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人生感悟

越優秀的人,越早想通透這七件事

越優秀的人,越早想通透這七件事

文/李小墨

做公眾號之後,我經常會收到粉絲提問。很多問題答過就忘了,但一年前的一個提問,到現在我還會時不時地想起。

那個粉絲的問題其實稀疏平常,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他的年齡。

他問我,他應該繼續工作,還是辭職考研?問題是,他已經三十多歲了。按照年齡算,他上小學的時候,我還沒學會走路。到底是什麼讓他的心智如此晚熟,以至於到了而立之年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是因為認知,是因為對某些基礎問題的認知模糊不清。

公眾號請辯的創始人蔡壘磊在新書《認知突圍》裡說的一個觀點,

我很認同。他也經常從公眾號後臺收到粉絲提問,他發現這些提問雖然五花八門,但總是有許多共性,總是指向一些基礎的概念。

他認為:“大多數人對於某些問題就是無能為力,這種無能為力背後是人們對影響人生關鍵的某些概念認識不清,從而總是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回顧我遇到的那些迷茫的提問者,無論是面臨情感抉擇還是人生規劃,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遇到問題習慣問別人怎麼辦,而不是問自己怎麼辦。他們身體成年了,心理卻依然是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

他們總是寄希望於別人給他指條道,寄希望於別人能提供一條可以直接複製模仿的生活路徑,寄希望於別人能給他一個清晰的、現成的、能解決他生活問題的快捷方案。

他們就像巨嬰一樣,無法獨立地思考,無法堅定地做選擇,無法清晰地評估風險和機會。一些基礎認知沒有建立起來,他們就永遠都是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

但生活不會一直允許他們當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25歲大多數人已經大學畢業並工作一兩年了,25歲之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迷茫,25歲之後有些事情拎不清,社會對你就不會那麼寬容了。

早已成年卻依然茫然的人,需要一場認知突圍。而這些認知最好在25歲之前,就建立起來。

1

關於未來:人生根本不存在一條既定的跑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贏在起跑線”成了一句深入人心的口號。可是仔細想想,

這句話有個很大的問題,它讓人產生有種錯覺,誤以為人生有一條既定的跑道。

高考以前,某種意義上,我們和同齡人確實很像在一條跑道上。一群人按部就班地讀完幼稚園讀小學,讀完小學讀中學,在這個階段,你很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只要努力爭上游就好,不需要做什麼選擇。

迷茫通常是從高考後報志願開始的,從那一刻開始,人生的選項就不斷地遞到你的手裡:

去哪個城市?報哪個專業?選擇哪個大學?讀完本科要不要繼續深造?回三線城市的老家還是待在大城市發展?工作要選擇什麼行業?哪個公司是更好的平臺?和誰度過一生?要不要分手?要不要跳槽?什麼時候買房?在哪兒買房……

我們和同齡人浩浩蕩蕩地一同出發,

然後在分岔路口奔跑著散開。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真實的人生並不存在一條既定跑道,真實的人生是一個小徑分叉的花園。每個人都需要去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在小徑分叉的花園裡,每一條路都有自己的風景,根本無法像跑道一樣簡單地比拼出輸贏。

所以,人生的成功並不是比別人成功,而是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安排人生。

徹底想明白這一點有什麼好處?

想明白這一點,你就不會再把自己和其他人放在一個假像的跑道上比較輸贏,你最關心的不再是所謂的跑贏人生,而是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到到達那個地方的路徑。

你會一頭紮進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環顧左右,整天因為誰誰賺得比較多,誰誰混得比我好而焦慮。

你會專注地做屬於自己的事情,不再羡慕也不再盲從,不再因為別人出國而出國,因為別人考研而考研,因為別人跳槽而跳槽,因為別人考公務員而考公務員。

你會開始追隨你自己。

2

關於生命:閱歷是由生活的密度決定的

人們對年齡有一個刻板印象,認為活得長,見識就長,懂得就多。年長的人喜歡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

可是我一直覺得,閱歷並不是由年齡決定,而是由生活的密度決定的。

就像《認知突圍》裡說的:“單純地計算經歷過多少日出和日落,並不能完全反應出時間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記。

有些人只需要幾年就能走過一些人一輩子走過的路。”

