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我們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我們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文/西蒙先生@dct

01

前兩天我接到了大D的電話,一開口就是她那標誌性的少女心破碎的口頭禪:“臥槽,勞資又被現實打敗了~”

又被現實打敗了。我們被打敗了多少次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某一時刻用這句話來吐槽過自己面臨的窘境,或者直接率性地來一句:“你大爺的現實!”

我們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年輕的我們都稚嫩地以為世界要靠我們去拯救。直到挨了現實兩耳光後才發覺,與這個世界相比,你的瞎逼逼連屁都不算!!

剛剛脫離高三苦海的大D,帶著一百度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想在自己認為無限美好的大學一展宏圖。

但,雄心勃勃的她卻發現,自己丟進人海裡一下子就淹沒了,連個翻騰的浪花都沒有。

所有人都在努力奔跑,所有人都在努力發光。

你的小小傲嬌和自以為是,就像一粒路邊隨處可見的石子,任何人都能踩過去。膈應了別人的腳,還會被人唾棄的暴力踢開。

大D是個典型的瑪麗蘇兼“女漢子”自由切換的雙重人格,她腦中的大學就像公主遇到白馬王子的情節,綺麗浪漫。

電話裡大D說,她以為自己能夠交到一起上街擼串兒,遲到幫忙喊到,夜裡一起蹺課看電影吃火鍋鬥地主,關係鐵到比男票還硬的室友。沒想到,她與室友們除了基本的禮貌之外,彼此之間竟有一種看得清說不透的生疏;她以為自己可以偶遇一個陽光帥氣面面俱到負有責任心的學長,

來一場纏綿悱惻至少能在回憶裡是濃墨重彩的斑斕戀愛,現實是,的確遇到了“完美情人”般的學長,只是他暖了所有人,不止她一個;她以為自己能獨當一面霸氣側漏地接下各種職務,不曾想所有人都在拼命發芽,她自己都沒有機會見到一絲哪怕漏下的陽光。大D幻想的美好,都在眼前變得無比糟糕。

這就是大學,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你不可一世眼中的世界。

我們都曾滿心歡喜,卻容易被當頭一聲喝棒打的暈頭轉向,不願承認自己的失落,卻會看似隨意實則無奈地歎一句:臥槽!!

我對大D這個“糙漢”說:“不要老想著你YY的世外桃源,踩著腳下泥濘的稀泥一步一個坑的走過去,

記得保留你尖銳的棱角,因為那是你最好辨識的標記”。

電話那頭沉默了三秒鐘:“臥槽,你能說人話嗎!”

我:“你個傻X,往前走就好了,老子陪你一起。”

大D:“嗯,那順帶幫我充100塊話費吧……”

我:“滾!!”果斷掛了電話。沒過一秒,收到她發來的一條資訊:現在默默發光,以後光芒萬丈。一起走,不撞南牆不回頭。

裡則林說過:“為自己奔跑,像狗一樣又何妨。”

我與你可能相隔千萬個黑夜白晝,得穿過無數次霓虹路口,浪費著六十幾億分之一的緣分,對你說:和我一起,作到底,直到你不得不放棄。

02

當所有人以為我過的風生水起的時候,我只是一個人走了一段又一段艱難的路。

無意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突然就想起了我的朋友小文。

2016年的高考過後,小文哭了三天。都說上帝是公平的,逗逼了那麼久的她這次把欠著的淚水一次性的全部償還了回來。

成績一向優異的小文,沒能去到想去的學校,甚至,連她當初最討厭的三本都沒能邁過去。

導致她發揮失常的一個重要而又大眾耳熟能詳的原因就是:心態。

高考前,重視她的班主任讓她放鬆心情,望女成鳳的父母讓她不要過度在意,所有人都讓她深呼吸,平復緊張的通通心跳,來迎接六月這個龐然大物。

可是她還是很緊張,知道自己還沒準備好,就被人一把客套的推搡著上了那座百萬大軍的獨木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知道了結局。

