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李廣田:回聲

李廣田:回聲

不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還是最喜歡跟著母親到外祖家去,這原因是為了去聽琴。

外祖父是一個花白鬍鬚的老頭子,在他的書房裡也有一張橫琴,然而我並不喜歡這個。外祖父常像瞌睡似地俯在他那橫琴上,慢慢地撥弄那些琴弦,發出如蒼蠅的營營聲,蒼蠅,多麼膩人的東西。毫無精神,叫我聽了只是心煩,那簡直就如同老祖父硬逼我念古書一般。我與其聽這營營聲,還不如到外邊的籬笆上聽一片枯葉的歌子更好些。那是在無意中被我發現的。一日,我從籬下走過,一種奇怪的聲音招呼我,

那仿佛是一隻螞蚱的振翅聲,又好像一隻小鳥的剝啄。然而這是冬天,沒有螞蚱,也不見啄木鳥。雖然在想像中我已經看見駕著綠鞍的小蟲,和穿著紅裙的沒尾巴的小鳥。那聲音又似在故意逗我,一會唱唱。一會又歇歇。我費了不少時間終於尋到那個發聲的機關:是泥笆上一片枯葉,在風中戰動,與枯枝摩擦而發出好聽的聲響,我喜歡極了,我很想告訴外祖:“放下你的,來聽我的吧。”但因為要偷偷藏住這點快樂,終於也下曾告訴別人。

然而我最喜歡的還不在此。我還是喜歡聽琴─一聽那張長大無比的琴。

那時侯我當然還沒有一點地理知識。但又不知是從什麼人聽說過:黃河是從西天邊一座深山中流來,黃蕩蕩如來自天上,

一直瀉入東邊的大海,而中間呢,中間就恰好從外祖家的屋後流過。這是天地間一大奇跡,這奇跡,常常使我用心思索。黃河有多長,河堤也有多長,而外祖家的房舍就緊靠著堤身。這一帶居民均佔有這種便宜,不但在官地上建造房屋,而且以河堤作為後牆,故從前面看去,儼然如一排土樓,從後面看去,則只能看見一排茅簷。堤前堤後,均有極整齊的官柳,冬夏四季,都非常好看。而這道河堤,這道從西天邊伸到東天邊的河堤,便是我最喜歡的一張長琴:堤身即琴身。堤上的電杆木就是琴柱,電杆木上的電線就是琴弦了。

最樂意到外姐家去,而且樂意到外祖家夜宿,就是為了聽這張長琴的演奏。

只要有風的日子,就可以聽到這長琴的嗡嗡聲。

那聲音頗難比擬,人們說那像老頭子哼哼,我心裡卻甚難佩服。尤其當深夜時候,尤其是在冬天的夜裡,睡在外祖母的床上,聽著牆外的琴聲簡直不能入睡。冬夜的黑暗是容易使人想到許多神怪事物的,而在一個小孩子的心裡卻更容易遐想,這嗡嗡的琴聲就作了我遐想的序曲。我從那黃河發源地的深山,緣著琴弦,想到那黃河所傾注的大海。我猜想那山是青的,山裡有奇花異草,有珍禽怪獸;我猜想那海水是綠色的,海上滿是小小白帆,水中滿是翠藻銀鱗。而我自己想,仿佛覺得自己很輕,很輕,我就像著那條琴弦飛行。我看見那條琴弦在月光中發著銀光,我可以看到它的兩端,卻又覺得那琴弦長到無限。
我漸漸有些暈眩,在暈眩中我用一個小小的鐵錘敲打那琴弦,於是那琴弦就發出嗡嗡的聲響。這嗡嗡的琴聲就直接傳到我的耳裡,我仿佛飛行了很遠很遠,最後才了覺自己仍是躺溫暖的被裡。我的想像又很自然地轉到外祖父身上,我又想起外祖父的橫琴,想起那橫琴的膩人的營營聲。這聲音和河堤的長琴混合起來,我乃覺得非常麻煩,仿佛眼前有無數條亂絲攪動在一起,我的思念愈思愈亂,我看見外祖父也變了原來的樣子,他變成一個雪白鬚眉的老人,連衣服也是白的,為月光所洗,渾身上下顫動著銀色的波紋。這已不復是外祖,乃是一個神仙,一個妖怪,他每天夜裡在河堤上敲打琴弦。我竭力想把那老人的影像同外祖父分開,
然而不可能,他們老是糾纏在一起。我感到恐怖。我的恐怖卻又誘惑我到月夜中去,假如趁這時候一個人跑到月夜的河堤上該是怎樣呢。恐怖是美麗的,然而到底還是恐怖。最後連我自己也分裂為二。我的靈魂在月光的河堤上佇立,感到寒戰,而我的身子卻越發地向被下畏縮,直到蒙頭裹腦睡去為止。

