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霍比特人影評

霍比特人影評(一)

《霍比特人》幾乎是完美的,如夢幻般美麗、讓人流連忘返的銀幕景色,震撼雄渾並且已經成為經典的的背景音樂,天衣無縫的定妝和模型,再加上馬丁。弗裡曼等符合角色神韻的演員,都提示你我,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片。

《霍比特人》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流離的矮人企圖奪回被惡龍霸佔的昔日王國,在巫師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一位運動悄無聲息的霍比特人作為他們團隊的一員。然而這名霍比特人卻是對冒險的事情一竅不通,僅憑一腦門子的熱情參與了進來。於是,一幅壯麗的魔幻世界綺麗畫卷在我們面前緩緩展開:寧靜祥和的霍比特屯,

高大優雅的精靈,兇殘暴戾的半獸人,又髒又蠢的食人妖,地底深處的哥布林……

然而《霍比特人》又可以擴充成最複雜的故事,它涉及到劇中人物蜘蛛網般複雜的關係,涉及到幾大勢力千百年的鬥爭和妥協,涉及到堪比世界地圖般複雜的地理環境。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可能就會牽涉出很大一串背景,比如,很多人都納悶的霍比特人與矮人到底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就需要上溯到這個神話體系的創世紀篇章去。甚至還有些細節我們都難以發現,比如,哥布林與半獸人有什麼區別(國內版本統一翻譯成了半獸人)。

這就導致出一個問題,一位習慣了好萊塢速食文化的觀眾,

把《霍比特人》作為一個簡單的故事來理解,但是他就會很厭煩電影如此慢節奏的鋪敘。《霍比特人》大陸上映的第一天,筆者第一時間關注了網上的評論,就發現有媒體發文評論這部電影劇情拖遝,近三個小時僅僅給觀眾們展示了一個序言,惡龍竟然只在片尾露了一個臉。於是不少觀眾不過癮地離去,暗暗抱怨這部電影的拖遝……

其實,《指環王》以及《霍比特人》在西方世界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文學作品。十年前上映的《指環王》三部曲更是為這個系列積攢了不少人氣。彼得。傑克遜在執導這部電影的時候,更多地,是考慮了西方觀眾的意見。他們或多或少瞭解這個故事的背景,渴望一個電影展示出一個更加翔實的中土世界(即《霍比特人》設定的架空世界)。

然而大多數國內觀眾,一方面對這個故事不瞭解,認為很多情節沒有必要;另一方面,他們預期的是一個轟轟烈烈的冒險故事,實際情況給了他們心靈上的落差。

史詩都力求敘事簡明扼要,《霍比特人》這麼一部典型的史詩電影在真正意義上是絕對不可能拖遝的。然而要領會它每個細節的神韻,通常魔戒死忠們都會建議您詳細地瞭解一下整個中土世界的歷史和人文,這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筆者的建議是,看《霍比特人》,應當拿出我們小的時候,聽爺爺奶奶他們在火爐邊給我們講故事一樣的態度,認認真真地去欣賞每一個細節。小時候的故事都顯得特別長,

當我們聽的故事突然中斷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很好奇很好奇接下來那個世界會發生什麼。《霍比特人》想要帶給大家的感覺也是這樣的。這部電影,不是一頓速食,而是一桌豐盛的英式晚餐。它要求我們能夠仿佛置身於那個世界一般,它也的的確確給了我們一個置身於那個世界的機會。我們的世界運轉得那麼快,為什麼我們不停一停,就三個小時,去感受一個陌生而恢宏的世界!

最後,我再一次強烈地向大家推薦《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世界不可能有第二個《指環王》系列,也不可能有第二個彼得。傑克遜。《霍比特人》之後,彼得大帝回歸恐怖片,《精靈寶鑽》實難拍攝,恐怕此時尚在爭議的漩渦中的《霍比特人》,

會成為日後魔幻電影歷史的那座“孤山”,高高聳立,無人能及。


霍比特人影評(二)

作為魔戒老纏粉,怎麼都等不到2月中了,於是跑HK先睹為快。

雖然原著啃過好幾次了,幸好忍著沒看過多的TV版預告片之類的宣傳呢,因為彼得大胖紙還是一如既往的成功改編了托爾金民謠似慢悠悠的故事,熱血點一個接一個,你的心跳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控制。

因為是觀後感,劇透肯定有的啦,我可是一手原著一手百度寫完這篇的呢。

所以請慎重選擇是否看下喲——尤其是第三部分! 總結下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觀後感。

霍比特人作為魔戒的前傳,卻有著不同的目的和主題,而作者更是在《孤山任務》裡才捨得告訴我們他如何在這60年間布了一局好棋。

就是這麼一個比三部曲輕鬆明快,主角並沒有肩負救世主重任的故事,比爾博在漫長的征途中,需要克服的是自己過的歲月裡安逸過頭的細胞,培養與矮人們同生共死的友誼,像一顆原石,逐漸發出光芒……而魔戒這個金手指設定,也沒有對他的身心造成那麼大的傷害,拍成魔幻大片的因素似乎不夠。還有甘道夫在遠征隊結束任務後對梅裡他們解釋孤山任務前因後續中提到的情節(根本就是老頭在日西自己聰萌嘛XD),又要如何融入到霍比特人的故事中呢?

我抱著一顆期待好奇又不安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在接下來的160分鐘裡,這些心情完全被激動和震撼所代替。

無論是哈比囤的田園風光,曾經金碧輝煌的孤山城堡,半獸人簡陋深邃的地道,飄渺如仙境的瑞文戴爾,還是綿延的雪山,遼闊的草原,染血的廢墟……而且因為今年親身到紐西蘭走了一趟的緣故,許多外景場面既熟悉又陌生,如夢一般妙不可言。


霍比特人影評(三)

和魔戒三部曲比起來,這個電影更想是童話;或者說的更客觀一點,是以一個童話的形式開頭。

內容是中土最後一座矮人王國埃爾波爾,巍峨壯麗,莊嚴雄偉。老國王索爾積聚大量財富,卻引來惡龍史茅革的覬覦和荼毒,最終導致這座城池陷落。許多年後,灰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凱倫 Ian McKellen 飾)找到弗羅多(《魔戒》的主人公)的舅舅——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馬丁·弗裡曼 Martin John C. Freeman 飾),邀請他加入由13名矮人組成的遠征隊伍。原來史茅革已多年不見聲息,背負家國仇恨的矮人王子索林(理查·阿米蒂奇 Richard Armitage 飾)希望借此機會收復故土。經過一番考慮,巴金斯決定加入。令他想不到的是,遠征旅途多災多難,與索林結下深仇大恨的蒼白半獸人及其爪牙陰魂不散,更有食人鬼和石人製造的無數艱險。而在旅途中,巴金斯也意外得到了日後影響整個中土的重要寶物——魔戒。

看看,這是個多麼完美的童話,有可愛的小矮人族,有兇殘的惡龍(而且它也沒怎麼樣,只是占了人家的房子),還有滿地亂跑的小兔子,美麗的精靈仙子。()也許不要本片和魔戒的故事太多聯繫起來是導演或者說製片的希望,為什麼,因為如美國大選一樣,死忠的選民沒必要花多大精力,遊說的不過是中間選民的心。那麼這部霍比特人的任務必然是要讓那些對魔戒沒什麼瞭解的人也願意花錢看一場還不錯的電影。這樣可以更加擴大票房呀。

所以,影評我覺得就不要說什麼第一紀元 第二紀元 胡林的兒女 等等的故事,導演又不想現在就把觀眾區分、部分排斥開來,在這個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間,導演在保住藝術執著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還有機會繼續拍戲不是,所以就算他也是魔戒的鐵杆粉絲,也要最大限度的忠實原著,要充分展現原著的黑暗氣息,現在也不到時候,再黑暗的故事,只要有機會繼續講下去,從童話講起也不無妨吧。再說講著、講著,觀眾就從小朋友變成了青少年,這點《哈利波特》已經做出了榜樣。當他們長大了,黑暗點也夠資格進電影院了,消費整個幼年和青春期,這真是長線策略呀。

所以,故事內容沒有任何可說的,因為作為一個新故事開場它講的還不爛(當然,為了滿足一下魔戒迷,老故事還是蜻蜓點水地提了下),不過我稍微吐糟一下現在的電影,難道都是不以突出主人公為原則的嗎?從《一代宗師》到《西遊降魔》看名字不是應該是葉問、孫悟空和這次的巴斯金嗎?幹嗎主角每次都提不起個來,被搶戲呢?哎,難道現在導演就喜歡讓影片的名字誤導我們?還是說,都憋著要在續集裡展現主人公嗎?

另外,要把一個故事拍出很多部電影,一定要一直保持一個風格嗎?導演!要像馮小剛、張藝謀學習,敢於開始拍喜劇起家,最後接手悲劇。或者開始拍文藝片起家,然後接手爛俗商業片。所以,就這次的《霍比特人》來說,還是值得稱讚的,它沒說非要保持一貫風格,一上來就給你的暗黑情節看看,而選了童話基調,整部電影人家還就從頭至尾了。這點比《西遊降魔篇》強,星爺讓《西遊記》變成恐怖片,特別是豬八戒的黑店,完全陰森籠罩,很有感覺,沒想到西遊記有這等境界,但幹嗎非要加上搞笑的空虛公子等情節,魚與熊掌的故事沒聽過嗎,結果一場電影下來,一會浪漫 一會恐怖 一會看見白癡 簡直把觀眾弄的人格分裂,出戲、入戲再到完全麻木,不知所以。

戰馬影評(一)

春節期間在網上線上看了斯皮爾伯格的新片――《戰馬》,很震撼,很難忘,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還是忍不住要寫一些感受。

相比描寫二戰的《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一戰的《戰馬》是一部反戰主題更深厚的片子,只是風格上和《大兵》是完全兩個類型。《大兵》更傾向於寫實,用赤裸裸的血與火,漫天飛舞的斷臂殘肢,你死我活的肉搏來反映戰爭的殘酷。《戰馬》更多的是寫意,很少有血淋淋的撕殺鏡頭,甚至德國人槍斃兩個逃兵的情節,不僅用遠景處理,鏡頭前還要用風車旋轉的葉片遮掩一下開槍的瞬間。但並不是說這樣就減弱了戰爭殘酷性的描寫,反而相比易令人產生生理反應的血與火,這樣含蓄的描寫,更令人從心靈的深處湧現出一種對戰爭對死亡的厭惡和對生命的憐憫。尤其是兩匹失去主人的戰馬,被德軍俘獲,用去後勤部門作拉傷兵,拖大炮的苦力的時候,黑馬不堪重負,膝蓋磨穿,奄奄待斃的場景,相信任何一個人看見都會為之動容,測隱之心油然而生。馬的命運尚且如此,人就更不用說了。

