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一個知己,共走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只是,江湖風大,知己零落。 狼在荒野上喊一嗓子,會喊來自己的同類。鬣狗喊一嗓子,會喊來另外的鬣狗。相同的品性、趣味和目標,可以把生命聚攏在一起。區別是,有血性的人,會喊來豪爽的朋友,奸邪的人,只會喊來陰謀家。 君子喊不來小人,因為二者不會有共鳴。一個人,通過共鳴,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又通過不鳴,最後,留住知己。 不鳴,是謙卑,是內斂,是低調,是淡然,是在時光裡沉靜和低回。這個世界太鬧了,於是,安靜的人,就顯得異常珍貴。咋咋呼呼的人,
太虛空,自己不著邊際,也沒有人願意踩在這虛空裡,跟著沒著沒落。而彼此太黏糊的人,不是小人,就是利益的結合體,聚得快散得也快。真正的知己,一定是淡泊的人,最終也只因淡泊,走到一起。 歲月的長廊裡,最持久的,不是熱烈,而是清淡,不是張揚,而是靜寂。 熱鬧處,固然會有風光,但風光處必也是風口浪尖處。人生的荒寒之地,不在遠方,而在高處。有時候,我們突然活得不好,看似是被命運捉弄了,其實是被自我流放了。 因為,一顆心,置於喧囂中,就會變得浮華。即便不遇上敵人、小人,也會跟自己人性中的惡狹路相逢,最後,自己打敗自己。 生命的琴弦,儘管飄忽迷離,但也會在時光幽微處暗度陳倉,在某一瞬間,在某一個音階上,
讓一個人翩然而降。這個人,可能就是生命中的知己。 人只有在知己的世界裡,心才會自由,才會變得舒展,熨帖,溫暖。知己的世界,才是一個人心靈的原鄉,唯此處,天地空曠,野芳蓬勃,陽光徹照。 莫言在《講故事的人》的演講中提到,他的小說,受到了美國作家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瑪律克斯的影響。原因是,他的靈魂和這兩個人的靈魂有著相似之處,有著共鳴。有時候,精神上的呼應,就是一種天賜的成全。 人生,與其一鳴驚人,不如共鳴找人。與其出風頭,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不如遠離喧囂,找個知己,寂靜相守或對望。 當身邊有伴的時候,再大的江湖,從此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