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名言

劉勰名言名句

劉勰名言名句

1、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辭令華采,可略而詳也。

2、談到歡樂時文字和笑聲並至,論到憂傷時語言和哭泣同來。

3、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

4、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

5、才華出眾的第一流的大手筆,卻多數疏于書信,好比相馬能手九方堙能識別千里馬而忽略了馬的毛色和雌雄這類小事一樣。

6、萬古以來的聲名得到它的宣揚,千裡外的呼應能得到它的推動。

7、誇而有節,飾而不誣。

8、名聲受到貶抑或褒揚,既然是這樣;職位的通達和阻塞,也有它的原因的。

9、衡量文字哪裡要增,

哪量要減;考慮筆墨哪裡該濃,哪裡該淡,刪擊多餘的字句,剪除蕪穢韻內容,使文章減輕負擔,避免冗長累敷。

10、道理正確,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說服人;文辭簡潔精練,才顯得優美。

11、改章難於造篇,易字艱於代句。

12、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13、言語不能把用意完全表達出來,這也是聖人難辦到的;加上自己的知識很有限,怎麼能夠講出創作的標準來呢。

14、後代的作家,力求華麗的文辭,放棄實用的美德。

15、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16、景物描寫得十分詳盡而感情的抒發還含蓄有餘。

17、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18、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19、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20、情往似贈,

興來如答。

21、一想到登山,作家的感情就傾注到高山之中;一想到觀海,作家的情意就洋溢于大海之間。

22、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客,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鈉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23、言語既然能顯示個人身份,信用也是邦國珍貴的寶玉,文壇中的人應該想到記錄事實。

24、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

25、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26、說到山水,就能使讀者仿佛可以順著聲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樣子;說到節令物候,就能使讀者在閱讀時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寫時令的寒暖特點。

27、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學問卻無邊無際。

28、把晦澀當作深,雖然奧秘卻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雖然華麗卻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

寫得人們讀都讀不懂,正好說明它“雖奧非隱”,很可能還是故弄玄虛,用來文飾淺薄;文辭如果雕琢堆砌,雖然華麗卻決不精闢,只能是華而不實之作。

29、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30、至於尊貴地位的差別與順序,就要用禮節來表示敬肅。

31、少一個字意義就不完整,多一句話辭采就受妨害。文章寫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見其簡潔凝練。煉字斟句如能達到述個水準,文章的語言文字就無可再改了。

32、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33、寫作書信時應當條達舒暢來顯示氣勢,無拘束地說出自己的情懷,書信往來寫得文辭明顯、從容自然,也是心聲的交流啊!

34、瞻望那些從前的賢人,都有美好的文才和品德。有的聲名昭著于南方楚地,

有的文采震動了北方梁國。如果只有外表而無才德,怎能從根本上給人樹立榜樣?

35、時運交移,質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36、華美的詞藻過於繁多而真情實感很少的作品,讓人品味起來必然生厭。

37、語言是從心裡發出來的聲音;書寫是從心裡發出來的文字;聲音文字表現出來,君子和小人就看出來。

38、文章的開頭話中,就應該預先稍稍顯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結尾處的語言,也要能承接照應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

39、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

40、講究全篇的對偶辭采,爭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盡力刻畫形貌,在用辭上一定盡力要求新穎。

41、是以附辭會義,務總納領,驅萬途於同歸,負百慮於一致。

42、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是序。

43、用簡清的語言概括豐富的內容,把事物的情態狀貌表現無遺。

44、到了具體地品評文章作品,有的話和前人說的相同,但並不是人云亦云,實在是不能不同;有的話和從前的論述相異,並不是隨便標新立異,按道理確實是不能不異。

45、宇宙無窮無盡,常人和賢才總是混雜不分,超出一般的只靠才智罷了。

46、文以辮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核為美,不以深隱為奇。

47、善於刪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餘的字雖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來;善於鋪陳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辭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來愈明顯。

