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孤獨之旅讀後感

孤獨之旅讀後感(一)

每天,當你睜開眼,除了風聲,周圍一片寂靜;除了藍天和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就只剩下鴨群的陪伴;除了父親排徊的身影,就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那是多麼的孤獨啊!然而這篇文章的小主人公就是在這孤獨的環境中成長,學會了堅強。

小主人公杜小康,因為家庭變故,不僅失學,還要離開母親和小夥伴去放鴨。在這孤獨的旅程中,他哀求過。哭過。甚至連做夢都想回家。漸漸的,他明白回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開始沒有那麼恐懼了。但是厄運卻在一次降臨——一場暴風雨,使他的鴨群走散和父親走失,

可是他並沒有哭,他變了,他變得堅強起來了。

小主人公經歷了許多跌盪起伏,但是他沒有放棄生活,最終在一場暴風雨中學會了堅強。從主人公的遭遇,我們可以明白,逆境不是末日,在逆境中磨練出來的是一把“寶劍”。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因為失聰,使他變得孤僻,甚至狂躁,但是他仍然堅持創作,在那孤獨的日子裡,他沒有沮喪,反而是逆境,讓他譜寫出了不朽的樂章。

不要害怕逆境,要像逆境勇往直前!


孤獨之旅讀後感(二)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孤獨之旅這篇課文,文中的杜小康因為家庭變故不得不中途輟學跟隨父親去放鴨,在經歷孤獨之旅之後他忽然發下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與杜小康相比,

我們的學習條件、家庭條件真的是太好了,我想:如果杜小康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那麼他一定會痛哭流涕,感慨萬分歎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像我們一樣生活在這樣好的環境中。倘若他能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他一定會十分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綻放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我們既然又這樣有這樣優越的條件,為什麽不努力去奮鬥去拼搏那?如今我們正處在初三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一定要咬緊牙關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虛度光陰,把握住我們的金色年華,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成功。當然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遇到失敗與挫折,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地困難像。你會發現陽光就在風雨後。不被困苦所嚇倒,

以堅忍不拔的心態高掛前進的風帆,你必將——像杜小康一樣到達成功的彼岸。

朋友,請以堅忍不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吧!做一個堅強的“杜小康”,揚起你的笑臉來,我相信,生活也會對你微笑,幸福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孤獨之旅讀後感(三)

杜小康,一個富裕人家的孩子,本應該享受錦衣玉食的他卻因為家庭條件“一落千丈”,只好失學跟父親去放鴨,這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就這樣,杜小康開始了他的孤獨之旅。在他的旅途中,首先感到恐懼和無助,而隨後的一些問題有壓迫著他幼小的心靈。接著,恐懼過後孤獨又來臨,沒有人交往,生活單調,無比寂寞。到最後,激動的哭了,因為這樣艱辛的生活本不應該由他這樣幼小的心靈和身體承擔的;他承受了這樣的“磨難”,

“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所以激動得哭。

有些人一生都風和日麗,一帆風順的,他們沒有經歷過磨難,所以也體會不到那種心酸的滋味。更多的是嘲笑、譏諷他們的命運太不好了。但是,經歷磨難後,取得成功那種開心、那種幸福也是他們無法體會到的。一帆風順的花兒,開放的固然很美,但經歷過風吹雨打的花兒比他們更美麗、堅強。

所以,讓我們坦然的接受風雨的洗禮,讓暴風雨洗刷我們脆弱的枝葉,湧出一顆堅強的花蕊,綻放一片絢麗與芬芳。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一)

——《細節》讀後感

如今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在家庭的溫室下成長,

而同齡的玩伴很少。這就使孩子們進入學校以後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同學相處,造成這樣那樣的矛盾。作為老師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再者,低年級的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幾乎為零。因此,老師的職責是既要從小就培養學生怎樣為人處事,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老師年長於學生,知識?處事都勝過學生,而且自古以來就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所以我認為:老師=老媽+師長。作為班主任的我,在工作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履行老師的職責。可是我畢竟年輕,工作時間也不長,因此在教育學生某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好。有幸的是,假期裡讀:《卡爾·威特教育全書》,
《1-2年級,決定孩子一生的100個關鍵細節》(以下簡稱《細節》)這兩本書給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多靈感。

卡爾·威特先生的書中說:“決定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賦。”這句話我深表贊同,即使是資質平庸的學生,只要教育方法合理,也一樣能成為傑出的人。

