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樣的年齡,你都不必認輸
文/艾小羊
01
也許你適合走得慢一點
王朔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很調皮,叫《唯一讓我欣慰的是,你也不會年輕很久》。
他說自己永遠活在25歲。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很心動的姑娘,心裡第一個念頭竟然是:“這個姑娘對我來說會不會有點小?”這時,他才覺得原來在愛情面前,要服輸。
我也是一個對年齡特別不敏感的人,從沒有給自己設置過任何年齡限制。覺得年齡這東西,除了在某些極限運動或者愛情(主要指生育)裡面,的確起到一條金線的作用,對於人生大多數事情,年齡都不是問題。
即使大公司招聘,“35歲以下”的要求下面,也常常跟著特殊人才可放寬限制。更何況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活成了U盤,隨插即用,不依託於哪個公司哪個組織,生活方式已經拓展到,不開公司卻做自己的老闆。
我面前曾經坐著一個26歲的姑娘,她的目標是30歲以前找到自己喜歡的人與事,然後相伴一生。
“如果30歲還沒找到,我就認輸,隨便混了。”
她的手指尖在茶杯的杯沿處一圈圈劃過,仿佛那裡面藏著一個慈悲的救世主,可以因為貌美如花的撒嬌,而將一顆許願星交在她手裡。
我忍不住回想自己的30歲,如今我愛的人與事,都不是在這個年齡之前搞定的。我將自己最寶貴的二十多歲浪費在一間暮氣沉沉的國企裡,
像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在30歲之前,獲得名氣與財富、愛情與婚姻,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做什麼,當然是一件好事。然而,你又怎麼知道你是否是另外一種人:適合在30歲之前走得慢一點,積累足夠的勇氣,30歲之後邁出堅毅沉穩的步伐?
02
每一個年齡段都要放下一些東西
關於年齡的緊迫感,每個人都有。
當你發現主管比自己年輕,風投開始青睞90後,在你出生那年創立的品牌,90%已經灰飛煙滅,剩下的也在商標下面加一個“Since××年”,以顯示與百年老店的近親關係,你會覺得時間像被一下子偷走,而不是一天天過完的。
然而,因為年齡的緊迫感,而給自己設置做某事的年齡上限,並不會因此讓時間放慢腳步,
這不是為自己負責,而是對歲月撒嬌。讓我想起我4歲的小女兒,每當她擔心我不答應她某件事,就會說,如果你現在不答應我,以後給我我也不要了。
既是撒嬌,更是因為沒把握與怕輸,所以要劃一條年齡的金線為自己遮羞。無論這條金線劃在30歲,還是40歲,所顯示的都是你既放不下欲望,卻又信心不足。
20歲的時候,我特別想要男朋友送我一條縷空花紋的圍巾,當時在商場看到,價格不菲。
30歲的時候,我鄙視一切縷空與蕾絲,深深為它們身上的廉價感震驚。
我當然不會承認是因為我的身材再也無法穿著蕾絲黑背心與短得不能再短的紅色熱褲,擠在公共汽車裡,享受身後男生的指指點點:哇,
人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會放下一些東西,這樣的放下,與輸贏無關。它是對自我需要更加具有自知之明之後的選擇。
03
與年輕相比,選擇權更重要
生活不易,人幹嘛要跟自己過不去呢?當你發現,有許多衣服已經不再適合你,與其悲傷歲月是把殺豬刀,不如欣喜若狂地認為自己的品味果然隨著歲月的積澱而突飛猛進。
你不再是一個隨便的姑娘,隨便換個工作,隨便買件衣服,隨便談一次戀愛,不代表你老了,而代表你終於有選擇的資格與能力了。
與年輕相比,選擇權更重要。
能穿薄露透的時候,你在害羞;穿不了的時候,你在後悔。這是我心目中惟一可稱為“輸”掉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與自己做生意,
放棄事業的奮鬥,就要交換生活的安穩,在業餘愛好中獲得成就感。
放棄愛情的追逐,就要交換一個人的清靜、自足,或者為婚姻而婚姻的現世安穩。
放棄穩定的工作與生活,就要交換十分的努力,去成就一個時刻雞血線上的姑娘。
04
失去的留不住,得到的最重要
對於一個忙著與上帝討價還價的人來說,什麼年齡應該認輸,這真是個難題。
只能說,什麼年齡,都有得到與失去。這不是年齡的悲哀,而是生而為人的宿命。不要為失去的而悲傷,以為那就是年輕時的光耀;更不要因為失去,而將你並不看重的東西,
失去的留不住,得到的最重要。
當息影多年的山口百惠,拿到日本最高規格拼布大賽的獎項,她不是大明星,而是一個可以安靜下來,與寧靜、耐心做朋友的女人。你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做大明星還是做拼布的主婦更幸福。
或者所有這些,只是一個幸福的女人的不同階段。幸福就像一壺茶、一碗湯,當你喝完了一碗,就要期待下一碗。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是誰能永遠年輕,而是你在懷念上一碗,還是期待下一碗。
願我們永遠做期待下一碗的人。滿懷熱情地投入更加得心應手的新生活。如此,什麼樣的年齡,都不必認輸。
別讓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文/韓路榮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的心是疼的。這是要逼著我們承認是虧欠父母的嗎?
