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孩子讓你頭疼的時候,就想想三十年後

孩子讓你頭疼的時候,就想想三十年後

文/蔥爸老時

當遇到孩子教育問題,迷失了處理原則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只要試著從孩子長遠發展的背景下考慮,只要清晰自己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一切問題,都會變得簡單明瞭。

你希望孩子30年後,是個什麼樣的人?

最近一位女家長,帶著焦躁找到我,聊她女兒的問題。“我女兒越來越不聽話了,經常無理取鬧,你說我該怎麼辦?”——我知道,這句話裡有很多坑,比如,“聽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又叫做“無理取鬧”?如果我直接回答她的問題,告訴她該怎麼辦,就相當於承認了孩子必須聽她的話,

孩子所有不符合她意願的行為,都屬於“無理取鬧”。

但我還是決定先跳進坑裡:“舉個例子吧。”

“你比如說,今天早上,她發現自己的褲子上的一個小熊貓掉了,就不想穿,想換條褲子再去幼稚園。我上班快遲到了,就沒給她換,她就一直哭鬧,一直到幼稚園裡,到了教室門口,還在哭鬧。你說,當著那麼多人,多丟人啊。你說,就這麼點事兒,能鬧騰一早上,值當嗎?在她小時候,還不是給她穿啥就穿啥嗎?怎麼現在就各種不聽話呢?”

“嗯呢。是有些不聽話。她穿什麼完全由你決定就可以了。這樣,在三十年後,或者四十年後,當你在早上正刷你的假牙的時候,也許就會接到女兒的電話,來問你:‘媽媽呀,我現在手上有六件衣服,

你來告訴我,我該穿哪一件?’”

這位媽媽撲哧一下笑了,“您這是給我挖坑呢啊。”

本來坑就那麼多,何妨在乎多我這一個。

“你希望你的女兒,自己將來連穿什麼衣服都要請示別人嗎?”

“當然不希望,不過,這跟現在關係也不大吧。”

“她覺得今天這件衣服有了瑕疵,不願意穿,這種感受如果換了是成年人,你覺得是合理的嗎?”

“……合理。如果是我,我可能會換衣服。但當時,我就是覺得,她一個小孩子……”

“小孩子的事,對小孩子來說,也是大事兒。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是一個能對自己穿什麼做主的人,那麼今天你就要開始讓她擁有這種權力。你今天替她做主,明天替她做主,以後她就真的放棄自己選擇衣服的權力了。這對於女人有多麼可怕,

我想你能理解吧。”

“嗯呢,嗯呢,理解。女人必須會有自己的審美,必須會享受生活。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要培養一個清楚地知道自己該穿什麼衣服的女人。”

最後我又補充了一句:“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想想——你希望三十年後孩子是什麼樣的人。當你清楚自己的教育目標的時候,眼前的很多問題,該怎麼辦,就非常清楚了。”

為什麼你總做一些和你的教育目標相違背的事情

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在談及孩子未來的樣子的時候,都說得天花亂墜,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孩子開心就好,能夠尊重自己的本心,但也有良好的適應社會的能力……這些看起來,都是一些非常美好的教育目標。

但一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就立馬喪失了處理問題的依據。比如,孩子吃糖的問題。

有的家長會想,孩子不哭鬧就好,願意吃多少就吃多少,又不是買不起,幹嘛不給孩子吃啊。這會讓孩子以為,所有的欲望都是可以被滿足的,不需要考慮相應的後果。我想買玩具,就想買多少買多少;我想上網,想上多久就上多久;我想獲得一樣東西,就一定要獲得,而不管規則,因為只要我開心就好啊。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要麼傷害自己的身體,要麼養成無節制的消費觀念,造成家庭經濟的失衡,要麼破壞了社會規則,影響他人生活,甚至觸犯法律。

為了換取孩子一時的開心,為了看起來自己更愛孩子,得到這樣的結果。這符合你的教育目標嗎?