戰馬喬伊遠離主人,在炮火連天在戰場上幾經磨難,換了好幾任主人,一會兒英國人,一會兒法國人,一會兒德國人,不管是哪國人,這些“臨時”的主人在戰爭的漩渦之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樣一個不停吞噬生命的巨大黑洞之中,他們的命運也由不得自己,一個小小的個體在戰爭怪獸面前,單薄得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結果總是令人唏噓。

斯皮爾伯格沒有著意花大量筆墨去批露戰爭的恐怖,但幾個場景中鏡頭的處理,卻緊緊揪住了觀者的心。

場景一:英軍的騎兵突襲德軍營地,不幸落入德軍精心佈置的陷阱。在馬克沁機槍陣地面前,那片開闊地就是死亡,就是地獄。鏡頭是這樣交待的:裝作潰敗的德軍退入樹林邊沿,進入預先佈置好的機槍陣地,有一個鏡頭是馬克沁機槍的特寫,就是這樣一部冷血大殺器,在一戰中成為殺人最多的武器,據記載,索姆河戰役中,英法聯軍僅僅一日就在德軍的機槍陣地前橫屍2萬。眼下,用它來掃蕩這些毫無防護的騎兵簡直是小菜一碟,當英軍指揮官發現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死神的鐮刀”時,眼睛裡流露出的恐懼,仿佛親眼看見死神的猙獰面容。接下來就是掃射,不停地掃射……斯皮爾伯格沒有花費力氣和工本去拍英軍在彈雨中人仰馬翻的鏡頭,這樣可能讓一些喜歡血腥暴力的影迷不過癮,但是戰爭的殘忍已經一覽無餘。槍聲停止之後,德國士兵們紛紛從掩體中起身準備打掃戰場,又是一個特寫,槍口冒著硝煙的馬克沁機槍,讓人聯想起剛剛飽餐了一頓的獅子,心滿意足地舔著嘴唇……而英軍那邊,除了被嚇破了膽的指揮官被德軍生擒活捉,就只剩下了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林中漫無目的的奔跑……當鏡頭搖起給出戰場全景的時候,幾分鐘前還英勇衝鋒的英國皇家騎兵勇士,已經屍體橫陳,戰死疆場。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種,終於在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之後,用更先進的殺人武器宣告了他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場景二:亞伯特和他的夥伴在塹壕中搜索前進,德軍發射了毒氣彈,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士兵們根本來不及戴上防毒面具。當一枚從天而降的毒氣彈落在他們身邊時,亞伯特的夥伴只來得及叫了一聲他的名字就被黃色的毒氣吞噬,亞伯特本人也中毒失明。和前面那個機槍掃射騎兵的場景一樣,每個士兵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他們身為軍人,當然渴望上陣殺敵,獲取榮譽,但是在死亡面前,他們對死的恐懼和對生的渴望更加真實。戰爭最大的可憎之處,就是它象一頭永遠吃不飽的怪獸一樣,不停地吞噬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它永不滿足的胃口下,生命真的毫無價值,象一縷輕煙被風一吹就四散無影,再也尋找不到。反戰的目的和終旨,就是要停止這可怕的殺戳,讓生命重新獲得尊重。

場景三:失去主人的戰馬喬伊在戰場上漫無目的地奔跑,它想回到英國鄉村的家,回到主人的身邊,但到處都是炮彈,陷阱,坦克,鐵絲網,它迷失了方向,精疲力竭,最終被一層層的鐵絲網絆倒。我想當所有人看到那尖利的鐵絲網撕扯著喬伊的身體,深深地嵌進它的皮肉,把它生生拽倒時,心痛的感覺都禁不住油然而生,仿佛那鐵絲勾在了自己的肉裡,撕心地痛,心裡禁不住要大喊一聲“NO!”戰爭,不僅是對人的戧害,對所有的生命都一樣,戰馬喬伊和它的同伴也不例外。

場景四:為了解救被鐵絲網纏住的喬伊,一幕奇景出現了。英軍一位士兵,不顧攔阻冒死也要前往空曠的開闊地,搭救喬伊。那邊,敵對的一方,德軍士兵也想把這匹馬帶回到自己這邊。本來是你死我活的對手,卻因為救一匹奄奄一息的馬,成了合作的夥伴。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需要鋼絲鉗只喊一聲,同時扔出來五六把。解救成功,為了馬匹的歸屬,還很紳士地扔硬幣還決定輸贏。輸的也沒有惱羞成怒,翻臉不認人,只是互留姓名,互道珍重,就此別過。可能回到戰壕之後,在下一場戰鬥打響的時候,他們又要重新操起步槍,拼命地要射殺對方,以換得自己生存的機會。但此時此刻,他們卻不是敵人,仿佛是愛惜照料自家馬匹的農夫,獵戶。我看到有些評論質疑這個場景的真實性,那是他們不瞭解歷史和人性。一戰時期敵對的雙方,都還只中普通的軍人,只是為國盡忠,根本不象二戰中被納粹種族滅絕思想煽動起來的狂熱的党衛軍那般滅絕人性。大家都是普通人,在陰冷潮濕的戰壕裡苟延殘喘,饑餓、傷寒、虐疾、老鼠、戰壕腳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確有這樣的記載,當雙方在陣地戰中相持不下,耗盡元氣,無力再戰時,短暫的休整期,天氣好的時候,雙方的士兵互打招呼,甚至互相走動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一種說法,“只有士兵才最珍惜生命,只有軍人才最愛好和平。”

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樣,我童年時最愛玩的遊戲,就是打仗,最愛扮演的角色,就是軍人,最崇拜的人物就是電影裡的戰鬥英雄。可是,當我漸漸長大,當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我不希望有戰爭發生在我身邊,根本不想真的拿起槍去戰場上殺敵立功,我只希望生活平靜安寧,家庭幸福,渴望社會公平、公正、公義,如果有人為了少數人的私利想挑起戰爭,我會站出來大場說“NO!”


戰馬影評(二)

《戰馬》是一部典型的貼著斯皮爾伯格標籤的電影,配樂、攝影、畫面、主題也大都是斯大叔那老一套。從《E.T.》《人工智慧》到《戰馬》《丁丁》,斯大叔的電影裡少不了刺激和感動這兩個詞。《戰馬》是以一匹馬的視角來表述一個反戰主義的故事,裡面夾雜勵志、詼諧、情感這樣最能打動普通人的元素,常常容易被帶入電影的人可能會稀裡嘩啦的流淚,而往往偏執於冷靜的人或許會認為這不過是斯大叔又一次炒自己的冷飯罷了。

故事視角很獨特,桀驁不馴的戰馬喬伊佔領了絕對主角的地位,這與以往斯皮爾伯格拿小孩子、拿外星人、拿機器人來充當主角,看似不同,其實也是一樣,無非是想通過一個近乎於不尋常的視角去探討一些問題。喬伊恰逢一戰,而在20世紀初科技水準並沒有現今發達,馬在戰爭中的起到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片子中,又是騎兵,又要拖運傷患,還要給德國佬拉大炮等等,可以說一匹良駒就是一個人能否從戰爭中存下來的秘密武器。故事通過戰爭這一客觀事實與條件,把馬與戰爭對接,以馬的視角在反觀戰爭,傳達反戰的主題。

《戰馬》的敘事接近於史詩敘事,一匹馬的戰爭,製造大量的情感炸彈,人與馬之間難以割捨的感情。電影裡,每一個階段中擁有喬伊的人,未曾不是一個愛馬者,德文郡的男孩、騎兵戰士、小姑娘、德國士兵等等,人對於馬的感情,以及馬極力想逃脫戰爭追逐愛情追逐自由,二者的對接來表現一戰期間當世人的反戰情緒。擁有喬伊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戰爭極端厭惡,而置喬伊於死地的人往往是戰爭的製造者,毀滅人類的美好。從德國佬手裡逃出拉大炮的命運,戰馬喬伊在兩方的戰火中狂飆,逃出戰爭,追逐自由,在鐵絲網裡拼命掙扎,使勁逃脫桎梏,卻還是越纏越緊,這就像戰爭期間的人類想擺脫戰爭卻被栓得死死的,最後搭上性命。喬伊最後被對峙的英德雙方合力解救,在接下來以前過去的一小時裡,你我還是在戰場上要殺死對方的死敵,而在解救一匹馬的時候,我們卻像兄弟一樣,手把手合作,甚至還互相留下姓名交了朋友。這樣在整個戰爭的大格局下,拼死的雙方爭鬥的意義在哪?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兩個人,近日無怨往日無仇,卻被這只戰爭的大手指使著去泯滅屬於所有彼此的友誼。導演不去表現在這場戰爭中是軸心國在理,還是協約國更有理,放棄帶有自我立場的評價,而是著眼於戰爭的非人性去探討戰爭的價值與意義,不正面去表現戰爭的殘酷,而是反觀日常百姓與普通士兵對於戰爭的感受與態度,用一匹馬來以小窺大,去對各種非人道行徑進行揭露,給人巨大觸動。


戰馬影評(三)

拍攝動物題材的影片也看過一些,《戰馬》感覺數中上等。

影片的整體畫面感十足,有些鏡頭很唯美,這是我所喜歡的。導演之本意也並不是展現戰爭的無情與殘酷,片中不乏很多幽默元素。啄人的大白鵝,主人公亞伯特騎馬同開汽車的地主公子哥比賽滑稽落馬,艾米麗搞趣的教戰馬喬伊跨越障礙,敵我雙方在窒息的大戰前夕,士兵解救受困的喬伊,從德軍陣地上扔出的十幾把剪線鉗,滑稽的畫面沖淡了戰爭的緊張局面,讓觀眾不禁笑場不斷,憑添了一份輕鬆愜意。

劇中設計的人與馬兩條主線,中間各有隱喻互動,此為該劇的亮點之一。亞伯特與同鄉發小同上戰場,在攻入敵堡取得勝利的同時,同鄉卻因毒氣而喪命,間接暗示了同喬伊一起患難的另外一匹戰馬松拓的死,劇情也果不其然,襯托的相得益彰。

劇中另外一亮點,是德英兩軍對壘,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雙方為了解救困在地陣上的喬伊,竟暫休刀兵,一起合作,並通過擲硬幣的誠信方式決定戰馬的歸屬,讓人不禁唏噓感慨,戰爭是為了什麼?和平。而這匹戰馬做到了,不禁讓人拍案。記得看過一篇報導中越戰爭的稗官野史,說在80年代戰爭後期,雙方的部隊只形成對壘之勢,很少再操戈開戰。因對峙時間過長,雙方的士兵都相互熟悉。有時你這邊燉肉了,我這邊包餃子了,大家會交換食物共用。可吃飯是兄弟,打仗仍敵人,真若開火,也會互不留情。()此片中兩軍解救戰馬的情節同上面的野史異曲同工,雖真實的情節無法考證,但我相信這是真的。這也是此部電影讓人反思深省之處,戰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神馬?