當記者的時候,這種體會特別深,那個時候經常一天不止跑一條新聞,上午去的地方、接觸的人、採訪的新聞事件和下午可能完全不同,生活事件密集地發生,以至於過了一天像過了好幾天。

我也迅速地沉穩練達起來,那段時間是我畢業後成長最快的時期,我甚至覺得一年的記者閱歷頂得上其他人的五年。後來轉行過起了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生活仿佛從乾飯變成了稀粥。

人生是短暫的,每個人終有一死,這是命定的結局,死亡一旦來臨,所有得到的最終都會失去。所以重要的根本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過程就是獎勵。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體驗,是選擇一成不變地過一生,還是在短暫的一生裡,盡可能地看更多風景、認識更多有趣的人、經歷更多的不同的事?

至少相比安穩,我更想要體驗更多。

人生觀是指導我們的人生選擇的底層代碼。我畢業之後去報社當記者,之後辭職進入新媒體,接著辭職開始自由職業,我很少覺得迷茫,因為只要想清楚了要如何度過這一生,面臨形形色色選擇的時候,我心裡就和明鏡似的。

同時還會獲得一種不計得失、不畏虎狼的勇氣:反正人生就是一場體驗,我盡情體驗就好了,得失並沒有那麼重要。

3

關於金錢:想實現財務自由,要靠資產性收入

實現財務自由應該是每個人的夢想。可是怎麼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很殘酷的真相是,除了少數高薪群體,大多數上班族靠每個月的死工資,根本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金錢也需要認知突圍。

我們應該重新認識金錢,普通的收入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性收入,即利用現有資本本身帶來的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權分紅、版稅收入等等;另一種是勞動性收入,即利用勞動換來的報酬,一旦停工就沒有收入。

財務自由指的不是錢夠用,而是指長期不勞動換取報酬,也充裕。

財務自由的“自由”意味著不需要為了工資而工作,不再被工資捆綁。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要做的事。

靠停工就沒收入的勞動性收入是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所以在金錢方面,25歲之後要努力慢慢從純勞動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資產性收入實現財務自由。25歲之後,除了升職加薪,還要學會投資理財。

4

關於人脈:一直施恩才能維繫的,叫勞動性人緣

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經常拿一些好吃好玩的討好同學,結果他有好吃好玩東西的時候,大家圍著他轉,一旦他沒有好吃好玩的,大家對他就一下子冷了下來。而另外一個同學學習好、有什麼難題問題問他,一準給你說得明明白白。雖然從未試著去討好同學,大家卻都喜歡和他玩。

類似這樣的情況,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很多。以前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後來隱約覺得這兩種人社交效率完全不同,卻沒有清晰的思路說出兩者的區別。

《認知突圍》作者的分析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沿用了資產性收入和勞動性收入的概念,把人緣分為資產性人緣和勞動性人緣。

勞動性人緣需要時刻維持在勞動狀態,也就是得一直處於施恩狀態。他在大部分情況下十分被動,所維繫的關係也十分脆弱。看似擁有許多人緣,可是一旦他拒絕別人的請求或者停止施恩,前期的積累也就跟著煙消雲散了。

資產性人緣建立在個人的吸引力,來自於潛在的受益期望,哪怕你什麼恩惠也不施,仍然有好人緣在。

這種資產,可以是財富、權力、名氣、美貌,也可以是才華、品味、性格魅力、甚至有趣程度。資產性人緣,人人都想跟你建立關係、交換資源,和不和一個人“建交”,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除了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資產性人緣需要前期積累。

25歲之後要慢慢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靠自己的個人價值吸引資產性人緣,成為別人想認識的人,不能一直是一個不起眼、不重要的邊緣人,總靠施恩維繫人脈,總是抬著頭仰望優質人脈。

5

關於能力: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在其他人焦頭爛額找工作的時候,永遠有一群人不愁工作,他們在職的時候是公司的重用對象,一離職,獵頭擠破頭地給他打電話。

是什麼讓他們在雇傭市場取得主動地位?是稀缺性。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認知突圍》的作者問了一個問題,環衛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對城市來說又極其重要,為什麼他們的收入如此之低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報酬,不是按勞動的辛苦程度來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來算的。單位時間的勞動價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我們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來拿報酬的。

環衛工人的工作門檻低、可替代性強,就是工作內容辛苦、工作性質重要,也無法拿到高報酬。重要和稀缺是兩回事,辛苦程度和創造的價值也不一定成正比。

物以稀為貴,人也是以稀為貴。所以想找到高報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煉稀缺的能力。在能力發育的過程中,永遠問自己:我是否掌握了一般人不會的技能?

