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成功勵志

那些年,我們見過的“富人思維”

那些年,我們見過的“富人思維”

我曾經半開玩笑地跟小夥伴說,如果你感到迷茫,找十個40多歲的世俗眼光裡的成功人士一起吃飯交流,你就會分辨什麼人已經真正老去,什麼人的生命依舊鮮活。其中一些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才是迷人的部分。

今天,講兩個故事,真實地發生在認識的人身上。

1

第一個故事,關於冒險

張先生今年43歲,做生意已有二十幾年了,按照現在時髦的話來說,是個“連續創業者”。擁有的紡織廠從電商到實體店,加起來一年能創造近千萬的利潤。

18歲那年,小張高中畢業就去紡織廠做了半年工人,

攢了一點小錢。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有一天小張竟然支了個小推車出現在了紡織廠門口,起早貪黑賣起了鍋貼餛鈍。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不想打工,試試自己幹”,就這麼簡單。

之後的八年裡,小推車變成了小飯攤,小飯攤又換成了大飯店。就當張記飯店生意正紅紅火火的時候,36歲的張先生竟然又回了紡織廠。原來,織布廠改制,集體部分全部退了出來。於是張先生把這部分買了,一躍成了紡織廠的大老闆。

這一次又讓眾人跌破眼鏡,據說他抵押了自己的飯店才湊夠的入股錢。張先生說因為他和當年在紡織廠時的車間主任蔡哥一直是朋友,紡織廠改制的時候,蔡哥就和張先生聊了好多關於紡織廠經營的新想法,

也透露了些許對未知的擔憂。而這位蔡哥,後來成了副廠長。

後來我問張先生,當時不怕賠了股份又折店嗎?張先生總是回答:“但凡想做一件事,不可能是萬事俱備的。要是總等到一切條件成熟,我連這個飯店都不可能有。唯一我會考慮的是,如果失敗這個風險我是不是能承受,能承受那就放手去搏!”

這一次,張先生還真沒有那麼順風順水。第三年的時候,張廠長進了一批新設備,準備大肆生產一種新面料。結果,那年天氣特別反常,新面料的布匹由於過於輕薄銷量不佳,公司業績一落千丈。張先生一個多月沒睡好,然後憋出了兩個大招:一是趁著市場價格低,反從別家廠裡收購了大量新面料的原材料;二是和管理人員商量,

如果他們願意,可以用一部分工資換股權。

次年,劇情大反轉。一是因為大量收購之後,張先生竟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調控當地該原材料的價格了,大賺一筆;二是大部分管理層回應了員工入股計畫,工作積極性大增,新穎的管理方法層出不窮。這些年,雖然實體紡織業整體不景氣,張先生的生意卻越做越大。一開始很多人擔心,事後看來,大家只剩下佩服了。

2

第二個故事,關於取捨

馬老大不到40,是公司裡數一數二的技術大牛,年薪百萬。同時他也是家裡的傳奇人物,一個人從窮鄉僻壤走了出來,還把弟弟妹妹也帶了出來,培養得很好。

雖然馬老大的個人奮鬥史頗為勵志,但一件小事卻讓大家印象更深。

那時候馬老大剛轉正,月收入3000左右。那年夏天,妹妹面臨高考,他一狠心花了5000元給報了個市里的全封閉英語班。

那天,馬老大頂著盛夏的高溫去火車站接妹妹,接上妹妹他一摸口袋,錢包不見了。那裡面不僅有5000塊的報名費,還非常不巧地放著8500塊超市購物券——上周代領了大部門的高溫補貼,還有十幾個同事出外培訓沒來得及轉交。

馬老大急瘋了,帶著妹妹在火車站裡各種狂奔瞎找。直到晚上8點多,馬老大望了一眼車站外的夜幕,放棄了。這時他的衣服早就濕得和水裡撈起來似的,而妹妹則在一旁哭成了淚人。他有些無力地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一包紙巾,給妹妹擦了擦眼淚,說了一句:“怪哥大意了,沒事,咱回家吧。

明天你還去培訓班,不哭。”

