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勤奮,不等於忙碌
文/曾鵬宇
1
兩年前,小何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公司。因為是新人,他被安排到基層的崗位,每天干的都是瑣碎的事。
幾個月後,小何就有點兒不開心了,說自己比很多人都能吃苦而且兢兢業業,為什麼領導看不到?後來,他忍不住跟領導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反而被調去看倉庫。
小何所在的公司是我以前所在單位的供應商。有一次,我們聯合做完活動,小何跑過來跟我訴苦。於是,我問他,“你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工作?”
小何說,“至少幹點技術含量高一點兒的,能學到東西的。
我說:“你只有把這一份工作做到極致,換工作才有意義,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嗎?”
小何說:“看倉庫那樣的工作,我當然做到了極致。”
我特別直接地告訴他:“不,你並沒有做到。就說這次做活動需要取放貨物,我發現物品A數量比較少,你們放得離門口很近;物品B數量很多,你們放得比較遠。可是,領物品B的人遠比領物品A的多。你覺得合理嗎?”
小何想想說:“可是,送貨的人送來的時候就那麼放的啊!”
我說:“送貨的人不懂,但你是負責倉庫管理的人,你應該懂!除了物品碼放領取,你們一共7個人,負責領物的4個,負責看管的3個,領物的忙死,看管的卻能閑死,你也覺得合理嗎?”
小何有點兒不服氣地說:“這是領導安排的。”我忍不住笑了:“領導安排你來負責這塊兒,
2
我又想起來,大約七八年前,我還在媒體上班。我負責的部門接收了一個實習生,是名牌大學新聞專業的本科生,為期三個月。結果剛一個月,他就來找我說想結束實習。我問為什麼,他倒也直接:“我想當一個好記者,但我覺得自己在這裡學不到東西。”
聽到他的回答,我特別意外。他現在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從各個管道整理新聞線索交給編輯,編輯從中選出可以操作的題目——這是每個新聞專業的學生剛開始工作所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
他繼續哭喪著臉說:“這一個月,我覺得自己每天都挺用心,整理出很多不錯的線索,
我拿過他的工作記錄本一看,可不是嘛!這一個月,他每天都搜集了20多條線索,結果被採用的也不過三五條。
我問他:“編輯否掉你的線索時,你問過他們原因了嗎?”他一愣說,“沒有。”我說:“你是新人,經驗水準不夠很正常,正因為如此,你才要多學多問,才能避免下一次被否啊。”
“不過,你搜集的線索的確有些問題。”我又翻了一下他的記錄,“你知道我們的讀者群主要集中在什麼年齡,他們的工作類型是什麼,他們的學歷和收入水準大概怎樣,他們主要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嗎?”
他一聽就有點兒懵了,接著搖了搖頭。
我繼續說:“你連我們報紙是辦給誰看的都不瞭解,怎麼會不被否呢?編輯的工作很忙,
3
我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整整一年的時間都在做特別瑣碎的基礎性工作,無非是資訊搜集、資料整理。一起實習的小夥伴,有的沒多久就選擇了離開,我卻一直留了下來。有人說不枯燥嗎?我說不枯燥,因為有很多自己不懂的東西。
第一周上班,編輯看見我起的標題就笑:這麼刻板嚴肅,讀者會愛看嗎?
第一次採訪,稿子被領導打回來無數次。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你這是寫給自己看的,不是寫給我們的讀者看的。
第一次參加大型活動,我寫了一篇特別熱血沸騰的稿子,被前輩批評:主觀情緒太多,你的冷靜和客觀在哪裡?
職業生涯起步那幾年,真的就是這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水準,
有一次我被領導批評後,特別認真地說:“領導,您總是批評我們,就不怕打擊我們的積極性嗎?”她的回答我至今記得:如果你做得足夠好,自然不會批評你。另外,批評你並不等於否定你。就算是否定,我個人的否定對你來說也不可怕,外界的否定才可怕!