48、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

49、相同與相異,不必介意這是古人的意見還是今人的意見,

只要分析文章的組織結構,力求恰當。

50、為情而造文。

51、在筆劄上寫下言辭,雖然是各種文辭中的下品,但卻是治理政事的要務。

52、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

53、文章中有可以刪削的句子,足見其粗琉;文章中沒有一個可以削減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54、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主文之本源也。

55、若夫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

56、評論一篇文章比較容易,總論歷代的文章很是困難。

57、時間飛快地過去,人的才智不能永存,要使聲名和事功可以流傳下去,只有靠創作罷了。

58、將帥宰相因為他們的地位崇高,所以名聲就特別顯達;文人因為他們的職位卑微,所以經常遭到譏誚;這正像大江大河之所以波濤騰湧,()小溝小水之所以波濤曲折一樣。

59、文以行立,行以文傳。

60、熔鑄經典之範,翔集子史之術。

61、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

62、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時機來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業,本該積蓄知識修養德行以充實內在的美,散發文采以顯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樣質地堅硬,像豫樹、樟樹那樣高大的才幹。

63、文章中所闡述的道理強貴圓熟通達,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文辭最忌諱支離破碎,冗長繁雜,脫離中心。

孫臏名言名句 元稹名言名句 于謙名言名句

王肅名言名句

1、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而民貴用命。

2、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

3、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焉。

4、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5、治天下國家有九經,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6、武仲世稱聖人,而身不免於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於邾,是智不足名也。

7、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問必勝,智而好謀必成。

8、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禦也,莫之為也何居?

9、親親之教,尊賢之等,禮所以生也。禮者、政之本也。

10、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11、吾聞諸夫子,身不用禮,而望禮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

12、中人之情也,有餘則侈,不足則儉,無禁則淫,無度則逸,從欲則敗。

13、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4、非道益之謂也,道彌益而身彌損。夫學者損其自多,以虛受人,故能成其滿博也。

15、一言而有益於智,莫如預;一言而有益於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1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疾,道前定則不窮。

1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18、取人以身,修道以仁。

19、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20、事不終始,無務多業;記聞而言,無務多說;比近不安,無務求遠。是故反本修跡,君子之道也。

21、親交取親,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長為善士而無犯於禮也。

22、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覩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

23、設虛器,縱逆祀,祠海鳥,三不智。

24、容易驚覺就容易遠離災難,貪吃食物就容易忘記憂患,這是因為其不同的內心所導致的。

25、在下位不獲於上,民弗可得而治矣;獲於上有道,不信于友,不獲於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順於親,不信于友矣;順於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於善,不誠於身矣。

26、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27、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數之極也。

28、天道成而必變,凡持滿而能久者,未嘗有也。

29、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辭不專。

30、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31、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32、身歿言立,所以為文仲也。然猶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則不及武仲也。

33、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34、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35、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

36、菓屬有六,而桃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廟。

37、聖人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民之則,而猶以是為未足也。

38、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

39、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40、效其行,修其禮,千里之外,親如兄弟。

41、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42、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

43、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長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勝焉。

44、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獨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

45、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6、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

47、無體之禮,敬也;無服之喪,哀也;無聲之樂,歡也。

48、此言疾之難忍,急之難行也。

49、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聽;非其地,樹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會聾而鼓之。

50、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

51、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52、君子遺人以財,不若善言。

53、祭之日,樂與哀半,饗之必樂,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

54、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55、是故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刑戮之民,不從君之令。

56、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57、故君子于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退而相惡。

58、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59、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60、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哉?