打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我們便被教育要尊老愛幼,所以怎麼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我們似乎還記得,當我們把碗裡的青菜小心翼翼地挑出來時,總會聽到媽媽如河東獅吼一樣的聲音沖我們喊道:“老師沒教過你不能挑食嗎?不吃青菜會生病的。”
然後,根本無視我們一副哀求的神情,將整碗的青菜放到我們面前,如將軍命令士兵一般地說道:“今天你不把這些青菜吃了,就不許睡覺。”
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畫風逐漸成了這樣:當我們不在的時候,父母飯桌上的菜不會超過兩個。可我們一回去,他們瞬間便化身為神廚,巴不得將菜市場裡所有的菜都弄回家裡,又是做魚,又是做雞。擺滿了一桌子,生怕有我們不喜歡的。
“你不喜歡吃西藍花,總說它是生的,這個媽吃,你吃這個……”一邊說,還一邊將她面前的糖醋排骨和你面前的西藍花調了過來。可還沒動筷子,我們便說:“媽!我在減肥,不吃肉的。”第二天,飯桌上便是一片綠色。
我們或許沒有發現,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如同我們兒時聽他們的話一般。
長大的我們,漸漸地從士兵變成了將軍。在父母推開我們房門時,會對著他們喊道:“你們不知道進屋前要先敲門嗎?”在無數次打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下班時,本來就已經加班到冒火的我們,會不耐煩地對著他們說:“從7點到現在,你都打了五次電話了。你還讓不讓我做事情!我不是小孩子了,不會走丟的,你不要一會兒一個電話,好不好!”
這是病,得治,知道嗎?
小的時候,我們敢這樣對父母說話嗎?他們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不敢吭聲,立馬執行。可是現在,我們長大了,獨立了,倒變成他們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不敢吱聲了。
父母其實也挺可憐,年輕時為家庭打拼,兒子長大了,自己也慢慢蒼老。害怕孤獨重親情的他們,開始擔心自己哪裡不對,會讓本來壓力就大的兒女不高興了。於是他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對我們說話的語氣從最開始的命令,到現在的商量或者徵求,更或者有些討好。
其實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老去,無力再保護我們。害怕失去我們對他們的依賴,從而轉身依賴我們。
從另外一個朋友那裡聽到的話,更讓我感觸。
她說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竟然學會了怎麼用QQ和微信,而且還加了她好友。要不是有一次她在說說上說想吃,老家的肉丸子了,然後第二天一下班便見母親風塵僕僕地站在自己家門口,懷裡還像寶貝似的抱著一盒肉丸子。她都不知道她們竟然是好友,朋友當時很生氣,並沒有問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是怎樣學會用QQ和微信。而是覺得他們是在監控自己的生活。她說,她至今都還記得當她大聲質問,他們幹嗎要偷偷加她為好友時,母親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說道:只是想多看看她的相片,想多知道她的生活。然後慌亂地,小心翼翼對她說,如果她不喜歡,他們馬上就刪掉。
朋友說,當時她心裡愧疚得都想自己撞牆死算了。
我們並不是惡人,也不是不懂孝道,可是,我們為什麼還是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和個人都在變大變強,我們從之前的弱勢地位變成了強勢。我們總是不經意,沒意識地去說了那些話,做了那些事。
可是我們不明白的是,當年的我們還小,終有一天會變大變強,而現在的父母只會越來越老,越來越弱。
