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著眼,低處著手
一隻鷹在追捕一隻麻雀,走投無路時,麻雀突然看到一間寬敞的屋子,便飛了進去。
就在這時,外面起風了,屋門被緊緊地關上。
外面已經沒有危險,麻雀想出去。
但是它剛剛飛到窗戶那兒,就被窗上的玻璃重重地撞了一下,它眼冒金星,掉在地上。
休息了一會它又飛了起來,使出更大的勁兒向窗戶飛去,這一回撞得更慘,它半天都無法重新飛起來。
接連一個多小時,它都在作著嘗試,但是毫無效果。
它精疲力竭,絕望地跌落在地上。
臨死之前它()才發現,門下面有一道透光的縫兒,剛好夠它通過,
它眼睜睜死在了出路跟前。
這只麻雀就像某些好高騖遠的人。
“高處著眼”誠然很好,然而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更多時候,我們還得“低處著手”。
被偉大理想毀滅掉的人,遠比被渺小理想毀滅掉的人多,原因就在這裡。
命運的門鈴
在一次聚會上聽到一位企業家朋友講了這個故事,越想越覺得富有啟發意義,就把它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有一個性子特別急的年輕人去拜訪一位朋友,他來到朋友樓下,按響了朋友家的對講門鈴。
門鈴響了兩聲,裡面沒有動靜,他等不及了,就返身回家。
剛剛走了幾步,他又覺得這樣回去不甘心,於是又返回來重新按門鈴。
這一次他還是沒有耐心,
但是走了幾步,他又返回來了。
這次他剛把門鈴按響,還沒反應過來處怎麼回事,就覺得脖子一涼,渾身上下被冷水澆了個透!
原來朋友一直在家,幾次來開門外面都沒有動靜,他懷疑有人搗亂,就從向下面潑了一瓢冷水,作為報復。
這樣去按朋友()的門鈴會被潑一瓢冷水,那麼按命運的門鈴,又怎能不被命運澆一瓢冷水呢?
在命運的門前,不妨多拿出一點耐心,哪怕多等一天、多等一個小時、多等一分鐘,結果可能就會截然不同。
以苦為樂
有一個屢戰屢敗的青年去算命。
在算命攤的小板凳上,他跟算命老人聊了起來:“人生就是一場苦難,親情不可靠,友情不可靠,愛情也不可靠,做什麼事情都難於上青天。
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算命老人仔細看了半天他的面相,然後不緊不慢地說:“不要急,到三十歲你的情況就會好轉了。”
青年面露喜色:“那麼,是不是三十歲以後,我就會苦盡甘來呢?”
算命先()生說:“估計情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不過你的心態會有很大變化,因為三十歲以後你就學會以苦為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