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看一本好書寫讀後感

看一本好書寫讀後感(一)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一摸上厚厚的書頁,內心便有一分不可言記的沉重。每一行字後都有伯雷對生命的理解,都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導,與殷切期盼。

這樣一位父親,那麼無微不至的關心,那麼讓人感動。孩子的每一步都讓父親那樣糾心。他們多麼想來幫幫我們啊,多想永遠陪在我們身邊扶持我們每一步啊,但這永遠不可能,那他們能做的就是狠心剪斷風箏的線,隨它漂泊,卻在每一處拐彎處,陷入困境時奮不顧身地保護,這就是父母深深的愛啊!

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許多人生哲理與生活感悟,

更給我一種特別的方式去理解父母的愛啊!我也多麼想要傅雷這樣一位良師益友,在身後默默支持,給予力量,不斷鞭策,給人生一個引導。

昨天已逝,明天未晚,愛的陽光將照亮我們前行的每一步。


看一本好書寫讀後感(二)

最近,我讀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當我懷沉重重的心情放下書時,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跟高爾基的童年時多麼的不同呀!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四歲時,父親逝世。他跟隨母親到了外祖父家。之後,母親又遠走他鄉,四處飄泊。阿廖沙從小與外祖母外祖父相依為命。外祖父因為缺錢,十分專橫、殘暴,還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外祖母則是慈祥善良,教會了阿廖沙明辨是非,

像一隻蠟燭,點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燈。阿廖沙還認識了聰明能幹的小茨岡、落魄的“好事情”,還親眼目睹了小茨岡的死亡 ……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都給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他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其中我最喜歡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善良、樂觀、堅強,竭盡全力地關心和保護著阿廖沙,儘量不讓他受到傷害。她用她的宗教、童話故事和她的歌聲教會了阿廖沙正義、善良。雖然生活非常艱辛、屈辱,但她還是保持著一顆寬容的心。

全書毫無保留的揭露了沙俄統治的黑暗,批判了社會對人性的扭曲。讚揚了以阿廖沙為首的一代俄羅斯新人正直勇敢、不懼黑暗的精神。

把阿廖沙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比一比,

是多麼的不同啊!阿廖沙從小失去了親人,沒有了生活依靠。外祖父家的生活又是那麼的清苦,但他沒有受外祖父的影響,變成一個暴躁、貪婪、自私的人,而是像他外祖母一樣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的人。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那時優越幾千倍、幾萬倍,我們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好好珍惜,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嗎?!


看一本好書寫讀後感(三)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裡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裡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

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hllip;&;;hllip;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著卻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後終於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

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春秋》讀後感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

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錯誤地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少時我對歷史類的書籍並不感興趣,中學時對歷史科本上的那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件也記不得。印象深刻的倒是初中,高中時的歷史老師形象,因為,我對那些枯燥的歷史名詞和紀年數字充耳不聞,課堂上無所事事,就呆呆地用眼瞪著

歷史老師的那張嘴,一開一合,那神態在腦中就刻下了,以致到今天,當其他那些曾經的老師在我記憶中漸漸淡忘的時候,對那些令我非常討厭的歷史課老師的記憶還那麼深刻。

?我對歷史性的東西漸漸起了興趣是近後來的事,原由是我業餘開始寫作。一個寫作者,哪怕是業餘的,就必須要有寬闊的知識面和豐厚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把作品寫得深刻,豐富而生動。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傳》時還是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但那些古典文字讀起來總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對諸如《二十四史》、《史記》、《唐書》之類的史書典籍還是“敬而遠之”以待。許是年歲的增長,也或是隨著人世閱歷的豐富,心緒歸於寧靜,總之,讀史的願望更加強烈起來。也恰好這部《春秋左傳》是普及傳統文化書系“智品閣”中的一本,這個書系的好處就在於他通過注釋、今譯結合在一起,就如這部《春秋左傳》,它將《春秋》原經,和《春秋左傳》及譯文,注釋對照在一起,讀起來非常方便,手邊配一本《古漢語詞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

《春秋》是孔子編撰的,記錄的是魯隱西元年(西元前722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476年)魯國的歷史,以及圍繞魯國所發生的一些事件。《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果沒有注釋將無法讀懂,像《元年經》:“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頗像現在《志》書的紀年條目。所以,就出現了不少注釋《春秋》的書,流傳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像《春秋左傳》不僅對元經中提到的歷史事件作了詳細的交待,還把那些《春秋》元經中那些沒有記載的重要歷史事件作了記錄,點評,也就是今人寫作的議論。並說明《春秋》沒有記載的原因,我細細分析,不外乎下面幾點:一是不是王統認可的不記;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記,如“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這裡不書載的原因就是非魯隱公授命的行動。三就是不合正義的道統的。可見,孔子的皇統、道統思想之深重。