而也有的家長,因為聽到太多關於“孩子吃糖太多對身體不好”的資訊,便一心想把孩子的世界變成一個無糖世界。當孩子表示想吃一塊糖的時候,立馬如臨大敵,唯恐潘朵拉魔盒被打開,編造各種恐怖虛假理論,告訴孩子吃糖是多麼危險,讓孩子在恐懼中放棄這個想法。

當然,現實世界那麼多誘惑,可怕的事情,遠不止是糖,還有手機,還有互聯網,還有各種玩具,還有各種愛好……都有可能上癮啊!都有可能讓孩子無節制啊!總之,在這些家長眼裡,所有的需求,都存在不可控的風險,所以,乾脆就完全遮罩。

試想,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面對一件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時候,會是多麼的糾結!在他的經驗裡,自己想要的東西背後,

都有非常可怕的後果在等待著。於是,孩子看到喜歡的食物,會不敢吃;看到漂亮的衣服,買了也會有負罪感;看到喜歡的人,也會覺得確定關係後,也許會有很大的麻煩……作為家長,這真的是你希望的嗎?

如果不是,為什麼你總做一些和你的教育目標相違背的事情?

你希望孩子將來開心,你就應該讓他們學會滿足自己的合理需求;你希望孩子能健康長久,良好地適應社會,也就要有所節制,考慮生活的平衡。當一個孩子對糖的體驗,恰當滿足之後,他的注意力會轉移的,不會一輩子在糖罐裡不出來。當一個孩子接觸了互聯網之後,隨著年齡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他是會正確地讓這些必需的工具為自己服務的——家長要做的就是,恰當的滿足孩子,並且培養他協調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外界的能力。這樣,他最終會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當目標在遠方,家長的私心卻決定著當下

我們經常忘了教育孩子的長遠目標,是因為我們眼下有太多見不不得人的目的。這些目的,往往出於我們的私心,藏在我們的一舉一動裡。

比如,為了顯示我們愛孩子,給予孩子太多不應該屬於他的物質和自由。比如,為了自己的面子,強迫孩子“外向、性格好”,見了所有人都要打招呼。比如,為了自己省心,用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來換取片刻的安靜。比如,為了週末有更多時間去上班賺錢,把孩子扔進輔導班。比如,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為了感受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比如,為了和家人、公婆鬥氣,讓孩子充當工具。

但所有的私心,往往都會打著一個旗號:為孩子好。但實際上,這些可能都不符合你當初制定的教育目標,而且這些行為,也最終會讓孩子偏離我們設定的成長路線。

還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階段性的目標,而違背了最終的目標。比如我們為了讓孩子學業有成,為孩子制定了過高的學習目標;為了逼著孩子學習,不惜收起了所有的父愛母愛,換成教練的面孔,讓學業成為親子關係的最重要主題……仿佛,自己如果學習不好,連爸爸媽媽都會失去。這種傷害了親子關係的教養方式,能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嗎?你真的以為所有的傷害,都能因為看似圓滿的結局得到修復嗎?

有人把家長由低到高分為幾個層次,其中前三個是這樣的:第一個層次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第二個層次是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個層次是開始思考教育目標的問題。所以,要做好一個家長,我們必須清晰地知道——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並且時刻警惕自己的私心雜念,明確當前目標和最終目標的關係,這樣才能確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實現那個終極目標而努力。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的“三個字”

文/魚爸

1

前幾天,幾個老朋友年末相聚在一起聊天。

有一個朋友談起我們一個小學同學最近被人追債,結果打傷了人,被關了。

記得在很多年前,我們還一起去河裡捉魚,一起去勤工儉學。

只是,跟著他一起出現在我們記憶裡的是他媽媽那張從沒笑過的臉。

好像有發不完的脾氣。

說實話,當年我們都怕他媽媽。

他也怕,而且從來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誇獎。

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

他跟著媽媽過。

可是壓力繁重、脾氣火爆的媽媽從來就沒有表揚過他。

反而常常跟人抱怨說他不聽話,人又懶,不給家裡做事。

還說他像他爸爸,很笨,不指望他會讀書。

其實當時他在班上的成績非常好。

而且智商也跟朋友們差不多,人挺聰明的。

但是由於家庭的變故,加之媽媽的否定,讓他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的熱情。

他跟我們說,“反正我很笨,不是讀書的料,不讀了。”

最後被校園邊上那些小混混瞧上了,於是加入了他們。

中學畢業就被學校退學了。

如果他的媽媽當初能多鼓勵他,而不是否定他。

那他的人生會怎樣呢?