在這樣的夜裡,我會做出許多怪夢,可惜這些夢也同過去的許多事實一樣,都被我忘在模糊中了。

來到外祖家,我總愛一個人跑到河堤上,尤其每次剛剛來到的次日早晨,不曾天氣多麼冷。也不管河堤上的北風多麼凜冽。我總願偷偷地跑到堤上,緊緊抱住電杆木,用力踢那電杆木,使那嗡嗡聲發出一種節奏,

心裡覺得特別喜歡。

然而北風的寒冷總是難擋的,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耳朵,其初是疼痛,最後是麻木,回到家裡才知道已經成了凍瘡。尤以腳趾腫痛得最厲害。因此,我有一整個冬季不能到外祖家去,而且也不能出門,悶在家裡,我真是寂寞極了。

“為了不能到外祖家去聽琴,便這樣憂愁的嗎?”老祖母見我鬱鬱不快的神色,這樣子慰問我。不經慰問倒還無事,這最知心的慰問才喚起我的悲哀。

祖母的慈心總是值得感激的,時至現在,則可以說是值得紀念的了,因為她已完結了她最平凡的,也可以說是最悲劇的一生,升到天國去了。在當時,她曾以種種方法使我快樂,雖然她所用的方法不一定能使我快樂。

她給我說故事(),給我唱謠曲,給我說黃河水災的可怕,說老祖宗兜土為山的傳說,並用竹枝草葉為我作種種玩具。虧她想得出:她又把一個小瓶懸在風中叫我聽琴。

那是怎樣的一個小瓶啊,那個小瓶可還存在嗎,提起來倒是非常懷念了。那瓶的大小如蘋果,渾圓如蘋果,只是多出一個很小很厚的瓶嘴兒。顏色是純白,材料很粗糙,井沒有什麼光亮的瓷釉。那種質樸老實樣子。叫人疑心它是一件古物,而那東西也確實在我家傳遞了許多世代。老祖母從一個舊壁櫥中找出這小瓶時,小心地拂拭著瓶上的塵土,以嚴肅的微笑告訴道:“別看這小瓶不好,這卻是祖上的傳家寶呢。我們的老祖宗——可是也不記得是哪一位了,但願他在天上作神仙─一他是一個好心腸的醫生,他用他的通神的醫道救活了許多垂危的人。他曾用許多小瓶珍藏一些靈藥,而這個小白瓶兒就是被傳留下來的一個。”一邊說著,一邊又顯出非常惋惜的神氣。我聽了老祖母的話也默然無活,因為我也同樣地覺得很惋惜。我想像當年一定有無數這樣大小瓶兒,同樣大,同樣圓,同樣是白色,同樣是好看,可是現在就只剩著這麼一個了。那些可愛的小瓶兒都分散到哪裡去了呢?而且還有那些靈藥,還有老祖宗的好醫術呢?我簡直覺得可哀了。

那時候者祖母有多大年紀。也不甚清楚。但總是五十多歲的人吧,雖然頭髮已經蒼白。身體卻還相當的健康,她不煩勞地為我做著種種事情。

李廣田:秋天的味

誰曾嗅到了秋的味,

坐在破幔子的窗下,

從遠方的池沼裡,

水濱腐了的落葉的——

從深深的森林裡,

枯枝上熟了的木莓的——

被涼風送來了

秋的氣息?

