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人很多都是不擅長交際的,講話總是詞不達意或者不喜歡說話,這也讓他們多受誤解,與人溝通不甚順暢,常人眼中他們給人一種很有見地卻不經世事,
另類而特別的印象。普遍認為朋友多了路好走,大家在一起才是熱鬧,但 聰明人卻會因為社交越廣反而越痛苦。 首先,高智商的人性格上或多或少會有些特別,俗話說上帝是公平的嘛,給與你高容量高記憶體的多核大腦已經足夠了,不能所有的優點全賦予你身上。他們或是比較膽小、或是特別敏感、抑或怕受傷害 不敢與人交往,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去研究沒有生命的東西,思考深奧複雜的哲學命題。另外,大多數高智商的多多少少都有自閉症,他們只喜歡獨處 而不喜歡湊熱鬧,正是這樣才有可能潛心鑽研取得科學上的巨大成就!他們往往有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從眾心理,
有獨到的見解!當然那些社會活動家,外交家也都是高智商的人。只是各人所具有的才能不同罷了!當然高智商的人或許並不是不善於社交,只是不喜社交,或者不想把能力精力用在社交上面,他們往往喜歡獨來獨往,是看透了世態炎涼,虛情假意,與其帶著面具強顏歡笑敷衍他人,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更多共同語言,抑或周旋在層次水準不高的人群中,不如安安靜靜做最真實的自己,那樣才放鬆,自在,這樣不免給人一種不合群,不善社交的印象,正所謂“ 獨來獨往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要知道“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也可以從另一方面理解,聰明的人眼界思想往往超出常人,與一般人無法進行有品質的溝通,不能很好地探討水準一致的話題,不能引起共鳴自然會很累,附和他人強顏歡笑不免是一種很大的痛苦,不但無聊乏味,更是浪費時間。至於察言觀色,虛與委蛇,喝酒劃拳,玩笑打鬧等等社交技能,並不是他們不能掌握,只是他們不屑於掌握罷了,在他們眼裡社交並不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部分,
所以也沒必要擅長這方面。普通人卻不這麼認為,但這也正是因為它們是普通人,很多人認為與人交往尤其是有很多朋友一起聚會玩耍感到很快樂,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古人發展到現在一直保持的普遍生活狀態,倫敦心理學家薩托什-卡納紮瓦和新加坡心理學家諾曼-李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並以大量研究資料解釋了人口密度和與朋友交往的頻率對生活滿意程度的影響。
他們發現,那些生活在人口越密集地區的人們,生活滿意度越低,不過與朋友的社會交往越頻繁,他們對生活滿意的程度也越高。但是,這兩種因素與智力有密切的聯繫,對於那些極端聰明的人,社會交往越頻繁,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實際上越低。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本來在精神上已經夠疲憊,當然這也讓他們感到足夠的快樂,自然不會在肉體上再疲於奔命, 他們“不喜社交”“不善社交”,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活,享受著人生,成為別人眼中的“另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