即使老師甚至表現出無謂的笑,對她說,不就是個考試嗎,

有什麼的啊,別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

即使父母裝作不以為然的說,別緊張,考不上大學有啥的啊,我們還養不起你。

即使共同努力的朋友為了讓她心安說,你比我們都強,放鬆,你考不上,別人都考不上。

一切的假裝冷靜都在考試那一天徹底坍塌,小文說,那兩天的考試,感覺靈魂已抽離了肉體,大腦一片空白,周圍的景象像播放著無聲的慢鏡頭,曾經熟練的公式高分格式就如同經歷了一場車禍,處在一個失憶的邊緣。看著黑白的字元那麼熟悉,她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現在那些說不在意的人,成績出來之後都在意的要死,那些假裝無所謂的人,知道情況後都會在心裡默默誹腹,那些讓你安心的人都會在下一刻默契遠離。

你是否有過這種高低起伏的心酸難過,其他人的態度轉變可能會讓你的心隱隱作痛,但真正讓你難過的不是他們這種人前人後的假裝,而是你看透父母小心翼翼掩藏的那種失落。

我們都心知肚明的在愛的人面前裝傻,一起演戲,一起把自己的表情隱藏在誇張的妝容後,再認真的用奧斯卡的演技說,沒事兒,我真的不難過。

受挫後的小文每天定時跑步,按常吃飯,打打鬧鬧,用音樂堵塞自己的耳朵不去聽那些流言蜚語,用滿不在乎的語調宣告自己一直就很好不需別人關照。

可是,有一天的夜裡,我接到了一個電話,冗長的三分鐘裡沒有一句言語,只有斷斷續續的抽噎哭泣。我靜靜的聽著,直到對方哭到沒有力氣掛掉電話。

對,就是小文。

不是你說你很好就真的很好,不是你逞強著說不用關照就不需要關照。再驕傲的女王首先也是個女孩子,再表演那些華麗的情節跌宕首先也是在最純真的白本上。

很高興,你能重新擁抱自己。和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再牽著過去的自己,重新來過。

最後小文決定複讀。

我說:做你想做的,就夠了。

借用湯瑪斯哈代的一句話:凡是有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舌嘶嘶地叫。

以前站在回憶的路口,那麼現在就披荊斬棘著往前走。

03

人只要幸福,不管多辛苦,現在的領悟有誰真的在乎,是太過紈絝還是我真的不服。

耳機裡播放著這首趙泳鑫的《紈絝》,聲音舒緩平淡,卻有直擊心靈的衝擊力,沒有富炫的歌技,卻勾起我內心淡淡的惻隱。

說的不孤獨,是不想暴露,哪怕是錯誤,又怎麼肯認輸,不是我嫉妒,可難免有企圖,哪怕,不清不楚。

有多少人,活的像這句歌詞的描述。忙忙碌碌向前奔波,走進人海茫茫,又消失在茫茫人海。在對的時間遇不到對的人,在正值年華的時候浪費青春,在該獨處的時候紮堆熱鬧,在一個人該走的時候遲遲留情。

誰不是從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現實折磨成一個心機深重的瘋子。這句話看似犀利,實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成長的意義。

歐亨利把人生比作一個含淚的微笑。

因為當有一天你真正成長了,難過的時候會笑,高興的時候反而會哭。

真正的隨遇而安不是兩手一攤的無所作為,而是拼盡全力之後的坦然相對。

現在覺得蘇辛在《未來不迎,過往不戀》中有一句很貼切的話:讓你最舒服的姿態,就是這世界最喜歡的姿態。

我現在還是不夠聰明,學不會討好,不知道夢想的捷徑,只知道二貨一般的堅守。

受傷了就哭,痊癒了就笑,帶著稚嫩走,從未回過頭。

即使身邊狂風暴雨,泥沼遍地,我不曾停下腳步,即使耳邊喧囂無比,人聲鼎沸,我從未放棄過執著。

那些陪伴過我又走開的人。

用書中的一句話來向你們道別:很開心你能來,不遺憾你走開。

風雨前程中,我們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為什麼你擠不進比你厲害的圈子

01

大學的時候,我們班的考研黨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團支書為首的優秀學生們,另一派,則是像H這樣的普通人。

