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盧思浩:25歲以後你應該明白的事

25歲後你應該明白的事

作者:盧思浩(人氣作家,暖文男神)

摘自公眾號:盧思浩

翻看之前寫的東西,看到一句話:

“在某個年紀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體,小聰明和老天給你的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後,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很多人都問我,某個年紀到底是什麼時候。

大概是因為太透支身體,原本熬夜通宵效率也不會差,現在到了後半夜就只剩下頭痛。

以前也愛臨時抱佛腳,偏偏效果都還不錯,以為那就是自己的聰明。可到後來,突然發現很多解題的關鍵,都藏在之前的日積月累裡。

這個年紀到底是什麼時候?

從你的身體發出警告,從你的小聰明漸漸失效,從你的運氣不再都好開始。

25歲以後你應該明白的事:

1.

讀書的回報週期遠比你想像地長,一本書不可能改變你的生活。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

因為在很久以後的某一天,

當你遇到一些事情時,你會發現你的處理方式,你的心態,你的想法,可能來源於你之前讀過的一本書。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你以為自己都忘了,其實不是,你都記得。

2.

收集資訊的時間成本遠比掌握資訊的時間成本低。

花一個小時你可以看完很多電影推薦,花一整天你可以購置很多書籍,花一個禮拜你可以整理出一個學習清單。但要真的去看完電影,去讀完書,去學習技能,所花費的時間是前者的幾十倍。

微信公眾號,知乎,微博的確可以給你帶來某些知識,但如果要系統的掌握,你必須花成倍的時間去鑽研和消化。

3.

永遠不要相信自己“只玩手機五分鐘”這種鬼話。

朋友圈刷不出來什麼新東西,可你還是一遍遍地刷。

你害怕別人找不到你,但其實你關掉微信一個小時,也不會世界末日。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不是因為有別人來打擾你,而是你給別人打擾你的機會。

4.

努力不一定就會有回報,就好像付出也不一定就有回應。

好的關係不是一方面付出,不是道德綁架,不是消耗自己。

而是兩個人能讓彼此看到更大的世界。

5.

有些朋友漸行漸遠,是你們原本就三觀不同,只是相遇的時候太年輕,彼此都沒有發現。

6.

不要因為怕傷害別人就把會讓自己為難的事情應承下來,很多時候該說就得說,該拒絕就得果斷拒絕。自己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就不要答應到處救火;觸碰底線的時候就該果斷指出;沒法回應的感情就該早些把話說清。

扭捏最終只會導致傷人傷己,說出來反而會更好,學會拒絕是必修課。

7.

不要因為自己麻木了,就去嘲笑愛恨都明顯的人;不要因為自己沒受過傷,就去鄙夷小心翼翼的人。不要因為自己過得安穩,就不屑帶著夢想前行的人;不要因為自己有夢想,就懷疑其他人的人生。這個世界光怪陸離,你的準則可能只適用於自己,一個人看不起的或許是另一個人的珍寶。所以,堅持自己就好。

8.

接上。

不要在難過的人面前表現憐憫,不要在努力的人面前表示刻薄,不要拆穿假裝堅強的人,不要打擊正在欣喜的人,哪怕她的欣喜在你眼裡不值一提。

9.

承認自己的軟弱不可恥,可恥的是永遠不正視自己。

10.

一個謊言需要用一百個謊言去補。

11.

26歲之前,總是仗著自己年輕就熬夜。

26歲之後,身體機能開始一個個亮起紅燈。

運動,是從一開始就應該堅持的事。

12.

隨著年紀增長,才能明白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只能學會一一分配,愛自己,愛身邊重要的人,再對這個世界保持熱情。

做到這些,就已經耗費掉所有精力了,沒辦法再取悅他人。

13.

永遠不要覺得晚飯吃的很飽了,到了半夜就不會餓。

14.

成長是學會安頓情緒。同樣的一件事,以前你可能愛作死愛折騰,愛找到一個人就一股腦的傾訴。後來你還是愛作死愛折騰,但再也不會往死裡作了,哪怕要出去吹風,也知道在感冒前回家。情緒可以自己消化,就算還需要傾訴,也學會分清時間物件和場合了。不是說遭遇的變少了,

而是知道怎麼面對這些了。

這是我25歲後學會的事情。你呢?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lizhi/qingchun/23009.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