雖然閱讀才剛剛開始,但已從中覺出不小的妙處和見識、感悟,我有一想法,就是邊讀邊記,把那些閱讀中認為有益於後世的事情記錄下來,不為傳教,只為自得其樂。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一)

《地毯下的塵土》這個題目就很有深意,從題目上一點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說明什麼。通讀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塵土”是課文所敘故事的關節點,它暗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小姑娘米妮自覺主動地打掃“地毯下的塵土”,是表現米妮誠實的一個重要情節,也是揭示作品主旨的一個主要內容。故事的開頭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樣講究扣題、點題,而是從小米妮的身世講起,經過層層的鋪墊之後,在故事的結尾部分才點明主旨,告訴讀者“地毯下的塵土”是怎麼一回事。文章的標題可謂耐人尋味、富有深意,卻含而不露。

從小姑娘米妮離家找工作開始,就一路充滿了夢幻般的色彩。她沿著一條從未走過的森林小路走,居然沒有迷路,反而碰巧找到了一座神奇的“小屋”。當我們這位幸運的小姑娘在這座陌生的“小屋”裡充分展現她勤勞善良和樂於助人的美德時,“小屋”的主人——恰好是“山裡掌管金子的十二個快樂的小矮人”,而不是兇狠惡毒的巫婆——回來了,更為巧合的是“他們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十二個快樂的小矮人”迫切需要一個人代替“仙女保姆”,而米妮恰恰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一向勤勞的米妮又怎麼會不掃“地毯下的塵土”呢?原來,這又是一個巧合。恰恰就在“仙女假期的最後的一天”,小米妮“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恰好被“窗外”“自己從未見過的美麗的景象”迷住了,“連要幹的活都忘了”,以至於連“地毯下的塵土”也來不及掃了。

正是這一連串的巧合,推動了情節不斷向前發展,使行文更富有情趣,也給讀者帶來了一波又一波閱讀快感。不過,這一連串的巧合卻並不讓人覺得蹊蹺、突兀,反而覺得合情合理。而這一效果的產生,正是由於作者莫德·琳賽對情節設計的技巧已經達到圓潤無痕的境界了。

米妮“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整理床,洗盤子”“她再也無法幹得更快了”,一連串的動作刻畫出小姑娘著急、慌張的心理;“我想,”米妮大聲說,“今天我就不打掃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沒人看得見,有點灰塵也沒關係的。”聲音雖大,骨子裡的心虛卻暴露得更明顯;“星星透過窗戶,向她眨眼睛”,她好像聽到了星星們在說:“那位小姑娘,誠實而善良。”小米妮有些急了,但她仍抱有一絲僥倖,“米妮把臉轉向牆”。但是,她心靈最深處的一個聲音反反復複響起來,“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而且,“我們看到她了!我們看到她了!”所有的星星都快樂地叫著。這樣,小米妮內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鬥爭就躍然紙上,她誠實善良的形象再一次印入讀者腦海中。

這一部分沒有為寫人物心理而進行心理描寫,而是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多角度來刻畫米妮起伏不斷的心理變化過程,使主人公米妮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地“立”在讀者面前。可謂“雁過不留痕”!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二)

今天,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地毯下的塵土》。我學完這篇課文後,覺得很愧疚。因為課文裡的米妮,她是一個勤勞的女孩。而我卻是一個懶惰的女孩。

平時,我在家裡什麼也不會動手去幹。只是吃喝玩樂。例如:有一次,放學回家。肚子餓得要命。我看見媽媽還沒煮飯,立刻大聲大喊的說:“什麼時候了,還不煮飯,我肚子好餓了。”媽媽沒有出聲,走進廚房裡煮飯。媽媽一個人怎麼能做那麼多的事情呢!我當時為什麼這麼懶呢?我應該去幫媽媽煮飯,讓媽媽來炒菜。現在想起來也覺得當時真的很懶。

還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學就去買飯吃,從不自己動手去做。吃完飯就放在桌上,什麼也不收拾。

我現在覺得很後悔,我學了這篇課文,我一定會改正的。我一定要比課文的米妮更加勤勞!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三)

《地毯下的塵土》選自美國作家莫德·琳賽的《美德書》,文章講述了一個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窮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為母親病了,自告奮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闖進了十二個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勞、善良打動了小矮人們,並擔起了照顧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幫小矮人打掃衛生,因時間緊迫而沒有打掃地毯下的塵土。小米妮內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掃,結果意外地獲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幣,作為她誠實的獎賞。故事最後,小米妮帶著金子和送給媽媽、妹妹的禮物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個勤勞、能幹的小姑娘,她懂禮貌、樂於助人,給小矮人們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別是在她忘記打掃地毯下的塵土後,表現出來的真摯和誠實,如果她不翻開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責備和永久的遺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說“每個小小的工作裡,都藏著快樂的寶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啟發,每次都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特別是記得打掃那片“地毯下的塵土”。

