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自己過去討厭的模樣,那不叫成長
作者:桃啃笙(簡書作者)
大一時我們學工部聚餐,當時圍坐在長桌邊有三十幾個人,大家屬不同部門,有些熟悉,但大多數隻稱得上眼熟,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那時我在部門裡資歷最淺,在陌生人面前還有些靦腆,不愛說話,有學長特意寫信開導我,叫我自信一些,多與別人交流。我默默收下,但知道自己並不是缺乏自信才這樣。
每次聚餐總需要那麼一兩個活躍氣氛的,當時肩挑重任的是個學長,高大帥氣還是下一屆校學生會的主席,在學校裡也算是個風雲人物。
我很羡慕那些擁有“過目不忘”本領的人,但後來我思考,他們不過是在與人交往時更加留心,當時多用心一點,興許在日後相見時,才能令對方感到貼心與窩心。
過去常拿臉盲症給自己做藉口,有時在校園裡走,有人忽然從身後跑過來,親親熱熱地打招呼,我這邊連忙應答,但眼中的迷茫也一定出賣了自己,因為我連什麼時候見過人家都不記得。
同老友見面時,聊起過往,她覺得我同許多年前的性格變化太多。那時我頗為驕縱,大有恃寵而驕的架勢,待人也渾身尖刺,喜歡的恨不得摘星捧月給人家,討厭的就如秋風掃落葉毫不留情,性格十分極端。
而如今自己則像是一杯溫吞的白開水,握在手心裡會溫暖但不強烈,晾在那裡熱度也只會慢慢消退,不會驟降。這是我揣摩許久的狀態,不維持感情,只去培養,這是改變後的自我。
改變自我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拔掉身上的尖刺更是痛苦不堪,因為我覺得自己變得不再像我,失去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開始泯然眾人。我也是這時感到孤獨,
他們說:成長就是變成自己過去最討厭的樣子。我特別恐懼這句話,所以強行刹住改變的腳步,我為什麼要改變?既然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就可以了,我為什麼要再把自己變成其他人?
經歷了幾年自以為是的成長,變得在人前言語謙虛謹慎,再無過去壯志淩雲的氣勢,想來有些可悲。因為如今的我也並沒有因改變而變得強大,反倒少了底蘊,多了迎合的膚淺。歲月磨滅的本不該是理想與性格,外在的棱角收做內韌,待有朝一日破土新生,才是真正應得的成長啊。
過去害怕失去朋友變得孤獨,如今卻主動去擁抱孤獨。
天真和幼稚是孩童的專屬,成長才是進入社會的必要法則。即使發脾氣是因為緊張和在乎,可不懂得的人只會看到你不夠世故。我們都想成為永無島中長不大的彼得潘,卻大多成為麻木面孔的普通人。懂得自己的畢竟是少數,更多時間,為了避免受傷,只有“躲避”或“妥協”兩個選項。
過去常覺得世界這麼大,懂自己的人卻那麼少。偶爾能遇見那麼一兩個,就恨不得緊緊握在手中,與對方的交往充滿了佔有欲與患得患失,換來的結果卻總是搞砸收場。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14563.html
現在卻覺得,兩個人再親近,彼此也是獨立的個體,
想清楚這一點,對於治癒依賴感效果奇佳。當你願意走出之前的畫地為牢,會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其實可交者、可遊者不要太多。之前封閉,好似在戈壁灘上好不容易找到一棵樹,恨不得吊死在上頭一輩子。走出封閉,則像是看到森林。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一體機一樣,與你的全部興趣愛好都相同,但正因為他們是不同的個體,在交談某一個話題時,更能碰撞出獨特的火花。
敞開心扉,也是接納自己。不必對所有人都敞開心扉,因為那是孤獨的表現。你只需要發現人群中每個人的閃光點,一個人的火苗可以點亮一個人的黑暗,兩個人的交匯,會使璀璨更加璀璨。
遇見對的人,會使靠近更加親近。所以,不要畏懼孤獨,也不要怕這世上懂得你的太少,學著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像是孤獨星球上的小王子,帶著他的善良和勇敢,毅然出發。
變成自己過去討厭的模樣,那不叫成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厚積薄發蛻變成更好的自我,那才叫成長。
不必畏懼其他,總會遇到屬於你的精彩。
延伸閱讀: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1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