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為什麼很多人變得沉默,變得不愛社交?

為什麼很多人變得沉默,變得不愛社交?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在飯桌上,大家聊得熱火朝天,你卻疲於開口;在路上,你遇見熟人,寧願繞道也不想被認出。如果回答是有過,那你並不孤單。在這個強調人脈關係和社交技巧的時代,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沉默」,變得不愛社交。

關於這個現象,知乎上有非常深入的討論,這裡選取其中一些知友的回答,供大家參考。

1、知友李松蔚:

理解人脈與交際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確」地交際,但卻都無法在生活中施行。——其實,這是一種現象:明知其重要,有好處,而偏偏不為。

這種現象,乍一看難以理解,仔細一想卻幾乎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我一直想買個 iPhone 5,但是我一直沒有買。

不買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沒錢,二是雖然有錢,卻不願意花。總之,如果是免費的話我就要。

可天下哪裡有免費的午餐。東西好不好?是很好。可是沒辦法,好東西的成本就高。

人際交往也一樣要付出代價。這最大的一份代價叫做:被別人評價。

這種評價,是方方面面的,滲透在交往中每一個細節和瞬間。對方的眼神,嘴邊若有若無的笑意,不耐煩的表情,滿不在乎的神態,欲言又止的語氣。你可能會被鄙 視,被嘲笑,被排擠,被羞辱。如果你遠離社交,你就是你,在自己的世界裡愛怎樣便怎樣。但是一旦你靠近他人,你就有可能變成呆子,

?絲,懦夫,SB,軟腳蟹,可憐蟲,煩人精,不通人情,沒本事,不靠譜……

現在,你還願意承擔所有這一切風險,去換回所謂「人脈與交際」的好處麼?

也許你會覺得我說得誇張,人際交往哪裡會有那麼險惡,那麼負面?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會產生這樣的擔心,何況我也沒說他們真會被這麼看待,只是說,心裡沒法釋然而已。哪怕就一丁點可能性,已經足夠給人帶來壓力。尤其是,如果他們心裡已經藏著不自信的種子,讓別人拿目光一澆,就會迅速生根發芽。

而且還有很多機制,可以成倍地放大這些人眼中社交場合的壓力。這裡就不展開來講了。

所以不要光看到人脈的重要,它帶來利益,同時也帶來壓力。

我知道有的人是真心喜歡人際交往,也有的人只是不得不假裝喜歡。很多人奮鬥的終極目標,就是可以閉門清修,頤養天年。

總而言之,退縮也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選擇,有時候也不能算是一種壞選擇。

被負面評價,被拒絕,被別人在心裡當成 SB,是所有人都不喜歡的。

當然,因為很多人不能意識到後面這個過程,所以就會產生題主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明明覺得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呢?現在答案清楚了,關鍵在於是否願意承擔那些代價。

目前,已經有很多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式,足以説明一個人改善社交狀況,但無一例外,首先都需要練習更能夠承受他人(可能是負面)的目光。對此下定決心的人,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者其它的社交訓練課程。

2、知友清笳:

當一個人自己的精神內核越豐富,他就會越來越遠離當前社會的標準化人格,生出一些明顯的個人特質來。

這時候,他再遇到一個和自己有深刻的共同話題、強烈的共同興趣的、近似的人格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

當社會中的人的人格越來越豐富,而人的流動性沒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一個和我們類似、使我們興奮的人的機會是在降低的。

然後大部分的社交行為都會出現一種類似「你說你的,但我不感興趣」「你說你的,但我不同意」的情況,然後由於禮貌和和平共處的需求,我們很少會把無趣感和反對意見明確地提出來。這種社交純粹是無效社交,只消耗時間卻沒有產生樂趣和增進感情——不僅無效,

而且令人生厭。

當無效社交在社交嘗試中佔據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們就傾向於更少地嘗試社交。

我們在社交上付出的成本(主要是時間成本)越來越沒有回報。

而精神內核的豐富,會讓我們更多體會到自己一個人玩的樂趣。

閱讀、寫作、種植、寫代碼的預期樂趣比預期中的社交樂趣要高,於是我們就一個人閱讀、寫作、種植、寫代碼。

其實在某些飯桌上,我都在自己的腦袋裡開一台戲,我忙著寫劇本,所以不說話。

——你們說的東西很無聊,你們造嗎?