我不知道後來他們兄妹倆怎麼回的家,也不知道他打了多少個電話求人,才一夜之間湊夠了妹妹的學費。第二天,他甚至還去超市買了一樣金額的購物券,週一像沒事一樣發給了同事們。

一年後,馬老大在公司得了兩個外號——拼命三郎和天使馬。拼命三郎拼到什麼程度呢?他主動申請一人單獨做兩個項目的技術支援(平時一個項目都至少2個技術支持),加完班還不斷在外面接私活幹,大家都怕有一天他會倒在座位上。久而久之,大家忽然發現,幾乎什麼技術問題都難不倒他,簡直是大家的小天使。

馬老大把這事瞞得很好,過了很久都沒人知道。直到去年年會喝多了,他抱著一個當時沒領卡的同事抱怨才露了陷。

有人就說他,早告訴大家都能理解,不用這麼拼。馬老大舉起酒杯,回答道:“你們的錢也不是白飄來的,我是沒錢,但這點規矩我懂。我不都賺回來了麼!”說完一飲而盡杯中的酒,大家一片恍惚外加唏噓。

後來,有人誇馬老大有骨氣,還有人問馬老大規矩是什麼。馬老大笑笑說:“你們別給我扣高帽子啊,缺錢沒錢又不是什麼優點,難道還拿出來當藉口、佔便宜?規矩就是,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什麼是富人思維?

思考

張先生和馬老大的故事,看起來毫無干係,細細思索卻能發現共同點:

1

魄力是一種逆向思維:先明確目標,再思量資源。

“如果你覺得一件事不可能,你的大腦就會為你想1000個不做這件事的原因;但如果你覺得一件事可能,那麼大腦會自動開始思考如何實現的方法。”

對於張先生來說,缺錢沒有阻止他做生意、經營紡織廠的想法;對於馬老大來說,比起錢被偷了,妹妹必須讀書、同事的錢該還也是他首先思考的。

正如羅斯福總統的名句所言:“真正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大多數時候,想做一件事的願望剛剛萌發,我沒錢做到的“小人”就會跳出來打擊我們。大部分未完成的目標,首先是被自己pass掉的。

富人思維,首先有一種反轉目標的魄力:假設自己擁有更多資源,自己到底希望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2

跨越稀缺陷阱,在資源的視力表中看到更多行數。

梭羅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夠忽略的東西的數量成正比”。

當我們越缺錢,我們就越容易在意錢本身而忽略其他。比如,我們很可能放棄自己想嘗試的其他職業方向,是為了保住現在的工作和收入狀態;比如,面對巨大的金錢代價,我們可能會放棄一些自我提升的機會,他人的信任支持等等。

而這些被窮人排在錢後面的選項,對於富人而言恰恰是更有價值的資源。

《稀缺》一書中更是提到:英明的、注重長遠利益的決定需要認知資源,而貧窮會減少我們可以利用的認知資源。

而富人思維,恰恰能夠跨越稀缺陷阱,從而才能獲得比一般人更廣闊的資源和可能性。

3

限制條件之下,有勇亦要有實力,並輸得起

當我們研究“富人思維”,我們往往需要考慮錢財(資源)暫時有限。脫離這個前提來談論“富人思維”似乎有失偏頗。資源不足還希望成事,就更需要有能力做後盾,更需要充分做好失敗的準備。

富人思維中,他們既願意在一些“不那麼容易”的目標上下重注,也同時抱有足夠的準備來接受失敗。對於張先生而言,他的每一步嘗試都是穩紮穩打的,即使抵押了飯店購買絲織廠,他也表示抵押前就做過最壞打算;而對於馬老大而言,足夠的實力積累才是他之後積累財富的關鍵,拼盡全力是他的代價。

在許多“傳奇”的故事裡,我們恰恰容易忽略這個必要條件——內在實力的反復打磨。我們的實力,可要足夠撐得起我們的夢想才行^^想在最後強調這一點,也是因為在做簡七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偶爾遇到一些對財務自由本身抱有執念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當你過於聚焦於財務本身,反而容易陷入稀缺陷阱。

做好風險評估之後,確認最差的結果也能承受,那麼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就做個毫不猶豫的人,勇敢地去做吧!

