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相信任何人讀後感(一)
當記憶的海馬區失去重現記憶的功能,我看到一個站在矛盾邊緣的女性始終在今日追尋的睿智女神。當無關痛苦、失落、親情與愛情的陌生的自我無法解釋來源於內心的層層拷問——究竟該不該相信與自己朝夕相伴的丈夫“本”時,我從作者獨特的筆觸中感受到一股神秘的關於人性的深入探討。在作者精心佈置的別致的情景再現中,我頻頻感受到作者那貫穿整篇文本始末的驚悚與神秘感的精神刺激。行文之間,我仿佛時時能感受到作者將女主人公克麗絲周而復始的驚恐與失落的心情,
女主人公克麗絲在一次車禍意外中大腦被撞,導致大腦海馬體區的“情景記憶”功能受損,患上一種罕見的失憶症。她每天清晨一覺醒來就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不認識與自己日日相伴的丈夫,想不起一切有關的、無關的往日記憶。
每天,女主人公面對的是一個她自認為陌生而令人恐懼的“陌生環境”,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雙眼探尋著“丈夫”讓她看的世界,小心翼翼地揣測身邊人是人非的真實性。即便身處在一個個在她看來完全陌生的環境和人流中,主人公克麗絲卻仍是表現出其極其耐心而樂觀的理性思維觀冷靜地凝視著這個被善意的謊言所建造的世界。
她忘記自己曾經的兒子“亞當”早已死於戰場,忘記了她最好的朋友艾倫,忘記了那場重要的party,忘記了自己曾經出版的小說……忘記了每一場她本該記得的美好回憶,遺失了生命中對於我們來說最最重要的部分。她所能依靠的最珍貴的回憶皆如泡沫般消失在無窮無盡的黑夜,
在故事中,隨著日記本上所記載的事,“本”所提供的剪貼簿,納什醫生的核磁共振造影治療與情境治療,似乎逐漸撞擊出克麗絲某些零碎片段的記憶。緊接著克麗絲將本告訴的一段段善意的謊言進行對比和反復想像式回憶,
為了自己悄悄在日記本上寫的那句“不能相信本”,克麗絲更是多次陷入懷疑與自我懷疑之中,期間,()作者在描述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整個過程中,採用了大量新穎的偵探小說敘事的手法,所到之處,作者的文筆細膩得幾乎能讓人壓抑得幾乎窒息卻又不失絕望,細緻卻並不乏味、空洞,真實而富有感染力。作者高度結合了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遣詞能力,以女主人公克麗絲每天的記憶碎片將全書的整個脈絡完美地架構出來。
整個故事好像將我們帶進了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層層真相一次次顯現它神秘的面貌。克麗絲空白腦袋的某個角落似乎存在著模糊不清的記憶:現在所處的環境,別人所提供的資訊,似乎是別人的事,自己的腦袋完全記不起任何事,即使親如丈夫,也只是個陌生人!身處自己的家中,依然無法找回記憶中的蛛絲馬跡。這些跌宕起伏的情景給了我極大的閱讀衝擊,使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女主人公當時所處的情境之中。
在記憶迷失的宮殿中,在一片片空白的記憶荒原中,女主人公克麗絲假裝暫時地相信“陌生人”——她的丈夫,理性地跟隨治療師納什的腳步一點一點地幫助自己擺脫記憶難以重現的困頓之境。在找尋記憶重現,恢復過往記憶脈絡的整個過程中,矛盾這個詞無時無刻不出現在克麗絲的大腦中,讓克麗絲困惑不已。然而矛盾感並沒有真正影響到具有很高的自我判斷意識和積極心相的克麗絲。相反,憑藉自己一向獨立的判斷力合懷疑精神,在這場遍佈驚悚的記憶之戰中,克麗絲贏得了最好的結局。從而也使得這場由善意的愛而演變成的謊言終於圓滿地詮釋了愛的力量。
在這個故事中,克麗絲為了找回失去的人生,時時要與自己的記憶掙扎戰鬥,就慶倖自己沒有這樣的遭遇。我看到了女主人公克麗絲高度的理性與判斷力,看到了作者高超的文筆,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關於記憶碎片的認真審視。《別相信任何人》教我看見自己的富足,更從中得到非常豐富的腦部構造,以及關於記憶與失憶的專業知識,從而對人類記憶重現這一奇特能力有了更科學的理解。在人性懷疑精神與推理能力上,這本書給了我最大的享受和最深刻的體驗。其次,作者從理性的角度帶領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身邊的親人為你虛構了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你究竟該怎麼辦?而我想,作者在本書最後提及女主人公克麗絲已經能回憶起一周前的事情這一現象的的好轉應該就是作者對這一問題的巧妙解答。
別相信任何人讀後感(二)