判斷是哪一派的標準很簡單:誰沒日沒夜在圖書館學習的,就是團支書那邊的。

而H們,則是“飛行”模式學習法,想學就學,想在哪裡學就在哪裡學,萬一厭倦了,就停下來浪幾天再重新開始。

到大四上半年的時候,H放棄了考研,準確的說,是他們那一群人都陸陸續續放棄了考研。對他們而言,考研的週期太過漫長,太難熬了。

大四不考研,天天像過年。於是H們像暴風卷過的大海,一浪接著一浪。

無拘無束的生活使他們開始覺得那些拼死拼活要考研的人簡直就是在給自己找罪受。

但是到了下學期要畢業的時候,他們開始真正著急起來了。

那個時候,團支書們已經拿到了考研學校的面試通知了,即使筆試沒過的人也已經拿著一早考好的證券從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等證書開始找工作了。

而H們兩手空空出去找工作,跟團支書們一比簡直不是一條起跑線上的,毫無競爭力可言。

但H是個有點小聰明的人,他覺得自己雖然現在不能有個好前途,但若是能跟那些個“潛力股”們成為至交的話,興許自己未來也能混得一片光明。

於是他開始試圖打入團支書的圈子內部。

但是在兩周以後,H很沮喪地跟我說,原本他以為友情是幾杯奶茶和幾頓飯就能搞定的事情,但是沒有想到團支書們的圈子是如此的銅牆鐵壁。

“我站在他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是H對他與團支書關係最形象的描述了。

於是H的計畫失敗了,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裡去了,醉生夢死,卻也惶惶不可終日。

02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細細一看你就會發現,H的朋友圈裡都是跟他差不多類型的人:目光短淺,放任自由,沒有理想,即使有也堅持不了幾天,以頻繁更換物件和約炮為傲,日常娛樂是k歌泡吧。

再看看團支書的朋友圈,也是跟他差不多的類型:做事有分寸,有遠見,有實力,有耐心,對一件事情持之以恆。

他們也會去喝酒玩樂,但絕不因此而消沉懈怠,忘記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一對比就會發現,H和團支書本就不是一個圈子的人。

在團支書考會計證的時候,H用“我以後肯定不當會計考了也沒用”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在團支書考六級的時候,H用“反正沒有六級證書也能畢業”來安慰自己;

在團支書考研的時候,H用“我也考但是考不上拉倒反正離畢業日子還長著呢”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最後團支書該考的不該考的都考了,H啥都沒有,還在自我欺騙著:“現在工作那麼難找,有證也不代表就能找到好工作。”

殊不知,用人單位看到的不僅僅是有無幾本證書的差別,而是一種別人在做事情上比你更持之以恆更有實力的證明。

03

我有一個姐姐在銀行工作,一年幾十萬。

前段時間她帶了一個實習的女孩子,女孩剛來,對銀行裡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與新鮮感。

在聽說了姐姐月薪過萬這件事以後,她顯得格外亢奮:“我也要考到銀行來工作!這裡真是太好了!”

於是女孩回家後買了一大堆銀行招聘考試要用的書籍資料,開始準備為自己的美好未來大幹一場。

但是沒過多久,出了一件事情。

兩家銀行為了爭一筆存款而鬧起了矛盾,另一家銀行派人來姐姐的銀行鬧事,並試圖故意抹黑該銀行的形象。

但是鬧事的人有點眼拙,找了那個實習生女孩的茬。

結局是女孩和對方大吵了一架,在對方準備找領導來治她的時候,女孩得意地丟下一句話:“我就是個實習的,你找了也沒用!”然後飄飄然遠去,再也沒來上過班。

後來她告訴姐姐,回家以後她就把關於銀行考試的書全部都扔了,“我發誓,我再也不想去銀行上班了!這些明爭暗鬥太可怕的!還容易波及我這樣的無辜!”

