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讀後感(一)
讀《畫蛇添足》有感 今天,我讀了《畫蛇添足》這個寓言故事,它讓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這個寓言故事主要記敘了門客們為喝祭酒,而比賽畫蛇,一個門客由於畫得比別人快,很得意,給蛇添上了腳,最終,沒喝到酒,還受到了另外一個門客的嘲笑。 有一件事讓我懂得了跟《畫蛇添足》一樣的道理。 有一次,媽媽在家休息,很少下廚的爸爸自告奮勇來掌勺,我給爸爸當起了助手。先做鹹魚,爸爸從冰箱裡拿出鹹魚,洗淨放入碗裡,並且加入配料,還加了一點鹽。然後,爸爸再在鍋裡倒上適量水,
通過這件事和《畫蛇添足》這個故事,我明白做任何事都應該客觀反映事物,否則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畫蛇添足讀後感(二)
今天我讀了《畫蛇添足》這個寓言故事,在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喝不夠喝,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就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還能給它添上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經把蛇畫成了。那人把酒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讀完這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畫蛇不能添足,多此一舉,做其他的是也是這樣!如果脫離實際,自作聰明,就必然會把事情辦壞。
畫蛇添足讀後感(三)
畫蛇添足這個故事是講:從前,楚國有個貴族,
我們在生活中也不能畫蛇添足,假如你把作業寫完了,感覺沒事幹,在一個字的上面加上一豎,那麼,這一次的作業就不能得滿分。
提燈女神讀後感(一)
前些天,我學了《提燈女神》一文,我的心被其中的女主人公___南丁格爾那種忘我工作,
文中的她放棄了優裕的生活,不怕家人的責駡。來到臭氣沖天的貧民窟霍亂當中,做了一名白衣天使。她用她的愛幫助傷病員。在她的治療下傷病員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最後還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院。南丁格爾在81歲時。因超勞過度而雙眼失明,在1910年的一個夜晚,這位90歲的疲憊老人在睡夢中安然長逝。
雖然南丁格爾安然長逝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為了紀念南丁格爾,國際護士協會紅十字會把南丁格爾的生日{五月十二日}定位世界讀書日,並決定設定為國際護士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每兩年頒獎一次,以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做好救死扶傷的神聖的工作。
南丁格爾,我敬佩你,敬佩你那博大的愛心,為傷者帶去了福音;敬佩你用辛勤的汗水開創近代護理事業;敬佩你那執著 堅毅、勇敢堅強、無私無畏的精神。 這些也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我們一定以你為榜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提燈女神讀後感(二)
生活需要什麼?或許是物質,也或許是精神等很多很多。可最最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善良。給我這種啟示的,僅此是一篇文章《提燈女神》。
故事主要講述了:在戰爭年代,有一位富家大小姐—南丁格爾不顧自己的身份,選擇了一個最低層的護士工作,並且對這份工作盡職盡責,使人們對她產生了好感。
最使我思緒萬千的是這一句:“每當她走過,士兵們…親吻她那浮動在牆壁上修長的身影…”這一段尤其讓我震撼,
文中的最後一句話:南丁格爾的身影永遠受到人們的親吻。這其實是告訴我們,南丁格爾的愛心和善良以及對工作的一絲不苟,永遠值得人們去愛戴她。這也讓我回憶起從前讀過的一篇文章,一位年輕俊美的城市清潔工,本是在一家大餐館當服務生的,可他卻辭去了這份工作,寧肯吃苦受累,也願意為社會做貢獻。其實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但最少的還是善良。
啊!我愛善良,我要善良,我更希望善良能灑滿人間。
提燈女神讀後感(三)
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精品,或極具教育意義,或者語言優美,或描寫細膩,或氣勢磅薄,或者結構富有特點,或幾者兼而有之,其中,我最喜愛的一篇課文是s版第十冊的《提燈女神》。
喜歡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喜歡文中的偉大人物,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生活需要什麼,物質,精神等很多很多,但有一樣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善良。善良,正是南丁格爾聖潔人格最可貴的地方。