大家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多獨處,越來越不愛帶上面具裝模作樣,其實是一件好事,說明大家越來越尊重個人時間的價值。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

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weiren/8473.html

3、知友羅林: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想到王小波的雜文《沉默的大多數》。

文中提到,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所以暗下決心保持沉默。王小波經歷了喧囂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貧乏虛偽的宣傳。文革時期,派系鬥爭激烈,兩派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而王小波他們「雙唇緊閉,一聲不吭」,「顯出堅忍的態度,繼續向前行進」。他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對他來說,沉默是針對公開秘密的態度,是避免濫用話語權力的善意,是表達自己獨立尊嚴的方式。

過於荒誕和混亂的外在世界,造就了回避交往堅守自我的人格。這類人格的個體,會有與外界隔絕的感受,和人沒聯繫沒興趣的感覺,一種世界不真實的荒誕感。他們似乎覺得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並不等於他們的內心都是虛無,而是把更多情感投入內部而非外界。他們的內心其實是異常鮮明豐富的,只是伴隨著對外界環境 的厭惡和警覺,這讓他們外表表現出中立和冷漠。

這種人格並非一無是處。他們注重內心生活,回避外部世界。他們很看重思維過程,傾向于科學和智力方面的追求。為了防禦社會隔離造成的焦慮,他們有時會採用創 造力的防禦機制。事實上,很多藝術家、哲學家和科學家都可以歸為此類人格。他們有時對社會有憤世嫉俗的態度,更願意內在思維中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我們可以 把他們看成天真無邪的孩子,只是不願看到世界的醜陋把自己深深藏起來。這也是他們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

多變的社會環境,過強的外界刺激,可能會催發此類人格的產生。這個角度看,或許可以看成一種「時代病」。這種「時代病」的核心是認同,如何容納別人的經驗,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他們內心深處也渴望接納和親密,但這個複雜的世界變得太快,他們更害怕親密和接觸的潛在威脅。

4、知友于嬡:

在恐懼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完美主義。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際互動帶給你的都是羞辱、挫敗、無能而產生的恐懼,即便你是一個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的人,你仍然能有限的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

這其實隱藏的是,你想成為的是一個人際交往「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社交達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各方各面都有強烈的成就需求,他們把自我價值感=能力=表 現,即是說,表現的好壞直接成為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價值的一個唯一衡量標準。這跟拖延症非常像,當你的某些能力確實不夠好的時候,以這種衡量標準的人就 會產生回避行為。

所以,你需要瞭解自己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自我價值並不等同於你的表現或者能力,心理學經常用「避免失敗」或者「追求成功」來界定人的行為動機,但是我個 人更傾向於把「追求成功」換成「追求進步」,成功是一種結果導向性,它是與他人參照而來;進步是一種成長導向性,與自己參照而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大小 的,要認識並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那些勵志、鼓吹成功的「大師」,真是害死人,哪來那麼多成功?

如果真要說成功,只和自己比,哪怕進步一小點點,也算成功。
會有與外界隔絕的感受,和人沒聯繫沒興趣的感覺,一種世界不真實的荒誕感。他們似乎覺得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並不等於他們的內心都是虛無,而是把更多情感投入內部而非外界。他們的內心其實是異常鮮明豐富的,只是伴隨著對外界環境 的厭惡和警覺,這讓他們外表表現出中立和冷漠。

這種人格並非一無是處。他們注重內心生活,回避外部世界。他們很看重思維過程,傾向于科學和智力方面的追求。為了防禦社會隔離造成的焦慮,他們有時會採用創 造力的防禦機制。事實上,很多藝術家、哲學家和科學家都可以歸為此類人格。他們有時對社會有憤世嫉俗的態度,更願意內在思維中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我們可以 把他們看成天真無邪的孩子,只是不願看到世界的醜陋把自己深深藏起來。這也是他們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

多變的社會環境,過強的外界刺激,可能會催發此類人格的產生。這個角度看,或許可以看成一種「時代病」。這種「時代病」的核心是認同,如何容納別人的經驗,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他們內心深處也渴望接納和親密,但這個複雜的世界變得太快,他們更害怕親密和接觸的潛在威脅。

4、知友于嬡:

在恐懼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完美主義。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際互動帶給你的都是羞辱、挫敗、無能而產生的恐懼,即便你是一個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的人,你仍然能有限的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

這其實隱藏的是,你想成為的是一個人際交往「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社交達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各方各面都有強烈的成就需求,他們把自我價值感=能力=表 現,即是說,表現的好壞直接成為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價值的一個唯一衡量標準。這跟拖延症非常像,當你的某些能力確實不夠好的時候,以這種衡量標準的人就 會產生回避行為。

所以,你需要瞭解自己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自我價值並不等同於你的表現或者能力,心理學經常用「避免失敗」或者「追求成功」來界定人的行為動機,但是我個 人更傾向於把「追求成功」換成「追求進步」,成功是一種結果導向性,它是與他人參照而來;進步是一種成長導向性,與自己參照而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大小 的,要認識並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那些勵志、鼓吹成功的「大師」,真是害死人,哪來那麼多成功?

如果真要說成功,只和自己比,哪怕進步一小點點,也算成功。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