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王蒙:我的處世哲學

王蒙:我的處世哲學

我沒有受過完好的學校教育,所讀書卷也很有限。有時承蒙不棄,被認為還有點什麼思想見解,並不隨波逐流也者,首先是得益於生活實踐的啟示與好學好問的感悟。

就是說,我承認“實踐出真知”的基本命題,同時也不否認基本之外的例外與變異。

馬上就是我的60歲生日了,積一個甲子之經驗,我能夠告訴讀者們一點什麼呢?

第一,不要相信簡單化。

我到處講一個意思:凡把複雜的問題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決複雜的問題說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

皆不可信;凡把麻煩的事情說成是一念之差,說成是一人之過,以為改此一念或除此一人則萬事大吉者,皆不可信。

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說實話我這一輩子還沒怎麼碰到過這麼便宜的事情。大多數,絕大多數是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反而更加突出激化、更加麻煩了。

所以我雖然讚揚針灸,卻不相信點穴和咒語。

我知道世上沒有萬能藥方,所以我也不為某味藥的失靈而氣惱或反目為仇。我常常不抱非分的期望,所以也很少過於悲觀絕望。

第二,不要相信極端主義與獨斷論。

世界上絕對不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善惡兩種品德、敵我兩種力量、正謬兩種主張、資無兩個階級。

要善於面對和把握大量的中間狀態、過渡狀態、無序狀態與自相矛盾的狀態、可調控狀態、可塑狀態等等。

世界上的事情絕對不是誰消滅了對方就可以天下太平光明燦爛。動不動把自己樹成正確正義一方,把對方扣成錯誤乃至敵對一方,動不動想搞大批判罵倒對方——不論是依勢的甲批乙還是迎潮的乙批甲,都帶有欺世盜名自我兜售的投機商味道與小兒科幼稚。要學會面對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只“面對”被某種意圖或者理論過濾過改繪過的簡明掛圖。

在沒有絕對的把握的大量問題上,中道選擇是可取的,是經得住考驗的。

第三,不要被大話嚇唬住。不要被胡說八道嚇唬住。不要被旗號嚇唬住。

因了發明一句話而搞得所向披靡者,多半大有水分。

大而無當的論斷下邊不知道有多少漏洞和虛應糊弄。

過猶不及。過於偉大或過於卑微,過於高明或過於愚蠢,過於奇特或過於陳舊的話語,都值得懷疑。

不要陷於標籤與旗號之爭,不要認為一劃類一戴帽子就可以做出價值判斷。不要以為一劃類一判決世界就井井有條了——多半是相反,更加歪曲了。

戴上桂冠的也可能狗屎,扣上屎盆子的也可能冤枉,這是一。桂冠云云可能本身就不可貴,盆子云云可能本身就不丟人,這是二。同一個類屬或概念之下可能掩蓋著各種不同的狀態以至於性質,這是三。你的分類法本身就沒有被證明過,你的劃類術又極低智商,因此不足為憑,這是四。

要善於使用概念而不是被概念所使用所主宰。

一般地說,在沒有足夠的根據的情況下,在常識與大言之間,我選擇前者。但我也絕不輕率地否定一種驚人高論。對後者我願意抱走著瞧的態度。

第四,不要搞排他,不要動不動視不同於自己的為異端。

特別是在文學與藝術問題上,以及在許多問題上,寧可相信別人與自己都是處於瞎子摸象的過程中,人們各有道理又各執一詞。世間的諸故事中,沒有比瞎子摸象的比喻更深刻更普遍更給人以教益的了。

所以,多年來我堅持一種說法:可以党同,慎於或不要伐異。最好是黨同喜異,党同學異。可以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不要王麻子剪刀別無分號。提倡多元互補,不要動不動搞你死我活。

我致力於提倡與樹立建設性的學術品格。

多數情況下,我主張立字當頭,破在其中——立了正確的才能破除也等於破除或揚棄謬誤的。事實已經證明,沒有立即沒有建設的單純破壞,帶來的常常只能是失範、混亂、墮落,這種真空比沒有破以前還糟糕。