看完這本小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說文中構建的事件並不多,但因瑣事煩躁也沒懶得做下記錄。今日回想起,作者對於失憶患者豐富的內心從頭到尾描寫出扣人心弦的氛圍。小說採用普遍的日記體手法記錄這碎片似的記憶生活,但給你初次涉略此類心理讀物,還是極其的震撼,一氣呵成讀完也豁然明瞭,所以也沒有必要再去做具體闡述。
關於人類本身記憶缺乏來講,也是關於精神方面的障礙。查閱作者,原來有著英國伯明罕大學物理學的背景,難怪對這方面確有研究,而且還帶著那麼敏感剖析一個人的角度。作者構建第一人稱女主角克裡絲身上,一個失憶達20年少見類型的失憶症患者,用她的視角一步一步重拾自己生活的軌跡故事。
克麗絲一覺醒來,不知道身邊裸睡的男子是誰,甚至驚慌跑到浴室裡鏡子中看到自己臉上的皺紋,要不是看到掛著的幾張從前的照片,還以為自己還做著離奇的夢,這樣的日子或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關於瞭解自己又重複著自我。克麗絲通過納什醫生的幫助下,再之前做過一些方式治療效果也不好,後面建議她寫下日記形式記錄的,或許因這樣對她閱讀過她的日記之後,記憶時間也漸漸有了好轉。慢慢的,當某一天,克麗絲在外看到遊樂場的小朋友,突然懷疑到自己有過孩子時,這更讓她心裡受到打擊。這不關乎倫理問題,克麗絲知道身為母親如果都不記得自己的孩子模樣,那對自己來講也是極其崩潰的。她身邊跟他最親近的男人本,一直描述是他的丈夫,可是每當克麗絲向丈夫本提起時,就對他說沒有過孩子,後來說孩子各種理由被火燒死等。克麗絲的日記寫的越來越多時,通過閱讀記憶時間也有了改善。發現身邊的男人“本”對自己明顯的撒了謊。克麗絲只能瞞著自稱“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生活軌跡。通過後面一系列的掙扎,後面知道了以為對她非常疼愛的這個男人,有著很大的暴力傾向,關於自己記憶丟失的原因也慢慢的一切真相浮現在眼前。最終克麗絲真正的丈夫本,孩子亞當也回到了身邊。
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到的。如果記憶缺乏,是現實還是虛幻,可能導致世界觀都會變化,所以即使現實裡這樣患者瘋掉也很常見。文章其實描寫了克麗絲的情人邁克那令人變態的愛,文章並沒去描寫愛的定義,只是構建了這段豐富的內心歷程,無論是母愛,倫理,親情,愛情都讓讀者從驚奇中再慢慢感悟。
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讀後感(一)
因為工作的關係,記筆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機關工作至今剛好四年整,筆記本就已經寫滿了整整12本,這還不包括每年一本的工作日志,以及直接在電腦、ipad等現代媒體中的記錄的大量資訊。
但記了這麼多本筆記,是否就意味著自己會記筆記呢?讀了美崎榮一郎撰寫的《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一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在記筆記方面還有不小的改進空間呢。
一、為何要記筆記?
美崎榮一郎告訴我們,在職場生活,記筆記有三大作用:
第一,提高工作效率。會記筆記的人,通常也是善於協調安排工作進程,確定不同事情輕重緩急的高手。他會根據不同事情處理過程的難易程度以及先後順序,合理進行工作安排,使得工作節奏感強,富有成效。
第二,積累獨特經驗。在工作中,向專家和同行學習固然重要,通過反思和提煉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促進自己專業成長更加重要。而積累自身經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工作內容進行詳細記錄,像存錢一樣,一點一滴去儲蓄。大家都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僅僅依靠記憶是行不通的,一個簡單的筆記本可以發揮大作用。
第三,幫著自己遺忘。記筆記是為了説明“遺忘”?還真是這樣。在每天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同時有幾件事情需要處理,或者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忽然想到了處理另一件事情的一種方法,這時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筆記本上將那靈光乍現的思路迅速記下來,然後將其“遺忘”掉,等到自己處理完了當前的事情之後再來研究它。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過多的分心,專心致志將每一件事情做好。
二、需要幾個筆記本?
