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必備的五大EQ
(一)自覺
直覺是我們察覺情緒記憶的能力,是自覺的一種能力,是與理智思考平行的情緒感覺。自覺情緒能力有3項,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瞭解自己的資源、能力與局限,能正確自我評估;深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肯定自己。
(二)自我規範
規範能力有五項:①自我控制干擾的情緒與衝動,在壓力下仍能夠思考清楚;②以真實可靠建立信任,承認自己的錯誤,勇於面對他人的不道德行為;③即使屬於少數,也有良知,堅持原則,能信守承諾,對自己的目標負責;④ 從多種來源尋找新構想,
(三)自我激勵
當我們投入自己熱愛的工作,挑戰自己的能力時,就會進入神馳狀態。這種渾然忘我就是工作時的最大激勵。
激勵情緒的能力包括:以成就作為驅動力,尋求資訊以降低不穩定性,不斷改進;許下諾言,將自己和組織的遠景結合,用團體的核心價值決策,犧牲自己以達成目標;主動抓住機會,訂立超過別人要求的目標,並以不尋常的方式激勵別人;保持樂觀心態,因為希望成功,而不是害怕失敗而行動,把失敗視做可控制的情況,而不是個人失誤。
(四)同理心
以同理心為基礎的情緒能力()包括:瞭解他人的感覺和觀點,
(五)人際關係
人際技巧能力中,有5項是關於掌握情緒,3項關於團體運作的能力。前者包括具有影響力,善於傾聽與溝通、衝突管理能力,並能領導夥伴,催化改變。團體運作包括建立關係、合作精神與團隊能力。
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
他剛從軍中退伍時,只有高中學歷,無一技之長,只好到一家印刷廠,擔任「送貨員」。
一天,這年輕人將一整車四、五十捆的書,送到某大學的七樓辦公室;當他先把兩三捆的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五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
年輕人向警衛解釋:「我不是學生,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可是警衛一臉無情的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准搭電梯!」兩人在電梯口吵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年輕人心想,這一車的書,要搬完,至少要來回走七層樓梯二十多趟,會累死人的!後來,年輕人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搬放在大廳角落,不顧一切的走人。
後來,年輕人向印刷廠老闆解釋事情原委,獲得諒解,但也向老闆辭職,並且立刻到書局買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
這年輕人在聯考前半年,天天閉門苦讀十四個小時,因為他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已無退路可走,每當他偷懶、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准他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
後來,這年輕人終於考上某大學醫學院。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一家開業診所的中年醫生,然而,他靜心一想,當時,要不是「警衛無理刁難和歧視」,他怎能從屈辱中擦乾眼淚、勇敢站起來?而那位被他痛恨的警衛,不也是他一生中的恩人嗎?
這故事讓我想起,念高中時,班上有位調皮的男生,成績普通,並不傑出。一天,物理老師發下一艱深的試題,要同學當家庭作業,隔天上課時,每個同學幾乎都答不出來,
「陳某某,你老實說,這作業是不是你哥哥幫你做的?我知道你哥哥的物理很厲害。去年我教過他.」老師問。
「是我自己做的啊!老師,你怎麼可以誣賴我?」
「少來,你少騙我啦!不是自己寫的,幹嘛那麼不要臉,硬是說是自己寫的?」
物理老師站在臺上嘲諷的說:「哎呀!你少丟臉了啦!你的程度我很瞭解,你不用騙我啦!」
當時,我轉過頭,看到小陳低著頭,抿著嘴,眼光閃著淚水,他沒有再回嘴,只是一直低著頭,假裝看著書,而他的眼淚,也一顆顆的滴在課本上。
聯考放榜後,爭()氣的他,考上某大學物理系,畢業,當兵退伍後,他更留學美國,現在,已拿到「物理學博士」的學位回國。而我,永遠忘不了在高中時他對我說的一句話:「那一題,
有人曾說:「失意時需要忍,得意時需要淡。」的確,人,都有失意,不順遂的時候,然而,我更相信!「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人只有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難、岐視、嘲諷時,才能「打醒自己」,讓自己被「當頭棒喝」而驚醒過來!這豈不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因此。如果現在的挫折,能帶給你未來幸福,請忍受它。如果現在的快樂,會帶給你未來不幸,請拋棄它。「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傷痛、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成功的關鍵
