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力量2讀後感
當人們活在當下,與內在的寂靜有所連結,便可超越複雜的心智與情緒,發覺潛藏於內心深處恒在的平靜,滿足與力量。
——埃克哈特·托力
我們擁有珍貴的東西——當下的力量。生命是由無數個片刻所組成的,當下僅是眾多片刻中的一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當下。當下,使我們無法逃離的現實。我們總處於當下,既然如此,為何不順其自然,與其友善相處呢?有多少人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盼望著上大學,盼望著大學畢業好工作,接著又開始盼望著結婚生子,然後小孩去上學自己回去上班。
活在當下——放下對過去的糾結,放下對未來的迷茫,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握當下,人生的意義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悅俯拾皆是。
活在當下——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順其自然,在順境中學會珍惜與感恩,在逆境中也學會欣然接受,
活在當下——是一種清醒現實的生活態度。昨日已成歷史,明日尚可未知,只有當下有我們自己掌握。()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只有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我們活在當下,才能用心去感受,去欣賞這沿途的風景,也才能心無雜念,拋開所有煩惱與不快,享受人生的樂趣。
《當下的力量2》是一本美妙,深邃的靈修讀本。每一段雖然很短,但要用心用神去體悟。初次讀這本書,領悟到的東西還不是很多,但若經常讀,每天讀一小段,慢慢咀嚼,細細品味,並用內在覺知來吸納其中的精髓,定能淨化心靈,拂去疲憊,即使在喧囂的都市中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寧靜、溫馨與美好,
數學的魅力讀後感
在《數學的魅力》中,著名數學家、科學記者沃爾夫岡-布盧姆博士,表達出了決不同於那些偏見的觀點。
像其他學科一樣,數學近幾十年來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數學的魅力》不可能一一詳述。如今,每年都會湧現出數以千計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專業人士也不能隨時跟上所有數學分支學科的發展進度。然而,《數學的魅力》可以讓你瞭解這個閃爍著智慧之光的神奇世界。()
數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數學是訓練客觀且精確的判斷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數學尤其需要積極的思維活動及對結果的驗證,而這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產生影響。
作為一門理論學科,數學探索抽象概念之間的關係,並不考慮這些抽象在現實世界是否存在對應的本物。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切智力的核心在於思維。兒童數學能力的發展應包括認知、計算、思維三方面,而不能簡單地將計算等同於數學。有學者富有見地地指出:珠算、心算對提高兒童的計算能力的確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數學教學的目的就在於説明學生形成行動上的邏輯程式(思考、分析、抽象、簡明、計畫、演繹、推理、普遍化、具體化、應用、評判等),形成合理的思想及其表達的品質(秩序、精確、明瞭、簡潔等),引起觀察,形成空間和數目的概念,培養抽象領域裡的直覺和想像、注意和關注的能力、毅力和有規則的努力之習慣,最後形成科學素養(客觀、誠實、研究興趣等等)。這是作為一個現代人所受教育的一個基礎部分,哪怕他今後從事非科學或非技術性的工作。
父母課堂的讀後感(一)
自女兒上學以來就開始訂閱《父母課堂》,這本書是當代的家教寶典。我按照上面說的做,女兒果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她從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每天必看幾小時書的孩子。
書內還附帶了食育之道、生活貼士,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貼心。海外視窗更是讓我們瞭解了外國的教子良方,讓我們的教育與外國的教育對比,汲取優點,改正缺點。《父母課堂》是一本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書:父母忌語、教子隨筆、教子良方……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鑒。我很喜歡開卷的文章,總是給人啟迪,例如“給每棵草開花的時間”。每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隨之而來的就是嚴格的教育。孩子們在童真的年齡,其實也有自己渴望和愛好,我們當父母的是否有真正去體會到孩子們的需求和特質,有的放矢的去引導他們呢?面對當下的種種特長班、學習輔導班,我們又是否真正地去分析我們的孩子需要這些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用自己所謂的前瞻性,為孩子們鋪墊的路,他們走得快樂嗎?當孩子們要為自己爭取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冷靜客觀的面對?我想我是需要反思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合理,孩子生活也開心,父母不去多管著孩子,自己也省心。
父母課堂的讀後感(二)
兒子上小學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裡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瞭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2011年09月和2011年10月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裡補哪裡”,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秀少年的成長歷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異成績由衷讚歎之餘,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後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後每天必做口算練習,並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後,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後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於兒子的學習和今後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2012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准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地方,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儘量給他安靜的環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並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於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裡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裡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在兒子已經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的讀後感(三)
《父母課堂》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路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路。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導出任主編的雜誌,欄目周全,分類詳細,並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打開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裡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於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於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裡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並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於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後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於,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鑒。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裡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小學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於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
我們當父母的是否有真正去體會到孩子們的需求和特質,有的放矢的去引導他們呢?面對當下的種種特長班、學習輔導班,我們又是否真正地去分析我們的孩子需要這些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用自己所謂的前瞻性,為孩子們鋪墊的路,他們走得快樂嗎?當孩子們要為自己爭取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冷靜客觀的面對?我想我是需要反思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合理,孩子生活也開心,父母不去多管著孩子,自己也省心。
父母課堂的讀後感(二)
兒子上小學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裡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瞭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2011年09月和2011年10月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裡補哪裡”,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秀少年的成長歷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異成績由衷讚歎之餘,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初一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後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後每天必做口算練習,並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後,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後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於兒子的學習和今後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2012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准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地方,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儘量給他安靜的環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並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於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裡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裡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在兒子已經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的讀後感(三)
《父母課堂》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路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路。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導出任主編的雜誌,欄目周全,分類詳細,並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打開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裡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於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於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裡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並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於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後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於,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鑒。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裡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小學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於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