美崎榮一郎獨創的“金三角筆記法”,用三個筆記本來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這三個筆記本分別是: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行程筆記本。三個筆記本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這裡分述如下:
第一,記事筆記本。這是一種需要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它的尺寸不宜過大、也不宜太厚,以放在口袋裡便於攜帶為基本標準。如果是那種可撕型的筆記本就更好了,可以將其中的相關記錄,直接撕下來粘貼到航母筆記本上,以便進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記事筆記本有兩主要個用途:任務管理和記錄靈感。
一項工作可能比較複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細化到最小單位,然後將其記錄在記事筆記本上。在實踐中,可以逐項檢查每一個細小單位的落實情況,確保整個工作任務的順利開展。這就是任務管理。
在工作中,經常會在不經意間冒出一個靈感,也常常會因為沒有記錄隨後就將其忘記掉了。記事筆記本就是一個用來記錄靈感的本子,有意識地將自己的靈感記錄下來,並在得閒的時候加以豐富和完善,說不定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項目企劃方案呢。
第二,航母筆記本。這是在工作中使用的筆記本,也應該是三種筆記本中尺寸最大的一種筆記本。因為它其中要記錄的內容包羅萬象,容量很大,因此作者將其取名為航母筆記本。
在記事筆記本上記載的一些工作任務或者靈感火花,直接撕下來粘貼到航母筆記本上,然後再在航母筆記本上對其繼續充實;工作上的合作夥伴發來一個郵件,需要進行分析和處理時,可以將這些郵件添加標注列印後粘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召開各種工作會議,與會人員在其中的精彩發言要點、關鍵字等等的梳理,要及時記錄下來……凡是和工作有關的內容,都可以記載到航母筆記本上。
在具體工作中,航母筆記本發揮著相當於硬碟的作用。基本上,一個人工作中的資訊資料都是存儲在航母筆記本上的。有了電腦之後,很多人以為可以不用筆記本了,但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就會發現筆記本還是不能替代的。通常情況下,從筆記本到電腦整理出規範的文檔,其基本的記錄流程是:首先使用記事筆記本記錄零散的資訊,然後利用航母筆記本進一步充實,最後使用電腦整理成文檔。
第三,日程筆記本。也就是管理排程的筆記本。在工作中,日程筆記本要和航母筆記本放在一起結合使用,既方便管理,又能高效工作。特別是參加會議需要臨時做出一些安排的時候,日程筆記本可以幫助自己立刻做出決定,而不用等到會議結束之後再去核對相關的日程。
我自己就非常喜歡日程筆記本,將與自己有關的各項工作和活動按照時間順序逐一記錄在筆記本中,説明自己進行工作管理。同時,過了一段時間需要回憶某一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的時候,也可以很方便地查找。不過,我還沒有養成將航母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配合使用的習慣。
三個筆記本搭配使用,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更加有序,效率大大提升。
三、如何記筆記?
在三個筆記本中,記事筆記本重點在靈感的記錄,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要求,只要養成記錄的習慣,不讓自己的奇思妙想悄悄溜走就可以了。日程筆記本中的相關記錄,主要是做到“3W”,即①When(時間);②What(事件);③Where(地點)。
如何利用好航母筆記本,美崎榮一郎的做法還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
第一,相對集中。同一件工作的相關內容,要儘量記錄在筆記本的同一頁上。
一個有序工作的人,通常是遵守“PDCA”的流程開展的。PDCA是指Plan(計畫)、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改善)這四個步驟。這樣的工作思路,要通過筆記記錄保留下來,讓其成為自身的經驗。
一項工作在推進的過程中,大體上總會出現三個階段:設想階段、實施階段、收尾階段,在筆記本中的同一頁上,就要劃分出四個區域,分別記錄工作專案的提出、最初的設想、實施中的調整與改進、收尾工作等等。這樣等到工作完成之後,就可以一目了然,將該項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順利地總結出來,變成經驗的積累。
我們通常記筆記,總是按照時間順序一頁頁寫下去,其結果是一個專案的不同階段,記錄在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筆記本中,不僅查找非常不方便,想要總結的時候也常常顧此失彼。
而要做到相對集中,一方面需要航母筆記本要盡可能大一些;另一方面也要在記錄的時候為同一項工作預留記錄空間,特別是對那些比較複雜的工作,要在後面留出幾頁,以便在推進的過程中不斷補充相關的資訊。
第二,突出重點。在工作中,開會是家常便飯,記錄會議的精神和要求自然是開會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了。但很多人在記錄的時候,往往鬍子眉毛一把抓,將各方所做的發言一一記錄,筆記本記得滿滿的,等到事後去查找一些關鍵字的時候,又像大海撈針一樣,看了很多遍也找不到。
做會議筆記,要學會突出重點。有兩件事情需要做好記錄:一是本次會議要決定什麼;二是本次會議決定了什麼。在此基礎上,接著考慮要完成會議的決定,需要多長時間。這其中,需要將這項工作分解給哪幾個人去做,他們分別要做些什麼,什麼時候必須完成。
在上面,建議在同一個頁面上,將一項工作的提出、最初的設想、實施中的調整與改進、收尾工作等進行合理佈局,以便自己統籌協調。上述所說的會議要記錄的兩件事情,就是“工作的提出”,接下來的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設想”了。
有些會議很無聊,自己在事前也不知道會做出些什麼樣的決定。那麼不妨自己提前做一些設想,再與會議最終形成的決議進行對照。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在會場上睡覺的尷尬;二是可以從差異中領悟做決定的竅門。