雖然已不再年輕,但是,我還是要學年輕人趕趕時髦,我想說的是,她是我的偶像。在我的心目中,周恩來和南丁格爾是我最崇敬的兩位偉人,他們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依他們的地位,本可以養尊處優,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卻放棄了優裕的生活,獨守清貧,()甘於奉獻,他們的一生是清苦的,但卻擁有了世世代代人的崇敬。
敬愛的周總理,沒有留下一個子嗣,卻似子孫無數,親善的南丁格爾,終生未娶,護理事業就是她的終身伴侶,她的摯愛,她把自己那顆高貴的愛心無私的奉獻給了普通的傷病員。在黑暗的深夜,南丁格爾手持油燈巡視病房,無微不至地關愛著每一個傷兵,傷兵們感動得躺在床上親吻著落在牆壁上的她的身影,表示對她的崇高敬意,並一致親切地稱呼她為“提燈女神”。每每想到此,心底對南丁格爾的敬意都會油然而生。她是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國際護理理事會為了紀念她,把她的生日設立為國際護士節,她對護理事業的貢獻由此可見。
人生在世,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天怎樣活的踏實,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收穫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周總理和南丁格爾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唐吉可德讀後感(一)
《堂吉訶德》為我們刻畫了一位瘦骨嶙峋、乾癟面龐的主人公形象。他是一個沒落的貴族,沉溺于騎士小說而不能自拔,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把桑丘——一個矮胖的農民當作自己的侍從,並且把村裡的一位村姑當做美麗的夫人,作為自己信仰的公主,然後開始了他們的三次騎士旅途。在征途中,他竟然把風車當作三頭九臂的巨人,並且和它大戰了一番,最後以“睿智”的堂吉訶德的失敗而告終;其後,他又把客店當作城堡,睡夢中把酒囊當作巨人搏鬥。這就是他,一個荒誕不堪的堂吉訶德,他的出現,註定帶給我們無盡的歡笑。僅僅如此嗎?不,這些猶如珍珠一樣,帶給我們無盡笑料的同時,也帶給我們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受益終身。
故事中,堂吉訶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與桑丘的簡單樸實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的顯著特點是脫離實際、耽於幻想,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裡,不能辨別幻想與現實。故事中,他自己幻想公主,幻想打巨人、臆想世界,當他的幻想被人戳破後,他卻不能接受現實,總想是他身邊的一位魔法師搞的鬼,故意破壞他身邊的人和物,損毀他的幸福,這更加突出了堂吉訶德的荒誕可笑以及他受騎士小說的荼毒之深。他是一個可笑的人,做事橫衝直撞,不問緣由,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連累了他人,嘲笑了自己,但在這一切的笑料之後掩藏著他那熱心、善良、正直、無私、正義的心。他勇敢,為了他人,他可以毫不畏懼的迎向危險;他仁慈善良,在危險面前,他保全僕人,獨自應對危險;他荒誕可笑,但只是建立在一個鋤奸救苦的基礎上的,他酷愛自由和公主敢於為主持正義而忘我鬥爭。
堂吉訶德帶給了我們許多,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元偉大的狼狽騎士,他讓我們明白了:人人生而平等,勇者無懼,信仰的力量是無盡的,信仰使他從不退縮。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遇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堂吉訶德陷入騎士小說而導致了他的愚昧荒誕,使我們明白,要學會扒開自己眼前的迷霧,使自己清醒。
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知道,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裡明白,他並不比我們自己可笑多少。
唐吉可德讀後感(二)
《堂吉訶德》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作者賽凡提斯借用騎士小說這種體裁,塑造了這個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荒唐可笑的堂吉訶德的典型形象,指出閱讀騎士小說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來達到諷刺騎士文化和現實社會的目的。小說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
小說通過一件件荒誕的事突出人物的性格。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和他的隨從桑丘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瘦而高,桑丘胖而矮;堂吉訶德知識豐富而桑丘是一個文盲。他們的坐騎也截然不同,一馬一驢。他們的性格也形成鮮明的對比。