PS:以上人名虛構,故事均有原型;如有雷同,恭喜收穫【富人】一枚。

二十幾歲,存錢重要還是投資自己重要?

文/愈姑娘

姑娘小A,薪水不低,卻是月光族,沒有一點自己的存款。她每天都很忙,不僅忙著上班,還忙著上各種培訓班。

這些培訓班價格不菲,有些知名老師的課程,費用是小A一個月的工資。

不止這些,小A喜歡買昂貴的護膚品、名牌包包和衣服,打扮很精緻,絲毫不像普通的白領。

但是,小A在吃飯上卻非常省,有時候一塊麵包、一包零食就當一餐了。

20幾歲的年齡,投資自己固然重要,可是像小A這種投資自己的方式我不敢苟同。花錢報培訓班、買昂貴的品牌,從內到外精進自己,女生本應如此。

只是當這些花費成為了你的生活負擔、連吃飯都吃不起的時候,這種投資是否真的夠理性?

再不濟,你總得保證自己的一日三餐吧。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其他方面投資再多都白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其他一切的基石。

只有保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才有資格去談目標和理想。

再者,護膚品、衣服、包包、鞋子這些非要昂貴的品牌嗎如果在你的經濟範圍內,我一點都不反對你購買,畢竟品牌的質感在那。

當超出你的經濟能力時,購買這些究竟是投資還是虛榮心作怪?

投資自己分為外在投資、內在投資、人脈投資。

外在投資包括裝扮和健康,這個時代,形象很重要。

要保持一個好的形象,首先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合理的營養搭配和適度的運動,這些可以保證你健康,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工作,也能給你一個較好的體型。

至於裝扮的投資,包括護膚品、服飾,女生在這方面的花費會比較多,不管怎樣,不一定要選最貴的,但是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

在你經濟不是特別寬裕的時候,衣服應該少而精,寧願花兩件的錢買一件品質好的衣服。

內在投資就是精神上的投資,二十幾歲,學習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上培訓班,也可以在網路上學習。

現在的互聯網,各種付費課程、付費指導很多。當然還有很多是免費的,這部分不能說學不到東西,但幾乎是比較入門的。

如果你想真正提高你某一方面的能力,我建議你購買付費的學習資料。付費的東西就是有它的價值在。

關於人脈投資,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

你的電話費可以用掉100元。

每個月可以請客兩次,每次150元。請誰呢?記住,請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更有錢的人,和你需要感激的人。

每個月,堅持請客,一年下來,你的朋友圈應該已經為你產生價值了,你的聲望、影響力、附加價值正在提升,形象又好,又大方。

擁有一個好的人脈圈很重要,對你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投資自己很重要,但是銀行卡也要保證一定的結餘。如果你的工資不是特別低,如果你不想向父母伸手要錢,你真的應該存點錢。這些錢不是要你買房買車,而是給你應急。

出門在外,身上留點錢總是好的。就我自己而言,我每個月工資都會存一部分,積少成多。當生病、離職都不至於太窘迫,跟別人借錢。

這是給自己的一個保障,也是一份安全感。

大學時,會做一些兼職,但是花錢比較大手大腳。沒有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自己工作後,終於體會到掙錢的辛苦,也開始有意識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我上一份工作月薪3000+,足夠我個人生活(二線城市)。由於我租的房子是城中村,房租不是很貴,離上班的地方也不遠。