第五,所以我提倡理解,相信理解比愛更高。

甚至於批評謬誤,也要先理解對方,知道他是怎麼失足,怎麼片面而且膨脹的,知道他的局部的合理性乃至光彩照人與總體的荒謬性是怎麼表現與“結合”的。而不是簡單地把對方視如妖孽。沒有人有權力動不動把對立面視如妖孽、牛鬼蛇神。

我主張見到自己沒有見過或弄不清楚的事情先努力去理解它體味它,確有把握了,再批評它匡正它。我不贊成那種凡遇到自己不明白的東西就聲討一番,

先判罪再找理由的惡習。自己弄不懂的東西不一定就壞,對於自己鬧不明白的東西明智的做法是一看二研究,不行就先掛起來。

所謂理解也就是弄清真相的意思,先弄清真相再做出價值判斷,這是最根本的原則。先做出價值判斷再去過問真相,乃至永不去過問真相,這是聰明的白癡的突出標誌。

任何人試圖以真理裁判道德裁判者自居,以救世主自居,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要隨便信他。

所以我提倡費厄潑賴,我不相信魯迅的原意是讓人們無止無休地殘酷鬥爭下去。

所以我贊成不搞無謂的爭論,對於花樣翻新的名詞口號,對於熱點熱門,對於咋咋呼呼,我常常抱不為所動所怒,靜觀其變,不信其邪,言行對照,比較分析的態度。

所以我常常懷疑關於自己已經發現終極真理的自我作古的宣告。

第六,我承認特例,但更加重視常態;我夢想某種瞬間,但更重視經常;我不相信用特例和瞬間來否定常態和一般的矯情。不管這種矯情以什麼樣的大言的形式出現。

所以我原諒乃至常常同情凡俗(),認為適度的寬容是必要的。

待人,我喜歡務實態度,我寧願假定人是有缺點的,多數是平庸的。平庸不是罪,通俗不是罪,對於有毛病的人不必嫉惡如仇。利己也不是罪,但是不能害人。害人害國,只知謀私利,我很討厭。

王蒙:集中時間和精力也是一種天才

人們對天才有許多定義,有的說天才即勤奮,有的說天才是三分運氣七分汗水,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是我,如果淺薄如我都能有機會談天才的定義問題,我要說,天才即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全力做好一兩件事,而且是長期堅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績,都能表現出相當的才具來。其實人與人的先天的差別很可能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人的能力其實是一個常數,大區別大變數在於你把時間、精力集中到了什麼地方,看你的精神走了哪一“經”。集中畢生精力打橋牌、下圍棋、養蛐蛐、養蠍子、做泥人兒、捏面人兒、雕蟲雕龍,都能創造成績,都能當大師。可惜,多少人把自己的寶貴光陰寶貴青春寶貴精力用在無聊無益無意義無格調的事物上了!有的一輩子爭名奪利,有的一輩子勾心鬥角,有的一輩子家庭糾紛,有的一輩子吃喝玩樂、男男女女,有的一輩子計較得失,有的一輩子牢騷滿腹,有的一輩子幹什麼事都是五分鐘熱度,一輩子總在改換門庭……還能有多少時間集中精力工作學習奮鬥?

而所謂天才,常常在非專長方面的表現像是傻子,我很喜歡牛頓拿懷錶當雞蛋煮了,以及他要為兩隻貓挖兩個洞——他竟然不懂大貓雖然進出不了小洞,小貓卻可以與大貓共用一個大洞的道理。這就對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有為;有所知有所不知,才能()有知;有所長有所短,才能有長。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時間精力做好一兩件事,都能顯現出過人的才智,都可能叩響天才的大門。

王蒙:人生即燃燒

這本漫談人生哲學的小書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擔心:我是不是講得太消極太老莊了?無為呀,等待呀,不這個不那個呀,快樂健康而又放鬆呀,這會把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帶到什麼地方去呢?