第三,重在運用。辛辛苦苦記錄了很多內容,然後將將其放在一邊,再也不回頭去翻看的話,這樣的筆記是沒有價值的。記錄是為了運用,是為了促進自己的行動,這是記筆記的價值所在。
按照工作流程來記錄筆記,可以讓自己非常方便地總結和反思每一項工作的得失,提升自己的工作水準和能力。不過航母筆記本可以記載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一個創意、一次演出、一次約會、讀一本書……包羅萬象的內容,都應該記錄在筆記本上,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積累財富。
比如說讀書,是否一定要像我這樣寫出讀後感,我看未必。關鍵在於讀了之後學到了什麼,可以在哪些方面改進自己的工作?我讀了本書之後,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改進工作習慣:一是將同一個項目放在筆記本的同一頁上,按照專案進行記錄;二是在筆記本的扉頁上,製作了一個便箋袋,用來記錄開會期間突然想到的一些事情;三是加強日程筆記本和航母筆記本的配合使用。
還有很多有趣的建議。比如如何使用便利貼,如何將電子設備和筆記本結合使用,將筆記本的文檔轉換成電子文檔以便查閱,等等,都很值得我們借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一讀。
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讀後感(二)
前幾天單位發了我一張西單圖書大廈的提書卡,高高興興的去圖書大廈買書,結果說實在的,現在出版業真是蕭條啊!翻來覆去的就是那幾本所謂的新書,作者、作品都不上檔次,正如郭德綱說的“寫進書裡的未必是好知識”,除此之外就是老掉牙的文學名著,倒書卡的販子比讀者還多,逛了一會就想回家。
就在我快出門的時候,發現了這本《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是個日本人寫的,叫美琪榮一郎,裡面介紹的記工作筆記的方法,在作者看來,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方法關鍵在自己經多年實踐發明的這套金三角筆記法。這些方法對我的生活沒有太大幫助,但是對我的工作卻有很大的説明,尤其是我在單位主要負責活動策劃、創意,對如何收集靈感並有效地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時間,這些方面的書中都有提及。
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建議大家把工作筆記分成三個,一個記事本,隨時記,什麼都能記,不管有用沒用,另一個稱之為航母筆記本,()就是將筆記本的內容歸納整理和完善,為工作檔案做好準備,最後還有一個專門用來管理時間的日程筆記本,三個筆記本互相搭配使用。
我感到著這些方法稍作改良結合我的工作還是能派上用場,並在這幾天短期的實踐中發現確實有助於節省我的時間,把我從原來混亂而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這本書在工作方法上還給了我一些啟發,比如,他提出工作筆記不同于學生時代的筆記,那些筆記是為了忘記,而工作筆記是為了記憶。所以工作筆記最重要的是注意創新,只要有必要,什麼電腦、掃描器、數碼照相機全能結合派上用場,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給工作帶來了新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
其實我覺得像我們年輕人要把工作幹好,一是踏實肯幹能吃苦,二是虛心學習有上進心,第三點就是一定要有創新精神,要敢於打破常規敢於超越前輩。我本人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佩服那些聰明有創意的人,而且注意向他們學習,最主要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也在不斷的發明與嘗試,比如我寫字慢,我就發明了一種速記法,雖然我的速記像密碼一樣只有我能看懂,但畢竟提高了我的效率,而且彌補了本人的缺點。另外我的嘴比較笨,與人爭辯往往吃虧,於是我背了好多名人名言,借此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這些小的發明中,我總結出了人生的道理,就是工作也好,處世也罷,遇到困難不要怕,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並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機會我建議大家把自己的好方法和竅門之類的能總結出來,寫成書或寫成博客發表,讓好的經驗在人群中不斷複製,這樣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會越來越輕鬆,而工作成就則會越來越大。
現在常有人對學習有著錯誤的理解,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耽誤了多少家長,害了多少純真的兒童,甚至有希望摧毀了人類的童年,其實這只是商家欺世盜名沽名釣譽的說法,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學習是人自我完善的過程。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不斷的自我完善,我們背了多少課文?解了多少方程式?記了多少單詞?現在有多少人還100%記得?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就是白費力氣了嗎?不!即使現在100%全忘了,上學和學習在我們生命中同樣是有意義的,因為實際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所以說,掌握一種方法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玻璃孔雀讀後感
文/李博遠
有誰,能無時無刻為他人著想?有誰,有幫助別人當作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樂?有誰,能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無私地與他人分享?不是你,不是我,是9歲的安娜。