一個季度買兩到三件衣服,不是大牌,中檔品質。我衣服不多,只夠換洗。但我從來不網購衣服,那些看起來物美價廉的衣服各種品質差,還浪費錢。

至於護膚品,也是一個季度買一次,只買基礎的產品。

平時會去跑步,運動裝備是品牌促銷的時候買的。一個月會跟朋友出去吃兩三次飯。我很少買零食和飲料,家裡的零食就是水果。

能自己做飯儘量不吃外面的飯,不僅僅是為了省錢,而是真心不喜歡吃高油高鹽的飯。

除此之外,比較愛看紙質書,每個月會買兩三本。有時候會購買一些網上的付費課程,或者加一些付費的群。剩餘的錢,偶爾也會給家人買一些東西。

生活很簡單,不富裕,但也自得其樂。

身邊有一些朋友,日子過得很瀟灑,想買的東西眼都不眨一下。可是到月末窮得連飯都吃不起,典型的月光族,入不敷出。

甚至很多人連自己的錢怎麼花完的都不知道。我常常建議他們可以記手賬,把自己的每一筆花費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消費習慣,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在你不富裕的時候,儘量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二十幾歲,對於剛出社會的我們來說,窮困迷茫這些都無可厚非,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階段。

投資自己是必要的,也是將來回報率最高的,但是不管哪一方面的花費,都應該在自己的經濟能力內。理性,不盲目。

那麼大腦會自動開始思考如何實現的方法。”

對於張先生來說,缺錢沒有阻止他做生意、經營紡織廠的想法;對於馬老大來說,比起錢被偷了,妹妹必須讀書、同事的錢該還也是他首先思考的。

正如羅斯福總統的名句所言:“真正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大多數時候,想做一件事的願望剛剛萌發,我沒錢做到的“小人”就會跳出來打擊我們。大部分未完成的目標,首先是被自己pass掉的。

富人思維,首先有一種反轉目標的魄力:假設自己擁有更多資源,自己到底希望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2

跨越稀缺陷阱,在資源的視力表中看到更多行數。

梭羅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夠忽略的東西的數量成正比”。

當我們越缺錢,我們就越容易在意錢本身而忽略其他。比如,我們很可能放棄自己想嘗試的其他職業方向,是為了保住現在的工作和收入狀態;比如,面對巨大的金錢代價,我們可能會放棄一些自我提升的機會,他人的信任支持等等。

而這些被窮人排在錢後面的選項,對於富人而言恰恰是更有價值的資源。

《稀缺》一書中更是提到:英明的、注重長遠利益的決定需要認知資源,而貧窮會減少我們可以利用的認知資源。

而富人思維,恰恰能夠跨越稀缺陷阱,從而才能獲得比一般人更廣闊的資源和可能性。

3

限制條件之下,有勇亦要有實力,並輸得起

當我們研究“富人思維”,我們往往需要考慮錢財(資源)暫時有限。脫離這個前提來談論“富人思維”似乎有失偏頗。資源不足還希望成事,就更需要有能力做後盾,更需要充分做好失敗的準備。

富人思維中,他們既願意在一些“不那麼容易”的目標上下重注,也同時抱有足夠的準備來接受失敗。對於張先生而言,他的每一步嘗試都是穩紮穩打的,即使抵押了飯店購買絲織廠,他也表示抵押前就做過最壞打算;而對於馬老大而言,足夠的實力積累才是他之後積累財富的關鍵,拼盡全力是他的代價。

在許多“傳奇”的故事裡,我們恰恰容易忽略這個必要條件——內在實力的反復打磨。我們的實力,可要足夠撐得起我們的夢想才行^^想在最後強調這一點,也是因為在做簡七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偶爾遇到一些對財務自由本身抱有執念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當你過於聚焦於財務本身,反而容易陷入稀缺陷阱。

做好風險評估之後,確認最差的結果也能承受,那麼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就做個毫不猶豫的人,勇敢地去做吧!

PS:以上人名虛構,故事均有原型;如有雷同,恭喜收穫【富人】一枚。

二十幾歲,存錢重要還是投資自己重要?

文/愈姑娘

姑娘小A,薪水不低,卻是月光族,沒有一點自己的存款。她每天都很忙,不僅忙著上班,還忙著上各種培訓班。

這些培訓班價格不菲,有些知名老師的課程,費用是小A一個月的工資。

不止這些,小A喜歡買昂貴的護膚品、名牌包包和衣服,打扮很精緻,絲毫不像普通的白領。

但是,小A在吃飯上卻非常省,有時候一塊麵包、一包零食就當一餐了。

20幾歲的年齡,投資自己固然重要,可是像小A這種投資自己的方式我不敢苟同。花錢報培訓班、買昂貴的品牌,從內到外精進自己,女生本應如此。

只是當這些花費成為了你的生活負擔、連吃飯都吃不起的時候,這種投資是否真的夠理性?

