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榮:牛的寫意
天空中飄不完雲彩,沒有一片能擦去牛的憂傷。
牛的眼睛是誠實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沒有惡意的。
牛的眼睛也是美麗的眼睛。我見過的牛,無論雌雄老少,都有著好看的雙眼皮,長而善眨動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我常常想,世上有醜男醜女,但沒有醜牛,牛的靈氣都集中在它大而黑的眼睛。牛,其實是很嫵媚的。
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廝殺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對稱的藝術品。有時候,公牛為了爭奪情人,也會進行一場愛的爭鬥。如果正值黃昏,草場上牛角鏗鏘,發出金屬的響聲,
牛在任何地方都會留下蹄印,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牛的蹄印大氣、渾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顯得小氣、炫耀而造作,充滿了人間的狂妄和*詐。牛不在意自己身後留下了什麼,絕不回頭看自己蹄印的深淺,走過去就走過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走過去的。雨過天晴,牛的蹄窩裡的積水,像一片小小的湖,會攝下天空和白雲的倒影,
牛的食譜很簡單:除了草,牛沒有別的口糧。牛一直吃著草,從遠古吃到今天,從海邊攀緣到群山之顛。天下何處無草,天下何處無牛?一想到這裡我就禁不住激動: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過,我隨意摘取一片草葉,都能嗅到千萬年前牛的氣息,聽見那認真咀嚼的聲音,從遠方傳來。
牛是少數不製造穢物的動物之一。牛糞是乾淨的,不僅不臭,似乎還有著淡淡的草的清香,難怪一位外國詩人曾寫道:在被遺忘的山路上,
在城市,除了人的渾濁氣息和用以遮掩渾濁而製造的各種化學氣息之外,我們已很少嗅到真正的大自然的氣息,包括牛糞的氣息。有時候我想,城市的詩人如果經常嗅一嗅牛糞的氣息,他會寫出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的詩。如果一首詩裡散發出脂粉氣,這首詩已接近非詩;如果一篇散文裡散發出牛糞的氣息,這篇散文已包含了詩。(選自《讀者》2007年13期)
李漢榮:河床
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著川流不息的夢。
河躺著,從遠古—直到此刻,河不停地轉彎改道,那是它在變換睡眠的姿勢。
遠遠看去,河的睡相很安詳。那輕輕飄動的水霧,是它白色的睡衣,時時刻刻換洗,那睡衣總是嶄新的。
遠遠地聽,河在低聲打著鼾,那均勻的呼吸,是發自丹田深處的胎息。河是超然的,恬靜的,它睡著,萬物與它同時入靜,沉入無限澄明的大夢。
河靜靜地躺著,天空降()落下來,白雲,星群降落下來,也許呆在高處總是失眠,它們降落下來,與河躺在一個床上,河,平靜地摟著它們入夢。
一隻鳥從河的上空飛過,它的影子落下來,於是它打撈自己的影子,它把更多的影子掉進河裡了。於是世世代代的鳥就在河的兩岸定居下來,它們飛著、唱著,繁衍著、追逐著,
河依舊靜靜地躺著。河床內外的一切都是它夢中展開的情節,河躺著。它靜中有動,夢中有醒,闊人的夢境裡有著沸騰的細節。河躺著,它的每—滴水都是直立著的、行走著的、迅跑著的。一滴水與另一滴水只擁抱一秒鐘就分手了,一個浪與另一個浪只相視一刹那就破碎了。一滴水永遠不知道另一滴水的來歷,—條魚永遠不知道另一條魚的歸宿。波浪,匆忙地記錄著風的情緒;泡沫,匆忙地搜集水底和水面的消息,然後匆忙地消失了,仿佛美人夢中的笑,醒來,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曾經笑過。
匆忙,匆忙,每一滴水都匆忙地迅跑著,匆忙地自言自語著,匆忙地自生自滅著,
有誰看見,河床深處,那些渾身是傷的石頭?(原載《散文》)