劇中展現的缺憾之美是,亞伯特與艾米麗之間並無交集,這與愛情無關。當艾米麗的祖父出現在馬場買下喬伊的時候,故事最美好最浪漫的結局也許應該是亞伯特同艾米麗騎著喬伊凱旋歸來。然而在夕陽漫天,浪漫至極的餘暉中,出現的是一人一馬的場景,難免讓人失落一二,沒有缺憾才是不完美,仁者見仁吧,這也正是編劇與導演的高明之處。

喬伊經過六七次的流轉還是回到了亞伯特的身邊,此為一個圓滿的結局之一。但也正因流轉過繁,對流轉過程中的人物就很難再進行細緻刻畫,只有通過馬這條線展開,內容銜接也就難免有松垮之嫌,細節上處理的不夠精緻。

我不認為應將此片定義為戰爭片,首先是戰爭場景極少,只是借助於一戰時期的一個戰爭背景,講述了一匹馬浴火重生,經過重重磨難,與自己的小主人最後相會的故事。傳說中所謂的戰爭片中上佳的故事片,故事片中很棒的戰爭題材電影。

同時,我對音譯過來的電影名稱也表示有些異議,包括英文的標題。所謂War horse-----“戰馬”,自然會讓人首先聯想到這匹馬應如何同主人馳騁疆場、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場景。而片中更多的是肯定及賦予這匹馬如何能戰勝磨難、克服險阻的精神,戰爭對它來講只是如何涅槃的一個背景。故此“戰”理解為在戰爭的背景下如何戰勝困難的“戰”更合理,而非誤導大家對能戰鬥馬的直接含義,甚至從某一層面理解,它本與戰爭無關。

情書影評(一)

青春的愛情是場祭奠。

男藤井念著女藤井樹,博子念著男藤井樹。女藤井樹需要的是回憶,而對博子來說,她需要的卻是忘記。因為無法忘懷,她會選擇向天國投遞情書;因為在意,她會嫉妒男友把自己當成另一個人的影子;因為難以忘情,她始終不能接受另一個好友的愛。

但是所有這些,即使藤井樹回憶起了那美好時光中藏著的深沉感情,即使博子忘記了短暫時光中的一個影子,有一個悲傷的事實在電影開始時就存在,男主角已然遇難離去。

岩井俊二無疑是唯美的,即使他能夠用《莉莉周》來撕裂青春的癡狂,但是他的《情書》始終以純淨的姿態,凝固在白色的世界。

背景的音樂除了一首松田聖子的日文歌,貫穿其中的始終是一個片斷一個片斷的鋼琴曲,修葺著如飛雪和櫻花般意象的傷感。直至謝幕,眼睛和耳朵都會輕輕地生疼。然後回憶起來,只有那個午後的圖書館,男孩在窗邊看書,女孩在忙碌著整理書目,外面是明朗的好天氣。風將白色的窗簾吹得飄起來,在男孩年輕的面龐前飛舞。多年以後,男孩已不在人世,圖書館裡依舊陽光明媚,白色的窗簾依舊在風中飛舞。

這便是似水年華,即使很多年後還是一樣的風吹到臉上,但是我們依舊能想起多前的那個午後,和那個人。

影片的結尾,一群女藤井樹的學妹告訴她《追憶似水年華》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樹的側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樹的心靈最深處。藤井樹不說話,用手揩揩眼睛,倔強地不流淚。

此時碧空如洗,落葉繽紛。

影片《情書》是一個關於愛、記憶的優美故事,情節似乎相當單純。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影片文本,就會發現,在青春劇偶像劇的表像之下,《情書》是一個充滿痛楚的青春篇敘述。

這則似乎淡薄而迷人的愛情故事,事實上是一則沒有愛情的故事,一個關於孤獨與裡喪的故事。以下的分析將顯示,影片看似隨意的敘述,事實上有著極為精緻、細密的結構於其中。

影片中的每個情節段落,每個細節都相當準確地組織在影片韓而不露的意義結構中,幾乎達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

一:人與鏡

這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始終可以視為一個人和一面鏡的故事,講述著一個人絕望地試圖獲得或達到自己鏡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影片中的每個情節段落與影像構成,始終以欲望物件的缺席為前提。

影片序幕,博子獨自躺在雪原之上,近景,雪花飄落,博子睜開眼睛,仰望天空,起身,再次如尋找般地仰望天空,而後離去,大遠景,消失在景深處。作為影片的開端,它更像是一次假想式的微縮的死亡/殉情和再生的儀式:渴望追隨死去的戀人,但終於不能捨棄生命。

博子在雪中假想死亡,投向天國的目光,久久滯留在墓碑前的悲淒,表明拒絕接受愛人已死的事實。

另一個細節,她先要將初中紀念冊上的位址寫在手掌上,繼而改變主意寫在手臂內側:構成可一種寫在自己的身體上,寫在自己的隱秘中的視覺呈現。

而後,她向這個位址發了一封寄往天國的情書,平凡的問候語中透露出巨大的悲痛:拒絕死者已逝的事實。這封信具有雙重意義:

(1)博子希望沿著缺席抵達在場。

(2)她真正希望著的是印證缺席,博子需要用這封註定無法送到的信要自己相信,死者已去。

博子拒絕遺忘,這無疑是一份忠貞的愛情,但是在精神分析中,忘我的他戀,同時也是強烈的自戀。當人們墜入情網時,感到自己深深愛著對方,人們也愛連著戀愛中的自己和自己深切、沉醉的愛。同時,戀愛中的人在愛人那裡獲得的正是某種終於完滿的理想自我的鏡像。就自戀而言,沒有比戀人的目光最好的鏡子了。

博子寄給死去戀人的信,事實上寄給了“自己”。藤井樹(女)和博子由同一個演員扮演並完滿地呈現出一種鏡像關係。寄往天國的情書是為了想像死者的生,也是為了印證死者的死;就“哀悼的工作”而言,那在死者身後延續著的不能自已的愛,同時是一種強烈的修復自我、把握住生命的自戀衝動。博子接到“天國”回信,她當然知道這無疑是某種陰差陽錯的產物,但她卻不去追問,而是沉浸在欣喜之中;但就是在這欣喜地體悅著死者猶在的時刻,她放任秋葉茂推進了他們之間的戀情,

當博子來到小樽發現了藤井樹(女),她曾經受困的想像王國因而出現了裂痕,她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愛情或許是他人的投影,同時意識到自己的愛情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般的想像。

故事的主體部分:少年時代的青色初戀中,“藤井樹愛藤井樹”的故事,是另一次自戀的投影,是少年樹對少女樹——這個能與自己分享同一能指(即姓名)的異性的、擴張式的自戀。女藤井樹則始終對他人投來的愛戀的目光視而不見,當她終於領悟到自己曾經擁有的愛情,那愛人已經故去。她所獲得的愛情的證據是畫在借書卡背面的一幅素描:是少年樹勾勒的她的形象。她在看到了自己的時候,方才體認到曾經被愛。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即他戀的故事,但同時又是一個沒有愛情的故事,即自戀的故事。自戀一詞:Narcissus來自希臘神話中美少年納喀索斯,他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直到憔悴而死變成水仙花。但這個故事往往被人忽視了前半部分:林中仙女Echo(意為回音),她最擅長講故事,但天后赫拉嫉妒她是她喪失了語言能力,她無法開口說話,除非別人先開口,而後她才能重複別人的字句。遭受咒語禁錮的Echo在林中看到了Narcissus,情不自禁地愛上他,但她無從表白,必須等對方先開口,但Narcissus對她不屑一顧,Echo心碎而死,化作了山中的回音。回音——聲音的影子,Narcissus因此遭到懲罰,讓他愛上了自己水中的影子。於是,這個傳說故事表明:純真的他戀,同時是露骨的自戀。

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故事與《情書》之間的聯繫。博子所在的位置,是Echo的位置,她和她的愛只是一則舊日戀情的回音。她一直一襲黑衣,我們有道理相信這個代表喪服,她固執地一直為戀人服喪。影片結尾處,博子忘情地對著群山呼喊,黑色的大衣滑落下來,就“哀悼的工作”而言她終於獲救。

二:記憶與遺忘

從某種意義上說,藤井樹才是這部影片的女主角。女藤井樹始終是視而不見的,不論是對博子還是少年樹。她在初戀故事中扮演的是少年樹臨水自照的影子,一個永難獲取和達到的自我的投影。但影片真正講述的並非這段初戀故事,而是女藤井樹從視而不見到終於看到的心理過程所呈現的豐富的意味。

就這一主題而言,博子是一個記憶之墓的叩擊者。她的來信給女藤井樹帶來的困惑超過了應有的程度。她內心所經歷的困擾顯然不僅僅由於收到了陌生人的來信,而是這封信啟動了她內心中徹底封存了的記憶。那不僅是成長的困窘與尷尬,更是一個被遮蔽但尚未被遺忘和治癒的心理創傷-----驟然間失去父親的經歷。

女藤井樹拒絕醫院----這無疑是一處關於心理創傷的存在:醫院聯繫著父親的死亡,未能挽救父親的生命。影片中藤井樹在醫院的一幕顯示了記憶阻塞的時刻,雙重的喪失-----她在驟然失去父親的同時,失去了她拒絕承認、卻未必從未體驗到的初戀。

女藤井樹的被遮蔽的記憶由於博子的堅持和索取漸次顯露。她的記憶處在一種“屏憶”的狀態之下,即對傷痛部分的完全遺忘,但對某些事件、細節的記憶依然保留著。

從她與博子的通信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她寫給博子的信只是屏憶中允許出現的部分:

初中三年中同學們的嘲笑與哄鬧,男藤井樹的種種怪誕行為和惡作劇……;但作為畫外音並伴隨畫面所顯現的回憶卻並非如此:飛揚的櫻花、少女們輕盈的身影、圖書館中窗簾下少年若隱若現的身影……

當她從老師那裡知道男藤井樹的死訊時,父親的死于少年樹的離去重合在一起,男藤井樹的死訊再次喚起了父親驟然辭世的傷痛。兩次死亡在她心中重疊在一起。

博子迫使女藤井樹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她絕望地試圖沿著缺席抵達在場,獲取愛人生命中她不曾與之分享的段落。但她的這種努力卻只是再一次印證了愛的缺席:不僅她那不曾分享的歲月中的愛之屬於女藤井樹,甚至她曾經擁有的愛的歲月,也只是作為女藤井樹的影子而擁有的幻覺。因此她歸還了女藤井樹的全部來信,歸還了屬於她的記憶。

