命意義得到實現的鮮明感覺。一個人在苦難中也可以感覺到生命意義的實現乃至最高的實現,因此苦難與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人們在苦難中感覺到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這樣,只要沒有被苦難徹底擊敗,苦難仍會深化一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
第三部分: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
作者先將苦難和人格聯繫起來,指出“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面對苦難的態度最能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內在的尊嚴”。雖然苦難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質,甚至有的苦難可以將一切價值毀掉,即便如此,我們仍應以尊嚴的方式采承受苦難,就如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唱起了《歡樂頌》。因此,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人類的一項巨大成就,它所顯示的不只是一種個人品質,還是整個人性的高貴的尊嚴。接下來,文章又具體描述了現實社會中的苦難和大自然降之於人類的各種苦難。的確,在許多苦難特別是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脆弱的。因而人類的反抗註定要失敗,然而人類未必就因此倒下。在大自然,在神的面前,人類仍然有自己的尊嚴。所以,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因為“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第四部分:不美化苦難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經歡樂的滋潤的心靈太硬,它缺乏愛和寬容。所以,我們不去美化苦難,誰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樂的,生活是幸福的。但也一定記住,當苦難來臨時,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戰勝它,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誠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或甘或苦,或香或澀,經歷人生就如品茶的過程一樣是一個感悟的過程。只有那些經歷磨難的人,才如那沸水沖沏的茶,在滄桑歲月裡幾度沉浮,才會散發出人格的魅力。所以說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那就讓我們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吧!在苦難中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
直面苦難讀後感(二)
直面苦難,勇往直前!
看周國平的文章,有一種震撼的感覺,看他的文章,使我渾身發熱,他的文章百讀不厭,他的文章,值得深思。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看《直面苦難》時,不知為何,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生活的哲理,時時發人深省,處處蘊藏內涵,它使我明白了人是多麼的渺小,人是多麼的脆弱。人是沒有資本驕傲的。然而,即使再脆弱,再渺小,人都要活出風采,活出人的尊嚴,活出人的本性!
的確,或許我們會遇到失敗,遭遇厄運,然而我們要知道人生歷程逆境多,順境少,挫折和苦難是人生難免的,()甚至是必須的。一切太順利,那就不叫人生了!
故而不平之路十有八九,然而我們要踏著厄運前行,即使是大自然的,上帝安排的,我們也決不低頭,我們要活出人的尊嚴,僅僅是人的尊嚴而已,而且上帝只救自救的人!靠自己,別人靠不住的!我們的路還得自己走!
直面苦難,勇往直前!踏著厄運前行!
直面苦難讀後感(三)
想必周國平必定擁有一個坎坷的人生,一個一帆風順的人不可能寫出如此直面苦難的人生直白,這正如一個豐衣足食的曹雪芹不可能灑出那一把心酸淚,吐出那一紙荒唐言。兀用質疑。
我相信周國平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一切,我也堅信他敢於深入到悲劇的核心,《直面苦難》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見證!然而,正如他所說生命中那些做深刻的體驗缺乏世俗的對應物,不可避免的會被淹沒。或者誤解。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這是周國平一則人生寓言中落難的王子講的一席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這個曾經連聽都聽不得可怕故事的王子,在經歷了一場災難後卻說出這樣一番話,是否讓人深思?難道厄運真的能使人堅強?人真的應該主動去尋找磨難,以此來使自己成長嗎?苦難真的淨化心靈,悲劇真的能使人崇高嗎?
是嗎?
落難的王子的難道渴望落難以使自己堅強起來嗎?再者,經歷了災難王子是真的堅強起來了,還是看破紅塵了呢?如果你本人也像那個王子一樣遭受那麼大的苦難,你還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輕鬆心態去誇誇其談,去情文並茂的唱出一份苦難頌歌來嗎?