姐姐問她那你以後準備找什麼工作,她想了想,說:“我準備去證券公司實習,聽說那邊環境也不錯,待遇也很好。”

姐姐便祝她好運,女孩又說:“嗯嗯,我一直希望能成為你這樣的成功女性,當然會好好做了!”

但不到兩個星期,姐姐就聽說了女孩離開證券公司的消息。

因為她做表格時少算了一個零被上司狠狠地罵了一頓,氣不過哭著跑回來了,之後就再也沒去上過班。

姐姐說:

一開始我就估計她是要放棄的,因為你想拿那麼多工資卻還想著輕輕鬆松不做事是不可能的,不管是銀行還是證券,每行每業都會遇到困難,都會犯錯,都會被誤解。如果一遇到事情就放棄,一遇到挫折就退縮,那麼你的理想境界永遠都只會是你的理想境界,一個你永遠都達不到的境界。

04

《莊子·外物》裡講了一個故事: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藉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梅,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面大魚食之,牽巨鉤餡沒而下,鴛揚而奮鬢。

簡化成六個字,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因為跟XX玩得好,所以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先考慮她一下。”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思維方式,特別是高中裡那些認為友誼大過天的女孩子們。

記得我們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班主任特地開班會強調:

不要因為我跟你玩得好,還想跟你在一個班,所以你選文科我也選文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水準來做出理性正確的選擇,否則你會後悔終身的。

班主任沒有明說的一點是,你現在看重的那些友誼,你以為比你人生更重要,其實是因為你並沒有看見到真正的人生。

經歷少的人往往最容易目光短淺,所以老師用自己往屆的經驗告訴你,想要昂首闊步地走,就必須抬起頭,看得再遠些。

“我為什麼總是擠不進比自己厲害的圈子裡?”無數個輾轉反側的深夜,你都這樣問自己。

“那些人明明看起來與我相差無幾,明明他們做的事情都很簡單,明明我也可以做到的。”

但事實就是,你根本做不到。

那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並不簡單,亦或是雖然簡單但需要堅持下來卻很難,最重要的是,你給不了自己能堅持下去的信念。

你的大腦在叫囂著“我好累啊我應該休息了”,於是你的手就情不自禁地點開了微信微博;

你的大腦跟你說著“我受不了了我要爆發了”於是你便大鬧一場一吐為快。

因為對知識的輸入過少,導致輸出的東西不僅數量少而且品質低。具體就表現在大部分事情面前,你看得都不夠遠。

只能望見面前的人,即使看到的再多,也不及一個看得比他遠的人。

而一個人讀書少經歷少,會造成目光短淺,更加會導致他沒有增加知識輸入的意識,於是便會構成一個惡性循環,厲害的人越來越厲害,差劣的人只能越來越望洋興嘆。

所以,“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將軍,哪怕你還是一個小兵,你也要站在將軍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那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名將軍。”

對,就是小文。

不是你說你很好就真的很好,不是你逞強著說不用關照就不需要關照。再驕傲的女王首先也是個女孩子,再表演那些華麗的情節跌宕首先也是在最純真的白本上。

很高興,你能重新擁抱自己。和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再牽著過去的自己,重新來過。

最後小文決定複讀。

我說:做你想做的,就夠了。

借用湯瑪斯哈代的一句話:凡是有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舌嘶嘶地叫。

以前站在回憶的路口,那麼現在就披荊斬棘著往前走。

03

人只要幸福,不管多辛苦,現在的領悟有誰真的在乎,是太過紈絝還是我真的不服。

耳機裡播放著這首趙泳鑫的《紈絝》,聲音舒緩平淡,卻有直擊心靈的衝擊力,沒有富炫的歌技,卻勾起我內心淡淡的惻隱。

說的不孤獨,是不想暴露,哪怕是錯誤,又怎麼肯認輸,不是我嫉妒,可難免有企圖,哪怕,不清不楚。

有多少人,活的像這句歌詞的描述。忙忙碌碌向前奔波,走進人海茫茫,又消失在茫茫人海。在對的時間遇不到對的人,在正值年華的時候浪費青春,在該獨處的時候紮堆熱鬧,在一個人該走的時候遲遲留情。

