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優秀的孩子,都不合群

優秀的孩子,都不合群

朋友小王性格很內向。小時候,他的內向性格,給他帶來了很多困擾。

他喜歡一個人靜靜待在屋裡看書,而不是跑出去和一大群小朋友嬉鬧;

喜歡一個人待在一旁思考許多無聊的問題,而不是和一群人嘰嘰喳喳地聊天;

親戚來串門,對他表現得過分關心,他會感覺到很不舒服,會找藉口故意避開;

老師問問題,他幾乎從來不舉手,雖然被叫起來回答問題,也能勉強回答上,可他並不是很喜歡被一群同學注視的感覺……

後來,有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他媽媽:“這個孩子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

唯一的缺點,就是性格太內向了。”

小王的爹媽聽了老師的話,覺得好有道理,決定要想辦法培養他,讓他變得不那麼內向:

親戚聚會,要強迫他在聚會上多說話,哪怕他覺得沒啥可說的;在路上遇見老外,要強迫他去和老外用英語對話;小王窩在屋裡看書,爹媽也會在耳邊叨嘮不停,非要逼迫他走出門去活動……

小王感到很煩惱,後來終於忍受不了,和爹媽大吵了一架。老媽卻指著他大罵起來:“看你性格這麼內向,以後會有啥出息!”

這個世界,對於性格內向的人,大多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小王的父母,只是延續著這種偏見而已。

詩人西川曾說:“帶頭鼓掌的人可能會有非凡的一生,性格內向的人只能重複別人的笑話。

在不少父母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長交際、口才過人、待人熱情,更容易討得他人的歡心,長大後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人生也更為順利與幸福。

而內向的孩子,會一切相反。

印度心理大師奧修評價說:“對大多數人來說,內在是沒有的,只有外在,而事實正好相反。但是,他們稱內向的人是病態的,他們稱靜心的人是病態的。”

甚至還有人宣稱,內向介於變態和失敗之間。但這些偏見,都來源於自身的無知。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自曝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他曾經也為自己的內向而苦惱過。

上大學的時候,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他花了五年的時間,強迫自己和他人多交流,刻意變得風趣幽默。

結果,他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

異性緣也一下子變得很好。表面上看來,他確實變得更為“外向”了。

武志紅後來總結說:“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個月時間,後來我覺得好累,也覺得那不像是我自己,於是又變了回來。”

其實早有研究發現,內向是一個人伴隨終生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氣質,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卡爾·施瓦茲教授認為,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一切想讓孩子變得不內向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費心思。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第一個提出了內向的概念。

可他從來也沒說過,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要差勁。實際上,他本人就是個十分內向的人,

而且一直專注在自我的世界中。

正如納博科夫所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著兩種力量的鬥爭:對獨處的渴望和走出去的衝動。內向,即對自己內心活躍的思考和幻想的興趣;外向,對外面的人和可見之物的興趣。”

只不過,內向的人,轉向內心的力量更為強大而已。

現代心理學家發現,內向的人對於外界的刺激更為敏感,交際活動會讓他們消耗很多精力,會讓他們感覺到疲倦。

外向的人需要通過與人交流來獲取能量,而內向的人則需要獨處來獲取能量。

內向的孩子,安靜獨處,並不是在逃避什麼,他們只是想充充電。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他從小體弱多病,再加上父親一度生意破產,生活變得艱難,使得他性格十分內向。

不過內向的他,反而擁有堅毅和專注的品格。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跟隨父親去工廠做炸藥實驗。他的童年,幾乎全部是在轟隆的爆炸聲中度過的。

正是因為他內向的性格,才能讓他在一生中,始終對炸藥研究保持長期的專注。哪怕弟弟因他發明的硝化甘油炸藥爆炸事故而去世,他也沒有放棄他炸藥研究的夢想。

最終,他終於憑藉自己內向性格賦予自己的優勢,在自己的領域發揮出難以估量的影響,同時也收穫了巨額的財富。

除了諾貝爾以外,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達芬奇、比爾·蓋茨等一大堆天才人物,他們都屬於性格內向的人。

學者蘇姍·凱恩在研究了大量內向者之後,說:“內向者天生善於把注意力集中於內在的精神世界,

這使他們擁有高超的洞察力與理解力。他們善於將外部資訊進行整理吸收,變為自己的內容,而不是簡單的全盤接受或否定。”

羅永浩說:“外向的人也許會左右這個世界,但是內向的人才會創造世界。”

其實與一般世俗的偏見相反,內向的人,除了銷售崗位以外,在其他職業上相對於外向的人來說,並沒有劣勢。反而在一些需要創造性、創新性的工作上,內向的人會更有優勢。

孩子很內向,確實會讓許多瞎操心的父母感到焦慮。

但其實,內向並不是缺點,也並不是需要被糾正的問題。只要孩子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能夠進行正常的交往活動,沒有社交障礙,就毫無可擔心之處。

