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社交網路上看到別人發表的某個見解,覺得謬誤至極,於是就留言反駁,但往往卻完全說服不了對方,
另一些時候,面對熱點話題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想要告訴別人,這樣的衝動是很難避免的,因為人是會思考的動物。比如說巴黎恐襲事件之後,對於歐洲是不是應該繼續接收難民、是不是應該限制伊斯蘭教的發展等等,每個關心這件事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也會在轉發微博或者文章的時候表明自己的傾向和立場。於是,往往又引來持不同觀點的人的駁斥,最終又變成一場兩敗俱傷的口水戰。
大概十年前,我曾經看到有臺灣媒體諷刺大陸人思想的高度同質化,新聞網站上做的調查裡,其中某個觀點的支持比例往往高達95%以上,那時確實是這樣。如今我們的社會日趨多元和複雜,雖然真正的公共討論空間還十分有限,但至少有不同觀點的人越來越多,哪怕是荒謬的觀點,
如果在社交媒體上的爭論不可避免,那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辯論的風度。
1、原則上,我覺得應該儘量避免在朋友圈發表太富於個人色彩的觀點或者任何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看到朋友發表的觀點和自己不一樣時也要克服反駁的衝動,看過一笑即可。道理很簡單,朋友圈畢竟是一個私密的社交網路,它的氛圍應該是輕鬆隨意友好的,沒有人願意在自己家的客廳裡穿著睡褲和朋友爭得面紅耳赤。
朋友圈最核心的功能應該是用來維護線下的人際關係,作為人際交往的一個補充。如果把它變成一個觀點交鋒的戰場,反而會造成對人際關係的傷害,實在得不償失。真的要討論,
2、儘量避免表露自己涉及左右立場的政治觀點。因為政治立場幾乎不可能調和,而且非常敏感,一旦針鋒相對很容易影響情緒和關係。
有一句話說,
3、不要把對一種觀點的否定,變成對持這種觀點的那個人的否定。微博上時不時就有人放言“三觀不合取消關注”,我曾經也信奉要憑價值觀來交朋友,但後來我很快發現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在一個問題上和你觀點一致的人,在另一個觀點上往往又會和你唱反調;在一件事情上大義凜然的,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面目可疑。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所謂價值觀完全吻合的,結果有一天糟了,突然發現他喜歡看《小時代》……如果總是用排除的方式去交友,那最後可能會把你所有的朋友都刪除掉。
4、不要盲目地認定你自己的觀點就是絕對正確的。即使你真的這樣深信,也不要表現出來。
所謂的“三觀不正”,最讓人反感的地方就是持這種說法的人自以為是地站上了道德和智商的高地,凡是和他觀點不符的人就是非我族類必口誅筆伐之。這樣居高臨下的態度,只會讓對方不快,正常的討論肯定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動不動就說別人三觀不正的人,才是真正的三觀不正(好了,不要糾結這句話的邏輯漏洞)。
5、不要試圖說服對方,因為這是一件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說服了對方,對你又有什麼意義和幫助呢?討論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對方。
討論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對方出醜,或者要戰勝對方,畢竟你不是在參加總統大選辯論,在場面上占了上風不會幫你朵拉幾票。所以就事論事就好,不要去諷刺對方、不要製造邏輯陷阱、不要無限演繹放大對方的觀點、不要自行腦補對方根本沒有說出口的話然後對那個假想的靶子窮追猛打。
討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傾聽對方的觀點,看看他是不是有你沒考慮到的角度、有沒有值得你思考和學習的地方,這樣的討論才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幫助。抱著這樣虛心、謙和的態度,對方也會投桃報李,更容易接受或者理解你的觀點。
[互動] 想問大家一個和今天這篇文章無關的話題: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刻薄的人嗎?他們說過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話?歡迎評論。
也不要表現出來。所謂的“三觀不正”,最讓人反感的地方就是持這種說法的人自以為是地站上了道德和智商的高地,凡是和他觀點不符的人就是非我族類必口誅筆伐之。這樣居高臨下的態度,只會讓對方不快,正常的討論肯定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動不動就說別人三觀不正的人,才是真正的三觀不正(好了,不要糾結這句話的邏輯漏洞)。
5、不要試圖說服對方,因為這是一件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說服了對方,對你又有什麼意義和幫助呢?討論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對方。
討論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對方出醜,或者要戰勝對方,畢竟你不是在參加總統大選辯論,在場面上占了上風不會幫你朵拉幾票。所以就事論事就好,不要去諷刺對方、不要製造邏輯陷阱、不要無限演繹放大對方的觀點、不要自行腦補對方根本沒有說出口的話然後對那個假想的靶子窮追猛打。
討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傾聽對方的觀點,看看他是不是有你沒考慮到的角度、有沒有值得你思考和學習的地方,這樣的討論才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幫助。抱著這樣虛心、謙和的態度,對方也會投桃報李,更容易接受或者理解你的觀點。
[互動] 想問大家一個和今天這篇文章無關的話題: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刻薄的人嗎?他們說過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話?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