安娜是我最近讀的小說《玻璃孔雀》裡的主人公。她溫柔善良,一切都先想著別人。一次,她得到了四便士,於是,她去商店裡買了些糖果屑,讓朋友們分著吃,等輪到她時,糖已經沒有了,但她並沒有為此感受到懊惱,還親切地問朋友們好不好吃;還有一次,她和朋友們拿至了禮物,可是,一個小弟弟把她的禮物摔壞了,於是,安娜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最心愛的禮物——玻璃孔雀送給了他,自己卻什麼都沒有了。
你也許會說,她真是太傻了,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分享,自己卻什麼也不留下,讓自己地一無所有。
不,安娜雖然把自己所有的100%分給了大家,看似什麼都沒有了,但,分享帶給她100%的快樂,作為她的回報。於是,分享像一縷縷燦爛、溫暖的陽光籠罩著她,帶給她歡喜,帶給她快樂。像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奔跑,像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流連,分享100%,她也得到了100%的歡樂。
她讓我想起了雷鋒,雷鋒也是這樣,無私地為人他人付出,自己也得到了無限的快樂。
但是,現實中,有些人總是只為自己著想,把利益自私地收入囊中,對別人卻袖手旁觀。()我有時也是這樣,得到了什麼,時常不和別人一起分享。
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個小泥人,那是個小孩模樣的泥人,大大的頭向前微探著,似乎在尋找著什麼,手上放著個小球,泥人會“當當”作響,我對它愛不釋手。過了地一會,表弟來了,他一見可受的小泥人,立馬沖過來和我一起玩,我卻捧起泥人“不給你,我自己要玩”。表弟掃興極了,走到別處玩去了。我一個人玩起泥人,沒一會兒便無聊極了。看來,分享,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啊。
如果我們也像安娜一樣,樂於助人,世界豈不是會更美好?沒有爭吵,沒有煩惱,一切詳和、寧靜……
讓我們付出100%,然後,坐在小椅上,靜靜地,享受你得到的100%的快樂吧!
恢復過往記憶脈絡的整個過程中,矛盾這個詞無時無刻不出現在克麗絲的大腦中,讓克麗絲困惑不已。然而矛盾感並沒有真正影響到具有很高的自我判斷意識和積極心相的克麗絲。相反,憑藉自己一向獨立的判斷力合懷疑精神,在這場遍佈驚悚的記憶之戰中,克麗絲贏得了最好的結局。從而也使得這場由善意的愛而演變成的謊言終於圓滿地詮釋了愛的力量。在這個故事中,克麗絲為了找回失去的人生,時時要與自己的記憶掙扎戰鬥,就慶倖自己沒有這樣的遭遇。我看到了女主人公克麗絲高度的理性與判斷力,看到了作者高超的文筆,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關於記憶碎片的認真審視。《別相信任何人》教我看見自己的富足,更從中得到非常豐富的腦部構造,以及關於記憶與失憶的專業知識,從而對人類記憶重現這一奇特能力有了更科學的理解。在人性懷疑精神與推理能力上,這本書給了我最大的享受和最深刻的體驗。其次,作者從理性的角度帶領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身邊的親人為你虛構了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你究竟該怎麼辦?而我想,作者在本書最後提及女主人公克麗絲已經能回憶起一周前的事情這一現象的的好轉應該就是作者對這一問題的巧妙解答。
別相信任何人讀後感(二)
看完這本小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說文中構建的事件並不多,但因瑣事煩躁也沒懶得做下記錄。今日回想起,作者對於失憶患者豐富的內心從頭到尾描寫出扣人心弦的氛圍。小說採用普遍的日記體手法記錄這碎片似的記憶生活,但給你初次涉略此類心理讀物,還是極其的震撼,一氣呵成讀完也豁然明瞭,所以也沒有必要再去做具體闡述。
關於人類本身記憶缺乏來講,也是關於精神方面的障礙。查閱作者,原來有著英國伯明罕大學物理學的背景,難怪對這方面確有研究,而且還帶著那麼敏感剖析一個人的角度。作者構建第一人稱女主角克裡絲身上,一個失憶達20年少見類型的失憶症患者,用她的視角一步一步重拾自己生活的軌跡故事。
克麗絲一覺醒來,不知道身邊裸睡的男子是誰,甚至驚慌跑到浴室裡鏡子中看到自己臉上的皺紋,要不是看到掛著的幾張從前的照片,還以為自己還做著離奇的夢,這樣的日子或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關於瞭解自己又重複著自我。克麗絲通過納什醫生的幫助下,再之前做過一些方式治療效果也不好,後面建議她寫下日記形式記錄的,或許因這樣對她閱讀過她的日記之後,記憶時間也漸漸有了好轉。慢慢的,當某一天,克麗絲在外看到遊樂場的小朋友,突然懷疑到自己有過孩子時,這更讓她心裡受到打擊。這不關乎倫理問題,克麗絲知道身為母親如果都不記得自己的孩子模樣,那對自己來講也是極其崩潰的。她身邊跟他最親近的男人本,一直描述是他的丈夫,可是每當克麗絲向丈夫本提起時,就對他說沒有過孩子,後來說孩子各種理由被火燒死等。克麗絲的日記寫的越來越多時,通過閱讀記憶時間也有了改善。發現身邊的男人“本”對自己明顯的撒了謊。克麗絲只能瞞著自稱“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生活軌跡。通過後面一系列的掙扎,後面知道了以為對她非常疼愛的這個男人,有著很大的暴力傾向,關於自己記憶丟失的原因也慢慢的一切真相浮現在眼前。最終克麗絲真正的丈夫本,孩子亞當也回到了身邊。
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到的。如果記憶缺乏,是現實還是虛幻,可能導致世界觀都會變化,所以即使現實裡這樣患者瘋掉也很常見。文章其實描寫了克麗絲的情人邁克那令人變態的愛,文章並沒去描寫愛的定義,只是構建了這段豐富的內心歷程,無論是母愛,倫理,親情,愛情都讓讀者從驚奇中再慢慢感悟。
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讀後感(一)
因為工作的關係,記筆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機關工作至今剛好四年整,筆記本就已經寫滿了整整12本,這還不包括每年一本的工作日志,以及直接在電腦、ipad等現代媒體中的記錄的大量資訊。
但記了這麼多本筆記,是否就意味著自己會記筆記呢?讀了美崎榮一郎撰寫的《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一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在記筆記方面還有不小的改進空間呢。
一、為何要記筆記?