書中還談到:“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這是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法則”。作為老師我深有感觸,千萬不能因為學生只有七,八歲或者他們有些幼稚的舉動而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我從事低年級學生的教育工作,小學生的心敏感又脆弱,如果學生不小心犯錯誤了,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可以當著許多學生或者家長的面批評,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可以採取單獨和他談話的方法,給他講一些簡單易懂的道理,用真心去教育他,讓他認識並改正錯誤。當你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學生時,學生也會給你回報。也許,一個人的一生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改變。

書中講述了一些當代的傑出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生”、“笨蛋”、“問題學生”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我們班有個小女孩,家裡父母關係不是很好,對她的心理產生了影響,所以我就格外關心她、疼她。後來她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與同學關係也越來越好,學習也用心多了,所以成績也漸漸好了起來。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對我們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師講了多少,而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低年級的學生不可能做到四十分鐘裡精神集中。如果老師只管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跟不上節奏,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方式萬不可取。這就給我們老師帶來很大挑戰,老師必須要在比較短的時間裡把最重要的東西講透徹,要力求簡潔生動。然後讓學生通過舉例子,做練習來鞏固,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節有效率的課。貪玩,上課開小差是低年級小朋友的天性。上課時必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如果學生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是很難教授課程的,也就根本談不上效率。為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書中提出要把課程設計的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我以後教學生課文或古詩詞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在大腦裡想像課文中的情景,通過學與想結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書中認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是教育的重點。我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個例子是問學生雪融化了是什麼?標準答案是水,然而有個學生回答是春天,被老師以不符合答案為由判錯。事實上,我們老師不應該拘泥於標準答案,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限制,而是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和想像力,我們能做的只有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的對學生說“不”、“不能”。

《細節》一書中講到要重視對學生品德的培養。作為老師,我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正直、善良的人。()試想,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美好的品德,即使他學習成績很好,將來他也不會取得成就,甚至誤入歧途。我提倡每人每週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精神。比如校園裡的廢紙學生能主動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裡這些小事。我會立即給予表揚,甚至碰到學生家長也會稱讚他們的孩子。這就會讓學生意識到做好事可以得到表揚,學生們就會樂意去做,從小養成助人為樂,正直善良的品格。

《細節》中還針對學生上課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提出了應對建議。記得我讀書那會,上課時老師要我們回答問題就沒有幾個人舉手。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的課堂(從小學到大學)上比比皆是。書中給出的建議使我產生了共鳴:對膽小的學生,要教他們簡單的放鬆練習,當學生在課堂上為舉手而感到緊張時,就可以讓學生做深呼吸,同時在心裡對自己說放鬆,我可以的。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回答必須是正確的,害怕答錯了被老師或同學嘲笑,因而不舉手同樣保持沉默。可愛的孩子,如果你答錯了,老師不會因為你積極回答問題而批評你,反而會欣賞你大膽的勇氣。老師還可以提前佈置給學生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猜老師可能會提的問題,幫學生做好準備,這樣學生會感覺有備而來,自然會舉手回答問題。如此,學生既有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能預習新知識。

《細節》中講到語文學習的方法時,提出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啟發學生,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我認為讓學生聽故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新的詞彙,如果我講故事時再把一些成語、名言名句加入到故事裡,學生聽多了說不定有一天他不自覺地也會使用了。以後授課時我會考慮每節課用五分鐘講個小故事。這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學生聽故事有什麼用,但是語文學習靠的是積累,半年、一年後,和聽不到故事的學生比起來,絕對是不同的。

這兩本書,對於班主任的我來說是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準的重要讀物,有了它們就等於請來了一位幫助自己的老師。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每個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採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而是要充分瞭解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因人施教。我們老師還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緻的觀察,並以平等,坦誠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形成學生熱愛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和諧師生關係。同時,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年輕是筆財富,我們應該珍惜,不應該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學習,充實自己。對於平時的教學工作,除了認真上好每堂課,課後備課,作好筆記,還要多閱讀專業期刊和一些教育書籍並作讀書筆記等等。這些都是精神財富的積累和幫助自己成長的有效方法。只有這樣,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二)

——《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讀後感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于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裡,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說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為“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三)

——《有效教學與成功德育》讀後感

凡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思考著,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只有生成沒有預設的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放棄教學的責任,那麼,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但加個問號不等於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麼價值。

的確,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功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書中所說:“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一)

我非常喜歡讀楊紅櫻的書,像馬小跳系列、笑貓系列、校園小說系列、科學童話系列,書裡的故事那麼有趣、主人公那麼可愛,讀到有趣的地方我都忍不住笑得肚子疼。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其中特別感動我的是《幸福的鴨子》,一看到書名我就好奇的想:鴨子的幸福是什麼呢?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這個暑假,笑貓和馬小跳他們來到了張達鄉下外婆的家。他們和巨人阿空、臘腸狗拖拖、一隻名叫麻花兒的女鴨子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馬小跳和同學們的快樂的鄉村生活使我既羡慕又嚮往;而麻花的生活態度更是深深的感染了我。