這氣息

把我的()舊夢醺醒了,

夢是這樣迷離的,

象此刻的秋雲似——

從窗上望出,

被西風吹來,

又被風吹去。

李廣田:上馬石

“老兄弟,真想不到他就先走了。”

“走了倒也罷了。我們還不是前腳後腳的事嗎。”

太陽黃黃的。照著一個高大衰老的車門下。是將近秋末天涼的時候,人們已覺得陽光之可親了。尤其是老年人。他們既沒有事情可作,便只好到這車門下來曬太陽,吃旱煙,說說閒話。並且目送過路人來來往往。兩個老頭子又各領一個五六歲的小孫孫,看小孩,這也是就是他們的一件工作了。小孩子要偎在老人懷中聽閒話,老人卻故意把他們哄開,並屢次說道:

“好孩子。你們自己到那邊騎馬去吧。”

這個車門,位置在一條非常寬闊的巷口上。這條巷子是被兩列低矮的小房子所形成的,在幾家大門口外,有顯得頗瘦弱的小牛小驢被栓在木樁上,此外就只見到幾棵並不茂盛的槐樹或榆樹了,但這條巷子是曾經有過繁盛日子的,從現在說起,也不過是百十年前的事情罷了。那時候這裡完全是一片高大的樓房,據說從這裡趕了騾馬到五裡外的一條河流去飲水,在這距離中間絡繹不絕的都是騾馬,沒有人能計算出一個實在數目。雖然那條河水現在已成了平田。而“飲馬河”這個名字卻還時常被人提起。再如這巷口的一塊上馬石台,也可以說是當年繁盛的一個記號吧。這塊上馬石除卻特別重大外,與普通的上馬石也並沒有多大差別,不過這塊石頭如今已經不是什麼上馬石了,它成了一些閒散人生下辛談天的地方,也是小孩子們來說來作遊戲的根據地,有時候,一些青年人也用它來比試力量,然而三個人至五個人也只能撼得它微微欠身而已。兩個老頭子哄他們的孫孫來騎馬。這塊石頭也就又變成一匹石馬了。小孩子總喜歡跑到這塊石頭邊,用小手拍拍那光滑的石頭——石頭已經磨擦得很光滑了─一自己並作出騎馬的姿勢,口裡喊道:“打,打,打。”

兩個老頭子都住在這條巷內,另有一個同姓的老弟兄,是住在這村子的另一個角落裡的,只要有人提起“三個老頭子”,大家就明白是車門底下的這三個了。他們除卻睡覺吃飯之外,把大半的時間都消磨在這個車門底下。他們的記憶非常繁瑣,他們的談話又重複不盡,而他們永不會忘情於那些過去的好年月。他們一開口便是:“我們年青的時候怎樣……”或是“老祖父曾經告訴過我說那些年間……”他們對於現今的事情不大關心,但偶然聽到一點便長噓短歎。他們常說:“我們是不中用了,活著也沒有意思,還不如早些到土地裡去歇息了吧。”他們也常常談到:“老弟兄們。到底我們誰應當先走呢?”於是年紀最長的一個便很慷慨地搶著說:“當然啦,當然啦。我比你們大許多歲數,當然我先走啦,我恐怕不能給你們送行了。”另外兩個老頭子一定會同時把煙袋一敲:“也好,你先到那邊去打下店道,到那邊把床鋪都安排停當,然後再來招呼我們吧。我們還可以到那邊去同吃煙,同說話,就只怕那邊沒有太陽可曬了!”