堂吉訶德在談論中不涉及騎士道時,他有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但一談論騎士道時,他又變得頭腦不清楚,就像一個瘋子。他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同時他又代表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他對愛情的忠貞,他是理想主義的化身。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他每次都沖上去想要幫別人,可是結果卻幫了倒忙,幾乎誰碰到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越是這樣,他的優秀品德也就越鮮明。堂吉訶德堅信騎士道,全身心浸透著對理想的忠誠。儘管他渴望當一名騎士並模仿騎士行為是可笑的、荒誕的,但他討厭邪惡,不滿人間苦難,憎恨奴役和壓迫,崇尚自由和平等,是非常崇高和偉大的。
如果說堂吉訶德是理想主義,屬於過去;而桑丘就屬於實用主義,屬於現在。桑丘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桑丘是堂吉訶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當侍從的。他貪圖錢財,但是他從海島總督離任時,卻是“來時赤條條,走時也是赤條條”;他滿足於口腹的享受,一有好吃的就會大吃大嚼,但是他也可以和主人一起風餐露宿、忍饑挨餓;他是一個只顧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儘管有私心,但他對堂吉訶德卻又忠心耿耿;他有時非常愚蠢,但又憨中有細,妙語如珠。他認為“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他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小說塑造了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訶德;膽小、貪財、講求實際的農民桑丘。真可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齊飛”。
唐吉可德讀後感(三)
十七世紀,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封建王朝岌岌可危,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勢力日益強大,在這個大背景下,賽凡提斯筆耕不輟,寫出了不朽的著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原名叫阿隆索·吉哈達,他為了效仿他心目中神聖的騎士,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又物色了一名僕人桑丘和一位意中人——擠奶工——杜爾西內婭。他為追求那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的騎士,甚至超過了現實的限度,達到發瘋的程度。
第一次,他單槍匹馬而行,拯救了被綁在樹上被主人毒打的放羊的小孩。之後,他又和一個不承認杜爾西內婭——他的意中人——是絕世佳人的商人大戰。第二次,他和風車大戰,釋放了一群犯人,沖入羊群大戰,碰到了多羅特亞和堂費爾南多這對有情人。第三次,他被公爵夫婦戲弄。
作者通過堂吉訶德的故事,描繪了西班牙醜惡的社會百態。
比如堂吉訶德拯救放羊的小孩的故事中,那地主心腸狠毒,行跡十分惡劣,他表面答應堂吉訶德的要求,但待堂吉訶德走後,他打得牧羊小孩只剩下半條命。更令人生氣的是,牧羊小孩再次遇到堂吉訶德時,竟然不心存感激,反而要求堂吉訶德不要再幫助他,認為他越幫越糟。西班牙的封建社會,人們道德淪喪,同情心和感恩心似乎同西班牙王國一樣逐漸地消失,人性的醜惡令人痛心。
再比如堂吉訶德談論騎士道時他是神志不清的,就像一個瘋子;但不涉及騎士道時,卻也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講,堂吉訶德的失敗,不僅僅是害人的騎士小說的失敗,其實也是高尚的理想主義的失敗。()
堂吉訶德所追求的騎士精神是和當時的主流價格觀是格格不入的。當時真正意義上的騎士道早就被虛偽的道德所滲透演變,對上帝的忠誠和對英雄的崇敬,早已轉向了對個體實用價值的追求。
《堂吉訶德》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示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表達了對人民的疾苦的深切同情,更透露出對高尚追求正日趨沒落的深深遺憾。就好像在哈哈鏡前一樣,雖然故事誇張、變形,讓人哈哈大笑,但是,透過故事的表像,尋求其意義的內核時,卻常常有“笑著笑著卻哭了”的感觸。
但最少的還是善良。啊!我愛善良,我要善良,我更希望善良能灑滿人間。
提燈女神讀後感(三)
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精品,或極具教育意義,或者語言優美,或描寫細膩,或氣勢磅薄,或者結構富有特點,或幾者兼而有之,其中,我最喜愛的一篇課文是s版第十冊的《提燈女神》。