每個人都知道盡全力做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細節。他們並沒有把一件事做到100分,而只是把一件事重複做了100次。而且,即使這樣,他們也沒有總結過這100次之間的差異。不僅如此,稍微碰到一點兒挫折或者來自外界的質疑,他們就會選擇放棄。
多年職場經驗教會了我兩件事。第一,注意每一個細節;第二,從細節中尋找關鍵。第一點會讓你更敏銳,
真正的勤奮,不等於忙碌!大家共勉。
別再混吃等死了,舒適圈裡除了舒適一無所有
文/顧一宸
1
前幾天在微信群裡聊天的時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闆了。
這樣的吐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我們早已聽得起膩,連敷衍的安慰都不願意再給予她了。
在她嘴裡,她們公司是全宇宙最糟糕的公司,低得要死的工資,無休無止的加班,暗流洶湧的人際關係,還有形貌猥瑣、喜歡揩油的上司……
她起初吐槽的時候,我們還會搭腔附和幾句,說,是啊,就是啊,現在的這些公司啊巴不得你吃住都在公司,就盼著你自願加班,恨不得榨幹你的所有剩餘價值。
我們接了話茬,她就立刻進入了祥林嫂模式,開始滔滔不絕地控訴公司的種種惡行。我們聽了之後驚詫無比,竟然還有這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你不跳槽,還等著它給你發年終獎啊!
一說到辭職,小安就閃爍其詞,說有合適機會再跳槽。我們說,這樣的公司,一分鐘都不能多待,還等什麼合適機會啊?合適的機會它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啊,得你自己去找啊。
小安說,我找過了,可是,我看了求職網站,沒發現有適合我的職位啊。我們大惑不解,怎麼會沒有,難不成你這個職位還只是在你們這家公司裡才有?
被我們逼急了,小安終於說了實話。
原來她一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然後在現在的崗位上一待就是好幾年,她的工作相對輕鬆,又沒有KPI考核,所以,她每天就隨便工作一會兒,把差事應付完了,就逛淘寶、水群。
幾年下來,和她一起入職的同事都升職加薪了,最差的也升了一級,就她原地踏步。
等她待不下去,想要跳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這幾年在職場毫無成績可言,論幹勁比不過應屆大學生,論工作經驗她又拿不出有說服力的成績,離開這家公司,她想要再找到和現在相同薪水的工作,簡直難如登天。
我說,小安,你這可怎麼行啊,別說你待的這家公司很難運營到你退休還沒倒閉,就算它能一直開下去,可公司畢竟不像體制內,它不養閒人,你這樣不思進取,指不定哪天就被公司給開了,到時候,你可怎麼辦啊?
其他朋友也七嘴八舌地給了小安很多建議,大家建議她在現在的崗位上多學習多觀察,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再利用業餘時間充電,學習行業前沿知識,瞭解行業動態,儘快讓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大起來。
小安答應得好好的,可沒過多久,她又來群裡吐槽公司。我們問她學得怎麼樣了,她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們大傢伙心下了然,知道她也就是嘴上說說,其實根本吃不了苦,沒下功夫去提升自己。
最後,華姐意味深長地對她說,小安呐,這人在公司啊,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對自己狠一點是最難的,可回報率也是最高的。
如果你下不了決心,也吃不了苦,那就只能忍氣吞聲,好好幹著了。如果狠不起來,也忍不下去,那你最後就只能收拾鋪蓋卷走人了。
2
像小安這樣混吃等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他們心比天高,總覺得自己應該享受最好的一切,吃飯要吃品牌餐廳,穿衣要穿潮流新款,下班了有點時間也要去嗨,唯獨就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只要眼下的生活還過得去,他們完全不會考慮明天會怎樣,就算偶爾對未來有擔憂,也僅僅是擔憂一下,轉身就把對未來的擔憂拋諸腦後,繼續享受當下。
在他們的認知裡,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一個學生,終於擺脫了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從此不用再學習了。
可他們不會知道,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個職場人都必需終身學習,進行自我的升級反覆運算,要不然遲早會被職場淘汰。
從生物學上來講,人全身的細胞七年就會更新一次。很難想像,七年之後的你,全身的細胞都已經更新過一遍,唯獨你的思想和學識還沒有半點進步,全然和七年前一樣。