橫向上,看一下哪個領域,缺口大,就業人員少?選門檻高、可替代性弱、經驗值錢的專業學。

比如當醫生,隨著積累,經驗會非常值錢,可是如果是辦公室文員,經驗就不太值錢,稍微一兩年就是天花板。

縱向看,同樣的技能,我是否比別人專研得更深、完成得更有效率?

爛大街的“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當然比不上“可以用英語流利地交流”,折騰一晚上只能做個平平無奇的PPT當然比不上一個小時就能做出讓人驚豔的PPT。縱向的稀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6

關於工作:格局小的精明,會毀掉一個人

職場裡總是有一群愛橫向比較、愛計較的人:同事偷懶,我為什麼不能偷懶,同事拖拉,我為什麼不能拖拉?一個辦公室上班,憑什麼我多做事?這不公平!老闆就給我這麼多工資,我為什麼要多做事?拿固定的工資,少做點事,我就是占了老闆的便宜了。

這是一種格局特別小的精明,當你發現同事裡都是這樣的老油條,最好趕緊離開這個公司。這種對價值的計算實在太目光短淺。

很多人把工作當成計件獎賞、計時獎賞,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折合方式。格局大的人,不會這樣算,格局大的人著眼于自己的成長,著眼於自己的能力發育。那種和同事和老闆看似精明的鬥智鬥勇,其實是職場的慢性自殺。

據說,現在每個人一輩子平均要換8-10份工作,也就是你已經很難在一個公司待一輩子。

每個公司都只是你成長的一個階段,請盡可能地從每一份工作裡汲取養分,盡可能地成長,為下一次出發積蓄力量。

7

關於努力:別再拿“我懶”當遮羞布了

《認知突圍》的作者蔡壘磊問過很多人:“你認為自己懶嗎?”結果90%都認為自己懶。認為自己懶,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可以變得更好,只不過我懶。

他認為,懶的根源其實也在於認知能力受限。就拿學習來說,因為認知不足,所以搞不清楚學習有什麼用,所以看不清接受教育和未來自己想要的結果之間的強聯繫,所以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聽過一句反雞湯的減肥語錄:別老說減肥減肥,說得好像你瘦下來就不醜了。關於懶,這裡也有一句反雞湯:別老說自己懶,老把什麼都歸結為自己懶,說的好像勤快就能怎麼樣似的。

“懶”更像一塊遮羞布,就像一些差生的家長喜歡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懶,不肯用功。”所以就算孩子只考了十幾分,也仍然可以繼續當一個聰明的孩子。孩子到底聰不聰明,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孩子接下來的人生,都要為不肯用功承擔後果。

因為懶、不肯用功所以學習差,聽起來比很用功但還是學習差,似乎更體面一些。所以懶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如果扯掉這塊遮羞布,真實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25歲之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迷茫,25歲之後有些事情拎不清,社會對你就不會那麼寬容了。這些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是什麼,捆綁了你的人生?

1、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

"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每一年伊始筆記本的前幾頁都寫滿了宏偉的計畫,後面幾乎都是空白……”

“購買了一本好書,可惜得是到現在都還沒開始讀……”

“下決心健身減肥,差不多在5天之後就放棄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畫”的經歷。

2、害怕拒絕

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絕”有關。

有時這種拒絕是很顯然的,比如愛人突然的離去;或者被朋友背板和疏遠。

而有時這種拒絕也可以是很細微的,比如你給了對方一個微笑的眼神,對方卻移開了目光;或者你鼓起勇氣給對方發了一個條微信,對方卻過很久才簡短回復。

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

所以,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與小自尊心。

3、恐懼

很多人在工作中總有這樣的感受:害怕被領導批評、害怕別人覺得自己無能、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在意他人的評價、害怕犯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我想起一句話: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終於知道自己並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著一絲希冀,便又不肯甘心與瓦礫為伍。

其實就是心智的弱小,不願意面對挫折感。

4、拒絕學習

你不是寂寞,只是不想學習。

學習需要費腦子,自我成長需要不斷和自己作鬥爭,多痛苦啊!