喜歡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喜歡文中的偉大人物,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生活需要什麼,物質,精神等很多很多,但有一樣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善良。善良,正是南丁格爾聖潔人格最可貴的地方。
雖然已不再年輕,但是,我還是要學年輕人趕趕時髦,我想說的是,她是我的偶像。在我的心目中,周恩來和南丁格爾是我最崇敬的兩位偉人,他們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依他們的地位,本可以養尊處優,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卻放棄了優裕的生活,獨守清貧,()甘於奉獻,他們的一生是清苦的,但卻擁有了世世代代人的崇敬。
敬愛的周總理,沒有留下一個子嗣,卻似子孫無數,親善的南丁格爾,終生未娶,護理事業就是她的終身伴侶,她的摯愛,她把自己那顆高貴的愛心無私的奉獻給了普通的傷病員。在黑暗的深夜,南丁格爾手持油燈巡視病房,無微不至地關愛著每一個傷兵,傷兵們感動得躺在床上親吻著落在牆壁上的她的身影,表示對她的崇高敬意,並一致親切地稱呼她為“提燈女神”。每每想到此,心底對南丁格爾的敬意都會油然而生。她是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國際護理理事會為了紀念她,把她的生日設立為國際護士節,她對護理事業的貢獻由此可見。
人生在世,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天怎樣活的踏實,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收穫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周總理和南丁格爾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唐吉可德讀後感(一)
《堂吉訶德》為我們刻畫了一位瘦骨嶙峋、乾癟面龐的主人公形象。他是一個沒落的貴族,沉溺于騎士小說而不能自拔,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把桑丘——一個矮胖的農民當作自己的侍從,並且把村裡的一位村姑當做美麗的夫人,作為自己信仰的公主,然後開始了他們的三次騎士旅途。在征途中,他竟然把風車當作三頭九臂的巨人,並且和它大戰了一番,最後以“睿智”的堂吉訶德的失敗而告終;其後,他又把客店當作城堡,睡夢中把酒囊當作巨人搏鬥。這就是他,一個荒誕不堪的堂吉訶德,他的出現,註定帶給我們無盡的歡笑。僅僅如此嗎?不,這些猶如珍珠一樣,帶給我們無盡笑料的同時,也帶給我們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受益終身。
故事中,堂吉訶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與桑丘的簡單樸實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的顯著特點是脫離實際、耽於幻想,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裡,不能辨別幻想與現實。故事中,他自己幻想公主,幻想打巨人、臆想世界,當他的幻想被人戳破後,他卻不能接受現實,總想是他身邊的一位魔法師搞的鬼,故意破壞他身邊的人和物,損毀他的幸福,這更加突出了堂吉訶德的荒誕可笑以及他受騎士小說的荼毒之深。他是一個可笑的人,做事橫衝直撞,不問緣由,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連累了他人,嘲笑了自己,但在這一切的笑料之後掩藏著他那熱心、善良、正直、無私、正義的心。他勇敢,為了他人,他可以毫不畏懼的迎向危險;他仁慈善良,在危險面前,他保全僕人,獨自應對危險;他荒誕可笑,但只是建立在一個鋤奸救苦的基礎上的,他酷愛自由和公主敢於為主持正義而忘我鬥爭。
堂吉訶德帶給了我們許多,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元偉大的狼狽騎士,他讓我們明白了:人人生而平等,勇者無懼,信仰的力量是無盡的,信仰使他從不退縮。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遇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堂吉訶德陷入騎士小說而導致了他的愚昧荒誕,使我們明白,要學會扒開自己眼前的迷霧,使自己清醒。
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知道,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裡明白,他並不比我們自己可笑多少。
唐吉可德讀後感(二)
《堂吉訶德》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作者賽凡提斯借用騎士小說這種體裁,塑造了這個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荒唐可笑的堂吉訶德的典型形象,指出閱讀騎士小說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來達到諷刺騎士文化和現實社會的目的。小說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