以“地毯下的塵土”作為文章的標題,初看貌似難以理解,饒有興趣地讀完以後,才知道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糾結的根源——工作的疏忽點。也正是因為小米妮的責任心強,誠實的她無法忍受“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這樣激烈的思想鬥爭。在與“星星”對話之後,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掃帚,開始掃地毯下的塵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有過和小米妮相似的經歷,有些事也許當時沒有人知道,但是會讓自己的心裡很不安,特別是對待自己分內的工作或學習。古語有雲:“君子慎獨。”當人們面對自己誠實、善良、責任的拷問時,你能不能坦誠地交上無愧於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認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讓我們先學習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塊秘密的“塵土”傾訴出來,馬上用行動清理乾淨吧!

讀完《地毯下的塵土》這個故事,讓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會給那些誠實、善良、勤勞的人一個好的回報,小矮人的金幣就藏在每一個微小的工作之中,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找尋。同學們,請懷著一顆真摯、誠實的心,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吧!

原由是我業餘開始寫作。一個寫作者,哪怕是業餘的,就必須要有寬闊的知識面和豐厚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把作品寫得深刻,豐富而生動。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傳》時還是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但那些古典文字讀起來總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對諸如《二十四史》、《史記》、《唐書》之類的史書典籍還是“敬而遠之”以待。許是年歲的增長,也或是隨著人世閱歷的豐富,心緒歸於寧靜,總之,讀史的願望更加強烈起來。也恰好這部《春秋左傳》是普及傳統文化書系“智品閣”中的一本,這個書系的好處就在於他通過注釋、今譯結合在一起,就如這部《春秋左傳》,它將《春秋》原經,和《春秋左傳》及譯文,注釋對照在一起,讀起來非常方便,手邊配一本《古漢語詞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

《春秋》是孔子編撰的,記錄的是魯隱西元年(西元前722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476年)魯國的歷史,以及圍繞魯國所發生的一些事件。《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果沒有注釋將無法讀懂,像《元年經》:“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頗像現在《志》書的紀年條目。所以,就出現了不少注釋《春秋》的書,流傳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像《春秋左傳》不僅對元經中提到的歷史事件作了詳細的交待,還把那些《春秋》元經中那些沒有記載的重要歷史事件作了記錄,點評,也就是今人寫作的議論。並說明《春秋》沒有記載的原因,我細細分析,不外乎下面幾點:一是不是王統認可的不記;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記,如“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這裡不書載的原因就是非魯隱公授命的行動。三就是不合正義的道統的。可見,孔子的皇統、道統思想之深重。

雖然閱讀才剛剛開始,但已從中覺出不小的妙處和見識、感悟,我有一想法,就是邊讀邊記,把那些閱讀中認為有益於後世的事情記錄下來,不為傳教,只為自得其樂。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一)

《地毯下的塵土》這個題目就很有深意,從題目上一點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說明什麼。通讀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塵土”是課文所敘故事的關節點,它暗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小姑娘米妮自覺主動地打掃“地毯下的塵土”,是表現米妮誠實的一個重要情節,也是揭示作品主旨的一個主要內容。故事的開頭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樣講究扣題、點題,而是從小米妮的身世講起,經過層層的鋪墊之後,在故事的結尾部分才點明主旨,告訴讀者“地毯下的塵土”是怎麼一回事。文章的標題可謂耐人尋味、富有深意,卻含而不露。

從小姑娘米妮離家找工作開始,就一路充滿了夢幻般的色彩。她沿著一條從未走過的森林小路走,居然沒有迷路,反而碰巧找到了一座神奇的“小屋”。當我們這位幸運的小姑娘在這座陌生的“小屋”裡充分展現她勤勞善良和樂於助人的美德時,“小屋”的主人——恰好是“山裡掌管金子的十二個快樂的小矮人”,而不是兇狠惡毒的巫婆——回來了,更為巧合的是“他們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十二個快樂的小矮人”迫切需要一個人代替“仙女保姆”,而米妮恰恰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一向勤勞的米妮又怎麼會不掃“地毯下的塵土”呢?原來,這又是一個巧合。恰恰就在“仙女假期的最後的一天”,小米妮“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恰好被“窗外”“自己從未見過的美麗的景象”迷住了,“連要幹的活都忘了”,以至於連“地毯下的塵土”也來不及掃了。