麻花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容易被感動的心,它心中的幸福仿佛沒有邊際。看到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會讓它產生幸福感;能遠遠的看一眼朋友它也會感到巨大的幸福。不管麻花兒心中有多大的不開心,它總是會面帶笑容,心裡裝滿了幸福!有什麼困難的事,她總是會想辦法解決,她也會鼓舞別人去勇敢的去做一件事,就像它說的那樣:這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它還把歡樂帶給村子裡的老人和孩子,帶給它的朋友。它就這樣一隻心中充滿幸福、快樂和勇敢的鴨子!

受到她的感染,幸福感一點一點地漲滿了我的心房:原來幸福離我們這麼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災難,我們都應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這就是我對這一篇書的讀後感,我也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每個人心中都會充滿著無邊無際的幸福。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二)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叫《幸福的鴨子》的書。它是著名作家楊紅櫻寫的。故事的女主角鴨子麻花兒是一隻極容易產生幸福感的鴨子,與另一個主角笑貓。度過了一個快樂、充實的暑假。

幸福的鴨子麻花兒不但容易感到幸福,連感到幸福的感覺都十分特別,她感到幸福最大的原因是從給予中得到回報,比如:每天下午,麻花兒都會去等別人往自己脖子上套茉莉花環,因為很多人認為,只要把花環套到麻花兒的脖子上,就會有好運。所以麻花兒就努力地接,當麻花兒精疲力盡的時候,別人卻幸福地笑著,麻花兒這時就得到了統一口給予的回報,也會感到幸福。

麻花兒不但會從給予中得到回報,在雖人幫助她的時候,她也會感到幸福,感到快樂,因為她有一顆感恩的心。()一次麻花兒認識了笑貓,又通過笑貓認識了馬小跳,坐了馬小跳的玩具快艇,使她愛慕已久的黑鴨子與她一起游水。於是,她向笑貓道謝,雖然笑貓一點幫她的意思也沒有。

麻花兒很樂觀,她喜歡把壞事看作生活中不可少的事,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在她與笑貓在一起的一件事裡可以說明:一次笑貓不小心掉到了井裡,麻花兒跳下去救他,她告訴笑貓他最應該做的事情,還告訴他,他這次掉到井裡真是件好事,理由是:只有自己在以為自己快死了的時候,才會明白這輩子最應該去做什麼事。剛才笑貓虛驚一場,所以明白了最應該去做什麼。就這樣,笑貓掉進井裡成了一件好事。同時,也說明了麻花兒是一隻樂觀的鴨子。

讀完這本書,我讚賞麻花兒的這些特點,也為自己連一隻鴨子也不如感到慚愧,不是嗎:

首先,我不如麻花兒樂觀。有一次,我不會做一道數學題題目是3.5*8.9*8.3,做了好久也沒有做出來。後來,我實在受不了了,就躺在床上生悶氣。如果是麻花兒的話,她一定會很高興,因為她找到了挑戰的對手,她會心平氣和地去面對。

我還不如麻花兒會感恩。一次,爸爸出差回來時給我帶了一份禮物,我拿回房間一看,發現自己不喜歡,就板著臉出來,一句話也不說。如果是麻花兒的話,她會跑出去感謝爸爸,感謝他那麼辛苦地工作還記得帶回禮物。

我要感謝幸福的鴨子,她讓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我喜歡《幸福的鴨子》這本書。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三)

暑假當中,我讀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之一《幸福的鴨子》。因為,以前我對楊紅櫻阿姨的書非常感興趣,我一知道要讀這一本書,我就趕快讓爸爸買,拿到書後,我也讀得格外仔細。

這本書講的是女鴨子“麻花兒”做的好事。這只鴨子覺得:幫助別人,自己和別人也都感到了幸福。我也體會到了,幫助別人,自己也非常快樂,幸福。我也懂得了快樂的另一方面的含義。

合上書,鴨子“麻花兒”,在我腦海裡印象很深。因為,一個女鴨子都能幫助別人感到幸福!為什麼我做不到呢?每一次,別人向我借筆,三角板。只有我的好朋友,我才借給他們,別人借我不願意給。讀了《幸福的鴨子》這一本書,我明白了,不管是好朋友,或不是好朋友,都應該向好朋友一樣對待他們。這樣,我們幫助別人,自己也感覺到了幸福。這可能就是爸爸說過的“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幸福的鴨子》讓我明白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做人應該樂於助人,善良,做事應該仔細,細心。