當然,更多的人並不是沒有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而是即便意識到了,也沒有那樣的意志力去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和磨礪,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畢竟,待在舒適圈裡,重複昨天的自己,既省心又省力,真的很舒服。
可你要知道,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3
如果一定要混吃等死,端著體制內的鐵飯碗的小芸遠比小安更有資格。
小芸是市政府的一名公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撰寫各種公文和會議紀要,如果領導要在會議上發言,那麼,她也得寫寫發言稿。
同科室還有一位三十幾歲的大姐,每天上班的日常就是在網上玩鬥地主,間或寫會兒稿子,更多的活一股腦地推給小芸做。
小芸看著對面桌那張麻木不仁的臉,內心一陣悲涼和慌張,難道那就是十年之後的她的樣子嗎?
不!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如果她願意,她真的可以在單位裡當個混子,多混幾年日子,熬熬資歷也能升到科級,運氣好的話,能在副處的位置上退休,然後安度晚年。
可她不願意過那樣毫無意義的生活,她想讓未來有點不一樣。
在那之後,她開始每天收看新聞聯播,認真研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級媒體的文章。
有一次,同科室的那位大姐看到她拿著《人民日報》看得津津有味,疑惑不解地說,這又不是什麼《知音》《故事會》,有什麼好看的,你至於看得那麼起勁嗎?
她說,王姐,我以前還沒發覺,現在越看感受越深,你別看我們平時寫的東西大多都是宣傳形勢政策,有官方文章特有的格調和框架,可真要有想法,也一樣能寫得很出彩,你看這篇啊,它……
小芸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姐粗暴地打斷了,行了行了,你別跟我說那些,我聽得頭疼,該我出牌了,我不跟你說了。
小芸歎了口氣,接著自個兒鑽研。
後來,小芸自己也寫一些通稿,發給市里的報紙。市報那邊一看,哎,這稿子不錯,都不用怎麼改,就是很好很正面的宣傳,就給發了。
從市報到省報再到《人民日報》,小芸的文章越寫越好,發表的報刊的規模和檔次也逐漸升級。
再後來,她就被借調到了省廳,沒過幾年,就在宣傳口幹出了口碑和成績。
說起曾經在市政府寫稿子那段日子,她一陣後怕,如果當時她也得過且過地混日子,那麼,今天的她也許還在寫沒完沒了的會議記錄和毫無新意的領導發言稿吧。
4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的,並不是你起初的能力,而是你當下的選擇。
你可以選擇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做自己熟悉的事,日復一日,也可以選擇改變,跳出舒適圈,接納學習新事物、新技能,每天都變得比昨天更好更優秀一點,哪怕只是一點點,都好。
人性是有弱點的,在安逸的舒適圈裡待久了,人就會畏懼改變,懶得行動。因循守舊是一種強大的慣性,它能把你牢牢地束縛住,滋生出你骨子裡最深沉的惰性,消磨你的銳氣,讓你變成暮氣沉沉的“活死人”。
舒適圈,起初是舒適圈,時間長了,就成了豬圈,把你餵養成一頭肥頭大耳、混吃等死的懶豬,詩和遠方成了不存在的東西,你的生活裡只看得到豬欄。
每一個清醒的人都不敢待在舒適圈裡太久,因為他們深切地知道,舒適圈是披著華麗外衣的囚籠,它囚禁激情,扼殺夢想,是懶惰的溫床,是奮鬥者的地獄。
當小安們還在舒適圈裡看著外面的廣闊天地望洋興嘆的時候,小芸們早已奮力一躍,跳出舒適圈,去逼迫自己,為難自己。因為她們知道,讓自己當下過得不那麼舒服,以後才能擁有更精彩的未來和更充沛的自由。
你只有去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你才有可能成為前所未有的自己。
說真的,別再混吃等死了,舒適圈裡除了舒適,一無所有。
顧一宸,簡書簽約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專注於情感治癒和勵志分享,寫有態度又有溫度的文字。微信公眾號:顧一宸(ID:guyichen6)。新書《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和《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當當天貓京東全網熱銷中。
我們接了話茬,她就立刻進入了祥林嫂模式,開始滔滔不絕地控訴公司的種種惡行。我們聽了之後驚詫無比,竟然還有這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你不跳槽,還等著它給你發年終獎啊!