內向的孩子,他們自己的世界,就已經足夠豐富和精彩。父母的干擾,甚至想要強行改變,不僅終究會以失敗告終,甚至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困擾和傷害。

無論孩子性格內向也好、外向也好,無論孩子的性格能不能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前程,孩子能悅納自己,過好幸福快樂的一生,這難道不是大多數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嗎?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資訊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文/優媽

一個本來智力正常的孩子,如果你整天對他說“你個笨蛋”“你反應遲鈍”“這孩子就是粗心”,時間長了,這孩子就真的會表現得比較笨,反應遲鈍,而且做事粗心大意。你信不信?

01

昨天下午,表姐需要臨時接待一個客戶,就把3年級的兒子糖糖放在我家寫作業,還囑咐我幫著檢查一下。

表姐走後,小傢伙表現得倒挺老實,自己乖乖坐到書桌前,從書包裡翻出一張有點皺的數學卷子,埋頭就開始做。

我在旁邊忙自己的稿子,偶爾回頭看孩子幾眼。他不時地撓撓頭,或者拿著筆楞一會,看樣子做的不大容易。

過了一陣子,孩子估計是做完了,就叫我:“小姨,幫我簽字吧!”

我本想過去誇誇孩子做作業認真的,但是拿起卷子後發現,好幾道簡單的乘除法明顯算錯了,而且後面2個應用題還沒做完。

為了避免孩子尷尬,我委婉地說:“糖糖,你看這幾個題,咱要不要再仔細算算?”

孩子不好意思地紅著臉說:“嘿嘿,算錯了是吧?我做計算題就是好粗心,送分的題都老錯。”

我又試探著問:“那這個應用題,再補充補充?”

孩子說:“嗯……先不做了,我媽說我不擅長做應用題,明天問我同桌吧。他比我聰明,肯定會做。”

我正想著怎麼開導一下糖糖,讓他對自己有點信心呢,正好表姐回來了。

還沒等我“彙報”,表姐就先跟我數落開了:

“糖糖作業做完了吧!是不是卷子又揉的跟擦屁股紙似得?計算題又錯了不少吧,你說這孩子咋這麼粗心呢,一天天的,不長記性,送分的題都錯。後面的應用題他也經常空著,愁死我了,咋這麼笨呢……”

表姐這麼數落時,孩子在椅子上老老實實坐著,也不說話,低頭拉扯著衣角……

2、笨,可能是學來的

在兒童教育界,有個名詞叫“習得性愚蠢”,是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凱茨提出來的。

凱茨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很多出生時智力水準很正常的孩子,在後天學習過程中,接受了來自家長、老師、社會的過多負面評價,比如“你是個壞孩子”“你真豬腦子”,久而久之,孩子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認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壞孩子”“豬腦子”,於是學習動力、自信心等變得很低。

最後,這些孩子不但成績很差,連生活中的小事也常做不好,真的表現得像個“壞孩子”“大笨蛋”一樣。

仔細想想,咱們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點“習得性愚蠢”吧!

就像表姐家的孩子糖糖,他其實是個挺機靈的小男孩,只不過在學習應用題時接受的稍微慢了點,做錯過幾道同類型的題,然後就被媽媽、老師定義為“不擅長做應用題”。

時間一久,孩子內心就接受了這種負面暗示,也認為自己真的不適合做應用題,於是每次遇到稍微難一點的題目時,就會有畏難情緒,給自己找藉口:“不做了吧,反正我也不會。”

這樣的後果,就是不會的題越積累越多,最後真的就不擅長做應用題了。

3、我們傳達給孩子的負面資訊,多得嚇人

語言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強大。正面的暗示,能讓人信心百倍,即便遇到困難也有堅持下去的決心;而負面的暗示,則會讓人灰心喪氣,否定自己,不自信、沒動力。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就是積極健康的環境,可是大人們由於工作壓力、長久養成的說話習慣、焦慮情緒等,總是不由自主地給孩子傳達了非常負面的情緒:

孩子早上起晚了,要遲到了,我們脫口而出:“這都幾點了,還撅著屁股睡!這孩子怎麼這麼懶散呀,跟誰學的呢?”

放學路上,孩子好動,跑跑跳跳,結果不小心摔倒了,我們脫口而出:“活該,讓你淘氣!老老實實走個路不行是吧?猴神經什麼?”