三:拯救與孤獨

女藤井樹一家看起來平凡溫馨,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掩蓋起父親的逝世。影片中,藤井樹的感冒終於轉換成肺炎(從另一角度看,那是她從不曾明言的、過遲的體認的愛或離喪的傷痛所致——她正是在給博子寫信之後起身暈倒。)又是一個同樣的暴風雪之夜,爺爺立刻用毛毯裹起樹要背她去醫院,母親在這個時刻爆發了:“你還想殺死這個孩子嗎?”-----這無疑是一個真情流露的時刻,母親顯露出深埋的怨恨。但這次她獲救了。

獲救的意義並不在於挽救了女兒的生命,而在於他們終於治癒了心理的創傷:祖父的內疚,母親的怨恨。於是,母親放棄了遷入新居的考慮,他們和爺爺一起守著故居,守著歲月和記憶。然而,在表面完美的結局後,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孤寂的寓言。影片中沒有任何一段完美的情緣:秋葉茂愛著博子,博子卻無法忘懷藤井樹;秋葉茂的女弟子愛著老師,又深知自己沒有機會取代博子;少年樹試圖引起少女樹的關注,少女樹終於了悟並懷抱著同樣的愛時,對方卻已經離世;小樽的郵差顯然愛著樹,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加上中年喪夫的母親,年邁的爺爺,這幾乎是一個被孤獨者所構成的世界。

結尾時,樹從爺爺那裡得知,庭院裡還有一棵和她同名的樹,這就顯露了另一層含義:如麥卡勒斯在《傷心咖啡館之歌》中寫道的:愛者與被愛者其實置身於兩個世界,愛一個人,猶如愛一棵樹、一塊石。影片《情書》因此書寫了一個別致的故事。並完滿了一個現代人的自我寓言。所以,永遠不要說電影簡單,簡單的只有你自己。


情書影評(二)

這是一個埋藏了多年的秘密,這是一段塵封已久的回憶。

當片尾的鋼琴曲悠悠地響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憂傷漸漸漲滿我的心房,漫在空氣中,散了一屋,濃得化不開。我想起影片中那個清秀而羞澀的少年,那木訥可愛的少女,那間灑滿陽光,飄著白色紗簾的圖書館,那張小小的借書卡背面淡淡的素寫,那透著些許傷感的琴聲優雅地穿越回憶的冰窖,那青蔥歲月,無悔的青春,還有那一句愛到深處,卻再簡單不過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一段埋藏多年未被揭示的摯愛,一段至死不渝的真情,死亡造成永恆的失去,失去之後帶來特殊的懷念,愈懷念愈是回憶。一切從回憶開始,回憶很多時候比現實本身更美麗。讓我們再一次跟往事乾杯,重睹青春的風華絕代。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兩年前登山遇難,她無法抑制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時的地址寄出一封去往天國的信。信上寫著:“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博子卻意外地收到回信,寄來回信的是一個也叫藤井樹的女孩,於是她們開始通信。博子漸漸得知,這個女孩藤井和已故的男孩藤井樹是中學同學,並且整個中學時期男孩都深愛著女孩。博子按地址趕到,發現一個秘密,女孩藤井竟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隨著回憶的不斷掀開,博子執意要弄明白的是,這麼多年來,藤井樹(男)一直深深愛著的,究竟是那個也叫做藤井樹的女孩呢?還是貌似那女孩的自己呢?兩個容貌酷似的美麗女子,一個深愛而不能得到,一個被愛卻並不知道,如果不是因為死亡,她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多年以前那一首無聲的戀曲會是如此美麗而憂傷。

故事發生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樽市,漫天白雪無聲地訴說一段深深的愛戀,一次無奈的擦身而過。藤井樹(男)的少年之戀,博子對未婚夫的深深眷戀,藤井樹(女)漸漸發現以往所不知的愛情真相……直到最後,博子終於放棄了對男孩是否真愛自己的追問和折磨,因為他曾是她深深愛過的人,她愛他,他們有過美好的回憶,那就夠了,還需要什麼解釋呢?她來到他遇難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積雪中仰望黎明時的山頂,向安睡在山那一邊的他告別:“你好嗎?我很好”寒冬下依然溫暖的濃情世界,讓人落淚……導演把這兩組鏡頭跳接,暖意也漸漸消融了冬的寒冷,似乎預示著與回憶的了結,季節的新生暗湧著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

或許,這部電影並不算是岩井最優秀的作品。而我卻始終對《情書》保持著偏愛。我覺得那裡寄託了一份希望,米蘭。昆德拉在小說《慢》中,稱之為“整個人類乃至宇宙的歸宿。”它有個好聽的名字——愛。導演對現實與回憶的重新拼接,竟縫合了一片未曾開啟就散落的花靈。

同名同姓的男孩女孩,這樣的際遇與巧合是否真的隱藏著某種溫柔的可能?面對博子的疑問,女孩藤井樹則不以為然,在她看來和男孩藤井同窗三年的回憶都是因為同名而造成很多尷尬和不好的回憶,但真的是如此嗎?若真如此,那為何在兩個女孩的字裡行間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連和沉醉呢?

憶起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圖書館內,作為圖書委員的男孩和女孩正在整理藏書,女孩抱怨他總是偷懶,而少年藤井卻不言不語,安靜地捧著書站在窗邊,微風輕輕撩起白色紗簾,半掩著清秀少年的側臉,少女抬眼望去,簾兒搖曳,拂起又落下之間,少年的側影在金色的流光中若隱若現。在我看來,這或許正影射著少女藤井和少年藤井之間懵懂的愛情,或者,是比愛情更美好,更雋永的一種感情。很久以後,少年轉學離去,圖書室只剩下少女樹一個人,她仍然會凝視那被風吹起的窗簾,只是那窗簾背後,再也沒有少年的影子,剩下的,只有那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哀愁。人生百年,光陰荏苒,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當年的純潔少女已成古稀老嫗,在某個似曾相識的明媚晴天,她會想起那些青澀年代,那個清秀少年,恍然間光影重疊,他早已幻化為心頭的朱砂痣,那個白紗簾後若隱若現的身影,雖然永遠是淡淡的、遠遠的站在那裡,卻始終未曾離去。

回憶是一種很炫的東西,它可以抹去悔恨遺憾,記錄美好和感動。回憶的時候,人們都愛選擇性地回想,在記憶中只挑選幸福的片段,細細地回味和品嘗,不自覺地美化,姑息著心底深處那份不舍,讓它一點點地蔓延和蕩漾開來,明知故犯地拿起卻又放不下,讓自欺變得浪漫起來,讓逃避也變得積極起來。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裡反復地溫習。說過的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變化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層更溫柔的光澤,回憶,很多時候比現實本身更美麗。女孩樹對少年藤井的回憶正是如此,曾經在她看來“不好的記憶”,如今想起也漸漸變得明麗親切了。那些久遠泛黃的年少時光,它們是濕漉漉的樹杆上歡笑的花朵,它們是乾枯的眼瞳裡明媚的太陽,在那麼藍得透明的天空裡,回蕩著稚氣單純的笑語,少年樹憂鬱的側臉在藍色的搖曳中時隱時現……

“我的愛隨風而逝……”,這是男孩藤井樹登山遇難時,在彌留之際哼唱的歌。他落入深深的穀底,沒有人找得到他,寒冷的白雪漸漸將他吞噬,在生命的邊緣,他反復吟唱“我的愛隨風而逝……”山谷的回聲憑弔他的愛情,淒冽的寒風奏響他最後的戀曲。此時的男孩阿樹,你想起的會是誰呢?是溫柔清麗的博子,還是多年前那個長髮飄飄的同名少女藤井樹?《情書》中的愛情雖然隕落了,卻又不是完全絕望,愛的感覺刹那會變成過去,但是回憶永遠不會消失,盲打誤撞中仍會慢慢累積,流離於心間。或許不說的情話,會是最窩心的痛,不曾探知的愛,是不可承受之輕的憾,但含蓄婉約的美麗只有自己才能珍惜和品嘗。愛情總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或失去。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的時候又逼使我們回憶。追憶似水年華,我們始終有回天乏力的嗟歎,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起來。對兩個藤井樹和博子如是,對我們也一樣——唯有回憶。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澱了青春歲月,留下來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時光。

一如那個夏日的夜晚,借著老式手搖燈微弱的光亮,女孩搖著手把搖到手酸,但為了男孩能就著燈光核對試卷,縱然矜持的埋怨,也是帶著一點甜蜜的心甘情願吧!忽明忽滅的燈光,少年認真的表情:“原來break的過去式是broken啊!”女孩翻出了男孩那張從前因為同名同姓而拿錯了的英文考卷,他的不及格的考卷,佈滿灰塵的泛黃的考卷背面那個出於少年藤井樹之手的性☆禁☆感女郎手繪圖令她不禁啞然失笑:“噁心!”可是,那又是多麼可愛多麼可愛呵——!曾經的那個人,那些事,無比溫柔的往日時光,如一闋晚唐短詞,注滿長長短短的心情。

想起片中那一處很令人感慨的小細節:少年藤井總喜歡借閱許多罕有人愛看的書籍,在借書卡上樂此不疲地寫上自己的名字“藤井樹”,木訥又可愛的少女樹覺得“那真是一種怪癖”,多年後博子寄給女孩樹信中的一席話“我覺得,他在借書卡上所寫的藤井樹,是你的名字。”一語點醒夢中人呵!窗外櫻花翩翩落下,少年一遍又一遍的寫著:藤井樹,藤井樹,……是心愛的女孩呵,藤井樹,藤井樹,……是無怨無悔的青春與愛戀,藤井樹,藤井樹,……是那麼甜蜜,那麼酸楚;那麼喜悅,又那麼憂傷,心中那個百轉千回的名字,仿佛就這樣一遍遍默默地寫著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啊!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少年藤井默默地愛著少女藤井,她是他心靈深處的秘密花園,盛開馥鬱絢爛的鮮花,她的芬芳蔓延他身體的每一寸,她的一切是他小小的甜蜜心事,他總是對她漫不經心,他總會在她面前做些奇怪的事情,他總是找機會欺負她。羞澀靦腆的少年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愛意,那個腦海裡日夜思念的身影,然而,當他面對她,奔騰的千言萬語都融化為羞澀的笑容與閃爍的眼神。於是,這份暗戀,最終也沒有解開。直到多年以後,母校的學妹們送來一本舊藏書,那本少年轉學前托女孩代還的書,她打開書的最終頁,看著寫有“藤井樹”的借書卡片,多年以前那張親手放回書裡的卡片,在經歷了怎樣世事的變遷,歲月的流轉,再次拿回手上。卻赫然發現卡片背面用鉛筆勾勒的素描是怎樣一張與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顏,卡片上與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樣一種親切的呼喚。這才知曉這一生曾經擁有過這樣不可承受之輕的情感,那許多年前錯過了怎樣一次被期待地輕輕翻轉。這是影片最後結束時的一個經典畫面,女孩藤井樹望著手裡,當年少年曾經夾在書裡親自交還給她的最後一本書的借書卡,也是第87張寫有他們共同名字的借書卡,感慨萬千,淚盈與睫。整整87張卡片,寫著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深愛的少女“藤井樹”的名字。雖然遲了很多年,但終於翻到了背面,那遠在天國的愛人也會因此而盈淚含笑吧。也許拋棄了所有瑰麗和浮華,愛,用最簡單的形式來表達,也就是一張小小借書卡背面淡淡的素寫,經過這麼多年的沉睡,如今看來仍是滿載著令人驚心動魄的沉甸甸的思念。而那本以愛作簽的書的名字叫——《追憶似水年華》。