還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機看電影,然後等看到同齡人薪資比你高、生活過的比你好時,你又在朋友圈感歎時運不濟。

大多數人的空虛寂寞冷,基本上都是吃飽了沒事幹閑的。

還是在短暫的一生裡,盡可能地看更多風景、認識更多有趣的人、經歷更多的不同的事?

至少相比安穩,我更想要體驗更多。

人生觀是指導我們的人生選擇的底層代碼。我畢業之後去報社當記者,之後辭職進入新媒體,接著辭職開始自由職業,我很少覺得迷茫,因為只要想清楚了要如何度過這一生,面臨形形色色選擇的時候,我心裡就和明鏡似的。

同時還會獲得一種不計得失、不畏虎狼的勇氣:反正人生就是一場體驗,我盡情體驗就好了,得失並沒有那麼重要。

3

關於金錢:想實現財務自由,要靠資產性收入

實現財務自由應該是每個人的夢想。可是怎麼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很殘酷的真相是,除了少數高薪群體,大多數上班族靠每個月的死工資,根本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金錢也需要認知突圍。

我們應該重新認識金錢,普通的收入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性收入,即利用現有資本本身帶來的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權分紅、版稅收入等等;另一種是勞動性收入,即利用勞動換來的報酬,一旦停工就沒有收入。

財務自由指的不是錢夠用,而是指長期不勞動換取報酬,也充裕。

財務自由的“自由”意味著不需要為了工資而工作,不再被工資捆綁。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要做的事。

靠停工就沒收入的勞動性收入是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所以在金錢方面,25歲之後要努力慢慢從純勞動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資產性收入實現財務自由。25歲之後,除了升職加薪,還要學會投資理財。

4

關於人脈:一直施恩才能維繫的,叫勞動性人緣

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經常拿一些好吃好玩的討好同學,結果他有好吃好玩東西的時候,大家圍著他轉,一旦他沒有好吃好玩的,大家對他就一下子冷了下來。而另外一個同學學習好、有什麼難題問題問他,一準給你說得明明白白。雖然從未試著去討好同學,大家卻都喜歡和他玩。

類似這樣的情況,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很多。以前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後來隱約覺得這兩種人社交效率完全不同,卻沒有清晰的思路說出兩者的區別。

《認知突圍》作者的分析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沿用了資產性收入和勞動性收入的概念,把人緣分為資產性人緣和勞動性人緣。

勞動性人緣需要時刻維持在勞動狀態,也就是得一直處於施恩狀態。他在大部分情況下十分被動,所維繫的關係也十分脆弱。看似擁有許多人緣,可是一旦他拒絕別人的請求或者停止施恩,前期的積累也就跟著煙消雲散了。

資產性人緣建立在個人的吸引力,來自於潛在的受益期望,哪怕你什麼恩惠也不施,仍然有好人緣在。

這種資產,可以是財富、權力、名氣、美貌,也可以是才華、品味、性格魅力、甚至有趣程度。資產性人緣,人人都想跟你建立關係、交換資源,和不和一個人“建交”,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除了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資產性人緣需要前期積累。

25歲之後要慢慢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靠自己的個人價值吸引資產性人緣,成為別人想認識的人,不能一直是一個不起眼、不重要的邊緣人,總靠施恩維繫人脈,總是抬著頭仰望優質人脈。

5

關於能力: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在其他人焦頭爛額找工作的時候,永遠有一群人不愁工作,他們在職的時候是公司的重用對象,一離職,獵頭擠破頭地給他打電話。

是什麼讓他們在雇傭市場取得主動地位?是稀缺性。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認知突圍》的作者問了一個問題,環衛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對城市來說又極其重要,為什麼他們的收入如此之低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報酬,不是按勞動的辛苦程度來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來算的。單位時間的勞動價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我們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來拿報酬的。

環衛工人的工作門檻低、可替代性強,就是工作內容辛苦、工作性質重要,也無法拿到高報酬。重要和稀缺是兩回事,辛苦程度和創造的價值也不一定成正比。

物以稀為貴,人也是以稀為貴。所以想找到高報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煉稀缺的能力。在能力發育的過程中,永遠問自己:我是否掌握了一般人不會的技能?