是的,我側重於講不要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了,我對於應該做什麼除了學習以外都談得比較鬆弛。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無為可能對某些人是關鍵,因為他為各種煽動、混亂、愚蠢和野蠻、自私、狂躁佔據得太多了。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無為而是有為,不是消極而是積極,不是否定此生而是更好地使用和受用此生,不是一味等待而是主動創造,這是沒有疑問的。

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無為呀等待呀無術呀自然呀,都是為了掃清道路,清理困擾,而後能夠投入地做一些有意義、有成就、有滋味、有光彩的事情。

從生命個體來說,我們能夠支配的關鍵的歲月不過那麼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那才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由於它的短暫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彌足珍貴而神奇而美麗。虛度這樣的生命,辜負這樣的生命,這是多麼愚蠢多麼罪過!一個人丟了一百塊錢人民幣都會心痛,那麼丟失了生命中的有所作為的可能,不是更心痛嗎?

在兒童時期,人們的差異並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此後呢,差得就愈來愈遠了,有的光陰虛度,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鬱鬱不樂;有的東跑西顛,一事無成;有的萎萎瑣瑣,窩窩囊囊;有的胡作非為,頭破血流……有幾個人成功?有幾個人滿意?有幾個人老後能夠不歎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而人生的不同的類型不同的結局,大體上是青年時期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來的。青年時代,誰不願意投入生活、投入愛情、投入學習、投入事業、投入社會、投入人間?

即使生活還相當艱難,愛情還隱隱約約,學習還道路方長,社會還明明暗暗,人間還有許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盡力盡情盡興盡一切可能,努力去爭取一切可以爭取到也應該爭取到的,以使你能夠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績和價值。我並不籠統地贊成古人立大志的說法,但你總該希望自己對社會對人群對國家民族人類多做出一點貢獻,至少是確實竭盡了全力,就是說至少是充分燃燒了,充分發了熱發了光,充分享用了使用了弘揚了你的有生之年。一個人就是一個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能量應該發揮出來,燃燒愈充分愈好。從無光熱,不燃而去,未免是一個遺憾;而剛一冒煙兒,就怠工熄滅了,能不痛苦嗎?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燒,它可能發出美輪美奐的光彩,可能發出巨大的熱能,溫暖無數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熱有限,卻也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發一分電,哪怕只是點亮一兩個燈泡,也還照亮了自己的與鄰居的房屋,燃燒充分,不留遺憾。而如果你一直欲燃未燃,如果你受了潮或者發生了黴變,那就不但燃燒不好,而且留下大量的一氧化碳與各種硫化物碳化物,發出奇奇怪怪的雜訊,帶來對人類環境的污染,乃至成為社會的公害,這實在是非常非常遺憾的。

也許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這僅有的幾十年。也許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發揮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許你的諸種努力未能奏效,例如從事藝術創作但未能被社會所承認,經商卻終於未能成功,從軍但終於打了敗仗,但是最後“結帳”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說我已盡力了,你的失敗如楚霸王垓下之戰,非戰之罪也。我始終不贊成以成敗論英雄,我也無能幫助讀者乃至我自己著著皆勝。但是至少心裡應該有數,你是有志有為而且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但終因條件不具備未能大獲全勝呢,還是你上來就不成樣子,無志氣,無作為,不學習,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狹窄,企圖僥倖,卻又憤憤不平,終於一事無成。如果是前者,我願向你致以悲壯的敬意,我還願意把你的故事寫下來,讓讀者為之灑一掬清淚。如果是後者,誰能糾正?誰能彌補?誰能同情?