清新、淡雅、樸素、雋永,這就是岩井俊二為我們營造的經典《情書》,那是膠附在天邊的一抹晚霞;是午後飄過的慵懶的白雲;是散得澄明的悠遠晴空;是人們靈魂深處的一片淨土。這樣的一部電影是簡約的,像一塊懷舊色的牛仔布。每一次觀看都會令我傷感得在心裡落淚,也許這部電影只留存了對生活點滴的拼湊。()在這樣一個感情看似瓦解的年代,這片愛的投映,是導演的精神歸屬。猛然抬頭,天空竟也浸染過紅色的痕跡,那是愛的痕跡,斑駁中訴說了某次停留的真實性。

當這個世界寂靜無聲的時候,

我總是能聽到你在我耳邊低語。

那使我常常要忘了我們活在凡塵間,

而誤以為天地中果真有

無人之境——影片就像這樣一段低語,漸近尾聲漸不可聞。可是那如泉琴聲仍低低迴旋,不忍醒來。

那一朵,還沒開過就枯萎了的花,和那樣倉促的一段韶華;那一張,還沒著色就遺忘了的畫,和那樣不經心的一次別離,追憶似水年華呵——在每一縷溫暖的陽光裡,在每一個陰霾的雨夜,在開滿鮮花的山岡上,在蜿蜒綿長的小徑深處……無論我曾經怎樣固執地等待過你,也只能給你留下一張小小的卡片,紀念我深深的愛戀,而在驀然回首的憾歎裡,亭亭出現的是你我熙熙的年少時光。

半獸人簡陋深邃的地道,飄渺如仙境的瑞文戴爾,還是綿延的雪山,遼闊的草原,染血的廢墟……而且因為今年親身到紐西蘭走了一趟的緣故,許多外景場面既熟悉又陌生,如夢一般妙不可言。


霍比特人影評(三)

和魔戒三部曲比起來,這個電影更想是童話;或者說的更客觀一點,是以一個童話的形式開頭。

內容是中土最後一座矮人王國埃爾波爾,巍峨壯麗,莊嚴雄偉。老國王索爾積聚大量財富,卻引來惡龍史茅革的覬覦和荼毒,最終導致這座城池陷落。許多年後,灰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凱倫 Ian McKellen 飾)找到弗羅多(《魔戒》的主人公)的舅舅——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馬丁·弗裡曼 Martin John C. Freeman 飾),邀請他加入由13名矮人組成的遠征隊伍。原來史茅革已多年不見聲息,背負家國仇恨的矮人王子索林(理查·阿米蒂奇 Richard Armitage 飾)希望借此機會收復故土。經過一番考慮,巴金斯決定加入。令他想不到的是,遠征旅途多災多難,與索林結下深仇大恨的蒼白半獸人及其爪牙陰魂不散,更有食人鬼和石人製造的無數艱險。而在旅途中,巴金斯也意外得到了日後影響整個中土的重要寶物——魔戒。

看看,這是個多麼完美的童話,有可愛的小矮人族,有兇殘的惡龍(而且它也沒怎麼樣,只是占了人家的房子),還有滿地亂跑的小兔子,美麗的精靈仙子。()也許不要本片和魔戒的故事太多聯繫起來是導演或者說製片的希望,為什麼,因為如美國大選一樣,死忠的選民沒必要花多大精力,遊說的不過是中間選民的心。那麼這部霍比特人的任務必然是要讓那些對魔戒沒什麼瞭解的人也願意花錢看一場還不錯的電影。這樣可以更加擴大票房呀。

所以,影評我覺得就不要說什麼第一紀元 第二紀元 胡林的兒女 等等的故事,導演又不想現在就把觀眾區分、部分排斥開來,在這個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間,導演在保住藝術執著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還有機會繼續拍戲不是,所以就算他也是魔戒的鐵杆粉絲,也要最大限度的忠實原著,要充分展現原著的黑暗氣息,現在也不到時候,再黑暗的故事,只要有機會繼續講下去,從童話講起也不無妨吧。再說講著、講著,觀眾就從小朋友變成了青少年,這點《哈利波特》已經做出了榜樣。當他們長大了,黑暗點也夠資格進電影院了,消費整個幼年和青春期,這真是長線策略呀。

所以,故事內容沒有任何可說的,因為作為一個新故事開場它講的還不爛(當然,為了滿足一下魔戒迷,老故事還是蜻蜓點水地提了下),不過我稍微吐糟一下現在的電影,難道都是不以突出主人公為原則的嗎?從《一代宗師》到《西遊降魔》看名字不是應該是葉問、孫悟空和這次的巴斯金嗎?幹嗎主角每次都提不起個來,被搶戲呢?哎,難道現在導演就喜歡讓影片的名字誤導我們?還是說,都憋著要在續集裡展現主人公嗎?

另外,要把一個故事拍出很多部電影,一定要一直保持一個風格嗎?導演!要像馮小剛、張藝謀學習,敢於開始拍喜劇起家,最後接手悲劇。或者開始拍文藝片起家,然後接手爛俗商業片。所以,就這次的《霍比特人》來說,還是值得稱讚的,它沒說非要保持一貫風格,一上來就給你的暗黑情節看看,而選了童話基調,整部電影人家還就從頭至尾了。這點比《西遊降魔篇》強,星爺讓《西遊記》變成恐怖片,特別是豬八戒的黑店,完全陰森籠罩,很有感覺,沒想到西遊記有這等境界,但幹嗎非要加上搞笑的空虛公子等情節,魚與熊掌的故事沒聽過嗎,結果一場電影下來,一會浪漫 一會恐怖 一會看見白癡 簡直把觀眾弄的人格分裂,出戲、入戲再到完全麻木,不知所以。

戰馬影評(一)

春節期間在網上線上看了斯皮爾伯格的新片――《戰馬》,很震撼,很難忘,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還是忍不住要寫一些感受。

相比描寫二戰的《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一戰的《戰馬》是一部反戰主題更深厚的片子,只是風格上和《大兵》是完全兩個類型。《大兵》更傾向於寫實,用赤裸裸的血與火,漫天飛舞的斷臂殘肢,你死我活的肉搏來反映戰爭的殘酷。《戰馬》更多的是寫意,很少有血淋淋的撕殺鏡頭,甚至德國人槍斃兩個逃兵的情節,不僅用遠景處理,鏡頭前還要用風車旋轉的葉片遮掩一下開槍的瞬間。但並不是說這樣就減弱了戰爭殘酷性的描寫,反而相比易令人產生生理反應的血與火,這樣含蓄的描寫,更令人從心靈的深處湧現出一種對戰爭對死亡的厭惡和對生命的憐憫。尤其是兩匹失去主人的戰馬,被德軍俘獲,用去後勤部門作拉傷兵,拖大炮的苦力的時候,黑馬不堪重負,膝蓋磨穿,奄奄待斃的場景,相信任何一個人看見都會為之動容,測隱之心油然而生。馬的命運尚且如此,人就更不用說了。

戰馬喬伊遠離主人,在炮火連天在戰場上幾經磨難,換了好幾任主人,一會兒英國人,一會兒法國人,一會兒德國人,不管是哪國人,這些“臨時”的主人在戰爭的漩渦之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樣一個不停吞噬生命的巨大黑洞之中,他們的命運也由不得自己,一個小小的個體在戰爭怪獸面前,單薄得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結果總是令人唏噓。

斯皮爾伯格沒有著意花大量筆墨去批露戰爭的恐怖,但幾個場景中鏡頭的處理,卻緊緊揪住了觀者的心。

場景一:英軍的騎兵突襲德軍營地,不幸落入德軍精心佈置的陷阱。在馬克沁機槍陣地面前,那片開闊地就是死亡,就是地獄。鏡頭是這樣交待的:裝作潰敗的德軍退入樹林邊沿,進入預先佈置好的機槍陣地,有一個鏡頭是馬克沁機槍的特寫,就是這樣一部冷血大殺器,在一戰中成為殺人最多的武器,據記載,索姆河戰役中,英法聯軍僅僅一日就在德軍的機槍陣地前橫屍2萬。眼下,用它來掃蕩這些毫無防護的騎兵簡直是小菜一碟,當英軍指揮官發現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死神的鐮刀”時,眼睛裡流露出的恐懼,仿佛親眼看見死神的猙獰面容。接下來就是掃射,不停地掃射……斯皮爾伯格沒有花費力氣和工本去拍英軍在彈雨中人仰馬翻的鏡頭,這樣可能讓一些喜歡血腥暴力的影迷不過癮,但是戰爭的殘忍已經一覽無餘。槍聲停止之後,德國士兵們紛紛從掩體中起身準備打掃戰場,又是一個特寫,槍口冒著硝煙的馬克沁機槍,讓人聯想起剛剛飽餐了一頓的獅子,心滿意足地舔著嘴唇……而英軍那邊,除了被嚇破了膽的指揮官被德軍生擒活捉,就只剩下了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林中漫無目的的奔跑……當鏡頭搖起給出戰場全景的時候,幾分鐘前還英勇衝鋒的英國皇家騎兵勇士,已經屍體橫陳,戰死疆場。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種,終於在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之後,用更先進的殺人武器宣告了他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場景二:亞伯特和他的夥伴在塹壕中搜索前進,德軍發射了毒氣彈,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士兵們根本來不及戴上防毒面具。當一枚從天而降的毒氣彈落在他們身邊時,亞伯特的夥伴只來得及叫了一聲他的名字就被黃色的毒氣吞噬,亞伯特本人也中毒失明。和前面那個機槍掃射騎兵的場景一樣,每個士兵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他們身為軍人,當然渴望上陣殺敵,獲取榮譽,但是在死亡面前,他們對死的恐懼和對生的渴望更加真實。戰爭最大的可憎之處,就是它象一頭永遠吃不飽的怪獸一樣,不停地吞噬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它永不滿足的胃口下,生命真的毫無價值,象一縷輕煙被風一吹就四散無影,再也尋找不到。反戰的目的和終旨,就是要停止這可怕的殺戳,讓生命重新獲得尊重。