可以採取單獨和他談話的方法,給他講一些簡單易懂的道理,用真心去教育他,讓他認識並改正錯誤。當你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學生時,學生也會給你回報。也許,一個人的一生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改變。

書中講述了一些當代的傑出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生”、“笨蛋”、“問題學生”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我們班有個小女孩,家裡父母關係不是很好,對她的心理產生了影響,所以我就格外關心她、疼她。後來她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與同學關係也越來越好,學習也用心多了,所以成績也漸漸好了起來。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對我們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師講了多少,而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低年級的學生不可能做到四十分鐘裡精神集中。如果老師只管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跟不上節奏,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方式萬不可取。這就給我們老師帶來很大挑戰,老師必須要在比較短的時間裡把最重要的東西講透徹,要力求簡潔生動。然後讓學生通過舉例子,做練習來鞏固,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節有效率的課。貪玩,上課開小差是低年級小朋友的天性。上課時必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如果學生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是很難教授課程的,也就根本談不上效率。為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書中提出要把課程設計的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我以後教學生課文或古詩詞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在大腦裡想像課文中的情景,通過學與想結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書中認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是教育的重點。我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個例子是問學生雪融化了是什麼?標準答案是水,然而有個學生回答是春天,被老師以不符合答案為由判錯。事實上,我們老師不應該拘泥於標準答案,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限制,而是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和想像力,我們能做的只有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的對學生說“不”、“不能”。

《細節》一書中講到要重視對學生品德的培養。作為老師,我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正直、善良的人。()試想,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美好的品德,即使他學習成績很好,將來他也不會取得成就,甚至誤入歧途。我提倡每人每週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精神。比如校園裡的廢紙學生能主動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裡這些小事。我會立即給予表揚,甚至碰到學生家長也會稱讚他們的孩子。這就會讓學生意識到做好事可以得到表揚,學生們就會樂意去做,從小養成助人為樂,正直善良的品格。

《細節》中還針對學生上課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提出了應對建議。記得我讀書那會,上課時老師要我們回答問題就沒有幾個人舉手。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的課堂(從小學到大學)上比比皆是。書中給出的建議使我產生了共鳴:對膽小的學生,要教他們簡單的放鬆練習,當學生在課堂上為舉手而感到緊張時,就可以讓學生做深呼吸,同時在心裡對自己說放鬆,我可以的。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回答必須是正確的,害怕答錯了被老師或同學嘲笑,因而不舉手同樣保持沉默。可愛的孩子,如果你答錯了,老師不會因為你積極回答問題而批評你,反而會欣賞你大膽的勇氣。老師還可以提前佈置給學生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猜老師可能會提的問題,幫學生做好準備,這樣學生會感覺有備而來,自然會舉手回答問題。如此,學生既有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能預習新知識。

《細節》中講到語文學習的方法時,提出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啟發學生,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我認為讓學生聽故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新的詞彙,如果我講故事時再把一些成語、名言名句加入到故事裡,學生聽多了說不定有一天他不自覺地也會使用了。以後授課時我會考慮每節課用五分鐘講個小故事。這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學生聽故事有什麼用,但是語文學習靠的是積累,半年、一年後,和聽不到故事的學生比起來,絕對是不同的。

這兩本書,對於班主任的我來說是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準的重要讀物,有了它們就等於請來了一位幫助自己的老師。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每個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採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而是要充分瞭解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因人施教。我們老師還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緻的觀察,並以平等,坦誠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形成學生熱愛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和諧師生關係。同時,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年輕是筆財富,我們應該珍惜,不應該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學習,充實自己。對於平時的教學工作,除了認真上好每堂課,課後備課,作好筆記,還要多閱讀專業期刊和一些教育書籍並作讀書筆記等等。這些都是精神財富的積累和幫助自己成長的有效方法。只有這樣,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二)

——《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讀後感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于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裡,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說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為“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三)

——《有效教學與成功德育》讀後感

凡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思考著,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只有生成沒有預設的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放棄教學的責任,那麼,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但加個問號不等於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麼價值。

的確,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功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書中所說:“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一)

我非常喜歡讀楊紅櫻的書,像馬小跳系列、笑貓系列、校園小說系列、科學童話系列,書裡的故事那麼有趣、主人公那麼可愛,讀到有趣的地方我都忍不住笑得肚子疼。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其中特別感動我的是《幸福的鴨子》,一看到書名我就好奇的想:鴨子的幸福是什麼呢?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這個暑假,笑貓和馬小跳他們來到了張達鄉下外婆的家。他們和巨人阿空、臘腸狗拖拖、一隻名叫麻花兒的女鴨子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馬小跳和同學們的快樂的鄉村生活使我既羡慕又嚮往;而麻花的生活態度更是深深的感染了我。