誰不是從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現實折磨成一個心機深重的瘋子。這句話看似犀利,實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成長的意義。

歐亨利把人生比作一個含淚的微笑。

因為當有一天你真正成長了,難過的時候會笑,高興的時候反而會哭。

真正的隨遇而安不是兩手一攤的無所作為,而是拼盡全力之後的坦然相對。

現在覺得蘇辛在《未來不迎,過往不戀》中有一句很貼切的話:讓你最舒服的姿態,就是這世界最喜歡的姿態。

我現在還是不夠聰明,學不會討好,不知道夢想的捷徑,只知道二貨一般的堅守。

受傷了就哭,痊癒了就笑,帶著稚嫩走,從未回過頭。

即使身邊狂風暴雨,泥沼遍地,我不曾停下腳步,即使耳邊喧囂無比,人聲鼎沸,我從未放棄過執著。

那些陪伴過我又走開的人。

用書中的一句話來向你們道別:很開心你能來,不遺憾你走開。

風雨前程中,我們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為什麼你擠不進比你厲害的圈子

01

大學的時候,我們班的考研黨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團支書為首的優秀學生們,另一派,則是像H這樣的普通人。

判斷是哪一派的標準很簡單:誰沒日沒夜在圖書館學習的,就是團支書那邊的。

而H們,則是“飛行”模式學習法,想學就學,想在哪裡學就在哪裡學,萬一厭倦了,就停下來浪幾天再重新開始。

到大四上半年的時候,H放棄了考研,準確的說,是他們那一群人都陸陸續續放棄了考研。對他們而言,考研的週期太過漫長,太難熬了。

大四不考研,天天像過年。於是H們像暴風卷過的大海,一浪接著一浪。

無拘無束的生活使他們開始覺得那些拼死拼活要考研的人簡直就是在給自己找罪受。

但是到了下學期要畢業的時候,他們開始真正著急起來了。

那個時候,團支書們已經拿到了考研學校的面試通知了,即使筆試沒過的人也已經拿著一早考好的證券從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等證書開始找工作了。

而H們兩手空空出去找工作,跟團支書們一比簡直不是一條起跑線上的,毫無競爭力可言。

但H是個有點小聰明的人,他覺得自己雖然現在不能有個好前途,但若是能跟那些個“潛力股”們成為至交的話,興許自己未來也能混得一片光明。

於是他開始試圖打入團支書的圈子內部。

但是在兩周以後,H很沮喪地跟我說,原本他以為友情是幾杯奶茶和幾頓飯就能搞定的事情,但是沒有想到團支書們的圈子是如此的銅牆鐵壁。

“我站在他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是H對他與團支書關係最形象的描述了。

於是H的計畫失敗了,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裡去了,醉生夢死,卻也惶惶不可終日。

02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細細一看你就會發現,H的朋友圈裡都是跟他差不多類型的人:目光短淺,放任自由,沒有理想,即使有也堅持不了幾天,以頻繁更換物件和約炮為傲,日常娛樂是k歌泡吧。

再看看團支書的朋友圈,也是跟他差不多的類型:做事有分寸,有遠見,有實力,有耐心,對一件事情持之以恆。

他們也會去喝酒玩樂,但絕不因此而消沉懈怠,忘記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一對比就會發現,H和團支書本就不是一個圈子的人。

在團支書考會計證的時候,H用“我以後肯定不當會計考了也沒用”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在團支書考六級的時候,H用“反正沒有六級證書也能畢業”來安慰自己;

在團支書考研的時候,H用“我也考但是考不上拉倒反正離畢業日子還長著呢”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最後團支書該考的不該考的都考了,H啥都沒有,還在自我欺騙著:“現在工作那麼難找,有證也不代表就能找到好工作。”

殊不知,用人單位看到的不僅僅是有無幾本證書的差別,而是一種別人在做事情上比你更持之以恆更有實力的證明。

03

我有一個姐姐在銀行工作,一年幾十萬。

前段時間她帶了一個實習的女孩子,女孩剛來,對銀行裡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與新鮮感。

在聽說了姐姐月薪過萬這件事以後,她顯得格外亢奮:“我也要考到銀行來工作!這裡真是太好了!”