蘇桑尼·查金杜齋
一
一位電臺廣播員在她的30年職業生涯中,曾遭辭退18次,可是每次事後她都放眼更高處,確立更遠大的目標。
由於美國大陸的無線電臺都認為女性不能吸引聽眾,沒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就遷到波多黎各去,苦練西班牙語。有一次,一家通訊社拒絕派她到多明尼加共和國採訪一次暴亂事件,她便自己湊夠旅費飛到那裡去,然後把自己的報導出售給電臺。
1981年,她遭紐約一家電臺辭退,說她跟不上時代,結果失業了一年多。
有一天,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電臺職員推銷她的清談節目構想。“我相信公司會有興趣,”那人說。但此人不久就離開了國家廣播公司。所來她碰到該電臺的另一位職員,再度提出她的構想。此公也誇獎那是個好主意,但是不久此公也失去了蹤影。最後她說服第三位職員雇用她,此人雖然答應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節目。“我對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難成功。”她對丈夫說。丈夫熱情鼓勵她嘗試一下。1982年夏天,她的節目終於啟播了。她對廣播早已駕輕就熟。於是她利用這長處和平易近人的作風,大談7月4日美國國慶對她自己有什麼意義,又請聽眾打電話來暢談他們的感受。
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發生興趣,她差不多一舉成名。如今,莎莉·拉斐爾已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經兩度獲獎,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每天有800萬觀眾收看這個節目。“我遭人辭退了18次,本來大有可能被這些遭遇所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她說,“結果相反,我讓它們鞭策我勇往直前。”
二
成功的人態度積極,旁人也會感覺得到,於是都樂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他叫喬·巴普,母親是裁縫,父親是窮工匠,他在紐約市貧民區的學校半工半讀念完高中。他熱愛戲劇,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場百老匯的表演,但是買不起門票。
他憑著無窮的精力和意志,當上了電視臺的舞臺監督。不過他希望為那些像他那樣永遠買不起門票去看百老匯戲劇表演的人創作一些戲。
他辦了一個劇團,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後來租了個露天圓形劇場來表演。劇團初期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很受觀眾歡迎,卻沒有劇評家來觀看。他想,要是沒有宣傳,又怎會有人肯捐助演出經費呢?因此有一天,他找上了《紐約時報》,指名要見戲劇評論家布魯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亞瑟·吉爾布說他要見的劇評家當時正在倫敦。“那我就在這裡等艾金生先生回來。”他堅決地說。吉爾布於是請他道明來意。這位工匠的兒子激動地說他劇團的演員如何優秀,觀眾的掌聲如何熱烈;又說他的觀眾大多數是從未看過真正舞臺劇的移民,如果《紐約時報》不寫劇評介紹他的戲,他就沒有經費再演下去了。吉爾布看到他這樣堅決,大為感動,同意那天晚上去看他的戲。
吉爾布到達露天劇場時,天上烏雲密佈,中場休息時,滂沱大雨把舞臺浸濕了。他一見吉爾布跑開去避雨,就趕上去說:“我知道劇評家平常是不會評論半場演出的,不過我懇求你無論如何破個例。”
那天夜裡,吉爾布寫了一篇簡短介紹,對那半場戲頗多好評,又提到劇團亟需資助。第二天,就有人給劇團送去了一張750美元的支票。在1956年,這筆錢已足夠劇團繼續演出這場戲,一直到夏季結束。艾金生從倫敦回來後,去看了這場戲,並在他的星期天專欄裡大贊這齣戲。
沒多久,喬·巴普就開始在紐約各處經常免費演出莎士比亞名劇。他於1991年去世,死前一直是美國戲劇界深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曾經說過,他堅持不懈是因為他深信戲劇對人們生活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那麼就此放棄算了。”
三
成功的人都知道,堅定不移涉及到抉擇,而抉擇則涉及風險,正如一位58歲的農產品推銷員所發現的。
他以不同品種()的玉米做實驗,設法製造出一種輕鬆、較松的爆玉米花。他終於培育出理想的品種,可是沒有人肯買,因為成本較高。“我知道只要人們一嘗到這種爆玉米花,就一定會買。”他對合夥人說。“如果你這麼有把握,為什麼不自己去銷售?”合夥人回答道。
萬一他失敗了,他可能要損失很多錢。在他這個年齡,他真想冒這樣的險嗎?他雇用了一家行銷公司為他的爆玉米花設計名字和形象。不久,奧維爾·瑞登巴克就在全美國各地銷售他的“美食家爆玉米花”了。今天,它是全世界最暢銷的爆玉米花,這完全是瑞登巴克甘願冒險的成果,他拿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去做賭注,換取他想要的東西。“我想,我之所以幹勁十足,主要是因為有人說我不能成功,”現年84歲的瑞登巴克說,“那反而使我決心要證明他們錯了。”