其實我完全相信那個王子就是周國平本人。他只不過說出了內心最深刻的,然而也是最直白的苦難體驗。事實上,他也沒有因為厄運而變的堅強、積極、乃至灑脫。他說;“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舊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起尋常苦難——|這就是周國平,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由此可見,苦難絕不是一個好東西,更不必去尋找苦難來成長自己。當然,如果有人有自虐傾向的話,也不必反對——而當苦難臨門,無法避免時,既然害怕沒有,那就坦然面對吧。既然無須強笑,那就自然痛哭吧!人生也就那麼一回事,指不定哪天苦難就來了。
曾看《人與社會》播過這樣一期節目:一個正值青春壯年、陽光帥氣的小夥子,不幸得了一種怪病。三年時間內,從一個運動場上叱吒風雲的強健少年淪落到癱坐到輪椅上,連進食都成問題的人。而他面臨的是在他大腦完全清醒的情況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由四肢一部部往上癱瘓,一步步邁向死亡之地。
這樣的一份悲劇,這樣的一份苦難,上天給過他借苦難而成長的機會嗎?有嗎?
然而這就是現實,一個無法面對而又無法逃避的現實。苦難本身是殘酷的,真的不應該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讓我們去掉苦難週邊所人為包裹的糖衣,直取最本質的核心吧!
朋友們,人生在世,當笑則笑,姿態不虛不作;當哭則哭,聲音不悲不苦。無須強裝那份堅強,不必強行那份虛偽。哭過,笑過,如果還有機會的話,繼續趕路,千萬不要錯過下一道彩虹,以及路旁那些美的風景!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一)
讀完《紙牌的秘密》你有怎樣的感想呢?同樣的書籍,不同人閱讀,或同一人不同時間段閱讀,都會折射出不同的理解,我想你對書中的情節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也一定有很多問題要問媽媽。
現在讓我們再一次回顧故事的梗概。
《紙牌的秘密》是一部文藝風味濃郁的哲學作品。小說的主角漢斯湯瑪士的小男孩。跟隨父親,展開一趟漫長的穿越整個歐洲的旅程。透過這樣一個故事,表達作者對歐洲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些看法。作者向讀者們提出——連串有關生存的根本問題。前往雅典的旅途中,漢斯獲贈一本奇異的小書。故事的主人翁是個名叫佛洛德的水手。船沉沒後,他漂流到加勒比海的—座荒島上,獨居五十二年;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是隨身攜帶的—副撲克牌。後來這五十三張紙牌竟然變成了五十三個有血有肉、活蹦亂跳的侏儒。除了—個侏儒外,他們都無法解釋自己究竟是誰、來自何方。唯—知道奧秘的侏儒,就是撲克牌中的那張“丑角牌”。小丑是個永恆的小孩,永遠都不會對人生失去好奇。
冬冬,你是否也想得到放大鏡和小圓麵包書呢?其實生活中不缺乏故事中的情形,還記得漢斯的父親講述的故事嗎?他說有一個神秘的星球被發現,它上面住著數以百萬計具有智慧的高等生物。他們用兩條腿行走。小漢斯聽得很興奮,當知道父親說的是地球又感到失望,父親的結論是“天文學家若是發現另一個擁有生命的星球,大家都會感到非常興奮,可是,我們對自己的地球所具有的神奇,卻視若無睹。”這個故事,是讓你知道我們存在這個世上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情---因此我們更要珍惜存在的自己。
還記得你5歲大的時候,向媽媽要兩個鏡子,說對著照就會看到無數個鏡中的自己。看著你玩鏡子,你說:“有好多的我呀”!刹時,媽媽想到一句話“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意識是兩鏡對舉,前鏡後鏡,此來彼去,演化出無數個幻象,而哪裡的你是真實的又怎說得清?。這很像書中小丑說的:“我們全都是佛洛德幻想出來的東西,佛洛德則屬於另一副撲克牌。沒有人知道,那副牌中到底總共有幾張牌。”小小的你是不是用兒童的方式像大人提出這個問題---我從何而來?