可惜的是成長無法重來,而人生也沒有假如。

2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在小的時候,會聽到大人們對我們的評價。

好的評價,差的評價都會有。

但是每個孩子幾乎都會想要好的評價。

我記得自己那時候作文寫得好,有一次獲獎了,在學校的公佈欄裡公佈。

我們那有一個走門竄戶賣豆腐的老伯看到了。

每次經過我家就會跟我奶奶說:

“你家孫子真不錯,作文寫的真好,好好培養,以後會有出息的。”

奶奶喜笑顏開,我聽到也心裡美滋滋的。

一定要繼續努力,並且我自己也認識到自己有這個能力,多了一份自信。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階段。

他們會開始評價自己,在心理學的發展角度說就是“自我概念”的發展。

而一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自我呢?

心理研究是發現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最直接的影響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行為和語言暗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良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比如父母常常說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業做錯了,就說“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

孩子跟其他小夥伴在外邊玩的時候起了爭執,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了,父母就說“你真笨!為什麼每次都是你被欺負,你就不會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說“你真笨!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孩子自己在內心覺得父母都說自己笨,就會變得畏畏縮縮。

做什麼事都怕,因為怕人說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後,也會真的覺得自己笨。

原因是父母和周邊的人都說自己笨。

有一個做心理諮詢的朋友講過一個案例。

有一天,一個媽媽帶著一個10多歲的孩子找到他說“我的孩子是早產,而且生的時候又是難產,醫生說當時可能對孩子的智力有影響。我也覺得他有點那個’笨笨的’,學習成績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眉清目秀的,一直低著頭聽媽媽講,不敢看醫生。

也許他也覺得自己天生腦子有問題。

他後來跟孩子談了很久,發現這個孩子的反應速度和邏輯思維都很好。

不可能是他媽媽說的笨孩子。

進行智力測試發現,孩子的智力沒有任何問題。

他成績差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心理暗示,說他是早產兒,大腦也受到了傷害。

他就覺得自己理所當然不會讀書,不如其他同學。

在心理醫生的疏導下,這個孩子解除了這多年來困擾自己的心結。

後來成績越來越好,升入了當地最好的中學。

3

很多的父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而且往往在不經意間犯錯。

自己一時之間還察覺不了。

而等察覺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受到了傷害。

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並改變的話,就會讓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融入你貼的這些標籤。

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正確評價。

我發現快4歲的兒子已經在不斷地評價自己。

前幾天他跟外公說,“我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捉迷藏時,我躲起來,你們都找不到我。”

“還有一次我跟爸爸在菜市場走散了,但是我沒有動,一直等爸爸找到我。”

他就是通過自己的這些經歷進行自我評價。

而我不希望他過於強調聰明,而是要努力才好。

有時候我聽到他說這些的時候,就會說“爸爸也覺得你很聰明,但是覺得你不夠勤快,有點懶。”

而且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跟孩子說“你有點懶”。

這樣的話看上去真沒什麼,可是無形之中我就在打標籤,在犯錯。

孩子怎麼做才是勤快?

為什麼要給他貼一個不勤快的標籤呢?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大人的主觀評價,而實際上真相並非如此。

我仔細想想,發現只要我帶著他一起,教會他如何做。

小傢伙挺勤快的,比如洗菜、擇菜、拖地,樣樣能做。

只是有時候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一件事當然不能堅持很久。

而我卻用要求大人的標準去評價孩子。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

治標得先治本,孩子變壞變差,根源還是父母。

往往是父母本身需要改變。

4

孩子都會積極地尋求贊許,得到認同。

很多孩子到了2歲就有了很強地客服困難的動機,希望獲取大人的讚譽。

比如我們會看到一個2歲的孩子成功地組裝了一個小機器人,會微笑著揚起頭,跟父母說,

“快來看呀!這是我做的。”