今天只剩著兩個老頭子了,那個住著另一個角落裡,年紀最小的老頭子曾經早走了,走了好多天了。這個年紀最老,曾經自己答應先走的老頭子,還不曾走,不過前些天他剛剛鬧過一次傷風,幾乎走掉,卻又被醫生給拉回來了。那個年紀居中的農頭子,前些天是只能帶了一個小孫孫到這裡來曬太陽打盹的,現在他的老伴又出來了,就又有一肚子話要說。然而他們還想到那個已經走了的老伴,他們覺得有點荒涼,但這種感覺到底很淡漠,因為他們知道,那人不過是走了罷了,而他們自己也不過是前腳後腳的事情而已,特別是年長的那一個,他很抱怨,他說:

“唉,唉。我認為他一定來招呼我了,可是他到底下曾來,不,他來過了,我曾經夢見他……”

話猶未完,第二個老頭子已吃了一驚,他把煙灰一磕,歪著腦袋用低聲說:“你夢見他?”

“是啊,我夢見他,他提一個竹籃去趕集,他說,大哥,你告訴我,今天的芋頭多少錢一斤?你看這夠多麼奇怪。我怎麼就知道芋頭多少錢一斤呢?我忘記我是不是已經回答他,在夢裡也忘記他是已經走了的人了,不然。我一定問問他那邊的情形是怎樣。兄弟,你說,這是個哪樣兆頭?芋頭是吉祥的呢,還是不吉祥的呢?”

於是他們就說起夢話來了,這個也是夢。那個也是夢,拿夢來解釋一切,一切也都是夢了。最後他們又把話題回到那個已經走掉的人身上。於是又說到一些走了多年的人,說到過去的好年頭,說到現今的世道,說現今的年青人已完全不是他們當年那樣子()了,他們看著不順眼,但願意趕快把眼睛閉起來,於是,舊話重提,那個年紀較小的老頭子又提議道:“大哥,我們兩個再來打賭吧,我們看到底誰走在前邊。”

“還用打什麼賭嗎?”另一個回答。“麥前麥後,穀秋豆秋,是收穫老頭子的時候啊,我今年秋後不曾走,明年麥後是非走不行了。”

正說話間,忽然聽到那邊兩個小孩子叫了起來,原來他們正在上馬石上作著蓋房子的遊戲,他們用土塊、破瓦、碎磚之類,在石頭上面費了很大的力氣要座一套房子。他們玩得非常高興,等到房子已經建築成功,他們正想招呼兩個老頭子過來看看,並希望從而個老人口裡聽到誇獎時,不料偶一不慎,一舉手間就把一件艱難工程破壞了。等到兩個老頭子都急忙走來時,只見上馬石上一堆零亂的瓦礫,他們都笑了。看看時候已經不早,車門前面已是一地陰影,秋末的西風也已有些涼意,兩個老頭子便向孩子們道:“好孩子,我們趕快走吧。”孩子們卻固執要重興他們的工程,老頭子則安慰去他們,說等明天這裡重見太陽時再來建一套更好的房子。老人手裡各牽一個小孫孫,慢慢地向那條寬大衰老的巷裡走去,又各自走進了低矮的大門。這時候雖然已近日夕,但在田間工作的還不曾歸來,村井上也還沒有人牽了牲畜去飲水,只有秋風吹起幾個小小旋風,在這多灰沙的街上、巷中,家家門口,忽出忽沒地連翩巡行。

給我唱謠曲,給我說黃河水災的可怕,說老祖宗兜土為山的傳說,並用竹枝草葉為我作種種玩具。虧她想得出:她又把一個小瓶懸在風中叫我聽琴。

那是怎樣的一個小瓶啊,那個小瓶可還存在嗎,提起來倒是非常懷念了。那瓶的大小如蘋果,渾圓如蘋果,只是多出一個很小很厚的瓶嘴兒。顏色是純白,材料很粗糙,井沒有什麼光亮的瓷釉。那種質樸老實樣子。叫人疑心它是一件古物,而那東西也確實在我家傳遞了許多世代。老祖母從一個舊壁櫥中找出這小瓶時,小心地拂拭著瓶上的塵土,以嚴肅的微笑告訴道:“別看這小瓶不好,這卻是祖上的傳家寶呢。我們的老祖宗——可是也不記得是哪一位了,但願他在天上作神仙─一他是一個好心腸的醫生,他用他的通神的醫道救活了許多垂危的人。他曾用許多小瓶珍藏一些靈藥,而這個小白瓶兒就是被傳留下來的一個。”一邊說著,一邊又顯出非常惋惜的神氣。我聽了老祖母的話也默然無活,因為我也同樣地覺得很惋惜。我想像當年一定有無數這樣大小瓶兒,同樣大,同樣圓,同樣是白色,同樣是好看,可是現在就只剩著這麼一個了。那些可愛的小瓶兒都分散到哪裡去了呢?而且還有那些靈藥,還有老祖宗的好醫術呢?我簡直覺得可哀了。