61、不強不達,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複,不恭失禮。

62、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63、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

64、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己者。

65、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

66、庭不曠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贄,精氣以問事君子之道,願夫子告之。

67、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為公侯,山川之祀者為諸侯,皆屬於王。

6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69、人生有氣有魄。氣者,神之盛也。

70、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

71、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親而弗信,莫如勿親。

72、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73、故自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

74、夫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唯智者能之。

75、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合鬼與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76、行不效,禮不修,則對門不汝通矣。

77、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

78、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

79、夫自損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決之,吾是以歎也。

80、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

81、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82、弗學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83、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84、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

85、祭之明日,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敬而致之,又從而思之。

86、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87、行己有六本焉,然後為君子也。

88、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則傾。

89、終日言,無遺己憂;終日行,不遺己患。

90、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

91、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92、貞以幹之,敬以輔之,施仁無倦。

93、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餼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

94、君之知之,可矣,未若專其道而行其化之善也。

95、見君子則舉之,見小人則退之,去汝噁心,而忠與之。

96、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以貴而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也;以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97、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

98、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

99、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

100、君子不急斷,不急制。使飲食有量,衣食有節,宮室有度,畜積有數,車器有限,所以防亂之原也。

司馬懿名言名句 孫武名言名句 袁枚名言名句

羅大經名言名句

1、不使慶元為慶曆,也由人事也由天。

2、齊田楚項紛紛起,輸與先生第一機。

3、松風檜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待得聲聞俱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

4、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5、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隔世疑恍惚,異境難揣量。

6、保茲天子,進無浮實之名;正是國人,退有顧言之行。

7、夜者日之餘也,吾必繼晷焉,燈必親,薪必然,膏必焚,燭必秉,蠟必濡,螢必照,月必帶,雪必映,光必隙,明必借,暗則記。

8、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囊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

9、知賢非難,用賢為難。

10、不加罪,可謂至德也已。

11、如今是大承氣證,渠卻下四君子湯,雖不為害,恐無益於病爾。

12、群凶不聽,以刃脅之,黽勉而從。

13、三代之時,無常平之名,而有常平之政,特廢于衰周耳,真非耿、李所能為也。

14、光世頗得軍心,祉,儒者,不知變,繩束頓嚴,諸軍忿怨。

15、符離之役,諸軍皆潰,唯存帳下千人。

16、唾駡兀術,視死如歸,豈知其自為布衣時,所立已卓然矣。

17、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惡之所由分,君子小人之所由判也。

18、鶴髮漁翁猶結網,世間何處有閒人。

19、湓浦猿啼杜字悲,琵琶彈淚送人歸。誰言蘇白名相似,試看風騷赤壁磯。

20、處事當以簡易,何則?簡以制繁,易以制難,便不費力。

21、一顧傾城,再顧傾國,色也。大者傾城,下者傾鄉,富也。

22、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23、書生觸處便饒舌,以一貫萬如斲輪。

24、朝廷一有計較利害之心,便非王道。士大夫一有計較利害之心,便非儒學。

25、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

26、九重天子愛民深,令尹宜懷側隱心。今日黃堂一杯酒,使君端為臣民斟。

27、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

28、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為下。

29、今日湘亭一杯酒,便煩散作十分春。

30、臭襪終須來塞口,枉收八百斛胡椒。

31、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是以宗族歸懷。

32、瑰奇恣搜貝千趾,老仙遺祠邈誰始。

33、雖不明不敏,有慚四海望治之心。

34、豈是朘民血,空教適宦情。忍聞分竹者,竭澤自求盈。

35、試即吾心驗之,方其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

36、此非論脈,乃是論學。

37、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38、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9、日知其所亡,日見其所不見,一日不使其窮亻免焉。

40、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41、蓋敬,德之聚也。此心才敬,萬理森列。

42、天子無失德,天下無他釁,將以何為?

43、扼喉莫訝無遺力,應記當年骨醉時。

44、若自一命以上至於公卿,皆是咬得菜根之人,則當必知其職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無飯吃。

45、斂之于富厚之家,散之於貧窶之輩,是小民藉此以得食,而贏得一塔耳。

46、人與器物不同,如筆止能為筆,不能為硯;劍止能為劍,不能為琴;故其成毀久速,有一定不易之數。

47、上聞之深悔,自是不復出。

48、川原紅綠一時新,暮雨朝晴更可人。書冊埋頭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49、今時秀才,教他說廉,直是會說廉,教他說義,直是會說義,及到做來,只是不廉不義。

50、誠齋得此語,終身厲清直之操。

51、小心翼翼,細也。務時敏,緊也。有容乃大,洪也。

52、大事有日,陰雲屢興,假以三日之晴,則拜神之賜,其敢忘報!