李漢榮:遺容
等我聞訊趕回老家,父親已經臥在簡陋的靈堂裡。所謂“靈堂”,就是父親生前與母親吃飯的小屋,與他們的臥室只有一牆之隔。
我跪在父親的遺體旁邊,深深磕了三個頭,然後輕輕揭開罩在父親臉上的白布,仔細凝視父親的臉,我從沒有認真看過父親的面容,而此時,我凝視的卻是父親失去溫度,不再有表情的面容。
父親的臉仍然令我震撼。額上、眼角的皺紋那麼深,令我想起因乾旱龜裂的土地和洪澇沖刷後的山坡。非澇即旱,卻少有風調雨順的日子,父親和土地的命運,此時重疊閃回在這張臉上。
我握起父親冰涼的手,這是一雙一生中幾乎不曾被人相握過的手,無人問候過的手,甚至他的兒女們都不曾注視和撫慰過這雙手。這大約是世上最辛苦也最寂寞的手了。與這雙手終生廝守的就是那些鋤頭、鐝頭、鎬、鐵鍬、鐮刀、扁擔、棕繩、草繩、犁頭、車把……我抬眼望見不遠處的牆角仍然立著父親生前用過的鋤頭、扁擔,它們也似乎在望著父親的手,這是它們最熟悉的手。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呢?大拇指向外扭曲,中指向下勾著,小指稍微端正一些——這是手指裡的小弟弟,只有它沒有完全變形,其餘的手指,全都變得不像是手指了。這雙手一出生就沒有停止過勞動。勞動改變了這雙手,也摧殘了這雙手。我不知道這雙手對勞動的理解和感受,但可以想像,這雙手不曾厭惡過勞動,但也許懷疑和拒絕過勞役般的生活,最終認命於自己的苦命,一生一世出沒在勞苦的深水裡。我緊緊地握著父親的手,在心裡說了一聲:父親,你辛苦了。這是遲到的相握,惟一一次的相握,可是我們已不能彼此交換手溫,交換問候。握在我手裡的,是老繭,是艱辛,是寂寞,是已經遠去的父親。
最後我的目光又返回到父親的臉上,我注視他緊閉的眼睛,可是我已不能看見他的目光。只從他眼角的魚尾紋,回想他的神情。可是記憶裡儲存的只是他模糊的神情。我記得父親晚年很少說話,眼睛裡似乎藏著很多心事,目光總是籠罩著憂傷。也許風燭殘()年的老人,心情大都是憂傷的,但父親的憂傷似乎比較複雜,不單是垂暮的感受,更有著對生活的懷疑和失敗感,對自己一生的哀憐和不滿意。那目光裡到底藏著什麼,我已經不可能知道了。但是我從父親憂寂多於安詳的面容上,感到父親在生命漸漸離開自己的日子裡,他一直在哀悼自己,哀悼自己艱難的一生。
其實,我們的哀悼更像是一種寄託,一種儀式。父親,在他生前,早已對自己做了最沉痛的哀悼……
我握起父親冰涼的手,這是一雙一生中幾乎不曾被人相握過的手,無人問候過的手,甚至他的兒女們都不曾注視和撫慰過這雙手。這大約是世上最辛苦也最寂寞的手了。與這雙手終生廝守的就是那些鋤頭、鐝頭、鎬、鐵鍬、鐮刀、扁擔、棕繩、草繩、犁頭、車把……我抬眼望見不遠處的牆角仍然立著父親生前用過的鋤頭、扁擔,它們也似乎在望著父親的手,這是它們最熟悉的手。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呢?大拇指向外扭曲,中指向下勾著,小指稍微端正一些——這是手指裡的小弟弟,只有它沒有完全變形,其餘的手指,全都變得不像是手指了。這雙手一出生就沒有停止過勞動。勞動改變了這雙手,也摧殘了這雙手。我不知道這雙手對勞動的理解和感受,但可以想像,這雙手不曾厭惡過勞動,但也許懷疑和拒絕過勞役般的生活,最終認命於自己的苦命,一生一世出沒在勞苦的深水裡。我緊緊地握著父親的手,在心裡說了一聲:父親,你辛苦了。這是遲到的相握,惟一一次的相握,可是我們已不能彼此交換手溫,交換問候。握在我手裡的,是老繭,是艱辛,是寂寞,是已經遠去的父親。
最後我的目光又返回到父親的臉上,我注視他緊閉的眼睛,可是我已不能看見他的目光。只從他眼角的魚尾紋,回想他的神情。可是記憶裡儲存的只是他模糊的神情。我記得父親晚年很少說話,眼睛裡似乎藏著很多心事,目光總是籠罩著憂傷。也許風燭殘()年的老人,心情大都是憂傷的,但父親的憂傷似乎比較複雜,不單是垂暮的感受,更有著對生活的懷疑和失敗感,對自己一生的哀憐和不滿意。那目光裡到底藏著什麼,我已經不可能知道了。但是我從父親憂寂多於安詳的面容上,感到父親在生命漸漸離開自己的日子裡,他一直在哀悼自己,哀悼自己艱難的一生。
其實,我們的哀悼更像是一種寄託,一種儀式。父親,在他生前,早已對自己做了最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