整個故事中小丑是讓媽媽感到最心酸的。掩卷那一刻,我的耳邊還縈繞他的話:“主公啊,你瞧,我跟別的牌不一樣。我沒有明確的身分和歸屬:我既不是國王或侍從,也不是方塊、梅花、紅心或黑桃。小丑是孤獨的,因為他與眾不同。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人生真相。這樣的心酸在你牙牙學語時就在伴隨媽媽,不忍心將你變成紅心、方塊、梅花、或是黑桃,但又不想你是那個小丑。因為”看透命運的人必將承受命運的折磨“。如何教你學會在萬物中尋求事物的”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一直是我困惑的。因此在讀這本書中,我一直在等作者最後的詮釋,在人生體驗中,哪種人是適合社會的,這個傻念頭,一直到漢斯洩露小圓麵包書秘密時才打住,他洩露了秘密,打破了”家族詛咒“,我松了一口氣,以後不在需要一個孤獨的人來保守孤獨的秘密。
冬冬,媽媽想告訴你的是,你屬於哪類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顆”赤子之心“,保持一顆好奇心,你就不會在成長中迷失自己。總有一天,在你的內心也會跳出一個小丑,告訴你他的孤獨,同時也會向你提出各種問題。那時媽媽會很開心,因為你感受到真實自己的存在。如書中給我的啟迪,珍惜你的存在,你會覺得生活充滿了生機,認識自我,善於發現,勤於思考,掌握命運。
很高興,我們存在這個世上,並彼此擁有。很高興,在這個寒假我們一起分享這部書,讓媽媽再次回到孩提時代。很期待,聽到你對這部書的看法與評價。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二)
寫完作業,終於把那本《紙牌的秘密》搓了出來。接著就坐在電腦旁”絮叨“起來了。
這本書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整個故事是有關於一副紙牌,一個丑角,一本小圓麵包中的書,一趟去雅典的旅行的。當然,看完這本書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小丑“。它在所有的紙牌裡是最特別的(所以最後幾乎要被黑桃、梅花、紅桃和方塊驅逐了)。但同樣,它也是唯一一個能夠看清整個世界,或是說是整個牌局的人。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這個不斷擴大的”魔幻島“不就是我們整個心靈的寫照嗎?想像一下,我們就是那些各種花色的撲克牌,整日徘徊在這個世界上,不去發現,不去思考。我們本是無知,卻總是用一些自以為聰明的話語與行為去掩蓋,去搪塞。而那個伴隨我們看清一切的小丑,卻因為獨特的眼光,早已經被我們趕出了心靈那篇神奇的島嶼……吧。
這本書裡暗示了小丑的許多特點,比如說”小丑不會受傷“”對周遭事物都充滿好奇“”所有的紙牌都無法談論牌局,只有他能“”它的思想永遠都不合乎邏輯“等等。這也給了我非常非常多的思考。綜合以上的特點,我忽然覺得小丑的這些性格和我記憶中裡某個小小的部分非常相像,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就是那些充滿讓人”難為情、覺得幼稚“的故事、無與倫比的”孩童時代“。其實,只要仔細思索就會發現,真的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曾經有過一個小丑。但他是否早就被遺忘了呢?是否早就被我們驅趕了呢?這個問題你能夠回答嗎?的確,也正如這本書的前言中所說的那樣,”人生原本是一則美妙的童話故事,而長大後變得“世故”的我們,竟然剝去它那襲神秘的外衣,把它看成——個枯燥無味的“現實”。但我們每個人都還有復活的希望,因為我們全都是丑角的後裔。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活蹦亂跳、睜著一隻大眼睛、對人生充滿好奇的孩子在活著。儘管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渺小瑣碎,但是,切莫忘了,我們每個人的肌膚下面都隱藏著一小塊黃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一個潔淨無塵、心如明鏡的赤子……“
你一定很驚訝吧:每個人都曾經被帶進一則童話故事中,這個童話比我們在孩提時代聽過的童話都要美妙驚險動聽。可是,沒多久,我們就把周圍的一切視為當然,不再好奇,並為以前自己那獨特的眼光感到羞辱。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自願退出了那個美麗的童話世界,總願意相信一切都是原本就在那裡的,生活也就漸漸的失去了原有的、聖潔的光彩。如今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在那嬰兒床後,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發生。就在那兒——嬰兒床的欄杆後面,世界正在被創造。其實,如果你真的試著去瞭解孩子,就會發現每當那些孩子剛剛進入這則偉大的童話故事的時候,他們通常會睜著清澈澄淨的眼睛,責備我們把這個世界看成”現實“,離它愈來愈遠。
然而,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這世界上的一切,包括所有人的一生,不就是隨著自己的那個小丑開始的一趟旅行嗎?我們經歷了那麼那麼的多,最終會不會在自己的心靈裡與那個小丑開戰,而原因只是因為它太過”不成熟、不事故“,眼光太過”簡單、稚嫩“了嗎?然而,真正幼稚與簡單的人,究竟是誰呢?