我的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誠,在他的生命到了後期末期之時,他突然說:“我的生活的黃金時代還沒有開始呢。”這實在太恐怖了。一個人的成就有大有小,然而你應該盡力。盡力盡情盡興盡一切可能了,這就是黃金時代,這就是人生的滋味,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價值,這就是輝煌,燃燒的輝煌,奉獻的輝煌。你盡了力,你就能享受到你盡力後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的悲壯感和英雄主義。你享受到了盡力本身帶來的樂趣,盡了力至少能得到一種充實感成就感,你也就贏得了,必然贏得了,首先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滿意。比如你是一枚炮彈,被盡力發射出去了,而且爆炸了,即使沒有完全命中目標,也是快樂的。你是一粒樹種,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養分,長成了樹苗,長成了大樹,即使沒能長到更大就被雷擊所毀,你也可以感到某種驕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樹的最好的紀念碑,你的被毀至少是一次大雷雨的見證,是一個悲劇性的事件。人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時間段,是一次能量釋放反應,重在參與,重在投入,重在盡力。勝固可喜,敗亦猶榮,只要盡了力,結帳時候的敗者,流出的眼淚也是滾燙的與有分量的。而沒有盡力,蹉跎而過,那可真是欲哭無淚了!

靜觀其變,不信其邪,言行對照,比較分析的態度。

所以我常常懷疑關於自己已經發現終極真理的自我作古的宣告。

第六,我承認特例,但更加重視常態;我夢想某種瞬間,但更重視經常;我不相信用特例和瞬間來否定常態和一般的矯情。不管這種矯情以什麼樣的大言的形式出現。

所以我原諒乃至常常同情凡俗(),認為適度的寬容是必要的。

待人,我喜歡務實態度,我寧願假定人是有缺點的,多數是平庸的。平庸不是罪,通俗不是罪,對於有毛病的人不必嫉惡如仇。利己也不是罪,但是不能害人。害人害國,只知謀私利,我很討厭。

王蒙:集中時間和精力也是一種天才

人們對天才有許多定義,有的說天才即勤奮,有的說天才是三分運氣七分汗水,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是我,如果淺薄如我都能有機會談天才的定義問題,我要說,天才即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全力做好一兩件事,而且是長期堅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績,都能表現出相當的才具來。其實人與人的先天的差別很可能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人的能力其實是一個常數,大區別大變數在於你把時間、精力集中到了什麼地方,看你的精神走了哪一“經”。集中畢生精力打橋牌、下圍棋、養蛐蛐、養蠍子、做泥人兒、捏面人兒、雕蟲雕龍,都能創造成績,都能當大師。可惜,多少人把自己的寶貴光陰寶貴青春寶貴精力用在無聊無益無意義無格調的事物上了!有的一輩子爭名奪利,有的一輩子勾心鬥角,有的一輩子家庭糾紛,有的一輩子吃喝玩樂、男男女女,有的一輩子計較得失,有的一輩子牢騷滿腹,有的一輩子幹什麼事都是五分鐘熱度,一輩子總在改換門庭……還能有多少時間集中精力工作學習奮鬥?

而所謂天才,常常在非專長方面的表現像是傻子,我很喜歡牛頓拿懷錶當雞蛋煮了,以及他要為兩隻貓挖兩個洞——他竟然不懂大貓雖然進出不了小洞,小貓卻可以與大貓共用一個大洞的道理。這就對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有為;有所知有所不知,才能()有知;有所長有所短,才能有長。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時間精力做好一兩件事,都能顯現出過人的才智,都可能叩響天才的大門。

王蒙:人生即燃燒

這本漫談人生哲學的小書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擔心:我是不是講得太消極太老莊了?無為呀,等待呀,不這個不那個呀,快樂健康而又放鬆呀,這會把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帶到什麼地方去呢?

是的,我側重於講不要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了,我對於應該做什麼除了學習以外都談得比較鬆弛。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無為可能對某些人是關鍵,因為他為各種煽動、混亂、愚蠢和野蠻、自私、狂躁佔據得太多了。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無為而是有為,不是消極而是積極,不是否定此生而是更好地使用和受用此生,不是一味等待而是主動創造,這是沒有疑問的。

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無為呀等待呀無術呀自然呀,都是為了掃清道路,清理困擾,而後能夠投入地做一些有意義、有成就、有滋味、有光彩的事情。

從生命個體來說,我們能夠支配的關鍵的歲月不過那麼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那才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由於它的短暫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彌足珍貴而神奇而美麗。虛度這樣的生命,辜負這樣的生命,這是多麼愚蠢多麼罪過!一個人丟了一百塊錢人民幣都會心痛,那麼丟失了生命中的有所作為的可能,不是更心痛嗎?