可是每次事後她都放眼更高處,確立更遠大的目標。由於美國大陸的無線電臺都認為女性不能吸引聽眾,沒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就遷到波多黎各去,苦練西班牙語。有一次,一家通訊社拒絕派她到多明尼加共和國採訪一次暴亂事件,她便自己湊夠旅費飛到那裡去,然後把自己的報導出售給電臺。
1981年,她遭紐約一家電臺辭退,說她跟不上時代,結果失業了一年多。
有一天,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電臺職員推銷她的清談節目構想。“我相信公司會有興趣,”那人說。但此人不久就離開了國家廣播公司。所來她碰到該電臺的另一位職員,再度提出她的構想。此公也誇獎那是個好主意,但是不久此公也失去了蹤影。最後她說服第三位職員雇用她,此人雖然答應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節目。“我對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難成功。”她對丈夫說。丈夫熱情鼓勵她嘗試一下。1982年夏天,她的節目終於啟播了。她對廣播早已駕輕就熟。於是她利用這長處和平易近人的作風,大談7月4日美國國慶對她自己有什麼意義,又請聽眾打電話來暢談他們的感受。
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發生興趣,她差不多一舉成名。如今,莎莉·拉斐爾已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經兩度獲獎,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每天有800萬觀眾收看這個節目。“我遭人辭退了18次,本來大有可能被這些遭遇所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她說,“結果相反,我讓它們鞭策我勇往直前。”
二
成功的人態度積極,旁人也會感覺得到,於是都樂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他叫喬·巴普,母親是裁縫,父親是窮工匠,他在紐約市貧民區的學校半工半讀念完高中。他熱愛戲劇,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場百老匯的表演,但是買不起門票。
他憑著無窮的精力和意志,當上了電視臺的舞臺監督。不過他希望為那些像他那樣永遠買不起門票去看百老匯戲劇表演的人創作一些戲。
他辦了一個劇團,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後來租了個露天圓形劇場來表演。劇團初期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很受觀眾歡迎,卻沒有劇評家來觀看。他想,要是沒有宣傳,又怎會有人肯捐助演出經費呢?因此有一天,他找上了《紐約時報》,指名要見戲劇評論家布魯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亞瑟·吉爾布說他要見的劇評家當時正在倫敦。“那我就在這裡等艾金生先生回來。”他堅決地說。吉爾布於是請他道明來意。這位工匠的兒子激動地說他劇團的演員如何優秀,觀眾的掌聲如何熱烈;又說他的觀眾大多數是從未看過真正舞臺劇的移民,如果《紐約時報》不寫劇評介紹他的戲,他就沒有經費再演下去了。吉爾布看到他這樣堅決,大為感動,同意那天晚上去看他的戲。
吉爾布到達露天劇場時,天上烏雲密佈,中場休息時,滂沱大雨把舞臺浸濕了。他一見吉爾布跑開去避雨,就趕上去說:“我知道劇評家平常是不會評論半場演出的,不過我懇求你無論如何破個例。”
那天夜裡,吉爾布寫了一篇簡短介紹,對那半場戲頗多好評,又提到劇團亟需資助。第二天,就有人給劇團送去了一張750美元的支票。在1956年,這筆錢已足夠劇團繼續演出這場戲,一直到夏季結束。艾金生從倫敦回來後,去看了這場戲,並在他的星期天專欄裡大贊這齣戲。
沒多久,喬·巴普就開始在紐約各處經常免費演出莎士比亞名劇。他於1991年去世,死前一直是美國戲劇界深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曾經說過,他堅持不懈是因為他深信戲劇對人們生活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那麼就此放棄算了。”
三
成功的人都知道,堅定不移涉及到抉擇,而抉擇則涉及風險,正如一位58歲的農產品推銷員所發現的。
他以不同品種()的玉米做實驗,設法製造出一種輕鬆、較松的爆玉米花。他終於培育出理想的品種,可是沒有人肯買,因為成本較高。“我知道只要人們一嘗到這種爆玉米花,就一定會買。”他對合夥人說。“如果你這麼有把握,為什麼不自己去銷售?”合夥人回答道。
萬一他失敗了,他可能要損失很多錢。在他這個年齡,他真想冒這樣的險嗎?他雇用了一家行銷公司為他的爆玉米花設計名字和形象。不久,奧維爾·瑞登巴克就在全美國各地銷售他的“美食家爆玉米花”了。今天,它是全世界最暢銷的爆玉米花,這完全是瑞登巴克甘願冒險的成果,他拿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去做賭注,換取他想要的東西。“我想,我之所以幹勁十足,主要是因為有人說我不能成功,”現年84歲的瑞登巴克說,“那反而使我決心要證明他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