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大不過親情,父母的幸福比面子重要
作者:梁利萍
傍晚下班一進家門,發現陽臺上新買的幾株花在陶瓷花盆裡嫋嫋娜娜,
一個電話打過去:“你們這麼大年紀了,腿腳又不好,有時間來看看就行了,還拎著那麼沉的土和花盆。這不算,還給換盆換土。我爸血壓高,使勁低著頭幹活對身體不好。跟你們說了那麼多次了,就是不聽……”
媽媽忙解釋:“我跟你爸看你工作太累,想替你分擔點兒,這點東西不沉,再說路也不遠,我們慢慢走就行。”
“鄰居們都在數落我,‘你爸媽都那麼大年紀了,就別讓他們拎著東西跑了,應該你去看他們才對’‘你真有福氣,老人家淨惦記著你,別讓他們來回跑啦’……”我說。我的話好像射出去的一梭子子彈,
我也很開心能在自己家裡招待父母,陪他們說說話。只是近年來,他們的腿腳都不太好,雖無大問題,爬上我這五層樓還是挺費力的,尤其是媽媽。後來,他們來得少了些,有時候,媽媽會順路買點菜或水果送到樓下,然後打電話叫我下樓去拿;有時候,我落下什麼東西在他們那兒,不管天氣好壞,爸爸或媽媽准會不打招呼就送到樓下;有時候聽到門鈴響,我甚至會有預感:准是爸媽送東西來了!從來沒猜錯。雖然只有十來分鐘的路程,但我依然很著急,心疼他們身體,自責又給他們添了麻煩。
近年來,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我學習了不少父母課程,讀了些國內外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並學以致用,且效果極好。
一定會有人說,你這樣想實在不知道天高地厚,老人家多好啊,老人家會多傷心啊!是的,這正是我,或我這一代子女的糾結之處——孝順與自我,如何去平衡?
曾經接納,也曾經爭執,我向父母強調我對完全擁有自己生活的渴求。但我妥協了,妥協得心甘情願,且無比幸福。
那是我看到他們在用日漸羸弱的身體托舉一顆分量從未減少的愛子之心。
道理對否,不那麼重要。道理大不過親情。
如今我們知道,“愛孩子,不是為他多操心,而是幫助他成長為一個不需要父母操太多心的人”“愛孩子,不是無休止地付出,而是給他能回報父母的能力和機會”“愛孩子,不是把他緊緊摟在懷裡,而是給他一個自由成長與生活的空間”,這些關於家庭教育的箴言毫無疑問是對的。我們這一代人的子女能夠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是無比幸運的,他們會擁有更寬鬆的環境、更廣闊的思想空間和更能體現自我價值的人生。
但,我們何苦拿這些來難為年邁的父母。那個時代的父母並沒有學習過父母課程,只是用愛、用經驗、用祖輩傳下來的方式拉扯兒女長大成人,看著孩子們工作、結婚、生子,再看著孩子的孩子出生、成長,那就是福氣。
在並不寬裕的年代,我們幾乎是奪取了父母的營養長大成人了,如今,你還要什麼“正確的方式”?
別人笑話又如何?捫心自問,這麼多次,自己更在乎的到底是父母的勞累還是鄰里的評價呢?與父母的幸福相比,面子是多麼不值一提的事。讓他們有機會為兒女做事,體驗自己的價值感,收穫路人的讚揚,難道不也是一種孝順嗎?
至於他們的年紀和身體,我想,他們還能爬得上來我這五層樓,那就是我莫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