橫向上,看一下哪個領域,缺口大,就業人員少?選門檻高、可替代性弱、經驗值錢的專業學。

比如當醫生,隨著積累,經驗會非常值錢,可是如果是辦公室文員,經驗就不太值錢,稍微一兩年就是天花板。

縱向看,同樣的技能,我是否比別人專研得更深、完成得更有效率?

爛大街的“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當然比不上“可以用英語流利地交流”,折騰一晚上只能做個平平無奇的PPT當然比不上一個小時就能做出讓人驚豔的PPT。縱向的稀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6

關於工作:格局小的精明,會毀掉一個人

職場裡總是有一群愛橫向比較、愛計較的人:同事偷懶,我為什麼不能偷懶,同事拖拉,我為什麼不能拖拉?一個辦公室上班,憑什麼我多做事?這不公平!老闆就給我這麼多工資,我為什麼要多做事?拿固定的工資,少做點事,我就是占了老闆的便宜了。

這是一種格局特別小的精明,當你發現同事裡都是這樣的老油條,最好趕緊離開這個公司。這種對價值的計算實在太目光短淺。

很多人把工作當成計件獎賞、計時獎賞,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折合方式。格局大的人,不會這樣算,格局大的人著眼于自己的成長,著眼於自己的能力發育。那種和同事和老闆看似精明的鬥智鬥勇,其實是職場的慢性自殺。

據說,現在每個人一輩子平均要換8-10份工作,也就是你已經很難在一個公司待一輩子。

每個公司都只是你成長的一個階段,請盡可能地從每一份工作裡汲取養分,盡可能地成長,為下一次出發積蓄力量。

7

關於努力:別再拿“我懶”當遮羞布了

《認知突圍》的作者蔡壘磊問過很多人:“你認為自己懶嗎?”結果90%都認為自己懶。認為自己懶,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可以變得更好,只不過我懶。

他認為,懶的根源其實也在於認知能力受限。就拿學習來說,因為認知不足,所以搞不清楚學習有什麼用,所以看不清接受教育和未來自己想要的結果之間的強聯繫,所以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聽過一句反雞湯的減肥語錄:別老說減肥減肥,說得好像你瘦下來就不醜了。關於懶,這裡也有一句反雞湯:別老說自己懶,老把什麼都歸結為自己懶,說的好像勤快就能怎麼樣似的。

“懶”更像一塊遮羞布,就像一些差生的家長喜歡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懶,不肯用功。”所以就算孩子只考了十幾分,也仍然可以繼續當一個聰明的孩子。孩子到底聰不聰明,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孩子接下來的人生,都要為不肯用功承擔後果。

因為懶、不肯用功所以學習差,聽起來比很用功但還是學習差,似乎更體面一些。所以懶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如果扯掉這塊遮羞布,真實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25歲之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迷茫,25歲之後有些事情拎不清,社會對你就不會那麼寬容了。這些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是什麼,捆綁了你的人生?

1、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

"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每一年伊始筆記本的前幾頁都寫滿了宏偉的計畫,後面幾乎都是空白……”

“購買了一本好書,可惜得是到現在都還沒開始讀……”

“下決心健身減肥,差不多在5天之後就放棄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畫”的經歷。

2、害怕拒絕

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絕”有關。

有時這種拒絕是很顯然的,比如愛人突然的離去;或者被朋友背板和疏遠。

而有時這種拒絕也可以是很細微的,比如你給了對方一個微笑的眼神,對方卻移開了目光;或者你鼓起勇氣給對方發了一個條微信,對方卻過很久才簡短回復。

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

所以,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與小自尊心。

3、恐懼

很多人在工作中總有這樣的感受:害怕被領導批評、害怕別人覺得自己無能、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在意他人的評價、害怕犯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我想起一句話: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終於知道自己並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著一絲希冀,便又不肯甘心與瓦礫為伍。

其實就是心智的弱小,不願意面對挫折感。

4、拒絕學習

你不是寂寞,只是不想學習。

學習需要費腦子,自我成長需要不斷和自己作鬥爭,多痛苦啊!

還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機看電影,然後等看到同齡人薪資比你高、生活過的比你好時,你又在朋友圈感歎時運不濟。

大多數人的空虛寂寞冷,基本上都是吃飽了沒事幹閑的。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