一說到辭職,小安就閃爍其詞,說有合適機會再跳槽。我們說,這樣的公司,一分鐘都不能多待,還等什麼合適機會啊?合適的機會它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啊,得你自己去找啊。
小安說,我找過了,可是,我看了求職網站,沒發現有適合我的職位啊。我們大惑不解,怎麼會沒有,難不成你這個職位還只是在你們這家公司裡才有?
被我們逼急了,小安終於說了實話。
原來她一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然後在現在的崗位上一待就是好幾年,她的工作相對輕鬆,又沒有KPI考核,所以,她每天就隨便工作一會兒,把差事應付完了,就逛淘寶、水群。
幾年下來,和她一起入職的同事都升職加薪了,最差的也升了一級,就她原地踏步。
等她待不下去,想要跳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這幾年在職場毫無成績可言,論幹勁比不過應屆大學生,論工作經驗她又拿不出有說服力的成績,離開這家公司,她想要再找到和現在相同薪水的工作,簡直難如登天。
我說,小安,你這可怎麼行啊,別說你待的這家公司很難運營到你退休還沒倒閉,就算它能一直開下去,可公司畢竟不像體制內,它不養閒人,你這樣不思進取,指不定哪天就被公司給開了,到時候,你可怎麼辦啊?
其他朋友也七嘴八舌地給了小安很多建議,大家建議她在現在的崗位上多學習多觀察,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再利用業餘時間充電,學習行業前沿知識,瞭解行業動態,儘快讓自己的專業技能強大起來。
小安答應得好好的,可沒過多久,她又來群裡吐槽公司。我們問她學得怎麼樣了,她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們大傢伙心下了然,知道她也就是嘴上說說,其實根本吃不了苦,沒下功夫去提升自己。
最後,華姐意味深長地對她說,小安呐,這人在公司啊,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對自己狠一點是最難的,可回報率也是最高的。
如果你下不了決心,也吃不了苦,那就只能忍氣吞聲,好好幹著了。如果狠不起來,也忍不下去,那你最後就只能收拾鋪蓋卷走人了。
2
像小安這樣混吃等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他們心比天高,總覺得自己應該享受最好的一切,吃飯要吃品牌餐廳,穿衣要穿潮流新款,下班了有點時間也要去嗨,唯獨就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只要眼下的生活還過得去,他們完全不會考慮明天會怎樣,就算偶爾對未來有擔憂,也僅僅是擔憂一下,轉身就把對未來的擔憂拋諸腦後,繼續享受當下。
在他們的認知裡,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一個學生,終於擺脫了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從此不用再學習了。
可他們不會知道,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個職場人都必需終身學習,進行自我的升級反覆運算,要不然遲早會被職場淘汰。
從生物學上來講,人全身的細胞七年就會更新一次。很難想像,七年之後的你,全身的細胞都已經更新過一遍,唯獨你的思想和學識還沒有半點進步,全然和七年前一樣。
當然,更多的人並不是沒有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而是即便意識到了,也沒有那樣的意志力去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和磨礪,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畢竟,待在舒適圈裡,重複昨天的自己,既省心又省力,真的很舒服。
可你要知道,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3
如果一定要混吃等死,端著體制內的鐵飯碗的小芸遠比小安更有資格。
小芸是市政府的一名公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撰寫各種公文和會議紀要,如果領導要在會議上發言,那麼,她也得寫寫發言稿。
同科室還有一位三十幾歲的大姐,每天上班的日常就是在網上玩鬥地主,間或寫會兒稿子,更多的活一股腦地推給小芸做。
小芸看著對面桌那張麻木不仁的臉,內心一陣悲涼和慌張,難道那就是十年之後的她的樣子嗎?