這個時候,他們在尋求來自父母的贊許。

而這樣的贊許會讓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狀態。

孩子需要可以為他們當安全港、關愛、負責的父母,這樣才能讓他們面對生活及學習中出現的各種挑戰時,能夠不會害怕和焦慮。

在早期形成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兩歲的時候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好奇心更強,也更加獨立。

進入小學之後也會對解決問題更感興趣,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自信。

而一直擁有安全型依戀狀態的孩子,長大以後在社會交往和婚姻家庭生活中都會更加自信平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以,與其主觀的打那些標籤,不如實實在在的陪伴和引導。

請少一些責怪,多點鼓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恰當的滿足孩子,並且培養他協調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外界的能力。這樣,他最終會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當目標在遠方,家長的私心卻決定著當下

我們經常忘了教育孩子的長遠目標,是因為我們眼下有太多見不不得人的目的。這些目的,往往出於我們的私心,藏在我們的一舉一動裡。

比如,為了顯示我們愛孩子,給予孩子太多不應該屬於他的物質和自由。比如,為了自己的面子,強迫孩子“外向、性格好”,見了所有人都要打招呼。比如,為了自己省心,用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來換取片刻的安靜。比如,為了週末有更多時間去上班賺錢,把孩子扔進輔導班。比如,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為了感受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比如,為了和家人、公婆鬥氣,讓孩子充當工具。

但所有的私心,往往都會打著一個旗號:為孩子好。但實際上,這些可能都不符合你當初制定的教育目標,而且這些行為,也最終會讓孩子偏離我們設定的成長路線。

還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階段性的目標,而違背了最終的目標。比如我們為了讓孩子學業有成,為孩子制定了過高的學習目標;為了逼著孩子學習,不惜收起了所有的父愛母愛,換成教練的面孔,讓學業成為親子關係的最重要主題……仿佛,自己如果學習不好,連爸爸媽媽都會失去。這種傷害了親子關係的教養方式,能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嗎?你真的以為所有的傷害,都能因為看似圓滿的結局得到修復嗎?

有人把家長由低到高分為幾個層次,其中前三個是這樣的:第一個層次是捨得為孩子花錢,第二個層次是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個層次是開始思考教育目標的問題。所以,要做好一個家長,我們必須清晰地知道——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並且時刻警惕自己的私心雜念,明確當前目標和最終目標的關係,這樣才能確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實現那個終極目標而努力。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的“三個字”

文/魚爸

1

前幾天,幾個老朋友年末相聚在一起聊天。

有一個朋友談起我們一個小學同學最近被人追債,結果打傷了人,被關了。

記得在很多年前,我們還一起去河裡捉魚,一起去勤工儉學。

只是,跟著他一起出現在我們記憶裡的是他媽媽那張從沒笑過的臉。

好像有發不完的脾氣。

說實話,當年我們都怕他媽媽。

他也怕,而且從來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誇獎。

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

他跟著媽媽過。

可是壓力繁重、脾氣火爆的媽媽從來就沒有表揚過他。

反而常常跟人抱怨說他不聽話,人又懶,不給家裡做事。

還說他像他爸爸,很笨,不指望他會讀書。

其實當時他在班上的成績非常好。

而且智商也跟朋友們差不多,人挺聰明的。

但是由於家庭的變故,加之媽媽的否定,讓他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的熱情。

他跟我們說,“反正我很笨,不是讀書的料,不讀了。”

最後被校園邊上那些小混混瞧上了,於是加入了他們。

中學畢業就被學校退學了。

如果他的媽媽當初能多鼓勵他,而不是否定他。

那他的人生會怎樣呢?

可惜的是成長無法重來,而人生也沒有假如。

2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在小的時候,會聽到大人們對我們的評價。

好的評價,差的評價都會有。

但是每個孩子幾乎都會想要好的評價。

我記得自己那時候作文寫得好,有一次獲獎了,在學校的公佈欄裡公佈。

我們那有一個走門竄戶賣豆腐的老伯看到了。

每次經過我家就會跟我奶奶說:

“你家孫子真不錯,作文寫的真好,好好培養,以後會有出息的。”

奶奶喜笑顏開,我聽到也心裡美滋滋的。

一定要繼續努力,並且我自己也認識到自己有這個能力,多了一份自信。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階段。

他們會開始評價自己,在心理學的發展角度說就是“自我概念”的發展。

而一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自我呢?

