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愛情 » 愛情感悟

佛家愛情禪語,寫給被愛所傷的人

佛家愛情禪語,寫給被愛所傷的人

索達吉堪布:年輕人常常難過愛情關

現在你對感情的執著,相當於孩童時代對玩具的執著一樣。

小時候玩具一旦被別人搶了,自己就哭得天崩地裂,可是當你長大之後,回想當年的幼稚無知,就會覺得特別可笑。

如今二三十歲的人,學習一下無常觀非常好。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很多人最執著的就是感情。假如感情上出現了變故,自己就會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無常之理,即使沒得到或者失去了最心愛的人,心裡也會有所準備,知道一切皆為“無常”,可用這兩個字來控制自己。

在我們藏地,很多年輕人因為有信仰,懂得佛教的無常觀,在面對失戀時,一般不覺得這種痛苦特別大。而漢地的人好像不是如此,他們一直陷於感情的迷網中,無力自拔,非常可憐。

其實,愛一個人,往往是建立在佔有的基礎上。一旦他對你不好,

或者他變心了,自己無法再擁有他了,這時候會特別痛苦。假如你對他的愛無有條件,只要他好,你就幸福,那彼此之間的關係再怎麼樣,你也不可能受到刺激或創傷。所以,愛情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對方?這個需要好好觀察一下。

愛情雖說是年輕人很難過的關,但你再過10年、20年回顧人生,可能就會一笑置之。現在你對感情的執著,相當於孩童時代對玩具的執著一樣,小時候玩具一旦被別人搶了,自己就哭得天崩地裂,可是當你長大之後,回想當年的幼稚無知,就會覺得特別可笑。

尤其是若能懂得無常,知道我們眼前的東西,實際上刹那刹那都在變化,那在你未來的生涯中,一旦感情出現不順了,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了,

也用不著想跳樓自殺、吃安眠藥。

這時候你會明白:不僅僅是自己的愛人,所有人的心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無常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變化也在情理之中。

我就曾遇到過一個人,她聽說老公有外遇,專門從漢地飛到香港,躲在七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準備抓她的老公。她心裡特別特別痛苦,說老公以前很疼她,現在卻變成了這樣,問我應該怎麼辦。

我只能告訴她:“萬法都是無常的,他過去對你好,現在對你不好,這就是無常。而你,以前可能貪執他,但過一段時間後徹底失望了,不但不再愛他,甚至還想殺了他,這也是一種無常。所以,有了無常的話,什麼不可能的都會成為可能,你也用不著太執著!”

一個人若能了悟萬法無常,

對感情的執著就不會過火,不管出現任何變化,都不會受到深深的困擾。

聖嚴法師:以智慧正視愛情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

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

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

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以因緣觀化解愛恨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對方已經明白拒絕你的感情,自己卻還想盡辦法,想把對方追回來;就好像賭輸的人一樣,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應該趕快撤退,就算是以此為戒,至少學到經驗,也就夠了,這樣就是對自己慈悲。慈悲不僅是照顧別人,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曾經見過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遺棄時,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歸於盡,後來,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結新歡,鐵定不可能再回頭來愛她,於是便來告訴我,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

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像這個女孩所體會到的“因緣”,即是佛法當中“空”的觀念,是最能夠助人擺脫痛苦的。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以尊重的心態經營愛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訴苦:“愛情應該是犧牲自己,奉獻他人。我丈夫雖然口裡說愛我,卻從不奉獻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獻給他。我想,既然他不愛我,那我也不要愛他了。”為什麼奉獻愛情,卻還有要求回報的附加條件呢?

照道理說,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愛情還是以佔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關,因此,要求情人對你做到全心的奉獻,恐怕是很困難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

《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是指每一個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說,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繫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

愛情裡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佔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延伸閱讀:

被愛傷了的句子,獻給曾被愛傷過的人於是便來告訴我,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

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像這個女孩所體會到的“因緣”,即是佛法當中“空”的觀念,是最能夠助人擺脫痛苦的。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以尊重的心態經營愛情

曾有位太太向我訴苦:“愛情應該是犧牲自己,奉獻他人。我丈夫雖然口裡說愛我,卻從不奉獻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獻給他。我想,既然他不愛我,那我也不要愛他了。”為什麼奉獻愛情,卻還有要求回報的附加條件呢?

照道理說,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愛情還是以佔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關,因此,要求情人對你做到全心的奉獻,恐怕是很困難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

《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是指每一個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說,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繫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

愛情裡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佔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延伸閱讀:

被愛傷了的句子,獻給曾被愛傷過的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