那時候者祖母有多大年紀。也不甚清楚。但總是五十多歲的人吧,雖然頭髮已經蒼白。身體卻還相當的健康,她不煩勞地為我做著種種事情。

李廣田:秋天的味

誰曾嗅到了秋的味,

坐在破幔子的窗下,

從遠方的池沼裡,

水濱腐了的落葉的——

從深深的森林裡,

枯枝上熟了的木莓的——

被涼風送來了

秋的氣息?

這氣息

把我的()舊夢醺醒了,

夢是這樣迷離的,

象此刻的秋雲似——

從窗上望出,

被西風吹來,

又被風吹去。

李廣田:上馬石

“老兄弟,真想不到他就先走了。”

“走了倒也罷了。我們還不是前腳後腳的事嗎。”

太陽黃黃的。照著一個高大衰老的車門下。是將近秋末天涼的時候,人們已覺得陽光之可親了。尤其是老年人。他們既沒有事情可作,便只好到這車門下來曬太陽,吃旱煙,說說閒話。並且目送過路人來來往往。兩個老頭子又各領一個五六歲的小孫孫,看小孩,這也是就是他們的一件工作了。小孩子要偎在老人懷中聽閒話,老人卻故意把他們哄開,並屢次說道:

“好孩子。你們自己到那邊騎馬去吧。”

這個車門,位置在一條非常寬闊的巷口上。這條巷子是被兩列低矮的小房子所形成的,在幾家大門口外,有顯得頗瘦弱的小牛小驢被栓在木樁上,此外就只見到幾棵並不茂盛的槐樹或榆樹了,但這條巷子是曾經有過繁盛日子的,從現在說起,也不過是百十年前的事情罷了。那時候這裡完全是一片高大的樓房,據說從這裡趕了騾馬到五裡外的一條河流去飲水,在這距離中間絡繹不絕的都是騾馬,沒有人能計算出一個實在數目。雖然那條河水現在已成了平田。而“飲馬河”這個名字卻還時常被人提起。再如這巷口的一塊上馬石台,也可以說是當年繁盛的一個記號吧。這塊上馬石除卻特別重大外,與普通的上馬石也並沒有多大差別,不過這塊石頭如今已經不是什麼上馬石了,它成了一些閒散人生下辛談天的地方,也是小孩子們來說來作遊戲的根據地,有時候,一些青年人也用它來比試力量,然而三個人至五個人也只能撼得它微微欠身而已。兩個老頭子哄他們的孫孫來騎馬。這塊石頭也就又變成一匹石馬了。小孩子總喜歡跑到這塊石頭邊,用小手拍拍那光滑的石頭——石頭已經磨擦得很光滑了─一自己並作出騎馬的姿勢,口裡喊道:“打,打,打。”

兩個老頭子都住在這條巷內,另有一個同姓的老弟兄,是住在這村子的另一個角落裡的,只要有人提起“三個老頭子”,大家就明白是車門底下的這三個了。他們除卻睡覺吃飯之外,把大半的時間都消磨在這個車門底下。他們的記憶非常繁瑣,他們的談話又重複不盡,而他們永不會忘情於那些過去的好年月。他們一開口便是:“我們年青的時候怎樣……”或是“老祖父曾經告訴過我說那些年間……”他們對於現今的事情不大關心,但偶然聽到一點便長噓短歎。他們常說:“我們是不中用了,活著也沒有意思,還不如早些到土地裡去歇息了吧。”他們也常常談到:“老弟兄們。到底我們誰應當先走呢?”於是年紀最長的一個便很慷慨地搶著說:“當然啦,當然啦。我比你們大許多歲數,當然我先走啦,我恐怕不能給你們送行了。”另外兩個老頭子一定會同時把煙袋一敲:“也好,你先到那邊去打下店道,到那邊把床鋪都安排停當,然後再來招呼我們吧。我們還可以到那邊去同吃煙,同說話,就只怕那邊沒有太陽可曬了!”