心理研究是發現是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的,最直接的影響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行為和語言暗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良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比如父母常常說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業做錯了,就說“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

孩子跟其他小夥伴在外邊玩的時候起了爭執,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了,父母就說“你真笨!為什麼每次都是你被欺負,你就不會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說“你真笨!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孩子自己在內心覺得父母都說自己笨,就會變得畏畏縮縮。

做什麼事都怕,因為怕人說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後,也會真的覺得自己笨。

原因是父母和周邊的人都說自己笨。

有一個做心理諮詢的朋友講過一個案例。

有一天,一個媽媽帶著一個10多歲的孩子找到他說“我的孩子是早產,而且生的時候又是難產,醫生說當時可能對孩子的智力有影響。我也覺得他有點那個’笨笨的’,學習成績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眉清目秀的,一直低著頭聽媽媽講,不敢看醫生。

也許他也覺得自己天生腦子有問題。

他後來跟孩子談了很久,發現這個孩子的反應速度和邏輯思維都很好。

不可能是他媽媽說的笨孩子。

進行智力測試發現,孩子的智力沒有任何問題。

他成績差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心理暗示,說他是早產兒,大腦也受到了傷害。

他就覺得自己理所當然不會讀書,不如其他同學。

在心理醫生的疏導下,這個孩子解除了這多年來困擾自己的心結。

後來成績越來越好,升入了當地最好的中學。

3

很多的父母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而且往往在不經意間犯錯。

自己一時之間還察覺不了。

而等察覺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受到了傷害。

父母如果不及時發現並改變的話,就會讓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融入你貼的這些標籤。

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正確評價。

我發現快4歲的兒子已經在不斷地評價自己。

前幾天他跟外公說,“我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捉迷藏時,我躲起來,你們都找不到我。”

“還有一次我跟爸爸在菜市場走散了,但是我沒有動,一直等爸爸找到我。”

他就是通過自己的這些經歷進行自我評價。

而我不希望他過於強調聰明,而是要努力才好。

有時候我聽到他說這些的時候,就會說“爸爸也覺得你很聰明,但是覺得你不夠勤快,有點懶。”

而且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跟孩子說“你有點懶”。

這樣的話看上去真沒什麼,可是無形之中我就在打標籤,在犯錯。

孩子怎麼做才是勤快?

為什麼要給他貼一個不勤快的標籤呢?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大人的主觀評價,而實際上真相並非如此。

我仔細想想,發現只要我帶著他一起,教會他如何做。

小傢伙挺勤快的,比如洗菜、擇菜、拖地,樣樣能做。

只是有時候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一件事當然不能堅持很久。

而我卻用要求大人的標準去評價孩子。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

治標得先治本,孩子變壞變差,根源還是父母。

往往是父母本身需要改變。

4

孩子都會積極地尋求贊許,得到認同。

很多孩子到了2歲就有了很強地客服困難的動機,希望獲取大人的讚譽。

比如我們會看到一個2歲的孩子成功地組裝了一個小機器人,會微笑著揚起頭,跟父母說,

“快來看呀!這是我做的。”

這個時候,他們在尋求來自父母的贊許。

而這樣的贊許會讓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狀態。

孩子需要可以為他們當安全港、關愛、負責的父母,這樣才能讓他們面對生活及學習中出現的各種挑戰時,能夠不會害怕和焦慮。

在早期形成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兩歲的時候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好奇心更強,也更加獨立。

進入小學之後也會對解決問題更感興趣,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自信。

而一直擁有安全型依戀狀態的孩子,長大以後在社會交往和婚姻家庭生活中都會更加自信平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以,與其主觀的打那些標籤,不如實實在在的陪伴和引導。

請少一些責怪,多點鼓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