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關係,也會死於這三件事
文/小王子
“為什麼好朋友會漸行漸遠?”因為三觀?因為距離?因為喜好?可能的原因很多,但有些人一開始,正因為跟自己三觀、喜好相合才成為了好友,可最終還是走著走著就散了。
最近我發現,有時我們的溝通、說話方式,也是讓人漸行漸遠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發現自己說的話沒人聽、朋友越來越少,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犯了錯誤而不自知。
1、隨意評判他人的生活
我有幾個高中同學,因為性情相投,畢業多年一直保持著聯繫。但自從小媛結婚後,其他人就漸漸對她避而遠之。
只因為,小媛婚後就開始打著“為你好”“也希望你幸福”的招牌,不斷催促其他人找物件結婚。
比如,小喬今年研究生畢業,策劃了自己的畢業旅行。在朋友圈發了出去遊玩的照片,小媛留言:“一個人出去有什麼好玩的,你還是趕緊找個物件吧。”
又比如,群裡大家聊天,有人說工作遇到瓶頸期,壓力大。小媛來一句:你需要一個老公養你,結了婚壓力就不大了。
還有諸如“我們同學好多人都結婚生孩子啦,你們還不緊不慢的,年紀再大了就更難嫁出去了。”等等言論。
在小媛的觀點裡,似乎只有結了婚,整個人生才有了意義。其他人努力的工作、學習,她無法理解。
漸漸地,我們有事都不再和小媛說了,跟她的聯繫越來越少。從曾經的無話不談,
很多人,似乎總是習慣,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義到他人身上,於是認為別人不幸福。
但是,每個人對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定義。你可能根本不懂別人的幸福,而你眼中的幸福,在對方看來興許是一文不值的。
當你用自己的眼光去隨意評價別人時,你已經突破了人際交往的底線。
2、過於熱衷八卦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
Ta與人碰面的口頭禪通常是“你知道嗎?那誰又出事了”。
第一次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會如此的熱衷於八卦,仿佛天天的工作就是打聽別人的秘聞。
德克薩斯大學的姚博教授,曾就此做過調查,他發現:
喜歡八卦的人往往有自卑心理,希望通過這些不為人知的隱秘新聞,
我想起了曾看到的一句話:“女人的友誼,都是從說別人壞話開始的”。
這話乍聽有理,但深思便知,這種通過“嚼舌”獲得的友誼,都是淺層次的,你很難和別人更深地交流下去。
因為,雖然大家都愛談論八卦,卻不喜歡身邊有一位“超級八婆”,總擔心自己有天會成為八卦主角。
蔡康永曾說:八卦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關鍵是水準。
的確,適當的八卦就像日常生活的調劑品。但一旦過分八卦,就會顯得自己缺乏修養。
長久下來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也會讓別人逐漸疏遠你。
3、消極主義,抱怨成災
消極主義的人是什麼樣的?
你說天氣好,他說太曬了;你說炸雞好吃,他說熱量高會長胖……
其實他說的也沒錯,但他總是只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消極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美好的,總是帶有滿滿的悲觀情緒,甚至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你。
璐璐就是這樣一個負能量爆棚的人,誰跟她聊天都很少有開心的時刻。
大多數時候她都在各種抱怨,抱怨工作、抱怨生活。總之從芝麻小事到國家大事,她都能找到不順眼的點,然後吐槽個沒完沒了。
跟她聊天,不僅當下不舒服,還會影響接下來的心情。長久之後,再也沒人願意和她聊天了。
有時候理性的提醒是好事,但事事唱衰只會讓別人退避三舍。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的生活,當你開心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如果被澆了桶冷水,往往就會影響原來的好心情,還會考慮以後別自討沒趣。
其實,與人溝通交流其實並不難,關鍵要懂得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一段時間過後,自然就能夠避過錯誤的溝通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要是等到朋友們都厭惡你的交談方式,對你敬而遠之,那你要抱怨的,就只剩自己了。(微信公眾號/精讀,ID/Jingdu999)
一個人的固執裡,藏著低水準的認知
文/清悠
01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跟人交談時,有時你從各個角度給他分析一個問題,提出中肯的建議,但是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表現地異常固執。
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任憑外人怎麼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說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等你們爭論一番毫無結果時,你也許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捶胸頓足地喊道: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交涉某個問題,他提出來說一項資料不正常肯定是設備故障的原因。我說先別著急,等我查一查。
當我告訴他資料不對並非是設備運行不正常,而是因為那個時刻正好有工人在檢修,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說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說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分分鐘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衝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認知水準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02
有很多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仿佛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在把固執這種棱角當成了個性,將棱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棱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裡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裡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于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而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03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比如C、D、E……)。
舉個例子,認知水準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準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準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準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04
認知水準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認知水準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準還是多年前的水準,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慧。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裡帶的特點,改不掉了。
但隨著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閱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緩和了,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著於自我。
多讀書、多瞭解、多思考,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
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說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說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分分鐘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衝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認知水準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02
有很多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仿佛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在把固執這種棱角當成了個性,將棱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棱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裡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裡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于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而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03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比如C、D、E……)。
舉個例子,認知水準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準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準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準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04
認知水準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認知水準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準還是多年前的水準,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慧。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裡帶的特點,改不掉了。
但隨著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閱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緩和了,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著於自我。
多讀書、多瞭解、多思考,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