今天只剩著兩個老頭子了,那個住著另一個角落裡,年紀最小的老頭子曾經早走了,走了好多天了。這個年紀最老,曾經自己答應先走的老頭子,還不曾走,不過前些天他剛剛鬧過一次傷風,幾乎走掉,卻又被醫生給拉回來了。那個年紀居中的農頭子,前些天是只能帶了一個小孫孫到這裡來曬太陽打盹的,現在他的老伴又出來了,就又有一肚子話要說。然而他們還想到那個已經走了的老伴,他們覺得有點荒涼,但這種感覺到底很淡漠,因為他們知道,那人不過是走了罷了,而他們自己也不過是前腳後腳的事情而已,特別是年長的那一個,他很抱怨,他說:

“唉,唉。我認為他一定來招呼我了,可是他到底下曾來,不,他來過了,我曾經夢見他……”

話猶未完,第二個老頭子已吃了一驚,他把煙灰一磕,歪著腦袋用低聲說:“你夢見他?”

“是啊,我夢見他,他提一個竹籃去趕集,他說,大哥,你告訴我,今天的芋頭多少錢一斤?你看這夠多麼奇怪。我怎麼就知道芋頭多少錢一斤呢?我忘記我是不是已經回答他,在夢裡也忘記他是已經走了的人了,不然。我一定問問他那邊的情形是怎樣。兄弟,你說,這是個哪樣兆頭?芋頭是吉祥的呢,還是不吉祥的呢?”

於是他們就說起夢話來了,這個也是夢。那個也是夢,拿夢來解釋一切,一切也都是夢了。最後他們又把話題回到那個已經走掉的人身上。於是又說到一些走了多年的人,說到過去的好年頭,說到現今的世道,說現今的年青人已完全不是他們當年那樣子()了,他們看著不順眼,但願意趕快把眼睛閉起來,於是,舊話重提,那個年紀較小的老頭子又提議道:“大哥,我們兩個再來打賭吧,我們看到底誰走在前邊。”

“還用打什麼賭嗎?”另一個回答。“麥前麥後,穀秋豆秋,是收穫老頭子的時候啊,我今年秋後不曾走,明年麥後是非走不行了。”

正說話間,忽然聽到那邊兩個小孩子叫了起來,原來他們正在上馬石上作著蓋房子的遊戲,他們用土塊、破瓦、碎磚之類,在石頭上面費了很大的力氣要座一套房子。他們玩得非常高興,等到房子已經建築成功,他們正想招呼兩個老頭子過來看看,並希望從而個老人口裡聽到誇獎時,不料偶一不慎,一舉手間就把一件艱難工程破壞了。等到兩個老頭子都急忙走來時,只見上馬石上一堆零亂的瓦礫,他們都笑了。看看時候已經不早,車門前面已是一地陰影,秋末的西風也已有些涼意,兩個老頭子便向孩子們道:“好孩子,我們趕快走吧。”孩子們卻固執要重興他們的工程,老頭子則安慰去他們,說等明天這裡重見太陽時再來建一套更好的房子。老人手裡各牽一個小孫孫,慢慢地向那條寬大衰老的巷裡走去,又各自走進了低矮的大門。這時候雖然已近日夕,但在田間工作的還不曾歸來,村井上也還沒有人牽了牲畜去飲水,只有秋風吹起幾個小小旋風,在這多灰沙的街上、巷中,家家門口,忽出忽沒地連翩巡行。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