在家寫作業,孩子字寫得不工整,我們生氣地說:“你這是刮西北風了?還有個字的樣子嗎?橫平豎直懂不懂?我剛教完就忘啦?”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很深的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感,因為孩子在爸爸媽媽眼裡做什麼都不對、做什麼都做不好。但是呢,爸爸媽媽又沒有及時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於是,很多孩子就變得對家長有埋怨、抵觸情緒;而家長呢,也很鬱悶,明明都是為孩子好,可為什麼孩子還跟自己對著幹呢?

4、當孩子表現不好時,如何去正面引導?

(1)就事論事,不要急著給孩子打標籤

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缺點時,家長很容易把這個缺點擴大化,然後以偏概全地給孩子貼個標籤。

比如,小孩子見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我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怎麼這麼害羞呢,沒點禮貌,見人也不打招呼!”

在這個平常的例子中,“害羞”“沒禮貌”就是我們隨手給孩子打上的標籤,這對孩子的內心還是有打擊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社交範圍本來就很小,怕見陌生人是很正常的表現。孩子並不是真的“害羞”“沒禮貌”,只是家長沒有正確引導而已。

我之前接觸過一位媽媽,她在面對不愛打招呼的女兒時,從來不會強迫。每次見到熟人,媽媽都會模仿小孩子的聲音,語氣歡快、細聲細氣地喊一句“阿姨好”“爺爺好”“奶奶好”,然後,孩子就很開心地跟著喊。

(2)多說“應該怎麼做”,少說“不要做什麼”

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雖然有時候話說的有點重,但也是恨鐵不成鋼。不過,教育孩子時的用語也是有講究的,同一句話,換個說法,效果往往截然不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的批評埋怨,換成正面的鼓勵、暗示。

比如:大冷天的,孩子不想穿外套,與其說“不穿凍死你”,不如說“穿的暖暖活活,才能跟小朋友好好玩呀”

孩子用過玩具、繪本後不收拾,與其指責孩子“邋遢”,不如說“現在把玩具整理好,下次找的時候才方便”

當孩子寫作業慢時,與其罵孩子“磨蹭”“墨蹟”,不如告訴孩子“好好寫,寫完咱痛痛快快地玩”

當孩子寫字不認真時,與其罵他“螃蟹爬的”“狗撓的”,不如說“你把這個橫寫得平一點,會比現在更好看”

其實,家長要想給孩子時刻傳達正面暗示,自己首先就得做個積極正能量的人,遇事多些冷靜的思考,多些耐心,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理解問題,這樣時間長了,你就能更好地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而不是動不動就發火。

畢竟,如果能和顏悅色解決問題的話,誰願意大動肝火呢。

來源: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

就已經足夠豐富和精彩。父母的干擾,甚至想要強行改變,不僅終究會以失敗告終,甚至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困擾和傷害。

無論孩子性格內向也好、外向也好,無論孩子的性格能不能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前程,孩子能悅納自己,過好幸福快樂的一生,這難道不是大多數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嗎?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資訊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文/優媽

一個本來智力正常的孩子,如果你整天對他說“你個笨蛋”“你反應遲鈍”“這孩子就是粗心”,時間長了,這孩子就真的會表現得比較笨,反應遲鈍,而且做事粗心大意。你信不信?

01

昨天下午,表姐需要臨時接待一個客戶,就把3年級的兒子糖糖放在我家寫作業,還囑咐我幫著檢查一下。

表姐走後,小傢伙表現得倒挺老實,自己乖乖坐到書桌前,從書包裡翻出一張有點皺的數學卷子,埋頭就開始做。

我在旁邊忙自己的稿子,偶爾回頭看孩子幾眼。他不時地撓撓頭,或者拿著筆楞一會,看樣子做的不大容易。

過了一陣子,孩子估計是做完了,就叫我:“小姨,幫我簽字吧!”

我本想過去誇誇孩子做作業認真的,但是拿起卷子後發現,好幾道簡單的乘除法明顯算錯了,而且後面2個應用題還沒做完。

為了避免孩子尷尬,我委婉地說:“糖糖,你看這幾個題,咱要不要再仔細算算?”

孩子不好意思地紅著臉說:“嘿嘿,算錯了是吧?我做計算題就是好粗心,送分的題都老錯。”

我又試探著問:“那這個應用題,再補充補充?”