場景三:失去主人的戰馬喬伊在戰場上漫無目的地奔跑,它想回到英國鄉村的家,回到主人的身邊,但到處都是炮彈,陷阱,坦克,鐵絲網,它迷失了方向,精疲力竭,最終被一層層的鐵絲網絆倒。我想當所有人看到那尖利的鐵絲網撕扯著喬伊的身體,深深地嵌進它的皮肉,把它生生拽倒時,心痛的感覺都禁不住油然而生,仿佛那鐵絲勾在了自己的肉裡,撕心地痛,心裡禁不住要大喊一聲“NO!”戰爭,不僅是對人的戧害,對所有的生命都一樣,戰馬喬伊和它的同伴也不例外。

場景四:為了解救被鐵絲網纏住的喬伊,一幕奇景出現了。英軍一位士兵,不顧攔阻冒死也要前往空曠的開闊地,搭救喬伊。那邊,敵對的一方,德軍士兵也想把這匹馬帶回到自己這邊。本來是你死我活的對手,卻因為救一匹奄奄一息的馬,成了合作的夥伴。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需要鋼絲鉗只喊一聲,同時扔出來五六把。解救成功,為了馬匹的歸屬,還很紳士地扔硬幣還決定輸贏。輸的也沒有惱羞成怒,翻臉不認人,只是互留姓名,互道珍重,就此別過。可能回到戰壕之後,在下一場戰鬥打響的時候,他們又要重新操起步槍,拼命地要射殺對方,以換得自己生存的機會。但此時此刻,他們卻不是敵人,仿佛是愛惜照料自家馬匹的農夫,獵戶。我看到有些評論質疑這個場景的真實性,那是他們不瞭解歷史和人性。一戰時期敵對的雙方,都還只中普通的軍人,只是為國盡忠,根本不象二戰中被納粹種族滅絕思想煽動起來的狂熱的党衛軍那般滅絕人性。大家都是普通人,在陰冷潮濕的戰壕裡苟延殘喘,饑餓、傷寒、虐疾、老鼠、戰壕腳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確有這樣的記載,當雙方在陣地戰中相持不下,耗盡元氣,無力再戰時,短暫的休整期,天氣好的時候,雙方的士兵互打招呼,甚至互相走動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一種說法,“只有士兵才最珍惜生命,只有軍人才最愛好和平。”

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樣,我童年時最愛玩的遊戲,就是打仗,最愛扮演的角色,就是軍人,最崇拜的人物就是電影裡的戰鬥英雄。可是,當我漸漸長大,當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我不希望有戰爭發生在我身邊,根本不想真的拿起槍去戰場上殺敵立功,我只希望生活平靜安寧,家庭幸福,渴望社會公平、公正、公義,如果有人為了少數人的私利想挑起戰爭,我會站出來大場說“NO!”


戰馬影評(二)

《戰馬》是一部典型的貼著斯皮爾伯格標籤的電影,配樂、攝影、畫面、主題也大都是斯大叔那老一套。從《E.T.》《人工智慧》到《戰馬》《丁丁》,斯大叔的電影裡少不了刺激和感動這兩個詞。《戰馬》是以一匹馬的視角來表述一個反戰主義的故事,裡面夾雜勵志、詼諧、情感這樣最能打動普通人的元素,常常容易被帶入電影的人可能會稀裡嘩啦的流淚,而往往偏執於冷靜的人或許會認為這不過是斯大叔又一次炒自己的冷飯罷了。

故事視角很獨特,桀驁不馴的戰馬喬伊佔領了絕對主角的地位,這與以往斯皮爾伯格拿小孩子、拿外星人、拿機器人來充當主角,看似不同,其實也是一樣,無非是想通過一個近乎於不尋常的視角去探討一些問題。喬伊恰逢一戰,而在20世紀初科技水準並沒有現今發達,馬在戰爭中的起到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片子中,又是騎兵,又要拖運傷患,還要給德國佬拉大炮等等,可以說一匹良駒就是一個人能否從戰爭中存下來的秘密武器。故事通過戰爭這一客觀事實與條件,把馬與戰爭對接,以馬的視角在反觀戰爭,傳達反戰的主題。

《戰馬》的敘事接近於史詩敘事,一匹馬的戰爭,製造大量的情感炸彈,人與馬之間難以割捨的感情。電影裡,每一個階段中擁有喬伊的人,未曾不是一個愛馬者,德文郡的男孩、騎兵戰士、小姑娘、德國士兵等等,人對於馬的感情,以及馬極力想逃脫戰爭追逐愛情追逐自由,二者的對接來表現一戰期間當世人的反戰情緒。擁有喬伊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戰爭極端厭惡,而置喬伊於死地的人往往是戰爭的製造者,毀滅人類的美好。從德國佬手裡逃出拉大炮的命運,戰馬喬伊在兩方的戰火中狂飆,逃出戰爭,追逐自由,在鐵絲網裡拼命掙扎,使勁逃脫桎梏,卻還是越纏越緊,這就像戰爭期間的人類想擺脫戰爭卻被栓得死死的,最後搭上性命。喬伊最後被對峙的英德雙方合力解救,在接下來以前過去的一小時裡,你我還是在戰場上要殺死對方的死敵,而在解救一匹馬的時候,我們卻像兄弟一樣,手把手合作,甚至還互相留下姓名交了朋友。這樣在整個戰爭的大格局下,拼死的雙方爭鬥的意義在哪?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兩個人,近日無怨往日無仇,卻被這只戰爭的大手指使著去泯滅屬於所有彼此的友誼。導演不去表現在這場戰爭中是軸心國在理,還是協約國更有理,放棄帶有自我立場的評價,而是著眼於戰爭的非人性去探討戰爭的價值與意義,不正面去表現戰爭的殘酷,而是反觀日常百姓與普通士兵對於戰爭的感受與態度,用一匹馬來以小窺大,去對各種非人道行徑進行揭露,給人巨大觸動。


戰馬影評(三)

拍攝動物題材的影片也看過一些,《戰馬》感覺數中上等。

影片的整體畫面感十足,有些鏡頭很唯美,這是我所喜歡的。導演之本意也並不是展現戰爭的無情與殘酷,片中不乏很多幽默元素。啄人的大白鵝,主人公亞伯特騎馬同開汽車的地主公子哥比賽滑稽落馬,艾米麗搞趣的教戰馬喬伊跨越障礙,敵我雙方在窒息的大戰前夕,士兵解救受困的喬伊,從德軍陣地上扔出的十幾把剪線鉗,滑稽的畫面沖淡了戰爭的緊張局面,讓觀眾不禁笑場不斷,憑添了一份輕鬆愜意。

劇中設計的人與馬兩條主線,中間各有隱喻互動,此為該劇的亮點之一。亞伯特與同鄉發小同上戰場,在攻入敵堡取得勝利的同時,同鄉卻因毒氣而喪命,間接暗示了同喬伊一起患難的另外一匹戰馬松拓的死,劇情也果不其然,襯托的相得益彰。

劇中另外一亮點,是德英兩軍對壘,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雙方為了解救困在地陣上的喬伊,竟暫休刀兵,一起合作,並通過擲硬幣的誠信方式決定戰馬的歸屬,讓人不禁唏噓感慨,戰爭是為了什麼?和平。而這匹戰馬做到了,不禁讓人拍案。記得看過一篇報導中越戰爭的稗官野史,說在80年代戰爭後期,雙方的部隊只形成對壘之勢,很少再操戈開戰。因對峙時間過長,雙方的士兵都相互熟悉。有時你這邊燉肉了,我這邊包餃子了,大家會交換食物共用。可吃飯是兄弟,打仗仍敵人,真若開火,也會互不留情。()此片中兩軍解救戰馬的情節同上面的野史異曲同工,雖真實的情節無法考證,但我相信這是真的。這也是此部電影讓人反思深省之處,戰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神馬?

劇中展現的缺憾之美是,亞伯特與艾米麗之間並無交集,這與愛情無關。當艾米麗的祖父出現在馬場買下喬伊的時候,故事最美好最浪漫的結局也許應該是亞伯特同艾米麗騎著喬伊凱旋歸來。然而在夕陽漫天,浪漫至極的餘暉中,出現的是一人一馬的場景,難免讓人失落一二,沒有缺憾才是不完美,仁者見仁吧,這也正是編劇與導演的高明之處。

喬伊經過六七次的流轉還是回到了亞伯特的身邊,此為一個圓滿的結局之一。但也正因流轉過繁,對流轉過程中的人物就很難再進行細緻刻畫,只有通過馬這條線展開,內容銜接也就難免有松垮之嫌,細節上處理的不夠精緻。

我不認為應將此片定義為戰爭片,首先是戰爭場景極少,只是借助於一戰時期的一個戰爭背景,講述了一匹馬浴火重生,經過重重磨難,與自己的小主人最後相會的故事。傳說中所謂的戰爭片中上佳的故事片,故事片中很棒的戰爭題材電影。

同時,我對音譯過來的電影名稱也表示有些異議,包括英文的標題。所謂War horse-----“戰馬”,自然會讓人首先聯想到這匹馬應如何同主人馳騁疆場、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場景。而片中更多的是肯定及賦予這匹馬如何能戰勝磨難、克服險阻的精神,戰爭對它來講只是如何涅槃的一個背景。故此“戰”理解為在戰爭的背景下如何戰勝困難的“戰”更合理,而非誤導大家對能戰鬥馬的直接含義,甚至從某一層面理解,它本與戰爭無關。

情書影評(一)

青春的愛情是場祭奠。

男藤井念著女藤井樹,博子念著男藤井樹。女藤井樹需要的是回憶,而對博子來說,她需要的卻是忘記。因為無法忘懷,她會選擇向天國投遞情書;因為在意,她會嫉妒男友把自己當成另一個人的影子;因為難以忘情,她始終不能接受另一個好友的愛。

