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正確引導,孩子不再因怕生而哭鬧閃躲!
孩子怕生其實是本能,父母需正確看待。
嬰幼兒見到陌生人就哭鬧,稍大的孩子見了陌生人就躲起來,這是他們面對陌生環境而發生的自然反應。父母不要從負面的角度看待這種反應,其實這是先天的保護本能。見到不熟悉的人,提高警惕,存有戒心,是完全正常的行為。
父母一般期望孩子有自信,在他人面前表現落落大方。也因為出於社交禮貌,不想失禮,在踫上自己的朋友,或在親人來訪時,希望並熱切地催促孩子打招呼。這會給孩子壓力,使他變得不自然,
有些孩子個性外向,較易接受陌生人,有些孩子則個性較內向、含蓄、慢熱,未必一下子便與陌生人混熟。父母要接納孩子,明白其個性和感受,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慢慢觀察陌生人,放下戒心,慢慢跟陌生人熟悉起來。
用以下四種方式引導孩子擺脫怕生,增強社交能力吧!
1、從與家人的交往開始學習社交禮儀
如早上見到爸爸媽媽時叫“早上好”,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都打招呼。父母做榜樣,主動先跟孩子、家人及陌生人打招呼,讓孩子模仿學習,養成見人打招呼的行為習慣,
2、多給孩子提供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
當孩子處於幼小時期父母就經常帶他們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他們見多識廣後便不害怕了。如平日在公園裡見到其他的小朋友時,大人可友善地點點頭,與其閒談幾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與陌生人之間輕鬆自然的交往,逐漸地體會到陌生人並不可怕,從而發展為自己能夠同陌生人交往而不害怕。
3、事前處理,先作預告
當要帶孩子外出見朋友或有親友到訪時,要事先告知孩子,並對這個陌生人進行適當的介紹,並且只從正面的角度介紹。比如這個人的優點、一些有趣的事情,讓孩子事先認識這個人,心裡有準備,見面時便減少了對這個陌生人的害怕。
4、見陌生人不要催逼孩子打招呼
在與陌生人見面時,只是介紹孩子給對方認識,並叫孩子點頭示意。然後繼續你們的活動,不要一開始便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在活動完畢後,試著叫孩子說再見。逐漸地,在不催逼的情況下,孩子會漸漸大方地面對陌生人。
有些家長帶孩子看醫生,一進門就要孩子叫醫生好,當孩子沒有說時就大聲地斥責孩子,孩子越來越害怕,最後不但不叫人,反而哭泣起來,致使醫生沒有辦法完成診治過程。相反,當孩子進入診室時,
帶孩子與陌生人交往不過多談論孩子,尤其是孩子的缺點。此時不要過多進行問答式交流。因為這些孩子可能在陌生人面前說話緊張,採用非言語的交流方式更合適。
有一次,一個走路還不太穩的孩子在醫院走道上蹣跚地行走著。當醫生面帶微笑地做出伸開雙臂迎接孩子的動作時,孩子主動走到醫生面前讓他抱起來,但表情顯得緊張。可是,當醫生很溫和地同孩子說話時,孩子馬上就哭著要找媽媽。
這說明當孩子與陌生人交往時,非言語的交往方式會讓孩子顯得不那麼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