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愛才
這是一個老練、愛才,而且感情豐富的社會。
同文因交通意外入院急救,他的讀者與行家至為震驚關懷,密切注意他的情況,擔足心事,幾乎寢食難安,得知他日漸康復,才放下心頭一塊大石。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此君在短短撰稿期內竟感動吸引了那麼多讀者,其攝魂大法也真練得到了家了,羨煞旁人,正是,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懷才必遇,信焉,而寫作收穫,又豈能以區區稿酬衡量之。
正在惆悵,經過此劫,他可能感懷身世,以後落筆,說不定溫柔敦厚起來,大講如何經過一條白色隧道與天使見面之類,
朋友笑說:“才怪,甫出院(),就去看他,跳脫淘氣一如舊時,一成不變,你看他文字,保證刁鑽活潑如故。”沒有更好的消息了。
我們這一行人事變遷也很厲害,有些專攔在版面上消失,讀者真會額手慶倖,或是更糟,根本不發覺它已經不再存在,可是大家都希望該君可以早日回來。
他的精神吸住讀者的精神,他的激情感動了讀者的感情。
亦舒:認人
“我們幹嗎要認人?又不是酒樓公關,每個客人姓名都需記住。”
錯,認識你工作範圍之內會得接觸到的各色人等,絕對是重要職責。
任何機構的新聞群組,都應對每張報紙的專欄作者有一定認識,人家香港電臺的蘇狄嘉就做得到,照說,蘇女士是公務員,
可是謙和的公()關與囂張的公關誰得益誰招損,一目了然。
專欄作者是否失禮,完全是另外一件事,身為公僕,又系公關,已立於必敗之地,忍讓之餘,必須繼續忍讓,可以解釋,但不可以辯駁。
作為中文寫作人,如果傲慢地說“我不看魯迅,我不知道紅樓夢,我不稀罕張愛玲”也不會有罪,可是印象分值多少,讀者心裡有數。
大地產商人也還認得幾位元財經記者,認人不是太困難的工作,除非那麼大一個機構都認為多餘、不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