不!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如果她願意,她真的可以在單位裡當個混子,多混幾年日子,熬熬資歷也能升到科級,運氣好的話,能在副處的位置上退休,然後安度晚年。
可她不願意過那樣毫無意義的生活,她想讓未來有點不一樣。
在那之後,她開始每天收看新聞聯播,認真研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級媒體的文章。
有一次,同科室的那位大姐看到她拿著《人民日報》看得津津有味,疑惑不解地說,這又不是什麼《知音》《故事會》,有什麼好看的,你至於看得那麼起勁嗎?
她說,王姐,我以前還沒發覺,現在越看感受越深,你別看我們平時寫的東西大多都是宣傳形勢政策,有官方文章特有的格調和框架,可真要有想法,也一樣能寫得很出彩,你看這篇啊,它……
小芸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姐粗暴地打斷了,行了行了,你別跟我說那些,我聽得頭疼,該我出牌了,我不跟你說了。
小芸歎了口氣,接著自個兒鑽研。
後來,小芸自己也寫一些通稿,發給市里的報紙。市報那邊一看,哎,這稿子不錯,都不用怎麼改,就是很好很正面的宣傳,就給發了。
從市報到省報再到《人民日報》,小芸的文章越寫越好,發表的報刊的規模和檔次也逐漸升級。
再後來,她就被借調到了省廳,沒過幾年,就在宣傳口幹出了口碑和成績。
說起曾經在市政府寫稿子那段日子,她一陣後怕,如果當時她也得過且過地混日子,那麼,今天的她也許還在寫沒完沒了的會議記錄和毫無新意的領導發言稿吧。
4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的,並不是你起初的能力,而是你當下的選擇。
你可以選擇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做自己熟悉的事,日復一日,也可以選擇改變,跳出舒適圈,接納學習新事物、新技能,每天都變得比昨天更好更優秀一點,哪怕只是一點點,都好。
人性是有弱點的,在安逸的舒適圈裡待久了,人就會畏懼改變,懶得行動。因循守舊是一種強大的慣性,它能把你牢牢地束縛住,滋生出你骨子裡最深沉的惰性,消磨你的銳氣,讓你變成暮氣沉沉的“活死人”。
舒適圈,起初是舒適圈,時間長了,就成了豬圈,把你餵養成一頭肥頭大耳、混吃等死的懶豬,詩和遠方成了不存在的東西,你的生活裡只看得到豬欄。
每一個清醒的人都不敢待在舒適圈裡太久,因為他們深切地知道,舒適圈是披著華麗外衣的囚籠,它囚禁激情,扼殺夢想,是懶惰的溫床,是奮鬥者的地獄。
當小安們還在舒適圈裡看著外面的廣闊天地望洋興嘆的時候,小芸們早已奮力一躍,跳出舒適圈,去逼迫自己,為難自己。因為她們知道,讓自己當下過得不那麼舒服,以後才能擁有更精彩的未來和更充沛的自由。
你只有去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你才有可能成為前所未有的自己。
說真的,別再混吃等死了,舒適圈裡除了舒適,一無所有。
顧一宸,簡書簽約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專注於情感治癒和勵志分享,寫有態度又有溫度的文字。微信公眾號:顧一宸(ID:guyichen6)。新書《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和《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當當天貓京東全網熱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