53、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54、言青雀杳然不回,神仙無可致之理必矣。

55、朝來池上有斯事,火急報教同舍知,昨夜雨余春水滿,白鷗飛下立多時。

56、夫下以言語為學,上以言語為治,世道之所以日降也,而或者見能言之鸚鵡,乃指為鳳凰。

57、請迓者及門,思前夢,恐官止此,不欲行。

58、故後生子弟為此官者,無不傲慢縱恣,觸事懵然。

59、執政得立功德寺,公素排佛教,雅不欲立寺。

60、豺能殺虎,鼠可害象;一夫足以勝禹,三戶可以亡秦。

61、謂自古戚裡侵權,便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國之本。

62、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63、不惜黃金募鐵椎,祖龍身在魄先飛。

64、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

65、戰兢自持,日寡其過,而不自知其入于君子之域矣。

66、富者不仁,理難共語,仁者不富,執難獨成。

67、寧斷吾首以降,死先後不過數日耳。

68、蓋蒼頡四目,其制字成,天雨粟,鬼夜哭。漫瓿之句,言知者少也。

69、上可與為善,若常得賢者輔導,天下有望矣。

70、若必欲與求幹官,乃是置之有過之地,誤其終身。

71、人只知以利對害,便只管要尋利去,人人尋利,其間多少事!

72、其愛日如是是矣,猶以為未也,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

73、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蒼蘚盈階,落花滿徑,門無剝啄,松影參差,禽聲上下。

74、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

75、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76、其吉凶禍福,亦隨之而變,難以一定言。

77、古之君子,學欲其日益,善欲其日加,德欲其日起,身欲其日省,體欲其日強,行欲其日見,()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章。

78、夫人之所以必畏乎彼者,非為彼計也,蓋將以防吾心之縱,而自律乎吾身也。

79、須記上坡持橐日,也曾尋探好題來。

80、學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達,要之無愧。

81、奮髯要斬高郵守,攘臂甘驅好水軍。

82、夫母以子貴,世俗之情也。

曹操名言名句 魏征名言名句 周瑜名言名句所以經常遭到譏誚;這正像大江大河之所以波濤騰湧,()小溝小水之所以波濤曲折一樣。

59、文以行立,行以文傳。

60、熔鑄經典之範,翔集子史之術。

61、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

62、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時機來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業,本該積蓄知識修養德行以充實內在的美,散發文采以顯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樣質地堅硬,像豫樹、樟樹那樣高大的才幹。

63、文章中所闡述的道理強貴圓熟通達,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文辭最忌諱支離破碎,冗長繁雜,脫離中心。

孫臏名言名句 元稹名言名句 于謙名言名句

王肅名言名句

1、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而民貴用命。

2、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

3、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焉。

4、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5、治天下國家有九經,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6、武仲世稱聖人,而身不免於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於邾,是智不足名也。

7、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問必勝,智而好謀必成。

8、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禦也,莫之為也何居?

9、親親之教,尊賢之等,禮所以生也。禮者、政之本也。

10、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11、吾聞諸夫子,身不用禮,而望禮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

12、中人之情也,有餘則侈,不足則儉,無禁則淫,無度則逸,從欲則敗。

13、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4、非道益之謂也,道彌益而身彌損。夫學者損其自多,以虛受人,故能成其滿博也。

15、一言而有益於智,莫如預;一言而有益於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1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疾,道前定則不窮。

1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18、取人以身,修道以仁。

19、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20、事不終始,無務多業;記聞而言,無務多說;比近不安,無務求遠。是故反本修跡,君子之道也。

21、親交取親,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長為善士而無犯於禮也。

22、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覩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

23、設虛器,縱逆祀,祠海鳥,三不智。

24、容易驚覺就容易遠離災難,貪吃食物就容易忘記憂患,這是因為其不同的內心所導致的。

25、在下位不獲於上,民弗可得而治矣;獲於上有道,不信于友,不獲於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順於親,不信于友矣;順於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於善,不誠於身矣。