孩子說:“嗯……先不做了,我媽說我不擅長做應用題,明天問我同桌吧。他比我聰明,肯定會做。”

我正想著怎麼開導一下糖糖,讓他對自己有點信心呢,正好表姐回來了。

還沒等我“彙報”,表姐就先跟我數落開了:

“糖糖作業做完了吧!是不是卷子又揉的跟擦屁股紙似得?計算題又錯了不少吧,你說這孩子咋這麼粗心呢,一天天的,不長記性,送分的題都錯。後面的應用題他也經常空著,愁死我了,咋這麼笨呢……”

表姐這麼數落時,孩子在椅子上老老實實坐著,也不說話,低頭拉扯著衣角……

2、笨,可能是學來的

在兒童教育界,有個名詞叫“習得性愚蠢”,是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凱茨提出來的。

凱茨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很多出生時智力水準很正常的孩子,在後天學習過程中,接受了來自家長、老師、社會的過多負面評價,比如“你是個壞孩子”“你真豬腦子”,久而久之,孩子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認為自己就是別人口中的“壞孩子”“豬腦子”,於是學習動力、自信心等變得很低。

最後,這些孩子不但成績很差,連生活中的小事也常做不好,真的表現得像個“壞孩子”“大笨蛋”一樣。

仔細想想,咱們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點“習得性愚蠢”吧!

就像表姐家的孩子糖糖,他其實是個挺機靈的小男孩,只不過在學習應用題時接受的稍微慢了點,做錯過幾道同類型的題,然後就被媽媽、老師定義為“不擅長做應用題”。

時間一久,孩子內心就接受了這種負面暗示,也認為自己真的不適合做應用題,於是每次遇到稍微難一點的題目時,就會有畏難情緒,給自己找藉口:“不做了吧,反正我也不會。”

這樣的後果,就是不會的題越積累越多,最後真的就不擅長做應用題了。

3、我們傳達給孩子的負面資訊,多得嚇人

語言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強大。正面的暗示,能讓人信心百倍,即便遇到困難也有堅持下去的決心;而負面的暗示,則會讓人灰心喪氣,否定自己,不自信、沒動力。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就是積極健康的環境,可是大人們由於工作壓力、長久養成的說話習慣、焦慮情緒等,總是不由自主地給孩子傳達了非常負面的情緒:

孩子早上起晚了,要遲到了,我們脫口而出:“這都幾點了,還撅著屁股睡!這孩子怎麼這麼懶散呀,跟誰學的呢?”

放學路上,孩子好動,跑跑跳跳,結果不小心摔倒了,我們脫口而出:“活該,讓你淘氣!老老實實走個路不行是吧?猴神經什麼?”

在家寫作業,孩子字寫得不工整,我們生氣地說:“你這是刮西北風了?還有個字的樣子嗎?橫平豎直懂不懂?我剛教完就忘啦?”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很深的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感,因為孩子在爸爸媽媽眼裡做什麼都不對、做什麼都做不好。但是呢,爸爸媽媽又沒有及時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於是,很多孩子就變得對家長有埋怨、抵觸情緒;而家長呢,也很鬱悶,明明都是為孩子好,可為什麼孩子還跟自己對著幹呢?

4、當孩子表現不好時,如何去正面引導?

(1)就事論事,不要急著給孩子打標籤

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缺點時,家長很容易把這個缺點擴大化,然後以偏概全地給孩子貼個標籤。

比如,小孩子見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我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怎麼這麼害羞呢,沒點禮貌,見人也不打招呼!”

在這個平常的例子中,“害羞”“沒禮貌”就是我們隨手給孩子打上的標籤,這對孩子的內心還是有打擊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社交範圍本來就很小,怕見陌生人是很正常的表現。孩子並不是真的“害羞”“沒禮貌”,只是家長沒有正確引導而已。

我之前接觸過一位媽媽,她在面對不愛打招呼的女兒時,從來不會強迫。每次見到熟人,媽媽都會模仿小孩子的聲音,語氣歡快、細聲細氣地喊一句“阿姨好”“爺爺好”“奶奶好”,然後,孩子就很開心地跟著喊。

(2)多說“應該怎麼做”,少說“不要做什麼”

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雖然有時候話說的有點重,但也是恨鐵不成鋼。不過,教育孩子時的用語也是有講究的,同一句話,換個說法,效果往往截然不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的批評埋怨,換成正面的鼓勵、暗示。

比如:大冷天的,孩子不想穿外套,與其說“不穿凍死你”,不如說“穿的暖暖活活,才能跟小朋友好好玩呀”

孩子用過玩具、繪本後不收拾,與其指責孩子“邋遢”,不如說“現在把玩具整理好,下次找的時候才方便”

當孩子寫作業慢時,與其罵孩子“磨蹭”“墨蹟”,不如告訴孩子“好好寫,寫完咱痛痛快快地玩”

當孩子寫字不認真時,與其罵他“螃蟹爬的”“狗撓的”,不如說“你把這個橫寫得平一點,會比現在更好看”

其實,家長要想給孩子時刻傳達正面暗示,自己首先就得做個積極正能量的人,遇事多些冷靜的思考,多些耐心,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理解問題,這樣時間長了,你就能更好地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而不是動不動就發火。

畢竟,如果能和顏悅色解決問題的話,誰願意大動肝火呢。

來源: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