在兒童時期,人們的差異並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此後呢,差得就愈來愈遠了,有的光陰虛度,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鬱鬱不樂;有的東跑西顛,一事無成;有的萎萎瑣瑣,窩窩囊囊;有的胡作非為,頭破血流……有幾個人成功?有幾個人滿意?有幾個人老後能夠不歎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而人生的不同的類型不同的結局,大體上是青年時期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來的。青年時代,誰不願意投入生活、投入愛情、投入學習、投入事業、投入社會、投入人間?

即使生活還相當艱難,愛情還隱隱約約,學習還道路方長,社會還明明暗暗,人間還有許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盡力盡情盡興盡一切可能,努力去爭取一切可以爭取到也應該爭取到的,以使你能夠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績和價值。我並不籠統地贊成古人立大志的說法,但你總該希望自己對社會對人群對國家民族人類多做出一點貢獻,至少是確實竭盡了全力,就是說至少是充分燃燒了,充分發了熱發了光,充分享用了使用了弘揚了你的有生之年。一個人就是一個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能量應該發揮出來,燃燒愈充分愈好。從無光熱,不燃而去,未免是一個遺憾;而剛一冒煙兒,就怠工熄滅了,能不痛苦嗎?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燒,它可能發出美輪美奐的光彩,可能發出巨大的熱能,溫暖無數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熱有限,卻也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發一分電,哪怕只是點亮一兩個燈泡,也還照亮了自己的與鄰居的房屋,燃燒充分,不留遺憾。而如果你一直欲燃未燃,如果你受了潮或者發生了黴變,那就不但燃燒不好,而且留下大量的一氧化碳與各種硫化物碳化物,發出奇奇怪怪的雜訊,帶來對人類環境的污染,乃至成為社會的公害,這實在是非常非常遺憾的。

也許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這僅有的幾十年。也許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發揮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許你的諸種努力未能奏效,例如從事藝術創作但未能被社會所承認,經商卻終於未能成功,從軍但終於打了敗仗,但是最後“結帳”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說我已盡力了,你的失敗如楚霸王垓下之戰,非戰之罪也。我始終不贊成以成敗論英雄,我也無能幫助讀者乃至我自己著著皆勝。但是至少心裡應該有數,你是有志有為而且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但終因條件不具備未能大獲全勝呢,還是你上來就不成樣子,無志氣,無作為,不學習,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狹窄,企圖僥倖,卻又憤憤不平,終於一事無成。如果是前者,我願向你致以悲壯的敬意,我還願意把你的故事寫下來,讓讀者為之灑一掬清淚。如果是後者,誰能糾正?誰能彌補?誰能同情?

我的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誠,在他的生命到了後期末期之時,他突然說:“我的生活的黃金時代還沒有開始呢。”這實在太恐怖了。一個人的成就有大有小,然而你應該盡力。盡力盡情盡興盡一切可能了,這就是黃金時代,這就是人生的滋味,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價值,這就是輝煌,燃燒的輝煌,奉獻的輝煌。你盡了力,你就能享受到你盡力後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的悲壯感和英雄主義。你享受到了盡力本身帶來的樂趣,盡了力至少能得到一種充實感成就感,你也就贏得了,必然贏得了,首先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滿意。比如你是一枚炮彈,被盡力發射出去了,而且爆炸了,即使沒有完全命中目標,也是快樂的。你是一粒樹種,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養分,長成了樹苗,長成了大樹,即使沒能長到更大就被雷擊所毀,你也可以感到某種驕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樹的最好的紀念碑,你的被毀至少是一次大雷雨的見證,是一個悲劇性的事件。人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時間段,是一次能量釋放反應,重在參與,重在投入,重在盡力。勝固可喜,敗亦猶榮,只要盡了力,結帳時候的敗者,流出的眼淚也是滾燙的與有分量的。而沒有盡力,蹉跎而過,那可真是欲哭無淚了!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