於是女孩回家後買了一大堆銀行招聘考試要用的書籍資料,開始準備為自己的美好未來大幹一場。

但是沒過多久,出了一件事情。

兩家銀行為了爭一筆存款而鬧起了矛盾,另一家銀行派人來姐姐的銀行鬧事,並試圖故意抹黑該銀行的形象。

但是鬧事的人有點眼拙,找了那個實習生女孩的茬。

結局是女孩和對方大吵了一架,在對方準備找領導來治她的時候,女孩得意地丟下一句話:“我就是個實習的,你找了也沒用!”然後飄飄然遠去,再也沒來上過班。

後來她告訴姐姐,回家以後她就把關於銀行考試的書全部都扔了,“我發誓,我再也不想去銀行上班了!這些明爭暗鬥太可怕的!還容易波及我這樣的無辜!”

姐姐問她那你以後準備找什麼工作,她想了想,說:“我準備去證券公司實習,聽說那邊環境也不錯,待遇也很好。”

姐姐便祝她好運,女孩又說:“嗯嗯,我一直希望能成為你這樣的成功女性,當然會好好做了!”

但不到兩個星期,姐姐就聽說了女孩離開證券公司的消息。

因為她做表格時少算了一個零被上司狠狠地罵了一頓,氣不過哭著跑回來了,之後就再也沒去上過班。

姐姐說:

一開始我就估計她是要放棄的,因為你想拿那麼多工資卻還想著輕輕鬆松不做事是不可能的,不管是銀行還是證券,每行每業都會遇到困難,都會犯錯,都會被誤解。如果一遇到事情就放棄,一遇到挫折就退縮,那麼你的理想境界永遠都只會是你的理想境界,一個你永遠都達不到的境界。

04

《莊子·外物》裡講了一個故事: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藉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梅,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面大魚食之,牽巨鉤餡沒而下,鴛揚而奮鬢。

簡化成六個字,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因為跟XX玩得好,所以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先考慮她一下。”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思維方式,特別是高中裡那些認為友誼大過天的女孩子們。

記得我們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班主任特地開班會強調:

不要因為我跟你玩得好,還想跟你在一個班,所以你選文科我也選文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水準來做出理性正確的選擇,否則你會後悔終身的。

班主任沒有明說的一點是,你現在看重的那些友誼,你以為比你人生更重要,其實是因為你並沒有看見到真正的人生。

經歷少的人往往最容易目光短淺,所以老師用自己往屆的經驗告訴你,想要昂首闊步地走,就必須抬起頭,看得再遠些。

“我為什麼總是擠不進比自己厲害的圈子裡?”無數個輾轉反側的深夜,你都這樣問自己。

“那些人明明看起來與我相差無幾,明明他們做的事情都很簡單,明明我也可以做到的。”

但事實就是,你根本做不到。

那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並不簡單,亦或是雖然簡單但需要堅持下來卻很難,最重要的是,你給不了自己能堅持下去的信念。

你的大腦在叫囂著“我好累啊我應該休息了”,於是你的手就情不自禁地點開了微信微博;

你的大腦跟你說著“我受不了了我要爆發了”於是你便大鬧一場一吐為快。

因為對知識的輸入過少,導致輸出的東西不僅數量少而且品質低。具體就表現在大部分事情面前,你看得都不夠遠。

只能望見面前的人,即使看到的再多,也不及一個看得比他遠的人。

而一個人讀書少經歷少,會造成目光短淺,更加會導致他沒有增加知識輸入的意識,於是便會構成一個惡性循環,厲害的人越來越厲害,差劣的人只能越來越望洋興嘆。

所以,“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將軍,哪怕你還是一個小兵,你也要站在將軍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那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名將軍。”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