美崎榮一郎告訴我們,在職場生活,記筆記有三大作用:
第一,提高工作效率。會記筆記的人,通常也是善於協調安排工作進程,確定不同事情輕重緩急的高手。他會根據不同事情處理過程的難易程度以及先後順序,合理進行工作安排,使得工作節奏感強,富有成效。
第二,積累獨特經驗。在工作中,向專家和同行學習固然重要,通過反思和提煉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促進自己專業成長更加重要。而積累自身經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工作內容進行詳細記錄,像存錢一樣,一點一滴去儲蓄。大家都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僅僅依靠記憶是行不通的,一個簡單的筆記本可以發揮大作用。
第三,幫著自己遺忘。記筆記是為了説明“遺忘”?還真是這樣。在每天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同時有幾件事情需要處理,或者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忽然想到了處理另一件事情的一種方法,這時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筆記本上將那靈光乍現的思路迅速記下來,然後將其“遺忘”掉,等到自己處理完了當前的事情之後再來研究它。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會過多的分心,專心致志將每一件事情做好。
二、需要幾個筆記本?
美崎榮一郎獨創的“金三角筆記法”,用三個筆記本來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這三個筆記本分別是: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行程筆記本。三個筆記本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這裡分述如下:
第一,記事筆記本。這是一種需要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它的尺寸不宜過大、也不宜太厚,以放在口袋裡便於攜帶為基本標準。如果是那種可撕型的筆記本就更好了,可以將其中的相關記錄,直接撕下來粘貼到航母筆記本上,以便進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記事筆記本有兩主要個用途:任務管理和記錄靈感。
一項工作可能比較複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細化到最小單位,然後將其記錄在記事筆記本上。在實踐中,可以逐項檢查每一個細小單位的落實情況,確保整個工作任務的順利開展。這就是任務管理。
在工作中,經常會在不經意間冒出一個靈感,也常常會因為沒有記錄隨後就將其忘記掉了。記事筆記本就是一個用來記錄靈感的本子,有意識地將自己的靈感記錄下來,並在得閒的時候加以豐富和完善,說不定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項目企劃方案呢。
第二,航母筆記本。這是在工作中使用的筆記本,也應該是三種筆記本中尺寸最大的一種筆記本。因為它其中要記錄的內容包羅萬象,容量很大,因此作者將其取名為航母筆記本。
在記事筆記本上記載的一些工作任務或者靈感火花,直接撕下來粘貼到航母筆記本上,然後再在航母筆記本上對其繼續充實;工作上的合作夥伴發來一個郵件,需要進行分析和處理時,可以將這些郵件添加標注列印後粘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召開各種工作會議,與會人員在其中的精彩發言要點、關鍵字等等的梳理,要及時記錄下來……凡是和工作有關的內容,都可以記載到航母筆記本上。
在具體工作中,航母筆記本發揮著相當於硬碟的作用。基本上,一個人工作中的資訊資料都是存儲在航母筆記本上的。有了電腦之後,很多人以為可以不用筆記本了,但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就會發現筆記本還是不能替代的。通常情況下,從筆記本到電腦整理出規範的文檔,其基本的記錄流程是:首先使用記事筆記本記錄零散的資訊,然後利用航母筆記本進一步充實,最後使用電腦整理成文檔。
第三,日程筆記本。也就是管理排程的筆記本。在工作中,日程筆記本要和航母筆記本放在一起結合使用,既方便管理,又能高效工作。特別是參加會議需要臨時做出一些安排的時候,日程筆記本可以幫助自己立刻做出決定,而不用等到會議結束之後再去核對相關的日程。
我自己就非常喜歡日程筆記本,將與自己有關的各項工作和活動按照時間順序逐一記錄在筆記本中,説明自己進行工作管理。同時,過了一段時間需要回憶某一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的時候,也可以很方便地查找。不過,我還沒有養成將航母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配合使用的習慣。
三個筆記本搭配使用,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更加有序,效率大大提升。
三、如何記筆記?