但是所有這些,即使藤井樹回憶起了那美好時光中藏著的深沉感情,即使博子忘記了短暫時光中的一個影子,有一個悲傷的事實在電影開始時就存在,男主角已然遇難離去。

岩井俊二無疑是唯美的,即使他能夠用《莉莉周》來撕裂青春的癡狂,但是他的《情書》始終以純淨的姿態,凝固在白色的世界。

背景的音樂除了一首松田聖子的日文歌,貫穿其中的始終是一個片斷一個片斷的鋼琴曲,修葺著如飛雪和櫻花般意象的傷感。直至謝幕,眼睛和耳朵都會輕輕地生疼。然後回憶起來,只有那個午後的圖書館,男孩在窗邊看書,女孩在忙碌著整理書目,外面是明朗的好天氣。風將白色的窗簾吹得飄起來,在男孩年輕的面龐前飛舞。多年以後,男孩已不在人世,圖書館裡依舊陽光明媚,白色的窗簾依舊在風中飛舞。

這便是似水年華,即使很多年後還是一樣的風吹到臉上,但是我們依舊能想起多前的那個午後,和那個人。

影片的結尾,一群女藤井樹的學妹告訴她《追憶似水年華》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樹的側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樹的心靈最深處。藤井樹不說話,用手揩揩眼睛,倔強地不流淚。

此時碧空如洗,落葉繽紛。

影片《情書》是一個關於愛、記憶的優美故事,情節似乎相當單純。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影片文本,就會發現,在青春劇偶像劇的表像之下,《情書》是一個充滿痛楚的青春篇敘述。

這則似乎淡薄而迷人的愛情故事,事實上是一則沒有愛情的故事,一個關於孤獨與裡喪的故事。以下的分析將顯示,影片看似隨意的敘述,事實上有著極為精緻、細密的結構於其中。

影片中的每個情節段落,每個細節都相當準確地組織在影片韓而不露的意義結構中,幾乎達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

一:人與鏡

這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始終可以視為一個人和一面鏡的故事,講述著一個人絕望地試圖獲得或達到自己鏡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影片中的每個情節段落與影像構成,始終以欲望物件的缺席為前提。

影片序幕,博子獨自躺在雪原之上,近景,雪花飄落,博子睜開眼睛,仰望天空,起身,再次如尋找般地仰望天空,而後離去,大遠景,消失在景深處。作為影片的開端,它更像是一次假想式的微縮的死亡/殉情和再生的儀式:渴望追隨死去的戀人,但終於不能捨棄生命。

博子在雪中假想死亡,投向天國的目光,久久滯留在墓碑前的悲淒,表明拒絕接受愛人已死的事實。

另一個細節,她先要將初中紀念冊上的位址寫在手掌上,繼而改變主意寫在手臂內側:構成可一種寫在自己的身體上,寫在自己的隱秘中的視覺呈現。

而後,她向這個位址發了一封寄往天國的情書,平凡的問候語中透露出巨大的悲痛:拒絕死者已逝的事實。這封信具有雙重意義:

(1)博子希望沿著缺席抵達在場。

(2)她真正希望著的是印證缺席,博子需要用這封註定無法送到的信要自己相信,死者已去。

博子拒絕遺忘,這無疑是一份忠貞的愛情,但是在精神分析中,忘我的他戀,同時也是強烈的自戀。當人們墜入情網時,感到自己深深愛著對方,人們也愛連著戀愛中的自己和自己深切、沉醉的愛。同時,戀愛中的人在愛人那裡獲得的正是某種終於完滿的理想自我的鏡像。就自戀而言,沒有比戀人的目光最好的鏡子了。

博子寄給死去戀人的信,事實上寄給了“自己”。藤井樹(女)和博子由同一個演員扮演並完滿地呈現出一種鏡像關係。寄往天國的情書是為了想像死者的生,也是為了印證死者的死;就“哀悼的工作”而言,那在死者身後延續著的不能自已的愛,同時是一種強烈的修復自我、把握住生命的自戀衝動。博子接到“天國”回信,她當然知道這無疑是某種陰差陽錯的產物,但她卻不去追問,而是沉浸在欣喜之中;但就是在這欣喜地體悅著死者猶在的時刻,她放任秋葉茂推進了他們之間的戀情,

當博子來到小樽發現了藤井樹(女),她曾經受困的想像王國因而出現了裂痕,她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愛情或許是他人的投影,同時意識到自己的愛情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般的想像。

故事的主體部分:少年時代的青色初戀中,“藤井樹愛藤井樹”的故事,是另一次自戀的投影,是少年樹對少女樹——這個能與自己分享同一能指(即姓名)的異性的、擴張式的自戀。女藤井樹則始終對他人投來的愛戀的目光視而不見,當她終於領悟到自己曾經擁有的愛情,那愛人已經故去。她所獲得的愛情的證據是畫在借書卡背面的一幅素描:是少年樹勾勒的她的形象。她在看到了自己的時候,方才體認到曾經被愛。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即他戀的故事,但同時又是一個沒有愛情的故事,即自戀的故事。自戀一詞:Narcissus來自希臘神話中美少年納喀索斯,他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直到憔悴而死變成水仙花。但這個故事往往被人忽視了前半部分:林中仙女Echo(意為回音),她最擅長講故事,但天后赫拉嫉妒她是她喪失了語言能力,她無法開口說話,除非別人先開口,而後她才能重複別人的字句。遭受咒語禁錮的Echo在林中看到了Narcissus,情不自禁地愛上他,但她無從表白,必須等對方先開口,但Narcissus對她不屑一顧,Echo心碎而死,化作了山中的回音。回音——聲音的影子,Narcissus因此遭到懲罰,讓他愛上了自己水中的影子。於是,這個傳說故事表明:純真的他戀,同時是露骨的自戀。

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故事與《情書》之間的聯繫。博子所在的位置,是Echo的位置,她和她的愛只是一則舊日戀情的回音。她一直一襲黑衣,我們有道理相信這個代表喪服,她固執地一直為戀人服喪。影片結尾處,博子忘情地對著群山呼喊,黑色的大衣滑落下來,就“哀悼的工作”而言她終於獲救。

二:記憶與遺忘

從某種意義上說,藤井樹才是這部影片的女主角。女藤井樹始終是視而不見的,不論是對博子還是少年樹。她在初戀故事中扮演的是少年樹臨水自照的影子,一個永難獲取和達到的自我的投影。但影片真正講述的並非這段初戀故事,而是女藤井樹從視而不見到終於看到的心理過程所呈現的豐富的意味。

就這一主題而言,博子是一個記憶之墓的叩擊者。她的來信給女藤井樹帶來的困惑超過了應有的程度。她內心所經歷的困擾顯然不僅僅由於收到了陌生人的來信,而是這封信啟動了她內心中徹底封存了的記憶。那不僅是成長的困窘與尷尬,更是一個被遮蔽但尚未被遺忘和治癒的心理創傷-----驟然間失去父親的經歷。

女藤井樹拒絕醫院----這無疑是一處關於心理創傷的存在:醫院聯繫著父親的死亡,未能挽救父親的生命。影片中藤井樹在醫院的一幕顯示了記憶阻塞的時刻,雙重的喪失-----她在驟然失去父親的同時,失去了她拒絕承認、卻未必從未體驗到的初戀。

女藤井樹的被遮蔽的記憶由於博子的堅持和索取漸次顯露。她的記憶處在一種“屏憶”的狀態之下,即對傷痛部分的完全遺忘,但對某些事件、細節的記憶依然保留著。

從她與博子的通信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她寫給博子的信只是屏憶中允許出現的部分:

初中三年中同學們的嘲笑與哄鬧,男藤井樹的種種怪誕行為和惡作劇……;但作為畫外音並伴隨畫面所顯現的回憶卻並非如此:飛揚的櫻花、少女們輕盈的身影、圖書館中窗簾下少年若隱若現的身影……

當她從老師那裡知道男藤井樹的死訊時,父親的死于少年樹的離去重合在一起,男藤井樹的死訊再次喚起了父親驟然辭世的傷痛。兩次死亡在她心中重疊在一起。

博子迫使女藤井樹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她絕望地試圖沿著缺席抵達在場,獲取愛人生命中她不曾與之分享的段落。但她的這種努力卻只是再一次印證了愛的缺席:不僅她那不曾分享的歲月中的愛之屬於女藤井樹,甚至她曾經擁有的愛的歲月,也只是作為女藤井樹的影子而擁有的幻覺。因此她歸還了女藤井樹的全部來信,歸還了屬於她的記憶。

三:拯救與孤獨

女藤井樹一家看起來平凡溫馨,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掩蓋起父親的逝世。影片中,藤井樹的感冒終於轉換成肺炎(從另一角度看,那是她從不曾明言的、過遲的體認的愛或離喪的傷痛所致——她正是在給博子寫信之後起身暈倒。)又是一個同樣的暴風雪之夜,爺爺立刻用毛毯裹起樹要背她去醫院,母親在這個時刻爆發了:“你還想殺死這個孩子嗎?”-----這無疑是一個真情流露的時刻,母親顯露出深埋的怨恨。但這次她獲救了。

獲救的意義並不在於挽救了女兒的生命,而在於他們終於治癒了心理的創傷:祖父的內疚,母親的怨恨。於是,母親放棄了遷入新居的考慮,他們和爺爺一起守著故居,守著歲月和記憶。然而,在表面完美的結局後,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孤寂的寓言。影片中沒有任何一段完美的情緣:秋葉茂愛著博子,博子卻無法忘懷藤井樹;秋葉茂的女弟子愛著老師,又深知自己沒有機會取代博子;少年樹試圖引起少女樹的關注,少女樹終於了悟並懷抱著同樣的愛時,對方卻已經離世;小樽的郵差顯然愛著樹,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加上中年喪夫的母親,年邁的爺爺,這幾乎是一個被孤獨者所構成的世界。

結尾時,樹從爺爺那裡得知,庭院裡還有一棵和她同名的樹,這就顯露了另一層含義:如麥卡勒斯在《傷心咖啡館之歌》中寫道的:愛者與被愛者其實置身於兩個世界,愛一個人,猶如愛一棵樹、一塊石。影片《情書》因此書寫了一個別致的故事。並完滿了一個現代人的自我寓言。所以,永遠不要說電影簡單,簡單的只有你自己。


情書影評(二)