所以,請收起你的那些不經意,別讓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我的心是疼的。這是要逼著我們承認是虧欠父母的嗎?打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我們便被教育要尊老愛幼,所以怎麼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我們似乎還記得,當我們把碗裡的青菜小心翼翼地挑出來時,總會聽到媽媽如河東獅吼一樣的聲音沖我們喊道:“老師沒教過你不能挑食嗎?不吃青菜會生病的。”
然後,根本無視我們一副哀求的神情,將整碗的青菜放到我們面前,如將軍命令士兵一般地說道:“今天你不把這些青菜吃了,就不許睡覺。”
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畫風逐漸成了這樣:當我們不在的時候,父母飯桌上的菜不會超過兩個。可我們一回去,他們瞬間便化身為神廚,巴不得將菜市場裡所有的菜都弄回家裡,又是做魚,又是做雞。擺滿了一桌子,生怕有我們不喜歡的。
“你不喜歡吃西藍花,總說它是生的,這個媽吃,你吃這個……”一邊說,還一邊將她面前的糖醋排骨和你面前的西藍花調了過來。可還沒動筷子,我們便說:“媽!我在減肥,不吃肉的。”第二天,飯桌上便是一片綠色。
我們或許沒有發現,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如同我們兒時聽他們的話一般。
長大的我們,漸漸地從士兵變成了將軍。在父母推開我們房門時,會對著他們喊道:“你們不知道進屋前要先敲門嗎?”在無數次打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下班時,本來就已經加班到冒火的我們,會不耐煩地對著他們說:“從7點到現在,你都打了五次電話了。你還讓不讓我做事情!我不是小孩子了,不會走丟的,你不要一會兒一個電話,好不好!”
這是病,得治,知道嗎?
小的時候,我們敢這樣對父母說話嗎?他們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不敢吭聲,立馬執行。可是現在,我們長大了,獨立了,倒變成他們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不敢吱聲了。
父母其實也挺可憐,年輕時為家庭打拼,兒子長大了,自己也慢慢蒼老。害怕孤獨重親情的他們,開始擔心自己哪裡不對,會讓本來壓力就大的兒女不高興了。於是他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對我們說話的語氣從最開始的命令,到現在的商量或者徵求,更或者有些討好。
其實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老去,無力再保護我們。害怕失去我們對他們的依賴,從而轉身依賴我們。
從另外一個朋友那裡聽到的話,更讓我感觸。
她說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竟然學會了怎麼用QQ和微信,而且還加了她好友。要不是有一次她在說說上說想吃,老家的肉丸子了,然後第二天一下班便見母親風塵僕僕地站在自己家門口,懷裡還像寶貝似的抱著一盒肉丸子。她都不知道她們竟然是好友,朋友當時很生氣,並沒有問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是怎樣學會用QQ和微信。而是覺得他們是在監控自己的生活。她說,她至今都還記得當她大聲質問,他們幹嗎要偷偷加她為好友時,母親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說道:只是想多看看她的相片,想多知道她的生活。然後慌亂地,小心翼翼對她說,如果她不喜歡,他們馬上就刪掉。
朋友說,當時她心裡愧疚得都想自己撞牆死算了。
我們並不是惡人,也不是不懂孝道,可是,我們為什麼還是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和個人都在變大變強,我們從之前的弱勢地位變成了強勢。我們總是不經意,沒意識地去說了那些話,做了那些事。
可是我們不明白的是,當年的我們還小,終有一天會變大變強,而現在的父母只會越來越老,越來越弱。
所以,請收起你的那些不經意,別讓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