在三個筆記本中,記事筆記本重點在靈感的記錄,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要求,只要養成記錄的習慣,不讓自己的奇思妙想悄悄溜走就可以了。日程筆記本中的相關記錄,主要是做到“3W”,即①When(時間);②What(事件);③Where(地點)。
如何利用好航母筆記本,美崎榮一郎的做法還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
第一,相對集中。同一件工作的相關內容,要儘量記錄在筆記本的同一頁上。
一個有序工作的人,通常是遵守“PDCA”的流程開展的。PDCA是指Plan(計畫)、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改善)這四個步驟。這樣的工作思路,要通過筆記記錄保留下來,讓其成為自身的經驗。
一項工作在推進的過程中,大體上總會出現三個階段:設想階段、實施階段、收尾階段,在筆記本中的同一頁上,就要劃分出四個區域,分別記錄工作專案的提出、最初的設想、實施中的調整與改進、收尾工作等等。這樣等到工作完成之後,就可以一目了然,將該項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順利地總結出來,變成經驗的積累。
我們通常記筆記,總是按照時間順序一頁頁寫下去,其結果是一個專案的不同階段,記錄在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筆記本中,不僅查找非常不方便,想要總結的時候也常常顧此失彼。
而要做到相對集中,一方面需要航母筆記本要盡可能大一些;另一方面也要在記錄的時候為同一項工作預留記錄空間,特別是對那些比較複雜的工作,要在後面留出幾頁,以便在推進的過程中不斷補充相關的資訊。
第二,突出重點。在工作中,開會是家常便飯,記錄會議的精神和要求自然是開會期間的一項重要任務了。但很多人在記錄的時候,往往鬍子眉毛一把抓,將各方所做的發言一一記錄,筆記本記得滿滿的,等到事後去查找一些關鍵字的時候,又像大海撈針一樣,看了很多遍也找不到。
做會議筆記,要學會突出重點。有兩件事情需要做好記錄:一是本次會議要決定什麼;二是本次會議決定了什麼。在此基礎上,接著考慮要完成會議的決定,需要多長時間。這其中,需要將這項工作分解給哪幾個人去做,他們分別要做些什麼,什麼時候必須完成。
在上面,建議在同一個頁面上,將一項工作的提出、最初的設想、實施中的調整與改進、收尾工作等進行合理佈局,以便自己統籌協調。上述所說的會議要記錄的兩件事情,就是“工作的提出”,接下來的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設想”了。
有些會議很無聊,自己在事前也不知道會做出些什麼樣的決定。那麼不妨自己提前做一些設想,再與會議最終形成的決議進行對照。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減少在會場上睡覺的尷尬;二是可以從差異中領悟做決定的竅門。
第三,重在運用。辛辛苦苦記錄了很多內容,然後將將其放在一邊,再也不回頭去翻看的話,這樣的筆記是沒有價值的。記錄是為了運用,是為了促進自己的行動,這是記筆記的價值所在。
按照工作流程來記錄筆記,可以讓自己非常方便地總結和反思每一項工作的得失,提升自己的工作水準和能力。不過航母筆記本可以記載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一個創意、一次演出、一次約會、讀一本書……包羅萬象的內容,都應該記錄在筆記本上,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積累財富。
比如說讀書,是否一定要像我這樣寫出讀後感,我看未必。關鍵在於讀了之後學到了什麼,可以在哪些方面改進自己的工作?我讀了本書之後,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改進工作習慣:一是將同一個項目放在筆記本的同一頁上,按照專案進行記錄;二是在筆記本的扉頁上,製作了一個便箋袋,用來記錄開會期間突然想到的一些事情;三是加強日程筆記本和航母筆記本的配合使用。
還有很多有趣的建議。比如如何使用便利貼,如何將電子設備和筆記本結合使用,將筆記本的文檔轉換成電子文檔以便查閱,等等,都很值得我們借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一讀。
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讀後感(二)
前幾天單位發了我一張西單圖書大廈的提書卡,高高興興的去圖書大廈買書,結果說實在的,現在出版業真是蕭條啊!翻來覆去的就是那幾本所謂的新書,作者、作品都不上檔次,正如郭德綱說的“寫進書裡的未必是好知識”,除此之外就是老掉牙的文學名著,倒書卡的販子比讀者還多,逛了一會就想回家。
就在我快出門的時候,發現了這本《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是個日本人寫的,叫美琪榮一郎,裡面介紹的記工作筆記的方法,在作者看來,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方法關鍵在自己經多年實踐發明的這套金三角筆記法。這些方法對我的生活沒有太大幫助,但是對我的工作卻有很大的説明,尤其是我在單位主要負責活動策劃、創意,對如何收集靈感並有效地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時間,這些方面的書中都有提及。
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建議大家把工作筆記分成三個,一個記事本,隨時記,什麼都能記,不管有用沒用,另一個稱之為航母筆記本,()就是將筆記本的內容歸納整理和完善,為工作檔案做好準備,最後還有一個專門用來管理時間的日程筆記本,三個筆記本互相搭配使用。