麻花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容易被感動的心,它心中的幸福仿佛沒有邊際。看到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會讓它產生幸福感;能遠遠的看一眼朋友它也會感到巨大的幸福。不管麻花兒心中有多大的不開心,它總是會面帶笑容,心裡裝滿了幸福!有什麼困難的事,她總是會想辦法解決,她也會鼓舞別人去勇敢的去做一件事,就像它說的那樣:這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它還把歡樂帶給村子裡的老人和孩子,帶給它的朋友。它就這樣一隻心中充滿幸福、快樂和勇敢的鴨子!

受到她的感染,幸福感一點一點地漲滿了我的心房:原來幸福離我們這麼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災難,我們都應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這就是我對這一篇書的讀後感,我也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每個人心中都會充滿著無邊無際的幸福。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二)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叫《幸福的鴨子》的書。它是著名作家楊紅櫻寫的。故事的女主角鴨子麻花兒是一隻極容易產生幸福感的鴨子,與另一個主角笑貓。度過了一個快樂、充實的暑假。

幸福的鴨子麻花兒不但容易感到幸福,連感到幸福的感覺都十分特別,她感到幸福最大的原因是從給予中得到回報,比如:每天下午,麻花兒都會去等別人往自己脖子上套茉莉花環,因為很多人認為,只要把花環套到麻花兒的脖子上,就會有好運。所以麻花兒就努力地接,當麻花兒精疲力盡的時候,別人卻幸福地笑著,麻花兒這時就得到了統一口給予的回報,也會感到幸福。

麻花兒不但會從給予中得到回報,在雖人幫助她的時候,她也會感到幸福,感到快樂,因為她有一顆感恩的心。()一次麻花兒認識了笑貓,又通過笑貓認識了馬小跳,坐了馬小跳的玩具快艇,使她愛慕已久的黑鴨子與她一起游水。於是,她向笑貓道謝,雖然笑貓一點幫她的意思也沒有。

麻花兒很樂觀,她喜歡把壞事看作生活中不可少的事,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在她與笑貓在一起的一件事裡可以說明:一次笑貓不小心掉到了井裡,麻花兒跳下去救他,她告訴笑貓他最應該做的事情,還告訴他,他這次掉到井裡真是件好事,理由是:只有自己在以為自己快死了的時候,才會明白這輩子最應該去做什麼事。剛才笑貓虛驚一場,所以明白了最應該去做什麼。就這樣,笑貓掉進井裡成了一件好事。同時,也說明了麻花兒是一隻樂觀的鴨子。

讀完這本書,我讚賞麻花兒的這些特點,也為自己連一隻鴨子也不如感到慚愧,不是嗎:

首先,我不如麻花兒樂觀。有一次,我不會做一道數學題題目是3.5*8.9*8.3,做了好久也沒有做出來。後來,我實在受不了了,就躺在床上生悶氣。如果是麻花兒的話,她一定會很高興,因為她找到了挑戰的對手,她會心平氣和地去面對。

我還不如麻花兒會感恩。一次,爸爸出差回來時給我帶了一份禮物,我拿回房間一看,發現自己不喜歡,就板著臉出來,一句話也不說。如果是麻花兒的話,她會跑出去感謝爸爸,感謝他那麼辛苦地工作還記得帶回禮物。

我要感謝幸福的鴨子,她讓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我喜歡《幸福的鴨子》這本書。


笑貓日記幸福的鴨子讀後感(三)

暑假當中,我讀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之一《幸福的鴨子》。因為,以前我對楊紅櫻阿姨的書非常感興趣,我一知道要讀這一本書,我就趕快讓爸爸買,拿到書後,我也讀得格外仔細。

這本書講的是女鴨子“麻花兒”做的好事。這只鴨子覺得:幫助別人,自己和別人也都感到了幸福。我也體會到了,幫助別人,自己也非常快樂,幸福。我也懂得了快樂的另一方面的含義。

合上書,鴨子“麻花兒”,在我腦海裡印象很深。因為,一個女鴨子都能幫助別人感到幸福!為什麼我做不到呢?每一次,別人向我借筆,三角板。只有我的好朋友,我才借給他們,別人借我不願意給。讀了《幸福的鴨子》這一本書,我明白了,不管是好朋友,或不是好朋友,都應該向好朋友一樣對待他們。這樣,我們幫助別人,自己也感覺到了幸福。這可能就是爸爸說過的“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幸福的鴨子》讓我明白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做人應該樂於助人,善良,做事應該仔細,細心。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