這是一個埋藏了多年的秘密,這是一段塵封已久的回憶。

當片尾的鋼琴曲悠悠地響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憂傷漸漸漲滿我的心房,漫在空氣中,散了一屋,濃得化不開。我想起影片中那個清秀而羞澀的少年,那木訥可愛的少女,那間灑滿陽光,飄著白色紗簾的圖書館,那張小小的借書卡背面淡淡的素寫,那透著些許傷感的琴聲優雅地穿越回憶的冰窖,那青蔥歲月,無悔的青春,還有那一句愛到深處,卻再簡單不過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一段埋藏多年未被揭示的摯愛,一段至死不渝的真情,死亡造成永恆的失去,失去之後帶來特殊的懷念,愈懷念愈是回憶。一切從回憶開始,回憶很多時候比現實本身更美麗。讓我們再一次跟往事乾杯,重睹青春的風華絕代。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兩年前登山遇難,她無法抑制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時的地址寄出一封去往天國的信。信上寫著:“你好嗎?我很好。渡邊博子。”博子卻意外地收到回信,寄來回信的是一個也叫藤井樹的女孩,於是她們開始通信。博子漸漸得知,這個女孩藤井和已故的男孩藤井樹是中學同學,並且整個中學時期男孩都深愛著女孩。博子按地址趕到,發現一個秘密,女孩藤井竟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隨著回憶的不斷掀開,博子執意要弄明白的是,這麼多年來,藤井樹(男)一直深深愛著的,究竟是那個也叫做藤井樹的女孩呢?還是貌似那女孩的自己呢?兩個容貌酷似的美麗女子,一個深愛而不能得到,一個被愛卻並不知道,如果不是因為死亡,她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多年以前那一首無聲的戀曲會是如此美麗而憂傷。

故事發生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樽市,漫天白雪無聲地訴說一段深深的愛戀,一次無奈的擦身而過。藤井樹(男)的少年之戀,博子對未婚夫的深深眷戀,藤井樹(女)漸漸發現以往所不知的愛情真相……直到最後,博子終於放棄了對男孩是否真愛自己的追問和折磨,因為他曾是她深深愛過的人,她愛他,他們有過美好的回憶,那就夠了,還需要什麼解釋呢?她來到他遇難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積雪中仰望黎明時的山頂,向安睡在山那一邊的他告別:“你好嗎?我很好”寒冬下依然溫暖的濃情世界,讓人落淚……導演把這兩組鏡頭跳接,暖意也漸漸消融了冬的寒冷,似乎預示著與回憶的了結,季節的新生暗湧著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

或許,這部電影並不算是岩井最優秀的作品。而我卻始終對《情書》保持著偏愛。我覺得那裡寄託了一份希望,米蘭。昆德拉在小說《慢》中,稱之為“整個人類乃至宇宙的歸宿。”它有個好聽的名字——愛。導演對現實與回憶的重新拼接,竟縫合了一片未曾開啟就散落的花靈。

同名同姓的男孩女孩,這樣的際遇與巧合是否真的隱藏著某種溫柔的可能?面對博子的疑問,女孩藤井樹則不以為然,在她看來和男孩藤井同窗三年的回憶都是因為同名而造成很多尷尬和不好的回憶,但真的是如此嗎?若真如此,那為何在兩個女孩的字裡行間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連和沉醉呢?

憶起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圖書館內,作為圖書委員的男孩和女孩正在整理藏書,女孩抱怨他總是偷懶,而少年藤井卻不言不語,安靜地捧著書站在窗邊,微風輕輕撩起白色紗簾,半掩著清秀少年的側臉,少女抬眼望去,簾兒搖曳,拂起又落下之間,少年的側影在金色的流光中若隱若現。在我看來,這或許正影射著少女藤井和少年藤井之間懵懂的愛情,或者,是比愛情更美好,更雋永的一種感情。很久以後,少年轉學離去,圖書室只剩下少女樹一個人,她仍然會凝視那被風吹起的窗簾,只是那窗簾背後,再也沒有少年的影子,剩下的,只有那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哀愁。人生百年,光陰荏苒,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當年的純潔少女已成古稀老嫗,在某個似曾相識的明媚晴天,她會想起那些青澀年代,那個清秀少年,恍然間光影重疊,他早已幻化為心頭的朱砂痣,那個白紗簾後若隱若現的身影,雖然永遠是淡淡的、遠遠的站在那裡,卻始終未曾離去。

回憶是一種很炫的東西,它可以抹去悔恨遺憾,記錄美好和感動。回憶的時候,人們都愛選擇性地回想,在記憶中只挑選幸福的片段,細細地回味和品嘗,不自覺地美化,姑息著心底深處那份不舍,讓它一點點地蔓延和蕩漾開來,明知故犯地拿起卻又放不下,讓自欺變得浪漫起來,讓逃避也變得積極起來。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裡反復地溫習。說過的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變化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層更溫柔的光澤,回憶,很多時候比現實本身更美麗。女孩樹對少年藤井的回憶正是如此,曾經在她看來“不好的記憶”,如今想起也漸漸變得明麗親切了。那些久遠泛黃的年少時光,它們是濕漉漉的樹杆上歡笑的花朵,它們是乾枯的眼瞳裡明媚的太陽,在那麼藍得透明的天空裡,回蕩著稚氣單純的笑語,少年樹憂鬱的側臉在藍色的搖曳中時隱時現……

“我的愛隨風而逝……”,這是男孩藤井樹登山遇難時,在彌留之際哼唱的歌。他落入深深的穀底,沒有人找得到他,寒冷的白雪漸漸將他吞噬,在生命的邊緣,他反復吟唱“我的愛隨風而逝……”山谷的回聲憑弔他的愛情,淒冽的寒風奏響他最後的戀曲。此時的男孩阿樹,你想起的會是誰呢?是溫柔清麗的博子,還是多年前那個長髮飄飄的同名少女藤井樹?《情書》中的愛情雖然隕落了,卻又不是完全絕望,愛的感覺刹那會變成過去,但是回憶永遠不會消失,盲打誤撞中仍會慢慢累積,流離於心間。或許不說的情話,會是最窩心的痛,不曾探知的愛,是不可承受之輕的憾,但含蓄婉約的美麗只有自己才能珍惜和品嘗。愛情總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或失去。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的時候又逼使我們回憶。追憶似水年華,我們始終有回天乏力的嗟歎,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起來。對兩個藤井樹和博子如是,對我們也一樣——唯有回憶。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澱了青春歲月,留下來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時光。

一如那個夏日的夜晚,借著老式手搖燈微弱的光亮,女孩搖著手把搖到手酸,但為了男孩能就著燈光核對試卷,縱然矜持的埋怨,也是帶著一點甜蜜的心甘情願吧!忽明忽滅的燈光,少年認真的表情:“原來break的過去式是broken啊!”女孩翻出了男孩那張從前因為同名同姓而拿錯了的英文考卷,他的不及格的考卷,佈滿灰塵的泛黃的考卷背面那個出於少年藤井樹之手的性☆禁☆感女郎手繪圖令她不禁啞然失笑:“噁心!”可是,那又是多麼可愛多麼可愛呵——!曾經的那個人,那些事,無比溫柔的往日時光,如一闋晚唐短詞,注滿長長短短的心情。

想起片中那一處很令人感慨的小細節:少年藤井總喜歡借閱許多罕有人愛看的書籍,在借書卡上樂此不疲地寫上自己的名字“藤井樹”,木訥又可愛的少女樹覺得“那真是一種怪癖”,多年後博子寄給女孩樹信中的一席話“我覺得,他在借書卡上所寫的藤井樹,是你的名字。”一語點醒夢中人呵!窗外櫻花翩翩落下,少年一遍又一遍的寫著:藤井樹,藤井樹,……是心愛的女孩呵,藤井樹,藤井樹,……是無怨無悔的青春與愛戀,藤井樹,藤井樹,……是那麼甜蜜,那麼酸楚;那麼喜悅,又那麼憂傷,心中那個百轉千回的名字,仿佛就這樣一遍遍默默地寫著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啊!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少年藤井默默地愛著少女藤井,她是他心靈深處的秘密花園,盛開馥鬱絢爛的鮮花,她的芬芳蔓延他身體的每一寸,她的一切是他小小的甜蜜心事,他總是對她漫不經心,他總會在她面前做些奇怪的事情,他總是找機會欺負她。羞澀靦腆的少年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愛意,那個腦海裡日夜思念的身影,然而,當他面對她,奔騰的千言萬語都融化為羞澀的笑容與閃爍的眼神。於是,這份暗戀,最終也沒有解開。直到多年以後,母校的學妹們送來一本舊藏書,那本少年轉學前托女孩代還的書,她打開書的最終頁,看著寫有“藤井樹”的借書卡片,多年以前那張親手放回書裡的卡片,在經歷了怎樣世事的變遷,歲月的流轉,再次拿回手上。卻赫然發現卡片背面用鉛筆勾勒的素描是怎樣一張與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顏,卡片上與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樣一種親切的呼喚。這才知曉這一生曾經擁有過這樣不可承受之輕的情感,那許多年前錯過了怎樣一次被期待地輕輕翻轉。這是影片最後結束時的一個經典畫面,女孩藤井樹望著手裡,當年少年曾經夾在書裡親自交還給她的最後一本書的借書卡,也是第87張寫有他們共同名字的借書卡,感慨萬千,淚盈與睫。整整87張卡片,寫著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深愛的少女“藤井樹”的名字。雖然遲了很多年,但終於翻到了背面,那遠在天國的愛人也會因此而盈淚含笑吧。也許拋棄了所有瑰麗和浮華,愛,用最簡單的形式來表達,也就是一張小小借書卡背面淡淡的素寫,經過這麼多年的沉睡,如今看來仍是滿載著令人驚心動魄的沉甸甸的思念。而那本以愛作簽的書的名字叫——《追憶似水年華》。

清新、淡雅、樸素、雋永,這就是岩井俊二為我們營造的經典《情書》,那是膠附在天邊的一抹晚霞;是午後飄過的慵懶的白雲;是散得澄明的悠遠晴空;是人們靈魂深處的一片淨土。這樣的一部電影是簡約的,像一塊懷舊色的牛仔布。每一次觀看都會令我傷感得在心裡落淚,也許這部電影只留存了對生活點滴的拼湊。()在這樣一個感情看似瓦解的年代,這片愛的投映,是導演的精神歸屬。猛然抬頭,天空竟也浸染過紅色的痕跡,那是愛的痕跡,斑駁中訴說了某次停留的真實性。

當這個世界寂靜無聲的時候,

我總是能聽到你在我耳邊低語。

那使我常常要忘了我們活在凡塵間,

而誤以為天地中果真有

無人之境——影片就像這樣一段低語,漸近尾聲漸不可聞。可是那如泉琴聲仍低低迴旋,不忍醒來。

那一朵,還沒開過就枯萎了的花,和那樣倉促的一段韶華;那一張,還沒著色就遺忘了的畫,和那樣不經心的一次別離,追憶似水年華呵——在每一縷溫暖的陽光裡,在每一個陰霾的雨夜,在開滿鮮花的山岡上,在蜿蜒綿長的小徑深處……無論我曾經怎樣固執地等待過你,也只能給你留下一張小小的卡片,紀念我深深的愛戀,而在驀然回首的憾歎裡,亭亭出現的是你我熙熙的年少時光。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