我感到著這些方法稍作改良結合我的工作還是能派上用場,並在這幾天短期的實踐中發現確實有助於節省我的時間,把我從原來混亂而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對於我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這本書在工作方法上還給了我一些啟發,比如,他提出工作筆記不同于學生時代的筆記,那些筆記是為了忘記,而工作筆記是為了記憶。所以工作筆記最重要的是注意創新,只要有必要,什麼電腦、掃描器、數碼照相機全能結合派上用場,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給工作帶來了新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
其實我覺得像我們年輕人要把工作幹好,一是踏實肯幹能吃苦,二是虛心學習有上進心,第三點就是一定要有創新精神,要敢於打破常規敢於超越前輩。我本人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佩服那些聰明有創意的人,而且注意向他們學習,最主要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也在不斷的發明與嘗試,比如我寫字慢,我就發明了一種速記法,雖然我的速記像密碼一樣只有我能看懂,但畢竟提高了我的效率,而且彌補了本人的缺點。另外我的嘴比較笨,與人爭辯往往吃虧,於是我背了好多名人名言,借此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這些小的發明中,我總結出了人生的道理,就是工作也好,處世也罷,遇到困難不要怕,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並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機會我建議大家把自己的好方法和竅門之類的能總結出來,寫成書或寫成博客發表,讓好的經驗在人群中不斷複製,這樣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會越來越輕鬆,而工作成就則會越來越大。
現在常有人對學習有著錯誤的理解,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耽誤了多少家長,害了多少純真的兒童,甚至有希望摧毀了人類的童年,其實這只是商家欺世盜名沽名釣譽的說法,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學習是人自我完善的過程。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不斷的自我完善,我們背了多少課文?解了多少方程式?記了多少單詞?現在有多少人還100%記得?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就是白費力氣了嗎?不!即使現在100%全忘了,上學和學習在我們生命中同樣是有意義的,因為實際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所以說,掌握一種方法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玻璃孔雀讀後感
文/李博遠
有誰,能無時無刻為他人著想?有誰,有幫助別人當作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樂?有誰,能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無私地與他人分享?不是你,不是我,是9歲的安娜。
安娜是我最近讀的小說《玻璃孔雀》裡的主人公。她溫柔善良,一切都先想著別人。一次,她得到了四便士,於是,她去商店裡買了些糖果屑,讓朋友們分著吃,等輪到她時,糖已經沒有了,但她並沒有為此感受到懊惱,還親切地問朋友們好不好吃;還有一次,她和朋友們拿至了禮物,可是,一個小弟弟把她的禮物摔壞了,於是,安娜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最心愛的禮物——玻璃孔雀送給了他,自己卻什麼都沒有了。
你也許會說,她真是太傻了,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分享,自己卻什麼也不留下,讓自己地一無所有。
不,安娜雖然把自己所有的100%分給了大家,看似什麼都沒有了,但,分享帶給她100%的快樂,作為她的回報。於是,分享像一縷縷燦爛、溫暖的陽光籠罩著她,帶給她歡喜,帶給她快樂。像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奔跑,像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流連,分享100%,她也得到了100%的歡樂。
她讓我想起了雷鋒,雷鋒也是這樣,無私地為人他人付出,自己也得到了無限的快樂。
但是,現實中,有些人總是只為自己著想,把利益自私地收入囊中,對別人卻袖手旁觀。()我有時也是這樣,得到了什麼,時常不和別人一起分享。
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個小泥人,那是個小孩模樣的泥人,大大的頭向前微探著,似乎在尋找著什麼,手上放著個小球,泥人會“當當”作響,我對它愛不釋手。過了地一會,表弟來了,他一見可受的小泥人,立馬沖過來和我一起玩,我卻捧起泥人“不給你,我自己要玩”。表弟掃興極了,走到別處玩去了。我一個人玩起泥人,沒一會兒便無聊極了。看來,分享,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啊。
如果我們也像安娜一樣,樂於助人,世界豈不是會更美好?沒有爭吵,沒有煩惱,一切詳和、寧靜……
讓我們付出100%,然後,坐在小椅上,靜靜地,享受你得到的100%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