正是這一連串的巧合,推動了情節不斷向前發展,使行文更富有情趣,也給讀者帶來了一波又一波閱讀快感。不過,這一連串的巧合卻並不讓人覺得蹊蹺、突兀,反而覺得合情合理。而這一效果的產生,正是由於作者莫德·琳賽對情節設計的技巧已經達到圓潤無痕的境界了。

米妮“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整理床,洗盤子”“她再也無法幹得更快了”,一連串的動作刻畫出小姑娘著急、慌張的心理;“我想,”米妮大聲說,“今天我就不打掃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沒人看得見,有點灰塵也沒關係的。”聲音雖大,骨子裡的心虛卻暴露得更明顯;“星星透過窗戶,向她眨眼睛”,她好像聽到了星星們在說:“那位小姑娘,誠實而善良。”小米妮有些急了,但她仍抱有一絲僥倖,“米妮把臉轉向牆”。但是,她心靈最深處的一個聲音反反復複響起來,“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而且,“我們看到她了!我們看到她了!”所有的星星都快樂地叫著。這樣,小米妮內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鬥爭就躍然紙上,她誠實善良的形象再一次印入讀者腦海中。

這一部分沒有為寫人物心理而進行心理描寫,而是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多角度來刻畫米妮起伏不斷的心理變化過程,使主人公米妮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地“立”在讀者面前。可謂“雁過不留痕”!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二)

今天,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地毯下的塵土》。我學完這篇課文後,覺得很愧疚。因為課文裡的米妮,她是一個勤勞的女孩。而我卻是一個懶惰的女孩。

平時,我在家裡什麼也不會動手去幹。只是吃喝玩樂。例如:有一次,放學回家。肚子餓得要命。我看見媽媽還沒煮飯,立刻大聲大喊的說:“什麼時候了,還不煮飯,我肚子好餓了。”媽媽沒有出聲,走進廚房裡煮飯。媽媽一個人怎麼能做那麼多的事情呢!我當時為什麼這麼懶呢?我應該去幫媽媽煮飯,讓媽媽來炒菜。現在想起來也覺得當時真的很懶。

還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出差了。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在家,我每天一放學就去買飯吃,從不自己動手去做。吃完飯就放在桌上,什麼也不收拾。

我現在覺得很後悔,我學了這篇課文,我一定會改正的。我一定要比課文的米妮更加勤勞!


地毯下的塵土讀後感(三)

《地毯下的塵土》選自美國作家莫德·琳賽的《美德書》,文章講述了一個神奇而浪漫的故事:窮苦人家出身的小米妮,因為母親病了,自告奮勇外出找工作,不料在半路上迷途,不小心闖進了十二個小矮人的小屋子。小姑娘的勤勞、善良打動了小矮人們,並擔起了照顧小矮人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幫小矮人打掃衛生,因時間緊迫而沒有打掃地毯下的塵土。小米妮內心矛盾,半夜起床打掃,結果意外地獲得了小矮人藏在地毯下的十二枚金幣,作為她誠實的獎賞。故事最後,小米妮帶著金子和送給媽媽、妹妹的禮物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妮是個勤勞、能幹的小姑娘,她懂禮貌、樂於助人,給小矮人們留下了愉快的印象。特別是在她忘記打掃地毯下的塵土後,表現出來的真摯和誠實,如果她不翻開地毯,能得到的只是良心的責備和永久的遺憾——正如小矮人的所說“每個小小的工作裡,都藏著快樂的寶藏。”小米妮也由此受到啟發,每次都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特別是記得打掃那片“地毯下的塵土”。

以“地毯下的塵土”作為文章的標題,初看貌似難以理解,饒有興趣地讀完以後,才知道這是小米妮心中矛盾糾結的根源——工作的疏忽點。也正是因為小米妮的責任心強,誠實的她無法忍受“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這樣激烈的思想鬥爭。在與“星星”對話之後,米妮“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掃帚,開始掃地毯下的塵土”。()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有過和小米妮相似的經歷,有些事也許當時沒有人知道,但是會讓自己的心裡很不安,特別是對待自己分內的工作或學習。古語有雲:“君子慎獨。”當人們面對自己誠實、善良、責任的拷問時,你能不能坦誠地交上無愧於心的答案?你能不能自信地承認你完成好了一切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讓我們先學習米妮的做法,把心中那塊秘密的“塵土”傾訴出來,馬上用行動清理乾淨吧!

讀完《地毯下的塵土》這個故事,讓我有理由相信:生活一定會給那些誠實、善良、勤勞的人一個好的回報,小矮人的金幣就藏在每一個微小的工作之中,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找尋。同學們,請懷著一顆真摯、誠實的心,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