26、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27、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數之極也。

28、天道成而必變,凡持滿而能久者,未嘗有也。

29、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辭不專。

30、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31、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32、身歿言立,所以為文仲也。然猶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則不及武仲也。

33、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34、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35、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

36、菓屬有六,而桃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廟。

37、聖人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民之則,而猶以是為未足也。

38、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

39、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40、效其行,修其禮,千里之外,親如兄弟。

41、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42、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

43、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長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勝焉。

44、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獨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

45、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6、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

47、無體之禮,敬也;無服之喪,哀也;無聲之樂,歡也。

48、此言疾之難忍,急之難行也。

49、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聽;非其地,樹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會聾而鼓之。

50、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

51、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52、君子遺人以財,不若善言。

53、祭之日,樂與哀半,饗之必樂,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

54、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55、是故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刑戮之民,不從君之令。

56、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57、故君子于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退而相惡。

58、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59、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60、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哉?

61、不強不達,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複,不恭失禮。

62、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63、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

64、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己者。

65、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

66、庭不曠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贄,精氣以問事君子之道,願夫子告之。

67、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為公侯,山川之祀者為諸侯,皆屬於王。

6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69、人生有氣有魄。氣者,神之盛也。

70、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

71、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親而弗信,莫如勿親。

72、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73、故自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

74、夫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唯智者能之。

75、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合鬼與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76、行不效,禮不修,則對門不汝通矣。

77、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

78、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

79、夫自損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決之,吾是以歎也。

80、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

81、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82、弗學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83、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84、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

85、祭之明日,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敬而致之,又從而思之。

86、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87、行己有六本焉,然後為君子也。

88、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則傾。

89、終日言,無遺己憂;終日行,不遺己患。

90、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

91、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92、貞以幹之,敬以輔之,施仁無倦。

93、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餼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

94、君之知之,可矣,未若專其道而行其化之善也。

95、見君子則舉之,見小人則退之,去汝噁心,而忠與之。

96、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以貴而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也;以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97、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

98、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

99、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

100、君子不急斷,不急制。使飲食有量,衣食有節,宮室有度,畜積有數,車器有限,所以防亂之原也。

司馬懿名言名句 孫武名言名句 袁枚名言名句

羅大經名言名句

1、不使慶元為慶曆,也由人事也由天。

2、齊田楚項紛紛起,輸與先生第一機。

3、松風檜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待得聲聞俱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

4、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5、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隔世疑恍惚,異境難揣量。

6、保茲天子,進無浮實之名;正是國人,退有顧言之行。

7、夜者日之餘也,吾必繼晷焉,燈必親,薪必然,膏必焚,燭必秉,蠟必濡,螢必照,月必帶,雪必映,光必隙,明必借,暗則記。

8、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囊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

