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用過‘夢想“這個詞,不過是把興趣堅持下去而已
作者:劉天昭
電視上,一個大概很成功的珠寶設計師在講他怎樣找到自己的興趣。
一年之內居然真的找到了。興趣一旦需要尋找,本該變得特別麻煩。
我年輕時根本不知道興趣是什麼——可能現在還是不知道——所以先是無意識,後是有意識地,找了很多年。直到有天承認了自己的庸俗:我對一件事情的興趣95%以上的等同於我做這件事時的優越感。
而不是反過來,因為有興趣,所以專注,所以做得好。我甚至為自己辯解說,這定義符合物盡其用的原則,它合理正確,
後來我就盤點在忙亂中自己都攢下了點啥,以便在餘生把它們儘量賣出去。這是選擇人生,也是接受自我,這過程幾乎可以概括我過去的30年。
它非常勉強,也有點浪費,我因此偶爾覺得自己有點倒楣。因為確實有人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者尋找興趣的過程非常短。簡單直接清楚肯定,弄得自己真的像個“興趣”一樣,充滿了自由的味。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實習時我們坐鄰桌。他任務不重,鬧了經常一個人玩3DMAX。他似乎也漫不經心地說過,他就喜歡動畫,就想做動畫。有天還從宿舍拷了個3D做的漢堡包來,興致勃勃地給我看,說是在宿舍呆著無聊做的。在辦公室的機器上他接著修,調整外面那層錫紙的質感。
畢業以後他在一個做建築動畫的公司工作。有一回傳個網頁給我,上面是他用3D雕塑的自己,很像。
後來他就去了美國,讀動畫。過了3年,就是今年,有一天他很興奮地告訴我:我在xxx公司實習了!我說,那個公司很拽嗎?他說,他所在的10人小組,一個在1996年拿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一個本來是普林斯頓的教授,是啥啥啥動畫理論奠基人……
我說,聽起來你混入人類在動畫領域的核心了?他說,我要快點畢業,爭取留在這裡。
我從沒聽他用過“夢想”這個詞,也沒見他在作決定時有過什麼猶豫。
前幾天,他在MSN上發給我一個連結,說是他參與制作的電影的預告片,真的是好萊塢大片呢。我打不開,不過確實有些為他驕傲。還真的就想起了6年前的那個漢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