紙牌的秘密讀後感(三)
在各種各樣的哲學書中,我最喜歡《蘇菲的世界》和《紙牌的秘密》。也許大家並不特別熟悉後者,但是我卻最喜愛它,從一個童話故事裡折射出了人生的哲學。
五十三張撲克牌裡,你最喜愛哪一張?我會選擇方塊么,有人會選擇紅桃十,也許還會有人選擇梅花四……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會選擇小丑牌。也許它已經不算是一張真正的撲克牌,但無論是最開始的占卜,還是現在形形色色的撲克牌賭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果五十三張牌對應五十三種人生,那麼小丑牌所代表的一定是那些科學家、哲學家和孩子。他們永遠睜大那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世界。為什麼人就不可以飛翔?如果你去問一位普普通通的大人,他也許會認為你是一個白癡或者神經病。如果你去問一位科學家,他也許會用一串經過精心研究的資料明確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飛翔,並且告訴你,人類其實只需借助一些工具,便能夠飛翔。而你去問那些哲學家和孩子,他們也許會和你一樣會去問科學家,為什麼不可以飛翔。
其實改變人類的並不是他們的智慧,而是他們的思考方式。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我是一隻牛氓,叮在雅典這只駿馬的屁股上,是為了讓它跑得更快一些。“其實偉大學者不只是只擔任著重大使命的牛氓,使渾渾噩噩的人民清醒,他也是一個”小丑“,看得比誰都要深,都要遠。當所有人都被家常瑣事纏住頭腦時,只有他一個人傳授知識,讓弟子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向著宇宙的深處眺望。也許沒有誰嘗過”鶴立雞群“和被別人排斥的感覺,但當你急於和別人傾吐有關《堂·吉柯德》的看法,卻聽到的是一大堆關於某個明星的評價時,也許你只能很悲哀地去當那麼一個卓爾不群、試圖讓別人從俗物中脫離出來的”小丑“了。是的,小丑也許是可笑的,他孤獨地站在那裡,表演著各種各樣的雜技,只能讓無聊的世人增添一點耍笑的把柄。而現實生活中的小丑或許更可笑,他甚至不瞭解那些流行到極點的歌曲和言情小說,但是他站在那個世界的眼前,急切地打量著它。當世人都被美麗的夢境迷住雙眼,並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世上的一切時,也許也只有那些”小丑“,願意去探索這個世界上的奧秘,去勞其心智苦其筋骨,而不是過渾渾噩噩又溫暖的、不用麻煩腦筋地生活。
其實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人,就在於他是一個高等生物,並且善於運用自己的腦子去探索、發現,去苦苦思索那些也許其他生物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一個高等生物的標誌,是有腦子,能夠思考。有時候,也許只有天真無邪的孩童和那些善於思索的大人才能稱之為”人“,因為只有他們才有如此旺盛的好奇心,願意去探索塵世的奧秘。他們會為自己是一個生物而感到驚奇與迷惑,而不是為怎樣更好地生活發愁。生活,有的時候必須要去學會探索自己的身外之物,而不是只盯著自己的眼前。
人生,其實並不只是一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世界,也不應只是金錢、榮譽與成功的世界,它更應該是一個充溢著理想與奮鬥、追求與夢想、好奇與探索的世界。不要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為什麼紙張便是白的?你又是誰?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麼來的?世界上第一個細胞是怎麼誕生的?從無到有,這本身便是一種不可能。一切都充塞著無窮無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