9、知賢非難,用賢為難。

10、不加罪,可謂至德也已。

11、如今是大承氣證,渠卻下四君子湯,雖不為害,恐無益於病爾。

12、群凶不聽,以刃脅之,黽勉而從。

13、三代之時,無常平之名,而有常平之政,特廢于衰周耳,真非耿、李所能為也。

14、光世頗得軍心,祉,儒者,不知變,繩束頓嚴,諸軍忿怨。

15、符離之役,諸軍皆潰,唯存帳下千人。

16、唾駡兀術,視死如歸,豈知其自為布衣時,所立已卓然矣。

17、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惡之所由分,君子小人之所由判也。

18、鶴髮漁翁猶結網,世間何處有閒人。

19、湓浦猿啼杜字悲,琵琶彈淚送人歸。誰言蘇白名相似,試看風騷赤壁磯。

20、處事當以簡易,何則?簡以制繁,易以制難,便不費力。

21、一顧傾城,再顧傾國,色也。大者傾城,下者傾鄉,富也。

22、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23、書生觸處便饒舌,以一貫萬如斲輪。

24、朝廷一有計較利害之心,便非王道。士大夫一有計較利害之心,便非儒學。

25、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

26、九重天子愛民深,令尹宜懷側隱心。今日黃堂一杯酒,使君端為臣民斟。

27、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

28、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為下。

29、今日湘亭一杯酒,便煩散作十分春。

30、臭襪終須來塞口,枉收八百斛胡椒。

31、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是以宗族歸懷。

32、瑰奇恣搜貝千趾,老仙遺祠邈誰始。

33、雖不明不敏,有慚四海望治之心。

34、豈是朘民血,空教適宦情。忍聞分竹者,竭澤自求盈。

35、試即吾心驗之,方其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

36、此非論脈,乃是論學。

37、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38、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9、日知其所亡,日見其所不見,一日不使其窮亻免焉。

40、由是而之,習以成性,居官則不畏三尺,任職則不畏簡書,攫金則不畏市人。

41、蓋敬,德之聚也。此心才敬,萬理森列。

42、天子無失德,天下無他釁,將以何為?

43、扼喉莫訝無遺力,應記當年骨醉時。

44、若自一命以上至於公卿,皆是咬得菜根之人,則當必知其職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無飯吃。

45、斂之于富厚之家,散之於貧窶之輩,是小民藉此以得食,而贏得一塔耳。

46、人與器物不同,如筆止能為筆,不能為硯;劍止能為劍,不能為琴;故其成毀久速,有一定不易之數。

47、上聞之深悔,自是不復出。

48、川原紅綠一時新,暮雨朝晴更可人。書冊埋頭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49、今時秀才,教他說廉,直是會說廉,教他說義,直是會說義,及到做來,只是不廉不義。

50、誠齋得此語,終身厲清直之操。

51、小心翼翼,細也。務時敏,緊也。有容乃大,洪也。

52、大事有日,陰雲屢興,假以三日之晴,則拜神之賜,其敢忘報!

53、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54、言青雀杳然不回,神仙無可致之理必矣。

55、朝來池上有斯事,火急報教同舍知,昨夜雨余春水滿,白鷗飛下立多時。

56、夫下以言語為學,上以言語為治,世道之所以日降也,而或者見能言之鸚鵡,乃指為鳳凰。

57、請迓者及門,思前夢,恐官止此,不欲行。

58、故後生子弟為此官者,無不傲慢縱恣,觸事懵然。

59、執政得立功德寺,公素排佛教,雅不欲立寺。

60、豺能殺虎,鼠可害象;一夫足以勝禹,三戶可以亡秦。

61、謂自古戚裡侵權,便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國之本。

62、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63、不惜黃金募鐵椎,祖龍身在魄先飛。

64、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

65、戰兢自持,日寡其過,而不自知其入于君子之域矣。

66、富者不仁,理難共語,仁者不富,執難獨成。

67、寧斷吾首以降,死先後不過數日耳。

68、蓋蒼頡四目,其制字成,天雨粟,鬼夜哭。漫瓿之句,言知者少也。

69、上可與為善,若常得賢者輔導,天下有望矣。

70、若必欲與求幹官,乃是置之有過之地,誤其終身。

71、人只知以利對害,便只管要尋利去,人人尋利,其間多少事!

72、其愛日如是是矣,猶以為未也,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

73、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蒼蘚盈階,落花滿徑,門無剝啄,松影參差,禽聲上下。

74、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

75、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76、其吉凶禍福,亦隨之而變,難以一定言。

77、古之君子,學欲其日益,善欲其日加,德欲其日起,身欲其日省,體欲其日強,行欲其日見,()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章。

78、夫人之所以必畏乎彼者,非為彼計也,蓋將以防吾心之縱,而自律乎吾身也。

79、須記上坡持橐日,也曾尋探好題來。

80、學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達,要之無愧。

81、奮髯要斬高郵守,攘臂甘驅好水軍。

82、夫母以子貴,世俗之情也。

曹操名言名句 魏征名言名句 周瑜名言名句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