小說通過一件件荒誕的事突出人物的性格。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和他的隨從桑丘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瘦而高,桑丘胖而矮;堂吉訶德知識豐富而桑丘是一個文盲。他們的坐騎也截然不同,一馬一驢。他們的性格也形成鮮明的對比。
堂吉訶德在談論中不涉及騎士道時,他有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但一談論騎士道時,他又變得頭腦不清楚,就像一個瘋子。他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同時他又代表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他對愛情的忠貞,他是理想主義的化身。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他每次都沖上去想要幫別人,可是結果卻幫了倒忙,幾乎誰碰到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越是這樣,他的優秀品德也就越鮮明。堂吉訶德堅信騎士道,全身心浸透著對理想的忠誠。儘管他渴望當一名騎士並模仿騎士行為是可笑的、荒誕的,但他討厭邪惡,不滿人間苦難,憎恨奴役和壓迫,崇尚自由和平等,是非常崇高和偉大的。
如果說堂吉訶德是理想主義,屬於過去;而桑丘就屬於實用主義,屬於現在。桑丘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桑丘是堂吉訶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當侍從的。他貪圖錢財,但是他從海島總督離任時,卻是“來時赤條條,走時也是赤條條”;他滿足於口腹的享受,一有好吃的就會大吃大嚼,但是他也可以和主人一起風餐露宿、忍饑挨餓;他是一個只顧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儘管有私心,但他對堂吉訶德卻又忠心耿耿;他有時非常愚蠢,但又憨中有細,妙語如珠。他認為“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他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小說塑造了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訶德;膽小、貪財、講求實際的農民桑丘。真可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齊飛”。
唐吉可德讀後感(三)
十七世紀,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封建王朝岌岌可危,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勢力日益強大,在這個大背景下,賽凡提斯筆耕不輟,寫出了不朽的著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原名叫阿隆索·吉哈達,他為了效仿他心目中神聖的騎士,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又物色了一名僕人桑丘和一位意中人——擠奶工——杜爾西內婭。他為追求那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的騎士,甚至超過了現實的限度,達到發瘋的程度。
第一次,他單槍匹馬而行,拯救了被綁在樹上被主人毒打的放羊的小孩。之後,他又和一個不承認杜爾西內婭——他的意中人——是絕世佳人的商人大戰。第二次,他和風車大戰,釋放了一群犯人,沖入羊群大戰,碰到了多羅特亞和堂費爾南多這對有情人。第三次,他被公爵夫婦戲弄。
作者通過堂吉訶德的故事,描繪了西班牙醜惡的社會百態。
比如堂吉訶德拯救放羊的小孩的故事中,那地主心腸狠毒,行跡十分惡劣,他表面答應堂吉訶德的要求,但待堂吉訶德走後,他打得牧羊小孩只剩下半條命。更令人生氣的是,牧羊小孩再次遇到堂吉訶德時,竟然不心存感激,反而要求堂吉訶德不要再幫助他,認為他越幫越糟。西班牙的封建社會,人們道德淪喪,同情心和感恩心似乎同西班牙王國一樣逐漸地消失,人性的醜惡令人痛心。
再比如堂吉訶德談論騎士道時他是神志不清的,就像一個瘋子;但不涉及騎士道時,卻也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講,堂吉訶德的失敗,不僅僅是害人的騎士小說的失敗,其實也是高尚的理想主義的失敗。()
堂吉訶德所追求的騎士精神是和當時的主流價格觀是格格不入的。當時真正意義上的騎士道早就被虛偽的道德所滲透演變,對上帝的忠誠和對英雄的崇敬,早已轉向了對個體實用價值的追求。
《堂吉訶德》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示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表達了對人民的疾苦的深切同情,更透露出對高尚追求正日趨沒落的深深遺憾。就好像在哈哈鏡前一樣,雖然故事誇張、變形,讓人哈哈大笑,但是,透過故事的表像,尋求其意義的內核時,卻常常有“笑著笑著卻哭了”的感觸。