再不濟,你總得保證自己的一日三餐吧。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其他方面投資再多都白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其他一切的基石。

只有保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才有資格去談目標和理想。

再者,護膚品、衣服、包包、鞋子這些非要昂貴的品牌嗎如果在你的經濟範圍內,我一點都不反對你購買,畢竟品牌的質感在那。

當超出你的經濟能力時,購買這些究竟是投資還是虛榮心作怪?

投資自己分為外在投資、內在投資、人脈投資。

外在投資包括裝扮和健康,這個時代,形象很重要。

要保持一個好的形象,首先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合理的營養搭配和適度的運動,這些可以保證你健康,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工作,也能給你一個較好的體型。

至於裝扮的投資,包括護膚品、服飾,女生在這方面的花費會比較多,不管怎樣,不一定要選最貴的,但是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

在你經濟不是特別寬裕的時候,衣服應該少而精,寧願花兩件的錢買一件品質好的衣服。

內在投資就是精神上的投資,二十幾歲,學習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上培訓班,也可以在網路上學習。

現在的互聯網,各種付費課程、付費指導很多。當然還有很多是免費的,這部分不能說學不到東西,但幾乎是比較入門的。

如果你想真正提高你某一方面的能力,我建議你購買付費的學習資料。付費的東西就是有它的價值在。

關於人脈投資,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

你的電話費可以用掉100元。

每個月可以請客兩次,每次150元。請誰呢?記住,請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更有錢的人,和你需要感激的人。

每個月,堅持請客,一年下來,你的朋友圈應該已經為你產生價值了,你的聲望、影響力、附加價值正在提升,形象又好,又大方。

擁有一個好的人脈圈很重要,對你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投資自己很重要,但是銀行卡也要保證一定的結餘。如果你的工資不是特別低,如果你不想向父母伸手要錢,你真的應該存點錢。這些錢不是要你買房買車,而是給你應急。

出門在外,身上留點錢總是好的。就我自己而言,我每個月工資都會存一部分,積少成多。當生病、離職都不至於太窘迫,跟別人借錢。

這是給自己的一個保障,也是一份安全感。

大學時,會做一些兼職,但是花錢比較大手大腳。沒有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自己工作後,終於體會到掙錢的辛苦,也開始有意識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我上一份工作月薪3000+,足夠我個人生活(二線城市)。由於我租的房子是城中村,房租不是很貴,離上班的地方也不遠。

一個季度買兩到三件衣服,不是大牌,中檔品質。我衣服不多,只夠換洗。但我從來不網購衣服,那些看起來物美價廉的衣服各種品質差,還浪費錢。

至於護膚品,也是一個季度買一次,只買基礎的產品。

平時會去跑步,運動裝備是品牌促銷的時候買的。一個月會跟朋友出去吃兩三次飯。我很少買零食和飲料,家裡的零食就是水果。

能自己做飯儘量不吃外面的飯,不僅僅是為了省錢,而是真心不喜歡吃高油高鹽的飯。

除此之外,比較愛看紙質書,每個月會買兩三本。有時候會購買一些網上的付費課程,或者加一些付費的群。剩餘的錢,偶爾也會給家人買一些東西。

生活很簡單,不富裕,但也自得其樂。

身邊有一些朋友,日子過得很瀟灑,想買的東西眼都不眨一下。可是到月末窮得連飯都吃不起,典型的月光族,入不敷出。

甚至很多人連自己的錢怎麼花完的都不知道。我常常建議他們可以記手賬,把自己的每一筆花費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消費習慣,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在你不富裕的時候,儘量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二十幾歲,對於剛出社會的我們來說,窮困迷茫這些都無可厚非,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階段。

投資自己是必要的,也是將來回報率最高的,但是不管哪一方面的花費,都應該在自己的經濟能力內。理性,不盲目。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